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回归教材之《物质结构与性质》(人教版+苏教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P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过程。

P4 能层即电子层。

分别用K、L、M、N、O、P、Q表示。

每一个能层分为不同的能级,能级符号用s、p、d、f表示,分别对应1、3、5、7个轨道。

能级数=能层序数。

P7 基态与激发态。

焰色反应是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能量。

能量以焰色的形式释放出来。

P10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电子层形状相同。

ns呈球形,np呈哑铃形。

P14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一、二、三短周期,四、五、六长周期,七不完全周期)和族(主族、副族、Ⅷ族、0零族)。

分区(s、p、d、ds、f)。

P20 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O、MgO,铍与铝的氢氧化物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硼与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BO2、H2SiO3都是弱酸。

是因为这些元素的电负性相近。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P32 等电子体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等电子体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空间构型。

常见的等电子体有:N2和CO;N2O和CO2;SO2、O3和NO2-;SO3和NO3-;NH3和H3O+;CH4和NH4+。

P36 仔细观察资料卡片的彩图。

P39最上方表格。

区别形和型,VSEPR模型和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数和σ键数、孤电子对数。

如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价层电子对数为3,σ键数为2、孤电子对为1。

配合物理论简介。

P41 实验2-1含Cu2+的水溶液呈天蓝色,是因为四水合铜离子[Cu(H2O)4]2+,该离子中,Cu2+和H2O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叫配位键,是由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u2+接受H2O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的。

P42实验2-2向含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形成蓝色沉淀[Cu2++2NH3·H2O=Cu(OH)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概念辨析面面观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概念辨析面面观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概念辨析面面观
陈娟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高二理科选修内容之一,本模块内容主
要包括原子、分子和晶体三个层次的结构与性质,其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的学科性和逻辑性较强,高考命题设置是一道选做题(12分).虽有试题数目的限制,但
该题所覆盖的知识点仍较多,综合性仍相对较强;虽有新授课和复习课的系统学习,但考后仍有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在该题中得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规范不到位,所以为更好掌握本模块,笔者对此进行概念辨析面面观的尝试,藉此达到课堂高效.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陈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2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辨析高中选修教材几组易混概念 [J], 解峰
2.易混地理范围、概念辨析及比较(高中选修二) [J], 黄琦
3.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中相近概念的辨析 [J], 何小彪
4.菌落、菌株、菌种概念如何辨析?——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的讨论 [J], 吴志强;王志伟
5.辨析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思路——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探析 [J], 陆旷升;唐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作者:李希和来源:《学习导刊》2012年第03期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案例[教材分析]在化学必修课中,学生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主族序数的关系,但是对于原子结构与周起、族等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之间的深层关系并未揭示。

因此,本节在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内容,并利用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分析周期、族与原子结构的内在关系以及原子结构与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内在联系。

本节计划利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本课时主要完成第一部分,即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使学生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3、通过本节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微观世界的一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历程。

4、通过了解科学家的不懈地探究和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

通过对微观结构的研究、讨论,使学生体会微观世界的精巧。

通过对前沿科技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难点是这三个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原则是 ( )。

A. 能量最低原理B.保里不相容原理C. 洪特规则D. 以上三者都需遵循2、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A) 4个(B) 5个(C) 6个(D) 7个3、比较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氢原子中,,,钾原子中,,,铁原子中,,。

