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家之道(六)(一)
“六”在儒释道经典与俗语中的含义
“六”在儒释道经典与俗语中的含义
俗语:六六大顺。
6的谐音就是溜、顺溜的意思。
两个6就是大顺溜的意思。
儒家:易经六爻。
其中阳爻称作九,阴爻称作六。
坤卦6爻皆阴(皆六),六有顺从九之意。
乾卦6爻则代表人生的六个基本阶段:1、潜龙勿用,2、见龙在田,3、终日乾乾,4、或跃在渊,5、飞龙在天,6、亢龙有悔。
圣人六个阶段。
1、十五有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不惑,4、五十知天命,5、六十耳顺,6、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家:六贼。
由人的眼、耳、口、鼻、身、心产生的六种情绪,即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道家认为是这六种情绪是人修行的六大障碍。
佛家:六道轮回。
1、天,2、阿修罗,3、人,4、畜生,5、恶鬼,6、地狱。
六度(六波罗蜜)。
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这是到达觉悟彼岸的六个最佳方法。
其中又以般若(智慧)最为重要,它贯穿于其他五度(波罗蜜)中。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
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
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
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
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
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
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
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
(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
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
(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
”(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
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
”(4)放:赵注云:“至也。
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
”(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
(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
”(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
”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
儒家心理学思想
儒家⼼理学思想2019-05-14摘要:历代儒家⼤师⾮常重视写作论⽂对⼈性和⼈的⼼理规律的探讨,在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理学宝藏。
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挖掘和整理。
关键词:儒家;⼼理学思想;中庸之道⼀、儒家⼼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将散见于《⼤学》、《中庸》、《论语》、《孟⼦》、《荀⼦》等及历代⼤儒著述中的儒家⼼理学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个⽅⾯:(⼀)尚志儒家⾮常推崇“尚志”教育。
孔⼦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认为“志”,对于个⼈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个⼈⼀⽣功业的⼤⼩,不仅取决于才,更取决于志。
张载曾经⼀针见⾎地指出,“志⼤则才⼤,事业⼤,故⽈‘可⼤’,⼜⽈‘富有’;志久则⽓久,德性久,故⽈‘可久’,⼜⽈‘⽇新’”,认为志向远⼤恒久是事业、才能以及品德发展的根本保证。
儒家不但重视⽴志要远⼤、恰当,⽽且重视“养志”,即⽇常⽣活中不要过于着重物质利益的得失和虚名的毁誉,要追求精神志向的⾼远,做到得失不计于⼼,万物不萦于怀。
诸葛亮将之概括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在实施志向的漫长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苏轼《晃错论》中说:“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些不朽的名句,都说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品质对于实现远⼤的志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知⼈对⼈的甄选在古代称为“知⼈”。
知⼈是⽤⼈的基础。
儒家⾮常强调知⼈的重要性。
中国最古⽼的历史⽂献《尚书》被历代儒家奉为经典,其中就明确提出知⼈的必要性:“知⼈则哲,能官⼈”,意即只有聪明睿智的⼈,才能了解别⼈,才能⽤⼈得当。
汉魏时期的刘劭在《⼈物志》序⾔中也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
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
知⼈诚智,则众材得其序,⽽庶绩之业兴矣。
”意思就是说,善于知⼈是圣贤聪明智慧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可贵的品质。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其诗文中的道家出世思想占了主流,他向往淡泊无争的世事,憧憬心中的理想世界,并且开创了中国历代文人承载思想的港湾——“桃花源”,在仕途不如意时即心向往之。
其诗文中的这一思想已被历代评论家论述尽致,而其思想中蕴含的儒家入世思想却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家学渊源,少年时的读书经历决定了陶潜身上有浓重的儒家入世思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地位显赫,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
但是到陶渊明那儿,家运已经衰微,他九岁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少以清操知名”,对陶渊明影响很大。
孟家藏书丰富,《庄》《老》和《六经》、神话之类图书一应俱全,为陶渊明从小接受儒道两种思想提供了可能。
而陶渊明从小就“好读书”,从书中获取了丰厚的滋养。
曾经显赫的家世,世代仕宦的家庭环境,奠定了他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基础。
陶渊明的家世背景让他认同儒家思想,而他年少时的读书经历让这种认同更加稳固。
他在《饮酒》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可见,他年少时的兴趣爱好是儒家经典,而我们知道,一个人少年时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
