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 (2)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 (2)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介绍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是煤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煤矿开采的机理和方法,掌握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煤矿开采技术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熟悉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流程•掌握煤矿开采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和采场设计问题•熟悉煤矿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煤矿开采基础本部分包括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讲解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和流程,以及与煤矿开采相关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第二部分:地质勘查和采场设计本部分将介绍地质工程勘查的方法、地质分析和评价,以及讲解采场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采场类型、煤柱宽度、煤层倾角、支护方式等内容。

第三部分:煤矿设备和工具本部分将介绍煤矿开采中常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采煤机、掘进机、支护材料等,以及讲解这些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第四部分:煤矿安全和环保本部分将介绍煤矿安全和环保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讲解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煤矿环保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第五部分:课程设计本部分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煤矿开采设计项目,由学生组成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完整的煤矿开采项目设计和方案实施。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试、课程作业和课程设计项目评估。

具体评估标准见课程公告。

总结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煤矿开采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其开采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

煤矿开采学课程是矿业工程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致力于深入研究煤矿开采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为矿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煤矿开采学作为一门专攻矿山煤炭开采的学科,其课程设置应以煤炭采矿及地下工程为主要研究内容,包含煤炭开采理论、采场布置、矿山机电设备及自动化控制与维护、煤矿安全等方面内容。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课程:1.煤炭开采基础2.煤炭采场性质及布局3.煤炭开采机械及设备4.煤炭开采地面设备与管理5.煤炭开采安全二、课程目标煤矿开采学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煤炭开采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深入了解煤炭开采中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了解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熟练掌握煤炭运输、提升、下沉及储量的评估与计算等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具备煤炭企业的经营策略、规划和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煤炭产业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煤矿开采学的课程教学应以理论基础教学为主,重视实践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授煤矿开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煤炭矿井的类型、矿井的结构、煤层压力的分析及控制,煤层岩质分析和地质条件分析,煤矿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法实践教学主要基于场地实践和模拟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及模拟练习检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采掘机的操作、采煤面运作的设备配置、运输与提升体系的运行等。

3.案例法讲解一些以往的煤矿事故案例,通过教授案例和实际经历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4.课堂互动通过问答、辩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部分1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部分1

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煤学课程所学的常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煤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罗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熬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根底。

设计标题问题某矿第一开采程度上山阶段某采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版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长度1000m,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平均倾角12度,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较松软,k2和k3属于中硬煤层,是简单布局,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m 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程度为该采区效劳的一条运输大巷安插在k3煤层下方25 m的不变岩层中,为满足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按照采煤方法的不同中由同学自行决定.第一章采区巷道安插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效劳年限1、采区的出产能力采区出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2、计算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1.采区工业储量由公式Zg=H*S*(m1+m3)*r (公式1-1)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 采区倾斜长度,1000mS------- 采区走向长度,2100m3mi------ 第i层煤的厚度,6.9+3.0+2.2=Zg=1000*2100*12.1*1.3 =3303.3(万t)2.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Zk=〔Zg-p〕*C (公式1-2)式中:Z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Zg------ 工业储量,万tp-------- 永久煤柱损掉,万t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

