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合集下载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一、背景在“三新”背景下,指的是新基础、新技术和新要求。

新基础是指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技术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新要求则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教学改革1.注重学生参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注重实践应用。

课堂教学改革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会结合课堂内容,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或者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注重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方法往往是单一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在的教学改革则更加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践操作、课堂参与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育科研1.重视应用研究。

在“三新”背景下,教育科研需要更加注重应用价值。

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更需要关注实际问题,通过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2.鼓励跨学科研究。

教育科研不应该局限在单一学科范畴中,而是需要鼓励跨学科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3.推动教育实践。

教育科研应该更加积极地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通过实践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研究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

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这是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什么叫行动研究

什么叫行动研究

什么叫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一种操作范式。

有以下几种特点:1、从研究目的看,为行动而研究;2、从研究对象看,对行动进行研究;3、从研究人员看,是教师进行研究;4、从研究范围看,是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5、从研究的方法看,学习、研究、反思、行动,四为一体。

6、从研究过程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7、从研究结果看,是高质量、高效率,看学生的发展。

第三点:怎样开展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程序。

1、做好划,定好方向;2、加强实施,进行反思;3、总结提高,改善行动。

其中重点是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环节,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追求,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怎样反思呢?(1)反思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成功率;(2)反思自己的真个教育事业以及生活环境。

二、行动研究的类别。

有三点:移植、教历和案例。

三、行动研究的重点。

应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科研兴课。

要解决课堂教学的十大形式,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里不在一一罗列。

四、新动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一共有6个方面的关系:1、行动和研究的关系;2、理论导向和行动实践的关系;3、课题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4、个体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关系;5、体会性成果和概括性成果的关系;6、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

“以能为本,以勤为先,以研为导,以创为先。

”十六字是行动研究纲领。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一、行动研究法的起源“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考尔(John 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

那时,在一般科研工作者看来,“行动”与“研究”是由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后者指受到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专业探究活动,两者并不相干。

而考尔、勒温在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仅仅是为“出书”作研究,那么其研究工作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实际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光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无法作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

教师行动研究的意蕴及范式

教师行动研究的意蕴及范式

教师素质包括专业学科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 、 教学经验 以及专业工作能力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
研 究 和 教育 实 践 证 明 , 教 师 的专 业 学科 知 识 与 学生
进去。 从这一意义上讲 , 计划是暂时的, 允许在研究
过程 中修 正 。 行 动— — 行 动 就是 指 计 划 的实 施 , 它 是教 师有
“ 教 师 成 为研 究 者 ” 的响 亮 口号 , “ 行动研究” 便 发 展
为在全球教育界产生影响的运动 。 它让教育科研走 出仅仅 由专家研究 的象牙塔 , 成为广大教师都能尝
试 的研究 活 动 。 . 在我 国教 育界 和 心理 学界 , “ 行 动研 究 ”一 词 在 1 9 8 2年 就 已经 出现 于一 些 介 绍 美 国 学 者 勒 温 的 心
创 新 学 习的新理 念 。
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省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 国外 , 是 2 0世 纪 4 O年代 美 国 出现 的 一 种社 会 学 领 域的研究方式 , 5 0 年代开始应用到教育领域。在 国 外行动研究领域 , 斯腾豪斯 、 凯米斯 和埃利 奥特等 人 的观点具有很大 的代 表性 。 自从斯腾豪 斯提 出
课 程 教 材 改革
教 师 行 动 研 究 的 意 蕴 及 范 式
刘 波
( 无锡市市北高级 中学 ,江苏 无锡 2 1 4 0 4 5 )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实施与推进 , 教 育科研 的行动研 究得到普遍认 同。行动研 究是促进教 师专业成长
的有 效途 径 , “ 问题一 计划一行动一观 察一反 思” 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范式。

教 师行 动研 究的意 蕴
( 一) 有利 于转 变教 师的教 育观 念

教研范式说明文本

教研范式说明文本

教研范式说明文本教研范式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旨在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它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理念,通过教师的自主研究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研范式的核心思想是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要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实践,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水平。

教研范式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教学行动计划、评估和反思。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基于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行动计划,并实施到教学实践中。

最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对教学行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研范式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自主研究和实践,教师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研范式是一种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论,通过教师的自主研究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需要不断观察、思考和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教研范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需要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教研范式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学科教研工作范式

学科教研工作范式

学科教研工作范式
1. 课堂观察与评估: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和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3.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

