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专题复习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数列专项复习
数列专项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数列主要知识点和常用公式;1)定义、通项、求和、中项、性质;――基础练习,指导2)方程思想;――例题示范、启发总结2、过程与方法:巩固强化常用运算能力和技巧1)解方程技巧;――练习巩固、提醒2)数列常用性质应用;――练习比较、交流、总结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列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交流中体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等差、等比数列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数列常用解题技巧;等差等比数列综合运用;课型:复习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结合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引导完成知识归纳:1、等差数列定义a n+1 - a n = d (d为常数);通项公式a n = a1 + (n - 1)d2、等比数列定义a n+1 = q(q为非零常数);通项公式a n = a1q n-1a n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 n(a1 + a n )2= na1 +n(n - 1)2d ⎧na1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 = ⎨ a1 (1 - q n-1 )⎪⎩1 - q (q = 1) (q ≠ 1)5、a, b的等差中项A = a + b2;a, b的等比中项G = ± ab7、常用性质⎧S1⎩S n - S n-1(n = 1)(n > 1)等差数列 1) m+n=p+q,则a m + a n = a p + a q 等比数列 1) m+n=p+q,则a m a n = a p a q二、结合例题评讲,师生交流,复习及补漏:2) a n = a m + (n - m)d 2) a n = a m q n-m1、数列{a n}中,a1 = 1, a n = 1 a n-1+ 1,则a4 =⎪6、由 S n 求 a n ; a n = ⎨5 33、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 = ,则a3 =()A⎧a1 + 2d = 2411⨯ (11 - 1)解:由已知得 ⎨ ⇒ ⎨ 1) + 121;显然n = 5或6时S n最大值为 - 4 ⨯ ( ) 2 + 121=120。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1.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中现代材料的技术支持是许多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它倒逆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支持资源,把学习的内容和技术支持的工具紧密结合起来,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把学习内容拆分成完成各个部分的任务,从而灵活地安排教学过程;
(2)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技术等手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3)通过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2. 指导教学设计
指导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和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式的学习中,了解、掌握知识点;
(3)利用教育科技设施及技术支持,完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
(4)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5)定期的评价,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有效的教学,不仅要选择适合学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还要把技术支持的工具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学生进行有趣的学习,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1)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技术支持,教师可以灵活布置课堂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一部分教学内容,并可以根据情境进行调整;
(2)技术支持的工具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引导学习,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3)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有效的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4)通过分组比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本身的优势,更好的体现个性,激发更多的发展潜力。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数列》复习课
课题名称:《数列》复习课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数列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由于数列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数列属性的多样性,决定了数列在高考中地位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列的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自我构架数列知识框图,实现对数列整体把握、多样解读数列属性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在北京市面对全体高中学生的调研中,多数同学认为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中,《数列》部分是最难的.在复习《数列》之初,本人亦进行了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更多地觉得数列难在方法技巧多、观察分析变形难等等.本讲面对的是进入一轮复习的高三学生,对《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数列》的整体把握和研究数列的一个“主线”,学生往往就事论事,只是一味地考虑解题情况.
(三)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问卷、前测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列复习,使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网络,归纳整合知识系统.
