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有优势
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3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32例临床观察潘铭;楚文瑛;邓伟【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09(037)003【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白细胞清除术、化疗、鞘注四联法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先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术,术后用中药、化疗、鞘注四联法进行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四联法治疗后:CR19例,PR9例,NR4例;CR率为59.4%,PR率为28.1%;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为12.5%;早期痛死率与文献报道早期病死率30%~5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分期运用中医药可减轻白血病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白细胞清除术能迅速降低白细胞数,减轻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时引起的不良反应;规范的化疗方案选择性的对增殖期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和杀伤、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及时的鞘注治疗可有效防止CNSL的发生.四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大大提高了高白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的降低了早期病死率.【总页数】3页(P65-67)【作者】潘铭;楚文瑛;邓伟【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甘肃,武威,7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相关文献】1.白细胞单采加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J], 严巨明;黄世华;陈丹;龚德辉2.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 [J], 冯春锐;蔡力生;蔡云;李明;卓家才3."红细胞预灌注法"联合"立减递增提速法"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并中重度贫血的临床研究 [J], 罗自勉;周新伏;尹亚飞;谭振清;刘平;金娟;朱凯波;霍中军;杨文群4.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用于高白细胞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J], 葛优;王小超;陈诗强;刘云;李天资5.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儿童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J], 乐少华;李健;郑湧智;郑浩;华雪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普知识之一——白血病知识问答
白血病知识问答作者:严匡华博士(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诊疗中心和造血干细胞中心主任)1. 白血病是怎样的疾病?答: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造血系统,所以我解释一下造血系统,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我们人体有八大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和运动系统,但是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所知甚少,其实,造血系统也是人体的一大系统,它又称为血液系统,包括骨髓、肝脏、脾脏等造血组织和全身所有的血液。
而血液则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即血浆组成,所谓有形成分就是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三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数量和功能,比如人体的正常白细胞数为4千到1万,它主要发挥人体抗感染的功能,红细胞数为350万到550万,其作用是运输氧,而血小板数则为10万至30万,起止血的作用。
白血病就是造血系统的癌症,老百姓又称之为血癌。
白血病作为癌症,也具有其他系统癌症如肝癌的普遍特性,如癌细胞进行性地、失去控制地无限制异常增生,因此,白血病就是异常的癌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等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地、失去控制地无限制异常增生,“几乎同时”又由造血组织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各种脏器,亦即浸润到其它系统(上面我提到的各系统器官组织)中,损害这些系统器官的功能,出现有关的临床表现;当然了,血液系统本身的功能也发生障碍――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故而血液中的三种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的数量减少,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2. 白血病是怎么发现和命名的?答:白血病最早是由一位法国医生于1827年报道,当时他描述的是一位63岁的花匠,临床表现为发烧、疲乏无力、尿结石和肝脾肿大。
1847年一位名叫鲁道夫·魏尔啸的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首次创用“白血病”(leukemia)这个词来称呼这种病,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
众所周知,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这是红细胞的颜色,因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两种细胞),可是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后,可以发现管底部有白色沉淀物,“看起来像粘乎乎的脓液”,甚至有的病人血液不经沉淀,颜色也显得发白,这是由于本身颜色就“白”的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点滴体会
.
6. 2.
Cl i a o r a f h n s e i ie2 VOL i c l u n l i e eM d cn 0 n J o C 1 0
.
