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小区噪音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小区噪音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区噪音污染防治,改善小区居住环境,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所有业主、住户、商户及物业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小区噪音管理,降低噪音污染,营造安静、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第二章噪音污染源管理第四条限制噪音产生时间:1. 住宅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装修、施工等活动。

2. 商业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限制噪音产生强度:1. 噪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 装修、施工等活动产生的噪音不得超过75分贝。

第六条噪音污染源管理措施:1. 业主、住户、商户应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减少噪音产生。

2. 物业服务机构应加强日常巡查,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3. 物业服务机构应定期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噪音投诉处理第七条业主、住户、商户发现噪音污染问题,可向物业服务机构投诉。

第八条物业服务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采取以下措施:1. 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2. 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整改,降低噪音强度;3. 对情节严重的噪音污染行为,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物业服务机构应做好噪音投诉记录,包括投诉时间、投诉人、投诉内容、处理结果等。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积极举报噪音污染行为的业主、住户、商户,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一条对违反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的业主、住户、商户,物业服务机构可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责令整改,恢复原状;2. 通报批评;3. 限制或禁止其在小区内从事产生噪音的活动;4. 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物业服务机构负责解释。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产生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职责1.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 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承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 控制噪声源(1)工业噪声:企业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原材料,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建筑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3)交通运输噪声: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车辆管理,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噪声排放。

2. 环境噪声监测(1)环保部门应定期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污染状况。

(2)单位和个人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1)企业应配备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1)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与处罚1.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2. 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3. 对举报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范围本程序使用公司内在生产、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处范围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部室、生产车间负责本部室、车间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____公司存在的注意噪声源:a)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煤气风机、振动筛、各类泵等。

b)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c)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d)其它4.2噪声的控制措施4.2.1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c)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d)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4.2.2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公司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4.2.3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第1篇】噪声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小学绿色网吧管理制度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前厅部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第2篇】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噪声的监测施工噪声的监测项目平安环保部负责对施工现场举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测试记录。

a) 测试的时光:结构、装修等各施工阶段,于施工开头后3 日内举行1 次;各阶段施工正常举行后再举行一次, 测量时光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为在22 时以后举行。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安宁、建设和谐社区,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严格控制噪声排放,降低噪声污染水平。

2. 保障居民休息、学习和工作的环境质量。

3. 加强对噪声环境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 提高社会公众的噪声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5. 不断完善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三、管辖范围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市所有噪声源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厂、施工工地、交通运输等。

四、责任部门1. 市环保局负责全市范围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2. 区县环保局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3. 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噪声环境管理任务。

五、管理措施1. 噪声源的排放控制(1) 全面落实噪声源的排放控制标准,对于超标排放的噪声源,责令限期整改,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在建设项目中,噪声源应符合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应在规定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

(3) 对于交通工具的噪声污染,加强对车辆、船舶等的技术管理,防止噪声超标排放。

(4) 对于存在严重噪声污染的产业企业,要加强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

2. 噪声管控区划(1) 根据城市规划和噪声环境状况,划定不同噪声管控区域,分级管理。

(2) 噪声管控区划依据噪声分贝等级和噪声源类型进行划分,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

3. 噪声源监管(1) 加强对噪声源的监管,确保其噪声污染达标。

(2) 建立噪声源排查制度,定期对可能存在的噪声源进行排查,并进行整改。

(3) 对于违规排放噪声的噪声源,积极追究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

4. 噪声环境监测(1) 建立噪声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范围覆盖全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对于噪声环境监测结果异常的地区,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物业噪音监督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噪音监督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噪音污染的监督管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小区环境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范围内所有噪音污染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监督。

