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学案练习及答案
10.《老王》学案及答案
10.老王第一课时一、基础达标1.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著名作家,评论家,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骷髅..()()绛.()愧怍.()()伛.()取缔.()攥.()荒僻.()翳.()塌.败()3.解释下列词语滞笨:愧怍:取缔:塌败:二、整体感知4.结合全文,说说老王的“善”与“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说老王是个怎么样的人?5.老王是不幸的人,又是善良的人。
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又是如何做的呢?说明了什么?三、研读赏析6.当善良的老王去世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7.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8.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9.选词填空(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10.填空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来组织材料。
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_____”。
二、研读赏析重点阅读“老王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1.文段中写老王“直僵僵的”“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一样,这样写表明老王,暗示了他。
12.“我”见到老王为什么吃惊?1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不吃鸡蛋,还要送给作家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14.老王走后,“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思想和品格。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1 老王》课时练班级: 姓名: 得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惶恐(huáng)肿胀(zhŏng)伛倭(qū)欣然(xīn)B.取缔(dì)骷髅(lóu)绷带(bēng)荒僻(pì)C.摔倒(dăo)抱歉(qiàn)愧怍(zhà)边缘(yuán)D.镶嵌(qiān)滞笨(zhì)蹬车(dēng)眼翳(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取谛镶嵌抱歉肿胀B.侮辱僵尸愧诈维持C.凑合包裹惶恐边缘D.塌败摔倒荒辟琢磨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特定称谓)B.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特殊含义)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特殊含义)D.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表示否定)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
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
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__________》等。
文中提到的“默存”是其丈夫__________的字。
6.仿写句子,感悟“爱心”。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老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老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老王课后的练习和回答一.积累和应用1.注意下面的单词和一些要点。
他感到羞耻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恐惧,膨胀,寂静的冰()b .为骷髅湖的崩塌而惋惜()C.直言不讳,心地善良,闲聊(d).愚蠢,羞辱,凑合(d)3.区分组词。
4.本文作者的善良在哪里?老王的恩情在哪里?5.尽量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发香油和鸡蛋的部分。
第二,阅读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
(一)。
是的,xx,我听到有人在家敲门。
当我打开门时,我看到老王僵硬地嵌在门框里。
他过去常常坐在他骑三轮的座位上,或者他抱着身体走进我家,没有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没有那么瘦,那么僵硬。
他的脸像xx一样灰,眼睛蒙着一层阴霾,分不清哪个瞎哪个不瞎。
说得可笑一点,他就像一具从棺材里倒出的尸体,就像我想象中的僵尸。
骨架上覆盖着一层黄色的干皮,用棍子将干皮打散成一堆骨头。
我大吃一惊,说:“哦,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径直走进去,向我伸出双手。
他一只手拿着一个瓶子,另一只手拿着一袋东西。
我正忙着去拿。
瓶子里有香油,包装里有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点还是二十点,因为我的记忆里有太多了。
我不记得他说了什么。
反正意思很明确。
他给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我们能把这些大鲜蛋都吃了吗?”他只是说:“我不吃。
”我谢过他的好香油,谢过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
他赶紧拦住我说:“我不要钱。
”我也赶紧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但是既然你来了,就不要找人拿了。
”也许他认为我是对的,他在等我。
我把灰色和蓝色的方格子抹布叠在他包鸡蛋的一侧,还给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拿着钱,傻傻地转过身来。
我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上,看着他直着脚下楼,担心他掉下一半楼梯。
直到听不到脚步声,我才感到抱歉。
我没有请他坐下来喝茶。
但是我害怕和困惑。
僵硬的身体似乎坐不住了,稍微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无法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6.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老王》学案(含答案)
《老王》学案(含答案)何婧娟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走近老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1、你一定会认识它。
伛()身攥()着惶()恐塌()败愧怍()取缔()滞()笨眼翳()骷髅()()2、“画”说老王。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3、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
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的人,从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一家是怎么做的迁移延伸—关注“老王”(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5、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达标检测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棵树,;假如我是一泓清泉,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同步学案(含答案)
《老王》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一、预习环节1.给加点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二、互动研讨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三、拓展学习认识父亲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地熟悉,又是那样的地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
我常听人说,①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
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爱尽了世间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地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伛.()翳.()取缔.()骷髅..()愧怍.()2.下列各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B.取缔:取消代替。
凑合:将就。
C.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D.惶恐:惊慌害怕。
捉摸:思考、考虑。
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3)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4)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4.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材料?正确一项是()A.本文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组材。
B.本文兼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组材。
C.本文用逻辑顺序来组材。
D.本文用时间顺序来组材。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双引号表示引用)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老王》习题(含答案)
