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Sun Jul 20 19:03:24 2008日本陆军在二战中有好几款军服,主要是跟据的战场环境而更替,最著名的是“昭和5式”和“98式”。

“昭和5式”设有肩章,军衔也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则是体现兵种,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

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口戴为倒山字型,军纽口为铜制,很大很显眼,质地为昵子,在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本陆军就是穿的这种军服。

“98式”军服特征是军衔表现在领子上,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陆军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

日本军方担不少上战场视查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兵种表现为“M”型胸章,一般别在右胸,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陆军的军服也不止上述两种,还有些寒冷地区,如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使用的冬装。

还有在东南亚和缅甸使用的“40式”热带作战服。

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左为日本关东军步兵列兵,头戴“18式”钢盔,身穿羊毛防寒袄。

中为雪地作战步队士兵,头戴类似钢盔的防寒盔,这种盔很像当时纳粹德军的钢盔。

右为日本陆军骑兵大尉,领章为淡绿色,这是日本骑兵的兵种色左为日本陆军少佐,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武长,头戴棉帽。

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1932年进攻中国山海关关内左为日本陆军关东军大佐中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中将右为日本关东军铁道卫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入侵蒙古国的日本关东军左为日本陆军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拎着一件防化服。

侵华日军的骑兵装具

侵华日军的骑兵装具

侵华日军的骑兵装具侵华日军的骑兵装具沈克尼文/图1933年“讨伐”热河的日军骑兵我收集侵华到日军步兵装具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抗日战争中的日军骑兵及其装具。

“谢幕”的日本骑兵熟悉日本历史的人知道,1575年4月,武田信玄过世之后,其子武田信赖率15000骑兵与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战于长筱城。

此战,武田家世代经营的铁甲骑兵被织田军的火枪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日本战史上火枪第一次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日本的骑兵从此走向没落。

然而,日本没落的骑兵也参加了侵华战争。

日本伊藤正德在《日本军血战史》一书中扬言:“在中国中南部的战场,自一九四二年以后,骑兵已经完全替代了汽车部队,而在缅甸也同样壮观。

虽然骑兵战即将成为历史陈迹,但在世界骑兵战的闭幕中,精彩的谢幕却在中国上演,缅甸之役也是其中一幕。

”书中特别提及以藤田茂一少将的骑兵第4旅团,1945年4月的老河口之战,称之为“荣获殊勋”。

对此,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翻阅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一书中《老河口作战经过》的章节。

我找到了日军骑兵第4旅团在老河口作战中的表现。

骑兵第4旅团骑炮兵第4联队在攻击发起前即遭美军飞机轰炸,“该联队本部干部尽被炸死”。

旅团所辖骑兵第25联队进攻老河口北门,遭中国军队顽强抗击,“第2中队长夏目大尉、联队炮中队长锻冶大尉相继战死。

联队长做好全部被歼的准备,命令烧毁密码本。

傍晚奉旅团命令中止攻击,……支援的独立步兵第30大队两次攻击也告失败。

”攻击老河南关的骑兵第26联队,因城墙上中国军队的猛烈射击,“加之汉水对岸的炮击,难以前进,战况呈胶着状态。

联队长31日正午奉旅团长命令撤退,脱离困难的战场。

……第115师团长杉浦中将令骑兵旅团到后方恢复战力,由第115师团接替攻占老河口”。

这么说,骑兵第4旅团老河口之战,并非“荣获殊勋”而是攻击受挫,被撤换下来。

肩刀的日军骑兵(手持“三二式”军刀,背负“四四式”骑枪和骑兵弹盒)我又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缅甸作战》一书中寻找对日军骑兵的记述。

二战各国单兵装备(军服)清单,德军队的最精致,也最复杂

二战各国单兵装备(军服)清单,德军队的最精致,也最复杂

二战各国单兵装备(军服)清单,德军队的最精致,也最复杂自人类战争爆发以来,军装/制服就成为了士兵或者准军事人员必须穿着的制服,除了用来区分敌我双方之外,军服更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是士兵一辈子的荣耀。

