模式与路径区别(教育相关)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要阵地,更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教学能力、精神内涵的标志。

所以专业群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双高”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二、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困境(一)管理构架的统筹性、协调性不强实践基地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工作保障、科研工作支撑、就业创业培训等,具有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日常管理进行研究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咨询、监督检查等职能。

一套良好的实践基地管理构架对整体资源利用、建设成效、效能释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管理构架,先后对20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总体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1级[即1级校(院),以下简称学校]管理普遍弱化。

部分高职院校设有校级实习实训中心,处级建制,由副文/姚 瑞 刘 洋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一、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作为“双高”建设的重要部分被明确提出,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实现专业集群化发展和高水平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伴随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向由专业对接产业岗位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逐步转变,专业群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为企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技能培养与知识传授的重要任务,是相关行业或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立的人才培训站,是技术创新、对外服务的重摘 要: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是“双高”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管理构架的统筹性、协调性不强,实践资源的共享性、融合性不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正成为国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本文基于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凸显的难点和问题,以“三教”改革为路径和策略,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为优化职业教育改革环境、激发职业教育改革动力、夯实职业教育改革载体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三教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颁发的职教20条和国家层面启动的“双高计划”,都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断推动着职业教育的有序和快速发展[1]。

2019年2月,国务院对职业院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科学、规范的要求,自此职业院校对“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工作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2]。

党的二十大胜又进一步强化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质量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着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队伍和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产业工匠的目的,应立足于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对教师、教材以及教法等改革的重视,如何基于“三教”改革的背景逐步完成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品质的提升成为了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随着当前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提升其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3]。

因此,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职业教育目前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深刻挖掘职业教育方式落后、师资水平普遍较低、教材内容陈旧、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人才专业技能不对口等影响因素[4]。

(一)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衔接性和全面性,导致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将“就业导向”等同于“就业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能胜任某一职位的单一化技能,与全面、可持续的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存在差异。

临床路径简介讲解

临床路径简介讲解
Clinical pathway 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是 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的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 而设立的,该模式罗列了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 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Clinical pathway 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 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时Clinical pathway 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 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Clinical pathway 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医生,护士,及整 个医疗团队。
建立和执行Clinical pathway步骤
1. 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工作团队,并设立监控委员会 2. 确定适合标准化治疗模式的疾病或症状 3. 确定pathway的格式 4. 收集Clinical pathway的相关资料 5. 总结某项疾病治疗的临床资料 6. 收集临床指南及相关文献复习 7. 编写Clinical pathway 8. 所有涉及部门签署Clinical pathway文件 9. 监控执行情况,3~6月进行一次修正 10. 监控“计划调整”情况,分析结果 11. 年度总结
(3) 开展临床路径的步骤: 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医疗单位开发 I临床路径的步骤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 以下 几个阶段: A.计划准备阶段:成立临床路径委员会,确定临床路径的开发方向。 B.开发阶段 一一回顾现有病历 一一参照国家或本专业有关的诊断治疗标准 一一参考论证医学和国外经验 格式:“任务-时间”矩阵,特定的任务依时间流程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 列出来。 开发:医师和病人二种版本 C.实施检查阶段 D.评价改进阶段
Clinical pathway与 Guideline的比较特点
1. 2. 3. 4. 5. 更简洁,易读 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 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 注重治疗的结果 注重时间性

教育数据思维的内涵、构成与培养路径

教育数据思维的内涵、构成与培养路径

教育数据思维的内涵、构成与培养路径作者:李新杨现民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数据驱动教学时代的到来,数据素养成为教师能否将教育数据转化为有意义教学信息的关键,而教育数据思维作为教师数据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正逐渐引起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

教育数据思维是指教师以教育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科学、统计学相关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教育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的思维活动。

教育数据思维具有关联性思考、基于数据的决策、数据结果的辩证审视以及数据价值创造四大特征,包括数据量化思维、数据关联思维、数据驱动思维和数据反馈思维四个相互联动的关键要素。

