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轴向拉压的概念及实例§2–2 轴力及轴力图§2–3.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分析
A A0
剪应力—在截面内的应力
目录
注意点: •受力物体内各截面上每点的应力,一般是不相 同的,它随着截面和截面上每点的位置而改变。 因此,在说明应力性质和数值时必须要说明它所 在的位置。
•应力是一向量,其量纲是[力]/[长度]²,单位 为牛顿/米²,称为帕斯卡,简称帕(Pa).工程 上常用兆帕(MPa)=106 Pa,或吉帕(Gpa)= 109 Pa。
目录
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
2
F
3 F
1
2
F
3
F dF Ad A
应力的合力=该截面上的内力
F
确定应力的分布 是静不定问题
F
目录
研究方法: 实验观察
作出假设
理论分析
实验验证
1、实验观察
F
a a b b
变形前: ab // cd
c c
F
d d
变形后:ab // cd // ab // cd
FN 1 2A
3F , 2A
3
FN 3 A
2F A
max
1 2
m
ax
F A
(在CD段与杆轴
成45°的斜面上)
目录
§2–3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受力以后变形和破坏的规律。
即:材料从加载直至破坏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映材 料变形性能、强度性能等特征方面的指标。比例极
限 p、杨氏模量E、泊松比、极限应力 0等。
O 1 B 2C
4F
3F
1
2
3D 2F
3
目录
解: 1、计算左端支座反力
FR
O
1B 4F
2C 3F
3D 2F
剪应力—在截面内的应力
目录
注意点: •受力物体内各截面上每点的应力,一般是不相 同的,它随着截面和截面上每点的位置而改变。 因此,在说明应力性质和数值时必须要说明它所 在的位置。
•应力是一向量,其量纲是[力]/[长度]²,单位 为牛顿/米²,称为帕斯卡,简称帕(Pa).工程 上常用兆帕(MPa)=106 Pa,或吉帕(Gpa)= 109 Pa。
目录
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
2
F
3 F
1
2
F
3
F dF Ad A
应力的合力=该截面上的内力
F
确定应力的分布 是静不定问题
F
目录
研究方法: 实验观察
作出假设
理论分析
实验验证
1、实验观察
F
a a b b
变形前: ab // cd
c c
F
d d
变形后:ab // cd // ab // cd
FN 1 2A
3F , 2A
3
FN 3 A
2F A
max
1 2
m
ax
F A
(在CD段与杆轴
成45°的斜面上)
目录
§2–3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受力以后变形和破坏的规律。
即:材料从加载直至破坏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映材 料变形性能、强度性能等特征方面的指标。比例极
限 p、杨氏模量E、泊松比、极限应力 0等。
O 1 B 2C
4F
3F
1
2
3D 2F
3
目录
解: 1、计算左端支座反力
FR
O
1B 4F
2C 3F
3D 2F
材料力学第2章-1拉压
6 9 2
平方米) (牛顿/平方米)记作:Pa (帕斯 牛顿 平方米 记作: 记为: 记为:Mpa 记为: 记为:Gpa 矢量背离截面 矢量指向截面
返回
N/m N/m
2 2
兆帕 千兆帕
4、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与轴力相同,拉伸( ) 与轴力相同,拉伸(+) 压缩( 压缩(-)
5、应力的分布规律: dFN= σ dA
ε
返回
二、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
F D B A C
σp
σs
σb
E
O
ε=∆ L/L
1、低碳钢的压缩曲线
特点: 弹性模量E均与拉伸时相同 均与拉伸时相同, 特点:极限应力σS弹性模量 均与拉伸时相同,但得不 到强度极限。 到强度极限。
返回
铸铁压缩曲线
2、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1)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2)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 )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4~5倍。 倍 3)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破坏断面与轴线大约成 )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 450~550角。 三、两类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塑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塑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均相同。 3)拉压时E、 σs均相同。 脆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脆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3)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FN =
∫ dF
A
N
平方米) (牛顿/平方米)记作:Pa (帕斯 牛顿 平方米 记作: 记为: 记为:Mpa 记为: 记为:Gpa 矢量背离截面 矢量指向截面
返回
N/m N/m
