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理想聚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止。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界保持相对和谐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快速增长,人类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人化自然的步伐。加速了对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研究城市与农村人居生态化的问题迫在眉睫,对于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是有现实而伟大的意义。一.人居环境生态化的内涵与特点

人居环境是由英文HumanSetdements转译而来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即城市公民生活周围的自然因素,如光照、温度、空气、动物、植物、水体、大地、自然景观等)、人工环境(即人工构成的部分,主要包括由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而产生的建筑、城镇、风景、交通等物体、景观或空间)、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心理环境(即自然、人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对各种居民群体及个体主观精神、心理感觉产生影响的外部综合性氛围)。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

人居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1.崇尚自然: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并保护自然。 2.经济高效:对能源和资源实行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可持续性利用。3.乡土特色: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分类利用。4.生态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5.生活方便、环境舒适。6.适应发展;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7.人本关怀: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

二.人居环境生态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在从事区域的经济和生态规划时,以着眼范畴和重点策略的不同,人居环境可以有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之别。

1.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城市人居环境也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如下:①空气污染严重②水体污染严重、缺水问题严重③“垃圾围城”问题严重④噪音污染、光污染明显⑤城市人口急剧增加⑥交通拥挤严重⑦工业化污染严重⑧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等问题。主要对策如下:①建设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②发展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

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公建庭园、住区外围防护隔离绿地、道路绿化等,扩大绿色空间不但使居民心理上产生舒适愉悦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区位竞争力、发展力。近年来,我国上海市下大力气发展绿色空间的有益做法已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应。③人居环境设计采用生态技术:生态设计是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等工程设计与生态学结合的综合性环境设计,以满足居民的个体需求和生态保育的要求。其目的是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④发展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注重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自然植被、原生土壤等,不仅创造了舒适的小环境,也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生态建筑亦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互为依存与循环的新型建筑。⑤交通系统生态化:加大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⑥水资源系统生态化:水资源系统包括了生活用水的供给、污水、雨水、景观用水等。水资源生态化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它要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过程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⑦城市垃圾处理生态化:必须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垃圾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的管理;必须统筹规划,引进、开发和推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垃圾排放

收费制度,培育垃圾处理产业。

2. 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改善农村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如下:①盲目追求形式整齐划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政府将居住分散杂乱无序局面,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但是,“新”只能表现为一时的、面貌的“新”,而人的心态、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本质上却没有丝毫的改变。②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由于现有干部的考评制度不够完善,干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力招商引资,而不对其生产性质进行考核及质量监督。大量高污染、高消耗企业进驻农村,不但占用大量的生产用地,而且排放的废气、废物、废水等改变的农村原有的风貌,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现在农业发展中渗透一些工业因素。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激素等材料广泛的使用,不但对空气、耕地及水源进行污染,而且还对农作物的成分渗透超标的有害元素,这已经危机整个人类食品安全。还有一些大型的养殖场,由于技术及专业人员的管理,大量的粪便、污水、食物残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而是选择直接排入水体、堆积在土地的表面,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在夏秋两季,天气炎热,粪便堆积物及水体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味儿,让人难以忍受。研究数据表明,畜物业圈养的牲畜等排泄的及粪便堆积物所产生的气体释放大

量的甲烷,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气者,它要比城市中汽车尾气还要严重。③忽视内在素质的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念。政府的推动必须与农民的认同相结合,否则只会维持短暂时期,难以形成长期影响。还有各级领导干部只顾眼前的政绩,不去埋头做实质性的工作。④漠视农民的权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自己。但是各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把自己定义为“救世主”身份,包办一切,个别干部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的工作作风,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农民对其不理解、不合作、不参与、不配合,使生态文明建设流于形式,根本毫无实质影响。⑤缺少专家学着和专业认识的参与:我国乡镇乃至县级领导干部素质普遍偏低。没有新想法,不思进取,盲目照办其他地区发展模式千篇一律,鲜有创新。没有或是少有专家学者的意见。⑥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公路,但仍有偏远地区“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由此带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现代型农业发展缓慢。主要对策如下:①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农村干部是基层农村的政治核心人物,是农村的带头人和主心骨。这些干部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还要落实目标责任制为生态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领导们要到农村深入调研,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②在农民群众中创建生态文明理念氛围: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新理论,确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理念。可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发展社会事业为平台,倡导群众健康文