何况,陶渊明读书非常刻苦,以至于废寝忘食:“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直至现在,这仍是一种读书的至高境界。
那么,陶渊明这么用功读书,有什么收获呢?他又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还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存高远、陶然自得而胸怀天下,这时的陶渊明,俨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
二、陶渊明曾五次为官,又五仕五退,可见他想通过仕途实现他的理想既然胸中怀有如此志向,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开始还是为实现这一理想做过努力的。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
这是他第一次为官,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出身庶族的他很受轻视,于是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之后,直到公元400年,他才去桓玄手下当了个属吏。
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
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
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
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
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
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
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儒家圣贤:孔子四门十哲七十二贤(图)
儒家圣贤:孔⼦四门⼗哲七⼗⼆贤(图)儒家圣贤:孔⼦四门⼗哲七⼗⼆贤(图)儒家思想,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法宝。
----- 诸葛长青儒家思想,是国家的重要法宝。
春秋以来,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我们的儒家思想。
如何学习儒家思想?诸葛长青认为,要按照孔夫⼦所⾔“学⽽时习之”。
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不是为了知识享受,⽽是⽤来应⽤的。
儒家的处世之道是:“穷则独善其⾝,达则兼善天下”。
儒家的核⼼是:“仁”,有爱⼈之⼼,可得天下⼈⼼。
儒家的⽬标是:“修⾝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当有所作为。
我们来看看儒家的“四门⼗哲七⼗⼆贤”。
⼀、儒家“四门”四门是指:孔门四科,也便是“⽂、⾏、忠、信”四个⽅⾯学问。
诸葛长青:孔⼦弟⼦们整理学问的时候,孔⼦说可以分为这四个⽅⾯,这四个⽅⾯,概括了孔⼦的全部学问。
1、⽂:知识⽂化。
此科⽬传授弟⼦古今⽂化知识。
2、⾏:实践德⾏。
此科⽬教育弟⼦社会⽣活中如何实践德⾏。
3、忠:忠诚仁义。
此科⽬教育弟⼦如何忠君敬友、孝⽗母、和家庭。
4、信:诚实守信。
此科⽬教育弟⼦如何守信树威信、赢得民⼼。
⼆、孔门“⼗哲”“⼗哲”:⼗哲是孔⼦门下最良好的⼗位学⽣。
他们知识、学问、⼈品、道德都很优秀,排在前⼗位。
这⼗名优秀学⽣是:⼦渊、⼦骞、伯⽜、仲⼸、⼦有、⼦贡、⼦路、⼦我、⼦游、⼦夏。
诸葛长青:他们德才兼备,是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哲⼈。
1、⼦渊颜回,姓颜名回,字⼦渊,亦称颜渊,⽐孔⼦⼩三⼗岁,鲁国⼈。
颜回出⾝贫贱,⼀⽣没有作官。
孔⼦赞叹说:“颜回真是难得啊!⽤⼀个⽵筒吃饭,⽤⼀个⽠瓢喝⽔,住在陋巷⾥。
要是⼀般⼈,⼀定忧烦难受,可颜回却安然处之,没有改变向道好学的乐趣!”颜回敏⽽好学,能闻⼀知⼗,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欣赏和喜爱。
因此被列为孔门四科⼗哲(德⾏科)之⼀。
由于颜回是孔⼦最得意的学⽣,所以⾄三国魏正始元年(224年)祭孔时开始以他为配享从祀之例。
唐⽞宗开元⼋年(720年)被封为“亚圣”。
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
儒家 道 术 -回复
儒家道术-回复
什么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源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
儒家思想以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为核心,强调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倡尊重和平衡。
首先,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修养。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最高的境界。
在儒家思想中,道德被认为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础,人们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反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儒家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友爱乡亲等,但他们也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
儒家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通过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来实现的。
儒家主张以仁爱、和谐和忠诚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石。
在儒家思想中,不同的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需要相互尊重和合作。
儒家提倡君子之道,即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塑造一个高尚的社会。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儒家注重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均衡发展,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儒
家的教育观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制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通过道德修养、社会和谐和教育的实践来实现人类的最高境界。
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教育、道德和社会制度,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何为中庸之道
