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308b7a168884868762d628.png)
古文中词性变化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例子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867171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8.png)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例子1. Love (爱)- He has a great love for music. (他对音乐有极大的热爱。
)2. Run (跑步)- Running is a great way to exercise. (跑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3. Swim (游泳)- Swimming is a popular sport in the summer. (游泳是夏季流行的运动。
)4. Play (玩耍)- Pla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ldhood. (玩耍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Sing (唱歌)- Singing is one of her favorite hobbies. (唱歌是她最喜欢的爱好之一。
)6. Dance (跳舞)- Dancing is a great way to express oneself. (跳舞是表达自己的很好方式。
)7. Read (阅读)- Reading is a wonderful way to relax.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8. Write (写作)- Writing is a great way to express on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写作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好方式。
)9. Think (思考)- Clear thinking is essential for any decision making. (清晰的思考对于决策非常必要。
)10. Speak (说话)- Public speaking is an important skill in many professions. (公开演讲是许多职业中的重要技能。
)。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a7fbaeecfc789eb162dc846.png)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3)(能源动词+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4)(名词+补语)例如: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梁惠王下》(5)(所+名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1)楚左伊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1)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4.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1)(表示比喻),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祀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3)(表示处所)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指南录》后序(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5.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词类活用6大类型
![词类活用6大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c62533d81c758f5f71f678b.png)
词类活用6大类型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动词作名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动词作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d25ea70814791711cc79176f.png)
动词活 用为名词, 在句中充 当宾语。
(月光)照无眠 《水调歌头》
宾语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选出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 C )
A.朝服衣冠
名词作状 语:在早晨 动词活用为 名词:国内
名词作状 语:当面 名词作状 语:在晚上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暮寝而思之
C.入则无法家拂土
翻译技巧和规律 动词在句子中活用为名词,它的语法功 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其意义也跟着变化,这 个词语具有灵活性与语境的适应性,可以将 它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者名词 性的短语。
词类活用之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 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并且具有名词 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这时它就活 用为名词了。
老师传授 的知识。
传不习乎
主语
《〈论语〉十则》
战马
动词活 用为名词, 在句中充 当主语。
燕山胡骑鸣啾啾
主语
《木兰诗》
奔跑的马。
猛浪若奔
宾语
《与朱元思书》
初中文言文动词活用为名词梳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 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 5、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 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 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 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
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数词
![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数词](https://img.taocdn.com/s3/m/af33edc98bd63186bdebbc06.png)
[译文:庐陵人文天祥亲自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
(2)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史记· 魏 公子列传》)
[译文:诸侯各国的宾客进献兵法著作,魏公子 都为他们命名。]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 跪履之。 (《史记· 留侯世家》) [译文:老人家说:“给我穿鞋!”张良为 他取来了鞋子后,便跪在地上给他穿上。]
谓语和宾语之 间有了目的关 系 为了
等死,(我们)死 国可乎?
为了国家而死
为动 用法
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 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 [动+宾]=[为] +宾+动。
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译:替……作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译:为……哭泣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译:为……屈尊
10、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大木)匠人斫zhuó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意动: 宾语怎样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认为……奇特
5、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 的位置上。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 制。 例句: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财物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的金玉珍宝 ③追亡逐北 败逃的人。追击
走到尽头
④ 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之前。 如: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
偏爱
⑤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襄王 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常见词类活用
![常见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e78a2458fb770bf78a55ac.png)
类型
1. 2. 3. 4. 5. 6. 7. 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超纲)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 因为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 名词前紧接副词或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 2. 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 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3. 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 饰关系,且无谓语,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晋军函 陵。”军:驻军。 • 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做 动词 。“衣冠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 名词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所罾(zēng)鱼腹中。” 罾:用网捕捞。