老王10积累运用0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笨滞 )nqià)(xiāng(镶嵌) uló)(kū(骷髅 ) yì(阴翳 ) zhì(......) lǚ)(yǔ(伛偻) nzuà(着攥) zuò(愧怍) ɡnhuá(恐惶.....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 。
藉改为籍慰籍默许肿胀惶恐(1)糊改为湖抱歉湖涂凑合塌败(2)缔改为谛闲聊取谛善良荒僻(3)凑合诲辱包裹(4) 侮改为诲僵直 ) D(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3 。
让老王运送,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A 。
瞎的,另一只是“田螺眼”,老王只有一只眼.B。
条腿走不得路了—默存不知怎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C 。
就“进不去了”,“晚了一步”,“没绕过来”,那时候他“脑袋慢”.D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4) D(没有语病的一项、。
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虚掷钱财的行为、对于这种盲目投资.A 。
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在滴水成冰的冬季.B。
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20我们.C 广播等传统信、电话、电报、与文字,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D 。
具有独特性,息手段相比项“滴水成冰”与“料峭”矛盾;B去掉“对于”;,项主语残缺A解析:(20项“C ) 。
多个职工的子女”有歧义。
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5 ) 语言描写(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一定要给他钱(1)。
哪一只不瞎,分不清哪一只瞎,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面如死灰(2)) 肖像描写( ) 动作描写(。
滞笨地转过身子,一手攥着钱,他一手拿着布(3) ) A(正确的一项是,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6________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________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使孤________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________爱心是到生活的希望;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面对校园欺凌,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
D.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起到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表达效果。
2.下列对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根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外貌描写)B.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C. 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攥着钱, 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D.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动作描写)3.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伛偻(yǔ)攥着(zuàn)愧怍(zuò)B. 惧惮(dàn)憎恶(zèng)侮辱(wū)C. 孤孀(shuāng)滞笨(zhì)眼翳(yì)D. 疮疤(chuāng)骷髅(kū)诘问(ji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对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双引号表示引用)C.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 就免得托人捎了。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1 老王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老王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对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双引号表示引用)C.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作家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的生活细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可谓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经典。
B. 《老山界》一文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当代文学家杨绛的小说《老王》,以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D. 《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言辞简洁,内容丰富,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在“不凡”前面加上“在”)B.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删去“的原因”)C.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5万元左右。
(去掉“大约”)D. 服装得体与否,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去掉“与否”)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在散文《老王》中,杨绛回忆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展现特殊年代中闪光的人性之美,讴歌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身的反省。
B. 在作者眼中,人是生而平等的。
每个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只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学习研讨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1 老王》课时练班级: 姓名: 得分: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滞笨(zhì)伛身(yǔ)凑合(còu)B.愧怍(zhà)攥着(zuàn)惶恐(huáng)C.眼翳(yì)塌败(tā)镶嵌(xiāng)D.骷髅(kū)荒僻(pì)取缔(dì)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伛偻(yǔ)荫翳(yì)愧怍(zuò)B.骷髅(gū)镶嵌(qiàn)滞笨(zhì)C.取缔(dì)分外(fēn)惶恐(huáng)D.曲折(qū)荒僻(bì)攥住(zuàn)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蹬三轮落五肿胀荒僻B.田螺眼榻败熟识欺负C.夜肓症嗓子载客欣然D.鱼肝油边缘凑合扶病4.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内心恭敬,诚惶诚恐)B.(我们)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塌陷破败)C.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呆滞笨拙)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惭愧)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干:单干(_____)干燥(_____)载:载客(_____)一年半载(_____)6.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塌败(_______)肿胀(_______)骷髅(_______)愧怍(_______)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áng(____)恐取dì(____)荒pì(____)zuàn(____)着8.辨析形近字。
yǔ(______)偻ōu(______)歌ǒu(______)吐xiāng(______)嵌rǎng(______)除土rǎng(______)bēng(______)带bèng(______)极门kuàng(______)kuāng(______)骗眼kuàng(______)9.选词填空。
老王学案和答案
老王学案和答案9.《老王》导学案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汉字。
1、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áng kǒng(),因为他是单干户。
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ng pì()的小路。
3、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tā bài()的小屋。
4、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kū lóu()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他手里拿着布,一手攥着钱,zhì bèn()地转过身子。
6、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
7、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ǔ dì()了。
