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产业布局专题

合集下载

产业布局方案

产业布局方案

产业布局方案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布局成为企业制定战略和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产业布局方案,旨在指导企业实施有效的产业布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目标与背景本产业布局方案的目标是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分析显示,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产业布局的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产业布局方案的架构本产业布局方案将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3.1 产业分析在产业分析阶段,将对企业所涉及的各个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供应链等方面的考察,确定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和市场。

3.2 竞争策略在竞争策略阶段,将根据产业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这包括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3 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阶段,将根据竞争策略,确定企业的产业布局方向。

这包括拓展新的产业领域、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等。

3.4 实施与评估在实施与评估阶段,将根据产业布局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监控和评估实施的效果。

如果需要调整,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4. 实施步骤4.1 产业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各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等信息,并评估不同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风险。

4.2 竞争策略制定根据产业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包括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合适的竞争定位并制定相应的竞争优势。

4.3 产业布局方向确定根据竞争策略,确定企业的产业布局方向。

这包括确定要进入的新产业领域,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等。

4.4 实施计划制定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资源投入等。

产业布局规划方案

产业布局规划方案

产业布局规划方案1. 引言产业布局规划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地安排和布局的过程。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可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某企业制定一份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并促进其发展。

2. 目标与战略定位2.1 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利润。

具体目标如下:•实现年均销售额增长10%以上;•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2.2 战略定位基于企业的资源和市场情况,本方案将企业定位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企业将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团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

3. 产业分析与评估在制定产业布局规划之前,需要对当前产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找到机会和挑战,并据此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

3.1 宏观经济环境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较为稳定,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3.2 行业竞争分析通过竞争分析,我们发现该行业中存在多家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加强核心竞争力、突出差异化优势,并持续推进创新。

3.3 内部资源评估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

通过评估,我们确认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基础,为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4. 产业布局方案4.1 主营业务发展基于前期的产业分析和评估结果,我们确定以下主营业务发展方向:•优化现有产品线,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拓展新产品线,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2 区域布局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企业将在核心区域建立多个分支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同时,企业还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了分 析 。
12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四)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 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 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
13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5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各个中 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16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20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及。 (一)区域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
新经济地理学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认为一 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空间分布的影响将 取决于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大小、运输成本的降低 以及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
杜能确定了围绕一个城市市场出 现的6个同心环状的农业地带:
三林六 圃业个 农带农 作、业 带轮地 、作带 畜农分 牧业别 带带为 。、: 如谷自 右草由 图农农 作作 带带 、、 响经 农 影 方 农营 场 响 式 杜 业者 的 集 出 能 的本 自 约 发 之 收身 然 度 来 后 益的 情 的 研 , 和特 况 因 究 布 土征 、 素 农 林 地等 社 有 业 克 利, 会 农 区 曼 用集 经 场 位 从 方约 济 的 布 集 式度 发 交 局 约 。的 展 通 。 度 高水位他和 低平置认经 影和、为营

产业布局实施方案

产业布局实施方案

产业布局实施方案一、产业布局的意义产业布局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合理安排和组织各种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组成,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化、优化化和集约化。

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布局的原则1. 产业协调发展原则:在产业布局中要注重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同类产业过度集中,避免产业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形成合理的产业组合,实现互补互利。

2. 产业适度集聚原则:在产业布局中要注重产业的适度集聚,避免过度集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要避免产业过于分散,影响产业的规模效益。

3. 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在产业布局中要注重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避免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割裂,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原则:在产业布局中要注重产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避免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产业布局的实施方案1. 制定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制定产业布局规划,明确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为产业布局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保障。

2.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产业布局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和组织各种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组成,实现产业的合理化、优化化和集约化。

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组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4.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5.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通过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适度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的规模效益和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6. 推动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产业布局 实施方案

产业布局 实施方案

产业布局实施方案产业布局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安排不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它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个1200字的范例:一、总体布局方案(一)明确目标:制定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产业布局方案。

