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标准(草案)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4.07.05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保障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与质量,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应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我部组织修订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号:20173393-Q-466)。
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公开—意见征集”查询下载。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均可提出意见或建议。
有关意见和建议请于2024年9月10日前反馈我部,电子文档请同步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标准起草单位印洁
电话:136****4499
邮箱:**************.cn
2.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尹彤李敏
电话:************/66557270
传真:************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自然资源部
邮箱:100812
自然资源部
2024年7月5日附件:
1.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
2.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局•【公布日期】2008.05.06•【文号】国测国字[2008]40号•【施行日期】2008.05.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国家测绘局组织制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以下简称“标准”)已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编号为:GB 21139-2007),并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为做好本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工作,确保标准得到认真执行,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一、制定标准的意义与作用国家测绘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在电子政务、公共安全、位置服务等方面,分类构建权威、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要求,确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保障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各类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顺利进行和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制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保障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和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生产与认定行为、保护有关建设工程的安全、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认真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本地区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和认真学习,并提出相关要求。
同时,要通过网络、报纸、期刊和杂志等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推动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各专业部门了解本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2009年2月
4
(一) 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一条:“建立 地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第二十一
条:“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2009年2月
10
数据认定—通过对数据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经过两级检查一级 验收后,确认标准数据的符合性和成果质量。
2009年2月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出的数学基础、数据内容、生产过程和 数据认定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 据的生产、认定和使用。 生产—必须是具有相应等级测绘资质的生产单位, 并要执行本标准。 认定—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认定机构在认定 地理信息数据是否标准时,需遵循本标准。 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 甄别数据是否为标准数据时需遵循本标准。
2009年2月
13
GB/T 13016—199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 分:1:50D 1:1 000 1: 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13923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2009年2月
17
【释义】本条给出了标准中用到的三个术语的概 念。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本标准的核心词汇,其 定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
明确了它是地理信息数据的一种; 其作用,是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的基 础; 列出了其通常包括的数据类型; 要求了应包括的属性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Version: 2.5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监理方执行CMMI三级过程文档标准南通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评审、分发和版权编制:国土项目组编制日期:批准:批准日期:提交:提交日期:评审:评审日期:分发编号:分发日期: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 2000-2005 by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参考标准 (1)3分类、编码原则 (1)3.1 科学性、系统性 (1)3.2 相对稳定性 (1)3.3 不受多比例尺地形图的限制 (1)3.4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2)3.5 兼容性 (2)3.6 适用性 (2)4基础地理数据集的名称及代码 (3)5比例尺代码 (4)6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方法 (5)7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表 (6)附录A 图层命名规范 (35)(1)图层名称结构 (35)(2)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 (35)附录B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国土基础数据分类对照表 (37)附录C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57)附录D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79)附录E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97)附录F 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11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市基础地理数据是指市城市地表和地下的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基础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3部分》编制说明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3部分》编制说明段怡红吕玉霞李建利兀伟肖学年张坤马晓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我国尚属首次。
