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9.桃花源记(包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9课 桃花源记》(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一、精挑细选。
1.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对此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B.“初极狭,才通人”说明了桃花源非常不易被人发觉,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下文叙述找寻桃花源却均未果作了铺垫。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村民的富足和他们的淳朴,与当时桃源外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对比。
D.最后,渔人带着人怎么找都找不到桃花源的所在,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将桃花源的事告知了外面的人。
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自己再去找寻,是能够找到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二、活动探究。
5.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25日晚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闭幕。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接过奥运会会旗,标志着2022年第24届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
(1)奥运会魅力非凡,令人著迷。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请你写出两个成语表达你对奥运会的热切期盼之情。
(2)请为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
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奥运会闭幕式上,一般都会留八分钟时间给下一届举办国进行表演,也算是为下一届奥运会做热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知识训练]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往()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古义:今义:..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②俨然..: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 2 3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对比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拓展训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
9.《桃花源记》课时练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三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阡.陌(xiān)豁.然开朗(huó)B.垂髫.(tiáo)平旷.(kuàng)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遂.迷(suí)便要.还家(yāo)D.郡.下(jùn)问津.(jīng)诣.太守(yì)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问所从来,具答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①屋舍俨然.②然.而不胜者B. 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 为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6.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B. 渔人甚异之C.林尽水源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二、语用能力提升7.下面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话应该如何修改?答:(2)第②句话成分残缺,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答:8.根据理解填空⑴《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部编八下语文9《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意在要求同学们读懂课文,并背诵全文,具体来说,即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而不仅仅是翻译全文或简单地记忆。
参考答案:东晋年间,武陵郡有个渔夫,一次,他出去捕鱼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
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
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
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便告辞离开了。
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
回到城里,他便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
太守派人随渔夫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
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比较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描写与桃花源中的社会生活景象描写的异同,并体会这两种景象给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桃花林的景色:一条清澈的小溪向远处流去,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
桃林里绿草如茵,花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
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
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省略部分,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写作艺术特色来理解。
部编本八年级下《桃花源记》精品检测题(一课一练带答案)
部编本八年级下《桃花源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芳草鲜美..:。
②妻子..邑人:。
③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阡陌交通..:。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各复延.至其家:。
⑧便扶.向路:。
⑨渔人甚异.之:。
⑩复前.行:。
2、解释加点词语: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武陵人捕鱼为.业:。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寻.向所志;。
⑥未果,寻.病终:。
⑦忘路之.远近:。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部编版八下《桃花源记》一课一练(包含答案)
部编版八下《桃花源记》一课一练基础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落英缤纷..()(2)仿佛..若有光()(3)阡陌..交通()(4)咸.来问讯()(5)便扶向.路()(6)诣.太守()(7)欣然规.往()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 B.来此绝境C.遂与外人间隔..魏晋.. D.无论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不足为/外人/道/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其中/往来种作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按原文填空。
(1)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2)文中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7.文学文化常识。
本文作者,一名潜,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8.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无法寻觅。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课后解析)
9《桃花源记》(课后解析)一、提示按照“发现桃花源一访问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这一行文思路讲述故事,背诵课文。
二、参考答案:(示例)桃花林的景色:清澈的溪水蜿蜓流动;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晚霞;地面上青草葱绿,香气袭人。
红花绿草,潺潺流水。
感受:此处景物,宁静和谐,把人带入一个纯美空灵的境界,引起读者对桃花源深深的向往。
桃花源中的景象:(略)感受:这恰似一首话静闲适的田野抒情诗,又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解析:一定要根据课文合埋想家,个可且要翻峰坏文。
二、参考答案:1.“具言”的内容;秦至魏晋间改朝换代,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的情况。
“叹惋”的原因: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2.”如此”包含的内容:渔人发现桃花源和在桃花源中的见闻。
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文章内容会变得重复,读来令人乏妹。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语句所在的段落,结合上下文描摩作答。
四、参考答案:1.为:作为/对,向。
2.舍:离开/房屋。
3.乃:于是/竟然。
4.寻找/随即,不久。
解析:此题是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注意结合语境解释。
五、参考答案:1.鲜美:这里指新鲜美好。
在现代汉语中,“鲜美”多指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交通:这里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在现代汉语中,“交通“仅指运输事业。
3.妻子:这里指妻子儿女。
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妻子“指的就是男子(婚后)的配偶。
绝境;这里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在现代汉语中,“绝境”一般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解析:注意古今异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词。
六、参考答案:“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①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②幸福:和平安定,没有战乱,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社会理想:要创造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剂、自食其力、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便舍船屋舍俨然D.不复出焉不复得路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寻病终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按要求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②欲穷其林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⑤此中人语云⑥便扶向路⑦欣然规往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今义:。
②咸来问讯古义:;今义:。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今义:。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今义:。