4、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W,Nb,Ru,Rh,Pd,Pt。

5.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1,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中最小的,试写出:(1)电子排布式;(2)价层电子排布式;(3) +3价离子的电子外层排布式。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研究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研究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研究赵广汇(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76300)摘要: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工作落实进行了严谨的实践性研究,在论证的过程中发现,化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来说起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其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论证推理能力,教师必须依据一些教学方法的辅助,让学生这些方面的核心素质得到锻炼,如此才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核心素养;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6-0081-02收稿日期:2019-11-25作者简介:赵广汇(1981.6-),男,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出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化学这门课程来说,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与论证推理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同时帮助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获得助力,学生拥有了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可以让今后的学术探究、科研工作之路走的更加稳定,同时也可借助这些素质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一、《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第三册,此教材中大部分知识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与理解能力才能让此本教材的内容得到更为高水平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原子、分子非常深入且精妙的结构,这些物质微观层面的知识可能会因为学生理解力差、想象力不足而出现理解偏差或是掌握不准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在此部分的内容讲解过程中注意基于学生此时的能力基础进行内容、课程等方面的科学安排,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为了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简便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绘图等,这些先进且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抽象的知识更为直观,更加形象,方便学生学习与记忆,同时可以让那些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内部构成更加清晰、生动.让学生可以更为彻底地理解.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电子层”“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方面的化学知识或是概念时,学生如果单单从字面上进行含义理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借助一些教辅手段,才能让这些化学知识概念得到全面的理解,如一些电子设备,可通过课件设置让这些微观分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三维空间形式的展示.经过这样的放映,多次展示以后,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因为经常观看而逐渐形成思维习惯,进而逐渐培养出良好的空间思维,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对化学的《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借助各种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这个核心素养的构成,对学生的其他科目,如数学、物理等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同时具备很强的学习辅助作用.二、《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推理论证能力培养这本教材内容微观特征比较明显,因此内容的理解探究难度较大.与此同时,各类理论的推理过程非常严谨,这给学生提出的要求也较高,学生必须秉承科学严谨的原则,在知识学习与实验论证过程中保障理论论证的严密与准确.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并配合适当的思维引导方法,在良好的交互过程中,帮助学生的基础推理论证能力全面提高.化学结论的获取不仅需要大量的推理与论证,还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猜测,配合实验进行探究,如此才能获得更为精确的结果,这种实验能力与推理能力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项.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元素电负性、分子的极性等部分内容时,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表面的性质架构,而无法对其用途进行全面了解,就等于并没有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并灵活掌握,无法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充分利用,所以知识点的深层含义与知识点根本就没有被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所以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必须要依托大胆的推测与精细的实验论证,如此才能让学生逐渐在这些实践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在今后的物质性质探索之路中走得更加—18—平稳、高效.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必须从细节开始科学培养,学习元素周期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的反向推理能力得到训练,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得到训练.如“已知X ,Y 元素同周期,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对应的酸性强于Y 对应的酸性,请推测X 与Y 的电负性的强弱?”这种反向推理的实例让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了更为科学的训练,同时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范围得到更大力度的扩展.推理论证能力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重视,并配合相应的方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推理论证素质可让实验的开展更加顺利,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良好的实验素质也让学生的整体推理求证能力得到科学塑造,教师结合学生的基础素质能力进行科学、完善的方法引导,让学生获得技能方面的实质性提高.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漫长且艰难,学生与教师必须一同配合,通过高效的交互,让知识架构更为全面的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的基础素质能力水平更高.相应水平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学好《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相关内容,因此必须得到学生与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紧密配合的方式,促进此部分课程内容的落实.参考文献:[1]程遇玲.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3):40-41.[2]李联政.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6):140.[3]李延伟.高中生《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习障碍点调查及原因分析[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4]王堃.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分析与思考[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1):76-77.[责任编辑:季春阳]试论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杨凤萍(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737100)摘要:态度决定一切.心理学工作者们曾对高中生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学生,上课听讲注意力集中,及时、独立完成作业,注重学习之后的复习、反思、总结,学习成绩自然优良.因此要注重对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的引导,本文将重点对错题反思进行研究.关键词:反思;错题;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6-0082-02收稿日期:2019-11-25作者简介:杨凤萍(1980.2-),女,甘肃省古浪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习高中化学也有自己的认识.很多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化学错题做好归类,成为自己复习时的重要资料.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对错题进行总结和钻研,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自学能力.以下将从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了解产生错题的原因.一、出现化学错题的原因学生会出现错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逻辑关系不清,自己知道解题过程存在问题,但是由于不了解解题的关键,只能将错就错.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的马虎大意,容易将元素看错、数字漏写,导致最后解题错误.高中阶段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习题和枯燥的理论知识,长期在题海战术中练习,很多学生在做化学习题时出现了疏忽大意的问题,认为自己某一类题型已经非常了解,做题时题还没读完题就开始落笔.当教师指出学生的错题后,学生也缺乏反思的过程,会马上在原地进行改错,不会对错题的原因进行反省.学生的反思行为与自身对待学习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教师必须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自己去分析错题的原因,要求学生在纠正错题的过程中不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学生化学水平.二、研究综述要使学生正确认识产生错题的原因,不能仅停留在一次或两次的口头要求上,应该使学生形成自我反思,将—28—。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高中化学选修 3 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 3 结束时掌握。