为了使教育数据思维能够切实在教学中落地,可以从理念、技能、方法及应用四个层面对教师进行教育数据思维培养,具体包括六大路径:一是通过发现数据来培育教育数据理念,二是通过玩转数据来提升数据处理技能,三是通过量化数据训练来洞察数据与教学的联系,四是通过深入剖析数据来研判教育教学问题,五是通过审视数据来培养数据批判精神,六是通过利用数据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思维;内涵特征;思维构成;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5195(2019)06-0061-07;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9.06.007一、引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思维方式造成了强烈冲击,正在引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Kitchin,2014)。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2013)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储备和技术理念使得人们可以洞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与规律,重新建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以及生活方式(张燕南等,2013),这赋予了思维方式新的形式和内涵,数据思维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少年写作102“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林敏晖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正在面临的全新机遇与挑战,并且,这也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逻辑、耦合类型、人才需求等相匹配,而双高计划则为高职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高质量发展应将自身定位于有高度、有精度、有深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管理决策,我国教育部建设改革创新型高职专业群,并大力支持发展中国特色与世界标准,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与内涵建设提供有力推动力量,促使高职高质量发展得以切实实现。

高职教育现代化,提高高职院校现代结构力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与合作的合理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缘起1.高质量发展耦合高职类型教育属性的价值逻辑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具有相同关键影响。

”高职教育 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式和工作经验,精准定位经历了塑造优秀人才、高技能实践型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文化层次和通识教育三大发展,一直处于犹豫的状态,与高等教育同化,使用价值减弱。

《规划》的明确提出,确立了高职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类型的地位和使用价值。

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教育类型的特点是双重耦合,突出了高职教育“高性、开放、职业危害、跨界营销”的特点。

随着“双高计划”的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高”被重新定位,区别于普通教育,它强调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理论创新,“高本性”的高职教育强调技术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自主创新。

多元化、互动性、灵活的办学方式的社会发展凸显了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多元化参与、资源共享的特点。

服务项目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司发展设置专业和课程,“职业危害”体现优化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岗位要求和岗位要求,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输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于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

关于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

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一、关于城市化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

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做出了回答。

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

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

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

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

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

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

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模式创设与推进路径

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模式创设与推进路径

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模式创设与推进路径作者:赵晓山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作者简介:赵晓山(1985—),男,武威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2022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模式创新和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022gszyjy-66)摘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科教融汇的一种办学综合体,其生成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特征与价值意蕴。

文章就现代产业学院概念内涵、多元功能、发展现状等问题作了分析梳理。

分析了现实困境及共性个性问题;从模式创设、建立机构、共建专业、共育师资、课程建设、开发项目、文化培育七个方面阐释了建设内容和方法;提出了“1+1+N”组建模式、“三个提升”“1+1>2”“1+1+N>2+N”协同效应、“7+X”功能拓展等观点。

关键词:多主体协同;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模式创设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4)05-0032-06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科教融汇的创新举措,已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改革育人方式、拓展办学空间的优选载体。

作为近年兴起并快速发展的一种办学新形态,现代产业学院具备建设前景广阔、可操作性强、延伸空间大、模式设定灵活、承载功能多元、产教融合具体等诸多优势,成为突破产教融合不深不实困境的破题之举。

本文通过政策研究、文献分析、案例对比,就现代产业学院的概念内涵、类型划分、发展现状、现实困境等予以分析,聚焦学校育人和企业生产两个核心问题,就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模式创设、推进路径、建设内容及组织架构等方面作理论阐释。

一、现代产业学院概念厘定、类型研究及现状梳理“产业学院”于2017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被正式提出,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到“深化期”的实践演进,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土壤。

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路径 、 问题与改进

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路径 、 问题与改进

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路径、问题与改进高鹏;和学新【摘要】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着三种路径,分别指向对某一领域宏观研究状况的描述、对某一内容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对方法本身的探讨.内容分析法的运用呈现出客观性、系统性、数量性的特征.孤立地、不顾条件地使用某种方法必然会造成研究路径的偏离以及研究效果的缺陷.内容分析法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使用方式的简单化倾向、分析推理的简单化倾向、结论表述的绝对化倾向等方面.根据研究对象进行适切性的选择,采用原点式的思考方法,超越对内容的简单描述上升到推理,从而改进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使用效果.【期刊名称】《当代教育与文化》【年(卷),期】2018(010)004【总页数】6页(P80-85)【关键词】内容分析;教育研究;路径;改进【作者】高鹏;和学新【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内容分析法诞生于20世纪初,起源于传播学领域。

