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重点
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产物)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教育、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学校应该视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过程。
对学生自身的研究就是要确认教育机构力图产生的,学生行为模式中所需要的变化。
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泰勒认为这首先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泰勒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目标从上诉三个来源的分析,这样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的甄选。
{教育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如如何有效的陈述目标。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的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标}3、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映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可能达到的即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习内部引发或产生的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问题。
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6、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 有序的语文课程 • 1、必须的语文素养 • 2、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还要顾及自我发展和学习 需求多方面差异 • 3、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 4、必修课体现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体现基础性和选 择性。通过前者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 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协 调的发展。后者致力于学生有选择的学习,促进有个性的 发展。 • 5、系列编排和模块设计。必修有五个模块,在高一和高 二两个半学期学完。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 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根 据每个系列的目标可以设计若干模块。
• (二)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 性的发展 • 1、应用能力 • 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 通,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 力,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2、审美能力 • 促进知、情、意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 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 3、探究能力 • 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更深刻 的思考和认识,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积极主动的探究未知领 域。
一、对语文的含义的不同理解: “语文”名称出现之后,就有了各种解释: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 +文化、话语+文章、国语+国文等。为此, 叶圣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说明,其大意为: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 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 科‘听’‘说’‘读’‘写’宜并重”。 可见,“语文”是一个多义词,它能指的 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
课程与教学论第2章课程概述
⒋ 从课程的微观种类分析 (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直线式课程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 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 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 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 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隐性课程的本质
隐性课程 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
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
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
课程主体(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者) 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显性课程则是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 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 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第三,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课程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课程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科目、学科、课程的区别
课:有三种含义 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如语文课、数学课等。或 工具课、基础课等。 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如语文课就有许多课组成, 每一课既是全部教材的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 段落。 3.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如上课、下课或 一节课、二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由学生的年龄特点等 情况而定,在中国中小学,一般是35、40、45分钟 不等。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从开发的自主决定权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开 发可以分四个层次:
一是限于课时的课程开发,相当于目前教师的教 案; 二是限于科目的课程开发,即教师可以决定一门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是限于一类科目的课程开发,即几乎所有选修 课程的开发; 四是限于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的开发,即学校中 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2、教学设计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 贯通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一般到个别 2)综合贯通原则 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 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 组合。
3、教学设计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 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他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5、选择学习(教育)经验的内涵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 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 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 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如:5-6年级地理课)和“横向组织”(如:5 年级的地理和历史) 三个标准: 1)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元素” (如:主要概念) 2)序列性:超越连续性,而(对概念涵义)做出 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3)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 五类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 命名;用简单命题(句子)表述事实;知识群。 4)动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 5)态度-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 行动的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话语
1918 年正式出版的《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 域在西方的诞生。
博比特围绕“如何开发课程”这一核心问题来建构课 程理论,他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运用于学校课程之中, 重视效率和控制,将科学等同于效率,把学生视为“机器”, 把学校视为“工厂”,课程开发须遵循某种科学规律进行, 使得学校最终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的“成人”。
课程内容 “七艺” 经院哲学
现实主义课程