该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涉及以下问题:标准研究的内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样式、要素名称、属性表和几何表示之间的关系、属性值是否需要赋代码、相关要素及关系,以及1:5 000 1:10 000与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差异等。
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基础标准;数据字典;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目前,全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技术体系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并逐步向网络信息化方向发展。
数字地图(特别是矢量地图)数据的生产及其数据库建设,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本标准的制定,对于指导当前的全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标准研究内容的确定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
根据描述对象的差异,数据字典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数据库数据字典:对空间数据库整体进行描述,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归属、数据源、地图投影、数据的分层、数据质量及数据质量检测部门等。
2)数据集数据字典:对数据库中的数据集进行描述,主要包括数据集中数据的分层和数据命名等。
3)要素数据字典:对数据库数据中所包含的基础地理数据要素进行描述,主要描述要素的概念、要素的几何表示、属性以及相关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
根据对当前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的现状,确定本数据字典的描述对象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2 主要参考资料及分析1)ISO/TC211 19126 地理信息要素属性分类代码数据字典,工作小组草案,2002年9月13日。
该标准依据ISO 19110 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定义了用于开发要素目录的地理要素和属性的数据字典结构。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一、引言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来源、格式等。
元数据的标准化是确保数据质量、数据集成和数据共享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定义、分类、要素和规范等内容。
二、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对数据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信息,它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来源、格式、关系等。
元数据可以匡助用户了解数据的含义和特征,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管理性。
三、元数据的分类根据元数据的用途和对象,可以将元数据分为三类:技术元数据、业务元数据和管理元数据。
1. 技术元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技术特性,包括数据的结构、格式、存储方式、访问权限等。
技术元数据主要面向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人员。
2. 业务元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业务含义和用途,包括数据的定义、业务规则、数据质量要求等。
业务元数据主要面向业务用户和决策者。
3. 管理元数据:用于管理和组织元数据的信息,包括元数据的命名规则、版本控制、权限管理等。
管理元数据主要面向元数据管理员和数据管理平台。
四、元数据的要素元数据包括多个要素,每一个要素用于描述数据的一个方面。
常见的元数据要素包括:1. 标识符:用于惟一标识数据或者数据集,通常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或者全局惟一标识符(GUID)。
2. 名称:用于描述数据的名称,通常是一个短语或者词汇。
3. 定义:用于解释数据的含义和特征,提供对数据的理解和解释。
4. 类型:用于描述数据的类型,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5. 结构:用于描述数据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例如表格、树形结构、关系模型等。
6. 格式:用于描述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编码方式,例如CSV、XML、JSON等。
7. 来源:用于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式,例如数据库、传感器、人工输入等。
8. 更新频率:用于描述数据的更新频率,例如每日更新、实时更新等。
9. 所有者:用于描述数据的所有者和责任人,通常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人。
10. 访问权限:用于描述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安全要求,例如公开访问、仅限内部访问等。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标准(草案)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3. 术语3.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元数据Element)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元数据Entity)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4.1 元数据层次结构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4.2 元数据性质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二O O八年十二月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为整合其它各类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信息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在地理信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地理信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2006年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框架》,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 1 -一、意义和作用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为适应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协调、交流与集成;优化地理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范地理信息服务和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共享共建和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编制和发布“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前提,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为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为地理信息产业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为地理信息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合格评定、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等诸多方面提供依据;为跨部门的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和协调提供指导。
- 2 -二、目标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技术领域,“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面向表示四维时空信息,涉及的学科和行业多,采用的技术新、应用面广。
本标准体系定义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结构;理清标准间的层次及相互关系;解决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隶属和包容的关系;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访问和表达;描述实现以数字或电子形式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和不同空间位置之间的数据交流的方法、过程和服务;避免标准间的矛盾和交叉、遗漏和重复;推动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地理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有利于克服地理信息标准编制的盲目性、随机性。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3. 术语 3.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 Element) 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 (元数据 Entity) 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 (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 (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 (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 4.1 元数据层次结构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地理信息_元数据
e ) 元素 3 8 1 和3 8 3 的定义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了修改; f ) 实体6 9 最大出现次数由“ N” 改为“ 使用参照对象的最大出现次数” 。 ⑨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 “ 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 ⑩ 代码表的修改:
a ) " B . 5 . 1 0 M D _ 字符集代码 < < 代码表炎 > ” 增加了G B 1 8 0 3 0 《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1 范围
本标准定义描述地理信息及其服务所需要 的模式。它提供有关数字地理数据标识 、 覆盖范围、 质
量、 空间和时间模式、 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 — 一 数据集编目、 对数据集进行完整描述和数据交换网站 的数据服务 ; — 一 地理数据集、 数据集系列 , 以及单个地理要素和要素属性描述。 本标准定义了: — 一 必选的和条件必选的元数据子集 、 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⑤ 增加了“ 6 . 1 4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 删除 了原 6 . 1 4和原 6 . 1 5的内容 ; 修改 了G . 2 . 4中的要素实例元数据条 目示例 。
⑥ 删除了附录B 数据字典中原“ 留空” 的 行, 行号为: 4 2 , 4 3 , 5 8 , 1 8 8 , 1 9 8 .2 0 0 , 3 2 8 -3 3 3 , 3 6 6 , 这些
( I S O 1 9 1 1 5 : 2 0 0 3 , MOD)
一
l l
一一一一 2 0 0 5 - 0 8 - 0 1 P A
率 馨 畜 智 臀 瓣瞥 篷 臀 臀 暴 发 “
G B / T 1 9 7 1 0 -2 0 0 5
行号断号。 ⑦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 K “ 实现示例” 和资料性附录 J“ 元数据元素 自由文本的多语种支持” 。 ⑧ 元数据数据字典中保 留了英文的“ 名称/ 角色名称” 栏 目, 与中文“ 名称/ 角色名称” 对照。其他修 改包括 : a ) 元素“ 9 , 1 4 4 , 3 6 4 , 3 9 4 ” 的数据类型 由“ 类” 改为“日期 型” , 域 由“日期 ( B . 4 . 2 ) ” 改为“ C C Y Y- MM- D D( GB / T 7 4 0 8 -1 9 9 4 ) ” ; b ) 元素“ 6 4 , 8 9 , 1 0 6 , 3 0 0 " 的数据类型 由“ 类” 改为‘ 旧 期 时间型” , 域 由‘ 旧 期时间( B . 4 . 2 ) ” 改为 " C C YY - MM- D D h h : mm: s s . s ( G B / T 7 4 0 8 - -1 9 9 4 ) ” ; c ) B . 2 . 7 . 6投影参数信息: 第2 1 6行元数据元素“ 带号” 的定义由“ 1 0 0 k m格网带的唯一标识符” 改为“ 投影分带的唯一标识符” ; 第2 1 8和 2 1 9行的约束/ 条件由“ O” 改为“ C / 非方位投影? ” ; 第 2 2 5和 2 2 6 行的约束/ 条件由“ O” 改为“ C / 方位投影? ” ;
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的概念元数据(Metadata),即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和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的信息。
通常认为,元数据是为了更为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数据而对它进行说明的信息。
所以元数据与其描述的数据内容有着密切联系,不同领域的数据的元数据在内容上差异很大。
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是地理空间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外的描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状态和其它特性的一类数据,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其中,对空间数据某一特征的描述,称为一个空间元数据元素。
空间元数据是一个由若干复杂或简单的元数据项组成的集合。
它与非空间元数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内容中包含大量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描述性信息。
研究元数据的作用和意义元数据可用来帮助数据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解决数据转换、沟通和理解的问题。