自1952年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发表《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一书,确定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开始,该方法经历了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

目前作为一种探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内容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源比较复杂,就像一个可爱的混血儿,大家对它都不见外,因此使用上不存在门户壁垒,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没有自己的门户,学术界对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争议。

[1]26任何方法都有特定的使用限度与适用边界,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同样存在着局限性。

一、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应用的整体情况透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容分析方法不断吸收和融合当代科学发展的理论,用系统论、信息论、语义学、统计学等新兴学科的成果充实自己,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1986年,李秉德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教材中对内容分析法作了系统介绍,提出了教育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在教育研究中也可以使用内容分析法。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概念界定、战略需求与行动路径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概念界定、战略需求与行动路径

现代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改革纵论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学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项目编号:BIA230162;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大学建设路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089;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理论意蕴、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GXJK346。

收稿日期:2023-08-07作者简介:姚宇华(1984—),男,湖南武冈人,管理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东莞,523808。

黄明东(1964—),男,安徽舒城人,教育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武汉,430072。

Email:275058297@qq com。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概念界定、战略需求与行动路径姚宇华 黄明东摘 要:布局和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议题。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遵循外部设计逻辑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拥有新办学使命、新办学体制、新师资队伍、新学科结构、新组织架构、新治理体系、新科创模式以及新评价机制,具有创新程度高、应用能力强、跨界范围广、迭代速度快以及办学质量高等特征。

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构建大学发展新范式和推动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出迫切需求。

加快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应采取以下举措: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战略谋划的前瞻性;强化交叉融合,布局建设理工科集聚度高的新型学科集群;坚持应用逻辑,构建基于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提升大学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健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绩效导向;应用逻辑;评价改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24)01-0100-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顶尖理工科大学,率先探索创建创业型大学等新型大学模式。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探索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探索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质量党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高质量党建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和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党的建设方向信念根基高质量发展引言: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

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保证,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良好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政治引领、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等,推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如何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研究将以探讨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为目标,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高质量党建的概念及重要性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组织实践活动相统一,旨在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人民的立场上。

高质量党建指的是通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全面巩固和发展党的领导地位,在各个方面实现党的全面建设的新目标。

高质量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质量党建对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至关重要。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只有通过高质量党建,才能保持党在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党能够有效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斗争;高质量党建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的路径与机制]机制,模式,路径的区别

[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的路径与机制]机制,模式,路径的区别

[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的路径与机制]机制,模式,路径的区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永不枯竭的人才来源,因此如何将大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有关这方面的国内研究文献众多,然而多数研究均主要从教育教学制度方式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教育培养的方法、路径,较少研究从大学生班级文化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问题。

事实上,环境对个体影响是一种巨大而又深远的力量,个人相对环境而言有时候显得相对渺小,大学生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在无形中起着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力量巨大的作用,一个松散、非良性的班级文化可能在无形中对大学生成长和素质提高起着消极作用,而一个良好、和谐、催人奋进的班级文化则在大学生成长和素质提高中起着激励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能够得到多数班级成员认同的班级文化就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为回答该问题,本文拟从路径和机制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有关大学生班级文化的理论。

1.大学生班级文化界定在分析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路径与机制之前,必须理清大学生班级文化的具体内涵,虽然现有许多国内文章分析了班级文化,但是较少有研究给予班级文化一个清晰而又易于理解的概念界定,鉴于此,本文你在理清文化概念基础上,对大学生班级文化作出一个清晰的而又明确的界定。

