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战略转型

合集下载

日本军事战略

日本军事战略

基本态势
• 第一,强调“多元化威胁”,要努力建立 全方位“防御体系”; • 第二,推行联盟战略,建立“地区干涉型” 的日美军事关系,与美国密切联手应对包 括台湾海峡在内的“周边事态”; • 第三,扩大日本军队的职能范围,自卫队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 第四,加强质量建军,使自卫队成为亚洲 技术含量最高的军队。
• •
从长远计,从子孙后代计,从眼前利益 计,从长远利益计,都不能让日本人的阴 谋得逞,都不能让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美 梦成真。

谢谢观看!
日本军事战略
近年来日本军事战略的演变
• 根据《日本国宪法》,日本实行“立足本 土,专守防卫”的政策,不拥有国家的交 战权。 • 90年代以来,日本为谋求军事大国地位, 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战略调整和部署。
调整和部署
• 1995年11月,日本抛出指导其未来10至15年国家军事战 略和安全政策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勾画出新时期军事 发展纲要和军计划。 • 1996年4月,日本与美国发表《安全保障共同宣言》。 1996 4 • 1997年9月,日美又推出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 安全关系的性质、任务、作用范围发生了质的变化。 • 1999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新指针相关法案,为日本自卫 队与美军联手应对“周边事态”、对美军作战实施支援奠 定了法理基矗1999年7月,日本防卫厅发表的《防卫白皮 书》提出,在面临导弹袭击或军事入侵前,日本可对外国 基地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Fra bibliotek军事战略的特点
• • • • • 一、力求突破法律限制。 二、善于把握时机。 三、军事战略的渐进式调整。 四、继续倚重日美军事同盟。 五、谋求外向型军事发展。
特别关注:“冲之鸟礁”问题

日本近年来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近年来军事战略调整

军事战略突破 二 、修改自卫队的建设方针 ,从 “基础 防卫力量构想” 转向“发展能充分应对恐怖活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新 型威胁的防卫力量”,以适应自卫队作战任务的变化
1.制定新的中期计划,削减防务预 2.调 整自卫队体 制编制 ,适应新的作战任务的需要
军事战略突破
三、调整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压缩传统主战装备数量 , 重点发展适于 自卫队机动展开和配合美国行动的武器装 备,以应付新型威胁和多种事态
一.主要 原因
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需求
谋求国家经济利益的发展
二.根本 原因
三.直接 原因
满足日本国家安全环境的需求
适应美国战略调整的同盟需求
四.间接 原因
防卫政策调整
中 国的 崛 起 ; “亚 洲 局 势 不 稳 论 ”; 中 国的 军事 动 向定 性 为“地 区与 国 际社 会 的 担忧 事 项 ”
1.在 陆战装备斱面,重点发展新一代主战坦克、轻型装甲车、攻击直 升机和运输直升机 。
2.在海战装备斱面,重点发展新型“宙斯盾”驱逐舰、大型直升机导弹
驱逐舰和大型补给舰 3.在空战装备斱面,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和大型加油/运输机
日本在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1
解决台湾问题更 加复杂
2
钓鱼岛问题越来 越棘手
调整自卫队体制编制适应新的作战任务的需要军事战略突破三调整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压缩传统主战装备数量重点发展适于自卫队机动展开和配合美国行动的武器装备以应付新型威胁和多种事态1
日本近年来军事战略调整
钟为民 国政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动因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具体表现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信息化-日本自卫队军事转型目标

信息化-日本自卫队军事转型目标

信息化--日本自卫队军事转型目标 2005年4月起,日本开始施行2005~2009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标志着日本已启动军事转型之旅,迈出了走向军事大国的实际步伐。

新计划明确要求自卫队“具备基于军事技术发展动向的高度的技术实力和情报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能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和平活动,改善国际安全环境”以及“防备武力侵略事态”:以“多功能、灵活有效”为目标,大力推进自卫队向适应未来作战高度信息化、一体化需要转型。

指挥一体化日本自卫队已经建成了统一的中央指挥通信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防卫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分为公用网与专用网两类)和计算机通用软件系统组成。

该系统把防卫厅和自卫队原来分散的指挥通信网络系统联结起来,实现从中央到一线的信息共享与加速流通,提高自卫队的统一、联合运用水平。

计算机通用软件系统属战术级网络系统,将包括作战数据分析研究系统、数据库安全管理系统和作战指挥系统三大类。

新的中央指挥通信系统全面投人使用后,日本将重点改进陆上自卫队相对落后的C31系统,提高海空自卫队指挥系统的性能。

陆海空三自卫队分别完善各自的指挥控制系统:陆上自卫队计划开发基干部队指挥控制系统(即“步兵团野外计算机网络”),使团级作战部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侦察部队和传感器获得的敌方信息分配给坦克连及步兵,实时指挥控制部队作战。

海上自卫队正在考虑通过数据链和陆上自卫队的88式岸舰导弹部队联结,使导弹部队可以在离岸l50千米之内实时地确定最佳攻击位置,打击海上或登陆目标。

航空自卫队正在改进自动防空警戒系统(“巴其”系统),增加服务器数量。

以形成分散式网络处理“系统,同时监视、控制多个目标和导弹等高速机动目标,提高系统安全性,计划于2008年前完成。

日本自卫队还计划把“巴其”系统与海上舰艇、导弹部队、战斗机、监视雷迭、预警机等通过数据链相连,以便建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侦察体系化新年伊始,日本在侦察手段上的建设可谓动作连连。