下面,我就来详细的列举一下二战期间欧洲各国的军服以及单兵装备。

1943年,美军82空降师•①带有伪装网的M2头盔•②M1942夹克•③M1942长裤•④M1934羊毛衬衫•⑤靴子•⑥M1936主皮带,带M1916枪套,适用于柯尔特M1911手枪•⑦M1936背带•⑧M1A1卡宾枪•⑨M2A1防毒面具•⑩M1910折叠铲•⑪M1942水壶•⑫M1910储物包•⑬狗牌•⑭M1918 Mk I 军刀•⑮M1936背包1944年,英国第一空降师,中士军服•①带迷彩网的MkII头盔(跳伞专用)•②普通的战斗服•③M41“丹尼工作服”夹克•④迷彩网•⑤伞兵绳(T oggle rope)•⑥靴子•⑦M37绑腿•⑧M37背带和储物包•⑨司登冲锋枪带刺刀•⑩M36型手榴弹1944年,意大利/希腊,人民掷弹兵师•①M40德式钢盔•②M43夹克•③普通军裤•④普通军用衬衫•⑤普通袜子•⑥靴子•⑦绑腿•⑧主皮带•⑨弹药袋•⑩M-38背带•⑪军事歌曲集•⑫M-24手榴弹•⑬遮脸迷彩网•⑭M-38防毒面具•⑮毛瑟98k步枪•⑯M-84 / 98刺刀•⑰步兵突击奖章1942-1945年的美国步兵制服•①M1头盔•②M1934衬衫•③M1934运动衫•④M1941长裤•⑤皮靴•⑥M1938绑腿•⑦M1926救生带•⑧M1937弹药带•⑨M1924个人储物袋•⑩M1910水壶•⑪防毒面具袋•⑫M1918A2勃朗宁自动步枪,带M1907腰带•⑬臂章•⑭北非部队证书•⑮和上面一样•⑯臂章:A 第一装甲师、B 第二装甲师、C 第三步兵师、D 不清楚、E 第三十四步兵团、F 第一步师1942年,北非意大利工程兵•①带有工程兵徽章的钢盔•②领口带有工程兵徽章的热带运动衫•③皮带、背带和弹药袋•④短裤•⑤衬衫•⑥6.5毫米卡尔卡诺91/41步枪•⑦1891型刺刀•⑧6.5毫米弹药•⑨SRCM 1935手榴弹•⑩T-35防毒面具•⑪面包袋•⑫水壶•⑬护目镜•⑭皮靴1944年夏季,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①M-40 野战帽•②M-40钢盔带有党卫军徽章•③44年款党卫军制服,肩上一般有骑兵徽章•④长裤•⑤M-35皮带•⑥羊毛衬衫•⑦M-39背带•⑧“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的袖章•⑨羊毛手套•⑩铁拳反坦克火箭筒•⑪7.92毫米的STG 44突击步枪•⑫M-84/98刺刀•⑬有防潮布的弹药袋•⑭M24式长柄手榴弹•⑮党卫军的记事本•⑯M-31水壶•⑰M-43皮靴•⑱绑腿1943年,波兰人民军(苏联)第一步兵师第二中队•①1937罗加蒂夫卡(rogatywka)帽子•②1936年型夹克•③苏联马裤•④1935型军官皮带•⑤纳甘左轮手枪的皮套•⑥皮革文件袋•⑦皮靴•⑧指南针•⑨双筒望远镜•⑩PPSh-41冲锋枪•⑪英勇十字勋章、“荣耀功绩”奖章1940-1945年,英国的波兰少校军装•①皇家空军军官帽,正面贴的是波兰空军徽章•②皇家空军军官外套,衣领上仍然是波兰徽章,袖章属于英国飞行员袖章•③军官长裤•④皮鞋•⑤公文包•⑥“维尔图蒂·米利塔丽”十字勋章•⑦步兵学校的军官徽章•⑧观察员徽章•⑨英国的航海之翼1939年,波兰步兵•①1939年波兰驻军帽•②1937年波兰野战帽•③1937钢盔•④1936夹克•⑤狗牌•⑥1932 防毒面具,装在帆布袋中•⑦私人袋子•⑧皮革弹药袋•⑨1933面包袋•⑩皮带•⑪1938食品袋•⑫1928刺刀套•⑬折叠铲在皮革套内•⑭1933毛毯•⑮军用饼干•⑯1931水壶•⑰勺子和叉子•⑱折叠布带•⑲靴子•⑳GR-31防御型手榴弹•㉑GR-31进攻型手榴弹•㉒7.92毫米的毛瑟1898a步枪•㉓7.92毫米弹药夹•㉔1924刺刀•㉕剪线钳1939年,波兰骑兵军官•①1935驻军帽•②1923军便帽•③第三骑兵团的圆形帽•④1937野战帽•⑤1936军官夹克•⑥乌兰军团的纪念徽章•⑦狗牌•⑧1936军官外套•⑨1935“ Vis”手枪•⑩私人袋子•⑪1936军官皮带•⑫1935“ Vis”手枪皮套•⑬军官靴与马刺•⑭军官包,B型•⑮双筒望远镜•⑯手枪背带•⑰波兰1921/22军刀1939年,波兰乌兰骑兵•①军便帽•②1932军便帽•③“亚德里安”法国钢盔•④1936夹克•⑤1931水壶•⑥狗牌•⑦皮革弹药袋•⑧主皮带•⑨RSC防毒面具,带滤罐•⑩1924刺刀•⑪军用铲子•⑫带马刺的靴子•⑬1931杂物包•⑭私人袋子•⑮934骑兵军刀•⑯7.92毫米毛瑟1898a步枪•⑰1924刺刀•⑱7.92毫米弹药夹•⑲叉子、汤勺套件1945年,波兰第1装甲师维修保障部队•①M 37/40战斗服,衣领上的维修单位标志•②第1装甲师的黑色肩章•③第1装甲师的徽章•④波兰十字勋章•⑤M 37背带•⑥柯尔特M1911手枪以及枪套•⑦靴子•⑧皮革背心•⑨驾驶员手套•⑩装甲部队头盔•⑪AT Mk II摩托车头盔•⑫Mk II头盔•⑬绑腿1945年,波兰第二兵团的中尉军服•①M40战袍•②美国羊毛衫•③ M40大衣•④M42贝雷帽•⑤鞋子•⑥M37面包袋•⑦狗牌•⑧卡西诺胸章•⑨波兰军第二火炮纪念徽章•⑩波兰英语袖珍字典•⑪宣传传单1944年阿纳姆,波兰第1空降旅中尉•①英国贝雷帽,上面有波兰鹰的军衔徽章•②丹尼森罩衫的夹克工作服•③“ Oversmock”背心•④军官靴•⑤M37战斗服的长裤•⑥英国地图袋•⑦缴获而来的德国弹药袋•⑧背带和和皮套•⑨9毫米司登冲锋枪•⑩AT Mk II机载头盔1942-1943年,波兰第一装甲师少校(英国)•①带有波兰鹰和少将徽章的英国军便帽•②英国军官夹克•③英国长裤•④军官皮带•⑤衬衫和领带•⑥军官靴•⑦第一装甲师的黑色肩章•⑧第一装甲师徽章•⑨第一营的十字勋章•⑪第一装甲的荣誉绳1942年,波兰人民军•①1937峰顶帽•②夹克•③长裤•④靴子•⑤简易臂章•⑥9毫米MP-40冲锋枪1944年,华沙起义军•①德国“角斗士”头盔•②德国“ Sumpftarnmuster”营地的国防军运动衫•③1933皮带•④波兰马裤•⑤德国1939年前的战靴•⑥波兰本土军队臂章•⑦9毫米司登冲锋枪•⑧MP-38/40冲锋枪的弹匣袋1945年3月,波兰第1军•①1937野战帽•②苏联M1940头盔•③1937款大衣•④1936防水夹克,领口上有步兵徽章•⑤M 1935运动裤•⑥绑腿•⑦苏联皮带•⑧靴子•⑨德国M-09弹药袋•⑩锅•⑪勺子•⑫带刺刀的莫辛纳甘1891/30步枪•⑬F-1手榴弹•⑭RPG-1反坦克手榴弹•⑮莫辛纳甘步枪的清洁器•⑯马克沁机器弹药盒•⑰水壶1941年在苏联的波兰军队•①1937野战帽•②1937大衣•③背带•④904弹药袋•⑤毛毡靴•⑥防水布手套•⑦7.62毫米的SVT-40步枪1940年,波兰驻法国陆军第1掷弹兵师•①1919贝雷帽•②1918法式军便帽•③1915法国“亚德里安”头盔•④波兰峰顶帽•⑤弹夹•⑥弹药包•⑦皮革背带•⑧1916弹药袋•⑨03/14主带•⑩毫米Berthier1892步枪•⑪938夹克•⑫1922裤子•⑬1935型皮包带防毒面具•⑭日历本•⑮1893背包•⑯毛毯•⑰1935餐盒•⑱1935杯子•⑲水壶•⑳1917款靴子1944年夏,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①M-40野战帽•②M-40头盔,带有党卫军徽章•③M44新款运动衫,肩带上有骑兵标志•④裤子•⑤M-35皮带•⑥羊毛衬衫•⑦M39背带•⑧党卫军“弗洛里安·盖依”骑兵是的袖章(Florian Geyer)•⑨羊毛手套•⑩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⑪7.92毫米的Stg44突击步枪•⑫M-84/98刺刀•⑬防水弹药袋•⑭M-24手榴弹•⑮党卫军的记事本•⑯M-31水壶•⑰M-43皮靴•⑱绑腿1944年诺曼底,党卫军下士(Sturmmann)军服•①M-40头盔,带党卫军徽章•②M-43战地上衣,领口和左袖上印有下士徽章,纽扣上有铁十字勋章•③M43裤子,带迷彩色•④带党卫军标志的皮带•⑤MP-40冲锋枪的弹匣袋•⑥地图袋•⑦9毫米MP-40冲锋枪•⑧食品袋、水壶、帐篷•⑨靴子•⑩防毒面具罐党卫军高级突击队队长•①M-38党卫军军官夹克,左臂上是一个SD菱形标志,右臂是一个银V标志•②党卫军军官帽•③长裤•④M-34军官皮带•⑤一等功十字架、战功十字勋章、1941/42年东线战役奖章•⑥德国元首荣誉大宝剑•⑦党卫军笔记本1944,德国伞兵下士•①1938伞兵头盔•②伞兵迷彩运动衫,手臂上有伞兵军衔,胸口有德国的空军鹰•③M-37裤子•④M-38防毒面具装在帆布袋里•⑤9毫米MP-40冲锋枪•⑥MP-40弹药袋•⑦M-31水壶•⑧M-31视频袋•⑨军用折叠铲•⑩ Ziess 6×30双筒望远镜•⑪靴子1944年法国,德国Linse(LADUNGSSCHNELLBOOT LINSE)爆炸船操作员•①1938伞兵头盔•②救生衣•③德国海军皮夹克,袖上有小型作战单位徽章•④皮裤•⑤战士运动衫•⑥船员军便帽•⑦日记本1939-1940年,德国骑兵中士•①M-35钢盔•②骑兵夹克,带有骑兵的金色徽章•③骑兵马裤•⑤卢格P-08手枪枪套•⑥皮革背带•⑦带马刺的骑兵靴•⑧M-38防毒面具•⑨防芥子毒气的布•⑩号角1940年,德国海军登陆部队•①M-35头盔,带德国海军徽章•②士兵夹克,袖子上有海军标志•③标准长裤•④靴子•⑤M-38罐装防毒面具•⑥皮带和弹药袋•⑦M-31防水布面包袋•⑧水壶和餐具•⑨毛瑟98k步枪1944年法国,德国空军•①M-40头盔•②M-43野战帽•③M-43迷彩运动衫•④裤子•⑤背带和弹药袋•⑥毛瑟98k步枪,带刺刀•⑦M-31面包袋•⑧M-31水壶•⑨M-39靴子•⑩狗牌•⑪加热器1939年,德国装甲部队中尉•①军官帽•②黑色军官夹克,领口上有骷髅师标志•③灰色衬衫•④装甲部队长裤•⑤军官靴•⑥耳机•⑦喉头送话器•⑧目镜•⑨M-34皮带•⑩卢格P-08手枪皮套•⑪皮手套•⑫灰色袜子•⑬M-31地图袋•⑭蔡司6×30双筒望远镜1944年德国空军,300“野猪”(Wilde sau)联队•①LKp N101耳机•②Fl.30550护目镜•③Drager 10-69型氧气面罩•④汉卡手表•⑤AK 39Fl罗盘•⑥Walther Flarpeistol M-43手枪,带弹药带•⑦枪套•⑧FW-190降落伞•⑨航空靴•⑩M-37德国空军马裤•⑪德国空军皮夹克,带有军衔和德国空军标志1943年德国空军,少校军服•①M-41空军野战帽•②M-41德国空军•③亚麻长裤•④P-08手枪套和皮带•⑤非洲地区的空军袖章•⑥皮手套•⑦氧气面罩•⑧带耳机的亚麻飞行员帽•⑨救生衣•⑩皮靴。