说明:p可取其为工业储量的10%来计算,即p=10%*ZgZk=〔3303.3-3303.3*10﹪〕*80﹪=2378.38 万t3.采区效劳年限由 T= Zk/〔A*k〕………(公式1-3)式中: T———采区效劳年限,a;A——采区出产能力,150万t;Zk——设计可采储量,2378.38万tK——储量备用系数,取1.4T=2378.38 /(150*1.4) = 11.33 a4. 验算采区采出率a. 对于k1中厚煤层:C=(Zg1-p1)/Zg1 ……(公式1-4)C ———采区采出率,% ;Zg1 ——— k1煤层的工业储量,万t ;p1 ——— k1煤层的永久煤柱损掉,万t ;说明:采区边界庇护煤柱取5m,停采煤柱取30m,区段煤柱5m.Zg1=1000*2100*6.9*1.3=1883.7万tp1=(30+10)*1000*6.9*1.3+5*5*2100*6.9*1.3=118.88万tC=(Zg1-p1)/Zg1=〔〕/1883.7=93%>75% 满足要求b. 对于K2中厚煤层:C=(Zg2-p2)/Zg2 ……(公式1-5)C ———采区采出率,% ;Zg2 ——— k2煤层的工业储量,万t ;P2——— k2煤层的永久煤柱损掉,万t ;说明: K2煤层与K1煤层不异。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近年来,在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开采学作为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工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安全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文将从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煤矿开采技能煤矿开采学是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技术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煤炭的矿床特点、储量及开采条件等,培养学生的煤炭开采技能和煤炭资源管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煤矿开采涉及到众多的安全因素,学生必须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认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风险,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这样既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矿床地质、采煤方法、支护技术、与瓦斯治理、矿井水文地质以及煤炭开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不同角度全面性地展现了煤炭开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并为学生提供了对煤炭开采过程的全面了解。

1.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种类、储量和质量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矿床地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煤炭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性质。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煤炭开采的基础和核心,这部分内容介绍了煤炭采矿的各种采煤方法,包括开拓采掏、水平开采、采空区采掘、长壁采掘等,使学生掌握各种煤炭采矿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2)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2)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加强学生对煤矿开采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煤矿开采业务能力,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煤矿开采基础知识介绍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开采方法、采煤设备、通风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煤矿安全管理介绍煤矿的危险性和安全管理,包括煤矿安全法规、安全检查、事故调查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煤矿开采技术介绍煤矿开采的工艺和技术,包括矿山地质、采煤工艺、掘进、支护和回采等方面的内容。

4. 煤矿经济管理介绍煤矿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煤炭工业发展概况、煤炭资源评价、煤矿生产计划和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现场考察、案例分析等,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操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课程设计要求1. 选题要求课程设计选题既要考虑学生个人能力和兴趣,也要符合课程大纲及课程教学要求,选题内容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性。

2. 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教学,其中包括实验操作、现场考察和案例分析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3. 整理课程设计报告完成课程设计后,学生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介绍设计内容、方法、结果和分析,并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和数据。

五、总结本课程设计是在煤矿开采学课程基础上,为了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设计的。

从选题到教学方法和要求等方面设计科学、合理,对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点
采区概况
本采区为某矿第二水平第五采区,采区上部标高-150m,下部标高为-450m,其中三采区已采,七采区未采。

年产量为120万t/a
区内煤层埋藏稳固,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然发火期为6-12个月。

区内涌水较小,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好。

采区内有一层煤,煤层埋藏稳固,构造简单,属于厚煤层。

煤层无瓦斯突出,顶底板稳固。

煤岩爆炸指数为34%-70%。

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

煤层倾角约为21°,采区走向长为2180m,倾斜长度为830m。

运输大巷布置在-450水平,回风巷布置在-150水平。

采区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学院:矿业学院专业:采矿工程姓名:学号:年级:任课教师:xxx年x 月 xx 日目录第一章采区地质特征 (2)§1采区概况 (2)§2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3)§3采区储量:(列表) (7)§4资源量级别 (8)第二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9)§1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9)§2采区服务年限 (10)第三章采煤方法选择及采区参数选择计算 (10)§1采煤方法选择 (10)§2采区(或盘区、分区)参数选择计算 (10)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11)§1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 (11)§2采区生产系统综述 (11)§3采区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12)§4开采顺序 (12)§5采区准备工作及组织 (13)第五章回采工艺 (13)§1设计回采工作面概况 (13)§2回采工艺的确定 (13)§3循环方式、作业形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15)第六章采区设计概算及工作面成本计算 (15)§1采区概算 (15)§2工作面直接成本 (17)§3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示表 (17)第一章采区地质特征§1 采区概况采区位于贵州黔北南部黔北镇、大山镇及忠义乡境内的黔北煤田内,采区北部以煤层露头为界,东面以井田边界为界,西面以F13断层为界。

本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厚88~136m,一般厚110m,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泥灰岩、菱铁质灰岩及煤层组成。