() N 1 2 O.9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白血 病 的 点 滴 体 会
E p re c o e t g lu e a i ei t g a i eme i i e x e in ef rt a i k mi t e r t d cn r n e n h n v
it g a i e i i r a ig e ke i, sgoo fe t i o t i lnia l a ple n e r tvem d cnete tn l u m a ha d e c , sw rhbengc s T ei e rt e dcn ; e k mi; s r e o u tC n u t n B o d O ea n e t T e t n i ee t Ke wo d ] h tgai i e L u e a Di d r r d c; o s mpi ; lo ; v rl c c p ; ra n v me i o p o lo me tndf rn i
治 疗 。0 元 月 初 鼻 出 血 到 哈 医大 院骨 髓 检 查 :“ 性 粒 细 胞 7年 慢 白血 病 : ”先 后 在 该 院 各 住 院 治疗 5 O天 ,仍 未 愈 ,现 服 “ 基 羟 尿 ”药 片 维 持 生 命 。 20 0 7年 1 1 月 5日骨 髓 片 : 骨 髓 增 生 明显 活 跃 , = 4 ; ① G 9%
胆 囊 息 肉样 病 变 : ③ 脾 肿 大 ,脾 于 左 锁 中线 处 肋 下 8m。 c 2 0 年 5月 7曰在 德 州 十三 局 医 院化 验 血 常 规 :WBC: 08
老中医介绍白血病及其治疗
老中医介绍白血病及其治疗张宗甫在创立”五行致癌学说”理论后,依据白血病的不同成因、不同部位以及引起的不同脏腑内伤、特异的五行失衡,对白血病进行了七型五类分类,把白血病分为”伤木正虚型”、”伤金毒踞型”等35种类别,从而为白血病的个性化治疗、科学性治疗和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医学界称为”白血病五行分类法”;白血病的具体分类及各型特点,详见下表白血病能不能治好一、白血病能不能治好,主要看白血病的发展时期及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如果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白血病是可以治好的;所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与白血病的治疗措施是密不可分的;二、中西医结合是提高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疗效,有计划地把联合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以及防治脑膜白血病和其他白血病并发症的治疗结合起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增强机体抗病力,消灭白血病细胞,以期达到根治的目的。
三、联合化疗是目前诱导完全缓解较有效的手段。
缓解期的维持也要用化学药物。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用强的松加长春新碱,90%可得到安全缓解。
首都医院报道(1973年),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成人为主)用VEMP方案(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强的松);急性粒细胞型,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用CMMP方案(喜树碱、丙脘、6-疏基嘌呤、强的松)或VEAGP 方案(VCG、CYC、Ara-C、6-TG、强的松)同时配以中医药治疗,缓解率87%,中位生存期为249天;而单用西药化疗治者,缓解率为61.2%,中位生存期为144天。
兰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68例,缓解率达85.5%,单纯西药治疗58例,缓解率仅50%。
河南医学院报道治疗急性白血病74例,缓解率79.3%。
而单用西药组16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总缓解率为31%。
以上充分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优越性。
四、在缓解开始以后,还需要加强化疗作巩固治疗。
整个化疗期间可用中医扶正及支持疗法,使化疗疗程能够比较顺利进行。
专家给你讲述中医治疗白血病的特色和优势
血康专家给你讲述中医治疗白血病的特色和优势白血病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几乎都是很不成熟的、幼稚的,以粒细胞为例,大多为原性粒和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等细胞为主。
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采用输血、激素、化疗、免疫抑制剂、骨髓移植等常规疗法,激素类如康力龙、强地松、此类药物作用缓慢,疗效不稳定,而长期应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和骰骨头坏死和肝肾损害,往往是旧病未愈而又添新疾。
输血不治病,越输越不造,反而抑制骨髓造血,只适用于临床急迫之时,对原发病无任何作用,而多次输血,会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甚至肝肾功能衰竭。
免疫抑制剂如田可,环胞素A等因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切,停药易反弹,和副作用大等一直未能被广大血液病患者所接受。