日本加速推进太空战略军事化进程

日本加速推进太空战略军事化进程

2022年12月16日,日本发布新“安保三文件”准在轨服务领域,加快推进“主动碎片清除与在轨服务”计划。

太空军事化竞争的本质是以科技优势谋取军事优势,从而赢得战略主动权,抢占太空战场先机。

在太空军事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日本必须更加重视先进太空军事技术的研发投入才有可能保持其太空先进国地位。

民用太空技术不断发展,太空资源的稳定利用面临威胁。

民用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太空军事战略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

近年来,各国民用太空技术日渐成熟,私营部门积极开展太空活动。

具体而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资本巨头积极投资于低成本火箭发射服务和小型卫星星座,促进了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以及基于小型、太空活动的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验证新技术的机会,有助于缩短太空技术的更新周期。

而民用太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太空商业化的进程,这使太空资源的稳定利用面临威胁。

随着太空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卫星数量急剧增加,在太空轨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卫星发生碰撞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碰撞,产生的太空碎片又将占据更多的轨道资源,进一步加剧卫星被撞的风险。

日本对太空混杂化发展的趋势感到担忧。

日本最新《太空基本计划》指出,随着日本的国家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太空系统,如何应对阻碍太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稳定利用的风险已成为极其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日本要积极寻求破解这一问题的办法。

括太空能力在内的综合性国家防卫力量,这反映了日本对发展太空军事战略的重视。

2018年,日本《防卫计划大纲》提出要建设“多维综合防卫力量”,强调日本要将太空,网络和电磁波领域与陆地、海洋和天空领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从平时到“有事”各阶段的综合防卫。

2022年“安保三文件”在此基础上继续强调日本要提升跨域作战能力,明确要“将空间、网络和电磁波领域以及陆、海、空领域的能力有机融合,通过协同效应放大整体能力,克服个别领域处于劣势的情况,完成防卫工作”。

基于日本面临新的太空军事战略环境,日本认为其太空军事战略应当重点突出以下内容。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脉络及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脉络及

制;在国家防卫上采取依靠美国的政策,于1951年9月8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首相吉田茂评价其为“集体防卫思想的产物”,对于没有国防力量的日本只能签订此类条约保护自身安全。

然而,事情很快出现转变,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利为日本重新武装制造了时机,美国为填补在东北亚的安全真空,对日本的再军备采取纵容的态度。

1950年8月10日,日本创设警察预备队,迈出了再军备的第一步。

同年,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也得到大规模扩充,海上保安厅由原来的8600人,扩充至16600人,舰船数量由1948年成立时的45艘扩充至200艘,总吨位由1.7万吨变成8万吨,短短两年总吨位增长超370%。

此后,日本再军备进入快车道,日本政府于1954年通过《自卫队法》,允许日本拥有海陆空三军,日本的武装力量大幅提升,自首相吉田茂评价《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为“集体防卫思想的产物”面。

此次调整界定了日本面临的威胁内涵,即敌国的侵略能力和侵略意图,并公开指出苏联就是日本的“现实威胁”。

对日本自卫队提出了保卫日本和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等两大任务,并不再一味较刻板地追求与“现实威胁”保持对等的抗衡能力,而是积极建立一支均衡发展、编配合理,具有灵活机动、便于扩充特点的军事力量。

第二次调整的主要标志是日本在1983年发布的年度《防卫白皮书》中提出“前方阻止”的战略方针。

在其新的作战指导上,日本修改了以往在本土阻击敌军的要求,而是认为应在公海上进行截击和歼灭;在军事建设上,列装P-3C反潜机、SSM岸舰导弹、OTH超视距雷达等,极大提升海上年11月,日本时隔二十年后第一次修订了《防卫计划大纲》(“95大纲”),1997年9月发布了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

2000年9月,研制推出“有事法制”等。

日本强调为应对“多元威胁”,应将自卫范围扩大至西太平洋地区,将防卫重点从北部地区转向西南方向,并增加军事远程投送能力,加强对周边事态的干预能力,具有鲜明的主动先制色彩。

浅谈冷战后日军转型

浅谈冷战后日军转型
遣自卫队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专守防卫”战略中的消极被动因素正
逐渐被主动防御、先期遏练,要求日军不再仅限于本
土防御作战,训练方向有了巨大的变革。
二 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全面提升军事实力
• 推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提升战略优势
• 海空装备向大型化、远程化方向发展,远程作战和保障能力进一
四 日美军事同盟发展成为成熟稳定、面 向全球的新型同盟关系
“9·11”事件后,日美军事同盟变得更趋紧密,双方在武器装备与 防务技术领域的合作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 随着日美双方军事交流的深入,美军的军事训练思想对日军的军事
训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谢 谢
家”、“正常军队”的梦想,日本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力量正处
在二战结束以来又一次重大转型之中。
那么,在这一重大转型中,日 本的军事战略、力量以及军事 训练有怎样的变化呢?
一 “专守防卫”战略被突破,向主动 遏制方向转变
日本已经将国家安全战略的着眼点从国内安全拓展到全球安全,
日本的安全利益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确保本土的安全,而且还要通过派
步提升
• 空中预警和防空作战能力均有提升,正在加快主力战机升级换代
步伐
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促使日军的军事训练不断向现代化、信息化、
实战化靠拢。
三 优化自卫队编制体制,全面推进军事 改革
• 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并尝试组建常设联合任务部队
• 调整部队编制体制,提高应急快反能力
• 为优化业务运营体制而推进防卫省组织机构改革
浅谈冷战后日军转型
背景
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来,为适应国际战略格局和安 全环境的新变化,日本对其安全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专守 防卫”战略的内涵不断扩展,自卫队军事实力全面提升,以编

