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46_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健康教育
尿路感染健康教育
《尿路感染健康教育》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感染,包括膀胱、尿道、尿道口和肾脏。
尿路感染可能会导致疼痛、灼热感、频繁的尿意和尿的刺痛感。
虽然大多数尿路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导致肾脏感染。
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包括:
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女性应该从前往后擦拭以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2. 喝足够的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帮助身体清除细菌。
3.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不要轻易滥用抗生素,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4. 及时排尿。
不要憋尿,及时排尿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细菌。
如果你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例如尿频、尿急、尿痛,或者尿道灼热感,应当尽快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患有尿路感染,并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充分的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尿路感染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式,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对待尿路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就医,使得尿路感染不再成为健康问题。
《泌尿系感染》课件
2
充分饮水
喝足够的水可冲洗尿道,防止细菌滋生。
3
注意交叉感染
避免与患有泌尿系感染的人共用洗浴用具。
泌尿系感染的并发症
肾炎
脓尿
输尿管堵塞
未经及时治疗的泌尿系感染可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脓尿,尿液
感染引起的炎症可能导致输尿
能导致肾炎,进一步危害肾脏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有脓液。
管堵塞,影响尿液的正常流动。
功能。
结论和要点
1
结论
尿痛和膀胱区域不适。
尿液异常和排尿困难。
背痛、寒战和发热。
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尿液分析、尿培养和身体检查来诊断泌尿系感染。
2
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包括抗生素治疗、推荐饮食和饮水习惯调整以及维持良好卫生习惯。
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措施
1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尿后擦拭等。
《泌尿系感染》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关于《泌尿系感染》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
泌尿系感染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措施、并发症以及要点总
结。
泌尿系感染的定义和原因
1
定义
2
原因
泌尿系感染指的是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泌
最常见的泌尿系感染原因是细菌进入尿道。
尿系统的过程。
其他原因包括妇女解剖学上的特点、尿液在
尿道中的流动性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减弱。
泌尿系感染的症状
尿道灼热感
尿频和尿急
尿液变化
尿道部位灼热感、刺激感或
频繁去尿、尿急或无法控制
尿液颜色变浑浊、呈红色或
疼痛。
外科学泌尿系感染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2.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伴有 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 疾病,例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 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 (包括 导管相关的感染等)复杂性尿路感 染(包括男性尿路感染)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3.尿脓毒血症:即由于尿路感染引起 的脓毒血症。当尿路感染出现临床 感染症状并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征 象(发热或体温降低,白细胞升高 或降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即 可诊断为尿脓毒血症。
(3)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病原菌的存在是诊断 的最重要依据。
≥105/ml-有感染;
<104/ml-可能污染,应重复培养;
104~105/ml-可疑 。
急性感染和未应用抗菌素的病例有意义,慢性病例 和已用过药物者须与临床症状结合分析。
(4)感染的定位检查 症状的鉴别
上、下尿路尿液检查
尿液培养、尿荧光免疫反应、尿酶测定
7.测定尿液PH值,若为酸性,宜用碱性药物, 如碳酸氢钠等,使尿液碱化以抑制病菌生长, 并用适合于碱性环境的抗菌药物;若为碱性 则宜用酸性药物,如VitC、氯化铵加乌洛托 品等,用适合于酸性环境的抗菌药物。
8.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1)使尿液无菌,要求尿液中药物浓度要比血液 中浓度高数百倍,才能达到
梗阻因素
医源性因素
1.全身因素 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营养不良、
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全身免疫机能下降 机体局部的抗感染防御功能减弱或被破坏
诱发尿路感染
2.梗阻因素
泌尿、男生殖系统 畸形、结石、肿瘤、
狭窄、前列腺增生
尿路排尿动力异常 如,神经源性膀胱
七、治疗原则
1.治疗目的:消灭病原菌,缓解症状,防止 肾功能损害, 防止感染扩散。
尿路感染怎么办
尿路感染怎么办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膀胱或其他尿路部位的炎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1. 大量饮水:多喝水可以帮助排尿,稀释尿液中的细菌,减少感染风险。
2.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或喷剂清洁外阴部,以免破坏自身的防御机制。
3. 使用温和的洁净剂:选择温和的洁净剂,避免使用带有香味或有刺激性的产品。
4. 避免憋尿:尽量每隔几小时排尿一次,避免憋尿,这可以减少细菌在尿路中滞留的时间。
5. 用没有刺激性的纸擦拭:使用一些柔软的纸巾或湿纸巾轻轻地擦拭,避免过度刺激尿道。
6.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干燥和清洁,从前向后擦拭,以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
7. 食用酸性食物:某些酸性食物如蔓越莓、酸奶等可以阻止细菌黏附于尿道的
壁面上。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消除细菌感染,并可能建议使用止痛药、消炎药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帮助缓解症状。
尿路感染笔记 全面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简称尿感,(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85%,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
尿路感染的发生还与细菌致病力有关,并非所有菌株均能引起症状性尿路感染。
分类上尿路感染(肾孟肾炎):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感染部位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常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复杂性尿感: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形、膀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的异常非复杂性尿感:不伴有上述情况者注意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严重病例可发生肾乳头坏死、肾周固脓肿、感染性结石等并发症。