明生活方式。建立党员活动室、农村体育活动室、卫生室等村民活动场所。奖励生态家庭、开展文明村庄、星级文明用户,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确立和完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生态制度体系。制定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才能保证生态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③确立政府职责和改善政治服务:政府部门决策必须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各级领导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可以改变现在的干部考核晋升机制,对于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领导干部要严格查处,落实责任追究制。可以环保、土地、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对破坏环境的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行严格审查制度,加大力度严惩不贷。遇到一件解决一批。可以完善民众监督渠道:发挥新媒体的力度,对那些破坏生态文明建设个人或是组织及时曝光,将其扼杀在萌芽中。改善政府服务,加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多方融资,实行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使农民在生态建设中得到切实的实惠,形成和谐农村、美丽农村、魅力农村。④构建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加强林业建设,保护和壮大林业生态系统;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果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清洁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战略性的调整;要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建设绿色农业技术支持体系,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进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其次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引导合理发展方向,确定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

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最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多方面都有体现优势。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基础条件差,制约农村产业的发展。要在道路硬化、院落街道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污水排放处理、垃圾定点处理等项目的建设应给与高度的关注及相应的措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近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快速增长阶段,1978—2009年间,我国城市化率由17.9%提高到46.6%,年均提高0.93%。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无疑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人口发展的要求,工业进程化加剧,产业不断升级和改造,人口的空间集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内涝,水污染,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中国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专家学者们只能探究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在研究基础上的建议。本文基于10篇有关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论文,对城市化对大气,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出一些总结分析。 一.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主要通过下垫面的改变。下垫面改变,其上方的大气的动量,热量,物质交换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大气环境的气象要素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大气环境受到影响。在《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改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篇论文中,陶玮等是通过城市下垫面地—气作用模式的其中的4 套主流的不同复杂度的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UCM)阐明地气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且由这种内在作用机理推测出城市下垫面改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具体影响,辅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下垫面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个案研究。这个个案研究是用了气象—化学“在线”耦合模式即数值模拟工具的其中一种叫WRF/ChemV3.5的工具来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分布的变化对城市下垫面的扩张是敏感的。这体现在在人为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下垫面扩张使得近地面和1~3 km 高处的O3,以及距地面1~2 km 高处的CO 体积分数增大;但近地CO 体积分数下降。在我国城市下垫面显著扩张的背景下,这个研究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规律十分重要。这可为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格局部署与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规律可以为具体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对于全面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方面,不足以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重要的要素和城市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研究》这篇论文中,运用2001—2010年2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共计2353个样本,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并对回归分析的变截距模型进行筛选,将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综合污染指数4个空气质量指标与均GDP,人口密度,第二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4个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 型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10年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空气中SO2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到达拐点,符合倒U型曲线; 而对于NO2,PM10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10年间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即现阶段呈现污染继续加重的态势。此外,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和建成区面积与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环境污染特征和演化规律,不仅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并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得到完全体现。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将非常突出。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姓名:李婷 班级:11景观1 学号:1110643127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引言 (2) 1.1课题的选择 (2) 1.2调研地的选择与目的 (2) 1.3实地调研后 (2) 1.4调研与分析方法 (2) 第二章城市人居环境 (3) 2.1概念 (3) 2.2研究内容 (3) 第三章武汉市人居环境调研 (4) 3.1历史发展状况 (4) 3.2城市发展现状 (5) 第四章武汉市人居环境分析 (7) 4.1交通部分 (7) 4.2居住区部分 (7) 4.3绿化部分 (8) 4.4污染部分 (9) 4.5人文部分 (9) 4.6提出的一些建议 (10)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共同关注。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城市地率先高速发展,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作为首要议题被多次提出讨论。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领域,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主要是采用“从小见大”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调研,分析其人居环境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参考,从这一“小”的方面,找出城市在人居环境治理与建设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关键这一“大”的方面。 相对“城市人居环境”,可能“城市环境”这一词大家更熟悉,若从最基本的说离不开城市是什么、城市具备什么,城市环境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又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意义又何在?在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因面临着住房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等城市问题,人们越来越关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本文从一个具体实例出发,通过对武汉市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从交通、居住区、绿化、污染、人文这些部分分别阐述问题和特点,并提出“屋顶花园”、“保护并开发旅游资源”、“城市多样性建设”等等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和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出武汉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问题,而且也能发现其他城市在某些方面出现与武汉类似的情况,比如:交通拥堵问题、噪音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这些共同问题无疑是为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敲响警钟,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为指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长久利益出发才能逐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将城市建设地更美好、舒适。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多样性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阐述了衡阳市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为解决衡阳市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衡阳市未来的城市化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核心就是要紧紧围绕衡阳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来开展工作,并且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词:衡阳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是任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工业化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高度城市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标志。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本省经济重心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良好。其生态环境建设对湖南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对衡阳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城市化的正常发展是衡阳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本文着重探讨在城市化背景下衡阳市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影响,目的是为了了解衡阳市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衡阳市未来的城市化应该走可持续发展