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题目: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产生哪些重要影响课程名称考查学期考查方式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摘要】冷战的结束,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提供了好的机会,军事战略调整成为了日本历届内阁的政策重点。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启了军事转型的进程,通过成为军事大国而进一步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而且日本追逐军事强国的步伐也是以军事调整为核心的。

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期以来,加快了军事调整的进程,其以对外干预为主的积极攻势防御战略日趋明显,这已经造成了亚太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

日本军事调整的行为已经对我国的安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日本军事调整的正确分析、预测,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日本军事调整中国安全影响一、日本的现行军事战略(一)调“多元威胁”,建立全方位安全体系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较大的改变。

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强调对付地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

关于“威胁”的来源,日本提出所谓“多元威胁”论,确定其作战对象依次为中、朝、俄,其中对付所谓中国和朝鲜的“威胁”被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1996年版《防卫白皮书》首次公开将中国作为防范对象后,近几年的《防卫白皮书》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正在逐年提升。

日本还对我国捍卫领海主权和正常的海洋勘测与开发活动始终持有戒心。

日本对中国的“关注”从本质上讲就是防范与遏制。

据日本《东京新闻》2004年11月8日透露,日本防卫部门曾设想未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三种可能性,即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为应对此种“事态”制定了作战计划。

对于朝鲜、远东俄军也作出相应的防范计划。

日本力求建立起全方位的防御体系,其军事部署已由过去单纯侧重北方转变为北、西、西南并重,即在继续保持北部地区一定作战能力的同时,结合部队的整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西部、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其重点是提高反导弹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21世纪10年代日本军事战略的嬗变态势及动因分析

21世纪10年代日本军事战略的嬗变态势及动因分析
陈友骏,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区域经济研究室,上海 200233)

要:2010 年以来,日本 《防卫计 划 大 纲》 已 进 行 3 次 修 订,其 内 容 变 化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下 几 方 面: 突
出强调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防 卫 理 念 升 级 为 “多 维 度 综 合 防 卫”; 在 延 续 “一 体 两 翼” 思 路 的 基 础 上,
要步骤,他还指出该调整是对日本战后一直 奉 行 的 低 调 防 卫 政 策 的 又 一 次 突 破, 并 不 利 于 东 亚 合 作 的 进 程 和 中 日 建 立 战 略 互 惠 关 系
(具体内容参见廉德瑰 .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及其 评 价 [
J].日 本 问 题 研 究,2011 (
4):1-8)。 学 者 屈 彩 云 指 出 2010 版 《防 卫 计 划 大
战略布局兼顾陆海空传统空间和太空、网络、电磁波等新领域;愈发重视 强 化 自 卫 队 的 能 力 等。一 方 面,
这是为了实现其 “政治大国”战略,并满足国内利益集团的诉求;另一方面,美国所施加的压力和全球安
全环境的变化也迫使日本做出调整。在 《防卫计划大纲》的指导下,日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迎合美国
和地区担忧的 事 项”, 但 对 日 本 而 言, 中 国 明 显 已
经成为 它 的 头 号 军 事 假 想 敌。 (
3)2018 版 《防 卫
计划大纲》首次将 “少子老龄化”问题作为其安全
吴怀中研究员对冷战后的三版防卫计划大纲 (
1995、2004、2010 年) 作出对比,阐释了 2010 版 《防卫计划大纲》 值得关注的思想和战
略变化,并以此为视角对日本安全战略调整进行分析,指出通过 2010 版 《防卫计划大纲》 可以看出日本安全战略作 出 了 以 下 四 个 方 面

日本军事转型

日本军事转型

近年日本军事转型探析江新凤尤文虎内容提要:冷战结束特别是“九一一”事件以来,为适应国际战略格局和安全环境的新变化,日本对其安全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

“专守防卫”战略的内涵不断扩展,自卫队军事实力全面提升,以编制体制调整为核心的军事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日美同盟实现根本性转型,国内的核武装言论甚嚣尘上。

为实现“正常国家”、“正常军队”的梦想,日本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力量正处在二战结束以来又一次重大转型之中。

关键词:日本军事战略转型专守防卫一、“专守防卫”战略被突破,向主动遏制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起,“专守防卫”就被确定为日本军事战略的基本方针。

根据日本政府的解释,“专守防卫”的核心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不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仅在遭到武力攻击后才进行必要最小限度的自卫;(2)不允许攻击对方基地,不实施战略进攻,不拥有战略进攻性武器;(3)防卫范围仅限于日本领空、领海及周边;(4)采取被动防御战略,防御作战目的仅限于击退来犯之敌。

1冷战结束近20年来,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发布政府意见等形式,尝试突破“专守防卫”的核心原则。

尽管目前日本政府仍然声称坚持“专守防卫”基本方针,但从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专守防卫”的核心原则已被突破,正在向主动遏制方向转变。

所谓“主动遏制”,就是改变过去消极被动的防御态势,采取积极主动的防御态势,将外来威胁的苗头先期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其特征是主动防御、先期1朝雲新聞社編集局『防衛ハンドブツク2008』、朝雲新聞社、2008年、641—642頁。

遏制。

第一,自卫队行使武力的时机和范围有所突破。

2003年6月,日本政府通过了《武力攻击事态法》等“有事”法案。

《武力攻击事态法》规定:在发生“武力攻击事态”,即遭到武力攻击后和认定有可能遭受武力攻击时,将发布“防卫出动命令”,出动自卫队,行使必要武力;当出现“预测武力攻击事态”,即未遭到武力攻击但预测将发生武力攻击时,将发布“防卫召集命令”或“防卫出动待机命令”,为防卫出动做准备。

