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源自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高举写“写真实”的旗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直面人生,真实的反映了“文革"的历史劫难,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痛恨.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刘心武揭示文化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对青少年毒害的《班主任》、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冯骥才反映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啊!》等。
后来由于卢新华斥责反动血统论对无辜青年身心戕害的《伤痕》引起了争论,文艺界便把这类作品称为“伤痕文学”.这批作品主要表现的题材是苦难和创伤,是对十年文革的反省、否定,表现人们在十年动乱中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创伤,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
但伤痕小说并非一味的展现浩劫中的苦难,也歌颂了逆境中的抗争,赞美在动乱岁月中的人们的美好情操。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更早的历史阶段,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
在反思文学时期,不断突破禁区,写出了左的思潮在社会生活水平中的滋生蔓延。
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绿化树》等,同时也揭示了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未亡人》、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以及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如王蒙《蝴蝶》、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的新话题。
这样,反思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较之于伤痕文学,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比较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比较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强烈控诉,对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这便是它的核心思想内涵。
“反思文学”紧随其后而来。
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包括早期的“大跃进”、“反右扩大化”等),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总结的高度。
与“伤痕文学”相比,它的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十年浩劫结束之后,中国政坛上终于迎来了拨乱反正的整治运动。
随着邓小平在70年代末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一场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此展开。
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等获得重生,开始反思建国后的历史问题。
初期,他们反思的内容只局限于政治层面;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反思人本身,审视自我,研究更深刻的问题。
“伤痕文学”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
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着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和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
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蕴含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而在“反思文学”初期,对于农村问题的反思是作家写作的重点。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是代表作。
在《剪辑错了的故事》中,作者抒写了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的好干部老甘,在“大跃进”中变成不顾群众死活,“变着法儿让领导听着开心、看着高兴”的“甘书记”。
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布礼》
张贤亮
作者简介: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 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 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 作协主席团委员。受家庭影响,从小深受 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 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 学创作,曾写作发表了60余首诗歌。
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 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 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 《浪漫的黑炮》、《绿化树》等 ;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 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 《小说编余》、《追求智慧》等 。曾三次获得国家级小说奖,多次 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获国家与宁夏自治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 子”和称号。有九部小说被搬上银幕,作品被翻译成27种文字在世 界各国发行,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93年初,作为文化人“下海” 的主要代表人物,创办华夏西部影视。如今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下属 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宁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 国一绝”。华夏西部影视城的成功,证明了在市场经济社会发挥人的 智慧与管理的重要,为较为滞后的西北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了一条思路。
1957年错划为右派,被遣送到北京西山绿化大队等处劳 动,当过马车把式,烧过石灰;还在北京茶淀、团河等劳 改农场长时间同各色劳教人员一起,从事沉重的劳动;以 后又到山西,在砖窑场里当过窑工,在煤矿上挖过煤。 1979年平反后,重新执笔,陆续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杜鹃声声》、 《泥泞》、《葵花嫂外传》、《遗落在海滩的脚印》、 《伞》、《远去的白帆》、《雪落黄河静无声》、《风泪 眼》、《北国草》等。其中《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 的白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十个弹孔》获文化 部颁发的优秀故事片奖,《雪落黄河静无声》获《中篇小 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现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中国 作协理事、北京市作协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委。
伤痕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审美差异
伤痕文学与知青文学的审美差异
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审美取向上存在一些差异。
伤痕文学是指描写文化大革命中人们在政治运动中遭受伤害、挫折、痛苦等种种创伤的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个人遭受的苦难以及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
它通常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通过透露作者亲身经历、反思与表达痛苦的细节来引起读者共鸣。
伤痕文学作品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悲惨,并对当时的思维方式、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知青文学则是指以描写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的经历和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多以亲身经历为依据,表达了知青们在农村生活、劳动和思想觉醒中的情感变化、人生追求及思想反思等。
知青文学作品追求真实、生动的叙事方式,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与特定时代背景相结合,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青年一代的独特命运。
审美差异方面,伤痕文学强调对历史的回忆与批判,呈现了政治运动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将个人痛苦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抨击与反思。