之路提供理论基础。 1 衡阳市城市化概况 1.1 衡阳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1.1.1 经济现状 2000年衡阳市城市人口80.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0.77%,而市区gdp为0.82×105只占9.56%,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8.86%,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71%,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衡阳市经济飞速发展,gdp总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截止至2007年,衡阳市区gdp总值达到1.75×106万元,人均gdp达到1.22万元,经济发展持续稳定。 1.1.2 城市化水平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87%上升到2007年的41.22%。设市城市从1个增为3个,建制镇由80个增为111个,城镇规模有大幅度的增长。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幅, 2000-2007年衡阳市城市人口与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快,2000年全市非农人口为80.6万人。从2000年以来,衡阳市城市化发展速度逐年增快,城市人口由2000年的85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95万人,gdp突破千亿。 2 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对生态产生的影响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镇化过程中,违规排污企业、违规开采煤矿的泛滥,直接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其中包括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途径。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由追究社会经济指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说绿色企业转变的需求。 企业既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市场意识,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企业的表率。

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的文化。在企业文化上,强化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绿色管理观、生态人格的培育,从而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环境伦理基础。集团企业文化提出的“强基精管”管理观和“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节能、环保、高效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念,做好高耗能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的提升,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做好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技术更新改造替代传统工艺和落后产能,节约有限的城市土地、能源,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通过政策时势导向、企业文化渲染、职工群众向好意愿,倡导和创造科学发展、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发展。再者,形成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制度方面建设与完善,保持和延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命力。 (四)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和运行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形成包含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创新技术等企业经济、环境管理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做好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 (五)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通过形势分析、决策诠释、动态报道、典型宣传、深度报道等形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主体

城市化下的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思考

论文:城市化下的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思考 ? 课程名称:《建筑生态环境》 姓名:ooo 学号:ooooooo ; 班级:oooooooooooo 日期:2015年ooooooooo

城市化下的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思考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出速度快、规模大的特征。我们不能否认城市化所带来的有利效应,但是其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忽视。 ] 城市化对建筑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使得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首先是物理环境的改变:原有地形被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垫面的原有性质被改变,使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发生了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这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还会导致地面沉降;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等隐性污染的长期积累可能对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同样的,还有生物环境的改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由于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系统简化,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了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城市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其中混合着社会个阶层的欲望与利益。制约它的因素很多,不是可以凭借某个人或某个行业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况且城市的空间尺度太大,城市建设也无法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局限还是很大的。随着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几乎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城市的通病。