文化一词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宽阔的外延,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人能够给文化概念一个精确而又统一的界定,它常常和氛围、风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精神、文明相联系或交织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或有形的东西窥探其一角,有的时候我们则只能通过心理感受、感觉、知觉去体会而又不能言传,从某种意义上,文化可以简单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一是从物质的视角,即看得见的文化部分(我们称之为外显文化),例如,可以从标志、图识、建筑、某群人的行为或语言去了解某种文化,二是从精神的视角,即看不见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内隐文化),这部分是文化的核心,它深藏于人的内心和意识深处,较难以被认识,常常和个体本质的价值观、世界观、信仰与精神相联系。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目录1. 内容概括 (3)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5)1.3 文献综述 (6)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7)2. 新文科的概念与内涵 (8)2.1 新文科的提出背景 (9)2.2 新文科的内涵分析 (10)2.3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区别 (11)3.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12)3.1 创新能力提升的挑战 (13)3.2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 (14)3.3 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 (15)4.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16)4.1 课程体系创新 (18)4.1.1 课程内容的新型整合 (19)4.1.2 跨学科课程的开设 (20)4.1.3 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22)4.2 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 (23)4.2.1 项目式教学 (25)4.2.2 案例教学 (26)4.2.3 翻转课堂 (27)4.3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9)4.3.1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0)4.3.2 校企合作 (31)4.3.3 社会服务项目 (33)4.4 师资队伍的建设 (34)4.4.1 教师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35)4.4.2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6)4.4.3 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 (38)4.5 评价体系的优化 (39)4.5.1 评价指标的创新 (40)4.5.2 评价方式的多元 (41)4.5.3 评价过程的透明 (42)5.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 (43)5.1 某高校新文科建设实践 (45)5.2 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6)5.3 其他代表性高校案例 (46)6. 结论与建议 (47)6.1 研究总结 (48)6.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议 (50)1. 内容概括该段落可能阐述新文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进步的核心方向,新文科与此前的文科概念不同,它的核心理念是重构学科框架,推动跨学科融合,并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与挑战。

第八讲路径分析

第八讲路径分析


由于不知X1与X2的因果方向,不能求出X1对X3或X2对X3的间接效果, 因而不能算出每者对X的总因果效应(即E)。但是,可对每对变量的 相关关系进行分解: 直接效果
r21 r21 r31 P31 r32 P32
P32 r21 P31r21

与其他因素相关引致之部分

同理可以分析四个以上变量的模式。如在收入分配例子中 要添加经济增长的变动(X4),则可成立部分含蓄单向模 型如下: X1
三、完整单向模型
1、基本概念与图示 完整单向模型,是指在 变量的因果关系中所有因果 路径都存在。 完整单向路径模型图式: 如个人的职业成就(X3) 受教育水平(X2)和父亲的 职业成就(X1)所影响。 图3就是一个完整单向 模型。
X1
P31
X3 P32
P21 X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2b
eb
P2a
ea
图3
2、路径系数的估计
1、因果模型的解释力 相对于X2的剩余效应是0.87,其平方值是0.76,表 示尚有76%的剩余误差是未被解释的(即只有24%的误 差是由X1所解释的)。同理,X3尚有72%的剩余误差是 未被解释的(即只有28%的误差是受X1与X2所共同解 释)。 由此可见,所建立的因果模型的的解释能力颇弱, 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引进其他变量。 2、总因果效应分析 指每一个变量Xi对另一个变量Xj的全部影响,包括直 接效应(即P)与间接效应(即路径上各个P值的乘积)。 全部因果效应的简写是E,表示X变化时所引起的X 的全 部变化。由图3的数值可算出:
是未知数 ,但有三个方程式,可以用代数方法推算出这三个未知数。正 规方程式的数目与未知数的数目相同的情况,在路径分析中成为确认模 型(可识别模型)(just-identified model)。

红色文化嵌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与路径

红色文化嵌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与路径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铸魂育人功能,将其有机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挥其内涵丰富、表现生动、地域特色强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对高职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工作的推进中,地方红色文化不断受到重视。

新时代,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途径与方式,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一、红色文化嵌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念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根植于我国文化基因中,对培养青年一代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职院校应在明确红色文化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前提下开展工作,才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含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等物质遗产,以及承载着革命历史、事迹与精神的影视文学作品、戏剧歌曲等非物质遗产。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我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历史,蕴含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朴素的民族情感、深厚的爱国主义等丰富精神内涵,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载体。

当代高职思政课不仅重视理论教育,更需要生动鲜活且有红色文化嵌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与路径◎陈岘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积累的优秀革命传统与崇高理想信念,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高度契合。

在明确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体验为手段的主要理念前提下,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三者应探索在新时代将红色文化嵌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展现其在现代高职教育中蕴含的独特价值。

