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管理养护技术论文
万寿菊栽培技术及应用论文
万寿菊栽培技术及应用论文万寿菊(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长时间的花期和多样的花色,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万寿菊的栽培技术和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一、栽培技术1.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通常要选择种子外形饱满、颜色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
2.育苗技术:万寿菊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播种前要充分准备育苗场地。
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40℃的水中5分钟,然后用湿滤纸包裹住种子,放置在25℃左右的地方。
当种子发芽并长出一对真叶时,即可移栽到育苗盆中。
3.营养管理: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可选用有机肥和化学肥进行追肥补充。
同时,保持良好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以促进万寿菊的生长。
4.管理整形:在苗期和生长期,要进行定时的修剪和整形,保持万寿菊株型美观。
苗期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分枝,生长期修剪主要是为了控制植株高度和形状。
5.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检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黄花叶,白粉病,蚜虫等。
可选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二、应用方面1.花坛装饰:万寿菊花色丰富多样,适合用于园林花坛装饰。
可根据花色和植株高度进行搭配,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2.花束鲜花:万寿菊的花期长,花朵结实,色彩鲜艳,适合用于制作花束鲜花。
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花卉进行搭配,增加花束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3.盆景造景:万寿菊在盆栽种植中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合用于制作盆景。
通过修剪和造型可以塑造出各种奇特的盆景形状,增加室内外空间的美感。
4.药用价值:万寿菊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入药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其花瓣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的作用。
总之,万寿菊的栽培技术和应用广泛。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可以获得高品质、丰产的万寿菊花卉。
在人们的生活中,万寿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具有药用价值。
菊花的栽培技术范文
菊花的栽培技术范文菊花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栽培菊花不仅可以观赏到其美丽的花朵,还可以享受到其独特的芳香。
下面将介绍一些菊花的栽培技术,供菊花爱好者参考。
1.选择合适的菊花品种:菊花的品种繁多,有菊花球、蒲公英菊、小菊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栽培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确定合适的种植地点:菊花喜阳光,所以选择一个充足的阳光照射时间的地方,同时需要避开大风和阴湿的环境。
3.菊花的土壤选择:菊花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土壤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可以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和河沙来改良土壤。
4.秋季移栽:菊花比较适合在秋季移栽,此时可以选用强壮的苗木,以确保其更好的成活率。
5.播种与育苗:将菊花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播种盒中,覆盖一层厚度适中的表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一般来说,播种后保持20-25℃的温度,大约7-10天就可出苗。
6.定植与管理:在菊花苗成活后,可以将其移植到花坛或花盆中。
注意保持适宜的浇水和施肥,并及时除草和修剪杂枝,增加通风。
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止菊花遭受霜冻。
7.张垂枝与修剪:菊花的生长期较长,往往会出现枝条下垂的情况,可以将下垂的枝条修剪掉,让整株菊花保持均匀的生长状态。
8.防治病虫害:菊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菊花疮痂病、灰霉病等。
在平时的栽培过程中,可以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9.盆栽菊花的管理:如果选择盆栽菊花,要注意合理的浇水、光照、温度的控制,同时定期施肥、更换土壤,以保持盆栽菊花的健康生长。
10.菊花的采摘与保存:待菊花盛开,可适时进行采摘。
采摘新鲜、未开放的花朵,以保持花朵的颜色和芳香。
采摘后将花朵放入清水中,避免阳光直射,保持花朵的鲜艳和寿命。
总结:菊花的栽培并不复杂,只要在选择品种、栽培地点、土壤、育苗、定植与管理、防治病虫害、修剪、采摘与保存等方面注意细节,就能够让菊花健康生长,颜色鲜艳并散发出芳香。
尽管菊花栽培较为简单,但仍需要对栽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2011年关于菊花的论文
浅谈菊花栽培及造型修剪的应用——园艺论文菊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通过三千多年的栽培发展,品种已经发展到了三千多种,且菊花的栽培技术流传至国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通过对菊花品种的不断改良,菊花已经由单纯的观赏性花卉逐渐演变成了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花卉品种,但是仍然以其观赏价值为主。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鲜明的形象,是众多文人墨客所赞美的对象,下面将主要针对菊花的观赏价值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
一、菊花的栽培工艺菊花的栽培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土壤的选择、菊花的繁殖、菊花的移植栽培、生长过程中的护理四个方面。
1. 土壤的选择。
菊花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不仅在旱地可以种植,在稻田里亦可以生长。
虽然如此,但是应该土壤应该满足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良好的排水状况,而且土壤要足够的疏松,保证足够的透气性,要含有足够的养分,土壤酸碱性范围应为中性或略偏酸性,碱性土地不宜种植。
2. 菊花的繁殖。
菊花的繁殖主要通过扦插和分株两种方式来进行。
采用扦插的方式,需要选用粗壮健康的枝条,去掉下部的叶片,用植物激素进行处理,以适当的距离插入苗床,一个月左右之后就可以移出苗床。
分株繁殖则以越冬的健康粗壮的菊花根作为母体,将其分为数株,进而进行繁殖。
3. 菊花的移植栽培。
菊花的移植栽培一般选在五月份或者六月份,而且要在日照不是很强烈的阴天或者傍晚时候来进行。
扦插苗按照每穴一株的标准进行栽培,分株苗既可以按照每穴一株的标准栽培,也可以每穴两株。
栽种后盖土压实,然后浇定根水。
4. 生长过程中的护理。
在生长过程中,要对菊花进行定期的除草,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培土,防止出现倒伏的情况。
对菊苗要进行定期的摘心处理,以保证菊花生长营养的充足,提高生长质量。
在种植之初要对菊花进行施肥之外,还要陆续地进行追肥处理,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地进行喷施农药,在株体移栽之前对菊苗和栽种穴进行农药处理,可以保证生长环境的良好,防治菊花的枯萎腐烂。
论文
菊花的栽培与欣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班级:091学号:23号姓名:刘欢利菊花的栽培与欣赏内容摘要:菊花,又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菊花在世界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屈连伟),切花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无病虫为害,叶浓绿,茎通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
切菊花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
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多年是草本植物,是菊科类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
1.菊花的形态特征株高20-200cm,通常30-90㎝。
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
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
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
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
安徽农 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 S c iB u l 1 . 2 0 1 3 , 1 9 ( 1 9 )
.