(2)通过师生整理、点评、分析的过程,诊断学习等差数列的问题,学会突破难点的基本方法;通过交流诊断分析学习数列的难点,使学生深化对数列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元认知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自我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严谨的推理,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诊断学习数列的难点及分析、尝试寻找如何突破难点的一些对策。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JSZC0201 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主讲人:史力范课程标准: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技术资源在总结与复习中的作用•根据单课、单元和课程的总结与复习需要,选择恰当技术资源的策略•技术资源在总结与复习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专题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能力标准,确定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为教师能够认识到技术资源对于总结与复习课的必要性,能够掌握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微课等常用工具提高总结与复习课的效益的方法,能够了解应用技术资源的一些基本策略。
专题主要内容•1.总结与复习课应用技术的必要性•2.概念图的特点及应用实例•3.思维导图的特点及应用实例•4.微课的特点及应用实例•5.总结复习课应用技术的基本策略一、总结复习课应用技术的必要性•总结–教学中的总结是指把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复习–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学教材,巩固记忆,深化理解,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系统化。
(一)总结复习课的特点•内容繁多•知识重复(二)总结复习课的作用•巩固强化,查漏补缺•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化•迁移运用知识(三)总结复习课应用技术的优势•技术能使繁多的知识结构化、可视化•技术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兴趣•技术能帮助迁移运用知识•概念图重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图重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重思维的发散二、概念图的特点及应用实例•(一)概念图的定义–概念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二、概念图的特点及应用实例•(二)概念图的制作过程–选择某一知识领域的关键概念–尝试确定关键概念的层级布局–进行各种连接–进行反思和完善•概念图的组成要素:–节点–连线–连接词明确节点概念是一个分析过程连线建立命题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综合过程(三)概念图的种类•1.限定型概念图–在构建概念图之前,教师先给出一定数目且随机排列的概念、术语,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这些术语来画概念图。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语文):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该计划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语文):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该计划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主题: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主题写的。
课文讲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课文中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不得不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红军老战士而感动。
二、教学对象及特点:本教学适合六年级学生。
学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运用“默读批注,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法,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研究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长征系列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二)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研究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朗读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小组讨论,分享感受,加深理解。
四)复述故事,练快速阅读。
1.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
2.小组竞赛,练快速阅读。
五)总结课文,思考人生哲理。
1.总结课文,思考人生哲理。
2.个人思考,分享感悟。
以上是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学生体验【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微能力认证】【能力描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从而1.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2.创设更为丰富、适切的方法体验、习得和迁移的情景3.有助于检验学生方法掌握的情况4.提高教师反馈与指导的效果【实践建议】课堂教学中常常融入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写作方法、阅读方法、推理演算、调研分析、动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等,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成效并成长为自主学习者。
信息技术的多媒化、情景化、数字化等特征有助于准确示范、及时反馈、丰富练习情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具体方法。
在工具选用时,需要同时考虑学科特点、学生学情以及方法示范的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流川枫灌篮”的视频片段体会具体、生动地描写实际就是“拉长生活里的时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英语类APP可以有效创设购票情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的过程可视化功能为学生清晰地演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演过程;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学生借助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有助于体验完整的问卷调研过程和方法等。
学生体验模板一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
例如:我在讲授时,就将教学内容和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总之,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从另一个侧面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练的应用电脑,其次是转变自己的理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在学生有了实验的感受性认识后,利用flash动画将看不到的过程进行可视化,动态展示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总结与复习的特征、功能、类型总结与复习的功能总结的类型复习的类型一.总结与复习的功能:1.系统概括、归纳所学内容,理清脉络,使之系统化。
一个巧妙的课堂总结环节要能强调重要的事实、概念,概括相关的知识,形成知识网,使学生更加清楚、明白、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对教学内容的展开、分析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能对知识形成系统、明确的认识。
当学习过程进行了一阶段后,需要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认识。
在结束时,教师的任务是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同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点一线一面”结合、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促进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2.强化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领会等。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的。
为了阻止遗忘大规模地发生,最有效的策略是在学习刚结束时,迅速进行复习。
结束恰好是在学习新材料之后,正是防止遗忘、提高记忆效率的最佳时间,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趁热打铁”,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重点、关键内容在头脑中重复、理解、记忆,也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的强化过程。
3.设疑生趣,开阔视野,承前启后,为后续教学内容服务。
一个好的课堂总结既要起到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作用,又要使课堂总结为下一节或是以后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
较好的方法是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对后续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典型的做法是教师在总结时,安排一些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教学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在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系统总结,还可针对这些内容设计问题、实验、讨论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得到反馈,以便改进教学。