而知青文学更注重个人成长与经历,在描写知青们的艰辛生活的同时,也关注他们个体的成长、情感变化和价值观的塑造,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流派都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形式,它们的审美差异主要源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经历。
同时也要强调,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而宽容的,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其中的价值。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小说《伤痕》而得名,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
这类小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摒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刘恒《苍河白日梦》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80年代前期小说 伤痕和知青小说
80年代前期小说伤痕和知青小说|创伤记忆和历史反思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对文革伤痕的揭发和反思是文学的中心,这被称为是伤痕文学,其所指称的主要是小说,尤其是短中篇小说,总体上说都是文革亲历者所讲述的创伤记忆,或者以这种记忆为背景。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义的概念,这些揭露性的,具有感伤基调的作品,受到一定的批评,但是其在揭露文革上产生的效果得到多数读者,以及政治权力阶层的认可,因其暴露的适时性,伤痕写作很快确立合法地位。
当伤痕写作不满于仅仅感伤地书写文革中受创的记忆,而是加强对其历史根源的思考和探索时,其就成为了“反思小说”。
反思小说在此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伤痕小说的深化,将对伤痕的表达纳入对当代史的叙述的轨道,表达某种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历史观——大部分反思小说都认为文革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以某种形式潜藏在当代乃至以前的中国历史中,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民族心理相关。
而当这种思考更进一步,思考文革所代表的结构对中国的现代化造成的阻滞,呼吁城乡的现代化目标时,其就进入了所谓“改革文学”的范畴中。
但这三者都属于广义的伤痕文学,狭义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虽然在出现时间上有先后,范围也有分列,但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晰。
在叙事手法上,这些反思文革,表现社会改革的小说,大都可以归于现代小说颇为发达的问题小说的类型,围绕一个问题提出某个观念性的结构,借助人物或者叙述者来议论现代政治和人生问题,但是和之前当代文学中这类小说图解政策演绎观念的写法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更尊重感性体验个人体验,更关注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因此常常以中心人物的生活道路,来连结新中国乃至更广历史事件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写出一定的“命运感”和具体的生活细节个人感受,以此来消解直接议论图解表达观念的僵硬。
其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写知识分子和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写他们的受辱和抗争,另外则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入革命,却成为革命的牺牲品。
当代文学,第7讲80年代小说: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和改革小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 》、高晓声 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 》、王蒙 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 蝴蝶》、张贤亮《绿化树》《 》、张贤亮 》《灵与 《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灵与 》、茹志鹃 被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鹃《 肉》、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 》、张弦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被爱情 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 》、谌容 》、刘 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刘 黑旗》、叶文玲《心香》、 》、叶文玲 》、张一弓 真《黑旗》、叶文玲《心香》、张一弓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 》、李国文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 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四、反思小说
1、王蒙 王蒙的作品涉及文革的有:《蝴蝶》、《春之声》 等。 他的作品很快就离开那种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 感方式,也离开当时普遍采用的历史事件的结 构框架。它们表现出更关注人的心灵现实,和 对历史理念、逻辑所做的哲理思辩的倾向。这 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个体,大多是青年时代 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与他所献身的“理想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 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 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 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 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 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伤痕文学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 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 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对文革的批判 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 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对文革的社会历 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 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 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 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艺术 上比较粗糙。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 上比较粗糙。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 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 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 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 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文学的性质。 义文学的性质。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2022年学习资料
他感到,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爱我们亲爱的祖-国。想到她的未来,想到她的光明前景,想到本世-纪结束、下世纪 始时,“四化"初具规模的迷人境-界,他便产生了一种不容任何人凌辱、戏弄祖国,-不许任何人扼杀、室息祖国未来 强烈感情!他想-到自己的职责-一人民教师,班主任,他所培养的,-不要说只是一些学生,一些花朵,那分明就是祖 -的未来。就是使中华民族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强盛地延续下去,发展下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来!
二,有关“伤痕文学”的争论-“伤痕文学”一开始是带有批评性、带有-贬义的称谓。-围绕《伤痕》-等作品,19 8年夏到第二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评价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这些作品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如何评价 社会功用。
否定者认为,它们对伤痕暴露太多,情-调低沉,影响四个现代化的斗志,它们-是向后看的,用阴暗的心理来看待人民 的伟大事业的缺德文艺。-辩护者从接受的角度,认为它们可以发-挥使人警醒起来、感奋起来的社会功能。
现在的刘心武重新审视《班主任》-现在看来,在当时的背景下,《班主-任》的要害在于写了个谢慧敏,作为一-种诉 的载体,她的存在非同小可。但-以今天的文学标准来看,她的文学形象-却极为苍白。正如现在的年轻人读《班-主任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写-了那么篇东西嘛,这样的文章算得了什-么呢?