4. 教学案例研究:收集、分析和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教师提供实际的教学参考。

5. 学科教学方法研究:探讨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6.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教学评价与反馈: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

8. 教育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9. 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建立学科教研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这些工作范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案)概要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案)概要

《中小学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案第一章新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一、本章学习要点:(一)“教育家办学”的内涵“教育家办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教育交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教育交给懂教育规律的人,把教育交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科研的重点内容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看,纲要提出的重要课题主要有:1、提出了基础教育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问题;2、提出了坚持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问题;3、提出了中小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问题;4、提出了中小学校要坚持全面发展的问题;5、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问题;6、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的意见建议;7、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8、提出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9、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 10、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问题;11、提出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问题; 12、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13、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等问题;14、提出了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区域教育协作的政策措施问题;15、提出了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16、提出了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问题; 17、提出了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18、提出了如何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问题;19、提出了如何构建终身学习与人才在长的“立交桥”问题;20、提出了保证教育投入和健康发展的问题; 21、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以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些纲要提出来的重要问题,理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点问题。

二、思考题1、怎样理解教育家办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通过学习纲要,结合本校实际,归纳出2个最值得研究的教育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

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

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一)实证方法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二)质性方法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系统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四)复杂思维方法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五)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六)文献法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2:教育科研的三大范式

