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日程安排
中国力学学会2018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120
王成 50
爆炸力学专委会
北京理工大学
12 CSTAM2018-*12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发 展战略研讨会
5月
北京
王成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 京理工大学 13811136348 wangcheng@ 吕永钢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 庆大学 13657636001 yglv@
人数
负责人
申报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信息
第二届微流控、纳流 控及芯片实验室国际 会议(TheSecond International 20 CSTAM2018-*17 Conferenceof Microfluidics, Nanofluidics,and Lab-on-a-Chip)
6月 8-10日
任忠鸣 磁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22 CSTAM2018-*19 研讨会 第四届软机器与力学 国际研讨会 23 CSTAM2018-*20 6月 西安 6月 上海 30
流体力学专委会
王铁军 卢同庆 50
固体力学专委会
西安交通大学
万德成 400 -500
固体力学专委会
上海交通大学
第13届OpenFOAM 国际研讨会(13th 24 CSTAM2018-*21 OpenFOAM Workshop)
姜宗林 50
激波与激波管专 委会
南京理工大学
8
第二届材料和结构冲 击响应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STAM2018-*08 Conferenceon ImpactLoadingof Structuresand Materials)
李玉龙
爆炸力学专委会
西北工业大学
5月 7-11日
吕永钢 13 CSTAM2018-*13 第三届全国生物力学 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5月 重庆 50
模态分析的应用及它的试验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的应用及它的试验模态分析--mjhzhjg这是mjhzhjg 写的关于模态分析的日志,读了后受益很多,特别在振动实验与测试技术论坛这里向大家推荐,我感觉到模态分析方面的知识变成了振动试验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希望大家自己谈谈自己的感想,请mjhzhjg 、欧阳教授等专家、高手关心指导。
模态分析的应用及它的试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
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记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
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
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
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技术的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现有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2) 在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和优化设计;3) 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4) 控制结构的辐射噪声;5) 识别结构系统的载荷。
机器、建筑物、航天航空飞行器、船舶、汽车等的实际振动千姿百态、瞬息变化。
模态分析提供了研究各种实际结构振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将结构物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人为激振,通过测量激振力与胯动响应并进行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机械导纳函数(传递函数)。
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对试验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识别出结构物的模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结构物的模态模型。
旋转机械碰摩故障的识别与诊断
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03年11月旋转机械碰摩故障的识别与诊断亢宝田,甄月平(包钢热电厂,包头 014010)摘要: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碰摩是机组启动和正常运行中振动突然增大的主要故障之一,碰摩是一复杂的过程,大部分情况下,它为不对中、不平衡等故障的并发故障,从时域波形、一维频谱、轴心进动等多方面对其识别与诊断,并结合实例阐述其判断方法和诊断处理。
关键词: 碰磨故障;识别;诊断The Fault Differentiate and Diagnosis ofRotating Mechanism FrictionKANG Bao-tian, ZHEN Yue-ping(The Thermo-Eletric Plant of Baotou Iron & Steel(group) LTD. Co. , Baotou 014010 )Abstract: The axial radial friction of rotating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main fault when the vibration increases suddenly of the unit starting up or running normally. The fault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 most part of condition, it is the combining fault of misalignment and imbalance. We can identify and diagnose it from the wave of time, the spectrum, the axes eddy, and gave some examples to elaborate the distinguishable method and the diagnostic treatment.key words: friction fault ; differentiate ; diagnosis.1 前言转轴径向碰摩是高速旋转机械中的典型故障,为追求高效率,转、静子之间的间隙设计的越来越小,由此增大了碰磨故障的可能性。
振动频率法测定索力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施工技术和设计 水平 的提高 , 大跨度 斜拉桥 、 悬索桥 、 系 杆拱等缆索受力 桥梁 应用 越来越 广泛 。拉 索索 力是桥 梁结 构设
叫 ) + + + q
=考 ㈩ p
析研究 , 发现索力 与其振 动频率 具有 显式关 系 , 而在工 程 中通 因
常采用振动频率 法来 快速确定索力的大小 。
豳 1 拉 零散 兀 受力 计 算 荷 图
因为当拉索 在理 想直线平衡状态附近振动 时 , 0是很小 的 , 故 振动频率法 又可分 为共振 法 和随机 振动 法。共振 法 采用 人 1 进行 变换并写成微分近似形式有 : 工激振 的方法 , 其测量精度和效率 与测试者 的主观经验 有很 大关 对式 ( )
以容 易确定拉索频谱 图上各个 谱峰对应 的 自 频率 的阶数 , 可 公式进行 了修正 , 振 还 考虑 了减振器的效应 。
以确定所测得的频谱是否是拉索的自 振频率, 以及排除外界强迫 3 结 语
振 动的频 谱。 1 振 动频 率法的理论推导虽然经 过很多前 提假设 但理论值 )
采 用一阶频率 , : 即
T: D 22 4 厂L . (0 1)
一/
4t 4 p 。
, 1
由式 ( 6 知拉索在相 同的索力 条件下 , 自振频率 的阶数 n 1) 当
但 是 由于拉索振 动时低 阶 自振 的分 量较少 , 阶 自振 的分 量 增大时 高
不再是 一个常数 , 随着 n的增大而增 大 , 它 与之前 的
计 的重要参数 , 也是施工控制和监 控 中的重要 监测参 数 。索力 的
随机振动矩阵直接谱分析法(2007)
随机振动矩阵直接谱分析法郑兆昌(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工程力学系 北京 100084)摘要:本文总结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随机振动谱分析法及其工程应用的工作,理论上全面应用矩阵方法,简洁明了。
考虑到诸如地震、波浪、脉动风、水流等随机过程来自同样根源这一事实,这些实实在在作用在结构不同部位具有完全相干性的随机力虽是不同的,但经过长期观察都具有相同的随机过程并总结成功率谱公式。
为此用矩阵方法研究确定性结构系统在同源激励下产生的随机响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谓随机振动矩阵直接谱分析方法,其关键之点是分离随机力矢量为标量随机因子和空间分配矢量的乘积,从而避免了厐大的力谱矩阵的计算变成确定性矩阵和矢量的乘法运算,其易于实现之处是凡能完成确定性结构系统建模和模态分析者,在最后才需要引入各类工程的各种的功率谱公式,得到所需部位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响应的谱曲线,经积分得到均方值为动态设计所用。
理论上除应用于位形空间的经典阻尼外,并实现了状态空间的非经典阻尼模态解耦法,推广到渐进谱描述的伪非平稳随机过程,考虑波速在不同点有时差,具有不同到达率的散粒噪声激励下得到理论上的封闭解,以及非线性系统随机振动的算法等是工程实际问题的要求和逻辑发展上的必然结果。