何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不作为,⽢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
有⼈认为,保持中⽴就是中庸,甚⾄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
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之道,它是很注重⼈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不仁,⽽是量⼒⽽⾏。
余⽣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
中庸之道最初由孔⼦提出,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今已是⼀种很重要的道德观。
宋代儒学⼤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极”。
我理解中庸,最重要的⼀点就是,在做⼈、做事、做企业中,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要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制宜,⼒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中庸是需要变通的,不能应循守旧,照本宣科,⽤哲学来说就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庸之道办事,就是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避免盲⼈摸象,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对适当的对象,⽤适当的⽅式,做适当的事情。
适当才是最重要的,咱不要求最好的,只要求最合适的。
知道企业最想招什么⼈吗?是要招最合适,⽽不是最优秀的。
⼀个⼯作,⾼中⽣能做,博⼠⽣也能做,达到的效果是⼀样的,企业肯定会要⾼中⽣,因为⾼中⽣对企业的要求会更低,企业的成本会更少。
这⼀点在找对象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如果你不够优秀,不要找⽐你优秀很多的对象,那样你会驾驭不住,⼀定要找个最合适的,谈恋爱,还真得讲究中庸之道。
“执其两端,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这个按我的理解就是,你⾸先得搞清楚这两端是什么,这两端呢,就是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
这两个极端我们都是不能取的,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我们⼀定能找到那个协调点,我们就⽤其“中”。
这个是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两端的情况下,去做着两端的协调,从⽽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儒家
特征
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为经典; 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经典典籍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 现代化的障碍。
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 而》)。但是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称之为“微言大义”。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 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有教无类
互敬互信 仁而有序
重义轻利
微言大义
格物致知
参见:正统、道统、法统、大一统、天命论、君君臣臣、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华夷之辨、君臣大义、尊王 攘夷
孔子学说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的学说。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 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 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 各种宗教仪式。他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胡适《说儒》中,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 声”。而正是这个将儒释为柔,引来许多不同的说法,甚至于立场截然不同的大辩论。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作者:赵金地来源:《商情》2019年第16期【摘要】本文梳理了儒家的君子观念,指出何为“君子之道”,即要求人具有理想化的人格,坚持社会责任和道义至上,坚持义大于命、公大于私、德大于智。
【关键词】“君子不器” 儒家君子之道一、儒家经典中的“君子”内涵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统治者和贵族,与平民相区别,虽然也有文献记载了对“君子”道德修养的赞美,但春秋之前,教育是与社会地位挂钩的,少数社会地位高的人才能接受教育,进而关心公德而非私利,因而君子之“德”离不开君子之“位”,没有地位的平民虽然没有社会道德可言,但也不具有道德上的贬义。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大批“有德无位”的人和“有位无德”的人,“君子”一词所指代的对象逐渐从统治者和贵族阶层转变成为“有德者”,而孔子是将君子概念从“位”向“德”转化的关键人物。
在孔子看来,政治地位与贵族身份是无关紧要的,能够承载道德理想、践行道德规范的人皆可称为“君子”,与之相对的“小人”不同于春秋之前的“小人”,往往具有道德上的贬义。
总而言之,“君子”在汉语语境中,从早期的身份地位指称转变成了道德人格指称,从具体阶层身份概念变成了抽象的人格概念,指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儒家在这一思想转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孔子始赋予君子抽象的道德人格意义后,被后世的儒家弟子大力推崇和不断结构,“君子”因而脱离了单独的概念,而成为一套内涵丰富的哲学理论体系。
朱承(2017)指出,在儒家学说中,“君子”是在约束意义上造就的,是一种人格理想的信念和“符号”。
在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社会中,“君子”是社会共同体中的精英,既能引领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也是共同体成员的道德楷模。
二、何为“君子之道”我们重新回到“君子不器”这句话,以“器”喻人,指那些只求“利”不讲“义”的人,而“君子之道”要求人在追逐“利”必须符合“义”的规范。
故而,“君子之道”可以说是“君子不器”的升华,要求人具有理想化的人格,堅持社会责任和道义至上,懂得调和义与命、公与私、德与智。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精)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作者:陈寒鸣时间:2007-11-25 13:02:00儒家在中国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不仅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各以其自身立场阐发各自的儒学思想,而且儒学宏富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演变亦使研究者对儒学的了解颇感困惑,从而引发了许多误解和争论。