最新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1.2 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新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 **市**镇人民政府 1.4 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 **镇**村 2、建设内容 **市**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内容包括: (1)主干道围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市**镇**村国道2边住户住家采用围墙围护美观。 (2)亮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村主干道上安装路灯,共安装45盏。 3、建设期限:半年 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7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分2部分,其中,申请财政拨款67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万元。 本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为半年,安排投资使用计划为半投入70万元。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6-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市**镇政府工作报告; 3.**市**镇**发展规划; 4、**市**镇村镇建设规划; 5、**市**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6、**市**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8 结论 **镇**村周边地区位于敦白公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化**村的环境,是**镇政府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村屯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村的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市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本项目对**镇和**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生态城市是21世纪人居环境理想模式之一

生态城市是21世纪人居环境理想模式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使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加强了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范围,构建了整洁有序的城市物质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完备的城市市政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引起“城市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相反会加剧城市的环境恶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着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急剧膨胀的人口包袱双重危机,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 人们怀念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向往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但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的增长点。城市建设的本身不可能自发地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指引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这外部力量是一种思想、一种共识,它既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要求。既然摈弃城市,回归自然不可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自然化、生态化。国际上将这种自然化、生态化的城市称为“生态城市”。 1 生态城市的渊源 “生态城市”是在城市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居环境模式,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1981年首次提出的,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学说,生态城市的历史渊源却很久远。早在3000 年前,中国人就已形成了一套人类生态理念体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而在古代欧洲城镇和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村落也能看到生态城市的雏形。 18世纪末到19世纪,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们要求与大自然融和、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如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的“新协和村”、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美好愿望。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很好实施。后来人们又提出许多理论,如意大利嘎涅的“工业城”、法国柯布西埃的“光明城”、英国恩维的“卧城”(或卫星城)、赖特的“广亩城”等,其基本思想都体现了生态规划的原则,实现城市的生态良性循环。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地系统性的研究始于近代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复兴于60~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的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1981年前苏联科学家由此衍生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生态城市”的理想居住模式。生态城市建设则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徘徊和停滞之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紧跟国际发展的趋势,自80年代初以来得到了迅猛复兴和发展,至1990年己经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我国的不少城市已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积极采取步骤加以实施。如长沙提出要建设生态经济市,江西提出要建设生态经济区,云南提出要建绿色经济省,上海、大连、株洲等要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并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2 生态城市的含义 简单地说,生态城市的含义就是指生态上健康的城市。它是技术和自然地充分融合,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这里的“生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二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正在兴起一场生态变革。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是: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土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因认识错位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误区。 一、城市农村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往往更多注重城市区域,轻视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城市,社会保障面覆盖城市。而在城市的农村区域,道路基本还没有实现硬化,环卫、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给水排水、消防等设施缺乏,相当一部分农村和农民,长期未享受公共财政的投入,农村社会保障还仅限于试点或起步阶段。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一些城市也大多倾向于将城区部分污染的企业迁到农村区域。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在 眼下,在我们的城市中,还时常听到满口流言和看到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等行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因此,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近年来,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的环卫“硬件”设施已基本形成,通过配置公益岗位、确保清洁人员到岗到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就最近几个月的实地走访来看,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型新乡村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干部积极性不高,流 露消极厌战情绪。(二)村民卫生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保洁资金难以保障。(四)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监督不能到位。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措施于对策(一)一个好的班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到了与发展农村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干部要把重视程度,真正体现在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上,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一方面,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调动和发挥干部对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二)一个好的宣传氛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 治理的主体还是村民,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和横幅形式,大力褒扬乡风文明,纠正不良风气和陋习,规范村民行为习惯,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群众内在自觉要求,努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三)一张管理网络。一是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将不可腐烂的垃圾分为玻璃、塑料、金属、危化品和纺织品五类,建立“户分类、组集中、村回收、镇运转”的垃圾回收长效机制。二推进卫生厕所革命。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全村普及卫生厕所。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整治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强化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参与农村卫生保洁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六)一套考核机制。(1)考核奖惩制度。按人均垃圾 量下达各村小组任务指标,各转运站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任务的村小组,按重量给予补贴。(2)监督检查制度。每月实行检查制度,选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理想聚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止。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界保持相对和谐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快速增长,人类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人化自然的步伐。加速了对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研究城市与农村人居生态化的问题迫在眉睫,对于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是有现实而伟大的意义。一.人居环境生态化的内涵与特点 人居环境是由英文HumanSetdements转译而来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即城市公民生活周围的自然因素,如光照、温度、空气、动物、植物、水体、大地、自然景观等)、人工环境(即人工构成的部分,主要包括由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而产生的建筑、城镇、风景、交通等物体、景观或空间)、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心理环境(即自然、人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对各种居民群体及个体主观精神、心理感觉产生影响的外部综合性氛围)。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