二、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三、小组研讨:(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件中(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们是如何看待老王的老王身边的人又是怎样与老王相处的呢四、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五、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六、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谈谈你的理解。
七、写作迁移: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注意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生动合理地写出老王的心理活动。
八、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0 老王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学习研讨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老王》学案(含答案)
《老王》学案何婧娟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1、领悟作者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精神。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关爱他人。
资料连接: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教习过程:自主学习—走近老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1、你一定会认识它。
伛()身攥()着惶()恐塌()败愧怍()取缔()滞()笨眼翳()骷髅()()2、“画”说老王。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3、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
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的人,从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一家是怎么做的?迁移延伸—关注“老王”(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5、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达标检测9、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10、文中有一个词语“”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1、仿写句子: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市一等奖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老王学习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理解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相关链接】1.作者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 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 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 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2.背景文章著于1984 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之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杨绛的散文中闪过时代的影子,使我们在这种大时代下看到了老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
善良别有一番意味,这种意味绝不仅仅是对善良的肯定,它包含着更为复杂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3、扫清文字障碍:伛.()攥.()惶.恐()荒僻.()取缔.()翳.()骷.髅.()()滞.笨()愧.怍.()()塌.败()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1 、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来源: 学科网]2、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4.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来源:Z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老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老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滞笨(zhì)荒僻(pì)B.取谛(dì)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惶恐(huánɡ)D.骷髅(kūlóu)伛(yǔ)2.用“___”画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存冰籍()(2)塌败骷髅湖涂抱歉()(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4)滞笨诲辱凑合愧怍()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B.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C.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 A.坍塌 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能力提升6.把下列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正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乞丐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学案
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关爱他人。
资料连接:
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两题。
1、识记字词
伛()身攥()着惶()恐塌()败愧怍()
取缔()滞()笨眼翳()骷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3、分析人物: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
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的人,从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思想共鸣—怀念老王(教师寄语: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共鸣!)
5、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作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难道不想从行动上为他做点什么吗?(提示:“你”可以为老王写墓志铭、悼词、纪念文章等,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注意言简意骇!!!)
迁移延伸—关注“老王”(教师寄语: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6、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谈谈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吗?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品味语言:
7、杨绛的文学语言看似平淡,无阴无晴。
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请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学习小结:
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
9、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10、文中有一个词语“”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1、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
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乞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
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仔细揣摩,你能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么?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5)、“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附:达标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9、散文彼此交往逻辑时间善苦10、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1、就为他人送去光亮就为他人送去清凉就为他人送去荫庇就为他人送去甘露12、(1)、①红肿②战栗③冰冷(2)、兄弟恩惠(3)、我和老人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解,一种关爱。
他们之间的对话尤能反映这种真情。
(4)、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
(5)、“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
(6)、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
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