骨髓移植由于受骨髓来源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外,骨髓移植的患者常发生抗宿主病(GVHD),5年内复发率也高达70%,及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主要是杀死白血病细胞,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庇护所的存在如脑神经,眼眶,卵巢,睾丸等再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也不能100%地完全杀伤,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总是复发的根源。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需知残留白血病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要想消灭残留的白细胞细胞,主要靠中药,因为中医药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强盛则可驱邪外出,才能彻底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缺点是中医见效慢,但疗效稳定,中医中药缓解后可长期生存,所以说化疗疗效快,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适用于白血病的急性期。
中医中药药效缓和稳定,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可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白血病的各期均可应用。
所以中药有优势,西药也有长处,但是最终要达到长期缓解,带病生存,中医中药是首选。
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的综合疗法,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再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出体外,能取长补短。
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经临床验证此疗法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明显的提高,小儿急淋完全缓解率在90%以上,急性非淋M390%可以完全缓解,大部分人可以获得治愈,其他类型白血病缓解率也达80%以上。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
慢性 粒 细胞 白血 病 ( ML 是 一 种造 血 干 细 胞克 C )
隆增 生性 疾 病 , 髓 以 粒 系增 生 , 周 血 白细胞 增 多 骨 外 及脾 肿 大为 主要 特 征 。近 年 来 , ML 中西 医 的治 疗 C 在 以往 的基 础上有 了长足 的进 展 , 现综 述如 下 。 1 单药 治疗 () 基 脲 ( 1羟 HU) 为 细 胞 周 期 特 异 性 抑 制 D NA 合成 的药 物 , 曾被 推 荐 为 C ML单 药 治 疗 的首 选药 , 加速期 C 但 ML疗 效 差 , 变 期 C 急 ML 基 本 无 效 。1 2 马利 兰 ( U) 属烷 化 剂 , 细胞 周 期 非 特 _( ) ] B 为 异性 药 物 , 大 多 C 对 ML慢 性 期 患 者 疗 效 确 切 , 有 但 明显 不 良反 应 如 骨髓 抑制 、 疹 、 间 质纤 维 化 等 。 皮 肺 () 3 干扰素 (F a 治 疗 C I N—) ML至 今 已近 2 0年 历 史 , 曾作 为不 能进 行 异 基 因 干 细 胞 移植 的 p +C h ML 的 线 治疗 [ 。但 在 2 0 2 ] 0 6年版 NC N C C ML治疗 指 南 中 已将 其 调整 为二线 用药 _ 。 3 ]
关 键 词 : 性 粒 细胞 白 血 病 ; 基 脲 ; 子 靶 向 ;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 医 药治 疗 ; 述 慢 羟 分 造 中 综
中医辨证论治白血病
中医辨证论治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温热病毒深伏人的骨髓中,发病率至今日增,西医用化疗,中医则用辨证论治对症施治,本所应用发明专利方药红宝丹治疗白血病。
标签:白血病;化疗;辨证论治;方药红宝丹白血病是指人体血液的组成成份和血液的生成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系统中红细胞,各种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浆中大多数化学成份的数量都保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范围内。
这些血细胞或血浆成份如果发生了明显数量改变,或质量改变,就可以发生白血病。
目前,白血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死亡率也很高。
近几年来,中医药对白血病治疗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但是,祖国医学没有白血病专业学科,又没有比较明确地诊断标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在探索中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白血病的良好途径。
白血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出血、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骨痛等,骨髓和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
西医根据病情缓急和白细胞的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根据幼稚细胞的类型不同,大致可分为淋巴细胞型、非淋巴细胞型等。
中医至今没有明确的分型标准,根据临床表现,本病与祖国医学的“血证”、“虚劳”、“积聚”等证相近。