本文列举了海洋平台、核管道、水轮机、髙耸和大跨度结构等随机响应分析在各类工程应用的实例,在有限元法和动力子结构法相结合并有效地对大型复杂结构建模和模态分析基础上,得到响应的谱和动力设计需要的均方值,证明了直接谱分析方法简易可行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随机振动;同源随机激励;平稳、伪非平稳随机过程;直接谱分析法Direct Spectrum Analysis Matrix Methodfor Random VibrationZHENG Zhao-chang(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School of aerospac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with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direct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is summarized,which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rom 1980s. By using the matrix method, the theory becomes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Considering the earthquake excitation from ground motion, artery wind pressure, water flow and varying wave height,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force vectors really acting on a structure at different points are random processes essentially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of a same source, which can be expressed by special formulae of spectrum densit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bove observation, the matrix method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study the responses of a deterministic system subjected to the random excitation from same source, which is called the direct spectrum analysis matrix method. The key point of the method is to decompose the random force vector into a determinative distribution vector of the forces in space and a scalar random factor.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ng the large scale spectral matrix of the force vector is thus avoided. The calculations are transformed to calculate the product of deterministic matrices and vectors. The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lies in that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curve and RMS for dynamic design can be obtained easily by integral formula in a frequency range at the required points once modeling and model analysis on the corresponding deterministic structure are finished. The method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problems with classical damping, but also for problems with non-classical damping, which can be decoupled in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state space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also extended to non-steady process with an evolutionary spectrum. For short noise excitation whose wave speed has time difference and different arrive rates at different points. Close-formed solution can be found theoretically. As a necessity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the logic of theory development, algorithms for nonlinear system subjected to random excitation are to be developed. Applications of the metho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re listed for demonstration, including offshore structures, nuclear piping systems,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s, high buildings and long span bridges. Response spectra and mean values are obtained for dynamic 基金项目:曾多次受到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一般项目的资助,再次表示感谢。
中国力学大会-2013简介
3
了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他着重指出,高超声速空天 飞行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工程,亟需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的提出、发展与支撑。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朱承教授的报告“Molecular Biomechanics”, 首先强调分 子生物力学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结的内容, 即生物大分子的机械力学性能研究以及 运用力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他举例说明了分子生物力学中与机 械传感和机械转导有关的研究进展,包括采用力学方法量测生物化学反应、观察 蛋白质构象变化、调控分子离解、分析细胞表面受配体相互作用与细胞内信号活 动的协同等。 香港城市大学吕坚教授的报告“基于多尺度应变非局域化原理的高强高韧金 属材料原子与纳米尺度组织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系统总结了其课题组与合 作者近年来在高强高韧纳米金属材料、 金属玻璃断裂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和增 韧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也介绍了各种新发展的纳米材料在汽车、低碳能源、生 物医学、微机械、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纳米材料超轻先进结构集成设计 的案例。 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的报告“波传播控制与超材料设计”, 指出利用波动 方程的全局坐标变换形式的不变性可建立空间与材料的等价关系, 从而为波传播 控制的材料设计提供了一套简洁有效的方法。他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 然后利用力学变形场的概念统一对该方法进行描述, 重点探讨对弹性波传播控制 的方法,研究了通过变形场的调节实现设计材料参数的简化和优化。针对电磁和 声波超材料,重点介绍了相关的物理机理和实现方法,具体讨论了声波超材料的 微结构设计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滕斌教授的报告“深海工程水动力学问题及其分析”, 指出波浪 与海上工程结构和装备的相互作用问题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水波问题的非线 性,还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和几何形状有关,传统的拟静态方法和准动力法不 再适合,必须开展波浪与结构物的真正非线性时域动力耦合分析。在报告中,他 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多个重大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力学学会2015、16年(部分)学术活动计划
2. 传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精
神;
3. 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
团体赛研讨
4. 实验教学设备展示与交流.
24 弹塑性动力学理 1. 弹塑性本构关系理论研究;
8月
70
论、数值模拟及 2. 弹塑性材料的损伤和断裂;
工程应用
3. 弹塑性动力学的数值方法;
学术会议
4. 弹塑性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讨会
新进展;
3. 活动构造与板块动力学数值模拟;
4. 地幔对流与地球深部物理的数值建模
与模拟等.
50–60
16 第 7 届全国力学 力学史与方法论范围内,结合教学和科研 7 月
150
史与方法论学术 的方法、经验和体会.
12–14 日
研讨会
17 第 11 届 中 国 1. CAE 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7 月
07 固体力学与多学 1. 生物力学与生医工程;
科交叉学术研讨 2. 软材料力学与柔性器件设计;
会
3. 微纳米力学与先进制造;
4.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
5月
30
15–17 日
08 实验力学新方法 1. 实验力学方法走向工程应用的标准 5 月
50
新技术及其在重 化;
15–18 日
大工程中的应用 2. 实验力学方法与产业界结合;
多目标的探测;
2. 学术研讨会暨竞赛颁奖大会.