归纳起来,元数据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1)、用来组织、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退休或调离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2)、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及数据分发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数据使用者查询检索所需地理空间数据3)、用来建立空间信息的数据目录和数据交换中心,提供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查询检索的方法或途径,以及与数据交换和传输有关的辅助信息4)、通过空间元数据,人们可以接受并理解空间信息,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与自己的空间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不同方面的科学分析和决策。
元数据是使数据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包括数据文档建立、数据发布、数据浏览、数据转换等。
元数据对于促进数据的管理、使用和共享均有重要的作用。
元数据对于建立空间数据交换网络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网络中心通过设在中心的元数据库可以实时地连接各个分发数据的分节点元数据库,帮助潜在的用户找到其特定应用所需要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一个完整的元数据系统通常包括三部分,即元数据标准、元数据管理工具和元数据库。
简述gis标准的主要内容
简述gis标准的主要内容
GIS(地理信息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标准、元数据
标准、服务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
1. 数据标准:GIS数据标准定义了地理数据的组织结构、格式
和内容。
数据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不同GIS系统和应用之
间的数据互操作性。
常见的GIS数据标准包括地图投影、坐
标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格式等方面的规范。
2.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描述地理数据的基本信息,如数据来源、制作日期、空间参考系统等。
元数据标准定义了元数据应包含的内容和格式,以及元数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规范。
元数据标准的目的是提供对地理数据的准确描述,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地理数据。
3. 服务标准:GIS服务标准定义了地理数据的发布和共享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等方面的规范。
服务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GIS系统和应用之间的
服务互操作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地理数据和功能。
4. 应用接口标准:GIS应用接口标准定义了GIS软件和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数据交换接口、地图显示接口、空间分析接口等方面的规范。
应用接口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GIS软件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的互操
作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集成和扩展GIS功能。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地理信息元数据是描述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的信息,是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基础。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是规范地理信息元数据内容和格式的标准化文件,它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了统一的描述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概念。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是指为了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对地理信息元数据进行规范化描述和管理的标准文件。
它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属性、空间参考、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二、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内容。
1.基本属性。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属性描述,如数据集名称、数据集类型、数据生产日期、数据生产单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数据的来源和特征。
2.空间参考。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参考描述,如坐标系统、投影方式、地理范围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地图制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空间特征和位置关系。
3.数据质量。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质量描述,如数据精度、完整性、一致性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评估和数据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4.数据集成。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集成描述,如数据格式、数据结构、数据编码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不同数据集之间的互操作和整合。
5.数据共享。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共享描述,如数据访问方式、数据使用权限、数据共享协议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
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国家测绘局 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00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02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03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 TM卫星影像数据库。
现正在建立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一、地形数据库地形数据库是空间型的 GIS数据库。
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层、按照标准分类编码,对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及相互间空间关系等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建成的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
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
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
3. 术语
3.1 元数据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元数据Element)
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元数据Entity)