(完整word版)日本继续进行军事战略调整,中国应如何应对

(完整word版)日本继续进行军事战略调整,中国应如何应对

日本继续推进军事战略调整,中国应如何应对姓名:孙灏学号:03022011166队别:二十队一区队专业:汽车指挥日本继续推进军事战略调整,中国应如何应对【摘要】: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转移,旨在谋求政治、安全、经济多重利益,重新确立地区主导权,而日本也针对目前军事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

从《国防基本方针》的通过到《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出台,日本军事战略一步步从“专守防卫"向“海外进攻型”转变和调整。

【关键词】: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关系中国影响战略选择日本,这个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纵观历史看来,与我们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尤其在军事方面,曾经给我们打下过令亿万国民不能忘却的深深烙印。

随着二战的结束和冷战帷幕的落下,其军事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那么,目前日本方面的军事部署的重大调整,对于我们国家无论在政治还是在领土纷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发展世界上恐怕再也难以找到像中国与日本这样难以捉摸的双边关系了。

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响.自汉朝后一段历史时期,日本就曾一直对中国称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对日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从汉字到围棋,从《论语》到《法华经》,日本人几乎一成不变地从中国学去了这些文化精髓.但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曾经给中国留下如此深的烙印,造成如此深的伤害。

自元明时期的倭寇入侵以来,日本对我国的骚扰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来,哪一次的侵华战争都少不了日本的参与,也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杀人像日本人那样在南京屠城.值得着重声明的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其不断发展扩张的军事实力,大都应用倾注在我们中华民族身上,从《马关条约》签订,到“九一八"事变,再到全面侵华战争,都给我国造成了永远的痛。

直到21世纪的当下,还存在着钓鱼岛问题的领土纷争,不得不说是和日本存在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二、日本军事的发展历程日本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来,其军事实力才算真正走上正轨,走上扩张之路。

战后日本的军事战略

战后日本的军事战略

战后日本的军事战略摘要::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了非军事化改造,“国家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条款被写入日本国宪法。

然而,日本在战败后不久就开始了重整军备的步伐,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其军事实力的发展更是咄咄逼人。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关注和对其依附性的研究关键词:日本,军事二战前的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国家活动的中心是对外扩张,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都为这一中心而服务,使日本成为“武装到牙齿”的庞大的战争机器。

作为二战元凶的日本虽遭惨败,但战争机器并未被彻底摧毁。

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虽对日本进行了系统的改造,但这个改造却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军国主义分子起到了保护作用,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在战后不久便开始重新武装,并持续地、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一)极力向国际社会推销其“普通国家”的政治理念,主张打破国际禁忌、修改和平宪法,恢复日本作为一个正常国家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力,包括自卫权、交战权、海外出兵权……,为其介入地区争端、干涉他国事务寻找法理依据。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国家愿望曾一度表现出和平主义倾向,但国内右翼势力的沉渣泛起和国外霸权主义者的强横干涉却无时不在冲击着这股和平潮流,使日本一步步走上了重整军备的道路。

基于其固有的排外心理和“种族主义”优越感,也为了迎合美国的霸权需要,日本不仅迅速恢复了自己的军事潜力,调整了战略部署,而且也在确立了经济大国地位后积极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显露出狂热的“地缘政治野心”。

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新日美同盟关系的建立,日本不但将敌视的目光投向中国,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私欲膨胀,再一次唤醒了对“重建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恋,试图与美国联手重绘东亚的政治版图,构筑亚太新秩序。

1954年7月,在美国的授意、支持下,日本公然违背和平宪法,突破国际禁忌,以“自卫队”的名义复活了海陆空三军,重新走上了武装自雄的战前老路。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

三、印度将中国作为重 要防范对象和潜在对手, 军事战略的外向性、东向 性突出。
四、越南、菲律宾不断拉拢区域外 大国,增强军事实力,加大在南海 问题和地区事务上战略博弈与军事 对抗的筹码。
大国战略调整的直接影响 因素变化的复杂反应
那我国要怎样应对来维护国家 的安全呢?
首先,我们要密切关注日本借助美亚太军 事战略调整谋求扩大海洋权益这一行为。 密切关注日本借美亚太军事战略调整推进 海上军力建设,谨防其在海洋问题上谋求 不正当利益。


随着战略形势变化、国家实力提升、国家 利益拓展和大国战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新的战略态势正在形成。 未来十年,既是国家实力持续上升的爬坡 阶段,是维护领土权益、处置周边问题、 化解霸权压力、整合国内力量的关键时期, 也是塑造国际、周边与国内战略态势的重 要机遇。
为了使主观指导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 实,我国需要正确认识战略环境的新 问题、新挑战,重新审视战略要素的 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实施军事战略 调整,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
其次,正视日本国内的政治现实。
由于日本战后民主是在美军占领下构建的, 这种特殊性加之日本民族的单一性,决定 了日国内民族主义容易走偏、走极端,有 必要予以适当的关注。
再次,深化经贸合作,以中日“经济纽带” 平衡日美“安全纽带”。 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增强相互依存度,不 仅是维护中日关系的基础,也是防止两国 安全战略走偏的惟一有效、可行的方法。
那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对我国安全可 能产生的什么影响呢?
一、美国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 加快实施“再平衡战略”,通过制 定作战构想、调整兵力部署、增进 军事关系、借用军事基地、强化军 事存在等方式,加大对我国的遏制 围堵力度。
二、日本将中国作为现实威胁和 重要作战对象,通过兵力调整和增 强监控等方式,推动主要战略方向 向西和西南方向转移,军事战略的 外向性和指向性不断增强。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战略思想战后初期,为适应美国军事战略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安全必须依赖“集体防御”的主张。