说明 “七艺”包括逻辑、修辞、文法研究、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中世纪学校教育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科学知识不再是学校课程的 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神学知识,而经院教育家所写的诸如《忏悔 录》《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著作则成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以涂尔干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倡导现实主义课程,他们要求从 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来思考教育。为了达成使学生“能够适应 政治社会的要求,及将来所处特定环境的要求”,现实主义教育家开
“仁者爱人”的“君子”教育目标观 “为仁由己”“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和
“学”“思”结合的学习观 《诗》《书》《礼》《易》《乐》等经典文献的分类教材
观与内容观 “有教无类”“愤启悱发”和“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观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产婆术”教学法,也称作“苏格拉底教学 法”, “产婆术”主要包含反诘、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并遵循准确设问、适时提 问和渐次推进三个实施原则。
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的理学课程实践。
鸦片 战争 后
儒家人文主 义课程与实 用主义课程
实用主义课程受到重视,课程内容增加“西文”“西艺”,开始开设外语、数学、 格致、化学等人文和科学技术课程。 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仍然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知识是变化的动因” 西方与我国均开展了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逐渐孕育起课程文化学、教学文化学、课程社会学以及教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学研究 在西方,课程与教学文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文化分析”理论和多元文化理论。 劳顿:。。。。,班克斯。。。;
*
(四)“经验” 课程与教学
“经验” 课程与教学,又称“活动”课程与教学。萌动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脱胎而出,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60年代。急剧变革时期,强调“经验” ,是科目主题里成人的经验与儿童自身经验的有机结合;
在 “经验” 课程与教学里,教师,教材和课堂都不再是中心了,课程中各个科目的联络中心也变了, 杜威。。。。p29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2022
*
三、文化及社会基础的基本内涵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可以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我国与美国不同“从社会到个体”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
在美国“从个体到社会”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P40
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及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
第五节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为理解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提供了基础。而这两个过程对于课程工作来说多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学习并理解课程,获得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后课程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心理学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当代甚至决定这课程与教学质量的高低。 西方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 课 程 与 教 学 理 论
第一节历史基础:一,二,三;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二章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新的教育研究成果的不断
涌现,课程将永远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
(三)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1、四个步骤的关系 确定教育目标是出发点
选择教育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主体环节
评价教育计划是课程开发运行的保证
2、地位
20世纪50.60年代课程开发唯一科学的模式。确定 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统合了当时有 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 目标模式具有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当 时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要求等特点。当学生学习 的结果是可预先详述的,并可通过行为加以表现时,
结构要素。可分为3个层次: 最基本的层次由个别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等组成;中间层次可把科目分为若干部分,或以一 学期、一学年为单位的科目;最低层次的结构通常
为课(lesson)、课题(topic)或单元(unit)。
(4)关于课程评价,泰勒认为:
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
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
多种以目标为核心的模式,如塔巴模式、惠勒模式、
坦纳模式
过程模式:是斯腾豪斯提出来的,对目标模式的批
判。《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75)
一、目标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产生
20世纪初,受工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工
家、地方、学区或学校。(必修与选修学科的范围; 各学科的时间分配;要求的标准、具体的目标、学习 内容、评价方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管理 的程序)
微观层次:进入实施领域后的教师的课时计划。 是教师以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
0467课程与教学论_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价值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
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 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 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 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 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思想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塔巴模式:线性 惠勒模式:环状 坦娜模式:立体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地位 20世纪50.60年代课程开发唯一科学的模式。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思路和范围。统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 目标模式具有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当时政治的、经济 的、教育的要求等特点。当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可预先详述的,并可 通过行为加以表现时,这一模式则最为适合。该模式中,学习的内 容相当明确,学生学习的结果十分客观。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的内涵: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了解学生现状(学情) 对比常模找出差距 最开始是片面强调教师自身的人生哲学和教育哲学,忽视学生的作用和 要求。泰勒也在逐步修正。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选择学习经验,五个出发点 学习经验必须能提供学习者有机会去实践目标所含的内容 使学生由于实践该目标而获得满足感 学习经验中所期望的反应,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同一种学习经验也可能产生数种结果(隐性课程)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六)经验
• “经验”的三种通俗解释:一是动词形式,意指经 历,体验;二是名词形式,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 技能;三是哲学概念,指感觉经验,即感觉认识, 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 接触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 初步认识。 • 杜威认为经验思维有三个明显的缺点:第一,它具 有引出错误信念的倾向;第二,它不能适用于新异 的情境;第三,它具有形成思想懒惰和教条主义的 倾向。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从学校课程诞生之日起,直至17、18世纪,这 一段历史时期的学校课程,我们都称之为古代课程。 在我国,这一时期则延续到19世纪末。
(一)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
在我国,从夏商周到清末新式学堂兴办之前, 学校里实施的一直都是古代课程。在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我国的 文化和教育事业影响深刻而久远的主导课程,这就 是“四书五经”和“三、百、千、千”。
• 合理地给课程下定义,首先必须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其次 要有思想和批判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熟谙课程领域的各种事 实与理论。
• 试着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你自己对课程的定义,然后和理论 家们的各种定义相对照,看看你究竟持什么样的课程观。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一)教学内容
•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 教学内容的外延小于课程的外延,教学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 • 除了教学内容,课程还包括怎么教的内容。