引言学习要求节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引言1.了解人类探索物1.1 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结构的质结构的价值,认同过程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物质结构的探索是1.2 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无止境的”观点,认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识在分子等层次研止境的”观点。

究物质的意义。

2.初步认识物质的 2.1 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之间的关系,认同“结构决定性关系,知道物质结构质、性质反映结构”等观点。

《第一节 共价键》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一节 共价键》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化学键是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高一化学必修2中化学键的复习,又为选修3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许多新的概念是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所以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设法以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解决相对抽象的问题。

只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突破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而形成共价键这一基本要点,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两种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1、教材分析《化学键》的内容其实对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能迅速的理解和吸收新的概念,并掌握用选修3的知识去解读化学键的形成。

2、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选修3的学习后发现,在这本书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许多知识点是在之前的学习中从未遇到过的,所以在理解和接受时比较困难。

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能力差,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和检查;学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畏难情绪严重;学生欠缺必要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厌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动画、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动画演示,把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去展示,这样比较方便去理解,同时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实验分析与教学建议——《物质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实验分析与教学建议——《物质结构与性质》
不 同种 固体 形成 溶液 的颜 色 。 本 实验 通过 观 察 、 比较 固体 和 相应 溶 液 二 者 的颜色 提 出问题 , 发思 考 , 而判 断什 么离 子呈 引 从
天蓝色 , 么离 子无 色 。 什
2 教 学 建 议
认识 、 理解 原子 结 构 与元 素 在 周 期 表 中 位 置 的关
编辑 、 出版 。该 书从原子 、 分子 水平上认 识物质 构
现象直 观生 动 。
补 充 : 实验 11 电动 电子 云 【 -】
() 1 实验 材 料
成的规律 , 以粒 子间 的不同作 用力为线 索 , 重研 着 究 了不 同结构 的物 质 的有 关 性质 , 帮助 高 中学 生 进一步 丰富物 质结 构 的 知识 , 高分 析 问题 和 解 提

人教版 中 学 新课 程 选修 模块 高 化 实 验 分 析 与 教 学 建 议
— —
《 物质 结构 与性质》
口 贾 晓春 李伏 刚 张军 刚 王 寿 红 李 情 义 指 导 : 彩 霞 白福 秦 何
北 京教 育学院教 师教育 数理 学院 10 4 0 04 人 教版 《 质 结 构 与性 质 》 物 由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根据 《 通 高 中化 学课 程 标 准 ( 验 ) 开 发 、 普 实 》
② 将 电 池 装 入 电 池 盒
中, 将 电池 盒 上 的两条 导 线 与 儿童 玩具 电机连 并
接 。电机带 动 s电子 云 飞 转 。 由于毛 线 的 作用 ,
在空 间形成一 个云雾 状 的圆球 。 ③ 同理演 示 P电子 云和 s p杂化 电子云 。
用 电脑模 拟 或 制 作 原 子 轨 道 模 型 来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有 关电子 云 , 师可 以制 作电动 电子云演 示 , 教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立体结构》评课稿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立体结构》评课稿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立体结构》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掌握分子的立体构型表示法,并理解不同的分子立体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本文评价了该节课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总结了优点和改进的空间,旨在促进该节课的进一步改进。

二、课程设计评价2.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突出了学生对分子三维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分子立体构型表示法的掌握。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分子的空间取向和构型表示方法;(2)能够分析不同分子立体结构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3)理解分子间力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分子立体结构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合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紧密联系,逻辑清晰。

从分子的空间取向和构型表示方法入手,先介绍了空间取向和空间分子构型的概念,随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分子立体构型的表示方法。