2 2
兆帕 千兆帕
4、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与轴力相同,拉伸( ) 与轴力相同,拉伸(+) 压缩( 压缩(-)
5、应力的分布规律: dFN= σ dA
ε
返回
二、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
F D B A C
σp
σs
σb
E
O
ε=∆ L/L
1、低碳钢的压缩曲线
特点: 弹性模量E均与拉伸时相同 均与拉伸时相同, 特点:极限应力σS弹性模量 均与拉伸时相同,但得不 到强度极限。 到强度极限。
返回
铸铁压缩曲线
2、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1)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2)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 )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4~5倍。 倍 3)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破坏断面与轴线大约成 )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 450~550角。 三、两类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塑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塑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均相同。 3)拉压时E、 σs均相同。 脆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脆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3)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FN =
∫ dF
A
N
材料力学--轴向拉伸和压缩
2、轴力图的作法:以平行于杆轴线的横坐标(称为基
线)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垂直于杆轴线方向的纵坐
标表示相应横截面上的轴力值,绘制各横截面上的轴 FN
力变化曲线。
x
§2-2 轴力、轴力图
三、轴力图
FN
3、轴力图的作图步骤:
x
①先画基线(横坐标x轴),基线‖轴线;
②画纵坐标,正、负轴力各绘在基线的一侧;
③标注正负号、各控制截面处 、单位及图形名称。
FN
4、作轴力图的注意事项: ①基线一定平行于杆的轴线,轴力图与原图上下截面对齐; ②正负分绘两侧, “拉在上,压在下”,封闭图形; ③正负号标注在图形内,图形上下方相应的地方只标注轴力绝对值,不带正负号; ④整个轴力图比例一致。
50kN 50kN 50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 — 1 概述
§2 — 2 轴力 轴力图
目
§2 — 3 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2 — 4 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泊松比
录
§2 — 5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 — 6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2 — 7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
FN
作轴力图的注意事项: ①多力作用时要分段求解,一律先假定为正方向,优先考虑直接法; ②基线‖轴线,正负分绘两侧, “拉在上,压在下”,比例一致,封闭图形; ③正负号标注在图形内,图形上下方相应的地方只标注轴力绝对值,不带正负号; ④阴影线一定垂直于基线,阴影线可画可不画。
§ 2-3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2 — 8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2-1 概述 §2-1 概述
——轴向拉伸或压缩,简称为拉伸或压缩,是最简单也是做基本的变形。
材料力学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FN 3 P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材料力学(赵振伟)第二章 轴向拉压与压缩
正应变——微小线段单位长度的变形。
2021/7/13
45
x
[例] 已知:杆件的 E、A、F、a 。
F
求:△LAC、δB(B 截面位移)
A
εAB (AB 段的正应变)。
a
2F
F
解:1、画FN 图: 2、计算:
B
a
3F
C
FN
( 1 ) L F E N A L L A C L A B L B C E F A a E 3 F A a E 4 F A a
②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
2021/7/13
17
一、应力的概念
截面某点处内力分布的集度 在大多数情形下,工程构件的内力并非均匀分布,集度
的定义不仅准确而且重要,因为“破坏”或“失效”往往从 内力集度最大处开始。
2021/7/13
18
1、一般受力杆: F1
m
F3
F2
F1 F2
F4
m
△FT △F
c
△A
△FN
2、轴向拉压杆:
m
FN
F
——ΔA上的平均正应力
limFN dFN
F
0 dA
——C点处的正应力
ΔA △FN
C
σ
二、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确定