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参考有关文献记载分为: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痰淤郁结型、气血双虚型。
白血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国内外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笔者从中医辨证治角度,认为本病应属“瘟病”范畴,是热毒侵入(内蕴)机体,在生理异常时由于某种诱因而发病,这种病毒与一般病毒不同,而是蕴藏在血和骨髓之中,称为“毒入营血”、“毒火归心”深入骨髓和心包不易诱发也不易杀灭,故而难治,这种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蕴酿,不得及时顺利诱发,导致生理失调,阴阳失恒,如遇某种外因,六淫外侵,环境污染,电离辐射,有毒化学物质扩散,劳伤过度,久病不愈,气血双虚,疔疮疖肿感染,用药不当均可诱发此症。
本病属本虚标实之症,标实为热毒,热入营血,阴精受损而发热;毒侵骨髓,使阴阳失调,血不循经,迫血离经而出血;失血过多而致贫血;瘀血渗透肌肤成紫瘢;瘀血在脏腑,则成疒徵积,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由于热毒灼髓,生血机能严重受害而致本虚,是因病致虚非因虚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效果好——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宝山医师刘宝山
出饮 食 应 分 餐 , 推 荐使用公 筷 ; ⑦ 指 骨 髓 造 血 功 能 衰 竭 ,导 致 全 血
细 胞 减 少 的 综 合 征 , 属 于 中 医 中 的 “ 虚劳” 、 “ 髓 劳” 、 “ 血枯” 、 “ 虚
气 污染等是 难 以人为控制 的致病 减 少 与病 毒感 染 患者 接触 机 会 ,
因 素 ,但 近 年 来 越 来 越 多 的 研 究 探 视 病 人 做 好 防 护 措 施 等 。如 有
发 现 ,家 庭 装 修 、汽 车 装 饰 也 正 下 列 症 状 出 现 , 应 当 加 以 警 觉 。体 损 ” 等 范 畴 。如 果 单 纯 以西 药 治 疗 在 成 为血 液病 的重 要致 病 因素 , 但 这 是 大 众 可 控 的 预 防 因 素 。 刚 倦乏 力 , 自觉 体 质 下 降 明显 ; 时 有 头 晕 头痛 、 眼花 耳 鸣 、 心悸 气 短 ,
者“ 谈 血 色 变” , 认 为血 液 病 是 “ 不 治之 症 ” 。 随 着 医学研 究 的 深入 发 展 , 特 别
是 采 用 中西 医结合 方 法 治 疗血 液 病 , 效 果 显 著 提 高 。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总 医 院 中 医科 主 任 、 博 士后 刘 宝 山 医生 , 擅 长 运 用 中 西 医结 合 方 法 治疗 血 液 病 , 专
洗干净 ; ③ 合理用 药 , 慎 用 细 胞 毒 的 方 式 不 仅 能 明显 提 高 治 疗 的 总
性 药 物 ;④ 不 用 或 尽 量 减 少 染 发 有 效 率 ,还 能 提 高 患 者 的 生存 质 剂的使用 ; ⑤ 防止 病 毒 感 染 , 做 好 量 , 比如 对 再 生 障 碍性 贫 血 的 治
疗 就 是 例 证 。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是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几点思考
为本虚标 实 证 , 治疗 上 急则 治 标 、 则 治 本 或 标 本 兼 缓
治。
性 血液肿 瘤 , 性程度 高 , 恶 预后欠 佳 。联 合化疗 仍是 目
前治疗该 病 的基本 手 段 。然 而 , 几乎 所 有 化疗 药 物 都 有不 同程度 的化疗 反应 及 毒 副作 用 , 大 剂量 的联 合 且 化疗 造成 严重 的骨髓抑 制 , 染 、 感 出血 、 胃肠道 反应 、 多 药 耐药等情 况 常有发生 。这 不仅 降低 了患者化 疗期 间
C G M F bu r 2 1 Vo 6. J MC e ra 0 1 l2 2 y
.
部分病 案 , 辨证 治疗虽症 状有所 改善 , 白细胞 和血 经 但 小板始 终未 能 回升 至正常 范 围。说 明在 辨证施 治的 同 时, 努力 寻找 升高 白细胞 和血小板 的有效 治法 和药 物 , 也 是临 床值得研 究 的课 题 。根据 现代对 中药 的药 理研 究, 在不 违背 辨证原 则 的基 础上 , 选用一 些能促进 白细 胞和血 小板提 升 的药物 , 地榆 , 如 能升高 骨髓有核 细胞 数, 改善 骨髓造 血微 循环 , 对造血 干细胞 的增殖有 直接 促 进作 用 , 因而有利 于造 血 干 细 胞 的增 殖 、 分化 、 熟 成
参 考 文 献
[ ] 陈 灏珠 . 用 内科 学 [ .0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9 7 8 . 1 实 M] 1 北 人 19 :0 [ ] 叶任高 , 2 陆再 英 . 内科 学 [ . M]6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5: 北 人 20
3 9. 7
白血病 复发 、 转 白血病 多药 耐药 和 预 防 白血 病 相关 逆
中药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
中药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发布时间:2021-03-22T14:58:42.3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7期作者:库夕成李明权[导读] 本文介绍李明权教授在临床中使用中药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