据此,1951年与美国缔结《日美安全条约》。

条约规定,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担义务,日本为美军提供基地和设施。

从此,日美共同防御成为日本军事战略的“支柱”。

其基本构想是:对付核威胁,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量;对付有限的小规模侵略,原则上依靠本国的力量;依靠本国力量难以抵御外敌入侵时,应以各种方法顽强抵抗,等待美军支援。

但也有人反对过分依赖美国,认为《日美安全条约》有损于日本的独立地位,主张“自主防御”。

7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专守防御”的战略方针,即只有遭到外敌入侵时才行使武力,而且必须限制在自卫所需的最小限度以内。

日本政府曾向国际社会做出一系列原则性承诺,包括不充当给其他国家造成威胁的军事大国;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只有突然遭到外敌入侵且运用其他手段无法排除时,才行使“国家自卫权”,但必须限制在最小限度;不拥有“集体自卫权”,禁止向国外派遣军队,友好国家遭到武装进攻时不以武力提供支援;不发展进攻性战略武器;等等。

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综合安全保障战略”,认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有军事威胁,还包括自然灾害、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等。

威胁的多样化要求对付威胁的手段多样化。

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

只有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国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美国实力的衰落,还有人强调日本作为西方的一员应积极分担西方防务责任。

日本政府决心建立一支与其国力相称的武装力量。

军费开支连年增长,海上防御范围不断扩大。

1991年海湾战争后向中东派出扫雷艇,1992年国会通过向国外派兵法案,1993年以后向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派遣维和部队,“专守防御”战略被突破。

日本的军事战略从属于美国的军事战略,是美国联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追随美国以周围社会主义国家为敌。

日本军事战略转型 PPT课件

日本军事战略转型 PPT课件
(二)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策应军事战略向外向型转变 (三)强调“先发制人”,注重防止危机于未然 (四)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由内卫型的“自卫队”向内外结 合型的“国防军”转型 (五)加强质量建军,建设一支“多能、弹性、有效”的军事力量
2020/3/31
18
(一)寻求发挥更多国际作用
“10大纲”提出的“多层次合作安全保障战 略”,首次确立了三大安全目标(日本的安全、 防止威胁的出现、维持与构建国际体系),并 使用了“防止”“营造”“预防”“贡献”等含有“自 主”“主动”等意味的词语,安全目标的自主性 更加明显。
202033117一寻求发挥更多国际作用二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策应军事战略向外向型转变三强调先发制人注重防止危机于未然四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由内卫型的自卫队向内外结合型的国防军转型五加强质量建军建设一支多能弹性有效的军事力实质性操作阶段的主要内容20203311810大纲提出的多层次合作安全保障战略首次确立了三大安全目标日本的安全防止威胁的出现维持与构建国际体系并使用了防止营造预防贡献等含有自主主动等意味的词语安全目标的自主性更加明显
2020/3/31
20
(二)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策应军事战略 向外向型转变
新时期的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日本实施 外向型军事战略提供了掩护和支持。冷战后,在亚太形势 总体趋缓的背景下,日美出于维护其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美国试图使日美同盟关 系与北约相呼应,完善其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全球战略体 系;日本则力图挟美以自重,最大限度地在同盟关系的庇 荫下,为其成为军事大国奠定基础。从《日美安全保障联 合宣言》到“新指针”及其“相关法”再到《武力攻击事态 法》、《反恐怖特别措施法》和《伊拉克重建支援特别措 施法》,无不真实体现了日本的上述战略企图。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的军事战略与行动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的军事战略与行动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的军事战略与行动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所谓“满洲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动。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事战略与行动的结果,因此理解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的军事战略与行动对我们认识这一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事战略目标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扩张政策的一部分,其军事战略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日本希望通过占领东北地区来削弱中国的国力,并且建立一个以满洲为基地的扩张帝国。

其次,日本还试图控制中国的经济资源,包括东北的煤矿、铁矿等,以满足自身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军事行动计划为了实现上述军事战略目标,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首先,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占领了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如沈阳、大连等,并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其次,日本在侵略过程中采取了分割、吞并的策略,通过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

随着东北地区的占领完成,日本开始向中国的其他地区进攻。

他们首先进攻了北平(今北京)、天津等重要城市,然后向南方推进,占领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其中,南京大屠杀成为了日本侵略行动中的一大暴行。