尿路感染的诊断: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可以诊断。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或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者,可诊断为尿路感染;如临床上无尿路感染症状,则要求做两次中段尿细菌培养,也可诊断尿路感染。
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真性菌尿的存在表明有尿路感染,但不能判定是上尿路或下尿路感染,需进行定位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③尿NAG升高、尿β2:MG升高④尿渗透压降低。
第九版外科学配套课件 46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外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陈孝平 / 汪建平 / 赵继宗
《外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前列腺按摩:检查前病人先排空膀胱,检查者作直肠指检,自前列腺两侧向中间沟,自上而 下纵向按摩二、三次,再按摩中间沟一次,将前列腺液挤入尿道,并由尿道口滴出,直接收 集前列腺液送验
肾双合诊
前列腺按摩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2.肾功能检查 3.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血清PSA正常值为0~4ng/ml 4.前列腺液检查 5.精液分析 包括精液颜色、量、pH、稠度、精子状况及精浆生化测定
2.梗阻症状 (1)排尿困难:包含排尿踌躇、费力、不尽感、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滴沥等 (2)尿流中断 (3)尿潴留
3.尿失禁 (1)持续性尿失禁:又称真性尿失禁,是指尿液持续地昼夜从膀胱或泌尿道瘘中流出,几乎没 有正常的排尿,膀胱呈空虚状态 (2)充溢性尿失禁:又称假性尿失禁,是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呈慢性扩张,并且从未 完全排空,当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会不断溢出 (3)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就开始排尿 (4)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突然增高(咳嗽、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4.输尿管镜和肾镜 可直接窥查输尿管、肾盂内有无病变,亦可直视下取石、碎石,切除或电灼肿瘤,取病理学检 查标本。禁忌证为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未控制的泌尿道感染、病 变以下输尿管梗阻及其他膀胱镜检查禁忌者等 5.前列腺细针穿刺活检 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适用于DRE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异常的病人 6.尿流动力学测定 测定尿路输送、储存、排出尿液的功能,为分析排尿障碍原因、选择治疗方式及评定疗效提供 客观依据。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排尿 功能异常、尿失禁以及遗尿症等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好发于女性。
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慢性尿道综合征、无症状性菌尿、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不同病菌感染的尿路感染:衣原体尿路感染、支原体尿路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寄生虫性尿路感染。
不同人群的尿路感染:绝经期尿路感染、小儿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产后泌尿道感染、妊娠期尿路感染。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二、发病机制尿路感染是由致病菌入侵所致,其发病机制与病原菌感染有关,病原菌入侵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分以下几种。
1.上行性感染大约95%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是由尿道经膀胱、输尿管而上行到肾脏的。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上端1~2cm处有少量细菌存在,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才能入侵、繁殖。
尿液的冲洗,尿液中的IgA、溶菌酶、有机酸,黏膜的完整性,膀胱移行上皮分泌的抗黏附因子(Muein)均能抵制病原菌的入侵。
尿路感染治疗方案
尿路感染治疗方案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侵入尿路系统引发。
针对尿路感染,我们提出以下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一、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足量、足疗程服用抗生素,以彻底清除尿路中的细菌。
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二、疼痛缓解措施尿路感染常伴有尿道疼痛,可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疼痛:避免过度用力排尿,尽量放松尿道;疼痛严重时可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
三、增加水分摄入增加水分摄入有利于冲刷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
患者应多喝水,保持尿量充足,有助于病情缓解。
四、局部热敷缓解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尿路感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患者可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
五、清淡易消化饮食尿路感染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提高抵抗力,促进康复。
六、忌口刺激性食物尿路感染患者应忌口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等。
这些食物可能加重尿路刺激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七、遵医嘱口服药物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其他药物,如镇痛药、抗炎药等。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口服药物,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八、定期复查与调整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尿路感染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抗生素治疗、疼痛缓解措施、增加水分摄入、局部热敷缓解、清淡易消化饮食、忌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口服药物以及定期复查与调整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以促进早日康复。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如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外阴清洁等,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尿路感染-百科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
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病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临床表现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
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1)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血尿;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2)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无症状菌尿无症状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
尿路感染诊疗规范