2、卢新华: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8月便发表了小说《伤痕》,后出国留学,-写作《细节》、《紫禁女 -《伤痕》:王晓华-母亲-苏小林-该小说写出了文革时期年轻人经历的心灵-苦痛,以及革命造成的两代人之间决裂
三,具体的伤痕文学作品的探讨-1、刘心武1942~: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班主任》-《如意》、《钟鼓》、《四牌楼》、《红楼望月》等。
十七年文学后的文学
1.文革文学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空前的政治运动,从1966年到1976年,历时10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深远的破坏性的影响,知识分子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文革文学出现了高、大、全的基本特征。
“四人帮”把“样板戏”作为其推行专制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工具,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出现了荒芜、枯竭、畸形的局面。
2.伤痕文学: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文学”的名称源自卢新华刊登于《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的《班主任》。
伤痕文学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
3.反思文学:以茹志娟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在内容上由揭示“文革”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的总结,比伤痕文学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
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4.知青文学指在“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孔捷生、韩少功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知青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
.执著于对人生及社会理想的探求与追求。
知青小说奔突着青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5.寻根文学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
反思⽂学名词解释当代⽂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学:是形成于⽂⾰结束初期的⼀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说《伤痕》⽽得名,以刘⼼武的⼩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们带来的⾁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学:以⽂化寻根为主题的⽂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坛上兴起了⼀股⽂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于对传统意识、民族⽂化⼼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主要内容是包括⽂化守成和⽂化反思两个⽅⾯,整个寻根⽂学思潮中担任主要⾓⾊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说:新历史⼩说是⼀种产⽣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学形式。
这类⼩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的思想⽂化底蕴,摒弃了⾰命历史⼩说的对⽴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性,努⼒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地看待历史和⽂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和花朵》、刘恒《苍河⽩⽇梦》4.反思⽂学:是伴随着1978年5⽉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形成的⼀种⽂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学”题材仅限于“⽂⾰”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伸向“反右”和“⼤跃进”等政治运动,进⾏是⾮评判和深⼊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犯⼈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说:所谓“新写实⼩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学,⽽是近⼏年⼩说创作低⾕中出现的⼀种新的⽂学倾向,这些新写实⼩说的创作⽅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活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现实,直⾯⼈⽣。
虽然从总体的⽂学精神来看,新写实⼩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范畴,但⽆疑具有⼀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中国新时期文学
中国新时期文学第一章反思历史一、伤痕文学1、卢新华:《伤痕》2、刘心武:《班主任》3、白桦:《苦恋》(电影名《太阳和人》)“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二、朦胧诗1、舒婷《双桅船》2、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3、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三、知青文学1、纯粹表现知青生活,同伤痕文学➢叶辛《蹉跎岁月》➢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2、在表现知青生活的同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挖掘,同寻根文学➢阿城《棋王》➢张承志《北方的河》➢王安忆《小鲍庄》3、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来述说荒谬的知青生活,独树一帜➢王小波《黄金时代》四、反思文学1、对反右、文革的反思➢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贤亮《牧马人》➢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古华《芙蓉镇》➢路遥《人生》2、对历史的反思➢郑义《老井》➢余华《活着》五、寻根文学1、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觉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阿城《树王》《棋王》《孩子王》➢汪曾祺《受戒》➢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作品鉴赏一:1、作家:余华余华,浙江海盐人,祖籍山东。
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
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
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等,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80年代小说的发展轨迹
三、寻根文学
• 文学的寻根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小说潮流,它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