三、军事战略手段在九一八事变的战略与行动中,日本运用了多种军事手段来实现其目标。

首先,他们使用了大规模的军事力量,通过先发制人的战术来迅速占领重要地区。

其次,日本还采取了经济封锁、政治操纵等手段,以削弱中国的抵抗能力并最终得到胜利。

此外,日本还使用了残暴的战争手段,如屠杀平民、焚烧房屋等。

这些手段旨在恐吓中国人民,破坏中国的经济基础,并迫使中国政府妥协。

九一八事变至二战结束期间,日本在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殖民统治,其军事战略与行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四、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的军事战略与行动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在中国的全面扩张,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企图拉美国插手 钓鱼岛问题。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日美 将是最大的障碍。日本不仅从政治上阻挠 我台湾问题的解决,而且与美国一起企图 将台湾拉入准军事同盟,使我台湾问题的 解决面临更大的困难。另外,日本防卫厅 还根据日本首相的指示就台海危机研究了 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同美国在 台湾近海发生冲突时,自卫队将对美军提 供后勤支援。
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
1.日本政府将朝鲜的动向视其所公开面临的 直接威胁;
2.俄罗斯远东驻军对日本的威胁程度有所减 弱;
3.对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态势的牵制意图日 益明显。
二、日本军事调 整的主要内容
1.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2.开张周边军事外交,扩大影响力; 在保障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基础上,日本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已经为其 军事发展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军事战略由“本土防御型”向“海 外干预型”逐渐转变。
三、日本军事战略调 整对亚太安全的诸多
影响
1.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大国平衡格局; 2.不利于亚太地区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
形成;
3.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4.可能引发亚太各国新一轮军备竞赛
对于中国
日本是“中国威胁论”的最先鼓噪者, 其目的是转移别国的视线,以顺利地增强 自身的军事实力。近年来,日本积极追随 美国加紧对我国的遏制,通过一步步扩大 日美军事同盟的合作范围,使日美军事同 盟在我周边三面筑垒,对我国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加紧部署战区导 弹防御系统,企图从天空对中国进行封锁 。
目前,日本主战装备水平仅次于美国,有的甚 至还超过美国。
4.促使自卫队过采取强行措施,在国会 通过了“海外派兵法”,使日本自卫队在二次大战后首 次跨出国门,发挥军事作用,为后来的类似行动打开了 突破口,具有划时代的作用。1999年,日本通过了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即“周边事态法案”、“自卫 队法修正案”及“日美相互提供劳务和物资协定修正案 ”)2001年,日本通过了“反恐怖特别措施法”等三项法 案,实现了战时向海外派兵的企图,使日本向海外派兵 发生了质的飞跃。2002年通过了“有事法制”三法案, 即“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安 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其核心内容是在认定发生 “武力攻击事态”的情况下,日本首相在认为必要时可 自行决定派兵赴海外对付所谓“周边事态”。“有事法 制”三法案在国会通过后,日本为了进一步拓宽向海外 派兵的道路,又迅速通过了“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 法案”,在加紧谋求“做有军事实力作后盾的政治大国 ”的道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

日本国防军事政策

日本国防军事政策

五、加强国际合作

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制紧密结合是日本根据本国
国情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一大特点。日本引进国 外武器装备或制造技术的原则是:对本国基础薄 弱、技术差距大、难以自行发展的项目或自行研 制周期长、耗资大的项目,采取引进技术在国内 生产的办法;而对于需求量少、国内不必组织生 产的武器装备(如 E-2C 预警飞机),则从国外 购买。这样做不仅保证日军拥有较先进的武器装 备,较快掌握制造技术,而且可利用日本拥有高 水平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技术优势,迅速将国外的 技术与本国的技术融为一体,提高自行研制的水 平。鉴于以往的军事技术合作主要在美日之间进 行,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很少, 目前日本除继 续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外,正在创造条件加强与其 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以促进日本国防科 技工业的发展。
日本国防科技发展计划

展三 计、 划日 的本 特国 点防 科 技 发
二 究、 与未 发来 展工 计业 划基 础 技 术 研
一 国 家 研 究 与 发 展 计 划
日本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实行“多研制少生产”的方针,大幅度增加国防科研费 冷战结束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实行“多研 制少生产”的方针,在防卫费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相对压缩 武器装备采购费,同时大幅度增加国防科研费。近年来,日 本防卫费连续突破了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 1 %的限额,防 卫费从冷战前 1989 年的 39198 亿日元增加到 1995 年的 47268 亿日元(见下表),增加 20.6 %,年均增长 3.4 %; 采购费则从 1989 年的 10207 亿日元减至 1995 年的 8250 亿日元,减少 19.5 %,年均减少 3.2 %,在防卫费中的比 例由 26.0 %降至 17.5 %;而同一时期,国防科研费则从 828 亿日元猛增至 1412 亿日元,增加 70.5 %,年均增长 11.75 %,在防卫费中的比例由 2.1 %增至 3.0 %。日本军 方认为,这个比例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因此军方 还要求进一步增加国防科研投资。预计到 2000 年可能达 2000 亿日元,在防卫费中的比例增至 5 %。

九一八事变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指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开始,对日本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影响,包括对军备发展、战场布局和战略目标的改变等方面。

一、军备发展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军备发展一直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

然而,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和战略地位,日本军方意识到控制东北对于其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因此,九一八事变成为了日本加快军备发展的契机。

首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大了对陆军的投入。

他们增加了士兵的数量,并且对装备进行了全面升级。

这包括引进了更先进的武器和装甲车辆,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训练,以提高陆军的战斗力。

其次,九一八事变也促使日本军方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发展。

为了保障对东北地区的控制,日本需要具备强大的海军实力。

他们加大了对军舰和潜艇的建造,同时对舰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这使得日本在进一步扩张军事势力时拥有了更强大的后盾。

二、战场布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使得其在战场布局上取得了重要的优势。

首先,九一八事变使得日本控制了辽宁省的重要城市沈阳和大连,进一步向东扩张。

这使得他们可以借助东北的战略位置,随时对华北、华东等其他地区实施进攻,形成威慑。

其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方将辽宁省设立为伪满洲国,并在东北地区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军事管制机构。

这使得日本能够更好地控制当地资源,并加强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威胁。

三、战略目标的改变九一八事变对日本的战略目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事变前,日本倾向于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削弱中国的实力,不希望直接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

然而,九一八事变的成功使得日本军方对于进一步侵略中国提出了更具野心的目标。

首先,九一八事变使得日本意识到国际社会对于其侵略行为的反应较为温和。

这激发了日本军方的自信,他们开始考虑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进一步扩充国土和势力范围。

其次,九一八事变使得日本将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其扩张路线的起点,之后陆续进攻中国其他地区。