七、为动用法(动、形、名)
•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 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多 情自古伤离别。” 伤:为…伤感、伤心。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 为……诊脉。
君为我呼入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 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 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 言的词类活用。
六、意动用法(形、名)
•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 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 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 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 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 为……”或“认为……是……”或“把…… 当作……”。“成以其小,劣之。”“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高中文言文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
![高中文言文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54e1f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7.png)
高中文言文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
高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动词活用为名词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具有丰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以及它们的扩展解释。
1. 修饰动作的名词:
- 行:指行为、动作。
例如,“行善”、“行义”、“行赏”等。
这些词语表达了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 作:指行为、事情。
例如,“作文”、“作乐”、“作死”等。
这些词语表示了人们的活动和创作,强调了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和作品。
2. 表示状态或属性的名词:
- 用:指作用、功能。
例如,“用心”、“用功”、“用意”等。
这些词语表示了人们的用心和用意,强调了行动的目的和效果。
- 心:指思想、意志。
例如,“心愿”、“心意”、“心思”等。
这些词语表示了人们的想法和愿望,强调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3. 表示结果或效果的名词:
- 得:指动作的结果、获得。
例如,“得失”、“得益”、“得意”等。
这些词语表示了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和效果,强调了利益和成果。
- 亏:指动作的不足、损失。
例如,“得亏”、“亏损”、“亏本”等。
这些词语表示了行动所带来的不足和损失,强调了缺陷和不足。
这些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在文言文中被广泛运用,丰富了表达方式和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增加对文言文的感知和欣赏。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737014327284b73f2425059.png)
七、意动用法 主语对于动词的宾语含有认 为……怎么样 翻译:
以……为…… 认为……是…… 把……当做……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吾妻之美我者 3、渔人甚异之 4、如鸣佩环,心乐之 5、不耻下问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木兰诗》) 3、表动作趋向 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向(往)……”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类型 4、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解释时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5、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解释时在时间名词 加上一个“每”字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6、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一、名词作状语
1、狐鸣呼曰 2、学而时习之 3、石青糁之 4、空谷传响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行六七里 10、东临碣石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手自笔录 15、其一犬坐于前
16、复前行
二、名词作动词
当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就 可能活用为动词了。
1、鞭数十,驱之别院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有仙则名 5、腰白玉之环 6、一狼洞其中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以光先帝遗德 9、名之者谁 10、故自号曰醉翁也
词类活用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词类活用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073a37a00242a8956bece474.png)
词类活用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者:朱忠乐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5期在古代汉语里,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且临时充当乙类词来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只能临时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一旦脱离了特定的语境,甲类词将失去活用的词性而恢复本身的词性。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和宾语,而在文言文中,由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常常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那么这时的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
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为名词了。
动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名词,那么这个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必须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在活用为名词后,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语。
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例如:1.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一句中,“其”放在动词“至”前面,作它的定语,而“至”则必须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到达的人”。
2.荀子的《劝学》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一句中,“曲”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弯曲的情况”。
3.韩愈的《师说》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中,“其”放在形容词“明”的前面,作它的定语,形容词“明”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明智的地方”。
4.《触龙说赵太后》中“其继有在者乎”一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继承人”讲,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例如:1.《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一句中,“畜”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所畜养的东西”。
“之”表示复指,在句中作定语,可理解为“这些”。
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用作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55714bb433687e21ae45a937.png)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是针对实词而言.古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活用为其他词类。
一般常见的活用类型有:1. 名词作状语.2. 名词作动词.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5. 动词作名词。
6。
动词使动用法.7。
动词为动用法。
8。
形容词作名词.9. 形容词作动词.10。
形容词使动用法。
11。
形容词意动用法。
12。
数词活用下面就针对这几种类型中常见的活用现象,做简要的讲解与梳理。
一、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二、小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二、规律总结: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
