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行为维系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一定的阶级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各种要求,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或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它们随着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准则,是教师协调行业内人与人之间及其与社会和其他行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精髓,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因此,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研究师德问题的重要内容,它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都贯穿着一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产生,各类职业道德也发展和完善起来。
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也各有其核心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道德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没有基本原则,有几条基本原则,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述。
我们认为,既然职业道德是伴随着职业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应该有一个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体现该行业特征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基本原则。
更何况教师职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拓展,其职业道德体系也逐渐完善,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成为必然。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对教师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概括。
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修第二章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1)害怕学生,对学生采取讨好政策、放任政 策,不敢要求学生; 2)不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学生; 3)控制学生、强迫学生,打击报复学生; 4)不公正地对待学生,给学生贴标签,把学 生分成三六九等……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地看待学生: 1)学生具有向师性 2)学生具有独立性、主体性 3)学生具有可教育性,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学生; ……
3)道德人格的成熟是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职业成熟需要一个过程: 三维世界: 第一维 知识的世界 理解教育 第二维 教育的实践 掌握技能 第三维 伦理的世界 获得价值 价值系统是动力系统,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核心。
4)师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一个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成长的过程,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是浑然一体的。 但它们三者的作用不是平起平坐的,职业道德 具有统领作用…… 它是高校教师职业人生的光源,可以照 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2)师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 作的重要资源
教师胜任工作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 是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的动 力系统,是教师人格修养的境界和水平……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过程,这 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人文的、道德的,离开了人的 道德资源,教育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渊博的专业知识,必须播撒在道德的土壤上…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必须秉承社会利益 至上的原则,必须遵守公共伦理。 1)利益交换中…… 2)义务履行中…… 3)奉献取向中…… 4)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中……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
1)与学生的交往 2)与教师群体的交往 3)与领导的交往 4)与学生家长的交往 5)与校外其他教师群体的交往 6)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服务 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的交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1.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以学生的需求、利益和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
2. 诚信守信: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正派廉明,维护职业的声誉。
3. 尊重人性,平等待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利和需求,平等待人,不歧视任何人。
4. 热爱教育,敬业奉献: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奉献,不图私利,尽职尽责。
5. 关注社会责任:教师应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6. 不断学习,追求进步: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
7.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和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注重个性化教育。
8. 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和作业量,避免过多的课外补习和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9. 教学公正,不强制推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公正、客观,不强制推销任何教辅资料或培训课程。
10. 保守学生隐私:教师应尊重学生隐私,不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11.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岗位,注重知识、道德、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育人为己任。
12. 科学评价,激发潜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3. 反对暴力,维护秩序:教师应反对暴力,维护课堂秩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平和处理矛盾。
14. 合理引导,正确导向: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正确导向学生的成长。
15. 恪尽职守,保障安全:教师应恪尽职守,认真检查和管理学生的安全,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6. 热心服务,倾听意见:教师应热心服务学生和家长,认真倾听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17. 勇于承担,敢于创新:教师应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敢于创新和改革,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一、道德的一般分析1. 道德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其目的是按照一个“善"的原则去创造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 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与政治、法律一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判断)3. 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和调节个人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彳和道德内涵取决于:1) 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阶级性)2)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 依靠人们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 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传统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和道德风尚,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往往与民众情绪、社会心理交织,具有稳定性、群众性和持久性4. 道德的功能:1) 认识功能,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与其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明确行为方向2) 教育功能,在社会教化方面起到的作用3) 调节功能,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调节人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之间的关系二、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法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职业道德的特征:~1) 稳定性2) 具体性3) 适用性三、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多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一、性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范畴、主体和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评价等。
二、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积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三、要求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部分教学(面授)时数教学内容学时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1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2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第三章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2第四章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第五章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第六章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第七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第九章教师的心理品质 1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总计24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点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推行素质教育是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二、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决定于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借鉴于国外教育改革的共同做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核心、灵魂与重点。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二、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师队伍。
第二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教育为使命,以师德为灵魂,以身心健康、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教学能力为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教师应当秉承为人师表的职责,做到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忠诚履行教育教学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尽心竭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职业操守第四条教师应当以诚信为本,维护教育教学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严谨对待师生关系,严禁利用教学工作谋取不正当私利。
第五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以学生个人的政治、经济和其他不相关因素为理由对其进行任何歧视。
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避免体罚、侮辱学生等不当行为。
第六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设置教育教学目标,倡导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章:教学能力第七条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八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九条教师应当定期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以教育促进自身成长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第四章:身心健康第十条教师应当注重保持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不因工作压力过大或生活问题影响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学生的贴心人。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教师情怀,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提高,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功能、规范
良好的品行——从未见他发脾气;
对个人的关注——帮助我认识自己,我 的进步有赖于他;
伸缩性——他发现自己有错传说出来, 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宽容——装出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 是这样。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A、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B、通过教师亲自参加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 C、通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去影响自己的家庭、 朋友和邻里。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1、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A、尊重学生人格和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B、理解学生的志趣和爱好,做学生的朋友; C、平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成绩,不同生理、心 理特征的学生。
2、真诚关心学生,哺育学生成长
A、精心诱导学生学会做人; B、细心指导学生发展个性; C、耐心辅导学生掌握技能; D、真心引导学生报效国家。
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一)教育爱
——基于对职业的理解,为实现职业理想和 道德,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超越血缘关系 的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最直接、最集中的 表现。
——教育爱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使 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均得以实现,从而 提高他人和社会的幸福。
夏丐尊: 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
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 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孙敬修: 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
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 每一个学生培养好。
程今吾: 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你的学生,你便
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
程今吾: 教师要热爱教育对象,应该像父母之于子女,
农夫之于土地一样有着深挚的热爱。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 心
核心地位表现 1.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 2.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 3.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 4.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理论探究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如何?