菊花 的栽培管理及 养护技术
吴 鹏
( 天津市滨海新 区大港林果种苗站 , 天津 3 0 0 2 7 0 )
摘
要: 从 品种选 用与栽种 前准备 、 定植与肥 水管理 、 病 虫害防治等方 面对 菊花的栽培 管理技 术进行介 绍 , 并从摘
时, 第二 次是在分 枝长约 l O c m时 , 可起到控 制植株 高度 、 避
免倒伏 、 促 进侧枝 生长 , 延长花期 的作用 。枝叶 的修 剪是为 了给菊花塑造外形 , 在剪枝 时应 留强 去弱 , 剪掉病 虫枝 、 瘦弱
耐 弱碱 , 因此要将菊花栽种在 干燥通 风、 地势较高 、 背风向阳 的地方 , 且土质蓬 松 、 地力肥沃 , 土壤 中含有丰 富的腐 殖质 , p H值在 6 . 5 7 . 9 的砂 质壤土 。种植前要对 栽种土地 进行修
整, 深翻土墒 , 细化 土质 、 清 理垃圾 、 挑拣石 块 , 深 沟高畦 、 做
当控水 。施肥 原则应掌握“ 少施勤施 ” , 肥料 以氮 、 钾肥为主 , 定植 时应施 足基肥 ; 孕 蕾期要 停施 氮肥 , 增施 钾肥 , 每7 d 施 加 一次 ; 生 长旺盛 阶段应 肥料 ; 进入生殖生长期后 , 为 了促进花芽分花 可停 止施肥 , 待
斑病和蚜 虫发病期 较长 , 需要定 期喷洒杀 菌剂 ; 进入生 殖期 菊花 容易 发生 白粉病 , 可 喷洒波 尔多液 或代 森锌 稀释 液防
治, 每7 d 喷一 次 , 并 时时观察 花蕾颜 色 , 待颜 色透亮 后 即可
停 止使 用 , 此 病 如果 不 及 时 防治会 危 害花 蕾 , 影响 菊 花质 量 。蚜 虫的 防治可 喷洒 鱼藤精 , 还可 利用蚜 虫对 黄 色趋 向 的特性 , 在黄 色的塑 料薄 板表 面涂上 机油 或捕 鼠胶 进行诱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
、
一
2 种 植前准 备工作 。在菊花 种植前 需 少柳 叶头 的 出现 , 应进 行摘 心处 理 , 第一 肥量。做好病 虫害的防治工作 。增强菊花 要对土 地进行 修整 , 通过深 翻对土 质进行 次摘心在生 长到高 6 c m时, 第二 次是在分 的通风 透 光度 , 提 高 其光 照度 , 对其 进 行 细化 , 将土 壤中存在 的石块和 垃圾 等杂物 枝 长约 l O c m时, 可起到 控制植 株高度 、 避 及时的喷 药 , 从 而防止脚 叶的黄 化或是脱 进行清 理干净 , 深沟 高畦 。由于菊 花不喜 免倒伏 、 促进 侧枝生长 , 延 长花期 的作 用 。 落的情 况发生。 欢水 湿环 境 , 所 以 要做 好排 灌 设施 , 开如 枝 叶的修 剪是为 了给菊 花塑造外 形 , 在 剪 4 采 收和储藏 。采 收和储藏 是关系 菊 采收期一般 可以 腰 沟利用排灌 。 另外在 种植前还要利用农 枝 时应 留强去弱 , 剪掉 病虫枝 、 瘦 弱枝 , 还 花经 济收益的重要环节 。 以减 少养 分消 耗 ; 现 蕾 在花 蕾露色 5 O %左右 时进 行 , 为了确保进 家肥 和有 机肥 进 行搭 配作 为 底肥 进行 施 可结 合抹 去腋 芽 , 加, 以确保土 壤 中能 够为菊 花的生长 提供 后 要及时剥除主蕾 以下的所有 侧蕾 。 行 菊花的 品质 ,可选择 凌晨 或傍晚进 行 。 充足 的养料供应 。 2 补 充光照 。 菊花喜光照 , 光照时 间的 采摘 时应 保留茎 长在 9 0 c m, 采 摘后先放 3 定 植 。菊 花种苗 的定标通 常会选择 长 短 与强 弱对 开 花与 花色 都有 较 大 的影 在 温度 l O ℃左右 的室 内 以便进 行保 鲜预 在四、 五月份 进行 。根 据菊花 的生长 特性 响,如果缺少光照则会造成植株徒长 、 花 冷 , 然后放 入冷藏 室 。根据 菊花使 用的用 来对其 栽种密度 进行合 理设定 , 对株 距进 色 浅 淡无 光泽 , 因此 , 为 了使 其有 充足 的 途和 储藏 时间长短可 选择湿藏 和千藏 , 面在 栽种地 点的选 择上应 特别 选择 保鲜 液 、 塑料袋 、 纸 盒等工具的使用 。 上的菊花枝条能够更好的均匀分布, 则可 注 意 , 另 外 还要 定期 补 充光 照 , 使 用 白炽 三、 结束语 3时到次 日 2 时进 行补 菊花不仅 具有较好 的观 赏价值 , 而且 以利 用塑料浅 网对 其进行 主株张 网。 定植 灯 ,固定在 每天 2 结束后 , 需 要对 其根 部 进行 浇水 , 在确 保 光 , 补光天数应根据定 植时间来确定 。 还 具有一定 的药用价 值 , 所 以具有非 常好 根部 的浇水量要浇透 。 3 脚 叶黄化和 脱落的 防治 。在对 菊花 的市场前 景。这就需要做好菊花 的栽培管 4 浇灌 。 在菊花栽培过程 中 , 浇灌作为 进 行养护过 程 中 , 一旦 出现肥水 管理 不好 理 和养 护工 作 ,根据 菊 花的 生长 发 育规 来对 菊花 生长 发育 所 需要 的土 、 肥和 非 常重要 的一个环 节 , 而且菊 花 由于 不喜 或 是受到病 虫害侵 蚀时 , 则会 导致菊 花植 律 , 欢水湿环境, 所以要根据其生长的不同时 株 下部脚 叶出现脱 落的情况 , 从 而导 致其 水 等进 行 改善 ,从 而使 菊花 达到 花 叶丰 实 现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 期对 其浇 水量进行 适 当的控制 , 尽量 做到 观赏价值下降, 所以在养护管理中需要做 满 , 在发芽 期 内每次少浇 、 勤浇 、 肥水 结合 。 在 好必要 的防范措施 。而且通过 长期的观察 参 考文献 植株长出花蕾时可以对其适量的增加浇 发现在秋末冬初用脚芽分栽培育的菊花 【 1 】 李玉平.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J 】 . 农技服 而 务 , 2 0 1 1 ( 3 ) : 9 5 — 9 6 . 水量 。同时为了增加空气 中的湿 度和对一 脚 叶更容易 出现千 枯或是脱 落的情 况 , 2 】 孟繁 罡. 菊花的抑制 栽培管理 [ J 】 . 黑龙 江 些化学药物进行稀释, 则还可以定期向菊 在 5月至 7 月 扦插 的菊 苗 或是 6 、 7 月 分 [ 花 的 枝叶 和 其生 长的 地面 进行 适 量 的喷 栽 和套 盆 栽培 的菊 花则 在 开花 时 则其 花 科 技 信 . E - , 2 0 1 2 ( 4 ) : 1 8 2 . 水 。在进入 冬季后 , 则需 要对 菊花 的浇水 叶都十分茂盛。 导致下部脚叶出现发黄或 【 3 】 邓红. 菊花养护技术要点【 J 】 . 湖北林业科 2 0 1 3 ( 2 ) . 量进行有效控制, 做到适当的控水。 是脱落情况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 技 , 5 施肥 。在菊 花定植 时需要对 �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花卉之一,具有优美的形状和芳香怡人的芳香,深受花卉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作为一种需要专业管理的花卉,菊花的栽培和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本文将重点探讨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要求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但也需要合适的环境才能生长茂盛。
一般来说,菊花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而不喜欢生长在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土壤中。