富含动、植物化石。

含煤12~15层,至上而下以1、2……15等命名。

煤层总厚10.5m,含煤率为5.9%,含可采煤层两层,可采煤层总厚8.8m,可采含煤率为3.6%。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将煤组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含煤程度较高,含煤6~9层,其中9号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其层位、厚度均不太稳定,时有尖灭现象,对比较困难;下段含煤层度较低,含煤3~5层。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开采设计的概念,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开采利用的基本情况。

3. 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开采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开采设计中的数据处理、计算和绘图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完成开采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通过开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产资源概述2.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开采设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及基本步骤。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3. 开采设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矿产的开采方法、工艺及其适用条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开采设计方法4.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学习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5. 开采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开采设计操作练习。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开采设计实践6.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探讨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矿产资源概述第二周:开采设计基本原理第三周:开采设计方法第四周:开采设计数学模型第五周:开采设计实践第六周: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采矿课程设计隆德煤矿

采矿课程设计隆德煤矿

采矿课程设计隆德煤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煤矿的基本概念,掌握煤矿的形成、分布及开采原理。

2. 学生能掌握隆德煤矿的地质结构、煤层特征及矿藏种类。

3. 学生能了解我国煤矿产业的政策法规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地理、地质知识,分析煤矿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采条件。

2. 学生能运用实际操作,掌握煤矿开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学生能运用数据分析,评估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保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树立绿色开采观念。

2. 学生增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隆德煤矿为实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煤矿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矿产资源观和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煤矿基本概念:煤矿的形成、分布及开采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煤炭的形成与分布- 内容列举:煤的形成过程、煤的分类及分布规律、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

2. 隆德煤矿地质结构及煤层特征: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质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煤矿地质- 内容列举:隆德煤矿地质构造、煤层分布、煤质分析。

3. 煤矿开采技术与方法: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排水。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煤矿开采技术- 内容列举:开采方法及适用条件、矿井通风与排水原理、开采设备与工艺。

4. 煤矿安全生产与环保:煤矿安全生产措施、环保政策与措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煤矿安全生产与环保- 内容列举: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防护措施、环保政策及实施。

5.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绿色开采与可持续发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内容列举: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绿色开采技术、可持续发展战略。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环境保护措施;3. 帮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地质知识分析矿山开采条件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矿山开采设备、工具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矿山开采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2. 增强学生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激发学生为国家资源事业作贡献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理、地质学科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地质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突出课程重点,合理设置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矿山开采知识;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矿山开采基本概念- 矿山定义、分类及特点-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利用2. 矿山开采原理及方法- 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 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 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法规与政策-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4. 矿山开采实践操作- 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 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 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矿山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矿产资源分布与利用第二课时: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第三课时: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环保法规与政策第四课时: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第五课时: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地理》、《地质》教材中关于矿产资源、地质构造、环境保护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山开采知识。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依据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

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

(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4、提交材料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

(包括草稿、电子文档)5、指导要求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胴室等矿井开拓布置条件,灵活指定采区不同条件(尺寸不同、位置不同、煤层厚度不同或生产能力不同等)让学生分别选取,做到学生每人不重复。

6、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08级课程设计进程安排计划(共5周)。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煤炭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煤矿开采作为煤炭能源生产的基础,其安全稳定进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煤矿开采学是煤矿工程的基础学科,也是煤矿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煤炭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学习与实践任务的结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开采方法、采矿设备、安全生产等内容,为学生未来从事煤炭工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煤矿开采的基础知识包括煤炭产地分布、煤质特点、煤的成矿作用、煤炭开采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开采的必要性和意义。

2. 采矿工艺和方法介绍地下煤矿采煤工艺、采面布置、工作面推进方法、采煤机组和配套设备、长壁工作面开采技术和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

3. 采煤设备和安全生产介绍采煤机、掘进机、牵引机、运输设备等采煤车间的设备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安全操作、事故应急等。

4. 实践任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分析,设计采矿方案,开展矿区安全评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煤炭工程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四、评分标准1. 日常表现(20%)包括课堂听讲、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等。