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元数据Section)
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Clearinghouse)
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Lineage)
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
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
4.1 元数据层次结构
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
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4.2 元数据性质
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
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一定条件下必选(Conditional )──针对不同的被描述对象特征元数据文件所必须提供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可选(Optional)──该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可选的,由用户决定是否将其包含在元数据文件中。
5. NFGIS 元数据分级和特征
5.1 元数据分级
本标准规定元数据分为两级,即:
基本元数据──提供地理数据源基本文档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包括回答下列问题的元数据元素: "是否有特定主题的数据集('什么')?"、"是否有特定地区的数据集('何处')?"、"是否有特定时段的数据集('何时')?" 以及"订购或了解数据集更多情况的联系人('谁')?
完全元数据──提供完整的地理数据源(单独的数据集、数据集系列、各种地理要素)文档所需要的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完整地定义全部元数据,以便标识、评价、摘录、使用和管理地理信息。
5.2 元数据特征
本元数据标准定义了8种特征:
5.2.1 名称
赋给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标记。
5.2.2 标识码
计算机中使用的定义每个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唯一代码。
代码结构为:
xx xx xx
前两位为元数据子集,两位数字码
中间两位为元数据实体/独立元素,两位数字码
后两位为元数据实体包含的元素,两位数字码
由于一级元数据不分子集,因此第一、二位子集代码省略。
5.2.3 定义
对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说明。
5.2.4 性质
说明元数据实体或元素是否总是出现,或有时出现的描述符。
描述符分别为:
M- 必选
C- 一定条件下必选
O- 可选关于性质的定义见5.1。
5.2.5 条件
说明何种条件下元数据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必选的。
如果对所说明的条件成立,那么该子集、实体或元素就是必选的。
5.2.6 最大出现次数
指定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重复出现的最大次数。
只出现一次的表示为“1”,重复出现的表示为“N”。
5.2.7 数据类型
表示元数据元素的一组不同的值,例如“文本”、“整型”、“短语”、“坐标串”、“实型”和“日期”。
5.2.8 值域
指定每个元数据元素的取值范围。
“任意长文本”表示所述内容不受限制,实型数和基于代码的整型数等只能使用一个限定的(闭合的)值域内的值。
6. NFGIS 元数据内容
6.1 基本元数据内容
基本元数据提供地理数据源基本文档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包括回答下列问题的元数据元素: "是否有特定主题的数据集('什么')?"、"是否有特定地区的数据集('何处')?"、"是否有特定时段的数据集('何时')?" 以及"订购或了解数据集更多情况的联系人('谁')?任何数据集(数据集、数据集系列、要素和属性)一般应有基本元数据文件,其内容至少包含基本元数据中性质为M和C(如果具有该特征)的实体和元素。
查阅基本元数据内容
6.2 完全元数据内容
6.2.1 完全元数据子集
完全元数据内容包括8个不重复使用的主要子集和3个可重复使用的次要子集,用于全面、
详细描述数据集、数据集系列、要素和属性。
其构成和相互关系下图所示。
每个子集包含若干元数据实体和元素。
可重复使用子集由各个子集调用,不单独使用。
6.2.2 完全元数据内容表
6.2.2.1 数据基本信息
数据基本信息包含数据集标识,及说明其空间和时间范围、状况、法律限制和保密限定等所需的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2 数据质量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包含数据集质量的评价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3 数据志信息
数据志信息包含数据集应用、数据源及生产数据集时所用工艺方法等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4 空间数据表示信息
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包含与数据集中表示空间信息所用方法的有关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5 参照系统信息
参照系统信息包含数据集中应用的空间和时间参照系统说明。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6 要素分类信息
要素分类信息包含数据集中具有的要素类型、功能、属性和关系的定义和说明。
查阅见元数据内容
6.2.2.7 数据发行信息
数据发行信息包含有关获取信息所需的数据提供者及买卖权限的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8 元数据参考信息
元数据参考信息包含元数据现势性及其负责单位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9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信息包含引用文献的标准格式等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10 负责单位信息
负责单位信息包含与数据集有关的单位和/或个人的标识。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11 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包含数据集提供单位和/或个人的地址及其他通信办法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7. 元数据扩展原则与方法
在完全元数据内容不能满足某种应用的需要时,可以按照本条款规定的原则进行扩充。
7.1 扩展的类型
1.扩展元数据元素的值域
2.增加新的元数据元素
3.增加新的元数据实体类型
4.增加新的元数据子集
5.对已有元数据元素增加更严格的限定
6.对已有元数据元素值域增加更多的限定
7.2 扩展的原则
1.扩展的元数据元素不应是现有元数据元素改名、改定义或改数据类型。
2.扩展的元数据可以定义为实体,而且可以包含扩展的和现有的元数据元素,被包含的现
有元数据元素特征不能改变。
3.允许对现有元数据元素施加更严格的限定(如:元数据元素在本标准中是可选的,在扩
展后可以是必选的)。
4.允许对现有元数据元素域值施加更严格的限定(如:域值为“任意文本”的元数据元素,
扩展后可限定为一个闭合的取值范围)。
5. 允许对本标准规定域值的使用范围加以限制(如:元数据元素在本标准中域值有五个
可用的值,扩展后可以规定只使用其中三个值,要求用户从三个中选择一个使用)。
6.不允许扩展本标准规定不包含的内容(如:本标准规定元数据元素域值有四个可用的值,
扩展时不允许使用这四个值以外的值)。
7.3 扩展方法
1.检查本标准规定的元数据内容,确定不适合具体应用的部分或需扩展补充的部分;
2.按照7.1和7.2规定的扩展类型和扩展原则确定扩展的子集、实体和/或元素;
3.定义每一个扩展子集、实体和/或元素的特征;
4.对扩展内容进行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8. 元数据标准维护
本标准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出和维护。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百胜村1号。
邮政编码: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