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三、课后巩固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于是从散约败3.追亡逐北4、此亡秦之续耳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7、其进愈难,其见愈奇8、瓷以石,行旅便之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10、死生,昼夜事也11、犹得备晨炊12、尔安敢轻吾射13、蟹六跪而二螯14、翩翩两骑来是谁15、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16、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名词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如果要充当状语, 必须靠介词的帮助, 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a0c34058fb770bf68a5557.png)
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文言文词类活用吧!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
(意动用法)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
动词词类活用
![动词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4854598e9951e79b89276f.png)
动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一套判断方法,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动词词类活用,一起来看看吧!动词词类活用(1) 动词的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3、李牧连却之 (课文宋•苏洵《六国论》)4、外连衡而斗诸侯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5、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
这种活用,变为“使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使动用法。
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
活用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2) 动词的为动用法1、等死,死国可乎 (课文《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2、伏清白以死直兮 (课文战国•屈原《离骚》)3、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4、巳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
这种活用,变为“为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为动用法。
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
活用二:动词的为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名词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2、追亡逐北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4、住近湓江地低湿 (课文唐•白居易《琵琶行》)5、贾家庄凡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不该处的位置“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必定要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07e8103968011ca300915c.png)
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天雨墙坏(名作动,下雨)2.名:①不能名其一处也(名作动,说出)②名之者谁(名作动,取名字)③有仙则名(名作动,出名,有名气)3.妇抚儿乳(名作动,喂奶)4.一狼洞其中(名作动,打洞)5.狼不敢前(名作动,上前)6.处处志之(名作动,作记号)7.不蔓不枝(名作动,长藤蔓)(名作动,长枝节) 8.任意东西(名作动,向东向西)9.腰白玉之环(名作动,挂在腰间)10.泉而茗者(名作动,汲泉水)(名作动,煮茶) 11.罍而歌者(名作动,端着酒杯)12.故自号曰醉翁(名作动,取别号)1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名作动,编次)14.陈胜王(名作动,称王)15.天下缟素(名作动,穿丧服)16.因屏人曰(名作动,命人退避)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名作动,入侵)18.一鼓作气(名作动,击鼓)19.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20.琴瑟友之(名作动,亲近)(二)名词作状语1.吾日三省吾身(名作状,每天)2.北饮大泽(名作状,向北)3.其一犬坐于前(名作状,像狗一样)4.道渴而死(名作状,在道路上)5.石青糁之(名作状,用石青)6.箬篷覆之(名作状,用箬篷)7.手自笔录(名作状,用笔)8.斗折蛇行(名作状,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 9.皆若空游无所依(名作状,在空中)10.犬牙差互(名作状,像狗牙一样)11.山行六七里(名作状,在山中)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作状,用簸箕)1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作状,象鸟张开翅膀) 14.日光下澈(名作状,向下)(三)名词使动用法1.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2.如鸣珮环(使……发声)3.凄神寒骨(使……凄凉)4.忿恚尉,令辱之(使……恼怒)5.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6.钟鼓乐之(使……快乐)7.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8.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9.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坚强)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坚固)(四)名词的意动用法1.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原为名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可译为“认为……有利”)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fb09ad960590c69ec376e2.png)
动词活用为名词上传: 黄富忠更新时间:2011-11-12 13:42:49锦囊妙计巧解词类活用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江西省铜鼓县铜鼓中学邓先建黄富忠 336200文言精练,其表现之一,就是能用一个形容词或动词,取代一个词组。
比如成语“被坚执锐”,用形容词“坚”就能代表“坚固的铠甲”这个五字词组;用“锐”字,就能代表“锋利的武器”这个名词词组。
这种形容词、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的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要识别这类词语活用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标志识别法。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一般有标志可找。
这标志就是“其”“之”。
1、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其继有在者乎?”意思是:他们的继承人有还存在的吗?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继承人”讲。
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意思是:秦国贪婪,依仗他们强大的势力,凭一句空话来强求和氏譬。
句中“强”即“强大的势力”,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其”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和形容词,成为词性活用的标志。
2、动词、形容词前有以助词“之”作标志的定语。
如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意思是:用尽他们田地里出产的东西,用尽他们家里收获的东西。
句中的“出”“入”即“出产”“收获”之物。
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孟子·告子上》:“白马之白,无异于白人之白。
”后“白”即“白色”。
这两个句有个共同特点:“之”作助词,是“的”的意思,这样“之”字前的词就成了定语,那么后面自然就成了名词。
3、形容词前有数词作定语。
《诗经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
”“良”即“良人”。
在这句中,“三”是修饰“良”的,这时“良”就活用为名词。
因此数词也是标志之一。
二、语法位置判断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懂得一定的语法知识,能熟练地找出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文言文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887b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a.png)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文言文
1. “走”本是动词,可在“这是一条走过无数人的路”中就活用为名词啦,你说奇妙不奇妙!
2. “笑”是常见动词吧,但在“她那灿烂的笑照亮了整个房间”里不就变成名词了嘛,多有意思呀!
3. “哭”人人都知道是动词呀,然而在“他听到那声哭,心都碎了”这句话里不就成了名词,神奇吧!
4. “写”平常就是个动词呀,可在“他欣赏着那一篇篇写”中就变成名词咯,是不是很新奇!
5. “骂”平常是个让人不太愉快的动词,但是在“她承受了太多的骂”这里就是名词了呢,想不到吧!
6. “唱”一般是唱歌的意思,是动词呀,但在“那动人的唱让人为之沉醉”中就成了名词呢,厉害吧!
7. “跳”是跳动的意思呀,在“那精彩的跳赢得了阵阵掌声”里却变成名词了,很特别吧!
8. “看”不就是看东西嘛,是动词,可在“他感受着那一次次看”里就是名词了,哇哦!