及时反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5.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拓宽思想,掌握方法。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小学语文)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教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多元导入,身临其境。
1.直观岀示:教师在黑板上用彩粉笔画柳树的简笔画。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柳树)你们看老师画的柳树美吗?赞美一下它吧!(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赞美柳树)2.情境渲染:早春二月,阳光明媚,诗人贺知章外出郊游,也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柳树,他脱口而出,吟了一首诗。
(此时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配乐朗读)3.相机解题:“咏”是一种文体,以前我们学过《咏鹅》,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赞美鹅)“咏柳”就是歌颂、赞美柳树的意思。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在诗中画出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预习生字的情况。
3.汇报交流的结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悟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用“/”画出停顿之处。
2.学生反复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3.指名读。
4.齐读古诗。
四、字斟句酌,理解古诗。
1.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作者站在哪个角度观察柳树的?(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作者站在远处观察柳树)2.你觉得这里哪个词用得好,可以说出来和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
重点指导感悟:妆:一个“妆”字把柳树写活,在人们面前,柳树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
碧玉:作者用碧玉来形容柳树,第一是说柳树的颜色是绿色,第二可以看出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丝绦:从这里可以看出柳枝的柔软。
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指名读前两行诗句,读出喜爱之情。
五、拓展思维,发展语言。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l、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成度。
3、通过在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重、难点: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学习过程巩固练习,引出复习内容:l、我们学校的一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学校有90人,多少块这样的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全校的学生用?2、王闯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3、学校进了224块砖,要把2块空地铺上瓷砖,平均每块空地铺多少块砖?完成以上练习,思考以下问题(1)在解答以上的问题的过程中,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2)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计算?(3)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题算式的过程。
1、直接导入:同学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多少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完成学案中的内容。
2、个别汇报,集体更正3、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揭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梳理沟通,构建知识框架:通过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你又想到了哪些以前学过的知识呢?请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方法:(1)看小标题:对照课本中的小标题,总体上分为哪几个小节?(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具体有哪个知识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3)同桌合作,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画出知识结构图。
1、同桌合作整理,教师巡视。
2、选择整理得较全面、有条理性的学生作品班内展示。
3、师生评价展示作品。
4、教师展示作品三.引导复习,交流深化:独立思考巩固练习中三个问题的算式,思考以下问题。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道德与法治小学):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主题: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六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对小学生而言,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运用。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本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所涵盖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教育。
二、教学对象及特点:当前,绝大多数的四年级学生,都远离农耕劳作,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
尤其在城市,小学生五谷不分、蔬菜不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农耕教育,让他们感受农业生产的辛苦,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重上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等习惯大有裨益。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看,当今物质的生活相对富足,很多城镇的孩子不知劳动的艰辛,所以孩子对农业方面的知识很少关注与了解。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本班学生喜欢学习《道德与法治》,思维活跃,能够主动学习,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
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适应多媒体教学环境,适应信息技术手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掌握学生的特点,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领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数学学科教师研修作业)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收第66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同进出现下图: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用多媒体演示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匀速”的含义,为后面寻相等关系做准备。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
这样既可以复习小学的算术方法,又为后面与方程的比较打下伏笔。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理解题意是寻找相等的关系的前提。
10分钟
10分钟
()50701310502301513+⨯-+=-()5070
1510702301513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课件出示:分析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1)饲养场有鸡60只,鸭的只数是鸡只数的5/4,鸭有多少只?
(2)饲养场有鸡6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4/5,鸭有多少只
(3)饲养场有鸡60只,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1/4,鸭有多少只?
(4)饲养场有鸡60只,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1/5,鸭有多少只?
2.观察、画图、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解题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多次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应用题、算式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得出解题规律。
教学难点:分率及分率对应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1)下半年烧煤量是全年的2/3
(2)苹果的筐数是梨的筐数的3/4
(3)杨树的棵树比柳树的棵树多1/4
(4)黄豆的克数比绿豆的克数少1/5
2.谈话:看来大家的知识基础掌握得真牢固。能说一说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最基本结构吗?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板书)
(二)知识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分析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2.学校开运动会,买来22箱汽水,买汽水的箱数比矿泉水多 ,买了多少箱矿泉水?