2. 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40%):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分析题等。

•实践考试(20%):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实验室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3. 课程设计(20%)课程设计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设计采矿方案,评估矿区安全等方式,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参考教材1.《煤矿地质学》朱建荣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

2.《煤矿开采技术》江锐著,贵州科技出版社,2014年11月。

3.《煤炭采选工艺》石宁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3月。

平庆煤矿采区课程设计

平庆煤矿采区课程设计

平庆煤矿采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煤矿采区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平庆煤矿采区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及开采工艺;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煤矿采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煤矿采区的地质条件,提出合理开采建议;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煤矿采区的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煤矿采区课程项目研究,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对能源事业的尊重和热爱;2. 学生能够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树立安全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够从环保角度审视煤矿采区开发,培养绿色开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团队合作,旨在提高学生对煤矿采区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缺乏对煤矿采区实际操作的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展开,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煤矿采区基本概念- 煤矿采区的定义与分类- 煤矿采区的地质条件及影响2. 平庆煤矿采区概况- 地质构造与煤层赋存状况- 开采工艺及设备3. 煤矿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 煤矿采区环境保护措施及实践4. 实践教学- 实地考察平庆煤矿采区- 课程项目研究:煤矿采区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第一课时:煤矿采区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平庆煤矿采区概况第三课时:煤矿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第四课时:实地考察及课程项目研究启动第五课时:课程项目研究展示与总结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 煤矿采区基本概念1.1 煤矿采区的定义与分类1.2 煤矿采区的地质条件及影响第二章 平庆煤矿采区概况2.1 地质构造与煤层赋存状况2.2 开采工艺及设备第三章 煤矿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3.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3.2 煤矿采区环境保护措施及实践第四章 实践教学4.1 实地考察平庆煤矿采区4.2 课程项目研究:煤矿采区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地考察和课程项目研究,使学生全面了解煤矿采区的相关知识。

采煤课程设计

采煤课程设计

采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煤炭的形成、种类、分布等基本知识;掌握采煤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安全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具备一定的煤炭开采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煤炭的基本知识:煤炭的形成、种类、分布等。

2.采煤原理:采煤的基本方法、煤炭开采工艺、开采机械等。

3.采煤安全:矿井通风、防尘、防火、防水、地震防治等。

4.煤炭资源评价与分析:煤炭资源的勘探、评价方法、开发策略等。

5.煤炭开采设计与操作:开采方案的制定、开采设备的选择、操作技巧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煤炭开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煤炭开采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煤炭开采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煤炭开采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成绩的20%。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定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占总成绩的50%。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10%。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采区设计课程设计

采区设计课程设计

采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区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采区设计的流程和主要技术指标;3. 了解采区设计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采区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采区设计方案;2.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采区设计的初步实践操作;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采区设计项目,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对工程实践的兴趣;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产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采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矿山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对矿产资源开发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采区设计基本概念:包括采区定义、分类、功能及设计要求;2. 采区设计原理:介绍设计原则、设计依据、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3. 采区设计技术指标:分析开采强度、回采率、贫化率等指标的计算与优化;4. 采区设计实践操作:运用CAD等软件进行采区平面图、剖面图绘制;- 教材章节:第3章“采区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第4章“采区设计实践操作”;5. 采区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从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教材章节:第5章“采区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6. 采区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典型采区设计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教材章节:第6章“采区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采区设计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2. 第3-4周:采区设计技术指标学习与实践操作;3. 第5-6周:采区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4. 第7周:采区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采区课程设计(优秀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采区课程设计(优秀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序论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该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井巷工程”、“采矿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认识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所学的主干专业课程《采矿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

随着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将有所改进和提高,其具体事宜要在专业课程设计大纲的基础上。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采区设计达到下列目的:1 系统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

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2 掌握采区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3 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文字编写、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 采区概况:叙述采区位置、开采范围寄与临近采区的关系,采区边界的确定等。

2采区地质概况:采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数目、煤质、煤的自燃性、瓦斯等级、顶底板岩石厚度、岩性、采区地质构造、水纹地质条件等、计算采区储量。