9. “听”通常就是听声音,但在“那温柔的听让他着迷”里就化为名词啦,哈哈!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真是太常见且有趣啦,能让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呢!。
动词活用名词的例子
![动词活用名词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074537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3.png)
动词活用名词的例子《动词活用名词那些事儿》嘿,大家有没有发现语言这玩意儿特别有意思啊!就比如动词活用名词这一现象,那可是相当神奇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有趣的事儿。
先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那就是“吃”这个动词。
咱平时都说“我要吃饭”“我去吃火锅”,这“吃”就是个地道的动词,形容一个动作。
但有时候呢,它就能神奇地变成名词,比如“我喜欢那个吃”。
嘿,这“吃”一下子就从一个动态的行为变成了一种静态的、可被喜欢的事物了。
想象一下,有人对你说“哇,那个吃真不错”,是不是感觉特别逗,又特别形象呢?再比如说“跑”。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说“我去跑步”,这里“跑”就是个动词。
但假如有人说“我喜欢那个跑”,瞬间“跑”就变成了名词啦,代表了跑步这项活动或者那种奔跑的感觉。
这就好像是语言给我们变了个魔术,把一个动作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玩意儿。
然后嘞,“睡”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通常会说“我去睡觉啦”,这时候“睡”是动词。
但要是说“那个睡可真香啊”,哈哈,“睡”就华丽丽地变成名词了,指的就是睡觉这件事或者睡眠这个状态。
动词活用名词可不仅仅是好玩的事儿,它还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
有时候用这种方式表达,能更准确地传达出我们的意思,让别人一听就懂。
而且啊,这还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
就拿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聊天来说吧。
我们在讨论各种兴趣爱好,有个朋友突然来了一句“我的爱好是那个玩”。
大家先是一愣,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这样的表达既新奇又有趣,一下子就让整个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了。
总之呢,动词活用名词这事儿就像语言世界里的一个小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和把玩。
它让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能多一份创意和乐趣,也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奇妙之处。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很多这样有趣的例子,不妨多留意一下,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不少欢乐和新的启发呢!好啦,今天就先唠到这,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语言的魅力,开心每一天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动词、形容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宾语。
如《左传庄公十年》:“惧有伏焉。”“伏”即“伏兵”。屈原《离骚》:“举贤而授能”“贤”即“贤人”,“能”即“能人”。
在翻译这种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动词、形容词作定语。
如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是:用尽他们田地里出产的东西,用尽他们家里收获的东西。句中的“出”“入”即“出产”“收获”之物。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孟子·告子上》:“白马之白,无异于白人之白。”后“白”即“白色”。
这两个句有个共同特点:“之”作助词,是“的”的意思,这样“之”字前的词就成了定语,那么后面自然就成了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上传:黄富忠更新时间:2011-11-12 13:42:49
锦囊妙计巧解词类活用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江西省铜鼓县铜鼓中学邓先建黄富忠336200
文言精练,其表现之一,就是能用一个形容词或动词,取代一个词组。比如成语“被坚执锐”,用形容词“坚”就能代表“坚固的铠甲”这个五字词组;用“锐”字,就能代表“锋利的武器”这个名词词组。
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意思是:秦国贪婪,依仗他们强大的势力,凭一句空话来强求和氏譬。句中“强”即“强大的势力”,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其”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和形容词,成为词性活用的标志。
2、动词、形容词前有以助词“之”作标志的定语。
这种形容词、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的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要识别这类词语活用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标志识别法。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一般有标志可找。这标志就是“其”“之”。
1、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其继有在者乎?”意思是:他们的继承人有还存在的吗?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继承人”讲。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百废待举舍近求远居安思危党同伐异
三、翻译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
①圣:聪明的人。愚:愚蠢的人。
②捕:搜捕活动
③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④“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⑥饮:饮料、汤食
⑦绿、红:绿叶、红花。
⑧约束:盟约
第二大题
富:富裕的人贫:贫穷的人
暴:凶暴的人良:良善的人
浊:污水,比喻坏的。清:清水,比喻好的。
往:前人的事业。来:未来的道路。
废:被废置的事情
近:近便的东西。远:遥远的东西。
安:平安的环境。危:危险的情况。
同:观点相同的人。异:观点不同的人。
第三大题
司马子反口渴了来找饮料汤食。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惧小人诬陷嘲讽的话。
3、形容词前有数词作定语。
《诗经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良”即“良人”。
在这句中,“三”是修饰“良”的,这时“良”就活用为名词。因此数词也是标志之一。
二、语法位置判断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懂得一定的语法知识,能熟练地找出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这样就能迅速判断此类活用情况。
1、动词、形容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主语。
牛刀小试
一、找出动词、形容词活用的字词,并解释。
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小学而大遗
⑥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⑧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二、成语是文言的遗留,请找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并解释活用的字词。
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激浊扬清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