二、光照要求菊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同时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缺少光照会导致菊花长势不良,花朵发育不完整。
因此,在选择生长环境时,应尽量选择光线充足的区域种植。
三、温度要求菊花是秋季开花的花卉,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左右。
在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的寒冷或过度的炎热。
夏季的高温天气会导致菊花生长不良,而寒冷的天气则会影响花朵的开放。
四、灌溉要求灌溉是菊花栽培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夏季气温高,菊花需要充足的水分保证正常生长。
但是过度的灌溉也会引起长势不良。
因此,应注意控制好每次的灌溉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引起根部病害。
五、施肥要求菊花生长期较长,需要吸收大量养分才能茁壮成长。
因此,在菊花栽培管理中,适量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在生长季节中每10-14天施肥一次,为菊花提供均衡的营养。
六、修剪要求菊花生长速度较快,因此,修剪也是菊花栽培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菊花初期生长中,应及时摘除不良芽,促进正常的花朵生长。
在花期过后,应及时修剪枝干,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菊花易受到蚜虫、螟虫、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虫害的攻击。
因此,在菊花栽培管理中,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通过定期喷洒农药来防治,也可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来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菊花栽培管理是一项需要注重细节的工作。
只有掌握好合适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让菊花茁壮成长,展现出极致的美丽。
菊花栽培需细心
秋天到了,正是赏菊的好时节。
菊花好看,栽培却需细心呵护。
菊苗选择。
一般来说,在不影响花期和造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推迟插苗时间,这样可以缩短菊花的整个栽培时间。
在菊花种苗的选择上,要选用叶色青秀、茎短、茎秆粗壮的矮苗,特别是培养独干菊的,节间过长、叶片稀疏的徒长苗不能用。
适当推迟盆栽时间,还可以使部分品种避开炎热多雨的夏季,从而减少病虫的危害。
另外,在大田生产过程中,扦插成活的菊苗,要及时分床上盆。
一般苗床密度大、湿度高、通风差,容易发病。
如果不及时分床,容易出现带病种苗。
合理施肥。
盆栽菊花6、7月施肥以氮、磷肥为主,8、9月以磷、钾肥为主,注意少施勤施,10~15天施1次。
喷全株,以叶背为主,磷酸二胺的浓度为2%~3%,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亚铁的浓度为3%~4%。
菊花施肥可看苗进行,叶片黑绿下垂,说明肥料充足,应节制施肥,特别是要控制氮肥,以防止徒长而影响花质。
叶色淡绿、发黄或产生花叶现象,表示营养不足,应适量施肥,补充肥料浓度要淡,防止浓度过大产生肥害,引发落叶。
坚持7~10天叶面喷施一次过磷酸钙浸出液0.3%~0.5%的尿素液,确保叶片光泽鲜艳。
注意在花芽分化期,要节制施肥,以防脚叶早衰。
适时浇水。
秋菊上盆后,要控制好盆土的水分。
若浇水过多,盆土会板结,容易发生涝害,造成根系受损,影响叶片生长,导致脱落;若浇水不足,植株没有足够的水分用于生长,叶片也会提前脱落。
高温干旱天气,坚持早晚各浇水1次,如空气干燥,结合叶面喷水分,高温烈日的中午,不宜浇水。
浇水时以盆土浇透为度,平时保持盆土湿润为宜,防止干旱缺水或盆内积水,以免根系干枯、腐烂,引起菊花枝叶凋萎、早衰落叶。
如果出现烂根、黄叶现象,应节制浇水,保持盆土一定的干燥程度,促进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浇水。
茎叶繁茂的植株,应适当控水、控肥,确保稳健生长。
保持通风。
在高温烈日期间,用遮阳网遮阳或将花盆移至光线充足的阴凉地方,减少叶片蒸腾失水凋萎现象,防止老叶早衰脱落。
菊花的繁殖及栽培技术毕业论文
菊花的繁殖及栽培技术摘要:菊花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菊花;繁殖;栽培。
Abstract:Living chrysanthemum section herbs for several years, is through long-term the artificial choice grow of valuable appreciate flower, also call skill chrysanthemum, species already thousand odd kind, appreciate value Gao, economy performance good.Breed it now and the Pei plant management technique's important point's introduction as follows.Key Words:Chrysanthemum;Breed;Cultivation.目录1.栽培简史 (1)2.菊花的生长特性及生活条件 (1)3.繁殖技术 (2)4.栽培技术 (4)5.病虫害防治 (6)6.参考文献 (7)菊花的繁殖及栽培技术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又称鲍菊。
品种已达千余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
舌状花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
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菊花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1.栽培简史菊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
菊花栽培技术与管理
菊花栽培技术与管理菊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之一,其个性鲜明、花色丰富多样,在园林绿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菊花栽培技术与管理是确保菊花生长良好、花期长久、花色鲜艳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菊花的种植环境、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菊花的种植环境对其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菊花对光照要求较高,一般以充足的日照为宜,阳光直射时间应达到6-8小时。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取光照良好的位置。