05 第 15 届全国非 1. 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 线性振动会议暨 2. 非线性振动理论与应用; 第 12 届全国非 3. 运动稳定性理论与控制; 线性动力学和运 4. 多体动力学与控制等. 动稳定性学术会 议
5月
400
第十届全国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
安徽工业大学
La1-xSrxFeO3体系不同相变处的超声研究(O2-4)
9:50~10:10
刘君
伊犁师范学院
蛋白质变性过程的力学谱及介电谱测量与分析(O2-5)
10:10~10:30
茶歇
10:30~10:50
吴学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非晶聚合物Sub-Rouse弛豫模式的力学谱研究(O2-6)
10:50~11:10
8:30~8:50
李玉强
伊犁师范学院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应用研究(O2-1)
8:50~9:10
袁颖憨
河海大学
双钙钛矿陶瓷材料的力学谱研究(O2-2)
9:10~9:30
王丽娜
伊犁师范学院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系材料玻璃化转变的力学谱、介电谱及差式扫描量热法测量与分析(O2-3)
9:30~9:50
16:10~16:30
水嘉鹏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大块金属玻璃Zr55Cu30Al10Ni5的低频内耗行为
16:30~16:50
王敬丰
重庆大学
镁合金强度与内耗的平衡优化研究
16:50~17:10
郝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等通道转角挤压T91钢的内耗
17:10~17:30
周恒为
伊犁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的固体中裂纹产生和愈合实时检测的新方法
9:10~9:30
胡菁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离子辐照纯钨的室温时效行为研究(O1-3)
9:30~9:50
张进峰
上海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
低碳双相钢相变内耗峰研究(O1-4)
9:50~10:10
振动控制-主动、半主动
目录0.前言 (1)0.1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与应用概况 (1)1.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 (2)2.结构振动控制分类 (3)3.各类控制系统构造及性能 (4)3.1 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概述 (4)3.1.1 主动控制控制原理 (5)3.1.2 加力方式及加力位置 (7)3.1.3 控制装置 (8)3.2 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概述 (8)4.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算法 (11)4.1 主动控制算法 (12)4.1.2 几种算法的简单介绍 (13)4.2 半主动控制算法 (21)4.3 智能控制算法 (22)5.结构主动、半主动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 (24)5.1 主动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力设计与分析 (25)5.1.1 主动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力设计 (25)5.1.2 主动最优控制力和受控反应特征分析 (26)5.2 结构主动变阻尼和智能阻尼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力设计与分析 (30)5.2.1半主动最优控制力设计 (31)5.2.2系统反应分析 (36)5.3 结构主动变刚度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力设计与分析 (37)5.3.1主动变刚度最优控制力设计 (37)5.3.2系统反应分析 (40)6.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41)6.1 AMD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41)6.2 结构主动变刚度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41)6.3 结构主动变阻尼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42)6.4 其他结构振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42)7.研究展望 (43)7.1 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43)7.2 结构振动控制的有待研究的问题 (43)8.结语 (43)参考文献 (44)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综述0.前言0.1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与应用概况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与传统的依靠结构自身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作用的做法不同,通过在结构中安装各种控制装置,从而达到减小结构地震反应、保障结构地震安全的目的。
中国物理学会2024活动表
中国物理学会2024活动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物理学会2024活动表2024年,中国物理学会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为广大物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以下是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的活动表:1. 2024年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时间:2024年7月1日-5日地点:北京内容:本次年会将邀请国内外物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展示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和科研进展。
还将举办学术论坛、学术展示和研讨会等活动,为物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
5. 2024年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活动月时间:2024年4月1日-30日地点:全国各地内容:该活动月将以“物理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提升”为主题,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学展览、科普实验和科普竞赛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物理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促进科普教育的发展。
以上是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的活动表,希望广大物理学研究人员能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共同促进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愿中国物理学会的活动能为物理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第二篇示例:中国物理学会是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学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学术团体。
作为中国物理学界的权威组织,中国物理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如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科技论坛等,旨在促进物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2024年,中国物理学会将再次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中国物理学会将继续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包括全球物理学大会、量子物理学国际会议、粒子物理学国际研讨会等。
这些国际会议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物理学家和专家,就物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推动全球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学术交流和研讨,中国物理学会还将举办一些科技论坛和实践活动,如物理科普展览、科技创新比赛等。
这些活动将面向广大公众和学生群体,通过生动的展示和互动体验,让大家更加了解物理学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大家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第三届随机振动会议与第23届结构工程会议志愿者工作总结
“第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与“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工作总结在学院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下,经过“两会”各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第三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与“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回顾两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各工作小组秉承学院“两会”会务精神,以“热情、周到,锻炼自我、服务大家”为志愿者工作目标,遵循学院“两会”既定规程,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做到工作组之间的协作联动、志愿者与参会代表之间的服务联动、志愿者与大会进程之间的组织联动、志愿者与领导老师之间的协调联动的“四项联动”的工作宗旨,互帮互助,通力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两会”成功举办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会议虽然胜利闭幕,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及时总结梳理此次大会工作的宝贵经验,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总结如下:一、工作内容及人员分配情况人员分配情况----详见附件一二、工作经验总结通过两会,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人员组织、任务分工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工作地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梳理总结:(1)分工明确、任务分包责任到人志愿者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对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