的要求
2.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 (2) 遵循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 生效法的楷模。
1.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 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 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 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 依法从教原则
1. 依法从教原则的确立依据
(1) 在教育领域贯彻依法治国原则的要求 (2)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和贯彻保证 (3) 正确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 (4) 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贯彻依法从教原则的要求
(1) 做遵规守法的模范,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 (2) 尊重和维护法律赋予学生的各项权利 (3) 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四、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2.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1) 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 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在人格上完全平等 并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人来对待。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意识水平高层性;道德境界高尚性;道德意识自觉性;行为举止规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1)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
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2)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确立依据。
人道主义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教育者作为过程主题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2)坚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真诚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三、教书育人原则:(1)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2)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
四、乐教勤业原则:(1)乐教勤业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2)乐教勤业原则的具体要求: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勤业精业,勇于探索。
五、教育民主原则:(1)教育民主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2)教育民主原则的具体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的本质特性: “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义务”, 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性。
2.“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指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 培养人的发明能力,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3.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4.职业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 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道”准则、规矩、规范。
内德于己, 外施于人便是“德”。
“道德”《荀子》。
6. 道德特点: 非制度化、非逼迫性、自律和内化, 节制牺牲。
7.职业道德的特性:内在稳定性, 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合用对象的限定性。
8.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一、教师职业的本质1.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 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 以培养人为目的, 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长延艺个体)①长期性和复杂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才干得以验证。
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复杂, 结果丰富多彩。
②延续性和艰苦性。
劳动强度大, 劳动难度高。
③艺术性和发明性。
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都具有艺术性, 来自于教师不断发明和创新。
④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具有向师性, 人的结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因素之一。
⑤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劳动?(1)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本标准制定。
第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幼儿园教师应遵循以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爱岗敬业原则幼儿园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育规律,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忠诚诚信原则幼儿园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和学生负责,讲信修睦,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收受贿赂。
3.严格要求自己原则幼儿园教师应当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言行一致、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积极进取原则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章职业道德标准1.勤勉尽责幼儿园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不怕苦、不怕累,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全。
2.爱护学生幼儿园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爱护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3.保密工作幼儿园教师应认真履行保密工作,尊重学生隐私,妥善保管教育教学文件和学生资料,不得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4.诚实守信幼儿园教师应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讲求信用,不得违反诚信原则,不得故意误导学生、家长和社会。
5.团结协作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团队活动,与同事、家长、社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事业的进步。
6.遵守法律法规幼儿园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进行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7.公正公平幼儿园教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不得有偏见和歧视行为,不得违背学生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8.自我约束幼儿园教师应加强自我约束,避免个人行为影响学校形象和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
第四章职业道德行为规范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在课堂上偏袒任何学生。
2.尊重学生个性,不得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贬低。
3.不得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礼金等财物。
4.不得传播有害信息,包括色情、暴力、恐怖等信息。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尊重与关爱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始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论他们的能力、特长和背景如何。
我们要理解并关心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二、公正与公平教师应当以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
我们不应被外在因素所左右,不偏袒某一些学生,也不歧视或忽视其他学生。
在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时,我们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专业与责任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教学任务。
同时,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尽职尽责地完成教学任务,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教育。
四、诚信与正直教师应当保持诚信和正直的品行,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五、保密与尊重教师应当严守学生的隐私,不得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关注与关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七、团结与合作教师应当团结协作,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要积极与同事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与家长之间,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合作。
八、持续与创新教师要保持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们要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第一节1.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城市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合。
2.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1.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综合,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
(2)具体性。
(3)适用性。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
(2)强烈的责任性。
(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第一节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时间的概括总结。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调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这一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我国教师劳动态度和劳动目的的辩证统一。
(1)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
(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1)指导作用。
(2)统帅作用。
(3)裁决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三)不得敷衍塞责。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工作
态度(爱岗敬业的底线规定)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 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 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
唯一标准。
❖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一、条文比较
1997年规范条文: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 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
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 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2008年规范条文: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爱岗敬业的总 要求。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咨询公司的 翰威特将职业忠诚划分为三个层次:乐于宣 传层次——愿意留下层次——全力付出层次, 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忠诚层次。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八分。
2、志存高远,强调教师应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
胡温时期,“志存高远”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素 养的第一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其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特点:一、意识水平高层性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2.有人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中国自古就有“尊德贵道”的说法,道德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道德,那么,他即使再有学问、有本领,都是无济于事的,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倘若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不高,缺乏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遵循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试问:他将如何去履行他的天职,完成他的使命呢?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
”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