2:教育科研的三大范式

一、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
• Positivism • 1.对客观现实的看法
• 真實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可以透過理性工具對它進行科學驗證 • 世界就在那,以程度不等的静态形式以供研究人员研究。 • 经验、感觉 • 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独立于观察者,只要能毫无偏见地对这些现实进行观察,
观察的结果就构成科学知识。 • 从机械论的角度看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 2.研究者的角色 • 价值中立 • 研究人员应尽可能把自我意识排除在收集资料和报告研究成果的过程之外。 • 3.研究的焦点 • 科学验证
3.研究的焦点
批判反思
• 三大范式怎样做教育研究? • 实证主义——研究者立场 • 建构或诠释学(解释学)——学习者立场 • 批判——理想者 • 以好学生为例
• 定量研究(受实证主义影响)出数据,定 性研究(受建构主义、批判主义影响)出 理论。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
美国对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三大范式
• 一、范式(Paradigm)
• 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 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 方式。
• 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 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 式”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 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 学,托勒密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伽利略的动力学之于 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微粒光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发达时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
是坚持理论研究还是扎根于实证研究?
• 是理论思辨研究?还是面向实践的实证研 究?
•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对峙 • 理论的力量:影响大、持久 • 实证研究的用处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
说 明理论 问题 。对于初次接触教育 科研 的教师来说 ,那些生疏 的专业 理 论名词 ,如 “ 范式” “ 、 后现代 主 义” ,专业 的统计科 学术语 ,如
要 的方 法 。
道 有一位教师深有体会 ,他说得 师 这些 知识 、方 法和能力的获得 ,除
问题作为 自己教育工作 的起点 ,探
经验型教师给学生的是知识和 技巧 ;科研型教师给学生的是眼光 和境 界。 经验型教 师凭经 验所做 的是知
识 的传 递 ;科 研 型 教师 根 据 社 会 发
研 型教师 。科研型教师除 了应该具
科研型 、反思型教师应该是什
么样 ? 验型 教 师 究竟 与 科研 型 、 经 反思型教师有什么不同?
十分好。
备 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学科专业知 识 之外 ,还应该具备心理科学和教 育 科学 的知识 和一定 的研究 能力 。
了依靠 各种 培训外 ,教师的成长更 主要 的是应该通 过 自我培训 ,所以 在教学 实践 过程 中读 书也 是一种重
中小学教师的成长 。 过去 ,中小 学教师在一定意义 上成 为了灌输 知识 的 “ 工具 ” ,新 课程则要求中小学教师成 为 “ 有创
“ 明 白了”而 感欣慰 :科 研型教 讲 师时时为学生提不 出问题而不安 。 经验 型教 师 安 于 几 十 年如 一 日;科研型教师感动于太阳每天都
经 验 型 教 师 毕 其 一 生 修 成 一
师生共 同发展来 检验 整个 教育 工作
的效果 ;新课程要求 中小学教 师从 没有 主体 、远离生活 的课程观走 向 尊重学 生 、贴近生活 的课程观 ;从
单纯追求知识 、技能 、技巧 的课程
观转变为蕴含着情感 、态度 、价值 行 反思 ,成 为科研 型 、反思型 的教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及方法概述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及方法概述
法、中间方法、终结方法。 参照这种分类,可把教育研究方法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 分析资料的方法,撰写报告的方法。更详细些说,可分为确 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形成事
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
方法。这种分类,有助于教师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循序掌握。
2.以问题性质为标准分类
课题研究的目的、题目及假设的表述 确定研究对象 设计研究方法、工具、手段
• 制定工作计划
行动规划 时间规划 组织形式规划 经费规划
实施阶段
• 形成科学事实 搜集事实材料
整理事实材料
• 形成科学理论 建立科学概念 作出科学判断
构建理论体系
总结评估阶段
总结研究工作
评价研究工作
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实施要领
的起点开始你的研究。
四是形成研究方案,通过明确对象总体和分析单位、
选择抽样方法来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手
段;制定行动计划。
在这个阶段工作的基本要领可概括为:选择课题要 慎重,研究设计要科学,制定工作计划要周密。
2、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搜集
和整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事实或已
己来插上翅膀。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 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 不容许带有价值偏见。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原则
被试有 1.有不参加协作权 2.有保持不署名权 3.有保密权 4.有要求实验者承担责任权
内在效度: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 正例: 【研究问题】研究两种不同训练方案对6 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的影响 【做法】两个班随机指定28名学生,两 个班都是上午上课,分别采用不同方案,同 一教师教授,历时16周,最后由该教师亲自 测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潜在 理论
适用 技术
选择一种理论、方针或 选择一种理论 直觉预感来探讨社会系 以适合所评价 统的动力 的问题
类似基础研究,只是处 运用适合问题 在一个研究的应用可以 的常规技术 立竿见影的背景中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比较
量化研究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逻辑过程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技术 研究特征 研究对象 研究报告 实证主义 科学范式 演绎推理 理论检验 相关关系\因果联系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 客观 个人或样本 客观公正
2 .人文主义方法论
被忽视; 社会现实是由参与社会的个人构建而成的;现实 的构建表现为阐释的形式,即人们赋予社会环 境的意义构建了现实;知识经由协商而来。 寻找途径以使个人展示其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研究个人创造的意思及其他内部现象; 研究人员自身就是其研究的社会现实的不可分割 的建构者;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差别:人的特殊性 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 投入理解,人对人的理解 质性研究
一.教育研究的特征 二.教育研究的价值 三.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四.研究的类型 五.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教育研究的特征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 (三)教育研究的困难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1.研究 研究就是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 案的过程。 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获得证据以支持或反对所提出的事实 或原则。 2.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教育世界中人们的 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 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学术失范的具体表现
1.援引别人的观点、论断、资料、数据等在 文中不加以说明。 2.文中的注释与论文末所列的参考书目不符。 3.开题报告中的结构相当混乱,随意排列引 言,文献述评, 研究方法,发现,结论等章节 的顺序。 4.研究性论文缺乏对研究方法的诠释。对于 宏观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只 停留在表层。

走向“有组织科研”:提升中小学科研质量的重要路径

走向“有组织科研”:提升中小学科研质量的重要路径

走向“有组织科研”:提升中小学科研质量的重要路径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教育规律,才能实现科学育人和创新育人。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同时提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阐述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和要求,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中小学科研仍然存在着科研目的功利化、科研过程“单打独斗”、科研成果泡沫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学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中小学科研迫切需要走向“有组织科研”,以此突破个体化、碎片化和低水平重复研究的怪圈。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推进学校科研工作,全国很多地方都把学校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近些年来,“校兴科研”和“科研兴校”已经蔚然成风,“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成为很多学校的目标和追求。

尽管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热衷于做课题和上项目,但是总体来看,中小学科研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 对科研价值认识不够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科研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认为科研与教研活动没有什么区别,教研就是科研,听课、备课和评课就是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认为科研就是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是教学之外的额外任务,只有评职称、当骨干才需要,一般教师因为能力不够是不需要做科研的。

有实证研究表明,68.8%的教师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但其中82.8%的教师参加的教育科研形式主要是“集中听课、说课、评课”这一“教研”方式。

有的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往往把常规教研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当作结题材料,只要求材料丰富而不管它与立项课题有没有关系,就是把传统教研包装成教育科研。