此次会议中,我们实行工作责任制,任务分包细分到人,“细胞分裂式”分配任务,尽量做到任务工作量的平衡,并且各组组长知人善用做到让大家都动起来。
这种工作模式的实施,保证了我们快速高效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例如:会议准备期间,曹辉老师对会务工作小组各成员进行了明确地分工,保证了会议期间工作的顺利完成;项长生老师对会场工作小组各成员实行会场责任制,会场调试接待责任到人保证会场秩序井然。
(2)高效执行力与纪律性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工作合理分工,平衡资源配置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而是否能够取得完美的结果,最后要看的就是执行力。
会议日程及报告安排
眼见为实的先进荧光活体影像技术
王强斌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10:10-10:25
茶歇
10:25-10:45
纳米闪烁体与X射线发光分析新方法
杨黄浩
福州大学
10:45-11:05
纳米自组装在分析检测的应用
王铁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05-11:25
有机半导体光敏剂结构设计与肿瘤光治疗
董晓臣
时间
内容
人员
单位
08:30-08:50
基于微纳生物传感器的生物分子检测
毛红菊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08:50-09:10
基于SERS纳米标签的新型免疫试纸分析方法
赵祥伟
东南大学
09:10-09:30
微纳生物医学器件
谢曦
中山大学
09:30-09:50
便携式与穿戴式生化传感检测技术
刘清君
浙江大学
徐天添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4:30-14:50
微纳操作机器人生物组织模块化组装及应用
王化平
北京理工大学
14:50-15:10
医用微纳米机器人的多功能化设计
鄢晓晖
厦门大学
15:10-15:30
基于脑机交互的“半机械蜜蜂”飞行控制系统
赵杰亮
北京理工大学
15:30-15:50
待定
崔万银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5:50-16:05
茶歇
16:05-16:25
16:25-16:45
10月25日
分会场二:微纳创新诊疗方法主席:申有青
时间
内容
人员
迎接振动工程的新挑战_祝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周年
迎接振动工程的新挑战——祝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周年郑兆昌(清华大学 航天航空学院 工程力学系 北京 100084)摘 要:为庆祝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特撰写此文以缅怀老一辈学者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做出的贡献,并勉励我们(特别是年轻学者)勇于创新、沿着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足迹,迎接振动工程的新挑战。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接着总结了前辈们毕生爱国奉献无悔无怨的敬业精神及崇尚的德国哥廷根学派精神,特别提到了胡海昌先生“工程振动问题的分类及若干核心问题”一文对我们从事振动工程研究的启示,最后共勉我们从事振动工程研究的同仁共同迎接振动工程的新挑战。
关键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0周年华诞;哥廷根学派;挑战Face the New Challenge from the Vibration Engineering--------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ZHENG Zhao-chang(School of Aerospace, Q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To 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 (CSVE), the paper was written to recall the elder-generation scholars,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our academic society, and encourage us, especially the younger scholars, to dare to innovate and face the new challenge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along the trail of the elder 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20 years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CSVE was reviewed. Then the dedicatory spirits and the spirits from German Goettingen School were summarized. Especially, a paper nam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Vibration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Some Key Issues”, which was written by Mr. HU Hai-chang, was mentioned. An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paper will be benefit for our research candidates in the vibration engineering. Finally, we are all encouraged to face the new challenge from the vibration engineering.Keywords: Chinese Society for Vibration Engineering (CSVE); the 20th anniversary; Goettingen School; challenge1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的成立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各工程领域中出现了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振动问题,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队伍,有了用武之地,深入工程结合实际进行研究,郑兆昌(1933-),男,江苏常熟人,教授,长期从事大型机械/结构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2023化学学术会议日程安排表
2023化学学术会议日程安排表一、引言2023年的化学学术会议是化学领域的一次盛会,将汇聚全球最顶尖的化学学者和研究人员。
本次会议将涵盖化学领域的广泛主题,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等。
在这次会议中,与会者将有机会共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围绕着2023年化学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表展开深入的探讨,为您带来会议的全面评估和价值分析。
二、日程概述1. 开幕式日期:2023年5月15日时间:上午9:00-10:00内容:开幕式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致辞,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和重点议题,展望本次会议的学术成果和影响。
2. 分会场A:有机化学日期:2023年5月15日-16日内容:有机化学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
此分会场将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有机合成、催化剂、生物有机化学等领域展开深入讨论。
3. 分会场B:无机化学日期:2023年5月15日-16日内容:无机化学方面的分会场将聚焦在无机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稀土元素化学等热点领域,为与会者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
4. 分会场C:物理化学日期:2023年5月17日-18日内容:物理化学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此分会场将集中探讨物理化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包括纳米材料、表面化学等内容。
5. 分会场D:材料化学日期:2023年5月17日-18日内容:材料化学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此分会场将介绍最新的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先进材料技术等内容,为与会者呈现材料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6. 闭幕式日期:2023年5月19日时间:下午3:00-4:00内容:闭幕式将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与回顾,回顾各分会场的学术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颁发奖项。
三、文章全面评估和价值分析本次化学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表涵盖了化学领域的多个重要分支,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
各分会场将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就各自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与会者呈现全球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活动计划表
