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介绍.doc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②受刺激时: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重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以及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2. 遗传学: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
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如DNA、RNA,以及基因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突变等。
3.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4. 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如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以及人类的进化和人类行为的演化等。
5. 植物生物学: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和花等,以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6. 动物生物学: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骨骼、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以及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7.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如发酵过程、免疫反应和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等。
8.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和应用。
了解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9. 生物伦理学:研究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道德问题。
了解生物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和生殖技术的伦理考量等。
10.健康与疾病: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形成和治疗。
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免疫系统、传染病和慢性病等,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概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概览第一章细胞与生命1.1 细胞学说-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罗伯特·虎克-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代谢与遗传-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1.3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化学起源说: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第二章生物分子2.1 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代谢2.2 核酸- 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2.3 碳水化合物与脂质-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功能- 脂质的分类与功能第三章生态系统3.1 生态学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位与生物群落3.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的特点- 物质循环的途径3.3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平衡的维持-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措施第四章人类生理与健康4.1 人体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4.2 健康与疾病- 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疾病的成因与分类4.3 药物与治疗- 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治疗原则与方法第五章生物技术5.1 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5.2 细胞工程- 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等技术5.3 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酶的特性与应用- 蛋白质工程的方法与实例第六章生物伦理与环境科学6.1 生物伦理- 人类伦理与动物实验- 基因伦理与基因治疗6.2 环境科学-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本概览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高中生物必修三的核心知识点,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归纳高中必修三生物学问点归纳第一篇第四章:十、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b、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计算公式:N=M×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微生物:抽样检测法.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改变起决定作用.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报种群密度的大小.5、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肯定的影响.十一、种群数量的改变: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合、没有敌害等条件;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2、“S型增长〞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留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4、讨论种群数量改变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爱护和利用、以及面临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十二、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3、群落中种间关系:捕食(甲图)竞争(乙图)互利共生(丙图)寄生丙4、群落的空间结构: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肯定的空间结构.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改变、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十三、群落的演替: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存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根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高中必修三生物学问点归纳第二篇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 (内环境)需要记忆的 必修三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分布图:
细胞外液体即是内环境,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还有脑脊液。
我们现在研究的只有前三种。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属于人体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环境产生的)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血浆中的血细胞和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液体成分------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激素、CO 2、O 2、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尿血液 素等)
有形成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细胞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食物 O 2 CO 2+H 2O H 2O 、无机盐 尿素、尿酸 H 2O 、无机盐
尿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必修三)1. 体内的液体环境等同于内环境吗?为什么?提示:不等同。
体内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为内环境。
2.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3.下图为内环境组成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图中结构2为毛细淋巴管,其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
(2)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的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提示: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血浆)的渗透压下降。
4.经测量,某人的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
此人的体温在24h内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5.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是在什么调节机制下进行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是不是无限的?提示: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下进行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6.下图表示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提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激素c具有协同作用的是什么激素?提示:肾上腺素。
(3)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7.强化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8.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9.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 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 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
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
如草履虫。
2、 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 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
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 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 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 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成分与血浆相近。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 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 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 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 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⑴、血浆接近中性,PH 在7.35 ―― 7.45之间 ⑵、内环境PH 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 C 左右。
二、 应会知识点1、 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 内环境PH 值维持稳定的调节: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遗传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起到保护和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细胞质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在细胞内有着不同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呼吸、营养、运动、排泄等生命活动。
在细胞内,进行着不同的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脂肪酸合成和分解、碳水化合物分解等,并通过细胞器的协同作用完成这些过程。
3.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增殖是细胞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的有丝期、分裂期和质体期连续发生的过程,最终形成两个相同的细胞;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最终形成四个半数体细胞。
4. 细胞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构成的一种薄膜结构。
生物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细胞内的环境。
二、生物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是DNA,它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通过遗传密码来编码形成蛋白质。
2.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单因遗传和二因遗传。
单因遗传是指一个性状受一个基因控制,遵循隔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而二因遗传是指一个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命的发展史,它包括了原始地球的生命起源、生物的演化和物种的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的结合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基因遗传的分子基础,阐明了生物演化的机理。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
调节方面则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方面,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
缓冲对包括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相应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DNA与基因
1.1 DNA的结构和特点
1.2 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3. 遗传的分子机制
3.1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
3.2 突变的类型与影响
二、进化与适应
1. 进化的基本概念
1.1 进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进化的证据与支持
2. 物种起源与发展
2.1 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机制
2.2 物种形成与分化
3. 进化的因素与作用