另外,菊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在菊花的栽培中,应选择排水性良好、土壤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
同时,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烂根。
如果种植在盆栽中,应定期更换新的土壤,以避免积累过多的养分。
其次,菊花的肥料管理也是菊花栽培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菊花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对养分需求较高,因此需要适量施肥。
一般而言,菊花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可以使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并与土壤混合充分。
追肥可以选择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并根据菊花的生长状态和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但应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导致菊花长势脆弱或花期提前结束。
菊花的病虫害防治也是菊花栽培技术与管理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常见的菊花病虫害有菊花叶螨、菊花红蜘蛛、菊花白粉病等。
对于菊花的病虫害防治,首先应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可以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轻微的病虫害,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农药、农药性质温和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对于严重的病虫害,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应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植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综上所述,菊花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包括了种植环境的选择、肥料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2019-06-26【摘 要】本⽂主要介绍了菊花的⽣长过程,包括菊花的⽣态习性、繁殖⽅法、病⾍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养护等。
通过对菊花的介绍,使我们对菊花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菊花繁殖;栽培养护;病⾍害防治菊花属多年⽣草本植物,花⾊丰富,可分成黄、⽩、红、紫、粉等⼏个⾊系,⼜分为⼤型花和⼩型花。
⾊彩清丽、姿态⾼雅、⾹⽓宜⼈,观赏价值特⾼。
菊花可做成切花、盆花、⼤⽴菊等多种,主要以盆花为主。
随着⼈们对花卉消费意识的重视,现在切花、盆花已成为花卉消费的热点。
1.⽣态习性菊花原产于我国,属多年⽣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地域⼴,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
菊花为阳性喜光花卉,适宜在⽓候凉爽、通风透光的环境中⽣长。
最忌⽔湿,⼟壤湿度过⼤则⽣长不良,若夏季⾬⽔过多形成⼟壤积⽔,则易烂根死亡。
要求中性、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透⽓性良好的砂质壤⼟。
有⼀定耐寒⼒,但地上部分不耐0℃以下低温。
菊花⼤多数为短⽇照植物,即光照时数⼤于临界周期才开花,有明显的⽇照界限。
另⼀部分类型受光照影响不⼤,长⽇照、短⽇照条件下均可开花,经培育后,可在需要时间开花。
2.繁殖⽅法菊花的繁殖⽅法有多种,即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组织培养。
2.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多在杂交培育新品种时使⽤,⼀些优良多为重瓣,不能⾃然结实,需⼈⼯授粉。
播种可于春季3-4⽉进⾏,种⼦较⼩,可掺少量细沙,撒播于苗床内,覆⼟要少,然后⽤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种⼦发芽适温10-15℃,⼀般7-10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3-4⽚真叶时移植⼀次,同时剔除病弱苗,苗⾼8厘⽶即可定植于花盆或⽥间,如播种早当年即可开花。
2.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主要采⽤芽插、嫩枝插、叶插和叶芽插。
在这⾥只介绍芽插和嫩枝插。
2.2.1芽插以从⼟壤下⾯萌发出来的脚芽作繁殖材料,脚芽应选择长势丰满、健壮的。
把脚芽下部叶⽚剥去,按株⾏距4厘⽶插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中或花盆中,插好的菊苗放到5-8℃的环境下,春暖后栽于室外。
菊花组织培养实验论文
菊花组织培养实验论文菊花组织培养2015.3——2015.6摘要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温度、pH、光照、无菌等)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培育新植株的方法,叫做植物的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是本次实验的目的。
关键词:菊花植物组织培养1.引言1.1实验背景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
长期以来菊花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
但是传统的繁殖方法易受环境影响,繁殖周期长,随着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
1.2实验目的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为以后菊花的大规模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2.实验2.1材料,仪器菊花花瓣、剪刀、镊子、试管,锥形瓶、烧杯、无菌工作台、高压灭菌锅2.2实验步骤2.2.1实验流程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2.2.2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称琼脂1.4g,蔗糖6g,放入烧杯中加150ml蒸馏水后,加热溶解加贮备液Ⅰ10ml,Ⅱ1ml,Ⅲ1ml,Ⅳ1ml加激素6-BA,NAA后调pH5.8-6,定容至200mL分装至10支试管,封好灭菌分化培养基MS+ 2.0mg/L 6-BA+ 0.2mg/LNAA2.2.3消毒(1)平皿5个(其中一个加一张滤纸)(2)MS培养基(3)镊子,剪刀(4)无菌水150mL(瓶子装好封口)2.2.4接种花瓣自来水洗3-5次70%乙醇浸泡10-15秒,无菌水洗3-5次2%次氯酸钠(加1滴吐温80),无菌水洗3-5次将花瓣剪成小片(约0.5X0.5cm),用滤纸吸干将花瓣装在试管中培养插入时应注意茎段方向,形态学上端朝上,形态学下端朝下,不要倒插。