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活动计划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物理学会作为我国最大的物理学科学组织之一,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活动,为会员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2024年,中国物理学会将继续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下是2024年活动计划表:一、学术会议1. 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时间:2024年4月地点:北京内容: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是中国物理学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每年都吸引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顶尖学者和专家参与。
本次年会将围绕最新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包括基础物理、应用物理、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
2. 物理学前沿研讨会时间:2024年7月地点:上海内容:本研讨会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物理学领域专家,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就最前沿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和交流。
还将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和圆桌讨论,推动物理学研究的发展。
二、国际合作项目1. 中外物理学家交流计划时间:全年地点:全国各地内容:中国物理学会将继续推动中外物理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学术合作项目的开展。
计划邀请国外知名物理学家来华访问和合作研究,同时推动中国物理学家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 国际物理学大会组织时间:202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中国物理学会将承办一次国际物理学大会,邀请来自全球各国的物理学家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此次大会将成为促进国际物理学领域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培训与教育活动1. 物理学科普宣传活动时间:全年地点:全国各地内容:中国物理学会将积极开展物理学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公众普及物理知识,提升公众对物理学的认识和了解。
2. 青年物理学家培训计划时间:全年地点:全国各地内容:为了培养青年物理学家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中国物理学会将组织一系列针对青年物理学家的培训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实验技能培训、科研项目辅导等。
四、奖项评选活动1. 中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奖评选时间:2024年12月地点:北京内容:中国物理学会将评选出年度物理学奖获奖者,表彰他们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和贡献。
2023年中国热电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手册说明书
第十四次中国热电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会议手册2023.3.26-3.29 浙江·桐乡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承办单位:乌镇实验室协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Professor Long-Qing Chen Part of the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seriesProfessor Lidong Chen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AS, China CO-EDITOR-IN-CHIEFEDITOR-IN-CHIEF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Call for(DOAJ). submission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is now abstracted and indexed by 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SCIE,with the Impact factor 12.256), Scopus (with Impact is an online only, fully open access journal dedica Score 14.00), and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ted to publishing original results, review articles, and editorials on materials by design and 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aterials research. Find out more at /npjcompumats Topics of interest to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by design: design or discovery of materials (with new chemistry, new atomic / electronic structures, new microstructures/heterostructures, new defect structures, or new or dramatically enhanced properties under external constraints) guided by theory, computation, and data miningExperiment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by desig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materials Computational and data mining tools for materials by designExperiment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tools for generating materials data Materials data generation and data miningSignificantly new or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a material through theory and computationThe journal will also publish a professionally written Editorial Summary to accompany each Article, which will summarise the key issues being addressed within the full article. Find out more at /npjcompumats and WeChat “npj 计算材料学”结构陶瓷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生物材料微信平台学报网站0.490.6350.9011.0411.292 20172018201920202021SCI, Scopus收录期刊材料科学-综合类T1区期刊无机非金属-综合类T1区期刊报道范围☐热电材料☐高熵陶瓷☐二维材料☐透明陶瓷☐钙钛矿材料☐3D打印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极端环境服役材料……专题目录SCI IF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目录大会报告安排 (4)分会场报告程序表 (5)大会报告摘要(K02-K05) (21)A分会场报告摘要(A01-A49) (23)B分会场报告摘要(B01-B43) (43)C分会场报告摘要(C01-C45) (61)期刊专场报告摘要(A10-A12) (26)墙报交流 (82)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承办单位:乌镇实验室协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会议主席:史迅, 龚文, 邓元, 骆军会议学术委员会: 张增志, 唐新峰, 李敬锋, 张清杰, 陈立东, 赵新兵, 张文清, 林元华, 蔡克峰, 赵文俞, 杨荣贵, 何佳清会议组织委员会:史迅, 邓元, 朱铁军, 赵立东, 裴艳中, 赵怀周, 骆军, 苗蕾, 肖翀, 张勤勇, 刘玮书, 周小元, 姜鹏, 万春磊,隋解和, 阚宗祥, 张挺, 张倩, 仇鹏飞, 魏天然会议秘书:仇鹏飞, 魏天然, 郑珊, 蔡莉赞助单位:乌镇实验室广西自贸区见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广州市奥冷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玻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柯锐欧科技有限公司耐驰科学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凯戈纳斯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甘肃金川六族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林赛斯(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pj Comput. Mater.》《无机材料学报》主要日程安排大会报告安排A会场日程(宫音厅)大会报告摘要(K02-K05)K-02氧化物热电材料:从块体到薄膜林元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氧化物基热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热电材料。
211081672_福建省公费师范男生多元智能分布的探索:基于振动影像技术的评估
1192023年2月上 第03期 总第399期1.研究背景当代教育研究学者针对人类智能的发展与分类提出了很多解释,其中以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和Sternberg 的智力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为最经典的概念。
Sternberg 提出了“成功智能”的概念,指出成功智力是由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所结合。
Gardner 所提出的“多元智能”实质是一种脑神经科学的理论,反对将个体的智能机械地划分为某些特定智能,而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所有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只不过各智能在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上有异。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和生物统计技术的发展,Shearer (2020)通过脑电实验的研究证明对多元智能的评估是衡量大脑皮层各区域神经元发育的指标[1]。