最后,课程进一步拓展,讲解了不同的分子立体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3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通过讲授,教师能够对重点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示范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立体构型表示方法。

练习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评价3.1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激发了学生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兴趣。

教师采用了一些具体有趣的例子,如药物的构型对药效的影响、生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与功能的关系等,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2 积极互动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回答。

通过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_全册教学案

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_全册教学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第一节原子结构: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 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3、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36号)氢 H 1s1……钠 Na 1s22s22p63s1……钾 K 1s22s22p63s23p64s1【Ar】4s1……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铬24Cr [Ar]3d54s1铜29Cu [Ar]3d104s1[课堂练习]1、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氯:1s22s22p63s23p5钪:1s22s22p63s23p63d14s2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

对高中化学现行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点分析和复习策略

对高中化学现行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点分析和复习策略
半满
电子排布
分子构型 氢 键
成 对 、 成对 , 未 全
三年新课程高考卷共有 1 , 5套 也就有 1 5道结构的 题 。除 20 年广东卷没出现外 , 08 其余 l 4道都考查 了这一 知识点 , 可见其重要性。在考电子排布式时 , 大多考的是
原子 的电子排 布式 , 0 、09海南 考 的是 离 子 的 电子 排 2 820 0 布式 ; 年 的考 试 说 明 与去 年 相 比 , 而今 增加 了价 电子 的排
、 / 、 / 、 /
2 2 2 1
1 l 1 1
( 选修 3 , ) 并且得分率也是最高的。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发 现虽 然《 质结构 与性 质 》 选 修 3 这 一 模块 学 习起 来 较 物 ( )
难 , 只要 复 习全 面 细 致 到位 , 考试 中学 生 还是 比较 但是 在
、 /
容易得分的。下面我主要从 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对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复习的一点想法。


1 0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每年海南卷的考点总比宁夏卷
要多, 而两套 试卷 的考查 点也 是在逐 年增加 的。

考试说 明与高 考试题 的分析
下面就是对 20 、0820 0720 、09三 年宁 夏卷 和 海南 卷 考 查 的知识点统计 分析 。
吕金 波 ,王 志 波
( 哈尔滨市第十三 中学 , 哈尔滨 10 0 ) 50 1
摘 要 : 1 年是我省新课程 高考的 第一年 , 于高考 的复 习没有 太 多现 成的 经验 可 以借鉴 和参考。尤其是 2 0 0 对 今年 的高考增加 了选考模块 ,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 3 与《 《 ( ) 有机化 学与基 础》 选修 5 每个模块 出 1 ( ) 5分的题 , 让

共价键说课稿

共价键说课稿

共价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共价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共价键”是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对原子的电子排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共价键的知识不仅是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分子的空间构型、晶体结构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连接微观世界和宏观物质性质的桥梁,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具有关键作用。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微观粒子的作用和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离子键的相关知识,这对于理解共价键有一定的帮助,但共价键的概念相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共价键的概念和模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本质。

(2)能够区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了解共价键的参数。

(3)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微观表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共价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共价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和本质。

(2)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分。

(3)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书写。

2、教学难点(1)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共价键的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1. 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但却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2.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但H、He、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其中H、B为非金属元素,而He为稀有气体元素;虽然Ge、Sn、Pb、Bi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大于或等于4,但它们却为金属元素。

3.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一般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但He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4. 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所形成的阴阳离子最外层一般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但对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离子来说,最外层却只有2个电子,如;而则是一个氢原子核。

5.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为阳离子。

但也存在某些阴离子,如等。

6. 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为阴离子。

但也存在某些阳离子,如等。

7. 一种非金属元素一般形成一种阴离子。

但氧元素形成的离子除,还有。

8.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但氟元素和氧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却都不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中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氟无正价),而氧的最高价为+2价(在OF2中)。

9.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为+1价。

但在金属氢化物中却为-1价。

10. 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为-2价。

但在过氧化物(如等)中为-1价;在OF2中为+2价。

11. 对于对应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而言,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低于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而和虽然电子层结构相同。