尿路感染诊疗规范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可见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各个人群,尤以女性(特别是在妊娠期)、新生儿或高龄男性、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尿路功能和结构异常者多见。
尿路感染不仅常见,而且临床表现十分多样,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无症状菌尿等。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病变不仅限于肾盂,还可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甚至并发败血症,在部分患者的肾组织内可有瘢痕形成,导致肾功能不全。
1 尿路感染的诊断1.1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耻骨上压痛等,可伴有肉眼血尿。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镜下检查细菌≥5/HP或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3cfu/ml。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占绝对优势,约70%~95%,腐生葡萄球菌约5%~10%,偶尔可有其他肠杆菌,如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等。
非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约占20%,如有生殖道的病变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应排除衣原体、淋球菌、滴虫、真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可能。
1.2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肋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4cfu/ml,致病菌同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无尿路解剖学及功能异常、无机体免疫功能损害。
单纯性膀胱炎经短程疗法治疗失败者应考虑肾盂肾炎的诊断。
1.3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为有泌尿道和(或)全身症状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并具有尿路解剖学和(或)功能异常、肾脏基础病变和全身性病变导致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降低,使尿路感染易于发生或不易控制。
病原菌谱广、多为耐药菌株。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为真性菌尿标准:(1)女性≥105cfu/ml;(2)男性≥104cfu/ml;(3)导尿管尿液≥104cfu/ml;(4)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液标本,获得任何数量的菌落计数。
尿路感染如何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如何鉴别诊断?西医诊断标准:(一)尿路感染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2.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具备上述1、2可以确诊。
如无2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4.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h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二)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具备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1.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2.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3.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4.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5.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者;或X 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三)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1.尿路感染病史在一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2.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3.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四)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1.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2.多次尿细菌培养落数<105/ml。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也被称为泌尿系感染,是指细菌侵入尿路系统引起的感染。
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饮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从而减少细菌在尿液中的浓度,并促进细菌排出。
2. 抗生素治疗: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尿液培养结果确定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 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会阴和肛门区域的清洁,尤其是女性要注意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
4. 服用止痛药: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路感染相关的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此时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缓解症状。
5. 避免刺激性饮食:某些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可能会刺激尿道,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
6. 镇痛敷贴:可以在下腹部附近贴上保暖的热敷贴,有助于缓解膀胱和尿道的不适。
7. 忌烟酒刺激:尼古丁和酒精可能会刺激尿道,让感染症状更加严重,应尽量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8.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可以有效预防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尿路感染
急 明显 常有 多为大肠杆菌
迁延,可急发 不明显 轻
多为大肠杆菌
无 无 无 多为大肠杆菌
无
先小管、后小球 小管持续性损害
无
尿液变化
血尿 白细胞尿、脓尿 细菌尿
白C增多及菌尿 白细胞管型 血尿、尿蛋白[小 管性]
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高热、剧烈腰痛、血尿 肾周围脓肿:原有症状加重,单侧腰痛
明显. **加强抗感染甚至局部切开引流.
分类
一、位置: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孟肾炎 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二、急性、慢性 三、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复杂性
力的对抗结果
• 最常见的:G-杆菌,大肠杆菌约占八五%
其他: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病毒和寄生 虫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 一、白细胞增高,中性增多,核左移 二、ESR增快 三、血培养可能阳性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一、IVP:检查肾脏分泌情况,寻找易感因素 **急性感染期不做 二、彩超:确定肾周积液、肾脏大小 三、CT :占位性病变
诊断
• 定性: –症状+尿液细菌学检查 –无症状+真性菌尿[两次培养≥ 一0五同 一细菌]
• 定位:主要靠症状 • 慢性肾炎的诊断:肾脏外形凹凸不平,双肾
大小不等;IVP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狭窄; 持续肾小管损坏.
