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学说

合集下载

药性理论——精选推荐

药性理论——精选推荐

第四章药性理论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邪气作用于机体,引起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因此,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物所以能治疗疾病,是由于药物自身具有与治疗有关的若干特性,古人称之为药性或偏性。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

第一节四气一、概念: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他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还包括大寒、大热、微温、微寒。

平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寒热温凉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和平,作用和缓,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

然而平性能否入性,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多数本草学者认为虽然不少药物属于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范围,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为五气。

二、四气的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如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浮紧等寒症。

当服用生姜、紫苏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说明生姜、紫苏的药性是温热的。

又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属于热性病证,使用黄芩、板蓝根、山豆根等药物,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后,便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综上所述:凡能治疗热症的药物,一般属寒性或凉性;凡能治疗寒症的药物,一般属热性或温性。

三、四气的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药:温中散寒回阳,用于寒证。

四、应用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遵循的用药原则。

因而《内经》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材生产制剂,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探讨中药药性的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古代是以“毒”来代表药物的药性。

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体疾病有治疗作用,因而把毒物指为临床治疗药物。

《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物以供医事”。

可见很早以前,就把药物的毒性作为药性被临床应用。

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是《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这里是指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做了全面补充。

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言:“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

因而看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2 药性理论的来源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并将经验寓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之中,使之上升为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理论体系,大体分述如下。

2.1 实践经验包括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两个方面。

原始社会是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有毒的植物。

如大黄生吃泻下,生吃乌头令人麻木等。

为了避免中毒,就必须辨清楚哪些是“毒物”,经过零星的分散的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逐渐创造并积累起用药知识,这就是产生原始社会经验,从而有了“神农尝百草”以治疗疾病的传说。

2.2 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事物都有阴阳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宇宙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属性,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事物运动变化,逐渐形成了古代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

中药的药性理论

中药的药性理论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2.四气的确定及作用 (1)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 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 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 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 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 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泄利、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等。

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
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 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 作用趋向了。

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 《素问· 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 以坚之。” 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 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 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 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 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 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 关。

2.归经理论的形成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 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 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 热。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 重。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 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3)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 配伍。 炮制: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 水炒则下行。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一、概念:
是药物作用旳定位概念,即表达药物作用部位, 指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旳选择性作用,是主要性能 旳主要内容。
二、拟定根据:
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物疗效,药物特征。
三、对临床旳指导意义:
有利于临床辨证用药、有利于区别功能相同旳药 物,有利于组方配伍,指导合理用药,提升用药旳 精确性。还要注意结合其他药性。
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 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旳成果。苦味药经过泻火消除 了灼伤阴液旳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 “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5.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旳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旳作用。便秘。
*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旳作 用。水湿内停所致旳水肿、小便不利等。
咸味药
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份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 升降浮沉旳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旳概念: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概念: 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升
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外 行,沉(向内)是收敛、固藏。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对人体作用旳趋向性, 是阐明药物性质旳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旳 定向概念。 二、阴阳属性 升、浮——阳 降、沉——阴
“毒药”
广义:西汉此前,全部能治疗疾病旳药物均称为 “毒药”
狭义:当代旳毒药即为此义,指具有一定毒性旳药 物。这些药物用旳不当,就可能造成中毒。
二、中药毒性旳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
三、中毒常见旳临床体现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份有生物碱类、毒青类、毒性 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旳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旳 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旳症状。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降低。

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基本内容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第2 中药药性

第2 中药药性

兴奋中枢
抑制中枢
实验研究:
寒凉药龙胆草、知母、石膏等造成大鼠寒证模型 温热药附子、干姜等造成大鼠热证模型 寒证 痛阈 惊厥阈
时间(S)
热证
电压(v)
中枢神经递质: 寒证 治疗前 温热药 治疗后
色氨酸羟化酶 色氨酸 5-HT
热证 治疗前 寒凉药治 疗后
兴奋性递质: NA、DA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β羟化酶
温热药:淫羊藿 ----Na+,K+-ATP酶活性 细胞贮能和供能物质ATP 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 能量不足 实验证明:地塞米松长时期使用 ---出现“耗竭”现象==临床阳虚证 ---Na+,K+-ATP酶活性 淫羊藿:促进钠泵活性恢复
五、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补充)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根据其 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一般属热,需以寒凉药为 主的方药治疗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认为: ** 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药 ** 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
** 寒、凉药: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 ----治疗热证的中药 ** 温、热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 ----治疗寒证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指出: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止血
②收敛止泻
③抑菌
④抗炎
4.中药苦味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 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 祛风湿药中
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主:生物碱、苷类 次:挥发油、黄酮、鞣质 含生物碱的苦寒药占以生物碱为主成分药的75% 含苷类者占总数的56% 苦温药多含挥发油 苦味药有燥湿和泻下作用 *苦寒药如大黄含蒽苷,可刺激大肠粘膜而致泻,有泻实 通便作用 *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较好的抗菌、抗炎、 抗毒作用 *杏仁含氰苷,有止咳平喘作用,具有降气平逆功效