Minkin(2017)基于第三代生物统计的振动影像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多元智能评估系统——VibraMI93[2]。
相比于传统的“自陈量表”,这一系统能够在被试回答较少多元智能问题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其潜在情绪的图像波动,以解决传统智能测验无法客观评估被试真实心理状态的问题。
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以多元智能量表丙式(CMIDAS-C)为效标,该系统的评估结果在多项构面上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3]。
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我国关于促进教师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4]。
2015年起,福建省出台开始试点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公费师范男生的政策,所培养的毕业生已逐步进入实践岗位。
本研究将采用VibraMI93系统评估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公费师范男生的多元智能,分析其智能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对整个群体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解读。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福建省某公费师范男生政策试点高校,以自愿原则征募到符合入组标准的2019级公费师范男生被试59名,均为右利手、能够不佩戴眼镜完成测试、能够完成包含预实验在内的全部测试环节,被试3年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位于所在专业的25%~75%,即未选取特定能力水平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2011年10月27-29日,南京)日程表2011年10月26日晚预备会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主持人:刘人怀院士主题时间地点1、讨论通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议程和主持人2、会议准备事项20:00-21:00钟山宾馆主楼203 2011年10月27日上午开幕式主持人:欧进萍院士主题时间地点1、刘人怀院士致开幕词2、南航校领导致欢迎词3、代表合影8:30-9:40南航明故宫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大会学术报告(1)主持人:陈心昭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陈予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工程应用与进展10:00-11:00 南航明故宫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孟光我国航天工程发展与主要的动力学问题11:00-11:4012:00-13:00午餐2011年10月27日下午代表大会专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主持人:刘人怀院士主 题时 间 地 点1、 为2010年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2、 学会副理事长陈国平教授代表六届理事会作学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含会费标准)3、 审议、通过学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会费标准4、 审议、通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5、 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通过第七届理事会选举办法6、 选举学会第七届理事会14:00-16:00钟山宾馆(主楼三层) 金陵厅大会学术报告(2)主持人:杨绍普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高金吉 机械振动故障靶向抑制原理与自愈化 16:20-17:00钟山宾馆 (主楼三层)金陵厅熊诗波 机械系统动态测试、多体动力学仿真与疲劳耐久性设计17:00-17:4018:00-晚宴第1分会场:模态分析与试验主持人: 韩清凯教授、尹冠生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李宏坤基于频率分辨率评价模型的柴油机状态识别14:00-14:15钟山宾馆 主楼203张晓旭 受控线性动力系统的频响分析与参数辨识 14:15-14:30严谨 基于速度测量的管道动态应力应变预估 14:30-14:45胡彦超 基于傅式正交多项式的整体频响函数拟合算法 14:45-15:00朱军华 结构损伤响应时程主成分及其相关性分析 15:00-15:15杨庆平 模态分析在多管齐射炮架设计中的应用 15:15-15:30唐晓峰 复合材料连杆机构模态分析 15:30-15:45许斌 对热环境下薄壁细长旋成体模态分析的讨论 15:45-16:00刘剑锋 苏通大桥运营阶段动力特性参数变异性研究 16:00-16:15许卫锴 考虑阻尼的一维声子晶体带隙特性分析及等效参数预测16:15-16:30黄润华 机器振动测量与评价标准的四个发展阶段16:30-16:45沈晓庆 加速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与标定系统研究 16:45-17:0018:00-晚宴第2分会场:非线性动力学、土动力学、随机振动主持人:孙玲玲教授、徐自力教授 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冯志华窄带随机激励带集中质量梁的主参激共振14:00-14:15钟山宾馆 主楼204魏克湘 电流变弹性体夹层结构梁的动力学特性与振动控制 14:15-14:30姜金辉 弹性薄板结构在分布随机动载荷激励下响应功率谱的快速算法14:30-14:45张振华 一种分段非线性滞后单自由系统的动力学研究14:45-15:00祝效华 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破岩机理研究 15:00-15:15蒋瑜 一种新的非高斯随机振动载荷数值模拟方法 15:15-15:30张安平 基础平稳随机激励下基于有限测点响应的结构动态响应计算15:30-15:45农绍宁 多维基础激励下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15:45-16:00郭翔鹰 两自由度角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16:00-16:15胡磊 某整流罩支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16:15-16:30张伟 复合材料悬臂板系统的多脉冲同宿轨道 16:30-16:4518:00-晚宴第3分会场:结构动力学(1)主持人:王大钧教授、张志谊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刘献栋考虑罐内液体晃动的液罐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仿真研究14:00-14:15钟山宾馆主楼205方圣恩基于响应面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14:15-14:30 王轲基于模态试验与优化的静动力学模型转换14:30-14:45 郭静微分求积时间单元方法14:45-15:00 刘文光考虑结构裂纹扩展的振动疲劳寿命计算方法15:00-15:15 张保强不确定性热弹耦合梁的固有振动分析15:15-15:30 周俊杆系结构振动计算的解析节点法15:30-15:45 金基铎轴向流中悬臂圆柱体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分析15:45-16:00孙涛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悬臂转子的动力学建模与响应瞬态计算16:00-16:15张玉杰阻尼不相似动响应模型的修正方法研究16:15-16:30 刘志军拉索及吊杆张力振动测量方法研究16:30-16:45 周春桂基于有限元和神经网络的杂交建模研究16:45-17:0018:00-晚宴第4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专题报告、振动噪声理论及应用)主持人:申仲翰研究员、曹宗杰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郑兆昌纪念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实践的体会——从工程力学研究班到探空火箭上天14:00-14:15贵宾楼A座四层会场应怀樵中国虚拟仪器的诞生、发展与诺贝尔情怀14:15-14:30应怀樵太赫兹频率振动与原子核共振、颤振现象利用及可控核聚变的探讨14:30-14:45应怀樵传递函数的测试及实时控制和反演14:45-15:00 王大钧《结构振动的定性理论》概论15:00-15:15 向树红航天器与振动台系统闭环虚拟试验技术研究15:15-15:30 张志谊轴系-壳体耦合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15:30-15:45 王海坤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鞭状振动的阻尼现象研究15:45-16:00 王世明离岸海洋观测装备波浪能供电统远程监测诊断技术16:00-16:15 李银山用初值变换法求解非对称强非线性振动问题16:15-16:30 徐东镇滚动与滑动轴承的时变非线性受迫振动16:30-16:45 黄修长曲梁隔振器振动响应的波动法研究16:45-17:0018:00-晚宴2011年10月27日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主题时间地点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0-22:00钟山宾馆主楼2062011年10月28日上午代表大会专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人:欧进萍院士主题时间地点1、通过第七届常务理事会选举办法2、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3、选举第七届常务理事,选举理事长,选举秘书长,选举副理事长4、宣布第七届常务理事会选举结果5、新当选理事长讲话6、第七届理事会照相8:00-10:00钟山宾馆(主楼三层)金陵厅大会学术报告(3)主持人:高金吉院士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王大钧弹性结构理论中动力学解的存在性及模态的基本性质10:20-11:00 钟山宾馆(主楼三层)金陵厅何正嘉自适应多小波基函数构造与机械故障诊断应用研究11:00-11:4012:00-13:00午餐第1分会场:大飞机中的动力学问题、包装动力学(1)主持人:刘献栋教授、朱广荣研究员 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朱广荣 民用飞机结构动力学设计分析与适航验证技术 8:00-8:15 钟山宾馆主楼203朱广荣 大型飞机三维空间噪声的主动控制研究 8:15-8:30 朱广荣 噪声主动控制多通道频域LMS 算法及仿真 8:30-8:45 章俊杰 某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8:45-9:00 宋春艳 