二战日军空降部队军服图册

二战日军空降部队军服图册

二战日军空降部队军服图册二战日军空降部队军服图册00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Elite系列第127号:二战日本伞兵部队-Japanese Paratroop Forces of World War II。

原作者G Rottman和A Takizawa,绘图M Chappell和A Hock,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帝国日本陆军伞兵A1:训练中的伞兵,1941年这名士兵穿配套布腰带的轻便一件式跳伞服,一个巨大的斜开口口袋位于左腹部,袖口和脚踝的位置都有松紧口设计,而军衔章有时候会展示在领子上。

覆盖裹布的橡胶制头盔上佩戴通用的帝国日本陆军黄色五角星帽徽。

短靴的鞋腰相比标准版更高一些,它有7排穿鞋带的扣眼而不是5排;具有线条纹理的夏季版飞行员皮手套也戴在他的手上。

另外,伞兵背的1型降落伞并不带有胸前的备用伞包。

A2:伞兵,第2突袭团,巨港行动,1942年2月套裹布的伞兵钢盔在这次行动中被使用。

帝国日本陆军测试中的在侧面有长拉锁开口的无袖跳伞外套在这次行动中没有被采用,实际上他们穿的是无开气的长袖版。

和德国的空降兵版本款式接近的这种服装穿在个人装备和标准野战制服的外面,并搭配长绑腿。

进攻行动中,备用伞包挂在伞兵胸前的背带上,而在其他行动中它会被放弃使用,因为那些低空投送行动来不及让这种备用伞打开,因此它被装武器装备的背包所替代。

A3:行动中的伞兵军官,1942年该图展示了背在身背后的1型降落伞包的具体样式。

一些军官在头盔后部展示一块圆形的白色布片以利于战斗中的快速识别。

A4和A5:徽章很少出现在工作服外套上,仅有在国内的部分场合中它们会被佩戴。

帝国日本陆军伞兵资格"飞翼"章在1941年9月开始采用,它采用金色的鸢的图案,这种鸟被看作是天帝的使者,传说在神武天皇的一次战斗中这支鸟盘旋于战场之上并扇动它的金色翅膀让天皇的敌人们炫目。