鉴别诊断
• 尿道综合征:有症状、多次检查无真性 菌尿.原因:膀胱括约肌功能不协调,妇科 肛周等疾病刺激、神经症或衣原体支原 体.
• 肾结核: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或仍有症 状持续存在,应高度警惕.
4.直接感染:
发病机制
•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尿路畸形、神经源 性旁观、妊娠……导致尿流不 畅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全身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检查 邻近器官感染 妊娠 遗传因素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尿路感染是指细菌进入尿路系统引起的感染,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和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或灼热感、腰部或下腹疼痛、尿中带血等。
对于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增加水分摄入:病人需要多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同时有助于冲洗尿路系统,减少细菌滋生。
饮水量应保持在每天2000-3000毫升。
2.避免过度憋尿:建议病人遵循正常的排尿规律,避免过度憋尿,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3.维持私密卫生:病人应正确清洗外阴区,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洗液,注意保持干燥。
女性患者尽量从前向后拭擦,以防止细菌在肛门区域向尿道扩散。
4.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对于尿路感染病人,建议减少咖啡因、酒精和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免刺激尿路系统。
5.规律进食: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适量的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6.坚持规律排便:便秘是尿路感染的一个恶化因素,病人应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便秘。
7.使用抗生素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尿路感染。
病人需要按医嘱准时服用抗生素,并完成全程治疗,以防细菌耐药。
8.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避免使用对尿路刺激较大的药物,如保胆通、一些利尿剂等。
9.遵守医生的嘱咐:病人需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
10.注意身体保暖:保持适当的体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细菌感染的机会。
11.定期监测尿液情况:定期检查尿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判断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
12.注意休息: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总之,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保持水分摄入、维持私密卫生、坚持规律排便、合理进食等。
同时,病人需要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遵循医嘱进行康复。
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关心和安慰,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的效果。
尿路感染
治疗
2、急性肾盂肾炎(轻) 口 服 抗 生 素 10 ~ 14 天 , 尿
菌仍阳性,根据药敏继续治疗4~ 6周。 3、急性肾盂肾炎(重)
先予静脉给药,热退3天后 口服给药,总疗程不少于2周。必 要时联合应用抗生素。
谢谢!
差。 ➢ 男性IVP适应症:在排除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后均应行尿路X线检查。
诊断
1、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尿检异常+细菌学检查; 2次细菌学检查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女性+临床表现+尿常见致病菌定量培养≥102/ml。
2、定位诊断 临床表现定位 实验室检查定位 导尿法、膀胱冲洗法、抗体包裹法
诊断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尿路感染持续反复发作6月; 同时伴有肾小管间质持续性功能和结构改变。
注意: ➢ 慢性肾盂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演变而来,一般分为三种,梗阻性
、返流性和特发性。 ➢ 影像学发现肾脏皮质疤痕有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3、鉴别诊断
1. 尿道综合征:虽有尿频、尿急,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2. 肾结核:膀胱刺激症状更突出,一般抗菌素治疗无效,尿培养结核分支杆菌阳性,尿沉渣找到
抗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有肾外结核灶。 3. 慢性肾炎:双肾受累,肾小球损害突出,伴有明确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病史。
治疗
治愈标准:症状消失,尿菌转阴,疗程结束2周、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 治疗原则:
对感染部位、性质和是否存在复杂因素进行判断; 应用抗生素前留取细菌学检查标本;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缓解不等于细菌学治愈。 1、急性膀胱炎
辅助检查
2、血液检查
➢ 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时可发生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 肾功能:慢性肾盂肾炎可GFR下降,血肌酐升高。
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症状评估: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询问,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2. 尿液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细菌、白细胞和红细胞。