库夕成李明权*(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本文介绍李明权教授在临床中使用中药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西医治疗名医经验李明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主要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血病细胞也可侵犯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骨组织等,引起相应病变[1]。
李明权教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专家叶传蕙教授,已从事临床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跟导师学习,现为其介绍中药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
1.中医发病机制中医学对ALL病名并未进行单独的描述,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主要病因为热毒和正虚,病性为本虚标实。
正气亏虚为本,温热毒邪为标,多以标实为主。
病位在骨髓,表现在营血,与肝、肾、脾有关。
白血病的成因与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血脉,阻碍气血生化;或有害物质伤及营血、肾精,累及骨髓,气血生化失常等有关。
以发热、出血、血亏、骨痛、肿块等为临床特征;病性多属虚实夹杂,病情危重,预后差。
依照中医病因归类模式,一般分内因、外因两类。
白血病发病内因主为禀赋不足(虚损)、痰湿瘀血、脏腑失调、情志所伤等,外因主要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气等[2]。
近年来国内学者亦提出新病因,包括“体质遗传病因”“毒邪侵袭”病因等[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研究评析
床 表 现 , 用 四 诊 、 纲 理 论 将 辨 病 与 辨 证 相 结 合 。 综 合 各 运 八 地 资 料 , 辨 证 分 型 主 要 有 : 毒 炽 盛 型 、 毒 血 瘀 型 、 瘀 其 热 热 痰 互结型 、 痰热 症 瘕 型 、 入 营 血 型 、 阴 两 虚 型 、 血 双 亏 型 、 热 气 气 脾 肾两 虚 型 等 【 - t 。 1 ・ ・ ・ ,
滋 阴 凉 血 ; 热 解 毒 ; 气 养 阴 利 三 焦及 益 气 养 阴法 , 别 运 清 益 分 用 犀 角 地 黄 汤 、 瘟 败 毒 饮 、 味 消 毒 饮 、 元 汤及 右 归 饮 合 清 五 保 补 中 益气 汤 配 合 化 疗 C A 、 P vP H P 及 H A 方 案 O P H 、 、 OA O P 治 疗 , 5例病 人 至 19 该 9 8年 分 别 存 活 了 1 8年 、6年 、2年 、 1 1 白血 病 研 究评 析
陈诗慧, 陈 志 雄
( 广州 中 医药大 学 2 0 0 0级硕 士研 究生 , 州 5 0 0 ) 广 1 4 0
关 键 词 :中 西 医结 合 ; 急 性 白血 病 ;
文献标识码 : A
研 究
文 章 编 号 :6 1 8 3 2 0 )2—0 5 17 —7 1 ( 0 2 0 0 4—0 2 黄芪 、 归 、 地 、 冬 、 当 生 麦 白花 蛇 舌 草 、 蓟 等 ; 血 双 亏 型 用 小 气 黄芪 、 归 、 地 、 地 、 当 熟 生 白芍 、 胶 、 参 、 花 蛇 舌 草 等 ; 阿 党 白 痰 瘀 互 结 型 用 土 贝母 、 枯 草 、 芩 、 花 蛇 舌 草 、 芍 、 参 、 夏 黄 白 赤 丹 瓜 萎 、 药 子 等 。 治 疗 结 果 为 C 7 . % , R 8 4 %, R 0 黄 R 17 P 1 .2 T 9 . 1%, 存期 25 7 2 生 4 ~4 5天 , 均 生 存 期 3 0 l 。王 氏 等 治 平 3天 4 】 疗老年 急非淋 3 0例 , 毒瘀 血 型 用 羚 角 粉 、 地 、 温 生 白茅 根 、 知 母 、 草根 、 花 、 皮 、 茜 银 丹 白花 蛇 舌 草 、 石 膏 等 ; 热 症 瘕 型 生 痰 用 陈皮 、 母 、 芩 、 夏 、 枯 草 、 皮 、 藻 、 布 、 花 蛇 知 黄 半 夏 丹 海 昆 白 舌 草 等 , 合 化 疗 H 或 H P方 案 。 治 疗 组 C 为 9 3 , 结 A OA R / 0 P R为 1 / 0 治 疗 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23, P<0 0 )7。范 .5 【 】
m5白血病中药治愈的案例
m5白血病中药治愈的案例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和放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副作用和风险。
随着中医药的逐渐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探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一位M5白血病患者通过中药治愈的案例,分享他的治疗经验和感受。
患者介绍患者王先生,男性,45岁,工程师,因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过高,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后被确诊为M5型急性髓系白血病。
他经历了多次化疗和放疗,但是效果不佳,病情反复,身体状况日益恶化。
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过程王先生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白术、炙甘草、阿胶等。
他每天按时服用中药,同时也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运动。
在治疗过程中,王先生的体质逐渐得到了改善,白细胞计数逐渐降低,贫血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和食欲也有所改善。
他的家人和医生都对他的病情变化感到惊喜和欣慰。