推导的思路:实验→变形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
计算公式
2021/7/13
21
1、实验: 变形前
受力后
F
F
2021/7/13
22
2、变形规律: 横向线——仍为平行的直线,且间距减小。
(2)B
LBC
3Fa EA
(3)2021A /7B /13 L L A A B BF a aE A E F A
工程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 sin ( 2 cos 1 )ctg 3.9 103 m
B1 B B1 B3 B3 B
B B
B B12 B1 B 2 4.45 10 3 m
[例2-11] 薄壁管壁厚为,求壁厚变化和直径变化D。
解:1)求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x
N ( x) l dx EA( x) l
例[2-4] 图示杆,1段为直径 d1=20mm的圆杆,2 段为边长a=25mm的方杆,3段为直径d3=12mm的圆杆。 已知2段杆内的应力σ 2=-30MPa,E=210GPa,求整个 杆的伸长△L
解: P 2 A2
30 25 18.75KN
N 1l Pl l1 l2 EA 2 EA cos l1 Pl cos 2 EA
[例2-8]求图示结构结点A 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解:
N1 P, N 2 0
Pl l1 , l2 0 EA Pl y l1 EA
N1
N2
Pl x l1ctg ctg EA
F
FN
FN F
F
F
CL2TU2
2.实验现象:
平截面假设
截面变形前后一直保持为平面,两个平行的截面之 间的纤维伸长相同。 3.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4.应力的计算 轴力垂直于横截面,所以其应力也仅仅是正应力。按 胡克定律:变形与力成正比。同一截面上各点变形相 同,其应力必然也相同。 FN (2-1) A 式中: A横截面的面积;FN该截面的轴力。 应力的符号:拉应力为正值应力,压缩应力为负 值应力。
1. 截面法的三个步骤 切: 代: 平:
F F F F
工程力学第2章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
拉伸—拉力,其轴力为正值。方向背离所在截面。 压缩—压力,其轴力为负值。方向指向所在截面。
F
N (+) N
F
F
N (-) N
F
轴力一般按正方向假设。
3、轴力图: 轴力沿轴线变化的图形
F
F
N
4、轴力图的意义
+ x
① 直观反映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
② 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在位置,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 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1、低碳钢轴向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四个阶段)
⑴、弹性阶段:OA
OA’为直线段; E
AA’为微弯曲线段。
p —比例极限; e —弹性极限。
一般这两个极限相差不大, 在工程上难以区分,统称为弹 性极限
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
⑴、弹性阶段:OA, ⑵、屈服阶段:B’C。
s —屈服极限
屈服段内最低的应力值。
例 图示杆的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FA = 5 F、 FB = 8 F、 FC = 4 F FD= F 的力,方向如图,试求各段内力并画出杆的轴力图。
OA
BC
D
FA
FB
FC
FD
N1
A
BC
D
FA
FB
FC
FD
解: 求OA段内力N1:设截面如图
X 0 FD FC FB FA N1 0
N4= F
FD
N1 2F , N2= –3F, N3= 5F, N4= F
N1 2F , N2= –3F, N3= 5F, N4= F
轴力图如下图示
OA
BC
D
FA
FB
FC
FD
N 2F
5F
F
N (+) N
F
F
N (-) N
F
轴力一般按正方向假设。
3、轴力图: 轴力沿轴线变化的图形
F
F
N
4、轴力图的意义
+ x
① 直观反映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
② 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在位置,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 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1、低碳钢轴向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四个阶段)
⑴、弹性阶段:OA
OA’为直线段; E
AA’为微弯曲线段。
p —比例极限; e —弹性极限。
一般这两个极限相差不大, 在工程上难以区分,统称为弹 性极限
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
⑴、弹性阶段:OA, ⑵、屈服阶段:B’C。
s —屈服极限
屈服段内最低的应力值。
例 图示杆的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FA = 5 F、 FB = 8 F、 FC = 4 F FD= F 的力,方向如图,试求各段内力并画出杆的轴力图。
OA
BC
D
FA
FB
FC
FD
N1
A
BC
D
FA
FB
FC
FD
解: 求OA段内力N1:设截面如图
X 0 FD FC FB FA N1 0
N4= F
FD
N1 2F , N2= –3F, N3= 5F, N4= F