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同时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禀赋条件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布局。

发展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文化旅游业等,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三)产业配套:在产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种产业之间的关联和配套关系,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二、重点领域实施方案(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相关政策和支持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建设研发基地和孵化器,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二)高端制造业:加强高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掌握能力。

鼓励企业进行质量改进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商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开放程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培育大型物流园区,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

产业布局方案

产业布局方案

产业布局方案产业布局方案1. 引言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布局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增长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一个针对某企业的产业布局方案,旨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背景分析企业A是一家以生产家电产品为主的制造企业,其产品涵盖了家庭电器、厨卫电器、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A面临着市场份额下降、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下滑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A急需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3. 分析与目标在制定新的产业布局方案之前,我们先对企业A的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和内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企业A的产品线较广,但在其中某些领域的竞争力较弱。

- 部分产品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和利润率下滑的问题。

- 企业A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强。

- 企业A在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拓展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产业布局的目标:- 优化产品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 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利润率。

- 加强研发和技术投入,推动创新。

- 提升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拓展能力。

4. 产业布局方案基于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的产业布局方案:4.1 产品线优化首先,企业A需要对产品线进行优化和调整。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确定企业A在哪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并将资源重点投放在该领域。

同时,对于在市场份额下降的领域,需要考虑是否退出或者进行合并重组,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整体效益。

4.2 产品差异化为了提高利润率,企业A需要加强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与开发。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开发独特的产品特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此外,企业A还可以考虑与设计机构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引入新技术和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3 研发与技术投入研发和技术是企业A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第一部分专题八第3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专题八第3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区 域 农 业 发 展
[典例试做] 例1 (2012· 高考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 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 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录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
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 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 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
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 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防治土地退化;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 控制人口增长。
目录
[拓展提升]
1.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 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 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 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 行:优势条件表现在: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 平坦,耕地面积广大;③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 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①水资源短缺;②盐碱地、 涝洼地占较大比例;③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和皖中地区发展电子装配业有何优势?

八八战略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八八战略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八八战略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一、背景介绍1. 八八战略是指我国政府提出的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该战略以“八八”为核心要素,即八个重点产业、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战略下的产业调整1. 八大重点产业指的是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

2. 这些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八八战略推动的重点调整领域。

三、战略下的创新发展1. 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

2. 这些新兴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八八战略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产业升级与转型1. 八个重点产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2. 八大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五、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1. 为促进八八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

2. 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动八八战略的落实。

六、应对挑战和风险1. 实施八八战略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如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产业转型难度、技术创新压力等。

2.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化解风险和挑战。

七、展望与未来发展1. 八八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

2. 未来,我国将在八大重点产业和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总结1. 八八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支撑和新动力。

2.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推动八八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九、国际合作与开放共赢1. 八八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开放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和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

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

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

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内容简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学科,它是当前经济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理论创新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之间的垄断和竞争关系,因此成为各国反垄断和政府管制政策的重要基础;同时,产业经济学对产业演变规律、产业布局的分析,也是理解后起国家产业决策和各种产业现象,以及评价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深化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问题被不断的提出和研究,政府的反垄断和管制政策、产业政策的设计等诸多领域都亟待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运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的基本概念,熟悉产业结构分析的框架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2。

总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之外,还要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产业经济的实践问题和政策问题,有能力设计出符合现实需要的产业政策方案和产业分析报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教学重点。

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模型、推导,教师可以课外单独辅导,以满足部分素养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三、适用对象本课程为专业课,适用对象为经济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的后续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五、总课时及各章的分配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为5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使用教材:王俊豪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主要参考书目:1。