3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数目、工作面配产情况与接续情况,编制采区内回采工作面接替图表、掘进工作面接替图表、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4 选择各层煤层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方式、工作面支护形式和支护设备、采煤机和运输机类型。

确定工作面进刀方式、截割方式、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推进度等。

5 划分区段或条带,确定工作面开采顺序。

6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7 确定采区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矸、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

列表说明采区设备主要参数。

8 选择采区上、中、下不车场形式,并附插图。

9 编制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采区走向长度、斜长、区段数目、采煤方法、采面长度,采区可采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采掘面头数比等。

煤矿开采学第十六章采区方案设计

煤矿开采学第十六章采区方案设计
长度的因素。
工程量小
较容易 短 少
第三方案 一煤一岩上山方案
工程量较大比比第二方案 多掘170m石门
困难
较长。每区段增加60m通 风距离
多(同第一方案)
5.巷道维护 6.支架回收
维护工程量少,维护费用低
煤层上山,梯形金属支架 受采动影响大,维护 工程量大,费用高
第一条煤层上山,维护工 程量较大,费用较高
无法回收
第三节 采区参数的确定
❖ (二)采区尺寸数值
❖ 采区尺寸包括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 ❖ 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普采工作面采区,其走
向长度一般为1500~2000m。 ❖ 综采采区宜用单面布置,其走向长度一般不
小于1000m;当双面布置时,一般不小于 2000m
第三节 采区参数的确定
❖ 二、采煤工作面长度 ❖ (一)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 1.煤层赋存条件 ❖ 2.机械设备及技术管理水平 ❖ 3. 巷道布置 ❖ (二)采煤工作面长度 ❖ 综采:150~200m; ❖ 普采:120~150m; ❖ 炮采:80~150m; ❖ (综采目前有已达300m以上)
135.1 83.7
2.21
17-2
134.0 2.30
+100

16-1 +80

134.9 2.08
72.2
+60

+40

16-2
134.6 2.20 +20
±0
第五节 采区方案设计案例
❖ 第一方案采区巷道布置图

2
J
13 9ˊ

采 区
9
6
17-1 8ˊ
135.1 83.7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煤矿开采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工程案例及现场操作演练,提高学生对煤矿开采技术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以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煤矿开采技术理论知识课程将对矿床地质、煤矿开采工艺、通风、水文地质、矿山机械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解释,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煤矿开采理论体系。

2. 煤矿开采现场操作演练课程将以煤矿开采现场为背景,通过真实操作演练,使学生了解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注意事项。

涉及到的操作技能包括矿井开掘、矿井分段、煤层采掘、矿山垃圾处理等。

3. 煤矿开采工程案例通过煤矿开采工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煤矿开采工作的实际情况,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程设计方案1.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主要以理论讲授、实践演练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授课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

2. 教学资源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均需要齐备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煤矿开采实验室、教学设备、实物模型、煤矿开采现场等。

3.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课堂考试、实践演练、作业考核等方面,以整体成绩评估为主,采用定期考试形式进行,每个学期安排一次终期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践操作和作业考核占30%。

四、课程设计计划时间内容授课方式教师第1周-第2周理论知识讲授理论授课xxx教授第3周-第5周煤矿开采实践演练现场实践xxx教授第6周-第8周工程案例分析理论授课xxx教授第9周-第10周复习和总结理论授课/互动问答xxx教授五、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也为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1、设计生产能力90万t/年。

2、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计算(1)采区工业储量Zg=H×L×(m1+m2)×γ (公式1-1)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 采区倾斜长度,1040m;L---- 采区走向长度,2780m;γ---- 煤的容重,1.50t/m3;m1---- 煤层煤的厚度,为4米;m2---- 煤层煤的厚度,为3.5米;m3---- 煤层煤的厚度,为2米Zg1=1040×2780×4.0×1.5=1734.72万tZg2=1040×2780×3.5×1.5=1517.88万tZg3=1040×2780×2.5×1.5=1084.2万tZg=1040×2780×(2.5+3.5+4)×1.5=4336.8万t(2)设计可采储量ZK=(Zg-p)×C式中:Z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Zg---- 工业储量,万t;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取75%,中厚煤取80%,薄煤层85%。