这种资格章佩戴在右上臂上,而左臂上可以佩戴的图A5是第1突击旅(后来降为团)的红色徽章。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沈克尼文/图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日军军衔的错误引起网友热议,媒体的朋友要我谈一谈侵华日军的军衔军服,还有参战的皇族的军衔问题。

为此,我根据1939年9月23日侵华日军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序列”来说明日军各级主官的军衔。

日军当时方面军司令官的军衔为中将,如时任司令官的多田骏中将;参谋长为少将,如笠原幸雄少将。

军司令官的军衔也为中将,如方面军所辖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塚义男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

军参谋长的军衔为少将。

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也是中将,如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参谋长为稻村丰二郎大佐(上校)。

师团参谋长也有中佐(中校)军衔的,如第15师团参谋长大野武城即是中佐。

旅团长军衔为少将,如第106师团下辖的第111旅团长山地亘少将。

“日军的“团”称连队”我国习惯译作“联队”以示区别。

“连队长”为大佐,如第111旅团下辖的步兵第113连队长崎守一大佐。

我之所以选日军第106师团及所辖旅团和连队为例是因为1938年10月该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几乎被中国军队全歼。

时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的张灵甫一战成名。

日军“连队”以下编成内的有“大队”即营、“中队”相当我国军队的连,还有“小队”相当于排,其军官军衔分别为少佐、大尉(相当于中国的上尉)、中尉,少尉和准尉。

士兵军衔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上起为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例举了那么多“支那派遣军”军、师、旅团的主官、将军,回顾历史,我们决不能忽略在侵华战争中,推波助澜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泥潭的大本营和关东军的参谋们。

如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元凶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参与制造“上海事变”的辻政信等人,这些胸挂金色“饰绪(或称参谋带)的参谋们当时都是佐官(校官)军衔。

由于日本军事制度的缺陷,造成佐官参谋“下克上”左右了日本决策者的意志。

时至今日,日本仍将一些成事不足的人称作“大本营参谋”。

恶魔的符号,二战日军军服为什么难看

恶魔的符号,二战日军军服为什么难看

恶魔的符号,二战日军军服为什么难看在各种神剧里,见得最多的肯定不会是裁剪合体贴身的德军军服,而是近邻死敌日本的军服,今天就来看看这套军服有什么特别之处。

本文只讨论军服设计,帮助理解和识别神剧,请自带批判眼光阅读。

图1. 电影《最后的武士》里着西式军服的日军,注意与教官的美式军服相比,这套军服就是仿照美国北军制服与欧美近代长期以来形成的军装风格不同,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使用西式军装,在此之前日本和中国一样,只有东方式的铠甲和衬底。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日军汲取西方经验和本国国民的身材特点,特别是作战环境的差异,逐渐形成了极具东方特色的极端简约型的军服。

图2. 同样是电影最后的武士,与政府军对抗的武士部队近代日军军服师承欧洲军服的设计,明治维新后首批日本政府军的军服类似清军号服,带有浓烈的旧日本风格,在阿汤哥的大片《最后的武士》里有所表现。

图3. 大和剧《坂上之云》里,丁汝昌和周围着西式军服的日军形成了显明对比,形同两个时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陆军组建参照法国,海军参照英国,日军很快换装更西化的明治十九式军服。

兴许是为了节约材料,又考虑到日本人四肢短、肩膀窄、脑袋大躯体短,这套军服里的日式大檐帽是所有国家军服里形制最小的。

图4. 19世纪末期的法国陆军军服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成为日军战斗帽标记的“屁帘”,也并非日军原创,而是抄袭自法国外籍军团的军帽设计。

外籍军团主要在北非沙漠服役,为避免后颈部被晒伤故设计了这几块布片。

图5. 驻地在北非的法国外籍兵团的早年军服,注意遮阳帘图6. 八国联军里的日军,注意脑袋后面的屁帘日军考虑到未来的主要战场包括东南亚和接近赤道的太平洋海岛的大量热带地区,因此就加入了这个设计。

Anyway,这几片布不是拿来防止大刀砍脑袋的。

图7. 电影八甲田山里,身着明治十七式军服的日军,时间大约是1902年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2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日军普遍穿着明治十九式军服。

图8. 日俄战争中的乃木希典,着三三式将官军服,特点是肋骨式的纽扣日军军服最大的特色是立式肩章,始自三八式军服,跟三八式步枪同期定型装备于1905年。

全面介绍侵华日军士官装备

全面介绍侵华日军士官装备

二战侵华日军士官装备旧日本陆军士官(鬼子自己称“军官”为“士官”)“昭五”式军帽,图囊、制式指北针和士官专用呢制外腰带。

防寒军用物资,这三件分别是寒区用饭盒、防寒帽(鬼子战争初期用狗毛、兔毛,后期多采用栽绒)、冬季操作手套。

防寒军用物资,这三件分别是寒区用饭盒、防寒帽(鬼子战争初期用狗毛、兔毛,后期多采用栽绒)、冬季操作手套。

在以往战斗中多被我军民缴获后“为我所用”,在战争及战争结束的相当长的一段物资匮乏的时间里这些物资都成为了我军民手中的重要物资。

上图的遮阳帽是鬼子公发给士兵的帆布包藤制的“防暑帽”,一般的士兵帽徽是一块布制机绣的帽徽缝上的,图中这顶帽子的金属刺绣帽徽应该是“士官”自己私自修改的,也就是说是军官佩戴下士官、兵用的帽子,为显示出身份而将“士官”用帽徽私缝上去的。