日本传统军事战略与历史事件

日本传统军事战略与历史事件

日本传统军事战略与历史事件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军事战略和历史事件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日本的军事战略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事件对于理解日本的军事文化和国家安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的传统军事战略。

在古代,日本采取了一种叫做“武士道”的军事哲学。

武士道强调忠诚、勇气和荣誉,将战斗视为一种精神修行。

武士道的核心是忠诚于君主和家族,而非国家。

这种军事哲学在日本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了日本的军事文化和价值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军事战略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19世纪末,日本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这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战略。

日本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方式,并逐渐实施了现代化的军队。

这一变革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

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军事战略进一步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入了协约国,并在太平洋地区扩大了其势力范围。

然而,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例如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这些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并最终导致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后,根据美国的指导,日本采取了一种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将重点放在自卫和国际合作上。

根据日本宪法第九条的规定,日本放弃了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手段,并只保留了自卫队作为防御力量。

这一军事政策持续到今天,成为日本的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

然而,近年来,随着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日本的军事战略再次面临挑战。

中国和朝鲜的军事崛起以及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使得日本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安全政策。

日本政府开始加强自卫队的军事能力,并与美国及其他盟友加强合作,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日本的传统军事战略和历史事件对于理解日本的军事文化和国家安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从武士道到现代化的军队,日本的军事战略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以上分析,日本防卫当局对其兵力 部署做出调整,力求建立起全方位的防御 体系。目前,日本的军事部署已由过去单 纯侧重北方转变为北、西、西南并重,即 在继续保持北部地区一定作战能力的同时, 结合部队的整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 强西部、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其重点是
提高反导弹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 战能力。为配合这一调整,防卫厅还重点
结合钓鱼岛事件的发生
日本:调整战略搞扩军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站2013年1月2日报道,日本防卫 省已开始着手制定将陆、海、空自卫队力量整合为一体 的“综合防卫战略”,同时提前修改《防卫计划大纲》 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扩充自卫队预算、装备 和人员,以应对10-20年后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报道还称,在针对中国方面,夺回离岛作战将是重中之 重。日本防卫省将考虑使陆上自卫队具备海军陆战队的 能力,在人数上达到驻冲绳美军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部 队的规模(约2200人)。 此外,日本防卫省已决定在2013年年底之前,组建一支 规模约百人的网络部队——“网络空间防卫队”。作为陆 海空三大自卫队的联合部队,防卫队将打造专业、完整 的网络分析及防护措施。
(四)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由内卫型的“自卫队”向内外 结合型的“国防军”转型
(五)加强质量建军,建设一支“多能、弹性、有效”的军事力 量
(一)寻求发挥更多国际作用
“10大纲”提出的“多层次合作安全保障 战略”,首次确立了三大安全目标(日本的安 全、防止威胁的出现、维持与构建国际体系), 并使用了“防止”“营造”“预防”“贡献” 等含有“自主”“主动”等意味的词语,安 全目标的自主性更加明显。
“10大纲”不仅重新定位了安全目标,而且更加重视发挥 国际作用。一是开始重视在国际安全体系中发挥秩序设计者作 用。“10大纲”提出的三大安全目标,从表面看,似乎仅仅是 在原有的两大目标之间嵌入了一个中间目标,但“防止威胁的 出现”是一个既可内收亦可外延的概念,内收则可理解为防患 于未然,将对日本的可能的安全威胁控制在发生前;而外延则是 通过威慑达成改善安全环境、维持国际安全秩序的目的。“多 层次合作安全保障战略”所提出的“维持与构建国际体系”安 全目标较之“04大纲”的“改善国际安全环境”要宽泛得多, 符合日本在安全目标与自主安全上的更高追求。二是更加重视 地区安全合作。“10大纲”的“多层次合作安全”是一个从双 边同盟到地区合作再到全球合作的三层模式,相对于内层的日 美同盟和外层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合作,位于中间层次的 地区合作是有别于“统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关键环节,体现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认识。因此,日 本在战略目标上不断拓展自主安全内涵,注重发挥国际作用, 显露了日本意欲从国际秩序的遵从者向设计者乃至塑造者转换 的大国雄心。
(三)强调“先发制人”,注重防止危机于未然 自“专守防卫”军事战略确立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口头 上都表示“专守防卫”是日本的基本军事战略方针,但事实 上,却以积极主动的战略原则逐步使其内容“空洞化”。 与以往的“集体防御”、“专守防卫”和“前方阻止” 军事战略相对比,日本现行军事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 摒弃了以往的“危机反应”战略,开始注重强调对危机的先 期预防与慑止,其手段运用上的“先发制人”及行动范围的 无限扩张无不充分表明,日本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将具有 更加浓重的主动干预色彩。
《和平宪法》节选