3. 尿培养:将尿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确认是否存在致病菌及其敏感性。
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确定致病菌及其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2. 饮水排尿:多饮水有助于冲洗尿路,帮助排出细菌,缓解症状。
患者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并经常排尿。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尿路的刺激。
4. 维持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和会阴区域的清洁,使用温和洗液,避免过度清洗。
5. 其他治疗:对于部分复杂的尿路感染,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膀胱冲洗等。
预防为了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每天清洗外阴区域。
2. 喝足够的水,经常排尿,避免憋尿。
3. 避免使用过度刺激性的洗液、避免泡澡。
4. 注意尿布更换频率,保持婴儿的尿布清洁干燥。
5. 注意正常排便,避免便秘。
以上是尿路感染诊断治疗的指南,希望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遵循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
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呈浑浊、发热等。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是确保患者早期得到适当治疗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液颜色、尿液呈浑浊、有无发热等症状。
同时要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如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等。
2.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尿液呈浑浊,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和脓细胞。
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下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4.实验室检查:常规尿液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
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混浊、白细胞增多、细菌阳性等。
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则是确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二、尿路感染的护理尿路感染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当的饮食、个人卫生、药物治疗及预防复发等。
1.饮食护理:饮食要尽量清淡,患者要多喝水,尤其是酸性饮料(如蔓越莓汁)有助于改善尿液酸碱度,抑制细菌生长。
同时要限制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2.个人卫生护理:患者要保持外阴和会阴区的清洁,每天至少洗两次澡。
尿布要经常更换,女性要注意用卫生巾代替护垫,以免细菌滋生。
尿道冲洗器和外阴喷洗器的使用要避免。
3.药物治疗:尿液培养结果确定感染的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后,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至少7-14天。
必要时可配合控制炎症和镇痛的药物。
应提示患者在用药期间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预防复发:尿路感染的复发较为常见,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洗,避免细菌从肛门进入尿道。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尿液稀释和排尿频率增加,有利于细菌的排除。
【外科学总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外科学总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第一节概论1、按部位: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2、★致病菌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3、诱发感染的因素①梗阻因素;②机体抗病能力减弱;③医源性因素;④解剖因素:女性尿道短,容易导致上行性感染。
4、★泌尿系感染途径最常见为上行感染和血行感染①上行感染②血行感染③淋巴感染④直接感染女性尿路感染多发的原因:尿道短、尿道口暴露、缺乏前列腺分泌物★治疗原则①明确感染的性质②鉴别上尿路还是下尿路感染③明确是上行性感染还是血行感染④明确泌尿系有无梗阻因素⑤测定尿PH值⑥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第二节上尿路感染1、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感染。
2、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
3、急性肾盂肾炎病理特点肾脏肿大,粘膜充血,表浅溃疡,控制不好则形成脓肿或肾周脓肿。
4、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发热,体温上升到39 ℃以上②腰痛有明显的肾区压痛③★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第三节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多见于女性。
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排尿末刀绞样疼痛、里急后重或急迫性尿失禁、血尿一般无全身症状。
第四节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前列腺痛临床上具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尤其是盆腔、会阴部疼痛明显,而前列腺液检查正常,培养物细菌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等)直接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炎症。