这顶帽子整体看是前后不分的,因此在帽子内侧的一端标了一个白色的“前”字,以表前后之区别。

铁蹄!!想必大伙看到后会更加深刻理解"铁蹄"的含义!鬼子的"昭五"式军靴(鬼子叫"编上靴"),一般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用表皮在外面,即,皮子光滑一面在外,一种是用皮子里侧在外,同前面提到的相反,俗话"翻毛大皮靴!由于是全皮制作,为增强坚固耐用,和提高附着力,一般会在靴底增加26到39颗数目不等的铁钉,这个就要参照制造厂家的不同而定了.战争的不同时期,靴子的材料有所不同,初期是用上等牛皮制作,中期用马皮,后期有用猪皮和鲨鱼皮的,钉子也逐渐在后期战争资源匮乏后消失.图中的这双靴子是用马皮制作的,此靴共分六个尺码,尺码都用针刺方式标于靴子的靴帮一侧,图中的是标"103"(鬼子表示为10文3),换算现在的尺码也就是39的号.这双鞋想必大伙见了会很熟悉,一般咱们叫"忍者鞋",这是鬼子在一些非行军时间段穿着的,一般有部队公发和民间私购使用两种方式,是比较有特点的鞋子,基本上鬼子会贴身携带一双的.橡胶底,帆布面很好携行!"忍者鞋",这是鬼子在一些非行军时间段穿着的,一般有部队公发和民间私购使用两种方式,是比较有特点的鞋子,基本上鬼子会贴身携带一双的.橡胶底,帆布面很好携行两种有代表的背囊:右边的是昭和初年,战争之初鬼子使用的带内部支撑框架的背囊,到了昭和14年以后大换代成左侧那种全帆布的"九九"式背囊,由于带子多而被形象的称为"章鱼包",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类似"马桶包"的试验用背囊两款材质不同的士官背囊,这两款都是制式配发的士官用背囊,尺寸其实同大的地图包相近,双肩背行,这种背囊在下发后只是青年将校使用,一般情况下,高级军官是不用的,可以想象下,一个有把岁数的军官背着这么个小包在后面,其形象确实是有些~~~~有些"二"!图中的背囊左边是牛皮和帆布制作,右边是纯牛皮制作.士兵的吃饭及喝水的家伙,九四甲水壶和饭盒.上图所示是鬼子的两种制式兵工铲中的其中一种,下面的帆布是制式仿雨布,功能同德军的相同可以单兵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搭帐篷;铲子在鬼子的序列里还有另外的用途就是把它放在面前通过铲子上的两孔来观察情况,那两个孔是专门用来观测的,两孔间距正好是咱们两眼之间的瞳距,从这点来看,鬼子在战争中是下了工夫的.鬼子的两款士官食盆子,一种是老式一款是新型的鬼子平日养护皮革的保革油,左边是纸质的右边是铁的。

二战服装

二战服装

认认<兄弟连>温特斯少校的军服[ daharry ] 于:2006-01-11 09:51:56 主题帖认认<兄弟连>温特斯少校的军服<兄弟连>看过了吧?温特斯少校的常服上点缀着很多标识,令人眼花缭乱。

您知道怎样认温特斯少校军服上的标识吗?今儿个给诸位介绍一下怎么认。

看完了本文您再回头看看<兄弟连>,对对军服的标识,也许会觉得有那么点意思。

注意:这里讲的是二战时的军服。

由於军服的标识太多太复杂,在这里只介绍跟<兄弟连>有关的部分。

欢迎增补,批评和讨论。

影片中的温特斯和迪克森温特斯服役时的原照军官服标识位置士兵服标识位置1 肩章上的美军部队鉴别徽记101空降师为啸鹰头。

82空降师为AA大红一师为红1字2 美国陆军军衔O-1 少尉O-2 中尉O-3 上尉O-4 少校O-5 中校O-6 上校7级:二等兵(Private. 没有军衔标志)6级:一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5级:下士(Corporal)4级:中士(Sergeant)3级:上士(Staff Sergeant)2级:军士长(First Sergeant, 1942年9月22日之前)1级:军士长(First Sergeant)3 美国标记领花告诉你我是个美国军人。

这在有多国部队参加的活动中特别有用。

军官领花是U.S.,士兵领花是US加圈。

4兵种标志按照图的顺序兵种标志为:陆军航空队,装甲兵,骑兵,海岸炮兵,工程兵,野战炮兵,步兵,通讯兵,印第安侦察兵,特种兵,反坦克兵。

二战时空降兵和滑翔空降兵不被认为是独立兵种。

由於101空降师属陆军,因此他们使用用步兵兵种标志。

5 左侧臂章当前所属师级单位(例如101空降师为啸鹰头)。

形状和颜色与肩章上的相同。

只不过个大点儿。

6 以前的战时海外上级单位(Former Overseas Wartime Parent Unit)搞不清为什么要这个标志。

二战时期军服结构与形态研究 (1)

二战时期军服结构与形态研究 (1)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二战时期军服结构与形态研究姓名:刘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指导教师:刘娟20071201田l二战时期德国军服崩作过程…2.1.1德国陆军固2二战时期德国陆军…德国陆军的土灰色制服延续了一战时的制服颜色。

制服主要包括钢盔、便帽、野战制服上衣、军用厚大衣、长裤和行军靴等。

山地部队配发山地裤(款式宽松、裤口收紧)、山地靴和弹性绑腿。

骑兵还配发带皮衬里的马裤和马靴。

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军装设计师希望能够在使用功能和外表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创造出一种划时代的最新设计方案。

尽管为陆海空三军配发了各种新式军装,但只有陆军第一装甲团德军装堪称德国作战军装的典范。

1935年,德国陆军给在装甲战车里服役的士兵配发了一套制服,包括可保护头部的带有衬垫的贝雷帽、双捧扣短夹克和长而宽松的裤子.这套制服由于比较实用而颇受欢迎。

它的突出特点在于非常适合于装甲车辆内狭窄又闷热的操作空闯。

宽松肥大的军裤非常适合作战环境,同时透气性良好。

双择扣式的军用上衣非常短小,故在坐姿工作时士兵不会有感觉过于柬缚。

在东线战场上,由于苏联恶劣的气候环境,德军的替换制服很难运输到前线,因此德军士兵的服装整体开始衰败。

东线战场的第—个冬季,由于对战场环境估计不足,德军没有配发特殊的冬季防寒服装,士兵只好用旧报纸塞进衣服内保暖。

经过第一个冬天的煎熬,德军迅速研制并生产了冬季制服以应对东线战场的第二个冬天。

这套制服配有特殊的衬衣。

外套正反两面有白色和褐色的迷彩图案,耐寒性极强。

这种制服后来成为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现代作战服先驱。

此时,适合作战环境的防护服种类不断增多。

为了减少战争中制服的破损并提高伪装性,德国陆军配发了各种工作服外套,其中一些是迷彩服。

二战最后一个冬季,德国士兵一般穿一件两面穿的迷彩作战服或标准的土灰色军用厚大衣,大衣有宽大衣领和帽子.2.1.2蕾国空军圈3二战时期德国空军”德国。

进攻式”作战飞行服为灰色的连体式军装,上衣与裤子均配有拉链,这样即使穿着高筒飞行皮靴也可以方便的穿脱。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

