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同学们好!再过几天你们就是踏上教师岗位的真正的老师了,对于这个角色的转换,你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老师,你将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今天这堂课,将由我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如果进行心理调适》。
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到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对健康给予了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那么健康的具体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2、心理健康标准:实际上,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因为它受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是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进行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能做到:
(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所以要求我们能做到:(1)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不会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
(3)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会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由此可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要高于普通人的标准,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从事教师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表现
1、教师心理障碍调查
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表明:有
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重。
福建省心理学会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展开了心理健康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对该区的1253名教职工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42.28 %的教师存在轻度心理障,12.45%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7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教师心理压力调查
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组织的“中
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8699名参与调查的大、中、小学教师中,有34.6%的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47.6%的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有29%的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
怠,有38.5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那么教师心理问题的症状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
1、抑郁焦虑症状。表现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在抑郁和焦虑心态中,生活中表现为自残自杀等行为
案例:陕西一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她在遗书中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有头绪,遇事急躁,担心自己教不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到自己实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2004年11月,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的22岁女教师马某,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亲人、同事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是震惊——长相漂亮、工作出色,又没有情感纠葛的她,实在没有自杀的理由。而留在她寝室的遗书却显示,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走上不归路。
2、人际关系症状。如有些教师在与他人交往中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劝告和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冲家人发脾气、体罚学生等。2011年3月26日,江西省都昌县一中英语老师冯贵平,因副高职称聘任问题与副校长江某发生争执,导致情绪失控,从4楼的走廊窗户跳下,身受重伤。据了解,冯老师已执教30
多年。2003年,他被评为高级老师。随后,他4次参加了学校副高职称的聘任,但每次都擦肩而过。
2007年6月27日,福建晋江市内坑中心小学的一名张姓女教师,从四楼跳下身亡,留下10岁的女儿。据家属王先生说,前天晚上,他爱人一直在担忧自己班级的成绩,此前的一次考试,因为班级成绩不好,未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及时沟通,她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责,压力大……
3、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称职业心理枯竭,是一
种心理能量被工作耗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经常感到疲惫,工作起来没,有热情,没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