具体表现为:在高职层面,构筑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在政府层面,完善红色文化传承机制;在社会层面,提升红色文化宣传影响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路径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接受理论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967)作者简介:陈岘,男,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政治。

文化产业管理_第二章

文化产业管理_第二章

演示文稿标题
23
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第二个是要把坚持社会化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放到第一位,争取两 个原则的统一。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进入了流通和消费领域,都存 在两个效益问题,为什么偏偏文化产业要强调把社会主义社会化效益放到第一位呢? 这就是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性来决定的。其他商品满足的是人民的生存、生 理、安全、健康方面的需求,体现的是物质层次的社会效益。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 不大,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就不同了,他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心理上的需求,文化产 品和文化服务只要走上市场,为大众所消费,就不可避免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观 念、心理行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文化产品和 文化服务,必须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那么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高文化服务 必须有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正视正面效益,避免负面效益。
演示文稿标题
19
二、政府的宏观指导
1.制定一个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2.对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宣传方针整体指导和监督 3.政策上的扶持文化产业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演示文稿标题
20
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指:政府的权力机关,包括宣传、新闻出版、财政、工商、税 务、公安等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中其它的相关职能部门
[思考题]
1.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2.试述美法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其对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 启示。 3.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有哪些? 4.文化产业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5.试论述如何以政府-企业-行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的文化产业管理。
演示文稿标题

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与实施路径

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与实施路径

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与实施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创新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推崇。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特征与实施路径,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促进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我们将对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系统分析项目式学习的五大特征,包括问题的真实性、学生的主动性、过程的探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以及评价的多元性。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项目式学习的独特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从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与指导、成果的展示与评价等方面入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

文章还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在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

本文将对项目式学习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共同推动项目式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二、项目式学习的特征真实性: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项目主题通常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真实世界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吸引力。

学生中心: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

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需要自主规划、管理和实施项目,从而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项目式学习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共同协作,互相学习、交流思想,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圆1堂型童迨编者按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了“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目的是系统总结领导学特别是领导力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探讨和提出一种科学而实用的领导力模型和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者的培训和领导实践。

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期望能够给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迪。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活动是令无数人类个体着迷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涌现了大批杰出的领导者。

对此,领导学研究者从特质、模式、情境、权变、路径一目标、领导一下属交互、变革、团队和心理动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寻找一种培养领导力的有效捷径。

但由于大多数领导力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首先寻找领导维度,然后把领导者划分为若干类型,再对不同类型的领导者分别进行研究,所以缺乏对领导和领导力的全面把握,致使领导者从这些理论中获得的多是不完备的领导学知识。

针对已有领导力理论的这些局限性,本着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的明确目标,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期望在综合现有领导力理论的基础上,从领导力要素解析和知识重组人手,发展新型的有利于快速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者的实用领导力理论,以丰富和完善领导学理论。

1.领导与领导力领导和领导力在英文中的对应词都是“leadership”,它们的区别很微妙,中文译者在翻译时习惯根据国外领导学学者对“leadership”的不同理解而决定译文用“领导”还是“领导力”。

1.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领导”是领导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几乎所有领导和领导学的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领导”定义。

1991年,美国学者Fleishman等人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在1991年之前的50年中,大约形成了65种不同的体系,这些体系都试图对“领导”这一概念进行解释。

幼小衔接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小衔接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小衔接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小衔接教育托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现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理论上存在专业路径与政策法律路径两种路径,但理想的路径应该考虑到家长的合理需要。

理论上的两种路径都没有关注家长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难以完成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任。

幼小衔接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有哪些路径?(一)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专业路径与法律路径专业路径主要从专业的角度来思考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途径;政策法律路径则强调运用国家政策、法律手段来解决现行学前教育中的问题,认为只要政策、法律健全,就可以解决幼儿教育发展现实中的任何问题。

专业路径又分课程路径与师资路径。

针对幼小衔接的要求,从课程理论出发,假设存在一种通用的完成幼小衔接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通常认为是专题性的)在理论上不存在任何小学化倾向,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部分城市(特别是幼儿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有了比较成熟的幼小衔接经验,这些经验是基于这样一些“高”的事实:家长文化程度高、家庭教育水平高、幼儿教师素质高、幼儿园办园质量高。