N1 2F , N2= –3F, N3= 5F, N4= F
轴力图如下图示
OA
BC
D
FA
FB
FC
FD
N 2F
5F
材料力学——2-1~3 轴力 应力
危险点:应力最大的点。
s
max
max(
FN ( x) A( x)
)
16
4. 公式的应用条件: 直杆、杆的截面无突变、截面到载荷作用点有一定 的距离。
5. Saint-Venant原理: 离开载荷作用处一定距离,应力分布与大小不受外载荷作
用方式的影响。 6.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在截面尺寸突变处,应力急剧变大。
10
轴力图的特点:突变值 = 集中载荷 轴力(图)的简便求法: 自左向右:
遇到向左的P, 轴力N 增量为正; 遇到向右的P , 轴力N 增量为负。
8kN
5kN
3kN
5kN +
5kN
8kN – -3kN
8kN 3kN
11
简
OA
便
求
5P
法
OA
RO=2P
5P
FN
2P +
–
- -3P
PD = P, 轴力图如何? FN
3
力学模型如图
P
轴向拉伸,对应的力称为拉力。
P
轴向压缩,对应的力称为压力。
P P
4
二、
工 程 实 例
5
§2–2 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例如: 截面法求FN
P
A
P
截开:
P
A P
简图
代替:
P
FN A
平衡:
X 0 P FN 0 P FN
2. 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内力,用FN 表示。
6
3. 轴力的正负规定: FN 与外法线同向,为正轴力(拉力) FN
0
–
-5P
BC 8P 4P
材料力学第二章+拉压
FN4
20kN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2 内力计算
40kN A B 300 50
55kN 25kN C 500 D 400
20kN E
FN
(kN) 10
FN1=10kN (拉力) FN2=50kN (拉力) FN3= - 5kN (压力) FN4=20kN (拉力)
+
20
+
5
FNmax 50( kN ) 发生在BC段内任一横截面上
寸。)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圣维南原理:
§2.3 拉压杆的应力
在静力等效条件下,不同的加载方式只对加载处附近区 域的应力分布有影响,离开加载处较远的部分,其应力分布 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3 拉压杆的应力
例题2-3 试求此正方 形砖柱由于荷载引起的横 截面上的最大工作应力。 已知F = 50 kN。
FN
O
x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2 内力计算
例题1
一等直杆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作杆的轴力图.
40kN A 600 B 300
55kN 25kN C 500 D 400
20kN E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40kN
§2.2 内力计算
55kN 25kN
300
20kN D 400
E
A
600
B
C
500
§2.2 内力计算
1、截面法
截开 在求内力的截面m-m 处, 假想地将杆截为两部分. 代替 取左部分为研究对象。弃去 右部分。弃去部分对研究对 象的作用,以截开面上的内 m F m FN m
F
m
材料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PPT课件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拉压杆的内力 ·轴力与轴力图 §2–2 拉压杆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2-3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4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2–1 拉压杆的内力 · 轴力与轴力图
杆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将发生轴向拉伸或压缩。
拉伸 F
F
压缩 F
F
×
一、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
§2–3 应力集中的概念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并不完全是均匀分布的,当横截面 上有孔或槽时,在截面曲率突变处的应力要比其它处的应力 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P
P
P
P
P
×
五、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拉压杆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破坏的条件是:拉压杆的最
大工作应力(横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
力。
max
FN3
Ⅲ 30k N
Ⅲ
×
FN3 300 FN3 30kN
例2 长为l ,重为W 的均质杆,上端固定,下端受一轴向拉
力P 作用,画该杆的轴力图。
轴力图
FN
P+W F x 0 ;F N P x 0
⊕
x
P
FN
PxPWx
l
x0 ;F NF N mi nP
P
P
x l;F NF N ma x P W
×
例3 画图示杆的轴力图。
3k N 2k N N 4k N 8kN
3k N ⊕ 1⊕kN
○-
1kN
轴力图
6k N ⊕
○-
4k N 8k N
轴力图
×