(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则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二者是相伴相随的关系。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二)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
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是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 术”,即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音 乐、几何、天文。“七艺”对西方的文化和教育事 业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到了中世纪,教会垄断 了教育,“七艺”的内容被改造为神学的附庸。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即学习经验
§ 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学科维度定义的 解决的问题: 课程的不足。 课程的不足。
§ 出现的问题:实践上很难实行。 出现的问题:实践上很难实行。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 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注重有计划性的活动。 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注重有计划性的活动。
“跑 道”
“Currere”—— Currere”——
“跑的过程” 跑的过程”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 重点在“ 重点在“跑”的过程,也就是说 的过程, “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奔跑” 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 的认识。这样,个体自身的体验、 的认识。这样,个体自身的体验、 对自己经验的认识就成为课程的 重点。 重点。
1.课程定义的方式 1.课程定义的方式 教学要求
§ 1、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
条件下产生的。 条件下产生的。
§ 2、课程定义的层次问题。不同的课程定义,有时是指 课程定义的层次问题。不同的课程定义,
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课程。 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课程。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2 6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课程内容和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8 4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价值观 并列, 并列,是学校课程内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1 5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堂思考
课程是什么? 课程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原始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最古老、最持久的教育内容,是学习课程的源泉)二、学习课程的诞生1.学校诞生后,教育内容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要素。
2.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内容不同中国古代:“成均之学”,内容以乐教为主,‘虞痒之学’,内容以孝的教育为主。
西方:教育内容走向专门化。
(斯巴达:军事体育为主;雅典:不仅有军事训练,还有文化知识教育)3.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季节安排进程三、古代学校的课程1.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三科、圣经四、现代课程的形成1.文艺复兴期间,学科的范围迅速扩大2.17、18世纪,现代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成型为什么现代课程会在17、18世纪正式形成呢?(1)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2)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3)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现代课程的形成特征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地位2.从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六、现代课程的发展1.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2.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了课程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3.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之间的对立4.20世纪50年代,课程开始现代化,具有学术性七、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一)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注: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者潜在课程,主要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的教育活动,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先驱的课程论遗产第一节古典课程论的形成第二节裴斯泰洛齐主义的课程论第三节功利主义的课程论第四节赫尔巴特主义的课程论第五节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第六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课程第一节古典课程论的形成一、人文主义者的儿童观及其教育思想二、古典课程论的创立三、启蒙思想与洛克、卢梭的课程论一、人文主义者的儿童观及其教育思想(一)文艺复兴以前的人文主义从12世纪开始发展的城邦国家,使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文主义是以城邦国家的出现为背景,作为新的思想潮流表现出来的,并在14、15世纪达到了顶点。
人文主义的思想基于“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探究人类的自然,亦即人类的本性。
因此,人文主义是把儿童作为人这一整体进行全面培养为中心课题的。
人文主义儿童观的特点就在于注重儿童本来的自然本性。
1.人文主义的第一个教育宣言人文主义的第一个教育宣言——是由韦杰里奥(P.P.Vergerio,1370—1445)作出的。
他的《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全面地概括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为了实现人类历史上获得的认识与知识的总体的统一性与发挥人类自身的潜力,他倡导“自由教育”,并且据此展开了他的关于自由的主体的全面的人的形成论。
认为教育需有两根支柱——心智训练与身体训练。
他所推荐的心智训练课程是作了大幅度修改的“七艺”。
基本科目是历史与道德、诗歌与音乐、数学、天文学和自然学。
作为身体训练的科目是游戏、体育、军事训练。
但是,他并未系统地论述课程和教学,但他明确表达了人文主义所追求的教育方向。
2.这一时期的其他人文主义代表意大利文学家、历史学家布鲁尼(L.A.Brnmi,1370—1444)着眼于依据古典研究的艺术侧面所具有的培养人的价值。
阿尔贝蒂(L.B.Alberti,1404—1472)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哲学家、建筑家、画家、音乐家,博学多艺,被称为“万能人”、“天才”。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课件
通过对人类生活的不断精细分析来获取课程目标,然后围
绕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这种课程开发导致 “见物不见人”。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拉尔夫· 泰勒的贡献
在对“8年研究”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泰勒提出了课程开 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集中呈现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 教学的基本原理》,在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确定教育目标
泰 勒 原 理 示 意 图 :
选择教育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泰 勒 模 式 示 意 图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
怎样理解:“课程领域很幸运,因为有了拉尔 夫· 泰勒。课程领域很悲哀,因为拉尔夫· 泰勒久
加强了应用学科,对克服封建教育有积极意义。 3、“五· 四”后新民主主义教育下的学校课程,加 强了普通教育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是科学、民 主的课程思想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西方近代课程 到17、18世纪,英、德等学校大都开设了物理学、化学、 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课程。 到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课程在近代西方社会学校中 占据应有的位置,甚至进入了文科中学,动摇了古典人 文课程的结构框架 近代课程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开始注重个人生 活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 出现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如启蒙时期卢梭的《爱弥尔》,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9世纪赫 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为课程论的建立作出贡献。