第二章监督管理范围第四条本制度监督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噪音污染:1. 住宅楼内噪音:如大声喧哗、电视音量过大、音响设备音量过大等;2. 商业噪音:如商店音响、广告宣传、装修施工等;3. 公共设施噪音:如电梯、水泵、空调等设备运行噪音;4. 娱乐场所噪音:如KTV、酒吧、棋牌室等;5. 宠物噪音:如狗吠、猫叫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第五条物业管理公司职责:1. 制定噪音污染监督管理方案,组织实施;2. 对噪音污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噪音问题及时制止;3.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并向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4. 对噪音污染投诉进行处理,协调相关责任方解决;5. 对违反噪音污染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六条业主委员会职责:1. 监督物业管理公司执行噪音污染监督管理制度;2. 组织业主对噪音污染进行投诉、举报;3. 对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噪音污染投诉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1. 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噪音污染监督管理;2. 组织社区居民宣传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3. 对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噪音污染投诉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业主职责:1. 遵守国家有关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2. 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噪音污染监督管理;3.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第九条物业管理公司应当采取以下监督管理措施:1. 加强噪音污染巡查,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制止;2.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并向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3. 对噪音污染投诉进行处理,协调相关责任方解决;4. 对违反噪音污染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会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三级标准。

3 职责3.1 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 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 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工作内容4.1 主要噪声源:4.1.1 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 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4.2 生产活动噪声控制:4.2.1 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 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 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 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 运输车辆噪声控制4.3.1 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4.3.2 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 安环部至少每____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 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 相关文件5.1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Y/QES-P-105.2 《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CY/QES-P-215.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Y/AH-W-0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6 记录6.1 《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R-P21-8是指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管理和控制噪声环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噪声作业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作业人员、机械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和控制噪声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有效降低噪声作业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对于已经存在的噪声设备,将采取技术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辐射。

第五条公司将加强对员工进行相关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培养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确保员工能正确使用噪声防护设备。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公司将成立噪声作业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公司将聘请专业噪声防护顾问,提供科学可行的噪声防护方案,对噪声设备进行检测与评估。

第八条各部门应配备专职的噪声防护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噪声防护工作的组织和执行。

第九条公司将注重员工噪声防护技能的培训,使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噪声防护设备和工具。

第三章噪声防护设备第十条公司将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提供个人噪声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

第十一条公司将根据各岗位的噪声程度和工作环境,提供适宜的噪声防护设备,确保员工的个人防护水平。

第十二条员工在噪声作业时应佩戴噪声防护设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公司将定期对噪声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噪声作业风险评估第十四条公司将对所有噪声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声级测量、工作环境分析等。

第十五条噪声作业的风险评估结果将根据不同等级划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制度,以确保噪声作业的安全和卫生。

第五章噪声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噪声作业的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作业,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产生超标噪声。

第十八条噪声作业过程中,应确保通风设备和其他噪声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噪声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噪声防护。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噪声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建立安静、和谐的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危害,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1. 控制噪声产生源,保持环境安静;2. 进行噪声治理,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意识。

三、噪声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噪声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工艺操作、机械振动、交通车辆、建筑施工等。

四、噪声限值标准根据噪声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以下噪声限值标准:1. 室内噪声限值标准:1.1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主要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35分贝;1.2 住宅区内居民户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40分贝;1.3 其他室内空间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室外噪声限值标准:2.1 住宅区内白天的噪声限值为55分贝,晚上为50分贝;2.2 商业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的噪声限值为60分贝;2.3 道路交通噪声限值按照《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定》执行;2.4 其他室外区域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噪声管理措施1. 建设噪声隔离设施:对产生噪声源的设备或设施进行隔离,采取隔音、吸音措施,减少噪声传播;2. 控制噪声产生源:对设备和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采取静音技术,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避免设备老化和不正常运行导致噪声增加;4. 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在噪声源周围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减少噪声的传播;5.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水平;6.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噪声管理制度,对噪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六、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噪声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1.口头警告;2.书面警告;3.罚款;4.停产整顿;5.吊销许可证。

七、宣传教育和培训本单位将定期进行噪声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意识,确保大家共同遵守噪声管理规定。