其实,无论儒学经历过多少时代,我们对儒学的理解首先应该弄清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学的目的、儒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此契入最应紧紧扣住经世精神及其意义来了解、体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
一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
所谓“经世”,即“经世致用”。
“经世”有时写作“经济”,即“经国济世”,意义相同。
“经世”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达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
“经世”概念最早见之于《庄子·齐物论》,其言有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对于这里提到的“经世”一词的含义,学者说法不一,如章太炎认为应解作“纪年”(1);梁启超则以济世致用之义视之,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为诸生订立学约十条,其中第九条即为“经世”,并解释道:“庄生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
凡学焉而不足为世用者,皆谓之俗学可也。
”(2)查“经世”一词,历史上也有用为“入世”的同义词,以与佛教“出世”观念相区别,如南宋陆九渊谓:“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
”(3)故近世学者有认为庄子之言是“由道家出世的观点,反衬出儒家的入世精神。
”(4)庄子“经世”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姑且可以置之不论,但经世观念确实代表着儒家入世和通过为政以达到致天下于太平、登万民于圣域的态度与抱负。
儒家的经世并不是因职责所需而体现的。
刘师培认为儒家的经世精神渊源有自: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亲民治事、化民成俗本为司徒应有天职,儒家由此转化而成学派。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展开全文要想区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
就要从代表人物主张说起。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1、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
同意对礼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创新纳仁入礼。
所谓仁,仁者爱仁,把人当人看待,体现了对人格尊重的思想,提倡德治,泛爱众,节用而爱人。
尤其反对人殉制度,不满于过分剥削和滥用刑罚。
2、哲学上,摇摆于唯心唯物之间,宣扬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天没有意志。
生而知之者上也,强调任何人的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
3、教育上,主张教学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求触类旁通,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提倡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讲究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能够诗意盎然的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子思之门徒,子思孔子之孙。
1、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君经反复劝谏而不听,可以更换。
平等看待君臣关系,臣子没有天生的服从和隶属义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建议统治者,保民而王。
谴责虐民、残民。
使民有恒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行劳役地租性质的,井田制。
提倡用分工不同证明压迫剥削的合理性。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哲学上,宣扬性善论和良知论。
人本具有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若扩充善念,人人可以为尧舜。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谓学习要反求于内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认为理性思维高于感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另外,儒家讲究,不偏不倚、中规中矩,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集大成者为庄子。
庄子,主要渊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
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成主观唯心论,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成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儒家 道 术 -回复
儒家道术-回复什么是儒家?儒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哲学体系,涉及伦理、教育、政治和道德等多个方面。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义、智、信。
儒家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以及政治的稳定。
儒家注重培养君子,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修养来改进个人和社会。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讨论儒家的三个关键要素:儒家的道、儒家的术和儒家的理念。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儒家的道。
儒家的道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培养。
儒家的道强调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以及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
儒家的道通过强调个人的正直和谦逊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我们来谈谈儒家的术,也就是实践。
儒家的术包括家庭教育、礼仪和礼节、知识学科等。
