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歌鼟与侗族大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继红

浅谈“苗族歌鼟”与“侗族大歌”

湖南靖州有“苗族歌鼟”,贵州黎平有“侗族大歌”。虽分别在两省,实则相邻地区。

“苗族歌鼟”流行于湖南省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的三锹(读qiao)乡。三锹乡是我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苗聚居区,东临该县铺口乡,南抵藕团乡,西与贵州锦屏、黎平县毗邻,北与该县大堡子镇交界,东北与坳上镇相连。三锹乡辖:枫香、菜地、地妙、元贞、凤冲、小榴、地笋、南山8个村委会。

“侗族大歌”大致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其中以从江县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和黎平县的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为其流行的中心区。

从区域看,“侗族大歌”流行区域相对广阔,“苗族歌鼟”流行区域只在一个乡的范围。即便如此,“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都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独特多声部民歌。它们歌唱形式类似,歌唱内容相同,歌唱规模不同,音调同而情趣有别,音效各具特色。

一、以歌养心建和谐

“苗族歌鼟”的“鼟”字,从字面上看表示为击鼓的声音,而用当地语言理解“鼟”字却是“上台阶、步步登高”的意思,似乎暗示“苗族歌鼟”声音高低起伏大、音域宽广的特点。“歌鼟”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本来只是男女集体对歌对唱的一类歌曲,演化到后来,苗民便把它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了,以致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丧葬祭祀以歌当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

作为“山歌之乡”的靖州三锹一带,苗民酷爱唱歌,把唱歌与种田、吃饭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为他们相互之间思想、感情、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方式,唱歌成就了他们温厚、谦逊、互敬互爱、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和品德。这里的苗民大多都是编歌唱调的能手,他们的口头语是“饭养命,歌宽心”。讲歌由歌师担任,讲歌时要口语性较强,听起来近似说话,具有根据不同场合需要进行随时编歌的能力。领歌人要求嗓音好、记性好,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则是宏大和古老之意。这种民歌主要体现在曲体长、声部多、演唱人数多、场地讲究、礼仪规模大、礼节隆重、歌唱远久与古老等方面。“侗族大歌”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等和谐,以歌传承历史、传承做人道理、表达理想、丰富精神境界。“侗族大歌”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几乎每个侗寨都有一个或多个15人左右的歌队,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对歌、赛歌。通常,在唱大歌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通过唱大歌的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民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文化,谁会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文化的人。所以,歌师是被侗民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很受众人尊重。侗家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

“苗族歌鼟”和“侗族大歌”都具有多声部、领歌、和歌、无指挥、无伴奏等的特点,推崇歌师作用,生活在歌中,歌唱好生活,彰显出和谐的自然性。

二、种类丰富唱生活

“苗族歌鼟”有茶歌、酒歌、饭歌、山歌、担水歌和三歌六种体裁,包含了迎客歌、送客歌、情歌、婚嫁歌、三朝歌、上梁歌、丧事歌、和气歌、地理歌、款歌、盘古歌、开天辟地歌、祭祀歌等30余种与苗族风俗活动及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内容。

1、茶歌、酒歌,饭歌是生性豪爽、好客的苗民喝茶、饮酒、吃饭时所唱的歌曲,他们在各类喜事活动的宴席上都以歌助兴、相互祝贺、夸赞、表明结交诚意、表达友爱情谊。由群体对唱,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时带有赛歌性质。这种歌先由歌师讲歌,后由一人领歌,然后才是众人和歌。

2、山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对唱的歌种。在每个团寨附近,都有一个用木头、木皮搭成的棚子,棚内放置若干木凳,每当农历逢戊日(天干为戊如戊子、戊寅等日子,俗定不动土、不干活)的那天,苗家姑娘们便穿新戴银的在这里等着外寨小伙子来对歌。唱起山歌的时候,男女各坐一方,有唱有和,音调起落有致,伴随笑声、掌声连成一片。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古树参天、垂柳依依、百花盛开,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青年男女在特定的日子里成群结队来这里对歌,称“玩山”。有时,对歌的男女青年的叔伯、哥嫂也来听歌,不时也会给晚辈或弟妹壮胆出主意,更可能会有男女青年用木叶来伴奏,使“玩山”充满情趣。“坐夜”所唱歌的内容基本同于“坐茶棚”,但却是发生在节日空闲时,姑娘到别的团寨去走亲做客,寨上的小伙子来邀请姑娘结朋友而一同围坐火炉唱歌,未唱情歌前要唱一些“敬老人”“夸主人”的歌,以表敬老尊主之意。“坐夜”往往进行到深夜或天明,

3、担水歌,是苗族男女青年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到井边担水过程中所唱的歌曲。担水时,先是新郎由男伴陪同,在屋前放鞭炮,唱“请新娘”歌,新娘担桶出门后,新郎带路一路唱歌到水井处……到新娘担水回家。新娘在“六亲客”(6位男歌手、伴娘)的陪同下担水缓缓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来和男女们对唱一段。担水歌一般有“问路歌”、“领路歌”、“出门歌”、“夸郎歌”、“夸水井”等。这种歌先由一人以口语性强的吟唱“讲歌”,后由二人“和歌”,“和歌”中领歌有起腔定调的作用,而拉腔则是和歌的明显化。

4、三歌,由茶歌、酒歌、山歌的片段组合而成。俗称“立夏不唱歌,庄家长不活”,苗民特别是男女青年在立夏节这天会结伴走乡串寨唱歌、对歌,大家聚集在一起喝茶、饮酒、吃饭照样要唱茶歌、酒歌,饭歌,兴致达到高潮时则唱三歌。三歌当然也有讲歌、领歌、和歌。

“侗族大歌”有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侗戏大歌六种,其余侗族民歌为小歌。侗族大歌是侗民在节日、喜庆、走寨等民俗民间活动中,在鼓楼、场坝或其它特定场合上演唱的歌种。大歌,原来只指鼓楼大歌,其它不过是鼓楼对歌期间的穿插。鼓楼大歌演唱时间较长,一般是通宵达旦。演唱时,主客男女歌队分坐两旁,或客队坐上方,主队分坐两旁。

1、鼓楼大歌(侗语称“嘎老”,与侗族大歌总称相同),是主寨姑娘陪客寨男子或主寨男子陪客寨姑娘在鼓楼中对唱的歌,主要是抒发相互爱慕之情,也有神话、传说、故事、赞歌等内容。音乐严肃、庄重。这种歌有的以流传地而取名,如《嘎坑》是坑洞地方的歌,《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