[美]乔治·J·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 产业空间发展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 —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高水 平的均衡阶段
从“小城镇”到“都市圈”
• “小集镇—小城镇—中小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都 市圈”——这个规律实际是现代交通发展的结果
• 步行和人力车船交通的时代是小集镇、自行车时代是小 城镇、汽车时代是大中城市、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 展是都市圈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 产业布局是产业部门沿地域的分布问题 • 劳动地域分工导致了产业沿地域的不均
匀分布,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形成的产业 分布是自然分布,而为了消除市场分布 机制的缺陷,往往通过产业布局来对产 业分布进行人为有意识有规划的干预 • 产业集聚则是通过相同产业在地域上的 相对集中,达到互补的作用
劳动地域分工
•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巴朗斯基的地域分工理论
产业分布规律
• 集聚规律:一 是可以充分利 用企业规模扩 大带来的单位 产品成本的降 低;二是改善 了企业生产所 需要的协作条 件。
的瓷砖业、印度的班加罗尔的电脑业、中国温州的 打火机……
谢谢大家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农业资源禀 赋差异
• 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合作需求 • 农业产业集群的场决定力量:规模经
济 • 农业产业集群的制度因素:路径依赖
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
• 农业高科技园模式:杨林开发区、昆明 台湾农业产业园
• 中心企业型模式 :伊利、蒙牛、新希望 • 市场型模式:山东省寿光、昆明斗南
理学理论 • 波特新竞争优势理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自然资源和运输成 本

连云港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案例]

连云港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案例]

开发区服务业发展
现状: 开发区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局部地区已有一定基础,例如朝 阳镇服务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三产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66.7%,基 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完善。中云街道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1.142亿元,占GDP的44.8 %,接近二产所占比重47.7%。 发展定位:面向淮海地区,建成区域性物流、商贸、居住、旅游休闲、信息服务 中心,提升开发区商务服务功能、贸易流通功能、生活服务、旅游休闲四大功能, 增强开发区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能力,从而提升开发区 的活力与竞争力。 服 务 业 发 展 的 结 构 形 式 立足港口和交通优 势的产业 立足周边旅游资源 的产业 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 商贸流通 旅游服务、休闲度假 房地产业和教育产业;邮电通信、金融保 险、信息、中介、研发等生产服务业;科 教、文卫、商业等生活服务业
立足连云滨海,承接东部沿海,服务淮海,辐射陇海,面向国际的 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区,连云港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依山望海的生态型产业新城。
开发区总体目标:
江苏全省最佳的滨海国际产业区,苏北最大的现代临港工业城和淮海 最美的绿色生态工业园,成为我国长三角与环渤海间最强的滨海新区。
具体目标: 高效、创新、开放、和谐、生态
规划内容框架
全球视野、宏观把握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规划
港城一体、组团布局的总体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弹性引导、刚性控制的产业空间分区准入控制规划 分区整合、分类控制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规划 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空间整合规划
规划内容框架
发展条件 产业政策 空间特征 环境要求 竞争力评价 产业前景 空间结构 与规模 效益要求
已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面积 —————————————————*100% 经批准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 已出让出租土地面积 —————————————*100% 已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面积 已建成面积 ——————————*100% 已出让出租土地面积 土地开发累计投入总额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税收收入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 开发区已建成工业用地面积 开发区工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值 ——————————————*100% 所在城市工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值

工业(解析版)-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专题训练

工业(解析版)-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专题训练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专题训练工业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第一大城市,曾是以采矿、炼钢为主的重工业区。

20世纪90年代,德累斯顿市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并大规模重建了基础设施,吸引了英飞凌、AMD等高科技公司在此投资。

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协作以及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目前,德累斯顿及其周边的萨克森地区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被誉为“萨克森硅谷”。

下图示意德累斯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1)分析德累斯顿地区由传统重工业中心成功转型为“萨克森硅谷”的原因。

(2)据图描述德累斯顿区域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

(3)阐述德累斯顿地区的产业转型对我国传统工业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答案】(1)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德国重要的重工业中心;技术水平较高,研究人员的比例较高;政府政策支持,制定了经济促进计划;产业协作条件较好,研究机构、企业与大学密切协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地带。

