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在西方
☆“课程”一词的英语是Curriculum,其词根源于 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 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H·Spencer)所著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Currere”——
☆用名词形式解释是“跑道”
☆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不同的学 习的轨道或者跑道,从而引出了 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一、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词源的释义
§ 1.在古代中国
《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小弃》(孔颖达)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指庙宇、工
程《朱子全书·论学》(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我国古籍中记载的课程即包括了教学的科目(学科),又包括 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
• Add your title in here
(二)影响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部自身因素
(一)外部因素
社会
儿童观
知识观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1)社会的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影响着课程目标确定 、课程内容选择、编制教科书和评价课程实施的根据。决定着课 程制度、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 等方方面面。
(2)社会性质决定课程的性质。古代课程有阶级性,现代课 程带有民主化特征;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课程实施条件和效果。多媒体教学。 (4)文化发展决定课程内容。
的事物,动词指经验的过程。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 实际学到些什么,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 向个人。
这种概念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却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而且 不容易实施。
案例:两万块钱 圆半径的学习
(3)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 方法和技术设计等都作为课程。
径和方式。
小结:
☆这知节道课课程你的学基到本了概念什么知识?
☆大概知道学者们对课程概念有哪些观点。 ☆ 你自己对课程的观点是什么?
,
§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其它教学材料 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
的课程及经验的课程
(一)课程的表现形式:文本形式
四、 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及古代的学校课程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 程”
最早的教育课程是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劳动和社 会生活的内容。比如:采摘、生火、狩猎等。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及古代学校课程
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阶级分化、诞生了专门的 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内容也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
62 经验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
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课程内容和
知识与技能、价值观
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并列,是学校课程内 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84
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
51
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
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
的动态意义。课程与计
活动有人认为是学校课程的内容(学前
划又密切相关。
教育阶段);也有人认为是课程实施的途 73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 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课程计划规定 的课程。又称谓正规和正式课程。比如: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 意识到但却实际产生的影响。如师生关系、 校风、学风等。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 音乐、天文学。西方的学校课程体
系 这种概念重视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儿童的生活世界。
有的教育学教材、 很多校长教师们持这种观点,在教学 上关注教材而忽视儿童的生活世界。教师重点研究教材而 不是学生。
(2)课程是学习经验
☆经验是杜威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既有名词又有动词,名词的指经验
(6)课程是社会改造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该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 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制定外部强加给他们 的世界观,而是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 学会如何参与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总结评价
☆这第节一、课第二你种观学点,到概了括了什课程么的主知体,识但?不够完整。
知识、儿童和社会是影响课程发展的三个最基本因素。依据三者在 课程编制中的侧重,可以把课程分为三种形态: 倾向于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出发,强调知识自身的需要和价值的课程 称为知识本位课程。有系统性特点。 倾向于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出发,突出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 课程,称为儿童本位课程。 倾向于从社会的现状出发,强调社会当前的需要的课程,可称为社 会本位课程。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2.教学进程 3.学科 4.科目 5.知识 6.经验 7.活动 8.计划或方案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教学内容一般指“教 什么”的问题,而课 程还包括“怎样教” 的问题。两个概念的
2 教学进程回答的是“怎么教”这个 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还 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 程。
生成的东西比书面计划的范围要广得多。 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
(4)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课程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 习结果,即把从手段转向目的。 ☆围绕着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5)课程是文化再生产
☆在一些人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这 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 教的知识、技能等,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 有用的知识。 ☆英美一些学者在指出了他们社会中存在的大量偏见、不 公正的现象后认为,倘若教育者以为课程无需关注社会文 化的变革,那就会使现存的偏见永久化。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类)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分门别类的设置课程。如: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等。优点:重视知识系统性、 完整性;缺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少, 其它知识很难加入,导致学科膨胀。