大型民机复杂结构抗鸟撞动力学分析与适航验证技术研究9:00-9:15 刘景光 有限元法在声疲劳分析DSR 法中应用技术研究 9:15-9:30 吴志斌 飞机尾翼鸟撞试验与分析模型验证 9:30-9:45 成名 民用飞机声疲劳的适航符合性验证9:45-10:00成名 三维离散元法及其在脆性材料破坏问题中的应用 10:00-10:15 黄勇 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数值模拟计算研究 10:15-10:30 黄勇 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水载荷预测方法研究 10:30-10:45 李琪 轴向和径向载荷对圆柱壳固有频率的影响10:45-11:00 高德 考虑转动的双曲正切与正切组合模型缓冲系统冲击响应研究11:00-11:15 周建伟 数字散斑相关法非接触振动工程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11:15-11:30 计宏伟 硒鼓缓冲气柱包装冲击响应与变形行为的图像相关分析11:30-11:45 贺志运输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在家电物流中的应用研究11:45-12:0012:00-13:00午餐第2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1)、包装动力学(2)主持人:郝长中教授、李银山教授 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左言言 一种新的GA 优化四自由度主动悬架控制 8:00-8:15 钟山宾馆 主楼204郑世杰 结构振动无线主动控制研究8:15-8:30 张小正 基于时域等效源法的瞬态声场重建方法 8:30-8:45 刘生江 双层波纹板结构的声传递损耗性 8:45-9:00 马驰骋 温度梯度场中梁结构的形变控制研究 9:00-9:15 张永斌 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车内声源识别实验研究 9:15-9:30 许卫锴 基于遗传算法的一维声带隙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9:30-9:45 陈卫华 变参数温度场下多孔金属材料吸声性能的试验研究 9:45-10:00 陆寅啸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分布浅析 10:00-10:15 廖欣 有倾角花纹块对轮胎噪声的影响 10:15-10:30 郭彦婕 新型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和应用研究10:30-10:45 徐亮 加权范数外推方法在声压和质点振速场外推中的性能研究10:45-11:00 毛崎波 通过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抑制结构振动的实验研究 11:00-11:15 刘金花 传动带系统非线性振动实验研究 11:15-11:30 任方不同声场等效转换方法研究11:30-11:4512:00-13:00午餐第3分会场:结构动力学(2)主持人:李映辉教授、王其申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曹宗杰 基于结构动力学对某型机翼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 8:00-8:15 钟山宾馆主楼205陈大林 气动载荷对板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8:15-8:30 胡杰 基础激励下结构响应计算的直接求解法 8:30-8:45 张冬冬 主分量法在结构动力学模型确认中的应用 8:45-9:00 张桥 动响应拓扑优化设计改进9:00-9:15 张忠 基于模态频率灵敏度的复杂结构模型修正 9:15-9:30马善智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舰载机偏心拦阻过程最优控制 9:30-9:45 俞刘建 一种考虑厚度方向温度梯度的板单元 9:45-10:00 刘荣贺 模型修正软件开发及其在某飞行器结构的应用 10:00-10:15 陈颖 一种二自由度系统物理参数识别方法 10:15-10:30 张铁亮 卫星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10:30-10:45 樊征兵不确定结构的模态和动响应分析10:45-11:0012:00-13:00午餐第4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分会场(振动噪声理论及应用、减振降噪控制)主持人:葛剑敏教授、李以农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李嵩 离心风机BPF 噪声数值预估方法及其应用 8:00-8:15 贵宾楼 A 座 四层会场申仲翰 高速列车设备舱支架结构振动分析 8:15-8:30 李小仨 管路分流元件流动噪声源数值模拟 8:30-8:45 纪琳 中频振动混合模型理论的应用局限性分析 8:45-9:00 曹青松 列车主动悬挂多速率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9:00-9:15 汤辰 球阵列在近场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9:15-9:30 万叶青 锻锤隔振基础动力分析及参数优化 9:30-9:45 陈辉 橡胶隔振器冲击强度试验研究9:45-10:00 袁万朋 大型弹性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仿真研究 10:00-10:15 刘记心 基于声辐射的结构振动有源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10:15-10:30 王亚涛 光学设备隔振平台的隔振性能研究 10:30-10:45 张弛 离心风机风井噪声治理隔振研究 10:45-11:00 刘栋 某制冷压缩机的降噪设计和实现11:00-11:15孙国良 蓄电池机架仿真分析与实验对比11:15-11:30 李冬鹏 蓄电池机架试验模态分析11:30-11:45 王亚涛模态分析在振动时效设备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11:45-12:0012:00-13:00午餐2011年10月28日下午代表大会专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人:欧进萍院士主题时间地点1.通过授予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名单2. 通过聘请顾问名单3. 通过常务理事分工各工作委员会名单4. 通过聘任学会干部名单5. 理事长讲话,布置讨论学会工作14:00-15:00钟山宾馆(主楼二层203)第1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2)、动态测试与动态分析主持人:杨世锡教授、高立新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李生权基于输出预估自抗扰策略的加筋壁板结构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15:00-15:15钟山宾馆主楼203胡锦旋APU安装系统隔振器布局研究15:15-15:30 陆洋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15:30-15:45 严博电磁分支电路阻尼梁的振动控制15:45-16:00 师培峰多维正弦振动控制算法研究16:00-16:15 冯辅周排列熵算法研究及其在振动信号突变检测中的应用16:15-16:30 胥永刚微弱信号差分振子检测带宽的特性分析16:30-16:45 黄鑫两栋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间的气动干扰效应分析16:45-17:00 侯有政基于CUDA的动载荷频域识别的并行算法研究17:00-17:15 王旭冲击载荷部位的识别方法17:15-17:3018:00-晚餐第2分会场:故障诊断、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主持人:邓子辰教授、陈淮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于德介基于线调频小波路径追踪阶比循环平稳解调的齿轮故障诊断14:00-14:15钟山宾馆主楼204李允公关于听觉模型及其在机械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几点讨论14:15-14:30徐赵东多维隔减震装置对大跨网格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14:30-14:45 纪峰动静压轴承动特性多方法参数识别及综合14:45-15:00 郝旺身基于HHT边际谱与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15:00-15:15 林秀全振动测量分析在电机故障诊断中应用15:15-15:30 司爱威基于可变风险SVM模型的故障识别方法研究15:30-15:45 冯明时基于线性不变矩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15:45-16:00王鑫基于遗传算法选择优化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故障诊断研究16:00-16:15李斯伟LXI总线技术在网络化监测系统中的应用16:15-16:30 张珂油液(脂)监测技术在低速重载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6:30-16:45 谢金良基于CAN总线的油液在线监测系统16:45-17:0018:00-晚餐第3分会场:模态分析与试验、机械动力学主持人:宋汉文教授、张希农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陈章位振动试验控制技术与系统研究进展14:00-14:15钟山宾馆 主楼205王卫东 基于广义能量指数的垂向轨道-车辆系统传递函数研究14:15-14:30 周安安数控滚齿机模态分析与试验验证14:30-14:45杜飞平 基于Hilbert —Huang 变换的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模态参数辨识方法14:45-15:00 伍敏单圆盘转子模态分析方法研究15:00-15:15潘紫微 棒材轧机精轧机组主齿轮箱剧烈振动的分析 15:15-15:30侯守武 舰船典型设备基座阻尼结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15:30-15:45李永祥 旋挖钻机桅杆建模仿真与试验分析 15:45-16:00赵怀耘 驱动系统扭转自激振动对机车垂向动力性能的影响 16:00-16:15王涛Numerical Studies of Flexible Oscillating Dual-aerofoilPropulsion System16:15-16:30潘宏刚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声固耦合模态分析16:30-16:45陈宗广 高速列车受电弓处车体振动研究 16:45-17:00何欢 多腔体气囊折叠-展开动力学建模技术研究 17:00-17:1518:00-晚餐第4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分会场(模态试验与分析、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主持人:饶柱石教授、沈松研究员报告人题 目 时 间 地 点刘进明 桥梁健康监测的动态参数识别技术14:00-14:10 贵宾楼A 座 四层会场沈 松 桥梁自动化模态的远程实时监测14:10-14:20 刘进明 振动和声的互易性原理在结构模态试验中的应用 14:20-14:30 何小斌 汽车排气系统的模态实验分析14:30-14:40 何小斌 某居民楼的模态测试分析14:40-14:50 魏少东 某大型立式机床的试验模态分析 14:50-15:00 魏少东 