工地扬尘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扬尘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扬尘噪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地扬尘噪声污染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建筑工地的扬尘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地扬尘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行绿色施工,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第四条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建筑工地扬尘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扬尘污染防治第五条建筑工地应实行绿色施工,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六个100%”:(一)必须进行围挡封闭,不准敞开式施工;(二)必须进行洒水抑尘,不准干洒式施工;(三)必须进行物料覆盖,不准裸土、砂石等物料暴露;(四)必须进行绿化美化,不准随意砍伐树木;(五)必须进行警示标志设置,不准缺少安全警示标志;(六)必须进行施工铭牌和隔离护栏设置,不准缺少施工铭牌和隔离护栏。

第六条建筑工地应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抑尘,并根据气象条件调整洒水频次。

第七条建筑工地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污染,如采取密闭运输、清洗车辆等措施。

第八条建筑工地应合理设置施工物料堆放区,并进行物料覆盖,防止物料露天堆放产生扬尘。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第九条建筑工地应选用低噪声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设备,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第十条建筑工地应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排放,如设置隔音罩、隔音墙等。

第十一条建筑工地应在夜间施工时,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如调整施工时间、使用低噪声设备等。

第十二条建筑工地应加强施工人员噪声防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噪声防护意识。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各方的环境保护责任。

第十四条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应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自查,确保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

室外噪音管理制度范本

室外噪音管理制度范本

室外噪音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社区安宁、美好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噪音定义与标准2.1 本制度所称噪音是指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

2.2 噪音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排放标准执行。

第三条噪音排放规定3.1 各类户外活动产生的噪音,应符合国家噪音排放标准。

3.2 音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

3.3 在特定时段内,禁止产生超过规定分贝数的噪音。

特定时段包括:(1)夜间:晚上22:00至次日早上7:00;(2)考试期间:高考、中考等国家考试期间;(3)其他需要指定的时段。

第四条噪音管理措施4.1 居民在户外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噪音排放规定,尽量降低音量,避免对邻里造成干扰。

4.2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加强对噪音排放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

4.3 居民对噪音污染有权提出投诉,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及时处理,确保居民合法权益。

4.4 违反本制度造成损失的,由噪音排放者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活动申请与批准5.1 需要在社区范围内举办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活动,如群众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须提前向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交申请。

5.2 申请内容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数及可能产生的噪音情况等。

5.3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收到申请后,应对活动可能产生的噪音影响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

5.4 获得批准的申请人应遵守物业公司提出的相应要求和限制,确保活动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六条违规处理6.1 违反本制度的,由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进行制止,并责令立即改正。

6.2 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6.3 拒绝配合管理的,可采取强制措施,如断电、断水等,直至违规行为停止。

第七条宣传教育7.1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加强对噪音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轻噪声对员工的危害,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维护、清洁等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噪声防护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条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控制噪声风险的发生;(二)科学评估,合理设置噪声防护标准;(三)采取技术措施,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四)个体防护与集体防护相结合,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六)监督检查,改进噪声防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章噪声评估与监测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进行定期监测。

第六条噪声评估包括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噪声指标的测定、噪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内容。

第七条噪声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

对于超过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还应进行专项监测。

第八条噪声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噪声监测技术标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

第九条对于监测结果超过国家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企事业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露点或隔离噪声源。

第三章噪声作业防护措施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噪声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方案。

第十一条噪声作业防护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

第十二条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二)加装隔振、隔音设备;(三)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噪声产生;(四)改进工作方法,减少员工的暴露时间;(五)合理布局、隔离噪声源;(六)提供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健全噪声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设立噪声防护专职人员;(二)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三)定期检查、维护噪声防护设备;(四)建立噪声作业台帐,记录噪声作业情况;(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噪声事故的应对措施。

房屋装修噪音管理制度范本

房屋装修噪音管理制度范本

房屋装修噪音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房屋装修噪声管理,保障相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住宅小区的正常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装修时间规定1. 房屋装修作业时间:每日装修时间不超过规定的工作时间,一般为早上8:00至中午12:00,下午14:00至晚上18:00。

2. 特殊情况下,如需在规定时间之外进行装修作业,需提前向物业管理单位申请,并取得相邻权利人的书面同意。

第三条装修作业噪声控制1. 装修单位在进行装修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避免对相邻权利人造成影响。