在儒家的术中,家庭教育被认为是培养道德和品德的重要途径。
孔子强调孝道,认为家庭是培养人道德修养的基础。
此外,儒家也注重礼仪和礼节的实践,这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社会和谐。
知识学科也被儒家视为提高个人素质和才能的手段。
最后,我们来探讨儒家的理念。
儒家追求的理念是和谐、真实和正义。
儒家认为,和谐是最高尚的目标,而和谐需要个人修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以及政治的稳定。
儒家还认为,真实是价值观和行为的基础,只有真实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正义。
儒家的理念强调个人责任和关怀他人的义务,这是社会和谐和改善的关键。
总结起来,儒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哲学体系,它包括儒家的道、儒家的术和儒家的理念。
通过儒家的道,个人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通过儒家的术,个人能够实践和实现儒家的核心思想。
通过儒家的理念,个人和社会能够实现和谐、真实和正义。
儒家思想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以及政治的稳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仍然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儒家对于理想个人品格和行为规范的追求。
在儒家经典中,孔子和孟子都提出了君子之道的理念,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与修养。
君子之道不仅对个人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指导着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下面将从君子之道的内涵、实践与现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君子之道的内涵儒家君子之道强调的是道德修养。
在儒家眼中,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
仁者爱人,义者守信,礼者尊重礼节,智者明辨是非。
这些道德修养不仅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体现。
通过道德修养,君子可以与众人相处融洽,为社会稳定与和谐做出贡献。
君子之道追求的是自我完善。
孟子提出了“修己以安人”的观点,指出君子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才能为他人带来安宁。
君子应当不断地自我反省与修正,追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同时以身作则,影响他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君子之道还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
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说明君子之道强调的是与他人的交往与关系,君子应该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同时也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儒家君子之道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君子之道的实践需要君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君子之道得以真正体现于现实生活中。
在家庭生活中,君子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表率作用,在家庭中亲和力,尊重父母,关爱子女,和睦相处,遵循礼教,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只有在家庭中实践君子之道,才能在更广泛的社会中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君子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延续传统,传递美德,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君子也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人们看到君子之道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所在。
六艺之为道 一心之为德-马一浮学术思想片论
六艺之为道一心之为德-马一浮学术思想片论二十世纪上半叶,正值战乱频仍,国是蹇难,而致力于“本国学术之独立”的一代中国学人却创造了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辉煌实绩。
国学大师们留下的著作,其恢弘的精神气象和博大精深的学术建构,堪为后学楷模。
马一浮(1883——1967)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他以张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治学宗旨,秉承宋明心性之学,融通儒、道、释,主张各种立于文字的宗教或学问虽有千差万别,但在心性本源上却是殊途同归。
马一浮的主要学术著述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两者皆为1938年抗战避难途中为浙江大学师生讲学稿。
而最详尽地表述其学术思想的,则是1939年9月至1941年5月在乐山乌尤寺创设“复性书院”并任主讲,结集刊行的《复性书院讲录》六卷,以及当时答复院内外问学者书信结集成的《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续编》。
马一浮的学术思想,可用他在《泰和会语》中“六艺之为道,一心之为德”这句话提挈,以下试做阐明。
一、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何为“六艺”?一般认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古代儒家的技艺教育。
马一浮则依据《汉书·艺文志》,以“六艺”特指“六经”,也就是孔子删修并成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尚书》、《礼》、《乐》、《易经》、《春秋》,“经者常也,以道言,谓之经;艺尤树艺,以教言,谓之艺。
”也就是说,六经总括天地万物的根本原则,以之教导人就称六艺。
六艺之教的宗旨,马一浮引《礼记·经解》中孔子的一段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以及《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孔子是从受教的人来说,庄子则是就所教的内容而言。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完整版)孔孟之道