中药学 中药药性理论及现代研究

中药学 中药药性理论及现代研究
• 毒性既是中药性能的特征(纠偏),又是不良反 应的基础。
• 没有绝对的无毒 • 中药和西药一样也有不良反应。
毒性的大小
WHO曾推荐将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以动物急性 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数值进行分级,大鼠一 次口饲的LD50的值小于1 mg·kg-1 的为剧毒,分别 大于(1.0,50,500,50000)mg·kg-1 的为高毒、 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 细辛等。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与中药功效关系
▪ 一、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 1、作用的多效性 ▪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 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 ▪ 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
▪ 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 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 2、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 3、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
中药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 将有毒中药依据毒力强弱进行合理分级,仍有 困难。
“有毒中药”的传统毒性中药和 现代毒性中药之分
▪ (1)传统有毒中药主要指:川乌、草乌、附子、 马钱子、天南星、苍耳子、黄药子、半夏、砒霜、 雄黄、硫磺、朱砂等本草学著中记载的毒性中药;
▪ (2)现代有毒中药主要是指:根据现代临床监 测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材、中药复方和中成 药制剂,如马兜铃类药材及其制剂(肾毒性)、鱼 腥草注射液(过敏反应)、大黄蒽苷类(致癌)、 小檗碱(心脏毒性)、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肝毒 性)等。
野百合碱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临床主 要试用于皮肤磷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疗效较好, 对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和阴茎癌也有效。
鸦胆子油乳剂:用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肠
癌、宫颈癌、皮肤癌等 。
三尖杉酯碱:三尖杉属植物提出有抗癌作用的 生物酯碱,能抑制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使 多聚核糖体解聚,是干扰蛋白质合成功能的抗癌 药物。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 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恶 性淋巴瘤等。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 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 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 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 所不同。
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
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 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 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 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

3药性理论1

3药性理论1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
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 、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 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 为阴、向上背为阳……
四、中药为什么能用来治疗疾病?
气的类型
1.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
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承受于天,随着 生命而来,藏于肾,依赖后天精气滋养,才能发挥作 用。 元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经络运行于人体 全身,五脏六腑得到元气的推动激发,从而发挥各自 的功能。 元气充足,脏腑功能强健,身体就健康。如果 元气先天不足,或久病而损伤元气,则身体衰弱,也 容易患染其它疾病,所以,医学以培养元气为治病之 本。
三、性味组合
性和味是辨识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药性和药味是中药 作用的两个方面,但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种药 物都具有性和味,性味结合,共同说明药物的性质与作用。 1、性同味异:同性的药物,由于五味的差异作用因而不 同。 2、味同性异:同味的药物,由于四性的不同,功能因而 有异 3、性味相同的药物,其功效相似:若性味完全相同,功 效将会大同;若性味部分相同,其功效则会部分相同。 4、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不同。
和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标以辛味。 2.一些气味芳香辛辣的药物,如化湿药、开窍药、 温里药及若干祛风湿药,其实也具有“行”或 “散”的作用特点,一般也标有辛味。

⑵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作用。治疗各种虚证。 ②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 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③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和和味作用,有解毒之 功。 如:黄芪味甘补气,熟地味甘补血。 甘草味甘调和药性,饴糖味甘缓急止痛。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 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 ①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 下焦湿热等。
❖ ②苦燥——即指燥湿作用。 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 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3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①四气五味
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 属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 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 ❖ 《本草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 热无沉”; ②药物的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 《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 3 五味的作用
❖ ⑴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 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治疗表证。
❖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 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 ❖ 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 凉弱于寒 ❖ 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 温弱于热 ❖ 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
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 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 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
“咸走血”;
“咸补肾”
❖ ⑺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 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内经》五味学说

《内经》五味学说

《内经》五味学说《内经》五味学说五味学说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为中医遣方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是《内经》五味学说,一起来看看吧。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味理论早在《内经》已具雏形,但由于《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产生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

始见于《吕氏春秋》一书。

而最早论述中药五味的,则首推《内经》。

如“草(指药物,因中药以草类为本)生五味”(《素问·六节藏论篇第九》),“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说明药物具有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如甘草味甘,苦参味苦,细辛味辛,昆布味咸,乌梅味酸等,都是药物实际味道的客观反应。