2. 禁止在室内装修作业中使用高音量工具,如电钻、切割机等,确实需要使用时,应采取隔音措施。

3. 装修单位应合理布局装修作业区域,避免噪声传播到相邻房间或户外。

第四条装修作业垃圾处理1. 装修产生的垃圾、废料应按照物业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和方式进行堆放和清理,不得随意堆放在公共区域。

2. 装修垃圾应及时清理,避免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第五条装修作业安全防护1. 装修单位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2. 装修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第六条相邻权利人的义务1. 相邻权利人应遵守房屋装修相关规定,配合装修单位进行装修作业。

2. 相邻权利人如对装修噪声有异议,应及时与装修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第七条监督管理1. 物业管理单位应加强对房屋装修噪声的监督管理,确保装修作业符合相关规定。

2. 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对装修作业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

第八条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物业管理单位有权责令停止违规行为,并要求整改。

2. 违反本制度造成相邻权利人损失的,装修单位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条争议解决1. 因房屋装修噪声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投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社区环境,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内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家庭娱乐噪声、硬件设施噪声、公共场所噪声、街面服务业噪声等。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分工负责,协同治理;(三)宣传教育,提高意识。

第四条管理职责(一)社区管理部门负责噪声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二)居民应当遵守社区噪声管理制度,自觉减少噪声污染;(三)相关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采取措施,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五条家庭娱乐噪声管理(一)家庭娱乐活动应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在夜间及休息时间影响他人;(二)家庭娱乐噪声应在室内进行,避免影响室外环境;(三)高音响活动如家庭舞会、卡拉OK等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对相邻居民造成影响。

第六条硬件设施噪声管理(一)小区内的水泵、变配电设施与居民楼应分离设置,并符合规范要求;(二)小区内的水泵、变配电、电梯等设施应定期检修、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噪声;(三)对产生噪声的设施应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七条公共场所噪声管理(一)禁止在公共场所设置高音喇叭;(二)禁止商贩在公共场所进行叫卖;(三)禁止居民和其他人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四)居民在楼道内应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注意脚步音响,防止产生噪声。

第八条街面服务业噪声管理(一)街面服务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二)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应在室内进行,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三)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音响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九条处罚措施(一)违反本制度的,由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二)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社区管理部门所有。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小区居民的安宁、美好的生活环境,使居民享受到充分的休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噪声管理原则2.1 小区内的噪声排放应遵循合理、合法、文明的原则,不得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2.2 小区居民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噪声治理。

第三条噪声排放规定3.1 居民在收听广播、收音机、电视或进行娱乐、聚会、卡拉OK等活动时,应尽量降低音量,户外音响度以不影响邻里投诉为主。

3.2 每日22:00至次日7:00期间,户外音响度不得大于30分贝,如造成邻里投诉,物业服务中心有权予以制止。

3.3 每日12:00至14:00、18:00至次日8:00禁止进行装修活动,如确需装修,应提前向物业服务中心申请,并遵守装修管理规定。

3.4 小区内禁止机动车辆鸣笛,以免产生噪声污染。

3.5 居民不得携带宠物在楼宇内流窜,避免对其他居民造成干扰。

第四条噪声治理措施4.1 物业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小区噪声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4.2 物业服务中心可设立禁止喧哗区域、禁止施工时间等管控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4.3 物业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电梯、水泵、变压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污染。

4.4 对于违反噪声排放规定的居民,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并可视情况给予警告或处罚。

第五条居民义务5.1 居民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对其他居民造成的噪声干扰,应主动停止排放,并承担相应责任。

5.2 居民应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中心进行噪声治理,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宁环境。

第六条违规处理6.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居民,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并可视情况给予以下处罚:(1)警告;(2)罚款;(3)暂停使用相关设施;(4)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

6.2 居民对物业服务中心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地噪音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噪音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噪音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地噪音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建筑工地、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建设活动中的噪音污染防治。