第二章 放弃战争 第九条 【放弃战争,战争力量及交战权的 否认】 ①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 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 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 段。 ②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 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954年7月,在美国的授意、支持下,日本公然违背和平 宪法,突破国际禁忌,以“自卫队”的名义复活了海陆空 三军,重新走上了武装自雄的战前老路。这样,日本国土 完全依赖美军保护的局面发生变化,战后日本人第一次真 正拥有了自己的“火抢队”,开始筹谋新的军备建设和战 略构思。 1957年,日本编制出自行武装以来第一个防务力量发 展规划——《国防基本方针》,规定:“以日美安保体制” 为基础,继续依靠美军的力量阻挡外来侵略。同时,逐步 发展起日本“有效的防卫力量”,推进防卫自主化。
(二)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策应军事战略 向外向型转变 新时期的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日本实施 外向型军事战略提供了掩护和支持。冷战后,在亚太形势 总体趋缓的背景下,日美出于维护其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美国试图使日美同盟关 系与北约相呼应,完善其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全球战略体 系;日本则力图挟美以自重,最大限度地在同盟关系的庇 荫下,为其成为军事大国奠定基础。从《日美安全保障联 合宣言》到“新指针”及其“相关法”再到《武力攻击事 态法》、《反恐怖特别措施法》和《伊拉克重建支援特别 措施法》,无不真实体现了日本的上述战略企图。
一、务虚阶段
二本军事 战略介绍及转变
(一)、战后初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 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 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 1947年5月3日,日本正式颁布实施《日 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彻底废 除皇权教育努力杜绝战争风险,掀开日本 历史的新篇章。
(五)加强质量建军,建设一支“多能、弹性、 有效”的军事力量 “恳谈会报告”和“04大纲”为新时期日本军事力量 建设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即放弃战后以来长期坚持的 “基础防卫力量构想”,提出了建设“多能、弹性、有效” 的军事力量的新构想。从近年来日本军队建设的具体举措 来看,其实际操作早已经先期展开。 首先是深化部队的体制编制调整。 其次,武器装备向远程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再次,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
1、关于中国 日本对中国的“关注”已超出其字面 范畴,从本质上讲就是防范与遏制。据 日本《东京新闻》2004年11月8日透露, 日本防卫部门曾设想未来与中国发生军 事冲突的三种可能动因,即台湾问题、 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 为应付此种“事态”制定了作战计划。
2、关于朝鲜
日本对所谓“朝鲜威胁”的主要着眼点有二: 其一,认为朝鲜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加 强军备的动向使朝鲜半岛局势动荡不安,这加 大了所谓“半岛有事”的可能性,对日本的安 全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二,认为朝鲜的弹道导 弹远程化对日本构成了现实威胁。“劳动1 号” 的射程为1000公里,已覆盖包括首都圈在内的 日本大部分领土。日本认为对此必须严加防范。 事实上,日本将“朝鲜有事”视作重大“周边 事态”,确定将与美国共同应付,并为此制定 了代号为“5055”的日美联合作战计划。
增加了中西部地区陆、海、空自卫队的高 技术武器装备数量,同时加强了针对中国 和朝鲜的训练演习。
从1995年开始,日本将其西南和东南两条航线之间 的海域从机动巡逻区改为作战区, 将原驻防北部和中部的6个师旅建成用于支援西 部地区的“战略机动师旅”不断增 强兵力投送能力和扩大情报搜集能力,使自卫队的 军力有计划地向西南方向倾斜,提 升对大陆地区的警戒和防范,试图与中国在东海和 台湾周边水域展开角逐。尤其是 日美两国调整军事战略后,其所设定的“周边事态” 类型与“周边地区”干涉范围 以及所谓的“有事法制”,都有意识地将台湾纳入 其中,明显具有牵制中国的企图。 返回
(四)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由内卫型的 “自卫队”向内外结合型的“国防军”转型 “04大纲”为新时期日本军事力量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 位,即“保卫日本”和“预防国际性威胁”。很显然,自卫 队在职能上的这一转变与其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是完全吻合 的,同时它也必然带动自卫队性质的根本性转变,即由内卫 型的“自卫队”向内外结合型的“国防军”转型。2004年11 月,执政的自民党在提出的宪法修改案中就公开提出将“自 卫队”更名“自卫军”,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它表 明日本的军事力量将从此摆脱战后“问题儿”的形象,并将 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国际军事舞台。
(三)、冷战后至1996年
冷战后,日本开始对军事战略进行大幅度调整,日 本防卫当局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 较大改变,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强调对付 地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 日本认为,尽管周边各主要大国之间“保持着某种平 衡”,“各国间政治和安全对话增多”,但“朝鲜半 岛仍然存在着紧张局势,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力量 仍大量集中存在,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潜在的地区 争端、大规模毁伤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等仍是 “造成地区不稳定的因素”,这一地区“稳定的安全 环境尚未形成”。 关于“威胁”来源,日本提出所谓“多元威胁”论, 确定其防范对象依次为中、朝、俄,其中对付所谓中 国和朝鲜的“威胁”被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二)、冷战时期
受“和平宪法”制约,日本在战后-直回避使用“军 事战略”这一术语,而代之以“防卫政策”。日本政府 在1970年首版《防卫白皮书》中正式提出了“专守防卫” 军事战略。冷战时期,日本虽然对“专守防卫”战略进 行过多次调整,但其核心内容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军 事战略的被动防御特点明显。
冷战期间,日本军事战略大体经历 了由“集体防御”到“专守防卫”的 演进过程,但基本上没有超出被动防 御战略的范畴。
3、关于远东俄军
认为尽管俄远东地区军队的规模“从1990年 开始缩小并一直持续至今”,但“包括核力量 在内的军事力量仍具相当规模”,目前,俄远 东地区仍“部署有地面部队约11万人,舰艇约 280艘,作战飞机约650架”,尽管与冷战时期 相比,俄远东军队的训练与演习已大幅减少, 但包括核动力潜艇等战略核力量在内的巡逻等 活动正在逐步恢复。 “由于俄罗斯国内动荡不 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军事改革的形势等尚 不明朗,远东俄军今后的动向值得关注”。可 见,就军事实力而言,远东地区的俄军仍是日 本的防范对象之一。
二、实质性操作阶段
——1996年至今日本军事 战略转型
以1996年起开始执行的新《防卫计划大 纲》和随后出台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为标志,日本军事战略调整从务虚阶段进入 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