图说二战日本军服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左为日本陆军少校,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下士,头戴棉帽。

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1932年进攻中国山海关关内左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上校中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中将右为日本关东军铁道卫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

入侵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日本关东军左为日本陆军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拧着一件防化服。

中为日军上尉战车长,头戴皮制防撞帽,军衔表示在胸口。

右为日本陆军军事工程局少将局长,其领章为为工程兵的褐色领章。

入侵中国东部,凇沪会战中。

左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二等兵。

中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军曹,头系日本国旗的带子,手中在摇着一面带红穗边的太阳旗。

看来,是著名的第5师团。

右为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列兵,日本第三舰队在二战期间主要承担对中国沿海和江河的占领,是当是中华民国海军的对手,1931年1·28上海抗战中就是由盘距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挑起的。

1938年入侵中国南部(湖北西,云南北)左为日本陆军炮兵少校,其领章为黄色。

中为日本陆军步兵中校,其军衔表现在领章上,兵种设在胸口上的倒山字型胸章,红色为步兵。

右为日本陆军上校,头戴类似二战时泰国军队的头盔,军服为田野绿,能更好适应中国南方的环境色。

1945年,在中国中原战场(河南,安徽,江西全境)。

左为日本陆军上校,手拿微型军用地图,绣口一道绿杠,三颗黄星。

中为日本陆军少将,绣口三道绿杠,一颗黄星。

右为日本陆军一等兵,头戴镶有黄色五角星的“90式”钢盔,手持一挺“99式”轻机枪。

1942年在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入侵东南亚诸国。

左为日本空军伞降列兵,手持一面巨的太阳旗的招摇,主要是为空中的下一波伞降机提供空降着陆点,也是防止误炸。

这名列兵穿着热带绿色的作战服,右臂上那个棕色的臂章为部队番号。

中为日本陆军第11师团的一等兵机枪手,手持一挺装有刺刀的“96式”轻机枪,这种枪是日军班用火力掩护之一,但二战日军强调白刃战。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描述:左为日本陆军近卫师团一等兵,中为陆军上校,右为陆军中校。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少将,中为特殊炮兵,右为戴防寒战车帽的战车上士。

图片:
描述:左为关东军少校,中为“国境”巡逻队,右为扫荡步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航飞行准尉,中为丛林狙击手,右为岛屿卫戍队。

图片:
描述:左为工兵拆弹手,中为化学掷弹兵,右为拿着2式组装步枪的伞兵。

图片:
描述:左为铁道兵驾驶员,中为丛林掷弹兵,右为戴着白色凉帽的陆军中校
图片:
描述:左为穿棉衣的陆军上校,右为拿着橡皮舟的陆军舟桥兵,下为戴18式钢盔的列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上尉,右为手持百式冲锋枪的空降兵,下为岛岸机枪手。

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海军礼服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陆军礼服图片:。

别被电视剧骗了,二战日本军服是这样,还有朝鲜台湾籍日军军服!

别被电视剧骗了,二战日本军服是这样,还有朝鲜台湾籍日军军服!

别被电视剧骗了,二战日本军服是这样,还有朝鲜台湾籍日军军服!在我们的抗战神剧中,鬼子的永远都是弱智、脑残、容易打的。

往往我们只有三五个人,几分钟内就能轻而易举的消灭一队鬼子。

而且经常一言不合就能出来个心狠手辣的日本女军官。

而实际上,日本当年那是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国家,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大不招收女学生。

也没有证据表明日军作战部队出现过女军官,日本女性经常从事谍报、通讯、医疗、慰.安工作,别拿川岛芳子说事儿,她是满族格格,担任伪.满洲.国安国军司令。

而神剧中的鬼子过得可能比较紧,一个样式的军服从九一八事变能穿到八一五投降,而且军服的样式和颜色还得根据剧组制片方的预算或是道具组能找到什么样的衣服来定。

而历史上日军在侵华十四年,换装过三次军服:“昭五式”从九一八穿到南京大屠杀,也是最后一款的立领军服;“九八式”(1938年~1943年);改良版的“三式”军服(1943年~1945年)。

举例见下:时间1931到1932 地点中国东北1、一等兵头戴早期01式钢盔,这名士兵外穿毛加衬冬季外套,内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

手持三八步枪。

2、有马的骑兵,他的肩章代表军衔,绿色的领章代表骑兵,上面的数字代表所在哪个团。

穿着马靴马裤,手持30式卡宾枪。

3、伍长头戴1930年试验性的钢盔,样式类似加宽加平的M35德盔,这名军人的军服是1930年基础版毛料冬装。

1932年到1935年中国华北和东北1、大佐肩膀上纵向的肩章显示他的军衔,挎着昭和军刀,腰里别着王八壳子南部十四手枪。

2、少将这名少将穿带毛领和毛袖口的皮毛大衣,毛皮大衣的袖子是可拆卸的,英文说是关东军第8师团。

3.一等兵满洲铁路守备队手持大正十一轻机枪。

1937年--1939年中国1、1938年即将换装的日本炮兵大尉,黄色领章显示了服役的兵种。

2、中尉穿传统款式的1930版夏装,但是军衔标识已经从肩章换成领章,该军官戴最早版本的木制太阳帽。

3、少佐穿的是九八式军服,右胸前红色的“M”,代表他在步兵部队服役,佩戴着新式战斗帽。

二战日军军服装备详解

二战日军军服装备详解

二战日军军服装备详解A:满洲,1931年-32年A1:一等兵,第2步兵师,1931年这名一等兵戴最普通的用于大陆作战的早期01式钢盔,它绰号“樱花”,这源于它顶部铆着的金属物的形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队就已驻扎在满洲的部分地区,并在1931年占领全境。

这名士兵外穿毛加衬冬季外套,内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

他的行军装备包括早期版本的皮制背包和早期版本的水壶以及1905年造有坂38式6.5毫米口径步枪,直到1945年,这种步枪一直是日本军队的标准装备,尽管之前新的7.7毫米口径99式步枪已经被采用。