§2–2 拉压杆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一、横截面的正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忽略应力集中 的影响,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可视作均匀分布的,于是有
§2–1 拉压杆的内力 ·轴力与轴力图 §2–2 拉压杆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2-3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4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2–1 拉压杆的内力 · 轴力与轴力图
杆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将发生轴向拉伸或压缩。
拉伸 F
F
压缩 F
F
×
一、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
§2–3 应力集中的概念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并不完全是均匀分布的,当横截面 上有孔或槽时,在截面曲率突变处的应力要比其它处的应力 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P
P
P
P
P
×
五、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拉压杆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破坏的条件是:拉压杆的最
大工作应力(横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
力。
max
FN3
Ⅲ 30k N
Ⅲ
×
FN3 300 FN3 30kN
例2 长为l ,重为W 的均质杆,上端固定,下端受一轴向拉
力P 作用,画该杆的轴力图。
轴力图
FN
P+W F x 0 ;F N P x 0
⊕
x
P
FN
PxPWx
l
x0 ;F NF N mi nP
P
P
x l;F NF N ma x P W
×
例3 画图示杆的轴力图。
3k N 2k N N 4k N 8kN
3k N ⊕ 1⊕kN
○-
1kN
轴力图
6k N ⊕
○-
4k N 8k N
轴力图
×
§2–2 拉压杆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一、横截面的正应力
拉压杆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忽略应力集中 的影响,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可视作均匀分布的,于是有
轴向拉伸与压缩1(内力与应力)
1 4、作内力图 P 1 FN P P
2
3 P
2
3
P
P
x
[例2] 图示杆的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的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的轴力图。
O
A
PA PB
B
C
PC
D
PD D PD
FN1
A PA
B PB
C PC
解: 求OA 段内力FN1,设置截面如图
F
x
0 F N 1 P A PB PC P D 0
解: 1、求1-1截面上内力 FN1,设置截面如图
F
x
0
1 P 1 FN1 P P P
2
3
P
FN 1 P 0 FN 1 P
P
2
3
2、2-2截面上的内力
F
x
0
P
FN2
P P
FN 2 0
3、3-3截面上的内力
FN 3 P
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2
s
α
t
Pa
1 2
t p sin s cos sin
s sin 2
四、sα 、tα出现最大的截面
1、=0º 即横截面上,s达到最大
s s cos s
2
t 0
t max s cos sin
1 2
2、=45º 的斜截面上, t剪应力达最大
P -3P x
★轴力图的特点:
1)遇到集中力,轴力图发生突变;
2)突变值 = 集中载荷的大小
5kN FN 5KN
材力第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F
F
F
F
拉杆
压杆
§2-2 轴力及轴力图 1.内力的概念
构件因反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而在其内部各质点间引起的相 互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内力。 显然,外力越大,变形越大,因而内力也越大,但内力不可 能无止境地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总有个限度,一旦超过了 这个限度,材料将发生破坏。因此,材料力学中,首先研究 内力的计算,然后研究内力的限度,最后进行强度计算。
B
α α
FN1
α α
FN2
FN 2 cos + FN 1 cos - F = 0
FN 2 = FN 1 = F 2 cos Fl
A
A
F
l1 = l2 =
l2
FN 2l EA
=
=
2 EA cos
Fl
A = AA =
A l 1
=
A
l2 cos
2EA cos
2
= FN A ,
=
l l
=
E
又称为单轴应力状态下的胡克定律,不仅适用于轴向拉(压)杆,可以更普遍 地用于所有的单轴应力状态。
= E 表明在材料的线弹性范围内,正应力与线应变呈正比关系。
例题 试求图示杆 AC 的轴向变形△ l 。
FN 1
B
F1
F2
C
FN 2
C
F2
分段求解:
0
90 = 0
0
90 = 0
0
在平行于杆轴线的截面上σ、τ均为零。
• 作业: P41 • •
2-1(2)(3) 2-3 2-6
§2-5 拉、压杆的变形
杆件在轴向拉压时:
第2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理论力学