治愈后的感受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完全控制,他的体质恢复了正常水平,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他对中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非常满意,也对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信任。
他说:“中药治疗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我感谢我的医生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中医药的智慧和力量。
我相信中药治疗的前景和价值,我也愿意与更多的患者分享我的经验和建议。
”结论中药治疗白血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但是中药治疗也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药物的选择、剂量和配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误区。
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下,中药治疗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
急性髓系 白血病是一种造 血干细胞 出现异常 的克 隆 性恶性 疾 病 ,患者 临 床 主要 特 点 是 突发 性 、发 热 、贫 血 、出血 、骨痛 以 及感 染 等 症 状 ,临 床 死 亡 率 高 ,患
者主要为青 年与儿童 _ 】 ] 。急性 髓系 白血病 患者在进行 化
>5 %而≤2 0 %;或临床 、血象项 中有一项 未达到完全缓 解标准者 。未缓解 ( NR ) :达不到部分缓解标准者 。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 软件处理 。对
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通 过研究本 院于 2 0 1 0 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收治 的 3 0 例急性髓系 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
顾性对 照 分析 ,其 中男性 患 者 1 3例 ,女性 患 者 1 7例 , 2 . 2 缓解期及生存期 时 间 通过 对我 院收 治的 3 0例 急 性髓系 白血病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 行分析 ,观察组 缓解期
计量资料用 检验 ,计 数资料采 用 ,Y 检验 。差 异具 有 显著性 P<0 . 0 5 ,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疗时骨髓抑 制严 重 ,患 者 体 内血 细胞 减 少 ,免疫 力 下 降严重 ,被感染几 率 激 增 ,多 出 现感 染 性 休 克 且死 亡 率较高 ] 。为 降低 急性 白血病 患者死亡率 ,减轻患者 痛
◎
第 2 0 1 2 4 卷 年 第 1 2 月 期 ・ 总 下 第 1 7 月 8 期 刊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急 性髓 系 白血病 1 5例
方 江春
( 江西省 萍乡市人 民医院血液科 ,萍乡 3 3 7 0 5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摘要: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到抑制。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西医常规化疗恢复慢、副作用大、死亡率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取长补短,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为此,寻求既安全、方便、经济、实用,而又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的课题。
2002—201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患者184例,将治疗时间满两周的96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二次同步化联合hoap方案结合中医中药)、hoap方案治疗。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34【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36-01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到抑制。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西医常规化疗恢复慢、副作用大、死亡率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取长补短,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为此,寻求既安全、方便、经济、实用,而又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的课题。
2002—201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患者184例,将治疗时间满两周的96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二次同步化联合hoap 方案结合中医中药)、hoap方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新途径
任 何 一 方 都 将 后 悔 莫 及 。 因 ”
此 目前 在 白 血 病 的 临 床 治 疗
中 , 该 提 倡 病 人 走 中 西 医 结 应
整 体 状