一、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孔孟之道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孔孟两人所共同推崇的“仁爱”学说更是先秦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核心,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对个人品格以及社会道德的最高要求。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建立道德理想是指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和美好的人格,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
人类的道德理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孔子的道德理想反映了他希望提高当代人们道德修养的美好愿望和对高尚社会价值观的向往与追求。
其中,他所创立的“仁学”思想是先秦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核心。
研究“仁学”思想的产生必然要联系到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旧的社会体制逐渐瓦解,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形成,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现象随处可见,贫民百姓更是生活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各地诸侯已彻底脱离了周王朝对其的控制,大一统的局面被日渐强大的地方势力所摧毁。
而孔子作为一名具备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思想家,面对着当前这个礼崩乐坏、在战争阴霾笼罩下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他深刻地意识到了挽救当前所出现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寻求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法,决心要重新整顿社会纲纪,使纷乱无序的社会局面恢复到上下有序,贵贱有别的大一统局面,建立一个稳定正常的社会新秩序。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认为导致这种社会危机出现的其实是人们道德上的缺陷,所以解决当前社会危机的最主要途径便是解决春秋末期的社会道德问题,也就是以实行道德教化为手段,孔子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广大群众接受高尚的道德情操,用这种高尚的价值观念去抑制违反纲纪的行为,让从周天子到庶民百姓无论何种等级的人都能遵守周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
孔子的为学之道(教学设计)
孔子的为学之道【授课时间】:2020年10月30日【授课班级】:【授课类型】:语文【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论语》第一则,通过解读“学”“习”“时”“说”四个字,感悟孔子的求学思想和修身之道。
2.通过分析字源、字形、同源字来解读文字,积累文言词语、文化常识。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儒家的教育思想,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难点】:1.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孔子的求学思想和修身之道。
2.学会通过分析字源、字形、同源字来理解词意。
【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孔子的学习之道学习说(悦)乐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君子与好学的关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你的学习快乐吗?【学生分享】分享交流学1.“学”的内容六艺:(1)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
(2)六种技能:礼、乐、射、驭(御)、书、数(《周礼·保氏》)2.“学”的内核看到金文和小篆,想到什么?【学生分享】“学,觉悟也。
门,尚矇也。
”(《说文》)学习是为了改变蒙昧的状态,学的本质是精神的觉悟。
3.“学”的动力【学生翻译】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孔子追求精神的觉悟。
怎样的觉悟能带来学习动力?联系学生实际举例,只有找到深层的觉悟,才能收获充实和快乐。
“古分享交流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习1.“习”的内核“习,数飞也。
”(《说文解字》)“鹰乃学习。
”(《礼记·月令》)学飞的过程就是“习”,习的内涵是实践。
2.小结读书三境界:记得、晓得、习得。
同学们现在处于哪种境界?【学生分享】通过实践,把知识变为本能的行为。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讨论交流时1.“得时而习”“学”之后,获得实际运用的时机。
何为儒家之道(一)
何为儒家之道(一)何为儒家之道?儒家之道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它以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为代表,通过讲述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展示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儒家之道强调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通过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
儒家之道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学,旨在各个方面构建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社会。
首先,儒家之道着重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个人修身是建立稳定社会的基石。
个人修身主要是指个体要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感悟和实践儒家的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人格魅力,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完善。
儒家观念中的修身要求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克己奉公,以身作则,追求道德的完美。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箴言告诫人们要秉持着良善与公正的心态行事,守住自己的底线,以此来引导周围的人向善。
其次,儒家之道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传统社会,儒家道德体系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认为家庭是传承道德价值观的优质土壤。
儒家通过强调家庭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睦关系,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孔子强调孝道,他认为孝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