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味,认识药物过程的真实写照。

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内经》把药味与药理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中药性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这就是古人对五味作用的最早认识,为后世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如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云:“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斯为历代医家中对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现行《中药学》教科书亦多宗此说。

由是观之,五味源于口尝,在实践中逐步抽象为中药性能的味,成为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

2.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它必须要接受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因此,要掌握中药的五味,必须娴熟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1)五味与阴阳药味分阴阳,肇始于《内经》。

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药性理论

药性理论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 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 或热性
发散风热药 利湿退黄药
攻下药 凉血止血药 平抑肝阳药
利尿通淋药 补阴药
寒性药
发散风寒药 温经止血药 补阳药
热性药
驱虫药
收涩药
化痰药
息风止痉药
无明显规律性
热性
干 姜
肉 桂
附子
黄连
大黄
黄芩
寒性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一、中药药性的含义

前人常将药物的药性称为偏性。也就是说 古人认为中药的药性就是中药的偏性。 中药的药性是中医理论对中药性质和功能 的高度概括。 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利用药物的偏性来 纠正人体脏腑阴阳气血所发生的偏盛偏衰

疏散风热药——风热感冒/表证 清泄里热药——里热证
滋阴药——阴虚证——阴虚生内热

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胃为主)
麻黄 杏仁 葶苈子 代赭石

通泄:通利大肠(大便)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大戟




苦寒燥湿 苦温燥湿
黄连 黄芩 橘皮 厚朴
坚阴 –阴虚火旺 - 知母 黄柏
4、酸和涩: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
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能散、能行

发散(含透疹等) 行气 行血


辛能散
生姜 辛辣 芳香 胡椒
紫苏
桂枝
羌活
防风
麻黄:辛 苦
辛能行(行气、行血)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计量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规律。
知识图谱
利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中药 药性理论的知识图谱,展 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结构和 关联关系。
05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中药药性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解毒药
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等,通过清热、解毒的 作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特殊的治 疗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中 药药性理论中指导药物应用的重要原则。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中所含的化学 成分密切相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 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 引言 •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方法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 中药药性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 要意义。
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02
探讨中药药性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揭示中药药性作
用的生物学机制。
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体系
03
制定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
价体系,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 究,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药的性能
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研究中药性能的
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
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
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

(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
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
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
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
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
表证,气滞,血瘀等证。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虚证,挛急作痛,调和药性,解药、食毒,滋燥等。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还能生津、安蛔。

临床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久痢,久咳,大汗虚脱,崩漏经多。

(4)苦:能泄、能燥、能坚。

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能燥湿;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临床用于咳喘气逆,呃逆呕喘,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寒湿,湿热等证。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瘰疠、痰核、癥瘕,热结等证。

(6)涩:能收、能敛,有收敛固涩作用。

临床用于滑脱诸证,久痢脱肛,崩漏带下。

(7)淡:能渗、能利,有渗水利湿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

(8)芳香: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

4.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5.气味配合:(1)意义: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参合才能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

(2)原则与规律:气与味可组配,一药中气只能一,而味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味愈多,作用愈广,规律是气味均一,一气二味或多味。

(3)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能相近,气味想异,功能不同。

四、升降浮沉
1.含义: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
病位相同。

2.确定依据:(1)药物的质地轻重。

(2)药物的气味厚薄。

(3)药物的性味。

(4)药物的
效用。

与所疗疾病的关系: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改善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势。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升浮性: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
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病的防治。

(2)沉降性: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

4.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5.影响因素: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配伍。

五、归经
1.含义:指药物作用的定位。

2.理论基础和确定依据: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有:药物特性和药物疗效。

3.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可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可根据脏腑
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六、有毒无毒
1.含义:狭义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不良反应,广义还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
强弱。

2.特性:药物偏性的总称。

3.确定依据:含不含有毒成份,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适当。

七、配伍
1.含义: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选择2种以上药物同用的方法。

2.目的: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3.内容:七情配伍,君臣佐使配伍
八、七情配伍
1.含义: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2.内容:(1)单行:如独参汤。

(2)相须: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
石膏配知母。

(3)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和茯苓配伍。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

(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

(6)相恶:两药合用,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降低,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3.应用原则:相须、相使表示增效,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考虑选用;相恶
表示减效,用药时要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禁止。

九、君臣佐使
1.含义: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2.内容:君药:主攻方向,方中不可少的;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1)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3)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引经药,即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社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