将两门或者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 学科的课程。如:品德与生活(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等。优点: 与现实生活结合密切,能将相关内容 加入进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科学课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oc
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这被看成实施课程的资源和载 体。
3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形式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的五种课程的类型
正式的课程:教育 行政部门规定的
理想的课程:
学者专家倡
导的
Text1
Text2
实际体验的 课程:学生 感受的
Text5
Text3
理解的课程: 教师理解的
我国古代课程主要有:四书五经。五经主要指《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及《春秋》;四书主要 指《论语》、《孟子》、《大学》及《中庸》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 千家诗》
西方古代课程主要有:古希腊的七艺,主要包括:文法 、修辞、辩证法(三艺,主要培养演说家);算术、音乐 、几何、天文(四艺术,主要培养军人)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现代课程领域的论争:
1.形式教育(重视古典人文学科)与实质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的论争(18世 纪)-赫尔巴特调和两者,认为课程既要考虑人的知识,又要考虑物的知识。
2.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9世纪中叶)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 位,因此20世纪,人们把自然科学放到了首要位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五、第六种观点,突出了课程的文化和社会制约性,强调课 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但未能真正揭示课程的本质特征。
☆ 第三、第四种观点,揭示课程的内涵时,既要考虑正式的显性 课程和非正式的潜在课程同时重视学习环境及活动环境的影响, 但却难以实现。
❖这六个定义,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 习经验最值得注意。你倾向,于哪一种定义呢? ❖本书定义:课程是指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本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以下内容:
第二章 ☆什么是课程?(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的历史发展(纵向角度)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横向角 度)
课堂思考
课程是什么?
☆一份有思考价值的材料:
《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 (文章链接 )
请思考: 1.一线教师和专家张教授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结合你的经验,谈谈你对课程的看法?
3.儿童中心论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论的对立(20世纪20-30年代),杜威调和 两者,认为双方把儿童和课程关系割裂了,儿童的经验是课程的起点,教材的内容 是课程的终点。
4.当代,课程的争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课程类型。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1.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课程(按照不同价值取向 分类)
中世纪的《圣经》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现代课程体系在七艺的基础上产生,其背景主要有:
大致在17世纪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要求更高,于是近 代学校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形成。
1.从社会制度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形成的一个重要 标志,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工业革命成为促进课程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Biblioteka BaiduText4
实际运作的 课程:课堂 发生的
阅读教学案例:灰姑娘
问题一:这个故事里面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愿意灰姑娘参加王子的 舞会吗 问题三:是谁帮助灰姑娘去参加了舞会?
问题四:最终是谁决定要让灰姑娘参加舞会并且成为了王后的 呢? 问题五:这个故事里你们有没有读出来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4
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
外延不一样。
如课程表上的“语
1
文”“体育”“音乐”
学科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
等。科目与学科的区别
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 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
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
容。
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现代学 3
校课程的主体。
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语文、数学、 英语,体现了大众化、民主化倾向。
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课程。 比如:名著鉴赏等。体香个性和差异化。 目前小学和中学的选修课程
课堂思考: 请分辨以下课程类型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
五、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跑 道”
“Currere”——
“跑的过程”
☆用动词形式解释是指“奔跑”,重点 在“跑”的过程,也就是说“奔跑”即 “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 体验。强调课程是个体的。
(二)学者关于课程定义的分析
(1)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是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 教学内容,分门别类组织起 来的课程体系。比如:语文、数学 优点: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缺点:内容较为抽象,与学生生活 有距离。
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活动,经验得到增长、 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综合实践课程 优点:符合学生兴趣; 缺点:不易系统掌握知识。一堂活动课
2.从时代状况来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从古代的人文学科中独立出来,在课程体系中逐渐受到重视。
3.现代学制确立,大致在17世纪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要 求更高,于是近代学校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形成。
(三)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内容看,自然科学进入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合法地位。此外如外 语、体育、手工劳作也进入课程体系。 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有了学年划分,有了从小学到中学、大 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进程安排有了教育学和 心理学依据,教育价值和目标越来越明确。 第三、民主化、民族化和科学化是趋势。 第四、课程实施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活动增加了。教科书编辑专门化了。
课程计划:关于学校课 程的宏观规划,规定学校 课程门类、各类课程的学 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 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 规划等。课程计划一般由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 表.doc
1
2
课程标准:主要指学科课程标准,一般概要地规定某
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课程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和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