人居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1.崇尚自然: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并保护自然。 2.经济高效:对能源和资源实行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可持续性利用。3.乡土特色: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分类利用。4.生态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5.生活方便、环境舒适。6.适应发展;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7.人本关怀: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 二.人居环境生态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在从事区域的经济和生态规划时,以着眼范畴和重点策略的不同,人居环境可以有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之别。 1.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城市人居环境也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如下:①空气污染严重②水体污染严重、缺水问题严重③“垃圾围城”问题严重④噪音污染、光污染明显⑤城市人口急剧增加⑥交通拥挤严重⑦工业化污染严重⑧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等问题。主要对策如下:①建设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②发展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标题】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作者】洪茂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和谐 【指导老师】吴从众 【专业】 【正文】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国家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只是表面上的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但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在盲目的发展,各成体系,重复建设了不少污染极大的小型企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不但没起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只注重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效益,而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一、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和不被重视的原因,使得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对各种自然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首先,是对空气的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全球升温。同时,由于有害气体排放过多,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天空不在明亮。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下的雨也是带有腐蚀性的酸雨。 其次,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在我国,环境污染最突出的就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以黄河为例,1995年黄河全流域一类到三类水占38.4%,到1997年就锐减为13.8%,四类水由1995年的36.3%飚升到1997年的68.4%。黄河干流被恶化更为明显。1995年干流三类以下水占53.5%,1998年减为19.7%。据1999年1月的数据统计,龙门以下的黄河干流水质全部为五类,超五类水,已失去水体功能。 此外,水资源正加剧枯竭。主要是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冰川后移愈演愈烈。黄河断流始于七十年代,1970年断流的时间长达21天;1997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道长度704公里。素由“千岛之县”美称的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境内本有大小湖泊4077个,而现已有2000个消失。祁连山冰川的后退一直悄悄的在加剧,东部冰川的年退缩速度为16.8米,中部冰川为3.3米,西部冰川为2.2米。黄河源头地区雪线上升,导致黄河来水量日益减少。 第三,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盲目发展,再加上对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就水土流失率而言,宁夏达到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分别列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位。黄土高原土地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每年被雨水冲走的土层厚度达0.2—1厘米,而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200至400年,而这层土壤正好是腐殖土,偏偏被雨水冲走,被风刮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沙漠化急剧发展。西部各省的荒漠化率相当高,其中新疆是86.07%,宁夏75.98%,甘肃50.62%,西藏42.02%,青海33.06%,陕西15.96%,分别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七、八位。近几年,黄河源头荒漠化急剧发展,几年前尚有一尺多高的草地,现在已经是斑斑沙迹。

村委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交流发言材料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交流发言 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XXX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依托花木、生态、环境优势,全村上下凝聚共识抓创建、干群联动抓创建、建立机制抓创建,探索出一条以改善人居环境惠民生、树形象、转作风的新路子。我村于2015年制定了《XXX三年脱贫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是我村实现脱贫发展的三大有力抓手。两年多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提升人居环境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一、建立协调管理机制,解决有人管事问题。一是管好领路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总支重要工作之一,主要由监委主任牵头带领各小组长协调管理。制订了“XXX环境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发挥了资金效益,争取确保环境整治资金长期稳定投入。同时,设立村、组环境整治经费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即时公开,重点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问题。 二、建立宣传教育机制,解决如何干事问题。一是做好