(2)2000年以前,研究机构、企业、大学集聚,但相互之前的联系与合作较少;2000年至2012年,“萨克森硅谷”集群组织成立,机构间联系与合作加强,形成紧密协作的整体;2012年至今,“欧洲硅谷”联盟成立,建立了跨区域的集群间协作关系。

(3)发挥本地区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导向的产业集群;加强与相邻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积极开展相关产业集群的国际合作。

【解析】本题以德累斯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为图文材料,考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产业转型措施的借鉴等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届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训练含解析

届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训练含解析

专题八A卷—基础练(2020·湖南郴州)金奈是印度南部的交通枢纽,印度第四大商业城市和最大的人工港,有“南亚的底特律”之称(下图)。

近年来,众多国际汽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金奈设厂开店.据此完成1~2题.1.金奈有“南亚的底特律”之称,主要得益于(C)A.劳动力廉价B.文化悠久C.交通便利D.气候适宜2.众多国际汽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在金奈设厂开店,主要考虑的是(A)A.市场B.技术C.政策D.原料【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金奈位于印度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较快,钢铁工业基础较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题,金奈是印度南部的交通枢纽,印度第四大商业城市,说明其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

(2020·湖北武汉)据2020年2月工信部数据,2019年我国口罩总体产能为每天2 000多万只,占全球近半产能,其中医用口罩产能为每天220万只。

下图示意我国口罩产业整体及医用口罩产值。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医用口罩产值占比大且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A.工业原料充足B.技术门槛较低C.产品附加值高D.国家政策扶持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化解我国口罩产能过剩风险的是(B)A.提高科技含量B.降低生产成本C.关注市场需求D.政府适当调控【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2019年医用口罩日产量220万只,口罩总体产能为每天2000多万只,推算2019年医用口罩约占产能的10%,从产值来看,2019年的医用口罩产值超过总产值的50%。

可见医用口罩比普通口罩价格高出很多,2015-2019年,医用口罩的产能和产值不断增加,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附加值高。

C正确。

第4题,提高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有利于化解口罩产能过剩风险。

关注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动态,有利于化解口罩产能过剩风险。

政府适当引导和调控,控制产能,可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

《产业布局》课件

《产业布局》课件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是产业布局 的基础,人才的创造力和专业知 识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和 影响
1 经济发展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 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社会进步
产业布局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 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批判和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和建议
企业
根据产业布局策略,调整产业 结构、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 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投资融资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布局的重要驱动 力,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 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
投资和融资
有效的投资和融资可以支持产业 布局,提供资金和资源,推动产 业发展和创新。
人才培养和引进
产业布局的目标和优势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布局的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有区域布局、产业链布局、技术布局等多种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的策略和方法
制定明确的产业布局策略,包括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合作伙伴选择等。
1
产业布局的成功案例
苹果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整合供应链和软件生态系 统,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1
批判
产业布局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
建议
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制定综合性的产业布局策略,鼓励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中借鉴和学习,优化国内的产业 布局。
• 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产业布局的未来展望和预测