P1=15×2×2780×4×1.5+15×2×(1040-15×2)×4×1.5=82.36万tP2=15×2×2780×3.5×1.5+15×2×(1040-30)×3.5×1.5=73.8万tP3=15×2×2780×2.5×1.5+15×2×(1040-30)×2.5×1.5=52.74万tZ 1= ( Zg1-p1)×C=(1734.72-82.36)×0.75=1238.82万tZ 2=( Zg2-p2)×C=(1517.88-73.8)×0.8=1155.3万tZ 3= ( Zg3-p3)×C=(1084.2-52.74)×0.8=825.17万tZ K= Z1+Z2+Z3=1238.82+1155.3+825.17=3219.29万t(3)采区服务年限T= ZK/(A×K) (公式1-3) 式中: T----采区服务年限,a;A----生产能力,90万t;ZK----设计可采储量;K----储量备用系数,取1.3。

T= ZK/(A×K) =3219.29 /(90×1.3)=27.52a取T=28年。

(4)验算采区采出率采区采出率C=(Zg-P)/Zg (公式1-4) 式中: C-----采区采出率,%Zg ---- 采区的工业储量,万t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1煤层:C1=(Zg1-P1)/Zg1=(1734.12-82.36)/1734.12=95.2% > 75%2煤层:C2=(Zg2-P2)/Zg2=(1517.88-73.8)/1517.88=95.1% > 75%2煤层:C3=(Zg3-P3)/Zg3=(1084.2-52.74)/1084.2=95.1% > 75%则1#、2#、3#均满足采区回采要求。

(符合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要求。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1、确定工作面长度由已知条件知:该煤层左右边界各有15m 的边界煤柱,上部、下部留15m 护巷煤柱,故其煤层倾向共有:1040-30=1010m 的长度,走向长度2780-30=2750m 。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附存条件较好,瓦斯涌出量小。

且现代工作面长度有加长趋势,且采煤工艺选取的是较先进的综采。

又知,一般而言,考虑到设备选型及技术方面的因素综采工作面长度为180~250m ,巷道宽度为4m ~4.5m,本采区选取4.5m ,且采区生产能力为90万t/a ,一个中厚煤层的一个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要求,采用双巷布置,巷道间留煤墙, 取5米,如图1-2:取区段平巷的宽度为4.5m ,留5m 煤墙,则采煤工作面长度为:L 1=(b-2×q-((2×L 2+p) ×n-p))/n (公式1-5)式中:L 1——工作面长度,m ; L 2——区段平巷宽度,m ;b ——采区倾向长度,m ;q ——采区上下边界预留煤柱宽度,m ; P ——护巷煤柱宽度,m ; n ——区段数目,个;L 1=(1040-2×15-((2×4.5+5)×5)-5)/5=181m ,取L=180 2、工作面生产能力Qr = A/(T ×1.1) (公式1-6) 式中:A----采区生产能力,90万t/a ;Qr ----工作面生产能力,t /天; T----每a 正常工作日,330天。

故: Qr = A/(T ×1.1) =90/(330×1.1) =2479.3t目前,煤炭企业生产系统向高产高效集中化生产的方向发展,新建大型化矿井均朝“一矿一井一面”的设计思想改革,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用一个工作面的产量来保证整个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故为适应现阶段煤炭行业的知道规范,本采区设计一个采煤工作面。

其工作面接替顺序如下表:图1-2 采区工作面划分示意图对于1#煤层:1#煤层工作面接替顺序: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2101→2102→2103→2104→2105→2106→2107→2108→2109→21103101→3102→3103→3104→3105→3106→3107→3108→3109→3110 注:箭头表示回采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一、根据所选题目条件,完善开拓巷道为了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利于灭灾并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所给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规划,在1#煤层中上部边界+50处开掘一条阶段回风大巷。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3#煤层底板下方-250的稳定岩层中。