教育培训文章。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大事要事,定期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部署,做到逢会必讲、讲明讲清、讲出压力,真正让创优人居环境理念入脑、入心、入行。专门组织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对村“两委”成员、群众进行集中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二是做好宣传发动文章。坚持全面宣传、全民参与、全力攻坚,通过采取召开“村两委会、小组群众会”、制作《村规民约三字经》宣传展板等方式,广泛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有效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自觉行动的主体意识,在全村营造人人关注人居环境、时时维护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三是做好倡树新风文章。注重把改善人居环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善行美德、让我感动的身边党员”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党员干部作表率的作用,并将改善人居环境延伸到精神层面,实现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的双提升。 三、建立科学运行机制,解决有章理事问题。一是推进督促检查严格化。建立“小组打分、监委监督、月度公示”的工作机制,严格督促检查,持续跟踪问效,奖惩分明,实行量化打分,对排名落后的小组及时通报批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公开表扬,并将该项考评结果与“保洁员工资”挂钩,以领导督、奖惩促带动干部齐动手、干实事。二是推进保洁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希腊oikos(住所)加上logos(学科)组成okologie 衍生而来,意即研究环境中的生物。现代生态学概括为:研究决定生物分布及其量度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简言之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环境总和。其与生态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在参与编写《乌鲁木齐市北郊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及《乌鲁木齐市南郊绿色长廊生态建设项目》中,将林业生态规划理念运用到人居环境中去,得到较好的评价。因此,特撰写此文,望能给从事林业咨询人员借鉴。 标签:人居环境、生态学 前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自然生态的主体,是人与环境和谐的重要因子。认真研究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人居环境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所有人类聚居形式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 林业工作者关注“人居环境”的必要性 人居环境是20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起来。它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使人类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多,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与部门广。城市人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等等,都已成为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而在生态建设项目中,往往涉及此领域,因此,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迅速掌握人居环境的理论,在生态建设项目中,提高将生态理念与人居环境良好结合的能力。特别是人居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项目中,更应该将二者和谐统一。 2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良好聚居环境为目的的。而生态学则是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目的的一门基础性科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就是在一切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要有生态的意识,要尊重自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现在以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例,说明生态学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如下: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耦合关系研究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耦合关系研究 作者:罗会永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刊名: 合作经济与科技 英文刊名:CO-OERATIVECONOMY & SCIENCE 年,卷(期):2009(2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条) 1.吴国玺;何富忠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研究 2008 2.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曼生具有线性边界条件的局部子模型的耦合问题的适定性[学位论文]2006 2.李杨帆.朱晓东.邹欣庆.LI Yang-fan.ZHU Xiao-dong.ZOU Xin-qing城市生态管治:城市化压力的政策响应[期刊论文]-人文地理2005,20(6) 3.陶来利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开发思潮和方法研究[会议论文]-2008 4.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地里夏提·买买提.阿布都沙塔尔·买买提明.关东海.马燕.Abudukeyimu·Abulizi. Dilixiati·Maimaiti.Abudushataer·Maimaitiming.GUAN Dong-hai.MA Yan吐鲁番盆地植被盖度变化的自然及人文耦合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 5.郑辛酉基于LUCC的区域城市化人类生态过程研究——以典型城市化样带为例[学位论文]2007 6.张明.金菊良.张礼兵.ZHANG Ming.JIN Ju-Liang.ZHANG Li-Bing流域可持续评价的最大熵原理——投影寻踪耦合模型[期刊论文]-地理科学2007,27(2) 7.李云斌.徐文修.郑英达.郑淑芳.LI Yun-bin.XU Wen-xiu.ZHENG Ying-da.ZHENG Shu-fang基于能值理论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牧耦合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 8.文宗川.郝晓燕.巩芳.长青城市生态可承载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6) 9.战金艳.邓祥征.岳天祥.ZHAN Jin-yan.DENG Xiang-zheng.YUE Tian-xiang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乡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分析--安康地区的实例研究[期刊论文]-人文地理2005,20(4) 10.高景丽.GUO Jing-li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期刊论文]-长治学院学报2006,23(2) 引证文献(1条) 1.张俊凤.徐梦洁城市扩张用地效益评价与耦合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95456813.html,/Periodical_hzjjykj2009230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