A2:二等兵,第1骑兵团,1931年1931年后日本在满洲和中国内陆的作战中广泛使用骑兵。

二等兵作为部队中低等的军人其军衔通过90式毛料冬装上的肩章得以显示,绿色(代表骑兵)燕尾型领章上的铜阿拉伯数字则代表他所在的团。

图中的大盖帽是当时军人普遍戴的,但是很快它将被野战帽所取代,而当时陆军所有兵种的这种大盖帽都采用红色帽墙和棕色帽顶滚边。

下面军人穿着裤腿掖在带马刺的棕色皮靴里的冬季骑兵马裤。

他的轻型装备包括和他的旧款30式6.5毫米口径卡宾枪相搭配的单体骑兵子弹包和比标准版本稍长的骑兵军刀,这种军刀可让军人在骑马时获得更远的杀伤距离。

A3:伍长,第6步兵师第13步兵团,1932年这名伍长戴第二个重要版本的钢盔,这种钢盔1930年后有限地在日军被试验性使用,其样式有些类似加宽加平的德国M1935式钢盔。

此外,伍长还在钢盔下面戴了顶有皮毛护耳的冬季军帽。

当时两种版本的钢盔同时使用(参看图A1),甚至有时在同一个排都会看到这两种钢盔。

这名军人的军服是1930年基础版毛料冬装,被帽子护耳遮挡住的领章上有铆上的黄铜色阿拉伯数字13,这是他所在团的番号。

另外其轻型野战装备包括斜跨的一条帆布背带、另一侧斜跨的早期版本放在帆布包里的防毒面具和水壶。

注意这种帆布背包没有背带,腰带上则固定着可以完全装满有坂38式步枪120发子弹的子弹袋。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图片]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图片]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图片]•沈克尼文/图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日军军衔的错误引起网友热议,媒体的朋友要我谈一谈侵华日军的军衔军服,还有参战的皇族的军衔问题。

为此,我根据1939年9月23日侵华日军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序列”来说明日军各级主官的军衔。

日军当时方面军司令官的军衔为中将,如时任司令官的多田骏中将;参谋长为少将,如笠原幸雄少将。

军司令官的军衔也为中将,如方面军所辖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塚义男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

军参谋长的军衔为少将。

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也是中将,如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参谋长为稻村丰二郎大佐(上校)。

师团参谋长也有中佐(中校)军衔的,如第15师团参谋长大野武城即是中佐。

旅团长军衔为少将,如第106师团下辖的第111旅团长山地亘少将。

“日军的“团”称连队”我国习惯译作“联队”以示区别。

“连队长”为大佐,如第111旅团下辖的步兵第113连队长崎守一大佐。

我之所以选日军第106师团及所辖旅团和连队为例是因为1938年10月该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几乎被中国军队全歼。

时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的张灵甫一战成名。

日军“连队”以下编成内的有“大队”即营、“中队”相当我国军队的连,还有“小队”相当于排,其军官军衔分别为少佐、大尉(相当于中国的上尉)、中尉,少尉和准尉。

士兵军衔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上起为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例举了那么多“支那派遣军”军、师、旅团的主官、将军,回顾历史,我们决不能忽略在侵华战争中,推波助澜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泥潭的大本营和关东军的参谋们。

如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元凶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参与制造“上海事变”的辻政信等人,这些胸挂金色“饰绪(或称参谋带)的参谋们当时都是佐官(校官)军衔。

由于日本军事制度的缺陷,造成佐官参谋“下克上”左右了日本决策者的意志。

时至今日,日本仍将一些成事不足的人称作“大本营参谋”。

二战日本军服

二战日本军服

水兵白色制服
• 海军卡其服 服
海军军官1942年Fra bibliotek,日军海军陆战队队员正在观察遭 到轰炸后的马尼拉
• • • •
参考文献: 《举起手来》 《二战军服全记录》作者英安德鲁•莫罗 《731部队》
陆军军服
• 日本陆军下设的兵种主要有步兵,骑兵, 坦克兵,散兵,特种兵,其它的兵种军服 和这些兵种的军服相同或相似故不加以详 细论述。相同的兵种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 的地理环境军服也是不同的。
日本坦克兵
• 这个坦克兵的头盔为 夏装式,头盔由软木 制成,上面覆盖有粗 斜纹棉布,并配有皮 带。腰带左边携带一 把刺刀,肩上斜挎着 一个粗布斜背包,一 个水壶合一个防毒面 具。
飞行员
• 这是战斗机飞行员的 冬季飞行服,军衔徽 章戴在左袖上。军刀 仅有象征意义。降落 伞为标准款式。
• 日本海军在1941以前主要是配合陆军攻 占中国,1941年以后才开始有大的建树, 击败美军太平洋舰队支援南下攻击。海 军的主要兵种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潜 艇部队,水面舰队等等。海军陆战队成 员主要来自陆军军服相差不大,水兵军 服以白色和黑色为主。航空兵陆军航空 兵相同。
二战日军军服
• 日本早在1937年就开始入侵中国。1941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这里的战争扩展到全 球范围,卷入其中的军队包括了中国,美 国,英国,以及英国联邦的军队。这里的 战争所涉及的地域广阔,作战环境极为复 杂,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日军推出了不同 的军服,不同兵种制服也不尽相同。
• 二战时,日本的军队可分为陆军,海军它 们之下根据不同需求又设立不同的作战部 队。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陆军和海 军分别有各自的航空兵。所以日军的军服 大体上可以分为陆军军服,海军军服和航 空兵军服。

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时期各兵种军服大全 图

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时期各兵种军服大全 图

明治维新至二战时期日本军服演变史全图明治天皇的肋骨式大元帅服日本陆军的缔造者就是明治天皇,这个年轻的君主希望建立一支完全西方化的现代军队,当然军服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军服还相当混乱当时支持明治天皇倒幕运动的萨摩军队已经装备了比较统一的深蓝色军服,但是这种军服还保留着相当明显的和服式样。

明治天皇成功夺取权力后,开始进一步改造陆军,通过聘请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退役军官来训练日本新军。

自然美式军服就顺理成章的被引进日本,当时日军主要仿制了南北战争时北方军军服式样。

明治维新时萨摩番兵军服明治维新时监军军服明治四至五年(1871-1872年)明治天皇为御林军和近卫军装备了仿制美国北方军队的制服。

军官军服上衣为深蓝色立领单排铜纽扣,军服袖口有金色山型丝线作为军衔标志,下士官兵军服上衣除起病为绿色外其他为深蓝色。

军官军裤为深蓝色直筒裤,下士官兵军裤除步兵为深蓝色外其他为红色。

军官军帽为红色帽顶帽侧有金色丝线,下士官兵也为红色帽顶帽侧有黑色丝线。

这种军帽为美国北方军使用过的法式桶帽,后来加以改良定型为“第一种帽”又名“正帽”。

陆军军官正帽上配有羽毛帽缨插在金色旭日帽徽上方下为红色羽毛上为白色羽毛。

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军法式桶帽陆军中佐第一种帽陆军大尉第一种帽陆军中尉第一种帽陆军宪兵伍长第一种帽陆军军属,主记,军医,兽医,药剂大尉正帽后来这种军服被保留下来作为陆军大礼服又称“正装”,用来参加非常正式的庆典和社交活动。