这些地方的幼小衔接经验,却不能复制或者推广到家长文化程度低、幼儿教师素质不高的地区。

加之,各地小学在接受入小学儿童上采取的标准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各地幼小衔接的不同标准。

另外,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家长和幼儿园似乎不太愿意冒险只花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幼小衔接的任务,课程路径在现实中已经被认为是行不通的路径。

师资路径强调幼儿教师素质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性,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根本的方面,这种路径被认为是专业路径。

面对家长在学前教育方面的特殊要求、小学现行的入学测试、社会存在的考试等因素,特别是各幼儿园现行的文化环境不同,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或者培训并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在实践中还是沿袭原有的形式,即小学化并没有得到改变。

政策法律路径主要致力于依赖法律的武器,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促使幼儿教育脱离小学化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式
SQL Server中定义模式实际上指定了一个命名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一步定义该模式包含的数据库对象,例如基本表、视图、索引等。这些数据库对象可以用相应的create语句来定义。Abstract Factory: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Adapter: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 d a p t e 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Bridge: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Builder: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Chain of Responsibility:为解除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耦合,而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Command: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取消的操作。Composite: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它使得客户对单个对象和复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Decorator: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扩展功能而言,它比生成子类方式更为灵活。Facade: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F a c a d 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Factory Method: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Flyweight: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Interpreter: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Iterator: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Mediator: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Memento: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保存的状态。Observer: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Prototype: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个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Proxy: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Singleton: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State: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所属的类。Strategy: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Template Method: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Template Method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框架
一、设计模式和框架现在,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现在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应用程序工具箱和框架(Framework),我们平时开发的具体软件都是应用程序;Java的API属于工具箱;而框架是构成一类特定软件可复用设计的一组相互协作的类。EJB(Enterprise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框架通常定义了应用体系的整体结构类和对象的关系等等设计参数,以便于具体应用实现者能集中精力于应用本身的特定细节。框架主要记录软件应用中共同的设计决策,框架强调设计复用,因此框架设计中必然要使用设计模式.模式
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经过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要素
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模式名称(pattern name)一个助记名,它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命名一个新的模式增加了我们的设计词汇。设计模式允许我们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设计。基于一个模式词汇表,我们自己以及同事之间就可以讨论模式并在编写文档时使用它们。模式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便于我们与其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果。找到恰当的模式名也是我们设计模式编目工作的难点之一。问题(problem)描述了应该在何时使用模式。它解释了设计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它可能描述了特定的设计问题,如怎样用对象表示算法等。也可能描述了导致不灵活设计的类或对象结构。有时候,问题部分会包括使用模式必须满足的一系列先决条件。解决方案(solution)描述了设计的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因为模式就像一个模板,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场合,所以解决方案并不描述一个特定而具体的设计或实现,而是提供设计问题的抽象描述和怎样用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元素组合(类或对象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consequences)描述了模式应用的效果及使用模式应权衡的问题。尽管我们描述设计决策时,并不总提到模式效果,但它们对于评价设计选择和理解使用模式的代价及好处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效果大多关注对时间和空间的衡量,它们也表述了语言和实现问题。因为复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要素之一,所以模式效果包括它对系统的灵活性、扩充性或可移植性的影响,显式地列出这些效果对理解和评价这些模式很有帮助。
编辑本段设计模式
简介
模式一词的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似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设计模式
另外,设计模式有助于对框架结构的理解,成熟的框架通常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果你熟悉这些设计模式,毫无疑问,你将迅速掌握框架的结构,我们一般开发者如果突然接触EJBJ2EE等框架,会觉得特别难学,难掌握,那么转而先掌握设计模式,无疑是给了你剖析EJB或J2EE系统的一把利器。
原则
1、"开-闭"原则2、里氏代换原则3、合成复用原则4依赖倒转原则5接口隔离原则6抽象类7迪米特法则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框架原则Fra bibliotek要素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词目:模式拼音:móshì基本解释[pattern;design;mode]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详细解释 事物的标准样式。《魏书·源子恭传》:“故尚书令、任城王臣澄按故司空臣冲所造明堂样,并连表诏答、两京模式,奏求营起。”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闻先生之艺久矣,愿见笔法,以为模式。”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王君、夏君表章前哲,以为邦人士模式,可谓能勤其职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