茎段、茎尖基部插入培养基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2.2.5培养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消毒。
《菊花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菊花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菊花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菊花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一、菊花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种植菊花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可以选择观赏菊、药用菊、茶用菊等。
观赏菊要求花瓣丰富、颜色鲜艳,可选品种有“大丽菊”、“绣球菊”等;药用菊以黄酮类成分为主,可选品种有“胎菊”、“黄山贡菊”等;茶用菊则以香气浓郁为佳,可选品种有“杭州白菊”、“福鼎白茶菊”等。
土壤准备菊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深翻土壤,加入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此外,土壤pH值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可通过施用适量的酸碱肥料进行调整。
播种与育苗菊花种子在春季气温回升后播种较为适宜。
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消毒,然后均匀撒播在整平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细土。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
待苗高510cm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株距1520cm。
定植与管理当苗高2030cm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定植。
定植前,预先在土壤中挖好种植穴,施入适量基肥。
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生长期间,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摘心,促使植株分枝。
此外,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施用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逆性。
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适用于成年植株,可在春季或秋季将植株分株后重新种植。
扦插繁殖选用健康枝条,切成长1015cm的小段,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保持适当间距,约2周后可生根。
菊花组织培养论文
菊花组织培养论文摘要:通过组培试验,初步得出了菊花组培育苗时最佳的诱导培养墓配方:用花瓣做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接种诱导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在分化培养基上快速分化,之后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壮苗,再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
关键词 :菊花; 愈伤组织; 培养基;激素. 菊花菊科多年生宿根花卉,别名黄花、节华、秋菊、金蕊等。
菊花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花型花色千变万化,观赏价值极高。
它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也是世界上深受广大民众喜欢的园艺植物之一,与香石竹、月季、唐菖蒲一起被称为四大切花,畅销国际市场。
组织培养发展简史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 和Schwann发表了细胞学说,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 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理论。
1904年,Hanning 最先成功地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胚。
1922年,Knudson 采用胚培养法获得大量兰花幼苗。
1934年,White 用番茄根尖建立起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从而使非胚器官的培养首先获得成功。
1958年,英国科学家Steward 等用胡萝卜根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成功诱导出胚状体并分化为完整的小植株,不但使细胞全能性理论得到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的技术程序奠定了基础。
1962年,Murashinge 和Skoog 在烟草培养中筛选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MS培养基。
1964-1966年,印度科学家Guha 和Maheswari 在曼陀罗花药培养中首次由花粉诱导得到了单倍体植株。
1972年,Carlson 通过两个种的烟草原生质体融合培养,获得了第一个体细胞杂交的杂种植株。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实验植株菊花(2)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冰箱、天平、平底试管、剪刀、镊子、平皿、酒精灯、滤纸、烧杯、玻璃棒、橡胶塞、ph试纸。
试析盆栽菊花的栽培育苗技术和养护管理措施
前 言
菊花 的观赏性极强, 与此同时, 菊花还应具有 药用 功能 , 尤其
为简单, 经济成本低 , 目前使用较为频繁。
叨. 西北植物学报 , 2 0 1 6 , 3 6 ( 4 ) : 8 1 1  ̄ 8 1 7 .
谱, 为开展基 因定位、 克 隆等技术提供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 1 】 王 云, 秦 伟, 王永 丰, 等. 新疆野苹 果 s 基因特 异性 P C R体系优化 忉. 新疆农业科学 , 2 0 1 3 . 5 0 ( 1 1 ) : 2 0 2 3  ̄ 2 0 3 0 .