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一、长期性和复杂性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五、个体性和群体性4.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两者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共道德在教师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公共道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基础和来源。
2.两者的区别: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要晚于社会公共道德;就其发展空间而言,它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从两者的的适用范围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没有社会公共道德那样广泛,具有明显的专业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行为维系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一定的阶级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各种要求,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或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它们随着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准则,是教师协调行业内人与人之间及其与社会和其他行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精髓,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因此,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研究师德问题的重要内容,它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都贯穿着一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产生,各类职业道德也发展和完善起来。
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也各有其核心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道德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没有基本原则,有几条基本原则,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述。
我们认为,既然职业道德是伴随着职业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应该有一个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体现该行业特征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基本原则。
更何况教师职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拓展,其职业道德体系也逐渐完善,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成为必然。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对教师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概括。
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活动过程中,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行为的总方向,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本质属性,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起根本的指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整体和个体职业行为的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
其次,从法律与道德规范人们的不同方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相对于道德而言,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它主要是人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依靠人们的自律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相对于法律来说,它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力量。
因此,道德的要求是比法律的要求层次更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标准。
(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调整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道德最根本的标志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在现阶段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活动,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来源。
因此,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必然要承担起协调本行业内人与人之间,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与行业服务对象、社会整体或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就是指导教师调整行业内人与人之间、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会整体或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指导原则,它反映了教师职业所应承担的一定的社会责任、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以及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所应享有的社会权力及社会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道德的最根本的标志。
二、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调节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准则,并非人的主观臆想或逻辑推演,而是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的。
( 一) 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道德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一,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社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确立,最终是为了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也必然由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存在所决定,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与政治是上层建筑诸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以特定的角色反映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对道德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上述情况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发展的需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否则势必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而导致失误。
( 二) 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并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劳动实践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同样是人。
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向教师提出了道德上的特殊要求,也指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方向,即必须反映教师劳动的特殊本质,使之成为与其他职业道德既联系又区别的标志。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而其中必然带有核心作用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诸多要求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国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教育者行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教育者教育实践中的集中表现。
一方面,它对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另一方面,对教育者行为具有严格的约束功能。
这种基本原则体现了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对教育者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具有最普遍、最根本的指导作用。
这种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与价值导向。
( 三)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结合认知、思维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道德的目的就不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和准则,而是要引导和鼓励受教育者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这样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受教育者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必须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法,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 四) 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纪律、法令、政策等本来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但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也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
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具备良好的法纪风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构成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要求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有关教育的智力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办学活动及其他有关教育活动。
对教师来说,就是依法治教。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后面作专门的论述。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现阶段处理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它理所当然成为处理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问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应有之义。
教育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教师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在教师职业活动中,贯彻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遵守各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 二)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元素或细胞,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的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反之,个人也不能离开社会,社会对人具有决定作用,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历史条件。
同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矛盾。
个人与社会、集体时常会发生冲突或矛盾,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教师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当关心和维护教师集体利益,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关心集体的命运和发展,把自己的发展与集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要有大局思想,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时,在教师工作中,由于性别、年龄、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成绩、工作分工等各方面的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类型的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团结合作的关系。
教师要摆正个人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主动关心他人。
( 三) 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教师工作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需要教师作出贡献并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然而,教师又有自己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社会中索取。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对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上,应该纠正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只讲索取、权利,不讲贡献、义务,认为索取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按照这种观点指导行动,人人都不会为社会作贡献,只是一味向社会索取,社会又何以存在和发展? 到头来索取也无法实现,个人又怎能生存下去? 另一种观点认为,“ 要贡献也要索取,不占便宜也不吃亏,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
这种观点貌似合理,其实在社会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每个人来到世间,总是把前人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是索取而不是奉献;同样道理,他必须为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财富。
如果贡献多少就索取多少,并没有给社会提供满足自己需要之外的东西,这样,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这样的“贡献”就失去了它的真正内涵。
四、教育人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人道主义源于拉丁文humanus ,即人性的、人道的、文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