三、综合提高
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50页,还剩下一半没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教学反思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基础练习
想一想,连一连。
商店运来彩电150台,(),运来空调多少台?
空调比彩电少 150÷(1- )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语文)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语文)2.【出示课件3】出示课文标题《金色的鱼钩》,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3.【出示课件4】出示老班长的照片,让学生了解主人公形象。
二)快速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故事情节。
3.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
2.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人物形象描写,分享自己的理解。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四)课文赏析,思考人生哲理。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以及人生哲理。
2.学生分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3.教师总结课文,强调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品质和哲理,鼓励学生努力成为有高尚品格的人。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图片导入、快速阅读、细读课文、课文赏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运用“默读批注,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长征是红军创造的一项伟大奇迹,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这背后的感人故事。
其中,一个主人公是被亲切称呼为“老班长”的红军战士,他不仅是一名普通士兵,还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
在了解他的故事之前,我们先通过外貌描写来认识他。
老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我们可以通过略读课文的方法,将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在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情节之前,先来认识一些与老班长相关的词语,比如颧骨、斑白、疙瘩等等。
通过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红军战士。
除此之外,故事中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比如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画面,让人动容。
我们可以通过找出这些句子,和同桌一起感受老班长的深深爱意。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教学设计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教学设计出示课件)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角的特点。
你们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学生观察课件上的角,提出规律)师:很好,角的特点就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师:对,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
我们可以用直尺来画角,你们会画吗?学生进行操作,画出角)三、巩固练,拓展运用1、小组合作,画角游戏。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代表。
我会给你们一张纸和一支直尺,你们要在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角。
看哪个小组画的角最多,最好。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2、角的应用。
师:同学们,角不仅在数学中有应用,在生活中也有。
你们能想到哪些角的应用呢?学生举例:门的开合角、书的翻页角)师:很好,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研究,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角。
六、课堂小结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了《角的初步认识》。
你们能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吗?学生回答: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可以用直尺画角)师:很好,你们都很棒。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希望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应用,加深对角的理解。
下次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角的性质和分类,敬请期待。
七、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物体,找出有角的实物,画出它们的角。
2、完成课后练册上的相关题目。
3、预下节课内容:角的性质和分类。
过渡: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许多角。
角就是这样的,大家都看清楚了吗?2、生活中的角A、观察发现角B、介绍角过渡: 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角呢?3、折角学情预设】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举起来让大家欣赏,并解释自己是如何折的。
还有其他同学折法不一样吗?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角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学各部分角的名称。
学情预设】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4、摸角学情预设】用手摸一摸折好的角,感受一下。
并指明你摸的是角的哪个部分?有什么感受?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的张开越小,角就越小。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活动主题: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活动目标: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对象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答题技巧方面还欠缺。
活动过程:一、引入;二、阅读技巧指导和练习;三、总结。
所使用的技术工具:课前准备好课件,课上用手机录制,再用剪映制作。
技术工具所使用的目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这样既直观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1.合并段意:概括每段的段意,再将些段意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重点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主要内容。
3.提出 : ,先看文章中主要了哪几个 ,再看每个 主要了哪几个要点,然后把各个的要点到一起。
答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
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
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
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
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常用文体概述小:✧✧✧✧✧✧✧叙文章:回答清楚:、地点、人、事。
格式:+地点+人+事。
明文章:回答清楚明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明(介)+明象+明内容(特点)✧✧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一、文首:1.开篇点;2.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叙文章),置念(小),下文作;3.下文。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二、文中:1.承上启下;2. 下文;3. 上文。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三、文末:1.点明中心(散文);2.深化主(叙文章文章);3.照开( 文、叙文章文、小)✧✧✧✧:某句中某个 成另一个行? 什么?1. :不行。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微能力认证 (1)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在第一次讲时对时间掌握的不是很好,对第三个问题任务讨论时超时,造成小结时时间压缩。