般情况下 , 菊花株高在 6 0  ̄ l O O e m之间, 花茎呈直立状 态,
同时, 菊花基部属于半木质化, 触感粗糙。菊花叶是卵形, 也有批 针形状的 , 花叶 的边缘部位 , 有粗大 的锯齿 , 花 的根 部是楔 子形 状。菊花属于头状花冠, 它的直径大约在 2 . 6  ̄ 2 2 e m之间, 花色多
的栽培育苗技术进行研究, 并探究养护 管理 措施, 是 具有现实意 消毒。 在4 、 5 月份, 将 宿根 萌芽的插条剪下 , 长度大 约在 9 c m 左右 义的。 ’
1 菊花生物学特征 介绍
一
即可。仅保留插条上部位 茎结的 2 个 叶片 即可, 其余的叶片可以 全部除掉。需要注 意的是, 需 要在插条 的剪 口处, 少量涂抹生根 粉, 刺 激插 条生根。然后 以 1 5 e mx 8 c m的规格将插条插 入苗床 当
亡。
2 . 2 定 植
《精细化管理下的菊花种植技艺》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精细化管理下的菊花种植技艺》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精细化管理下的菊花种植技艺》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精细化管理下的菊花种植技艺》一、精细化管理的概述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管理方式,它通过对管理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精细化管理注重对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确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它要求管理者对管理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以便制定出更加精确和科学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精细化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对管理活动的细致分析和控制,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精细化管理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精细化管理强调对管理活动的精确控制和调整,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最后,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可持续性。
精细化管理注重对管理活动的长期规划和监控,使得组织能够实现长期发展和目标。
精细化管理在菊花种植中的应用精细化管理在菊花种植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菊花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菊花的生长过程。
通过对菊花的生长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种植者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措施,以提高菊花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菊花种植的效率和效果。
精细化管理注重对种植活动的精确控制和调整,使得种植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人力,提高种植效率和效果。
培育大菊花技术探讨精选作文
培育大菊花技术探讨精选作文我爱花,特别是爱菊花。
为了培育出奇特的大菊花来,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五月底,我采集了不同品种的菊苗120株,分别栽培在预先施下一两过磷酸钙的花盆内;幼苗成活后,再选择4株植株矮壮、叶宽浓绿的分别定植在较大的花盆中。
立秋后,花苗生长旺盛,我减少了浇水,控制了氮肥用量,增施了一些磷钾肥,以促进植株发根深扎。
为使叶片浓绿有光泽。
九月份起,我每周都喷一次百分之零点五的磷酸二氢钾作为根外追肥。
经过精心管理,菊株长势喜人。
但它们以后会不会结出硕大的花朵,我心里还不踏实,于是请教了教生物的黄教师。
他告诉我,最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对农作物喷施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的试验(浓度控制在150一300PPM即万分之一点五——三之间),收到一定的增产效果,不妨也对菊花试试看。
黄教师给了我200克亚硫酸氢钠。
再过十多天菊株就要现蕾了,得马上做实验。
我赶紧把40株菊花分成四组,每组十株,以第四组作为对照组,其他三组分别用15OPPM,200PPM,250PPM的亚硫酸氢钠喷射,侮周一次。
到9月27日,菊株开始现蕾,我重施了两次肥水,细心地剥去侧芽、侧蕾,每株只留一枚顶蕾,并安插支撑绑扎好菊株,以后每周还继续喷施磷酸二氢钾。
数据表明:喷射亚硫氢酸钠对增大菊花花冠确有很大好处,并且在这次实验浓度范围内,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还要进行光呼吸,而这就要消耗有机物,一般约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因此,要是能抑制光呼吸,就能使植物积累更多的养分。
亚硫酸氢钠就是较为有效的光呼吸抑制剂,所以就能使菊花长得更加饱满硕大了。
这次实验还有不足之处,即真正可供比照的菊株只有“黄胜黄”一种,不够多样化。
另外,25OPPM是否就是最佳浓度,也有待于今后的继续探讨。
浅谈菊花如何栽培
浅谈菊花如何栽培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成为塑造园林景观,装饰生活环境的佼佼者。
纯从花的观赏效果说,菊花显著地高于百花之处,在于它花姿多变,花型纷繁,出神入化。
单看它的姿态: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柔发飘拂,有的娇容半掩。
红菊绽英,直如火焰喷涌;菊花山,更是银河飞旋。
富贵者如牡丹,雍容大度;雅洁者如梅花,秀丽端庄;潇洒者如兰花,风姿舒曼……观其神韵,或昂首远眺,似苏东坡大江东去;或低眉沉思,似杜少陵叹息肠内热;或气宇轩昂,似辛稼轩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或含娇带羞,似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乡盈袖……故而,植物学家把菊花称作“植物艺术品”。
菊花品种繁多,花型及花色丰富多彩,花期长,花量大,是布置花坛、花境及岩石园等的极好植物材料。
盆栽观赏也深受我国人民喜爱,案头菊及各类菊艺盆景使人赏心悦目;大立菊是盆栽中的“皇后”,一个枝干上就有上千朵花,竞放吐艳,清香阵阵,沁人肺腑,令人陶醉。
地栽以不同花期的菊花组成花镜、花坛或草坪镶边,可行成明显的季相变化,与背景如树篱、树墙、栅栏、景石相配,自然协调,相映成趣。
同时菊花是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在销售额中居四大切花首位。
水养时花色鲜艳而持久,可供花束、花圈、花篮制作用。
近几年来,许多植物学家研究发现,菊花还具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妙功能,被称之为空气的“卫士”。
它不畏烟尘污染,对一些有害气体(H2S、Cl2、SO2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和非凡的抵抗力。
特别是白母菊,它在使人生畏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空气中茁壮成长,并且枝叶并茂,花开仍旧。
比起那些傲雪腊梅、飘香桂花、富贵牡丹及芍药、石竹等经受不住二氧化硫的“折磨”的鲜花来说,菊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因此,在一些被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区,如化工厂、电厂、药厂、钢厂等地的附近,可多栽植菊花,一则美化环境,二则可净化空气,是理想的环境保护植物。