研究性作业: 查找相关文献,概括“泰勒原理”的基本观点,并对 之进行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 要的方面,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明白哪些才是课程目标 需要重点反映的社会需求,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的需求系列层级,并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来。 4.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还 应注意考察社会生活需求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学科的发展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 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 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 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 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相互关系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 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 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 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 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我国课程目标体系的变革 “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课程标准”突 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教学大 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 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更 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 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 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的表现形式
数学 4 5 5 5 5
外语
33 3
社会
22
自然 1 1 1 1 2
音乐 3 3 2 2 2
体育 2 2 3 3 3
美术 2 2 2 2 2
劳动
11 1
周学科 课时 23 24 27 28 28
定义详解
六年 小学总 六 课时
1
204
7 1734
5
986
3
366
2
204
2
272
2
476
3
544
2
408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构想的集中体现,课程政策具体的、制度化了的载体,
承载课程政策信息的有形文件,落实课程政策主要精神理念的
01
重要渠道
02
制定、编撰教学材料的依据
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稳定教学秩
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03
地位
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01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目 录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构成
02
03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
04
05
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的基本精神
指导思想
A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核心价值观
B
改革目标
C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体 现
“社会主义”核心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课程标准的概念与特点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1.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计划(基本依据),中观的课程标准(直接依据)和微观的以教科书(主要依据)为核心的课程资源。
2.课程计划:也叫课程方案,也可以是教育计划,学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机构制订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指导性文件,重点是规定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各门类课程的学时数量以及开设的顺序。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五个部分组成。
3.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围绕“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理解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5.见到以下字眼“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想“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关于某课程科目的学科性质、目标、内容构成、教学与评价建议等的纲领性规定,是关于一个课程科目的内容选择组织及其教学进程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特点:导向性、标准性、专业性6.必备内容:课程标准的教育意义(1)关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通过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的具体表述和规定,解决具体科目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构成与学习水平问题。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统领作用,是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基点和标尺。
(3)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课程标准总体预设了学生学习特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效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基本尺度。
(4)指导教师教学的官方文本课程标准对特定课程科目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均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和规定,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
7.课程标准的构成: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第四种观点,揭示课程的内涵时,既要考虑正式的显性 课程和非正式的潜在课程同时重视学习环境及活动环境的影响, 但却难以实现。
❖这六个定义,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 习经验最值得注意。你倾向,于哪一种定义呢? ❖本书定义:课程是指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社会性质决定课程的性质。古代课程有阶级性,现代课 程带有民主化特征;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课程实施条件和效果。多媒体教学。 (4)文化发展决定课程内容。
62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课程内容和
知识与技能、价值观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并列,是学校课程内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84
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
51
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
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
的动态意义。课程与计
活动有人认为是学校课程的内容(学前
划又密切相关。
教育阶段);也有人认为是课程实施的途 73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oc
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这被看成实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形式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的五种课程的类型
正式的课程:教育 行政部门规定的
理想的课程:
学者专家倡
导的
Text1
Text2
实际体验的 课程:学生 感受的
Text5
Text3
理解的课程: 教师理解的
• Add your title in here
(二)影响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部自身因素
(一)外部因素
社会
儿童观
知识观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1)社会的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影响着课程目标确定 、课程内容选择、编制教科书和评价课程实施的根据。决定着课 程制度、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 等方方面面。
3.儿童中心论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论的对立(20世纪20-30年代),杜威调和 两者,认为双方把儿童和课程关系割裂了,儿童的经验是课程的起点,教材的内容 是课程的终点。
4.当代,课程的争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课程类型。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1.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课程(按照不同价值取向 分类)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现代课程领域的论争:
1.形式教育(重视古典人文学科)与实质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的论争(18世 纪)-赫尔巴特调和两者,认为课程既要考虑人的知识,又要考虑物的知识。
2.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9世纪中叶)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 位,因此20世纪,人们把自然科学放到了首要位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本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以下内容:
第二章 ☆什么是课程?(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的历史发展(纵向角度)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横向角 度)
课堂思考
课程是什么?