陆军中将大礼服:陆军少将大礼服陆军航空兵大佐大礼服-陆军主记中佐大礼服陆军航空兵中佐大礼服陆军炮兵少佐大礼服陆军步兵大尉大礼服陆军航空兵大尉大礼服明治六年(1873年)明治天皇将这种仿美式军服稍加改进普及到整个陆军,成为日本陆军第一种制式军服,并在军服上衣衣领和裤线上首次采用了兵科色。

军官上衣为深蓝色立领14粒双排铜纽扣长上衣,衣领和袖口绣有红色丝线兵科色,袖子上绣有山型金色军衔标志。

下士官兵上衣为深蓝色单排7粒铜纽扣短上衣,袖口和军服边缘绣有有兵科色丝线,袖子上的兵科色袖章用来区分军衔。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一、昭和5式
1930年(昭和5年),日本军队开始实行制式化军装和军衔,法式立肩章(即竖肩章)、军兵种领章。

此称“昭和5式”军装。

“昭和5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是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兵种。

其中,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

二、98式
1938年6月,日本军队改革“昭和5式”军装,换行“98式”军服,其特征是取消了肩章,军衔表现在领子上。

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的情况下,日本军方担心不少上战场视察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同时,右胸佩带不同颜色的“M”型胸章来区分兵种,兵种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鱼鹰社】二战日本海军陆战队

【鱼鹰社】二战日本海军陆战队

【鱼鹰社】二战日本海军陆战队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432号: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军服与装备(1932-45)-Japanese Special Naval Landing Forces-Uniforms and Equipment 1932-45。

原作者Gary Nila和Robert A Rolfe, 绘图Tony Chong。

以下是该书的封面:A:一等兵,冬季船上服装,中国上海,1932年初期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SNLF)的登陆部队人员穿着深蓝色毛料舰上服装,这包括了宽松的水手服和直筒裤子以及步兵装备。

“第一版”海军钢盔,也就是所谓的“樱花钢盔”被涂成了绿棕色,但灰色的版本也偶有所见。

注意突出的钢盔前缘和樱花型盔顶通风盖是它的特色,精细的浮雕式海锚图案帽徽固定在钢盔前端。

士兵的蓝色水手服里面穿着一件领口一圈带蓝色镶边的白色汗衫;水手服的披肩式浅蓝色领子则带有白色的边条装饰。

蓝底红色图案的圆形等级章佩戴在两只袖子上:右袖子的那个是交叉的海锚上方带樱花的图案;左袖子那个是作为接受过正规火炮操作训练象征的水平加农炮上方加一朵樱花的图案。

黑色系带靴上方的白色棉布/帆布制护腿用小的白色纽扣扣紧;注意其顶端后部(图A3),我们可以看到系紧它收口的白色绳结。

棕色皮腰带的扣带为单爪的框体式样,腰带上支撑着两前一后三个盒子式的38式步枪弹药包,图A3还展示了弹药盒右侧固定的38式步枪所使用的油壶;左胯部的刺刀架固定30式刺刀的金属刀鞘,图A2还显示了刺刀的巨大挂钩设计。

左肩斜背的两条浅橄榄棕色布制背带分别连接着海军版水壶和背包(右胯部)。

这名水兵的武器是6.5毫米口径的有坂38式步枪,步枪上挂着一面日本国旗——太阳旗。

这面旗帜是个人所有的,几乎每名义务役军人都会有一面,正因为这一点,这些旗帜成为参加过野战的盟军士兵所拥有最为普通的战利品。

图中日本国旗上用黑色墨水写着常见的对于生命和战斗祈祷的祝福用语,它们是士兵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甚至是战友在他们奔赴前线时题写的。

为什么日军初期用竖式肩章,后期用领章呢?

为什么日军初期用竖式肩章,后期用领章呢?

为什么日军初期用竖式肩章,后期用领章呢?
从1930——1938年,日军的军服为“昭五式军服”,即昭和五年,也就是1930年。

日军的昭五式军服不论将佐还是士兵都戴的是大檐帽,领子采用立领,其军衔标志是与肩膀垂直,即立肩式肩章。

由于昭五式军服日军的军衔都挂在肩膀上,特别是日本将官的金色肩章比较显眼,在中国战场上很容易成为中国军队神枪手的靶子,加之日军要挂各种背带,立肩式肩章容易与背带缠绕在一起,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到1938年,日军更换了98式军服。

1938年是日本神武纪念的2598年,因此,日军的军服被称之为“98式军服”。

日军的98式军服将昭五式军服的大檐帽改为了战斗帽,主要是战斗帽比较方面,后面能加装防晒或蚊虫叮咬的“垂布”
(大家熟知的“屁帘”),同时还能戴钢盔。

军衔由原来的立肩式变领章,即佩戴在衣领上。

军衔不是长方形,而是呈平行四边形。

另外一个不同就是,98式军服的兵种符号又原来的挂在领口处变为挂在胸前,用一个类似“M”的符号表示,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兵种。

二战中,日军军服不止这两种。

因此,在现在的抗日电视剧中根本没有仔细考究日军的军服。

一些电视剧中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就穿上了98式军服,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剧中日军佩戴的资历章居然是现在的07式资历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1
描述:左为日本陆军近卫师团一等兵,中为陆军上校,右为陆军中校。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少将,中为特殊炮兵,右为戴防寒战车帽的战车上士。

图片:
描述:左为关东军少校,中为“国境”巡逻队,右为扫荡步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航飞行准尉,中为丛林狙击手,右为岛屿卫戍队。

图片:
描述:左为工兵拆弹手,中为化学掷弹兵,右为拿着2式组装步枪的伞兵。

图片:
描述:左为铁道兵驾驶员,中为丛林掷弹兵,右为戴着白色凉帽的陆军中校图片:
描述:左为穿棉衣的陆军上校,右为拿着橡皮舟的陆军舟桥兵,下为戴18式钢盔的列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上尉,右为手持百式冲锋枪的空降兵,下为岛岸机枪手。

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海军礼服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陆军礼服
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