此外,菊花在园林中大量出现在建筑小品和雕刻图案上。
万寿菊栽培技术及应用论文
万寿菊栽培技术及应用李红英万寿菊作为节日盆花展摆素材,在城市绿化美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在街道绿地、广场花坛到处可见色彩艳丽的万寿菊,其数量逐年增加,且质量也越来越有所提高。
我在近几年培育万寿菊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栽培管理方面的技术经验,现将其栽培技术以应用介绍如下:一、育苗:育苗是花卉培育的开始,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从展花时间来确定育苗时间,然后结合该花的生育期来确定育苗时间,万寿菊一般从育苗到开花需要100天左右。
在温室内一般以小拱棚薄膜覆盖,用育苗穴盘或木箱育苗,以点播或撒播方式,在移栽前40天左右播种。
因种子为已经处理过的商品种子,故不需特殊处理,可直接播种。
播种土以草炭土为宜,底部垫以少许底肥(以有机肥为好),上部铺3-4㎝厚的草炭土,整理平坦压实,洒透清水,然后以高锰酸钾消毒液喷洒一遍,以防止苗期病害。
待水分渗透,即可点播或撒播。
穴盘点播应保证不漏空,撒播应均匀一致,播后覆土,厚度在0.5㎝左右,压实喷洒一遍清水至出苗前,保持土面湿润,一般在25℃左右,经过6-7天出苗,待第一对真叶展开,苗长到4-5㎝左右时,此时应注意苗床通风,温度不可过高,为防止徒长,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应多加注意,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至移苗前可根据实际情况,追施1-2遍稀薄的液肥。
注意通风的时间,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段通风,以免造成闪苗。
如遇阴雨刮风天气,揭开薄膜通风,拔除苗床的杂草,如缺水还应浇一遍透水。
当室外温度稳定在15℃上时,应适时加强通风,揭膜炼苗,此时苗床浇水不宜过勤过多,以保持苗床土壤间干间湿为好。
移栽前5-6天,只喷洒叶面,苗床停止浇水,进行控水靠苗,以备移栽。
二、移栽:移栽前,应充分准备好培养土,大小适中的营养钵(盆),培养土的比例是以沙子、黄土、腐殖树皮碎屑、有机肥按照5:2:3:2的配比均匀拌好,有条件的应对土壤做消毒杀菌处理。
当万寿菊幼苗长到7-8㎝高时,展现3对真叶时,即可适时移栽上盆,一盆种植一株,移栽后在荫棚下摆放整齐,以便管护,同时浇透水,促使早缓苗,早生根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菊花的生长过程,包括菊花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养护等。
通过对菊花的介绍,使我们对菊花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菊花繁殖;栽培养护;病虫害防治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可分成黄、白、红、紫、粉等几个色系,又分为大型花和小型花。
色彩清丽、姿态高雅、香气宜人,观赏价值特高。
菊花可做成切花、盆花、大立菊等多种,主要以盆花为主。
随着人们对花卉消费意识的重视,现在切花、盆花已成为花卉消费的热点。
1.生态习性菊花原产于我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地域广,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
菊花为阳性喜光花卉,适宜在气候凉爽、通风透光的环境中生长。
最忌水湿,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若夏季雨水过多形成土壤积水,则易烂根死亡。
要求中性、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有一定耐寒力,但地上部分不耐0℃以下低温。
菊花大多数为短日照植物,即光照时数大于临界周期才开花,有明显的日照界限。
另一部分类型受光照影响不大,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可开花,经培育后,可在需要时间开花。
2.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即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组织培养。
2.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多在杂交培育新品种时使用,一些优良多为重瓣,不能自然结实,需人工授粉。
播种可于春季3-4月进行,种子较小,可掺少量细沙,撒播于苗床内,覆土要少,然后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适温10-15℃,一般7-10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移植一次,同时剔除病弱苗,苗高8厘米即可定植于花盆或田间,如播种早当年即可开花。
2.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主要采用芽插、嫩枝插、叶插和叶芽插。
在这里只介绍芽插和嫩枝插。
2.2.1芽插以从土壤下面萌发出来的脚芽作繁殖材料,脚芽应选择长势丰满、健壮的。
把脚芽下部叶片剥去,按株行距4厘米插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中或花盆中,插好的菊苗放到5-8℃的环境下,春暖后栽于室外。
2.2.2嫩枝插此法应用广泛,多在4-5月剪取8-10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剪口的中心应为绿色而充实的嫩枝,枝条要除去大部分叶片,仅留上部2-3枚小叶,并剪去2/3-1/2,以防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插条失水,使扦插失败。
扦插适温为15-20℃,一周后即可发根。
不论哪一种扦插方法,都要注意保温保湿,应在遮荫环境下进行。
2.3分株繁殖这种方法最为简单,成活率高,但繁殖量较少,菊花开花后,会在根际处长出蘖芽,形成丛生植株,可在第二年清明前后将植株掘出,分出几丛,另行栽植,然后浇透水,放在10-15℃的遮荫环境下养护一周,可转入正常管理。
2.4压条繁殖此法很少采用,只在菊花发生芽变及枝条过长,欲使其矮化时采用。
可在菊花生长季节将母株枝条弯曲压入土中,并在压埋部位将枝条刻伤,10-15天即可产生不定根,生根后剪断另栽即可。
也可采用高枝压条法,将要压条的部位刻伤,用薄膜加土包裹,生根后剪断另栽。
2.5嫁接繁殖嫁接时间从6月上旬-7月上旬为宜,砧木可选用青蒿、白蒿和黄蒿,接穗宜选择3-5厘米的嫩枝,保留2-3枚叶片,采用劈接法,先将接穗削成楔形,再将砧木从中间劈开,深1-2厘米,比接穗削面略长;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中,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好,然后绑扎固定。
嫁接好的菊苗应放在遮荫处养护,2-3周后解绑,可移至露地培养。
2.6组织培养取品质优良的菊花老根抽出的新枝嫩茎,将叶片、叶柄一起摘除,清水冲洗,放入无菌室消毒,切成0.5-1厘米长的小段,种到培养基上培养。
室温在25℃左右。
经2周可产生愈伤组织和绿苗。
经1个月左右,将小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作生根培养,10天左右可生根。
生根苗移栽到蛭石培养基质中,浇清水,喷洒叶面,10天长出新根后移入培养土中进行常规栽培。
3.栽培管理及养护栽培可分为大立菊、盆菊和切花菊三种栽培法,以盆菊居多。
综合各地实践经验,要使菊花花大色美,叶色鲜绿,高矮适中,体态匀称,必须抓好土、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
3.1适期控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
施氮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
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分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
