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1理清结构思路
考点一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高考作品结构题从其内容看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型——句段结构分析题。
除此以外,还有直接与综合两种。
直接考,就是直接要求分析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与内容、主旨理解以及表达技巧放在一起综合考查。
另外,分析散文中穿插性材料作用题也会涉及作品结构,应予以关注。
题型一把握结构思路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结构体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
具体命题形式为结构思路和线索,本题型重点复习结构思路,线索在“重难突破”中攻克。
(2012·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学习重点:由于平时人们常把结构和层次连在一起说成结构层次,便有人误解分析结构就是分析层次。
其实结构包括下列要素:(1)层次和段落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
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应。
换一句话说,层次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阶段。
这就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合为一个考点的原因所在。
(2)过渡和照应为使文章脉络清晰,文路畅通,写文章总要运用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
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3)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此外,还有线索等。
这样看来,分析文章结构就包含着对上述要素的分析。
金题体悟:例如(1993年高考第24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
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是并存的。
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 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上段)中自a到j有1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
应该使用分号的是(只填字母)___________。
方法指导:分析层次,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分析层次有两项要求:一是辨明关系,即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二是分出逻辑结构中的等次,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
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教案(14份)-人教课标版13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导学
流程
教 师 活 动
个性补充
解读高考趋向
古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常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简要分析××形象的特点。()文章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文章着意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答题策略和方法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赏析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从叙事情节中加以分析概括。
()从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加以概括。
(二)赏析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鉴赏作品物象一般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形象特征,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性格、精神品质);一是它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作答:
.抓住散文的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需标记景观,因为景观就是物象;状物散文,需标记事物。
.明确物象额外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思索在结构上的作用: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穿;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思索主要形象、次要形象的不同作用
①主要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
②次要形象的作用:内容上能起到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情感等作用;结构上能起到线索、伏笔、悬念、过渡、照应等作用;另外还能起到通过衬托、对比等手法使主要形象更加突出的作用。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5 散文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5 散文阅读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201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考纲解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文章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正确准确理解文意的关键。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以将其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1、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2、能够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3、能够根据要求对各层次进行归纳整理;[来源:学§科§网]4、能够分析文章材料的组织方式;5、能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6、能够分析文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典型例题1】[来源:Z。
xx。
]例如《在山阴道上》第3-①题: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解析】虽然这道题考查的是技巧,但指的是“谋篇布局”的技巧,因此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思路与结构,即文章材料是如何选择、安排的,层次如如何推进的。
这主要体现在:1、剪裁别具匠心。
文章虽重在参观鲁迅故居,但融合了作者的所感所思和鲁迅作品的一些内容,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2、两条线索组织材料。
明线是作者的游程,暗线是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明暗交错,相互映衬,完美表现主题。
【典型例题2】例如《乱世中的美神》第2题:文中多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孩”,有什么作用?【解析】文章之所以多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孩”,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不无关系。
作者为了表现李清照不为当时任何人理解,突出李清照这样一个有文化有气节有人格追求的女子的孤独与悲哀,就多次用“孙姓女孩”来和李清照做对比,形成反面衬托的效果。
这题考查的是作品材料运用的效果,也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匠心。
[来源:学科网ZXXK]【典型例题3】例如《江南的冬景》第3题: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请简析。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网友来稿)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前言语文学科是高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大多数高中生都十分注重的重要科目。
在高三阶段,语文学科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三语文学科复习教案,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脊梁,文章的框架。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必须了解其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整体意思。
前言段前言是一篇文章最开始的段落,其目的是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
前言段落通常会以一句话或者一小段话来开头,然后开始简述文章的背景或者主题。
有些前言会使用生动的描写来引发读者的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中间段落中间段落是文章的核心。
它由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事实论据组成。
中间段落通常会使用证据支持作者的观点,例如历史事件、科学数据或者实际案例。
中间段落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主题句,主题句是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读者要从主题句中找到段落的意义和目的。
结尾段结尾段是一篇文章的结束段落,其主要目的是总结文章的主要主旨。
结尾段通常是以转折或对比开始,然后让读者顿悟作者的意图。
结尾还可以提出问题,为读者提供思考,也可以给予读者一个展望。
结尾是整篇文章最后的印象,精彩的结尾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思路分析文章思路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主旨,文章思路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理解文章思路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寻找文章中心思想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认真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多次阅读和关键词法来找到文章的主要点。
如果是一篇议论文,那么语气和论述方式会给我们更多的提示,要注意推敲作者的立场。
识别作者用的修辞手法作者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排比、比喻、夸张。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图。