在儒家之道中,孝指的是对长辈的尊重、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并在行为上给予长辈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除此之外,儒家还强调了家族的重要性,认为家族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要以家族为单位维系家庭的传统,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第三,儒家之道关注社会治理及思想普及。
在《论语》中,儒家经典描绘了孔子的政治观念和治国理政的原则。
儒家认为,为政之道首先要以德治国,政府官员应以自身的品德和能力来给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并显现自己应有的风采。
儒家之道还提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如礼治思想与法治思想相辅相成,即促进公民间的互相尊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同时,儒家倡导普及教育,强调人人皆可进德修行之门,侧重培养人的创造性、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儒家之道是一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伦理学。
儒家 道 术
在先秦时期,儒家的“道”和“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表现。
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道的使命,但必须以“德”为依据,“仁”为依从通过“艺”来实践。
孟子则进一步强调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室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从而使得儒学成为了一种学术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道”和“术”逐渐分离。
儒家的“道”逐渐被理解为一种遍的道德原则而“术”则更多地关注于具体的政治治理方法和技巧。
总体而言,“儒家之道”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儒家之术”则是实现这些原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两者在先秦时期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但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和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儒家之道(六)(一)七、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家庭的动力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神圣与世俗的两分法非常不适用于儒家传统。
将儒家人文主义刻画为“世俗的”,这是误导性的。
由于儒家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在平常的实践生活中实现的,他们便既是以世俗为神圣,也是通过有关人心的知识来经验天道。
儒家的超越向度绝非一种“全然的他者”,而是与人性密切相关。
严格而论,既然人性天赋,而且人心是人性的定义性特征,人心的充分实现便自然导致人性的体知。
而这也就丰富了对于天道的体知。
在儒家思想中,超越与内在的尝试性整合,驱使我们将儒家的视界刻画为既是人类的,又是宇宙性的。
的确,我们坚持将儒家的视界刻画为天人合一性的,坚持标示人性与天道之间的感通性与统一性。
这一视界的一个逻辑结果便是伦理与宗教的不可分割性。
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如果不能延伸到天道,那么这种道德责任便是不完整的。
让世界更安全更可靠,改善生活的品质,将社会转化为一个道德的社群,这种使命感不仅是人文主义的,它更具有深刻的精神性。
在儒家有关事物的序列中,这种超越向度的自然结果,便是天道内在于人事。
我们知天的渴望以及与天合一的企盼植根于我们对于人类伙伴的义务之中。
除非涉及到家庭、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否则,个人的救赎与解脱,就像是遁世的隐士一样,便只具有单方面和有限的意义。
就现实而言,作为个体,在改善人类状况的逐步培养中,我们或许无法超越当下的环境。
正如孔子所指出的,即便是儒家最伟大的文化英雄和模范,像尧舜这样的圣王,也无法做到泽被众生。
不过,孔子紧接着强调:救赎必须是共同的。
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为人之方也已。
1]在实现一个人的人性的过程中,他人的意义显示出:作为各种关系的中心,圣人境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孔子“为己之学”的理念,标示出一种为了扩展人际关联而深化自我觉识的过程。
孔子“天生德于予”的断言,并非一种个别性的主张。
在儒家传统中,这一点可以毫无疑问地被普遍化而意味着:天赋的“明德”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之中而为我们真实的人性。
此外,孔子将自身界定为传道者,这也是可以普遍化的。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具备反思能力的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
传道是一项共业,是一种集体的努力。
在这样一种崇高的任务中,为了使我们自身成为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儒家会要求我们培养对于基本情感的感受性,这些基本的情感支撑着我们共同的人性,训练我们在国家事务中承担政治的责任和领导,掌握界定一个文明社会的行为准则,滋养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并使我们向着更高的为学层次开放,如此,我们便可以做到真正知天命。
儒家教育包括修身和儒家经典的学习,它是一个人历史地追求人性道路所要凭借的工具。
在儒家传统中,人类并不只是理性的动物,他们是审美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形上学的存有,并且,这些不同的方面是统合为一个整体的。
获得天道就意味着保持这种整体性的人类视野。
可以理解的是,传道需要不断的学习。
一位真正的儒者始终是一位不断学习的学者,并且,做为自然的结果,也始终是一位典范性的人师。
对于儒家这种学者─人师的角色而言,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儒家式家庭的转化,这会导至对整个儒家思想的全息性再检讨。
我们认为,即使从一个多元现代社会的视角来看,儒家对家庭的理解,并非一种有关人际关联的浪漫或多愁善感的断言,而是对永恒的人类处境的极为重要的睿识与洞见,充满着深远的伦理与宗教蕴含。
事实上,我们更认为,正如儒者们所理解的,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家庭具有更大的有效性。
不过,常识提醒我们,即便在最高的文化热望中,背后仍然潜伏着内在的野蛮性。
换言之,一旦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体制中凝结并具体化,任何伟大的传统都会承担许多负面的意义阴影。