2024年度专题八区位定位与区域比较ppt课件

2024年度专题八区位定位与区域比较ppt课件

2
政策稳定性
政策稳定性是企业考虑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频繁变动可能导致企业难以适应,增加经 营风险。
政策优惠措施
3
税收、土地、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措施可以降 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影响区位选择 。
2024/3/23
29
政策环境中如何把握机遇和挑战
2024/3/23
深入了解政策
01
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深入了解政策内容、实施细则及未
劣势识别
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识别。
2024/3/23
9
案例分析:不同区域间比较评价
2024/3/23
案例一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区域比较。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 讨两个区域的异同点和发展潜力。
案例二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比较。重点分析中西部地区在资源、产业、政策等方面 的优势,以及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潜力和前景。
政策环境变化
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显现,该地区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知名的产业高地。
2024/3/23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
受政策环境变化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该地区投资建厂,以便享受政策优惠和产业集聚带来的便 利。同时,该地区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和创新团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
交通枢纽的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相衔 接,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布 局要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24/3/23
26
案例分析:某交通枢纽建设与周边地区发展
案例背景
建设成果
某市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决定建设一座大型综合交 通枢纽。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3)学会分析工业布局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2)运用实例,探究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原因;(3)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工业布局与发展的关注;(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3)工业布局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原因;(2)如何优化工业布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2)提问:什么是工业布局?为什么要有工业布局?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2)分析工业布局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发展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工业布局案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珠三角、长三角等;(2)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原因。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工业布局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2. 结合所在地区,调查当地的工业布局及发展情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6. 工业布局的基本类型(1)按地理位置分类:沿海工业带内陆工业带边疆工业带(2)按产业类型分类:重工业轻工业混合工业7. 工业布局的原则(1)资源优化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2)市场导向原则:靠近市场布局,降低运输成本(3)环境保护原则: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经济效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发展8. 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1)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较早,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较晚(2)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北方,轻工业主要集中在南方(3)工业基地和工业走廊的形成9. 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更适合工业发展(2)政策因素:国家政策对工业布局有重要影响(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影响工业的规模和布局(4)劳动力供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利于工业发展(5)科技水平:科技水平高的地区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10. 工业布局的意义与未来发展(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5)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十一、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地区工业布局的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学生的课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在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工业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工业的定义和分类工业是指将自然资源经过一系列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生产出各种产品和物质的人类活动。

根据生产方式和产品类型的不同,工业可以分为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两大类型。

传统工业包括农工、手工业和轻工业等,而现代工业则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1. 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工具,生产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

农工是指农民在农闲时进行的手工业务,如制作农具、粮食加工等。

手工业是指独立工坊或家庭工业,如纺织、制鞋等。

轻工业是以纺织、服装、食品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

2. 现代工业现代工业主要依赖机械、设备和大规模的生产线,技术含量高。

重工业主要包括钢铁、化工、建材等资金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轻工业则以消费品生产为主,如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工业区的布局与演变工业区的布局是指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分布情况。

工业区的布局和演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源分布、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

1. 工业的初始阶段工业在初始阶段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地区,如矿区、能源丰富地带等。

以钢铁工业为例,中国的鞍钢就是因为临近铁矿石资源而建立的。

2. 工业区演变的阶段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的布局发生了变化。

一般经历了自然要素阶段、交通要素阶段和市场要素阶段。

自然要素阶段是指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工业区;交通要素阶段是指以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的工业区;市场要素阶段是指以市场规模和需求为依托的工业区。

3. 工业区的新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工业区的布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新的工业区不再单纯追求资源依赖,而是更加注重产业链和品牌效应。

同时,新的工业区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引入。

三、中国的重要工业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有着众多重要的工业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任官员相对于其前任的经济绩效对他们的晋升(终止) 有正(负)的效应。
(3)经济绩效对升迁的影响随时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
中国学者的观点(3)

王永钦等(2007)指出,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 本地的战略产业,往往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 割、干预地方政府信贷行为、建立开发区等行为扶 持战略产业中的企业,这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和社会产出的损失。
中国学者的观点(2)

陆铭等(2004)指出,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由于地 方经济增长直接关系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也 影响到对于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地方政府拥有发 展地方经济的激励,因此各个地方会争先恐后地发 展一些所谓的战略性产业,而这些战略性产业并无 地方特色,都是重复建设的。
中国的分权化改革(1)
源的流出以及外地加工品的流入
财政支出竞争: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基础设
施)吸引外地资源流入,增加本地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