况 , 以扶
合 的 道 路 , 病 情 得 到 最 好 的 让
控制 与 治疗 。
( 辑 编 王 丹 丹 )
正 祛 邪 为
根本 治 疗
上 有 肯 定 效 果 。在 化 疗 期 间 ,
正 常免 疫功 能等 毒 副 作用 , 而 使病 人 继 发贫 血 、 热 、 染 、 发 感 出血等 并发症 , 也 成 为 白血 这
病 患 者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髓 骨
中 医 学 对 于 白血 病 发 病
的认识是 况 。 在 治 疗 上 , 医 主 要 以 化 疗 为 西
主 ,可 迅 速 杀 灭 白 血 病 细 胞 ,
治 疗自血摘 的新途径
淄博 ・ 衍强 黄
中 医 学 的 整 体 观 念 有 助 于 深 原 则 , 提 升 人 体 自 身 抗 病 能 以
使 病 情 短 期 内 得 以控 制 缓 解 。
的 缺 点 , 如 长 期 或 频 繁 的 化
中医逆 向思维 的方 式 , 证 求 审 因 , 以从 白 血 病 所 显 现 的 表 可 面证 候 探 其 内在 的病 因病 机 ;
辨 证 论 治 又 以 “四 诊 ” , “/ 纲 ”
度 上 降 低 了病 人 因 贫 血 、 发 热 、 染 、 血 等 引 起 死 亡 的 感 出
中 医 学 是 以 整 体 观 念 和
配 合扶 助 人 体 正气 、 护血 象 维 的 中药 , 但 能 明显 减 轻化 疗 不
的毒 副作 用 , 能 让 患 者更 好 且 地 去 耐 受 化 疗 , 而 提 高 化 疗 从 的 效 果 。 因 此 , 医 药 在 白 血 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
中医药杂 志, 2 0 1 0 , 2 5 ( 4 ) : 6 0 7
基金项 目:
广 东省 阳江 市科技 局立 项课 题【 阳卫 ( 2 0 1 3 )0 o 6 ] 。
参 考文献:
【 l 】 王琦, 朱燕 波 . 中 国一 般 人 群 中 医 体 质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嘲 . 中 华 中 医 药 杂 志20 0 9 , 2 4 ( 1 ) : 7 [ 2 ] 中华 中 医药 学会 . 中医 体质 分类 与 判定 [ MI . 北京: 中 国中 医药 出版 社, 2 0 0 9 [ 3 ] 周晓 莉, 魏 玮. 从 《 黄 帝 内经》 体质 医学 思想 谈体 质对 疾病 的影 响 [ J 】 . 中华
me d i c i n e i s a g o o d wa y t o t r e a t l e u k e mi a .
[ Ke y wo r d s ] L e u k e mi a ; T h e i n t e ra g t i v e me d i c i n e ; T o x i n ;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T h e B i a n z h e n S h i z h i t h e r a p y
电离辐射,有毒化学物质扩散 ,劳伤 过度,以及久病不愈,气
血双虚 ,疔疮疖肿感染 ,用药不当,均可诱发此症 。热毒迫血
妄行 , 血不循经而外溢 , 则 见 斑 疹 与 各 种 出 血现 象 ,热扰 心 营 ,
神 明失守 ,则夜寝 不安,甚则神 昏谵语,热蒸于外 ,则见高热;
热毒蕴结于骨髓 ,故常骨节疼痛。热毒 内郁 日久 ,精髓大伤 , 水 不涵词】 白血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蕴毒;化疗;辨证施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理念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急 性 白血 病 的新 理 念
刘清池
( 河北省石 家庄平 安医 院血 液科 , 河北 石 家庄
【 关键词 】 白血病 ; 中西医结合疗法;急性病
00 2 ) 50 1
【 19类号】 R 5.; 3758 【  ̄1: t 497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 7 0 文章编号】 1 2 21 20) — 2 — 2 ( — 69 0 0 08 0 1 0 ( 92 9
般 化 疗 可 使 5 % ~8 % 的 白 血 病 患 者 达 到 血 液 学 缓 0 0
解 。血液学缓解的表现 为, 自我感觉 良好 , 、 淋 巴 肝 脾、
结 肿 大 消 失 , 周 血 象 正常 , 外 白细 胞 分 类 正 常 , 髓 增 生 骨
正常, 骨髓 白血 病 细 胞 降 至 5 以 下 。在 联 合 化 疗 期 问 , %
急性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 其病理生理
特 征 为体 内某 一 系列 的 血 细 胞迅 速而 无 节 制 的增 生 , 泛 广 浸 润 各组 织器 官 , 骨 髓 、 、 、 巴结 等 , 进 入 外 周 血 如 肝 脾 淋 并 液 中。 目前 , 急性 白血 病 的治 疗 , 用 了联 合 化 疗 、 导 分 采 诱 化 、 血干 细胞 移 植 、 物 及 免疫 治疗 、 持 治疗 等综 合 方 造 生 支 学或 分 子 生 物 学 缓解 取 得 血 液学 缓 解 的 白血 病 患 者 , 常 规 和 骨 髓 化 验 血 检 查 基 本 正 常 , 者一 般 无 自觉 症 状 。但 研 究 证 实 , 者 患 患
织 , 致 正 常造 血细 胞 显 著 减 少 , 者常 因 出 现 无 法 控 制 导 患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热 、贫 血 以及 出血 等为 主 要 的临床 表 现…。急 性 白血病 的 起病 比较 急 ,患者 的病情 比较重 ,患者 的预后危 险 ,是 临床上 的治疗 难 点 ] 。 笔者 采用 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急性 白血病患者 5 7 例 ,取得 了满意 的临
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
排除伴有严 重精神异常 的患者 ;排 除伴有其 他恶性肿瘤 的患者 ;排 除
2 0 1 1 , 3 1 ( 7 ) : 6 5 7 .