☆一份有思考价值的材料:
《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 (文章链接 )
请思考: 1.一线教师和专家张教授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结合你的经验,谈谈你对课程的看法?
生成的东西比书面计划的范围要广得多。 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
(4)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课程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 习结果,即把从手段转向目的。 ☆围绕着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5)课程是文化再生产
☆在一些人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这 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 教的知识、技能等,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 有用的知识。 ☆英美一些学者在指出了他们社会中存在的大量偏见、不 公正的现象后认为,倘若教育者以为课程无需关注社会文 化的变革,那就会使现存的偏见永久化。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2.教学进程 3.学科 4.科目 5.知识 6.经验 7.活动 8.计划或方案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教学内容一般指“教 什么”的问题,而课 程还包括“怎样教” 的问题。两个概念的
2 教学进程回答的是“怎么教”这个 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还 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 程。
“跑 道”
“Currere”——
“跑的过程”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重点 在“跑”的过程,也就是说“奔跑”即 “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 体验。强调课程是个体的。
(二)学者关于课程定义的分析
(1)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的事物,动词指经验的过程。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 实际学到些什么,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 向个人。
这种概念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却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而且 不容易实施。
案例:两万块钱 圆半径的学习
(3)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 方法和技术设计等都作为课程。
径和方式。
小结:
☆这知节道课课程你的学基到本了概念什么知识?
☆大概知道学者们对课程概念有哪些观点。 ☆ 你自己对课程的观点是什么?
,
§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其它教学材料 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
的课程及经验的课程
(一)课程的表现形式:文本形式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是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 教学内容,分门别类组织起 来的课程体系。比如:语文、数学 优点: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缺点:内容较为抽象,与学生生活 有距离。
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活动,经验得到增长、 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综合实践课程 优点:符合学生兴趣; 缺点:不易系统掌握知识。一堂活动课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 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课程计划规定 的课程。又称谓正规和正式课程。比如: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 意识到但却实际产生的影响。如师生关系、 校风、学风等。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词源的释义
§ 1.在古代中国
《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小弃》(孔颖达)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指庙宇、工
程《朱子全书·论学》(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我国古籍中记载的课程即包括了教学的科目(学科),又包括 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
2.从时代状况来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从古代的人文学科中独立出来,在课程体系中逐渐受到重视。
3.现代学制确立,大致在17世纪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要 求更高,于是近代学校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形成。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内容看,自然科学进入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合法地位。此外如外 语、体育、手工劳作也进入课程体系。 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有了学年划分,有了从小学到中学、大 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进程安排有了教育学和 心理学依据,教育价值和目标越来越明确。 第三、民主化、民族化和科学化是趋势。 第四、课程实施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活动增加了。教科书编辑专门化了。
4
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
外延不一样。
如课程表上的“语
1
文”“体育”“音乐”
学科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
等。科目与学科的区别
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 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
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
容。
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现代学 3
校课程的主体。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我国古代课程主要有:四书五经。五经主要指《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及《春秋》;四书主要 指《论语》、《孟子》、《大学》及《中庸》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 千家诗》
西方古代课程主要有:古希腊的七艺,主要包括:文法 、修辞、辩证法(三艺,主要培养演说家);算术、音乐 、几何、天文(四艺术,主要培养军人)
(6)课程是社会改造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该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 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制定外部强加给他们 的世界观,而是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 学会如何参与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总结评价
☆这第节一、课第二你种观学点,到概了括了什课程么的主知体,识但?不够完整。
四、 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及古代的学校课程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 程”
最早的教育课程是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劳动和社 会生活的内容。比如:采摘、生火、狩猎等。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及古代学校课程
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阶级分化、诞生了专门的 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内容也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
课程计划:关于学校课 程的宏观规划,规定学校 课程门类、各类课程的学 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 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 规划等。课程计划一般由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 表.doc
1
2
课程标准:主要指学科课程标准,一般概要地规定某
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课程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和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