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
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 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 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 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四、现代派文学
中国本土现代派文学
中国本土文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84年前后),新时期文学(那时候是这么说的)基本 上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大致以团块状向前涌动,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出现多元化并进, 这实际上是群体意识与权威崇拜在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延续——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等这些已被认同的文学思潮,整个文坛的创作大体是一致的。群体意识的制约必然使 文学创作走向单一化, 现代派文学这样倒方便了理论界,但对整个文坛来说,是很糟糕的事 情!84年前后,通过报刊我们不断听到一些作家对创作苦闷的倾诉,有的隐退,消歇,反思或 读书;其实在这时候,一些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家渐渐脱离了“群体”,于是出现了视觉不 同的寻根作家,形成了“寻根热”,他们要奋力开凿脚下的文化岩层,强化民族精神,对传统 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他们启迪民智,唤醒民心,基于这种现实和文化心理诉求的欲望,再 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渗进,一些作家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这样“寻 根”作家的创作有了突破口,他们在西方现代主义那里看到了适用表现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 可以借鉴的方法,于是(1984年后)本土文坛热闹起来了。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一些 刊物只给这些作品挂上“探索性作品”的标签。其实,这个时期所谓的“探索性”作品在一定 程度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对民族文化作全方位的反思,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消 极的批判,对愚昧落后的痛惜,更注重表现人的个性,注重人的潜意识以及心理历程,对现代
当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一、填空1、80年代文学潮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文学、先锋文学;90年代文学: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
2、王蒙文坛“集束手榴弹”小说:《春之声》《夜的眼》《布礼》《蝴蝶》《海的梦》《风筝飘带》;从政治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代表倪吾诚的《活动变人形》。
3、刘心武成名作《班主任》—伤痕文学的开端。
4、汪曾祺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受戒》。
5、第一步突破性禁区的小说: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6、贾平凹的代表作品《废都》、《秦腔》等。
7、乔光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8、王一生:阿城笔下二、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2.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
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拘捕,十年文革终于结束。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文学界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主要包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小说、改革文学、风俗文化小说、寻根文学、先锋小说。
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其代表作家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反思文学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其代表作家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路遥《人生》、张贤亮《绿化树》、谌容《人到中年》、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知青文学是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真实面目。
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其代表人物:梁晓声、史铁生、张承志、王安忆、韩少功、铁凝。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
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
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
其代表人物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张洁《沉重的翅膀》。
风俗文化小说,八十年代初,一些50年代便开始创作的作家,创作了带有地域色彩、关注风俗本身、体现独特文化精神追求的小说。
小说中乡土、风俗不是作为环境描写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存在,体现了小说观念的重要变化。
如汪曾祺《受戒》、文学观邓友梅《那五》、冯骥才《三寸金莲》、陆文夫《美食家》。
寻根文学,作家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莫言《红高粱》、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
代表人物有马原,格非,残雪,苏童。
14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讲解
郑义《枫》写了武斗(卢丹枫、李红钢);冯骥才《啊!》(吴仲义)写了小人物的悲剧。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写了音乐教师梁启明辛苦培养伐木工人孩子孙常宁的故 事。表面看来歌颂了梁启明的无私美德,实际上批判了十年动乱。文字优美
在林区长大的孩子,怎能不爱森林?
“伤痕小说”的出现在政治上也很有意义。它对于人们深刻认识“文革”,继 而彻底否定“文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5、代表作品简析
《伤痕》(卢新华):小说从母女感情亦即中国人最为传统的伦理情感角度入手, 揭露了“文革”给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主要写了封 建“血统论”对一代青年人的巨大伤害。 (王晓华、苏小林)