另外学生在讨论“信息技术重要性”时小组准备不是很充分,有的小组发言重复,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
改进:小组准备时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收集信息更有针对性。
更好掌握小组活动的节奏,分配好时间。
后来上课时有所好转。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第1节 方程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教材分析“方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能用代入法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基础上学习的。
方程是刻画现实情境中等量关系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铺垫,比如: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且本课内容易于理解接受,学生学起来应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等式与方程的意义;2、会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3、能根据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天平实验,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方程的意义;2、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理解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天平实验入手,得出等式、不等式、方程的概念,再将方程用于表示具体情设计说明境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体会方程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 入新课(1分)二、用天平做演示实验(8分钟)三、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天平吗?使用过天平去称量物体的重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用天平做个小实验。
师生逐个观察天平演示实验:(1)师:天平平衡表示什么?生:表示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计划中包括主题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及特点:五年级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得新知。
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前,学生已经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了与分数有关的知识铺垫,同时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这也是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一个知识储备。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 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温故知新1.说一说。
(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2)150÷30=(),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4倍,商是();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商是()。
2.想一想。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1÷4= 1÷8=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再现。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件flash动画展示:熊大、熊二和小狸最喜欢吃森林守卫者吉吉做的饼。
有一天吉吉做了3张大小一样的大饼分给熊大、熊二和小狸。
小狸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
”熊二说:“我要吃两块。
”熊大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四块。
”吉吉动脑筋想了想,便动手把3张大饼切了分给他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作业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标题: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技术指导方法引言: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对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质量的不变性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将使用技术辅助方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技术方法提供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深入探讨和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与质量变化有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使用教学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个质量变化的实际例子,例如燃烧过程或物质溶解过程,并提醒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变化的原因。
2.理论知识讲解:使用教学软件或录制视频,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进行讲解,包括定义、基本原理和公式。
结合具体实例,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现象中的应用。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测量和记录质量变化的数据,让学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可以使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收集实验数据,并使用实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数据分析和讨论: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或电子讨论工具,让学生分析和比较实验数据,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是否成立。
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找出可能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拓展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些质量守恒定律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例如再生纸制造、食物加工等,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其他相关实例。
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或电子图书馆提供相关资源。
6.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项目进行研究和展示。
鼓励学生使用技术工具,如PPT、视频制作软件等来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7.总结评价:使用在线问卷调查或学生作业提交系统,让学生总结和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名词性从句之主语从句与宾语从句总步骤:1.引入名词从句及定义2.名词从句的语序、练习及总形式3.主语从句1).划出主语从句感受它的位置和用法2).主语从句常用句型3).主语从句需要注意的问题4).主语从句练习5).主语从句特点归纳4.宾语从句1).划出宾语从句感受它的位置和用法2).宾语从句常用句型3).宾语从句需要注意的问题4).宾语从句练习5).宾语从句特点归纳1.教学目标1.知道有四种名词从句、名词从句的功能和名词从句用陈述语序;2.掌握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的特点和所注意的问题;3.能够根据它们的特点及所注意的问题解决相关试题。
2.教学重难点1.掌握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的特点和所注意的问题;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从句的常用句型。