3.1 自然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3.2 适应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 物质的循环
1.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1.2 水的循环与水系的重要性
2. 能量的流动
2.1 光合作用与光能转化
2.2 生物能量的转化与代谢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调控
3.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与调节 3.2 生物能量的流动与食物链的构建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内容。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神经纤维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①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1.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基因:DNA分子中控制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可见的有形结构。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包括个体的性状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隐性和显性因子构成、性状的分离与重新组合两个基本规律。
•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被掩盖,直到存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生物种类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主要通过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动、选择等方式进行。
•适应与适应度:适应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相对能力。
进化的证据•同源性与类似性: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种类中有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生化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生化反应和分子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可比性的胚胎发育:不同物种的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特征。
2. 生物的分子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RNA:核糖核酸,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转录DNA、翻译蛋白质等。
蛋白质合成•转录:在细胞核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为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为蛋白质。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生物多样性物种与分类•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特征,并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分类:将不同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分类系统•生物五界分类法: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①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②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全数体液的2/3。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全数体液的1/3。
④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⑤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通过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⑥淋巴:小部份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内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能够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注意:血液并非满是体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组织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聚集到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份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类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类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份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要紧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要紧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二、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
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样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的稳态1、转变规律: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份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复杂度、活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变异等。
2.生物的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组成和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等。
4.生物的物质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生物的主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织结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途径、光合产物的利用等。
3.植物的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物质的运输方式、根的吸水与运输、叶片的气孔和气体交换、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4.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殖: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三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動物基本身體结构:雙體構造、器官系統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适应生境的特征: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特征等适应不同生境的特点。
3.动物的运动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内容。
4.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营养方式和途径、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和排泄等内容。
5.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发育的过程、内节肢动物的变态等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1.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结构、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态性等内容。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正交配和连锁互换等遗传规律。
3.DNA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4.进化与自然选择:物种的起源和发展、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等。
5.动物和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农业和医学的应用等。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稳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层次、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介绍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稳态的生理意义
(1)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拓展:
①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②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糖、抗体、激素
(2)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
2.神经、体液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
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区别: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联系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着大脑的生长发育。
(5)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
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
(6)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
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7)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8)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降低血糖。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高中生物第三章的知识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①动态变化: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否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集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②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调节有3个系统来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内环境直接有联系的4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1.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
①观点
贝尔纳(美):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调节。
坎农(美):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
②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点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③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集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维持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稳态遭受破坏的例子
a. 当患肠胃炎时,由于肠胃导致消化道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减弱,体内失去大量的无机盐,是平衡遭到破坏。
b. 当我们较长时间没有进食或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四肢无力由于低血糖引起
c. 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酶的活性,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
活动的紊乱
组织水肿①过敏性水肿,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
②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③淋巴血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如患丝虫病)
④肾小球滤过率增大,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
⑤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
高二必修三的免疫失调知识点
1、过敏反应(免疫过程):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
刺激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发病机理:第一次免疫,抗体分布在细胞表面,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的
2、过敏原与抗原引起的抗体的比较
①过敏原与抗体: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性,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②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布在细胞表面
补:吞噬细胞的作用:摄取处理,传递抗原。
T细胞的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活化B细胞。
体液产生的机体: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还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3、自身免疫疾病(免疫过强)
①概念: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②发病机理: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与抗原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③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4、免疫缺陷病(免疫过弱):抗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①病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②艾滋病发病机理:艾滋病由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
RNA),HIV病毒攻击T细胞,并在T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
※艾滋病药物疗效不好: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是单链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变异。
③传播途径:性接触、吸毒、输血或血液制品。
疫苗成分:抗原
艾滋病患者较容易得癌症的原因:人体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并清除机体癌变细胞的能力,艾滋病患者已缺乏这种能力,导致癌症的几率上升。
成功接种疫苗后不久又患艾滋病原因:
①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②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
③感染其他类型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