A、问题小说阶段。时间从1977年发表《班主任》到1979上半年。他以一个曾经 担任过十多年中学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教师出身的作家独有的视角出 发, 写了《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十多部“问题”短 篇小说,揭示了当时一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现象,提出了一个又一 个令人深思、令人警醒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性强,具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B、“写人生”阶段。时间从1979年发表《我爱每一片绿叶》到1981年。作 品还有《如意》、《这里有黄金》等。人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在当时 新时期文学开展的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大讨论中,刘心武显然认识 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他转移了创作重心,将精力投放到了对人物命 运和遭遇的关注上,深刻挖掘了人际关系、人的心灵、人性、人情等一系列 关于人的问题,刻画了一些极富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4、文学史意义
“伤痕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它冲破了“四人 帮”极“左”文艺政策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种种题材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 大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悲剧;第一次 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现实 主义文学深化的道路;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刻画 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发挥了 光荣的先导作用。总之,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全面回归,而且标 志着新时期文学繁荣时代的全面到来。
现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善变,变化各阶段的名称,特征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是政治的产物。
■伤痕文学:1、出现:在弥漫的感伤情绪中,作家们作为那场浩劫的亲历者,为历史创伤提供一份份“证言”。
与政治的暧昧关系。
普遍而深重的文革创伤的记忆。
兴起的原因是由于政治。
2、代表作品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思考“四人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内伤”——严重的精神遗患。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展示了文革中最基本的亲情被破坏的状态。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慧《触电》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表现文革。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及“大墙文学”葛翎以充满义愤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写了“大墙”内令人触目惊心的非人遭遇,和各种被扭曲的人生和人性。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许茂,许秀云,郑百如,金东水展示了文革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以及给农民留下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之后农村生活的艰难进程。
㈥、《将军吟》(莫应丰,获茅盾文学奖)㈦、《飞天》(刘克);《调动》(徐明旭),等《新时期争鸣文学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总结㈠概念: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伤痕小说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揭露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暴露文革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历史灾难的小说作品。
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㈡意义:伤痕小说(文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伤痕小说(文学)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㈢局限性:主要是一种情绪产物;一体化思想依然浓重;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较为粗糙。
4、审美特征:伤感,血泪,控诉■文学的新时期:1、“新时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2、因袭与断裂“伤痕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3:艺术成就相对不高由于情绪过于激烈,作家缺乏必要的文学准备,作品大多采取情感宣泄式的创作模式,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与五四问题小说同),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叙述方式过于单一。
二、反思文学(一)概念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一弓《犯人铜钟的故事》和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二)产生原因经历过伤痕文学对文革伤痛的揭露后,人们都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文革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是偶然发生的吗?如果是必然的话,它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当时的背景是:1978年党发起“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上相对解放。
这种反思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反思文学。
(三)分类1:对“十七年”“左”倾思潮的揭示和描写。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一弓《犯人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年第1期)等。
2: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
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少功《西望茅草地》等。
3: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对官僚作风的批判。
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悠悠寸草心》。
4:对极“左”路线扭曲人性以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阴暗心理和国民性进行批判。
高晓声《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等。
5.长篇小说: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三)评价(和伤痕文学对比)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不过尽管它们出现次序有先后,并且有各自的代表作,但有些作品并没有明确的归属。
伤痕文学只是提出问题,而反思文学则试图为这一问题提供某种答案:即文革并非突发事件,其社会动机、心理基础都早已存在于我们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之中,与封建主义的积弊有很大关系(专制)。