在这样一种警示下,让我对于儒家式家庭的心理文化动力提供一种现代的观察。
假如我们根据包括一种有关象征控制的高度政治化了的三纲学说来刻画儒家式家庭,那么,我们必定会感到惊诧:这样一种全然损害弱者、年轻人以及妇女的压制性系统,为何以及如何成功地生存了如此之久。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天真地认为:事实上存在于整个中华帝国始终的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的儒家式家庭,是孟子相互性理念的体现,那么,对于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集中于儒家式家庭的一波又一波的反传统文化的偶像破坏,我们必定又会感到困惑。
儒家式家庭的心理文化动力在于三纲的权威主义与五伦的仁爱之间的互动。
以三纲为权威主义,以五伦为仁爱,这种描绘或许过于简单。
但这种两分法似乎包含了这样的含意:作为政治化了的有关控制的儒家意识型态,虽然三纲有损于人类的繁荣,但由孟子修身理念所形成的五伦,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便不仅是兼容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在纯粹理论的层面上,这种两分性的思考之中,存在着一种有关真理的尺度。
毕竟,三纲的建制是利用儒家价值以维系特定社会秩序的一种蓄意的尝试。
孟子显然不会赞同将五伦的道德教育转变为三纲的意识型态控制。
无疑,将孟子的五伦的内容界定为三纲的逻辑是一种误导,但是,要对三纲具有一种精细的理解,势必涉及到对孟子五伦观念的充分领会。
换言之,虽然我们不能由于三纲的社会后果而错误地诠释五伦,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对于三纲,五伦承担着一种意识型态背景的作用。
从我们现代的观点来看,三纲具有无情的剥削性,基本上基于权力和宰制,并且,做为家庭伦理几乎很难救药。
但吊诡的是,内在于三纲之中的三项原则(等级、年龄和性别),却又是被儒家所完全接受为人类境况之组成部分的。
显然,平等在儒家文化中占据很大位置,但是,与道家的相对主义和墨家的普遍主义相反,儒家接受由等级、年龄和性别这些不可化约的实际所区别分化而出的具体的生活中的人类。
坚持镶嵌在既定人际关联之中的人应当被作为任何伦理反思之出发点,这一点使得儒家对现实状况异常敏感。
即便这根本不意味着儒家不加批判地接受现存的权力关系,就像韦伯所曾经指出的,儒家倾向于“适应”而非“转化”世界。
2]结果,儒家伦理比清教伦理更容易被政治化。
可以理解的是,家庭被儒教国家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单元。
在处理世间的事物中,儒家伦理的现世性使其具有特定的轮廓,这一轮廓明显地不同于其它主要的伦理─宗教传统(尤其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儒家现世的生命取向,使得她认真地对待政治权威,将其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儒家将尊重权威作为一种重要的德性,尽管儒家也常常对现存的种种权力关系予以高度地批判。
这一点是基于儒家对于责任意识的强调,而责任意识更多的是对于领导者(包括少数统治者和文化菁英)而非普通大众的要求。
这里的基本原则是:作为一种个人修身的生活方式,施于自身的规范对于道德和政治的领导来说是一项先决条件。
这种生活方式的明确表现,便是节俭的行为。
对于社会伦理而言,承担其基础功能的更应当是农人随遇而安的生活,而不是商人炫人耳目的消费行为。
儒家知识分子认为是农人而非商人体现了所希望的人生哲学,殆非偶然。
就历史而言,在象征意义上而非实际上,是否传统的中国国家被转化为家庭的扩展形式,或者,是否家庭成为国家的工具,我们在此无须关注这些问题。
但是,将皇帝刻画为“君父”,将地方官刻画为“父母官”,似乎显示出:儒家试图赋予政治话语以一种家庭的向度,这并非不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政治儒家化(有些人更愿意用“礼仪化”)的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使政治与伦理的领域难以区分。
一个人在看起来限制在家庭的私领域中的所作所为,也似乎变得具有政治的意义。
此外,无论在职亦或退任,一位坚定的儒者都将国事视为与家事一样切己相关。
主导家庭关系的伦理自然地具有深远的社会和政治蕴含。
虽然基于三纲之上的主导模式已然丧失了其相当的说服力,但在家庭伦理中,等级、年龄和性别的意义仍然重要。
对于体现在三纲中的权威,如果我们采取一种更为区别分化的看法,我们就会注意道:君之于臣的权威在根本上不同于父之于子的权威。
既然主导君臣关系的原则是义,那么,臣子为了国家的利益向君主抗争,就不但是可以容许的,而且是必须的。
的确,臣子可以以辞官不仕的方式断绝与君主的关系,或者通过组织联合行动(通常要在各个派系的共同许可之下)以更换君主的方式修正君臣关系。
在三纲成为最高原则的汉代,恰恰发生了这样的事件,正是这样的事实表明:作为政治行为的指导原则,儒家有关正义的理念是被付诸实践的。
由义所主导的君之于臣的权威,绝非一种绝对的权威,至多是出于政治稳定性和行政有效性而对于等级制的一种尊重。
而在另一方面,父之于子的权威却是基于一种不可颠倒的生物关系。
对于年龄(正常情况下象征着经验与智能)的尊重是儒家的特色所在,不过,正如我早先已经指出的,年龄本身并不必然要求尊重。
对于作为一种自我实现持续过程的人类繁荣,儒家的关怀驱使父与子投身于个体的修养之中。
父子关系的理想型态是要由爱来滋养的,不过,对于细心照料年迈的父亲来说,儿子的有教养的尊敬感却是一种基础。
实现父子之间丰富的相互感通,更多地是在成年的儿子赡养需要依靠的父亲这种情形下,而不是在于父亲训诫年幼的儿子的权威之中。
与君主之于臣子的权威极为不同,父亲的权威既非外在性的,也不是契约性的。
这种权威由儿子不断增长的受恩泽意识中生发而出。
诚然,尽管在传统中国有完善建立的法律制约,但是就像礼仪化的力量一样,父亲的权威仍然必须为儿子所认可,以便使得这种权威富有成效。
圣王舜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他那不配承当的父亲的权威,唯独存在于舜无可怀疑的诚孝之中。
在维持父亲的权威之中,假如我们无法理解而子的自愿参于,我们便无法充分掌握界定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丈夫之于妻子的权威,来自于父权制的限定,并不具有偿赎的特征。
不过,这里权威的意思既不同于来自于身份的权威,就像君臣关系中所体现的,也不同于来自于年龄的权威,就像父子关系所体现的。
夫妻关系是契约性的,因而也是可以取消的。
儒家承认离婚在某些婚姻关系中是一种不幸的结局。
并没有一种非世间的反对离婚的制裁。
据说孔子本人就曾经离过婚(或者与妻子分开过三次)。
赞同亦或反对离婚的律则是具体性的,并且,这些律则是基于社会的习俗,以便保持家庭的和谐。
儒家式的妻子就像一笔财产一样为丈夫所“拥有”,这种看法并不真实。
妻子的地位不但由其丈夫的地位所决定,而且取决于她自己家世的显赫程度。
其涵义在于,她长久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其子女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交织在一起。
在家政事务的领域内,丈夫的影响力或许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大决断的情况下,譬如为子女挑选家庭教师。
但是,妻子通常在日常情况下行使实际的权力。
我们无须诉诸民间文学以印证这样的事实:即使丈夫始终拥有正式的控制权,妻子也拥有大量的法门去作那些她们认为适宜的事情,或者,她们至少掌握各种各样的方法以使得她们的愿望被知晓。
随着强调家庭和谐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甚至一项政治资本,在家政事务中,儒家式的丈夫会妥善运用妥协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