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如果文章是文言文,那么要注意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有着较严格的语言规范和格调,要通过钻研经典名篇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散文阅读之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方法指导】如何理清思路结构?第一步: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法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增强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形成大致认识: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文体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然后再理清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而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及中心句。
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点,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
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方法:①从首句入手。
很多文章首句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总起作用,从首句入手,往往能把准文章思路文脉。
②从标志语入手。
其一是语言的标志。
为了使行文思路清晰,作者常常会使用一些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词语,明示段内层次。
如结构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层次有“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
其二看标点,作者是行文中经常运用标点区分层次,特别是分号、句号是区分层次的明显标志。
③从议论抒情入手。
在叙述描写过程中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性句子,以对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
④从段的类型入手。
段落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
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
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
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
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思路及构思
【解读考点】路的体现。
“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①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中间的层次,②全篇的结构,③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
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
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考查角度】1、结合文章思路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妙处。
例1、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结合内容和结构分析器作用。
①表现了构的忠诚,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密切关系,最后以狗为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
③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与文章的开头形成呼应。
2、结合文章的思路,理解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例如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归来》: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地。
“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上文写的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沉醉”“舞蹈”“活跃的气氛”。
可知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和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歌。
3、对作者观点或看法进行分条论述,往往能够涉及到层次和划分。
例如2008天津《敦煌》“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4、直接考查结构和思路。
例如2008湖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行文的思路”2009年湖北《书房的窗户》“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说明。
【方法指导】一、分析的前提条件1、细致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
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而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散文阅读之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
题型一: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理解和解释的往往是“文中含义”,“文中含义”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临时的具体含义,不是词典上的解释,但并非和词典上的意义毫不相干。
例题1(浙江高考《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答案:“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例题2 (高考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冰心)“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
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
【解题技巧】首先考虑常用义;其次根据上下文的信息,把握其语境义;然后根据对文章中心主旨的把握,注意词语作用。
题型二: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解释句子通常有两种命题情况: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
二是对内容含蓄、内涵丰富的句子作出具体化的阐释。
例题1(高考全国卷Ⅲ《张家界》)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例题2(四川高考《乡村的瓦》)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例题 3 (重庆高考《告别三峡》)“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
2018年高考复习语文专题散文阅读学案一 分析结构思路
9
考向
课后对点集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但 洞 察 和 把 握 一 种 语 言 的 奥 秘 , 不 需 要 咒 语 。 时 间 是 最 重 要 的 条 件 。 在 一 种 语 言 中 沉 浸 得 足 够 久 了 , 自 然 就 会 了 解 其 精 妙 。 有 如 窖 藏 老 酒 , 被 时 光 层 层 堆 叠 , 然 后 醇 香 。 瓜 熟 蒂 落 , 风 生 水 起 , 到 了 一 定 的 时 候 , 语 言 中 的 神 秘 和 魅 惑 , 次 第 显 影 。 音 调 的 升 降 平 仄 中 , 笔 画 的 横 竖 撇 捺 里 , 有 花 朵 摇 曳 的 姿 态 , 水 波 被 风 吹 拂 出 的 纹 路 , 阳 光 下 明 媚 的 笑 容 , 暗 夜 里 隐 忍 的 啜 泣 。
, 通 向 一 种 共 同 的 记 忆 。
文 化 有 着 自 己 的 基 因 , 被 封 存 在 作 为 载 体 和 符 号 的 特 有 的 语 言 中 。 仿 佛 一 千 零 一 夜 的 故 事 中 , 阿 里 巴 巴 的 山 洞 里 , 藏 着 稀 世 的 珍 宝 。 “芝麻开门吧!”咒 语 念 起 , 山 洞 石 门 訇 然 敞 开 , 堆 积 的 珠 宝 浮 光 跃 彩 。
5
考向
课后对点集训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本 来 以 为 这 么 多 年 不 使 用 , 很 多 方 言 都 已 忘 记 , 不 料 却 在 此 时 鲜 明 地 复 活 了 。 恍 惚 中 , 甚 至 忆 起 了 听 到 这 些 话 时 的 具 体 情 境 , 眼 前 浮 现 出 了 说 话 人 的 模 样 。 友 人 感 慨 : 真 过 瘾 。 在 一 种 语 言 中 浸 润 得 深 入 长 久 , 才 有 资 格 进 入 它 的 内 部 , 感 知 它 的 种 种 微 妙 和 玄 奥 , 那 些 羽 毛 上 的 光 色 一 样 的 波 动 , 青 瓷 上 的 釉 彩 一 般 的 韵 味 。 几 乎 只 有 母 语 , 我 们 从 牙 牙 学 语 时 就 亲 吻 的 语 言 , 才 应 允 我 们 做 到 这 一 点 。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篇一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
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能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概述】: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
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层级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写作技巧等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题型分析】:例1、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囊括了两个考点。
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这也是命题的意图所在。
考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可先原文勾画,再进行概括。
通读全文,很容易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语句,童年-初中—后来--再大一点—十几年前—现在,结合文意,很容易地概括为: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2018高考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1.1概括局部内容1.1.1概括局部内容要注意3点(1)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
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段”,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2)概括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