但钠、镁、铝的最高价(分别为+1、+2、+3价)却高于氟的最高价(0价)。

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为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有效数字。

但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却为整数,并且是精确值。

13.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并不等同于对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但对于某些只有一种核素的元素而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钠元素就只有一种核素,因此,N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初探

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初探

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初探自教育部颁布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后,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课程将于2019年秋季正式实施。

其中,《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变化最大,这将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

本文以2017版课标为指导,对该模块课标要求进行初步的解读,对课程内容知识体系进行基本分析,同时对今后教学对策进行初步的探究。

标签:2017版课标;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开展,教材的内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各模块的教学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浙江省高中生而言,《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通过比较2017版课标[1]与2003版课标[2]中对化学学科概念的定义,我们发现,新课标拓宽了化学学科的定义,强调了物质的转化,在化学的特征上突出了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

一、模块课标解读1.从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素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消除以往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有知识,无素养”的弊端。

例如,在一些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获取高分,学校育人目的仅仅是为了升学率,以致师生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学习,以后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学习后,才发现许多装置没用过,许多基本的实验没动手操作过,自己成为了“高分低能”的应试产物。

可见,他们通过训练的确拥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却没有相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应试,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知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多是浅表性的而不是本原性的,多是散点式的而不是结构化的。

这样的知识只具有考试答题价值,而不具有迁移应用价值,在真实问题解决中难以发挥作用[3]。

2017版课标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总结为5个方面,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习,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本意识;在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习中,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发展水平;在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对官能团的认识中,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解决实际问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

周刊《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王珊珊(宁夏育才中学,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一个比较基础的内容,近几年它的考点和难点逐渐提升,成为高考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

此模块的知识点是比较基础的,但是理论性较强,概念都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此模块的 学习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合理的建议,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策略;分析—、弓1言《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中在学生完成相应的必修课程后,选择理科方向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此模块已经逐渐成为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为今后有 意向从事相关研究和专业学习的学生奠定基础和提供帮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

但是,这一模块的教和学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复杂,教学尺度很难把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应用效果不理想。

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教师要学会把握教学尺度和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习的难点首先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学习存在难点。

《物质 结构与性质》这一模块的教材内容涵盖了较多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概括,教材语言相对生硬和枯燥,学生兴趣 不高、理解起来较难;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对分散,要求 学生在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间进行及时转换,对 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常常无法跟上教材进度;本模块教材 中采用了大量的抽象化的模型,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比较困难,学生无法真正地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其次,学生本身存在很多学习难点。

该模块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没有那么密切,或者说在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较少,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和存储也欠缺这类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完整)关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中学习的反思

(完整)关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中学习的反思

关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中学习的反思截止到今天,我们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在2015届全年级将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习完毕,加之我们备课组三年前在2012届同样也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也就是说,我们所带的学生在高三全面复习前在化学学科学习了必修1、必修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并把选修2《化学与技术》和选修6《实验化学》穿插学习,这相对于普通高中,我们学习的化学学科内容多出了,选修2、选修3和选修6,对于选修2和选修6由于其内容少且相对简单,大家在教学时异议不大,但对于选修3由于其内容多且难度相对较大,在学与不学的问题上争议颇多,但就我们化学备课组在两届学生中开展的选修3的学习中,深深的感受到学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对于高中学生在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思维体系和能力体系等作用强大,好处多多,现就将高中学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利弊反思如下:一. 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形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化学学科知识体系表现出小多繁杂的特点,学习了结构化学找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规律性增强,进而在学习的记忆和理解上变得事半功倍。

二. 使学生在高中化学思维体系的构建上有广度和深度在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的思维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在高考中至关重要,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对高中化学在思维上的广度要求非常之大,深度要求非常之高,在突破难题关起着关键作用。

三. 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能力体系的构建上能深入浅出,灵活运用在高中化学能力体系的构建中能否游刃有余,灵活运用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也是高端学生区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而言之,花两个月学习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非常值得的,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尖子生,可使他们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化和规律化,思维体系更加的完整化,能力体系更加的综合,灵活,尤其是对尖子生的高分突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
高中化学选修3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3结束时掌握。

构与元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