二、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系统,采区内有三层煤,采用联合布置,每一层都布置5个工作面,根据相关情况初步制定以下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一). 煤层上山方案一示意图1. 优缺点煤层上山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并可补充勘探资料。

但是巷道维护困难,成本高。

2. 适用条件(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分层数少的厚煤层,煤层顶底板岩石比较稳固、煤质中硬以上;(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方案二:(一). 岩石上山1.优缺点岩石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掘进速度慢,准备时间长,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小,维护条件好,维护成本低。

2.适用条件服务年限长的采区。

上山条数的确定采区上山至少要有两条,即一条运输上山,一条轨道上山。

当采区生产能力较大、瓦斯涌出量较大、下山采区、后煤层采区以及煤层群联合布置时,常增加一条通风上山,并兼作行人和辅助提升之用。

本采区采用2条上山。

上山间的相互关系采区上山之间在层面上需要保持一定间距。

当采用两条岩石上山布置时,其间距一般取20~25m;采用三条岩石上山布置时,其间距缩小到10~15m。

采区上山可以在同一层位的煤岩层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层位上保持一定的高差。

上山的用途上山布置在岩层中,分别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

轨道上山是用于运输采区的材料、工作人员、设备、矸石、铺设管路和电缆线以及铺设轨道,主要担负采区辅助运输工作,常在轨道上山的上部布置绞车房,同时还作为采区的进风巷道,新鲜空气从轨道上山分别向采区各地方供给;在轨道上山内可以修水沟,起由工作面,经区段运输平巷流下来的矿水的引流的作用。

运输上山主要是用于运输煤炭。

综上所述,确定本采区的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采用双岩布置上山,上山间距为20m。

分别为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

三、采区巷道的形式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巷道断面形状,按其结构的轮廓线可以分为两种:折线型:矩形、梯形、不规则形;曲线型:直墙拱形(如三心拱形、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以及封闭拱形、椭圆形、圆形等。

见图 3-1 巷道断面形状。

图 3-1 巷道断面形状1、影响巷道断面选择的因素1、作用在巷道上的地压大小和方向在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时起主要作用。

2、巷道用途和服务年限也是选择巷道断面形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3、矿区的支架材料和习惯使用的支护方式,也直接影响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4、掘进方法和掘进设备对于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5、需要风量大的矿井,选择通风阻力小的断面和支护方式,有利于安全和具有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采区上山的断面形状选择拱形巷道,其宽取4m,墙高取1.8m。

因此采区上山的总净高度为3.8m,以保证能满足运输能力、通风和行人的要求。

采区平巷(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也是拱形巷道,借以缓和地应力对巷道的影响。

(巷道断面图如下)采区上山断面图区段回风平巷断面图在采区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相对较稳定岩层中,围岩比较稳定,可以采用锚网联合支护。

其余的巷道也可用同样支护方式支护,必要或局部需要时,还可使用一些加强支护。

2、采区巷道掘进顺序注释:在上表中,步骤二轨道上山、运输上山应当同时掘进,以减少贯通的时间。

步骤四中,应先掘进运输和回风石门,然后一组掘进区段平巷(区段运输平巷或区段回风平巷皆可),一组掘进溜煤眼。

第四节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工作面推进终点位置1、根据煤层储存条件可知,1#煤层厚4m,2#煤层厚3.5m,为厚煤层和中厚煤层,瓦斯含量较低,涌水量也较小,易于维护。

采用双巷布置,且一个工作面就可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

该采区有三层煤,采用采区多煤层集中上山联合布置的准备方式。

煤层与上山间通过石门及采区上部甩车场联系。

区段平巷采用双巷布置,设在煤层中,上区段的进风平巷在采煤后,作为下区段的回风平巷,平巷与上山之间以石门连接。

2、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内,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为准。

该采区采用双翼开采,在采区两侧各留15m煤柱,开始布置工作面,进行推进。

在采区巷道布置中,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安全为准,工作面应推进到距上山20m处停采线位置处,即为避开采掘影响对上山的影响而留设的20m护巷煤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