如出现缺磷、钾肥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易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3.2适当减水要让菊苗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少浇水是惟一的有效措施。
盆菊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最好仅能保持到中午蒸发的所需水量。
如果傍晚风大估计又无露水时,可用喷水的方法喷湿枝叶及盆土表层。
3.3适盆换土菊花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3次。
幼苗期移栽在口径约12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口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至花蕾分化前再换入口径约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用加肥培养土。
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有利于供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
切忌大盆养小苗或小盆养大苗。
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掉部分宿土和须根。
3.4及时摘心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
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艺术造型而异。
北方地区一般家庭养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待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
但大立菊需摘心6-9次。
3.5抹芽疏蕾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掐掉,否则,不仅消耗大量养分,而且能长出许多开小花的小分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序。
孕蕾期间,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用镊子去除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3.6养好脚叶俗语说“鲜花须得绿叶配”。
因此在盆菊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防止脚叶枯黄脱落,才能确保叶片清秀健壮。
3.7花期控制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延后花期。
3.7.1提前花期菊花在生长期间用黑布遮光处理,每日只给予8-10小时日照,则70-75天可以开花。
遮光时期以早晚为宜。
即在午后15时遮光至晚22时揭开,菊花在自然夜温下得到凉露滋润,生育表现良好。
遮光棚还可在黎明曙光出现前遮蔽,至上午9时揭开,不仅可使菊花充分承接夜露,而且早间气温低,棚内温度相对平稳,有利于植株发育。
菊花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非常敏感,在做短日照处理时,必须连续严密遮光,不可中断。
特别是在最初20天,必须严密遮蔽不可丝毫露光。
遮蔽物上的破损孔洞,夜间路灯及各类照明设备,都会影响短日照处理效果。
菊花在短日照处理期间,除严密遮光外,必须保持充足光照,肥水管理适度,高温时节注意降温,夜温不得较长时间高达27℃,而以20℃至25℃较为理想。
现蕾后一般深色晚花品种夜温降到10℃至15℃则花蕾发育较快,做短日照处理的各品种菊花,均以花蕾发育充实,透色时停止遮光为宜。
3.7.2延迟花期长日照处理菊花生殖生长需短日照条件,秋冬季当菊花植株营养生长充实健壮,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即将进入生殖生长时,人为延长光照,缩短暗期,给予适温环境使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从而延迟花期,并达到预期株高和各项规格标准,以提高观赏效果和经济效益。
延长光照可用白炽灯光,照度通常70勒克斯至110勒克斯。
可连续增加光照4小时,也可在夜间22时至凌晨2时给光使菊花中断连续黑暗期,两段黑暗时间各短于7小时,因而使菊花植株处于长日照条件下,继续营养生长,抑制花芽分化。
停止延长光照时间后,菊花植株即处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相继现蕾。
在夜温15℃,日温20℃以上条件下,约60天开花。
做长日照处理,可根据预期开花日期推算,确定停止长日照的时间。
4.病虫害防治4.1菊花虫害菊花虫害主要有蚜虫、卷叶虫及红蜘蛛,可用药剂喷洒防治。
地下害虫在苗期为黑地蚕,常咬断苗株;并有蛴螬危害根部。
二者均可用药饵防治。
4.2菊花病害菊花病害主要为毒素病,表现在梅雨季节嫩梢及顶叶皱缩畸形,系绿盲蝽象所传布,故应在春季清除杂草,并撒布药剂消灭绿盲蝽象,以达到控制病害。
5.立菊的培养一株大立菊可开上千枝花朵,富丽堂皇,十分壮观。
如中山小榄的大立菊,一盆可达4-5千朵花。
应选择高秧、分枝性强、节间长而柔韧、花朵整齐、花开持久的大花品种。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选第一代脚芽扦插育苗。
要求芽全长10厘米,出土部分5厘米左右,长势茁壮,丰满抱头,下带根系。
摘心是培植大立菊的关键。
在植株展开6-8片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
当一级侧枝展开4-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此次摘心后,原主干下部发生的侧枝应予以保留。
培育一棵千头立菊,要摘心7-8次,最后一次摘心在7月下旬。
换盆不必局限时间,发现排水孔微露新根,即可连土坨移出换盆,如要培养千头立菊,必须地栽。
到次年9月底10月初,植株已经成型,花蕾也已生成,需将地栽千头立菊带土移入大盆中。
一般每次摘心后,可施用微量速效化肥催芽。
夏季可在10天左右施用1次氮磷钾复合肥。
7月下旬最后一次摘心后,施用充分腐熟的饼肥,间隔15天再施1次,九月中旬第二次追肥,九月下旬以后,每次追液肥一次,直至花蕾露色为止。
立秋以后,先在盆内插入竹杆,再用细竹围成大小不同的圈绑扎在立杆上,一棵三千朵立菊花架直径为2.8-3米。
在立杆与圈上用细竹纵横连成十字或井字形框架。
当花蕾发育定型后,即开始标扎,使花朵整齐、均匀的排列在圆圈上。
花蕾上架标扎时,盆土稍带干燥,不使枝叶水分过多,以免上架折断花枝。
花蕾上架标扎工作最好在午后进行,此时枝叶含水少,柔软,易弯曲,易牵引。
总之,菊花有“养花容易养叶难”之说,经观察,凡是秋末冬初用脚芽分栽培育的大立菊、独本菊、多头菊、悬崖菊等。
脚叶容易干枯和脱落。
但5-7月扦插的菊苗或6-7月间用新脚芽分栽以及套盆栽培的菊花,到开花时都是花叶丰茂。
主要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菊花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却与芍药等宿根花卉不同。
菊花开花前后长出的脚芽,自生根系,与母株仅有很短时期的联系。
花后不久,老株的根、茎大部分死亡。
因此一株菊花实际上一年只开一次花,在适宜的光、温条件下,一株只有四、五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即成熟。
菊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当植株达到一定高度或一定生理状态时,植株虽成熟,如光、温若不符合花芽分化要求,植株便出现停头或抑芽,自动更新。
此时老叶中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则发生变化,导致老叶先衰。
这是老叶先衰的一种周期性表现,也是先衰的主要内因。
5-7月扦插、分株、压条的菊花是更新的植株,是正处在生长旺盛时期,所以不易出现脚叶干枯。
外因,如外部环境不适或浇水不当,土壤水分过多过少,土温水温相差过大,常影响根部吸水,造成干旱或生理干旱,此时新叶有向老叶夺取水分的习性,这是造成老叶先衰的又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