教学步骤第1页共8页一.引入1.观察下列句子I know him .(宾语)I I know that he is a student.(宾语从句)know who won the first prize .(宾语从句)Who won the first prize is known to us.(主语从句)The question is who won the first prize.(表语从句)We don't know the fact who won the first prize.(同位语从句)Who did win the first prize?(疑问语序)概念: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
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
因此名词性从句分四类即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其语序为陈述语序,总形式:连接词+主语+谓语+(其它)= n;其中(who/ what)有时即是连接词又是主语。
2.连接词:名词性从句的通常分为三类:1) 第一类连接词that, if, whether, as if, as though等,在名词性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只起连接作用。
Why they suddenly disappeared still remains a mystery.它们为何突然消失仍然是个迷。
2)第二类是连接代词,有:who,whom,whose,which,what, whatever, whoever, whomever, whichever等。
在名词性从句中,这类连接词可作作主语、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
Who will go is not important.第2页共8页谁将去并不重要。
3)第三类连接副词,有:when where why how等另外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等也可以引导主语和宾语两种从句。
这类连接词在名词性从句中,作状语。
When we will hold the sports meeting depends on the weather.我们何时举办运动会取决于天气。
1.主语从句1.找主语1)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is true .2) Whether he will come is doubtful .3) What he said surprised me most .4) Where he hid the money is to be found out .5) Whoever comes is welcome.6) It’s certain that he will succeed.7) How we can help the twins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8) When they’ll start the project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定义:主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充当主语的从句,通常放在主句谓语动词之前或由形式主语it代替,而本身放在句子末尾。
2. 常用句型(It 作形式主语代替主语从句,主要是为了平衡句子结构,主语从句的连接词没有变化。
)1.It +be+adj.+主从. (important, likely, possible,clear等)第3页共8页eg.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study English well.2.It +be+n.+主从.(a fact, an idea, a mystery, a pity, a pleasure, a wonder等)eg. It is a pity that he didn't pass the exam.3.It +be+p.p.+that主从. (said,reported,suggested,known, believed等) eg. It is said that he has gone abroad to study.4.It + vi. +that主从(appear,seem, happen等)eg. It happened that I met my friend yesterday.3.主语从句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1)“if”引导主语从句位于句尾,而“whether”可位于句首和句尾。
eg. Whether you will go with me depends on you.It depends on you whether /if you will go with me.2)主语从句的“that”一般不能省。
eg. That Mo Yan has won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 is a fact.It is a fact that Mo Yan has won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3)“what”引导主语从句时,谓语动词:1)常与其后作表语的名词一致2)根据句子的语境而定。
eg. What you left are only several old books.What you said is of great importance.4.练习1). ________ he made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meeting was true.第4页共8页A. ThatB. WhyC. WhatD. How2). ________ 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Where3).___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America is a developed country________ the First World.A. Which; belong toB. As, belonged toC. What; belonging toD. It; belonging to4).It’s known to us all ________ a form of energy .A. water is C. is waterB. that water is D. that water to5). It worried her a bit ________ her hair was turning gray.A. whetherB. ThatC. whatD. when6).What I say and think ________ none of your business.A. isB. areC. has D have答案:ABCBBA5.归纳主语从句的特点。
主从+ V.It + be +adj. + 主从n.p.p.Vi.2.宾语从句第5页共8页1.找宾语1). Can you make sure where Alice has put the gold ring .2). It all depends on whether they will support us .3). She will give whoever needs help a warm support .4). He made it clear to the public that he did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job .5). I find it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do the homework .定义:宾语从句就是在复合句中作宾语的名词性从句,通常放在主句谓语动词(及物动词) 或介词之后或由形式宾语it代替,而本身放在句子末尾。
2.常用句型1). sb. + vt. +宾从eg.Police have found who stole her phone2). sb + vi.+介词+宾从eg.They talked about whether the school would hold sports meeting. 3). sb. + feel/think it + adj./n.+that宾从eg.I think it necessery that we take a lot of water every day.4). sb. + like/hate/ appreciate/depend on/ see to it宾从eg. You may depend on it that I shall always help you .3.宾语从句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当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宾语从句的谓语第6页共8页动词可以用所需要的任何一种时态。
a.The radio says it ________ cloudy tomorrow. (be)答案will beb.The headmaster hopes everything ________ well. (go)答案goesc.Tom says that they ________ (play) basketball at six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答案were playingd.I hear they ________ (return) it already.答案have returned2).当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过去时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相应的过去时态。
a. I didn’t know what time he ________ the letter. (write)答案wroteb.Could you tell me who ________ away the book already?(take)答案have takenc. Ling Feng told me he ________ to the Great Wall several times. (be)答案had been3).但当宾语从句叙述的内容为客观真理时,仍然用一般现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