全应力(总应力): 是矢量
F
M A
p = lim
ΔA0
ΔF dF = ΔA dA
临沂大学 汽车学院
材料力学
全应力分解为: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ΔFN dFN = lim = dA ΔA0 ΔA
p
M
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剪应力、切应力”:
ΔFS dFS = lim = dA ΔA0 ΔA
x
x
C
FN 1 sin 45 - F = 0
2
FN 1 = 28.3kN FN 2 = -20kN
临沂大学 汽车学院
材料力学
A 1
45°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计算各杆件的应力。
B
C
2
FN 1 28.3 103 1 = = = 90MPa A1 20 2 4
FN 1
y
F
FN 2 45° B
F
I
FN
FN’
II
F
x
SF =0:-F +F=0; F =F SFXX=0:FN-F=0; FN=F N’ N’
临沂大学 汽车学院
•3、轴力:截面上的 内力 •由于外力的作用线 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内力的作用线也与杆 件的轴线重合。所以 称为轴力。
材料力学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答案:C
临沂大学 汽车学院
2-2截面: 1)取(d)图
F1 - F2 - FN 2 = 0 FN 2 = 1.32kN (压)
2)取(e)图
FN 2 - F3 = 0
临沂大学 汽车学院
§2–1 轴向拉压的概念及实例§2–2 轴力及轴力图§2–3.
12
轴力图的特点:突变值 = 集中载荷 轴力(图)的简便求法: 自左向右:
遇到向左的P, 轴力N 增量为正; 遇到向右的P , 轴力N 增量为负。
5kN 5kN
8kN
3kN
+
8kN
–
3kN
[例2] 图示杆长为L,受分布力 q = kx 作用,方向如图,试画出 杆的轴力图。 解:x 坐标向右为正,坐标原点在
4.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在截面尺寸突变处,应力急剧变大。 Saint-Venant原理与应力集中示意图 P
变形示意图: a b c
P
(红色实线为变形前的线,红色虚线为红色实线变形后的形状。) 应力分布示意图:
P
a
b
c
P
例题2-3-1:结构如图,已知材料的[]=2 M P a ,E=20 G P a,混凝土容重 =22k N/m³ ,是设计上下两段的面积并求A点的位移△ A。
p
N
N N>0 p N N N<0 p
N 与外法线同向,为正轴力(拉力) N与外法线反向,为负轴力(压力) p
三、 轴力图—— N (x) 的图象表示。
意 ①反映出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较直观; 义 ②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 N 及其所在横截面的位置, P + x
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
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Axial Tension)
§2–1 轴向拉压的概念及实例 §2–2 轴力及轴力图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 §2-5 §2-6 拉压杆的变形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7 强度计算、容许应力、安全系数 §2-8 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 §2-9 拉压杆的弹性应变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截面
受载后
b´ d´
平面假设: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为平面。
纵向纤维变形相同。
2. 拉伸应力: 由平截面假定,变形均匀,内力分布均匀。 轴力引起的正应力 —— : 在横截面上均布分布。 P
N(x)
N ( x) A
规定:N为拉力,则σ为拉应力;N为压力,则σ为压应力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3. Saint-Venant(圣维南)原理: 离开载荷作用处一定距离,应力分布与大小不受外载荷作 用方式的影响。
12
轴力图的特点:突变值 = 集中载荷 轴力(图)的简便求法: 自左向右:
遇到向左的P, 轴力N 增量为正; 遇到向右的P , 轴力N 增量为负。
5kN 5kN
8kN
3kN
+
8kN
–
3kN
[例2] 图示杆长为L,受分布力 q = kx 作用,方向如图,试画出 杆的轴力图。 解:x 坐标向右为正,坐标原点在
p
N
N N>0 p N N N<0 p
N 与外法线同向,为正轴力(拉力) N与外法线反向,为负轴力(压力) p
三、 轴力图—— N (x) 的图象表示。
意 ①反映出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较直观; 义 ②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 N 及其所在横截面的位置, P + x
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
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例1] 图示杆的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4P、 P 的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的轴力图。 O A PA N1 A PA B PB B PB C PC C PC