①关键词语往往指每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
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②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3)在概括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并注意按分值确定答案的要点数量。
【答题模板-概括局部内容】先摘取关键词再整合作答。
此题问“哪些方面”,应有几点答几点。
1.2概括中心意思1.2.1整体概括要注意4点(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从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显示文章的主旨。
(3)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答题模板-概括内容要点】对原因的概括,一般要分点作答,有几点答几点。
【答题模板-概括全文主旨】如果要求用一句话,其答题方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1把握整体思路文章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
高三散文阅读教案(1)
高三散文阅读教案(1)【考纲解读】了解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专题突破】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用、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一、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散文内容和结构思路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散文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组合形式,文章思路是对文章内容的设计安排;结构 是思路的外在形式,思路是结构的内在脉络。思路与结构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侧面。分 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内在脉络的手段,分析文章思路是把握文章外在结构的基础。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赏析谋篇布局的匠心,进 而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高考散文考查的关键能力之一。近 几年高考对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已由过去对句段结构作用的局部分析转向对整体谋篇 布局的整体分析,这表明高考越来越重视对整体思维和综合答题能力的考查。通过一轮 复习,考生既要熟练地运用知识分析作品,又要不断地提高应对这种题型的答题能力。
2020真题训练
【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 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 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记忆里的光”是全文的线索,分别串联起儿时看火车,青年时贾队长的挎包,复原后抡大锤打铁 几件事,让行文结构清晰明了;
“记忆里的光”不仅是“镰刀和锤头”,更是包含着作者在向往新事物的同时还有对土地、 家乡的眷恋——“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 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
高三语文文阅读 分析文章的结构复习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信丰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第36讲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的构造文章的构造,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构造,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展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构造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才能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构造,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构造的目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分清层次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者者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一样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表达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
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构造特点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那么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
表达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者者逻辑顺序展开。
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
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亲密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
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者者句子,如标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者者转折的句子,或者者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
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细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
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构造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
譬如2000年全国卷第23题问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021年综合赏析题“A.本文以不会退色的乡土情节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明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照应。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文章有序,作者有路结构思路不仅仅是一个重要考点,更重要的是只有把握住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文本,为进一步赏析文本做好铺垫。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包括分析整体思路和分析句段的作用两方面,高考也围绕这两方面设题考查。
一、分析整体思路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文章结构包括以下几种:(1)段内的结构层次;(2)全文的结构层次;(3)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形式;(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5)文章主旨形成过程。
思路的种类:类型定义分类纵向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即事物发展的顺序)横向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
①命题切入口小。
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
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二、复习预习
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行文线索
(1)明线索。
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
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
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
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3)析作用。
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如何整体分析结构、思路和构思
知识梳理
分析结构常常要回答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意思。
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①时空式;②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③并列式,层进式;④对照式;⑤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
⑥小标题式,分论点式;⑦欲扬先抑式;⑧首尾照应式;⑨伏笔照应式;⑩卒章显志式。
分析思路有所不同,虽说也得概括内容要点、层次,但它重在突出各个部分的发展和关联,比如“这篇文章按照什么推进,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分析构思及其特点比较复杂,涉及到“结构”“手法”“主题”三方面的问题。
分析构思常用这样的格式回答:这篇文章先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
分析构思特点则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
比如: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
考点/易错点2
如何分析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知识梳理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
句、段的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1)段落的作用
①首段的作用
a.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b.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
c.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d.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e.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②中间段的作用
a.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
(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为此类)
b.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