第三条工地噪音污染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四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共同参与工地噪音污染防治工作,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阶段,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工地噪音污染进行评估,并编制噪音污染防治方案。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降低噪音排放。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隔声屏障、隔音窗等隔音设施,减少噪音传播。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采取降尘措施,如洒水、覆盖、绿化等,防止扬尘污染。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和节假日进行产生噪音的作业。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倡导文明施工。

第三章监测与评估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工地噪音污染进行监测,确保噪音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噪音污染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工地噪音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本制度的,由相关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工地噪音防治管理制度旨在从源头上减少噪音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宁静。

噪声污染工厂管理制度范本

噪声污染工厂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维护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噪声污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噪声污染源的管理,包括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工作场所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噪声污染源的管理,降低噪声污染,保障员工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责任第四条厂长对本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定期对噪声污染源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七条生产设备管理(一)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应采取隔音、减震、降噪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产生。

(三)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

第八条工艺流程管理(一)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噪声产生。

(二)对噪声较大的工艺环节,采取隔离、隔音等措施。

(三)对产生噪声的物料,采取封闭运输、处理等措施。

第九条工作场所管理(一)对噪声较大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

(二)对员工进行噪声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噪声污染的认识。

(三)为员工提供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第十条检测与监测(一)定期对厂区内噪声进行监测,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二)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噪声污染源,制定整改措施。

(三)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效果。

第四章噪声污染防治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未履行噪声污染防治职责的部门和个人,按以下规定追究责任:(一)对未履行噪声污染防治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

(二)对未履行噪声污染防治职责的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厂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条为了维护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保障业主、租客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小区内禁止有以下噪声行为:
1、高音量放音乐,喇叭广播;
2、噪音机械、工具作业,如电钻、榨汁机等;
3、吹口哨,大声喧哗;
4、在楼道、楼层大声嬉戏;
5、室内装修施工、电梯维修等产生的噪音。

第三条对于违反噪音管理制度的业主、租客,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首次违规,物业将口头警告并告知不得再犯;
2、再次违规,物业将发通知书,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如不听从整改将面临相应处罚;
3、多次违规,物业将根据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具体措施包括:罚款、
通报批评等。

第四条物业管理部门对小区的噪音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如发现噪音超标情况,责成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第五条业主、租客应该积极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对于噪音问题进行积极的监督和通报。

第六条物业管理部门对于噪音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估,并对违规者进行通报。

第七条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权益,对于恶意扰民行为的业主、租户,物业有权利对其进行从轻到重的处罚,最终可以启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第八条对于常年有严重噪音问题的业主,物业有权对其进行责任追究,甚至取消其业主身份。

第九条本噪音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我所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噪音管理制度的范本,希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维护小区良好的居住环境。

噪声污染责任制度范本

噪声污染责任制度范本

噪声污染责任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生活秩序,防治噪声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噪声污染的认定本制度所称噪声污染,是指噪声排放者排放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行为。

第三条噪声污染责任噪声排放者应当对其排放的噪声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

噪声排放者是指在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产生噪声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排放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技术;(二)在声源处安装隔声、吸声、消声装置;(三)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隔声、吸声、减震处理;(四)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经营活动的时间,避免在夜间和节假日等敏感时段产生噪声;(五)其他防止噪声污染的措施。

第五条噪声污染防治监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宣传、贯彻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二)制定和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计划和措施;(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四)对噪声污染案件进行查处;(五)其他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噪声污染投诉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噪声污染行为有权投诉、举报。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举报后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举报人。

第七条法律责任违反本制度规定,产生噪声污染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纠纷解决因噪声污染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施行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6803 噪声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噪声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 管理规定
4.1管理处存在的主要噪声源:
--- 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空调、厨房设备等。

--- 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 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 其它。

4.2噪声的控制措施
4.2.1 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尽量减少各种机电设备运转的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脂),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
工作。

d)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循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车辆、机械设备,
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管理处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f)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提高路面质量,在相关路段设置隔音屏障。

4.2.3养护、其他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
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
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减少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注意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减少各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在购置新的车辆及设备时,应进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减少噪声的排放。

4.3 接受者的防护
4.3.1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3.2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 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