教育叙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教育叙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总第 7 3 0期
教师成长与专业生涯发展
教育叙事 :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蒋 萍
[ 湖北省十堰广播 电视 大学( 教 育学院) , 湖北省 4 4 2 0 0 0 ]

要: 在 广大 中小学教 师教 育科研从 经验 型向研 究性的转 变过程 中, 通过叙述导致 自己觉醒和 变迁的教 学故事 , 和 大家分 享 自己

事的专利 , 演绎成 一种 与教学实 践关 系不大 的“ 学术游戏 ” , 这种 教育叙 事是教师通过叙说 导致 自己觉醒 和变迁 的教学故事 , “ 闭 门造车” 出来 的成果在应用于实践 中时难免 出现 “ 两张皮” 的现 和大家分享 自己的认识 和体会 ,通过教学反思来 省察 自己的教学 象 , 难于被教师们认可。 教育叙事研究带来 的是方法论的转变 , “ 在 实践 , 从 而发掘或揭示 隐藏在这些生 活、 事件 、 经验 和行为背后 的 做 中学 , 在行 动中 、 在实践中研究” 的理念 , 将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 教 育行为 、 教育经验 、 教育理想 、 教 育思想 、 教 育理论和教育 信念 , 紧密结合 , 为教育研究输 入了新的气息 , 为教师带来 了新的思路 。 进 而发现教育 的本质 、 规律和价值意义 的研究活动 。 教育叙事最早 教师系统地研究 自己或与他人的工作过程 、 环境 和问题 , 通过专业


教 育叙 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义
可 以追溯到孔子 , 由其弟 子回忆撰写 的《 论语 》 实际上就 是一部教 研究者深入现场 , 直接参与等形式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 育叙事大作 。 前苏联的教 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写《 给教 师的一百 大大改善 了这种理论与 实践 “ 两张皮” 的现象 , 不 仅大大提 高了研 条建议》 时, 已经写 了 3 2年 的教育 日记 。 究成果应用的及时性、 有效性 , 而且使参 与教 育研 究的教师有勇气 教师是 与教育实践 紧密联系的一线 工作 者 , 他们( 她们 ) 与教 去根据 自己的教 学实践做教育研究 。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模板5篇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模板5篇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模板5篇一、指导思想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1、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3、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经验积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中学语文论坛和个人博客里,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内容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现代文阅读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文体阅读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中现代文阅读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阅读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阅读难点。

3、课堂教学设计一节本年段阅读指导课,上一节阅读研讨课,可结合教研组活动进行。

4、撰写经验撰写关于阅读教学的经验论文。

5、研修总结在年末时把近一年的研修历程,把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和体会结合起来写一篇个人研修分析与总结。

积极参与语文组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第一章新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1.中国教育发展为什么需要教育家办学?答:1.教育家办学,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梦想和追求,是我国的有就传统。

2.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极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3当前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并非偶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主题,这就更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让真正懂行的众多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2.“教育家办学”的内涵答:“教育家办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教育交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教育交给懂教育规律的人,把教育交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3.什么是做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答:1.尊重并敬畏教育的价值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3.从事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人,必须有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4.问题意识的含义:答:第一层含义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含义是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能推陈出新,要另辟蹊径,要与众不同。

5.教育家办学面临的四大敌人:答:企业家办学、官僚办学、家长办学、教书匠办学6.什么是课题研究?答: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标,通过特定的科研项目,进行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特定任务的研究过程。

7.做好课题研究的意义:答:1.做好课题研究能有效帮助中小学教师真正走向教育科研,避免广大中小学教师游离于科研之外。

2.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解决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3.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了解、理解和遵循教育科研规范。

8.课题研究的环节:答:选题、确立课题、制定方案、申请论证、立项、开题、中期实施、中期评估、鉴定结题等环节。

9.如何申报课题?答:1.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

2.在重点研究领域中做个有心人3.做好课题设计工作4.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做科研的过程第二章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育科研范式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答: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答: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2、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行动实践者;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

3.教育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意义?答:1.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2.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简便易行,易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3.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答:1、诊断: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和作答的过程就是诊断。

2、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1)课题研究的背景;(2)研究内容;(3)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4)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3、行动:行动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实施计划并对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

4、反思:反思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1)整理和描述;(2)评价与解释;(3)写出研究报告。

5..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及其特点答: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主要是教师)以故事为手段,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的描述与诠释,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构建教育生活意义的一种研究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非虚构性;(2)自身工具性;(3)情节性;(4)可读性;(5)反思性。