与伤痕文学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反思文学的意义如下:1:题材扩大反思文学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比伤痕小说大。
从文革可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
但基本以五十年代为主。
2:情感宣泄——理性思考由伤痕的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
3:社会批判——文化反思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4:追求文学性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
5:归来的作家伴随着反思文学的出现,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复出作家群——归来的作家。
三、知青文学(一)概念知青文学是从19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甚至更后的一个文学思潮。
一般认为,知青文学的作者都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小说的容也主要是有关知青在文革时期或者文革结束之后的生命遭遇的。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叶辛(《孽债》)等。
(二)分类1.揭露伤痕对文革悲剧的揭露与控诉: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受到扭曲。
主要是早期的知青小说。
老鬼《血色黄昏》、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2.怀念青春从复杂的历史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
3.凝视乡土发现民间生活中可能具有的人性品格,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或者书写自己所在乡村的艰难困苦、封闭落后。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朱晓平《桑树坪纪事》、锐《合坟》。
等。
4.返城生活知青返城后的生活道路和情感世界。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站》、晓《继续操练》等。
5.重构辉煌现实成功者对昔日“辉煌”的构造。
1990年代的知青回忆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等。
(三)评价(与归来的作家比较)相同点:1.自传色彩都带有较为明显的自传色彩。
2.自我价值因为与国家的社会政治紧密联系,所以认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具有重要价值。
不同点:1.社会身份的差异前者在文革后获得平反,被视为社会的文化英雄;后者的意义则模糊不清,所以他们更需要为自己代言。
2.精神依据的有无前者复出后进行创作时还可以依据自己在50年代依据的精神价值(如少共情结),但后者原有的信仰与精神追求都在文革中被击得粉碎。
3.自信惶惑的心态与复出作家作品中洞察历史的自信相比,知青文学中更多的是惶惑、不安和焦虑。
四、文本细读(一)《爱,是不能忘记的》1.小说写的是什么?是对婚恋关系的反思还是一个人的婚恋经历?(1)从小说的题目看写的应该是钟雨的婚恋经历,而且重点不在她的婚恋悲剧上(她的婚恋悲剧在于年轻的时候与一个自己并不相爱的人匆匆结婚),而是在于她与革命老干部之间的精神恋爱。
如果不这样理解,你怎么理解小说的题目“爱,是不能忘记的”?这“不能忘记的”“爱”明显是钟雨和革命老干部之间的“爱”。
为什么是“不能忘记的”?因为爱得深沉。
(2)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这篇小说的结构看它的主旨似乎是对婚恋关系的反思。
这篇小说的思路(提问)是:“我”(姗姗)在婚恋问题上感到困惑——就婚姻问题与母亲进行探讨——母亲的婚姻与爱情——对母亲婚恋悲剧的反思(年轻时因为懵懂,与并不相爱的人匆匆结合,成熟以后遇到了生命中的恋爱,却又因为道德、法律等世俗的束缚而无法结合)——提出自己的婚恋观:等待生命中那个对的人的最终出现,而不要匆匆结婚。
从这样的思路来看,这篇小说的主题难道不是对婚恋关系的一种反思吗?(3)你认同哪种解释?以为靠这篇小说可以指导恋爱婚姻和以为从《乔厂长上任记》中可以找到企业管理问题的答案一样,是“过于执”了。
王蒙《当你拿起笔……》,1981年版,第161页。
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看做是一篇小说的话,我觉得最好还是认同第一种理解,因为这才是一篇小说应有的核,这也才是阅读小说的应有的思路。
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论文来看,也未尝不可,因为它有一个很清晰的逻辑论证思路。
但这种读法不是小说的读法。
2.你的阅读感受是什么?(1)思辨色彩。
从小说的逻辑思路看,这篇小说关于婚恋问题的思考充满了思辨色彩。
(2)理想主义。
不仅仅钟雨对爱情的追求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且“我”对爱情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味道。
(3)悲剧色彩。
这主要体现在钟雨对爱情的追求上。
无论她在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多少幸福的情感,我们读过之后都感到沉甸甸的。
(4)时代特色。
关于爱情的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或许也只有在80年代那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氛围的年代才会出现;对爱情的这种具有浓厚的柏拉图色彩浪漫主义追求和书写或许也只有在以理想主义为精神气质的80年代才会引起巨大的轰动与争议。
(5)文学性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思辨性的过于浓厚影响了文学性的充分发挥;2)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够成功。
钟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只能感受到她的理想性、悲剧性,关于其它的我们基本上一无所知。
3)小说思路的逻辑性。
这是一种写作论文的思路而不是写作小说的思路。
3.我们如何理解钟雨的婚恋观?(1)你的婚恋观是什么?(2)你如何评价钟雨(也包括“我”)的婚恋观?(3)“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4)小枫的“误会”说。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创造我们的同时也创造了我们的另一半,但是,上帝并没有许诺说我们今生一定能够与我们的“另一半”相遇。
茫茫人海中,你知道哪一个才是你的“另一半”?一个网友在微信留言中说: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我点评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谁是可以伴我们终老的那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上,何处又是我们的终老之所?一个人自己遭遇的不幸或自己无意中造成的不幸,远远超出了人的情感定义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人们期待生命中幸福的相遇,而一生中遇到的大多是误会。
生活是由无数偶然的、千差万别的欲望聚合起来的,幸福的相遇——相契的欲望个体的相遇是这种聚合中的例外,误会倒是常态。
误会就是不该相遇却相遇了,本来想要遇到一个你,却遇到了一个他(她),该归罪于谁呢?个体欲望的实现需要一个对象性的你,一旦我的个体欲望把一个他(她)的个体欲望认作是我需要的你,误会就出现了。
在我的生命想象的欲望中你与他(她)的错置,就是人生误会。
除了我的欲望想象的自我误解,人们无法为人生误会找出归罪者,也无处提出起诉。
人生误会既不是由神安排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出错,而是我的个体欲望在纷乱的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第54-55页。
4.钟雨幸福吗?(1)不幸福“其实,您一个人过的不是挺好吗?”“谁说我过得挺好?”“我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