D
PD D PD
解: 求OA段内力N1:设置截面如图
X 0 N1 PA P B P C P D 0
P=100kN
解:由强度条件求面积
A1
12m
N max
P G1
A2
N max
P G1 G2
12m
dL
( P G1 ) L1 ( P G1 G2 ) L2 EA1 EA2
dL
L
(dx)
L
N ( x )dx EA( x )
4.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在截面尺寸突变处,应力急剧变大。 Saint-Venant原理与应力集中示意图 P
变形示意图: a b c
P
(红色实线为变形前的线,红色虚线为红色实线变形后的形状。) 应力分布示意图:
P
a
b
c
P
例题2-3-1:结构如图,已知材料的[]=2 M P a ,E=20 G P a,混凝土容重 =22k N/m³ ,是设计上下两段的面积并求A点的位移△ A。2–2
一、内力
轴力及轴力图
指由外力作用所引起的、物体内相邻部分之间分布内 力系的合成(附加内力)。
P
N
A
N A
P
二、截面法 ·轴力 内力的计算是分析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 基础。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 1. 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① 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一分为二。 ②代替:任取一部分,其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作用 在截开面上相应的内力(力或力偶)代替。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Axial Tension)
§2–1 轴向拉压的概念及实例 §2–2 轴力及轴力图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 §2-5 §2-6 拉压杆的变形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7 强度计算、容许应力、安全系数 §2-8 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 §2-9 拉压杆的弹性应变能
q(x)
L x q O
自由端。 取左侧x 段为对象,内力N(x)为: q(x) x qL Nx
N – x
kL2 2
1 2 N ( x) kxdx kx 2 1 2 N ( x)max kL 2
x 0
O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
问题提出: P P 1. 内力大小不能衡量构件强度的大小。 2. 强度:①内力在截面分布集度应力; ②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 一、应力的概念 1. 定义:由外力引起的内力集度。 P P
工程构件,大多数情形下,内力并非均匀分布,集度的定
义不仅准确而且重要,因为“破坏”或“失效”往往从内力集 度最大处开始。 2. 应力的表示:
①平均应力:
P
M
A
ΔP pM ΔA
②全应力(总应力):
Δ P dP pM lim dA Δ A0 Δ A
③全应力分解为: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Normal Stress);
Δ N dN lim dA Δ A0 Δ A
p
M
与截面相切的应力(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剪应力 ”(Shearing Stress)。
Δ T dT lim dA Δ A0 Δ A
二、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 变形规律试验及平面假设: 变形前 a c P a´ c´ b d P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
③平衡: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知外力来
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此时截开面上的内力 对所留部分而言是外力)。
例如: 截面法求N。 P 截开: A A 简图 P 代替: N A P N P
P
P
A
平衡:
X 0
PN 0
PN
2. 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内力,用N 表示。
3. 轴力的正负规定:
N1 5P 8P 4P P 0
N1 2P
同理,求得AB、 BC、CD段内力分
N2
B
PB
C
PC C PC
D
PD
别为:
N2= –3P N3= 5P N4= P
轴力图如右图
N 2P +
N3
D
PD D PD
N4
5P
+ P x
– 3P
轴力图作法:
以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取x轴为横坐标,称 为基线,其值代表截面位置,取N轴为纵坐标, 其值代表对应截面的轴力值,正值绘在基线上 方,负值绘在基线下方。
§2–1 轴向拉压的概念及实例
一、概念 轴向拉压的外力特点: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轴向拉压的变形特点:杆的变形主要是轴向伸缩,伴随横向
缩扩。
轴向拉伸:杆的变形是轴向伸长,横向缩短。 轴向压缩:杆的变形是轴向缩短,横向变粗。
力学模型如图
P
轴向拉伸,对应的力称为拉力。
P
P
轴向压缩,对应的力称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