物 ,其 可对 甲状 腺 内过 氧化 物酶产 生抑 制 作用 ,降 低过 氧化 酶 的活
性 ;同时 甲疏 咪唑还 可抑 制碘 化物 的 氧化及 其 与酪 氨酸在 甲状 腺 内 的偶联 】 ;抑 制三碘 甲状腺 原氨酸 的合成 、甲状腺 素的分泌 ,进 而起
药内服治疗 在治疗 甲状腺 功能亢进症 上具有 良好的疗效 ,并且不 良反
应发生率低 ,易于被 患者 接受 ,值得临床应用 和推广 。
参 考 文献
【 1 ] 王悦 新. 中药 治疗 甲状 腺机 能 亢进 症 临 床研 究 [ J ] . 中国地 方 病 防 治 杂志 , 2 0 0 8 , 2 3 ( 2 ) : 1 5 8 — 1 5 9 . [ 2 ] 陆璇 霖 . 中西 医治 疗 甲状 腺机 能亢进 症临 床观察 [ J 】 . 吉林 中医药,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结 合 方法 治疗 急性 白血 病 的 临床 疗 效 。方法 我 院住 院治疗 的 急性 白血 病 患者 1 1 4例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 各5 7例 。两 组患者 确诊 后 均给 予 西药联 合化 疗 以及 支持 治疗 ,在 此基 础上 ,观 察 组 患者均 给 予 中药解毒 清髓 汤加 减 治疗 。结果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临床 疗 效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惠者 ( 尸< 0 . O 5 ) ;观 察 组患 者 发生 发 热 以及 出血 的 比例 均 明 显低 于 对照 组患者 ( 尸< 0 . 0 5 ) 。结 论 中西 医 结 合 方法 治疗 急性 白血 病具 有 良好 的治疗 效 果 ,并且 惠者 治疗 过程 中发生 发热 、 出血 等 不 良发应 的 比例 比较低 ,值 得 盘 『 床推 广 。 【 关 键词 】 急性 白血 病 ; 中西 医结合 ;疗 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有优势
*导读: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但再大剂量也不可能100%地完全杀伤白血病细胞,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总是复发的根源。
要想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要靠中西医结合并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
……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新的分型标准,即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常见的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但再大剂量也不可能100%地完全杀伤白血病细胞,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总是复发的根源。
要想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要靠中西医结合并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
机体免疫功能只能在白血病细胞低于106时才能彻底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所以说化疗杀伤白血病细胞,减轻白血病负荷是必要的;但当病人体质较差或出现白血病细胞耐药时,就不能急于化疗。
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帮助中药,中药帮助西药。
近年来,我国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有所提高,小儿急淋完全缓解率在90%以上,治愈率达50%左右。
急非淋M3型90%可以完全缓解,大部分病人可以获得治愈,其他类型白血病缓解率也达到80%以上。
对于有些慢性白血病单纯中药治疗即
可完全缓解,并能预防急变;对于早期的慢性白血病,口服一些解毒系列汤剂就可达到一定的疗效;白细胞较高者,可以适当配合化疗。
经过大量病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有以下两点作用:1.中药配合化疗,增加化疗敏感性;中药可以对抗化疗副作用,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
2.中药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也就是说让白血病细胞按它的生长规律死亡;中药配合治疗还可以使白血病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从而使白血病的治疗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