地方保护的手段之二:土地低价出让

地方保护的手段之三:财政支出竞争

地方保护的手段之四:市场分割
其中,市场分割指数的衡量指标是地区间 9 种商品相对价格的 方差。控制变量包括人均资本、人均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 政府占GDP比重、通货膨胀率、进出口占GDP比重、中部和西 部的哑变量。



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弊端


政府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去选择正确的主导产业吗?
如果政府选择的主导产业是错误的,则再对其进行 扶持,不仅扭曲了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且 使被扶持的产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 例如,日本成功的家电产业并未获得政府太多的扶 持,而失败的信息产业却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扶持

中国是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

中国学者的观点(1)

林毅夫(2007)指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中国的企业很 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这些产业容易吸引 投资,也容易被政府扶持成为“主导产业”,从而导致这 些产业的重复建设,这叫做投资的“潮涌现象”。在21世 纪初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此类“英雄所见略同” 的产业集中于重化工业,因此产生了一轮重化工业的浪潮, 地方政府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发生潮涌现象的行业中, 全社会对行业的良好前景( 如
产业升级方向、总需求、成本等外部环境因素) 存在共识, 引发大量企业和资金在几乎同一时间涌入一个或几个行业。 但投资设厂过程中行业内各企业之间彼此协调困难、对投 资总量信息难于估计, 导致了事后产能过剩的发生, 并造成 行业内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市场价格下降, 乃至企业大量亏 损破产等严重后果。
关键性因素:地方政府掌握人事权
中央政府 人事 业务指导
中央各职能部门
地方政府 业务指导 人事任免、经费拨付以 及经费使用等 地方各职能部门(工商、税务、银行、物价、卫生、检疫、 环保等)
中国地方政府分权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单一制度特征。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立法权,必须服从中央政府,接受 中央政府的考核。二者在地位上不对等。 过渡性特征。地方政府的权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 优惠政策。中央政府仍掌握着大量优惠权力,能否得到它要看地方政府 的讨价还价能力 非正式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在正式财政制度之外拥有预算外财政 收入
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
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去扶持本地主导产业
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

周黎安等( 2005 )运用 28 个省和直辖市 1979-2002 年的面板 数据,考察了中国省级官员的晋升机制,发现:
(1)经济绩效对这些省级官员的晋升(终止),有正(负) 的效应。
8. 产业布局
内容摘要


分权化改革
地方政府间竞争 重复建设

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动机问题
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问题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2、地区差距扩大化
一、经济转轨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背景:经济体制改革

财政分权化 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投融资权限
国有商业银行分权化
人事任免权下放到地方政府
中国的分权化改革(2)
地方主导产业可以带来 GDP增长率、就业和地方财 政收入
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去利用保护主义保护本地主导产 业
市场分割,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
重复建设形成后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
费率竞争:减免税收、赠送土地、降低贷款利率
资源争夺: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生猪大战等
市场封锁:运用行政乃至法律手段建关设卡,防止本地资

计算公式: 分别代表据绝对差和平方差,Sij代表产业部门j在i省产出 中所占的份额,Sj代表j产业在全国产出中占比的平均水平。

差值总和越大,代表产业越集中,趋同化不严重; 差值总和越小,代表产业越分散,趋同化越严重。 图表1显示: 50-60年代:产业分散化相对稳定

文革初期:产业趋同化有所下降(中央政府推动产业多元化) 1969-1978:差值和下降18%,产业更分散,趋同化现象严重 1978-1992:继续下降25%,趋同化进一步加剧

发达国家的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 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是什么, 企业家的看法很不相同,不会形成社会共识,政府也不可 能比企业有更准确的信息,选错主导产业是正常的。
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较低位置,在 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 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此时下一个新的、有 前景的产业是什么,已成为企业和政府所掌握市场共同知 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选错主导产业的可能性会大大降 低,这就是中国的所谓“后发优势”。
另外两种较简单的检验市场分割的方法: Young , A. , 2000. The razor’s Edge :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 , 1091 —1135. 白重恩:《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 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