• 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达1:10 • 发病率 0.9% • 女性发病率 2.05% • 育龄期女性多发
分类
• 急性感染
– 上尿路感染
IVP:左 输尿管 下段结 石,左 输尿管 增粗, 左肾盂、 肾盏显 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诊断
• 急性膀胱炎
– 女性 – 有膀胱刺激症状 – 尿白细胞增多 – 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 /ml
• 尿路器械应用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 尿道口炎性疾病 • 机体抵抗力
– 糖尿病 – 慢性肾病 – 肿瘤 – 长期免疫抑制剂应用
• 婚后女性或开始性生活后女性,泌尿系感 染率明显上升!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
– 细菌沿尿路上行
• 血行感染
– 少见 – 全身感染,血液播散
• 淋巴、直接蔓延
– 血常规:WBC 正常 – 尿常规:WBC>5/HPF, 亚硝酸盐(+) – 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5/ml
临床表现
• 上尿路感染
– 急性肾盂肾炎
• 尿路刺激征 • 腰痛、肾区叩击痛 • 可有胃肠道表现,如腹痛 • 肉眼血尿 • 合并全身症状
– 寒战、高热
临床表现
• 上尿路感染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肾脏B型超声 – 腹部平片 – 静脉肾盂造影 – 逆行肾盂造影
• B超
– 肾脏大小、结构 – 肾结石 – 肾囊肿、多囊肾 – 肾积水
• 立位腹平片
– 泌尿系结石,特别是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腹部平片)
• 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
– 泌尿系结石 – 输尿管梗阻
右 侧 肾 盂 结 石
– 极其少见
病因
• 病原菌:
– 主要为细菌,最常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 大肠杆菌 60~80% – 变形杆菌 – 克雷伯杆菌
– 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复杂性尿感
流行病学
• 婴儿
– 新生儿 1%菌尿
• 成人
– 男性极少见 – 女性
• 18岁前 5~6% • 婚后 20% • 怀孕 60%
病理
• 急性肾盂肾炎
– 下尿路感染
• 急性膀胱炎 • 急性尿道炎
• 慢性感染
– 慢性肾盂肾炎
尿路自身防御机制
• 正常菌群生长 • 尿液冲洗 • 男性前列腺液 • 尿路黏膜 • 尿液酸性 • 其他
易感因素
• 梗阻因素
– 结石、肿瘤、膀胱反流 – 多囊肾
• 泌尿系畸形
– 肾发育不良 – 肾盂、输尿管畸形
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 Case 1:18岁女性,尿频、尿急、尿痛2天,无发热、腰 痛,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潜血 (+++);血常规;WBC 4.1×10^9/L
• Case 2: 25岁女性,尿频、尿急、尿痛3天,伴发热、畏 寒、寒战、腰痛;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 (+),潜血(+++);血常规;WBC 12.1×10^9/L
临床表现
• 慢性肾盂肾炎
– 尿路刺激征
• 多数轻微,表现不明显
– 肾间质损害
• 高血压 • 多尿 • 夜尿增多 • 肾性糖尿
临床表现
• 慢性肾盂肾炎
–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WBC(-~++) • 中段尿培养(-~+) • 尿蛋白定量 <1g/24h • X-Ray 局灶、粗糙皮质瘢痕 • 肾盂积水
• Case 3:50 岁男性,尿频、尿急、尿痛5天,伴发热、畏 寒、寒战、腰痛;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 (+),潜血(+++);血常规;WBC 15.1×10^9/L
问题
• 1、三个病例有何相同之处? • 2、尿频、尿急、尿痛?伴与不伴发热?血
象的意义? • 3、性别的意义?
泌尿系感染
• 血常规:WBC 升高 • 尿常规:WBC(+~++++),NIH(+) • 中段尿培养 (+)
临床表现
• 无症状菌尿
– 无尿路感染症状 – 中段尿培养2次以上均为同一种细菌 – 常见于:
• 老年 • 恶液质 • 免疫力低下
临床表现
• 慢性肾盂肾炎
– 尿路感染持续反复超过半年 – 肾小管间质功能和结构改变 – 常伴尿路梗阻或尿路反流
– 淋巴细胞浸润
泌尿系感染
• 概论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临床表现
• 下尿路感染
– 急性膀胱炎 – 急性尿道炎
• 上尿路感染
– 急性肾盂肾炎 – 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
• 下尿路感染
– 急性膀胱炎
• 膀胱刺激征
– 尿频、尿急、尿痛
• 偶见肉眼血尿 • 实验室检查
• 急性膀胱炎(acute cystitis)
– 膀胱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下白细胞浸润
•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
– 肾盂肾盏粘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 – 肾小管上皮肿胀、坏死,管腔内脓性分泌物
病理
• 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
– 肾盂肾盏乳头部疤痕,肾小管上皮萎缩间质纤 维化
• 中段尿培养
– 结果判断
• 细菌数 ≥105/ml 感染
• 细菌数 104-105/ml 可疑
• 细菌数 <104
污染可能
• 女性,有尿路刺激征,≥103/ml 即考虑感染
• 其他细菌学检查
– 尿液涂片:细菌、真菌 – 仪器测定尿液细菌浓度
• 细菌学检查问题
– 假阳性
• 标本污染 • 尿液放置过久 • 检测技术
实验室检查
• 中段尿培养 • 其他细菌性 • 尿常规 • 血常规 • 肾功能 • 影像学
• 中段尿培养
– 关键方法 – 诊断 – 指导治疗 – 判断疗效
• 中段尿培养
– 留尿要求
• 无菌取样:会阴部清洁、膀胱穿刺 • 7天内未使用过抗生素 • 尿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 • 标本在1小时内接种 • 不能留取中段尿,可考虑膀胱穿刺留尿培养
– 假阴性
• 抗生素应用 • 收集尿液时混入消毒药 • 局限感染
• 尿常规、尿沉渣
– Pro(-),RBC(-),WBC(+~++++) – NIH(+) – 镜检WBC>5/HPF – WBC管形
尿白细胞镜下观
尿白细胞管型
• 血常规
– WBC 正常或升高
• 肾功能
– 正常 – 异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