6. .教育叙事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意义:答:1.教育叙事促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2.教育叙事增强了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自我理解,提升教育智慧。

3.教育叙事实现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结合7.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答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1.教学叙事: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

2、生活叙事: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体现为德育叙述、管理叙事等。

3.自传叙事:主要以自传形式来表述生活事件及思考、从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

8.教育叙事报告的基本要素答:叙事研究文本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即教育主题、教育情节、解决方法、教育反思、教育思想。

9.质的研究的内涵答: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10.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答:1.量的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而“质性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

2.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也有所不同。

“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都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等,但又有很大不同。

“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

11.质的研究的特点答:(1)研究情境的自然性;(2)研究手法的描述性;(3)研究取向的价值性;(4)研究视野的整体性;(5)思维方法的归纳性。

12.质的研究的实施程序答:1、研究设计(1)确定研究的现象与问题;(2)了解研究的背景与现状;(3)确立研究个案与研究方法;(4)思考研究价值;(5)研究工作的预期方案与步骤。

2、进入现场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的过程主要包括:(1)确定和接触;(2)选择进入现场的公开程度;(3)了解被研究者内部的权力结构;(4)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5)正确处理进入现场失败的情况。

3、资料收集质的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访谈和个人文献的收集。

4、分析与整理资料;5、研究结果的形成与评价;6、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常用的基本教育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概念:答:研究者将所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或问卷,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2.调查问卷结构:答:一份完整的问卷主要应包含问卷说明、注释、问卷本文、结束语等几部分。

3.问卷题的设计形式:答: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排序题。

4.调查问卷的编制程序答: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2、列出问卷调查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确定调查对象;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6、再次修订。

5.访谈调查法概念:答:调查人员通过与研究对象或其它有关人员面对面、有目的的交谈,由其中一个人引导,搜集研究对象的语言资料,以此了解研究对象并对研究问题予以解释。

6.访谈调查法的特点:答:优点:1.灵活性强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资料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5.容易进行深入调查缺点:1.使用上具有较大局限性2.访谈的样本较小3.无法控制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影响4.容易产生偏差5.结果的统计分析比较困难7.访谈调查法的类型答:1.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2.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3.个别性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8.访谈题目的类型答:1.描述的问题2.有结构的问题3.对照问题9.拟定访谈题目应注意的问题答:1、问题要紧紧围绕研究的目标;2、问题的语言要通俗易懂;3、提问的措辞不能带有倾向性。

4、要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10.教育观察法概念:答: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考察,以获得经验或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11.教育观察法的特点:答:优点:1.易于操作,适合中小学教师使用2.能直接真实的获得第一手资料缺点:1.难以深入了解观察对象的本质2.观察结果受仪器局限3.观察水平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较大12.教育观察的基本类型答:1、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3.教育观察法实施步骤:答:一、观察准备工作1.明确观察目的,收集观察对象资料2.制定观察计划3.做好观察物质准备二、实施观察1.上课2.听课3.参加有关活动4.实地参观考察5.访谈14.运用教育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答:1、注意观察的客观性;2、注意观察与分析相结合;3、注意观察的灵活性;4、做好对观察者的专业培训。

15.教育个案研究法答:教育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

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6.教育个案研究法特点答: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3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4.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17.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答:中小学的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8.个案追踪法适用于哪三种研究情境?答: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三是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19.教育会诊的六个环节:答:1.明确会诊目的2.确定会诊参加者3.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详细说明对某一学生的看法,并列举理由4.组织集体讨论,广泛交换意见5.为该生作出鉴定,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6.根据学生鉴定材料,教师对集体或个人的教育工作进行自我分析,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0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答:1、确定研究的个案;2、搜集个案的资料;3、整理分析资料;4、形成结论。

21.教育文献法概念:答: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任务,通过收集、鉴别、整理、研究相关文献,从而形成对教育实施的科学认识,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22.教育文献的种类:答:1.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2.根据来源和公开性划分为正式文献和非正式文献3.根据文献的表现形式分为文字资料、音像资料、机读文献4.根据文献功能划分为事实性文献、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政策性文献、经验性文献23.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答:分两大类: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24.教育文献检索的过程:答:1.分析和准备阶段2.搜索阶段3.加工阶段25.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答:1、顺查法;2、逆查法;3、引文查找法;4、综合查找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