自由梁的位移、应变和声模态分析15:00-15:10谭祥军 整车状态下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分析15:10-15:25 包淼 某型号汽车驾驶室模态测试分析15:25-15:40 刘锋 基于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5:40-15:50 刘锋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包络分析的齿轮故障诊断15:50-16:00黄友 高速电梯气动/振动噪声一体化仿真分析 16:00-16:15 徐有刚 大口径反射镜微振动响应分析16:15-16:30刘艳超 小波变换在机械结构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16:30-16:45 巩晓赟小波包-矢双谱分析及其在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应用研究16:45-17:0018:00-晚餐2011年10月29日上午第1分会场:转子动力学(1)主持人: 吕振华教授、彭志科教授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张艾萍 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8:00-8:15 钟山宾馆主楼203韩清凯 内外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敏感性分析8:15-8:30 李明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圆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8:30-8:45 曹宏瑞 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建模与损伤机理分析 8:45-9:00 谷伟伟 干摩擦阻尼叶片的界面约束力描述及振动响应求解 9:00-9:15 刘雅琳 时频域融合算法的改进及在叶片振动响应分析中的应用9:15-9:30 上官博 松装叶片燕尾型叶根结构参数对干摩擦减振效应的影响9:30-9:45 李自刚 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9:45-10:00韩东江 气浮轴承-转子系统低频振动试验分析10:00-10:15 王彬 基于动力学响应分析的滚动轴承最佳测振点选择10:15-10:30陈巍 某超高速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Part I :无碰摩转子 10:30-10:45 陈巍 某超高速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Part II: 碰摩转子 10:45-11:00 姚学诗 风机叶片-发电机转子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 11:00-11:15 陈艳平 高速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11:15-11:30 王建磊 动静压轴承温度场和热变形的仿真分析 11:30-11:45 杨培基可倾瓦轴承瓦块变形问题的分析方法11:45-12:0012:00-13:00午餐第2分会场:振动利用工程、转子动力学(2)主持人:史铁林教授、袁小阳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侯书军振动利用工程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及其共性关键动力学问题8:00-8:15钟山宾馆主楼204陈维山纵振换能器式圆筒型超声电机中换能器耦生弯振研究8:15-8:30杨小辉弯振复合型超声电机激励方式研究8:30-8:45 谷伟摩擦隔震砌体房屋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研究8:45-9:00 张超振动能量回收功能的无线传感器9:00-9:15侯志强三个不同结构的活塞式颗粒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对比研究9:15-9:30郭晓庆三类偏心振动球磨机的仿真和实验研究9:30-9:45 赵雪涛振动辊式破碎机动力学分析9:45-10:00 刘英想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10:00-10:15 贾力伟振动助流作用机理的离散单元仿真研究10:15-10:30 尹育聪组合结构超声电机在真空高低温复合环境下的研究10:30-10:45 皋路压电双晶片结构的仿尾鳍式无阀泵改进研究10:45-11:00 胡笑奇一种仿生型无阀压电泵的研究11:00-11:15王亮摆动振子参数与尾鳍式无阀压电泵工作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11:15-11:30许佼毛细节流高速动静压轴承气液两相润滑特性分析11:30-11:45 李星辉转子轴向定位与平衡的功能集成原理和图解法11:45-12:0012:00-13:00午餐第3分会场:结构动力学(3)、其他主持人:江克农教授、苏成教授报告人 题 目时 间 地 点杨智春 填充泡沫铝的多层铝管动态压溃吸能特性研究 8:00-8:15 钟山宾馆 主楼205 郑钢铁 子结构综合的研究进展与应用8:15-8:30 刘超峰 身-翼-舵组合体高超声速变攻角颤振计算 8:30-8:45 薛彩军 起落架着陆姿态对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8:45-9:00 倪磊 基于全局近似模型的飞机结构耐撞性优化9:00-9:15 何成 基于分级修正思想的高温环境结构动力学模型技术研究9:15-9:30 张保强 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模型修改及不确定性分析 9:30-9:45 徐菁 时域动载荷识别的若干修正算法9:45-10:00 徐向泽 基于相位的结构损伤过程频率跟踪方法研究 10:00-10:15 时伉丽 移动载荷下黏弹性Pasternak 地基梁动力学响应 10:15-10:30 沈敏 基于多阶频率及振型约束的模型构建 10:30-10:45 樊功勤 空中平台动态干扰对传递对准的影响 10:45-11:00 刘丽威 弹性地基上功能梯度梁的动力学特性分析11:00-11:15 张文明 随机表面粗糙度对MEMS 径向气体轴承性能的影响 11:15-11:30 李英玉米植株的振动特性测试11:30-11:4512:00-13:00午餐第4分会场: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仪器设备与试验系统)主持人:陈剑教授、陈克安教授 报告人题 目时 间地 点应怀樵 虚拟仪器、卡泰仪器与智慧仪器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8:00-8:15 贵宾楼 A 座 四层会场应怀樵 941振动传感器频响函数实时测试和反演研究 8:15-8:30 应怀樵 941BH 振动传感器超低频实时反演试验研究8:30-8:45 林劲 磁悬浮-空气轴承振动台——用于高精度,宽频振动加速度计标定8:45-9:00 葛宝珊 积木式多DSP 并行处理系统路由算法研究 9:00-9:15 沈松 手持式超量程声学分析仪的设计研究 9:15-9:30 董书伟 车辆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设计9:30-9:45 王玮 基于FPGA 的PXI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9:45-10:00 宋世磊 基于ARM-Linux 的USB3G 模块设备驱动的研究 10:00-10:15 宋浏阳 基于蚁群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10:15-10:30 张占一 某兆瓦级发电机组噪声故障分析 10:30-10:45 曹宗杰 装载方案不同对某型运输飞机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10:45-11:00 呼春晖 三种扭力轴扭矩对比分析11:00-11:15 包淼 基于DASP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桥梁动静载测试 11:15-11:30 朱怀亮基于小波方法的高压断路器动力测试与分析11:30-11:4512:00-13:00午餐2011年10月29日下午大会学术报告(4)主持人:邢誉峰教授报告人题目时间地点郑兆昌再论非线性振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4:00-14:40钟山宾馆(主楼三层)金陵厅陈章位MIMO多轴多点振动控制关键技术及实现14:40-15:20闭幕式主持人:王永亮副校长主题时间地点欧进萍院士致闭幕词15:40-16:20钟山宾馆(主楼三层)金陵厅国际振动设备展览参展商地 点时间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7-B1 10月27日14:00-20:0010月28日8:00-20:0010月29日8:00-18:00德国M+P 国际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8-B3 杭州亿恒科技有限公司钟山宾馆主楼307-B2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8-B4 加拿大太平洋光电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8-C10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钟山宾馆主楼308-C6 上海相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7-C4 冠一科仪(集团)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7-C5 苏州舜新仪器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7-C2 动测系统(国际)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7-C1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钟山宾馆主楼308-C7 英伟达公司钟山宾馆主楼308-C9国际振动设备技术发布会(2011年10月28日)联系人:姜金辉题 目时 间地 点英伟达公司技术发布8:00-8:30 钟山宾馆 主楼206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8:30-9:30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9:30-10:30 德国M+P 国际公司技术发布 10:30-11:30 动测系统(国际)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11:30-12:00 杭州亿恒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14:00-15:00 加拿大太平洋光电公司技术发布 15:00-15:30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技术发布 15:30-16:00 上海相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MSC 技术发布 16:00-16:30 苏州舜新仪器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16:30-17:00 冠一科仪(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布 17:00-17:30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发布17: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