⑤说如此古义:;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9 桃花源记(教师版)
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01积累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_____)黄发垂髫.(_____)便要.还家(______)间.隔(_____)语.云(_____)诣.太守(_____)【答案】(1). (yǎn)(2). (tiáo)(3). (yāo) (4). (jiàn)(5). (yù)(6). (yì)【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注意“要”是通假字,通“邀”,所以应读作“yāo”。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缘:______(2)落英缤纷..缤纷:_____(3)欲穷.其林穷:_____(4)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_(5)才.通人才:_____(6)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8)阡陌..交通阡陌:_____(9)鸡犬相闻..相闻:_____(10)悉.如外人悉:____(11)具.答之具:_____(12)咸.来问讯咸:_____(13)遂.与外人间隔..遂:____间隔:____(14)皆叹惋..叹惋:_____(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16)此中人语.云语:_____(17)便扶向..路扶:____向:____(18)及.郡下及:_____(19)诣.太守诣:_____(20)欣然规.往规:_____(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______【答案】(1). 沿着,顺着(2). 繁多的样子(3). 尽(4).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5). 仅仅,只(6). 整齐的样子(7). 类(8). 田间小路(9). 可以互相听到(10). 全,都(11). 详细(12). 全,都(13). 于是,就(14). 隔绝,不通音讯(15). 感叹(16). 邀请(17). 告诉(18). 沿着,顺着(19). 先前的(20). 到(21). 拜访(22). 打算,计划(23). 问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
9.《桃花源记》课时练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三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阡.陌(xiān)豁.然开朗(huó)B.垂髫.(tiáo)平旷.(kuàng)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遂.迷(suí)便要.还家(yāo)D.郡.下(jùn)问津.(jīng)诣.太守(yì)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问所从来,具答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然①屋舍俨然.②然.而不胜者B. 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 为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6.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B. 渔人甚异之C.林尽水源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二、语用能力提升7.下面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话应该如何修改?答:(2)第②句话成分残缺,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
答:8.根据理解填空⑴《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带答案)
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却“不复得路”。
5.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B.来此绝境C.遂与外人间隔..魏晋.. D.无论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互相通达)..(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7、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 ___。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8.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9、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签名之寓】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含答案)
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却“不复得路”。
5.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9课《桃花源记》一课一练
9 桃花源记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垂髫.(tiáo) 邑.人(yì)便舍.船(shè)B.俨.然(yán) 叹惋.(wǎn) 豁.然(huò)C.怡.然(yí) 阡.陌(qiān) 缤.纷(bīn)D.间.隔(jiān) 衣着.(zhuó) 诣.太守(yì)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率妻子..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武陵人/捕鱼为业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缘.溪行便扶.向路B.便要.还家各复延.至其家C.寻.向所志寻.病终D.咸.来问讯皆.叹惋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鸡犬相闻..,落英缤纷B.阡陌交通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魏晋.. D. 乃不知有汉,无论6.理解文意,按要求填空。
部编版8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习题9 桃花源记
9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1.填写。
本文的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第二课时1.“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2.由《桃花源记》诞生的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3.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4.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6.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东晋陶渊明2.顺着、沿着遇到花瓣走尽开阔同“邀”邀请3.繁多的样子开阔明亮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整齐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妻子儿女乡邻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以外的人隔断不用说,更不必说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
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6.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第二课时1.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2.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3.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4.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部编版语文八下9《桃花源记》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9《桃花源记》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 阡陌交通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问/今是何世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后遂无问/津者3.下面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 悉如外人(都,全)C. 才通人(刚刚)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无论如何斗转星移,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A. ①②④③⑤B. ①③②④⑤C. ⑤③④①②D. ⑤③①②④5.下面不是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一项是()A. 世外桃源B. 豁然开朗C. 无人问津D. 心旷神怡6.下面有关《桃花源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陶渊明.B.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平铺直叙.C.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D. 文章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病终,只是为了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9.桃花源记(包含答案)
9.桃花源记基础练习1.下面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夹岸(jiá) 阡陌(mò) 豁然开朗(huò)B.舍船(shě) 平旷(kuàng) 黄发垂髫(táo)C.间隔(jiān) 语云(yǔ) 怡然自乐(yí)D.叹惋(wǎn) 俨然(yǎn) 男女衣着(zhuó)2.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具答之(详细) 阡陌交通(交通要道)C.诣太守(拜访)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D.寻病终(随即,不久) 及郡下(到)3.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B.便扶向路C.处处志之D.渔人甚异之4.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
5.填空。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他是________(时期)诗人。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不复出焉,________________。
提升练习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
”如果你是陶渊明,你将如何为自己辩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节录的诗句,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 桃花源记训练题(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垂髫.(tiáo) 邑.人(yì)便舍.船(shè)B.俨.然(yán) 叹惋.(wǎn) 豁.然(huò)C.怡.然(yí) 阡.陌(qiān) 缤.纷(bīn)D.间.隔(jiān) 衣着.(zhuó) 诣.太守(yì)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率妻子..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却“”。
5.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桃花源记基础练习1.下面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夹岸(jiá) 阡陌(mò) 豁然开朗(huò)B.舍船(shě) 平旷(kuàng) 黄发垂髫(táo)C.间隔(jiān) 语云(yǔ) 怡然自乐(yí)D.叹惋(wǎn) 俨然(yǎn) 男女衣着(zhuó)2.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具答之(详细) 阡陌交通(交通要道)C.诣太守(拜访)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D.寻病终(随即,不久) 及郡下(到)3.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B.便扶向路C.处处志之D.渔人甚异之4.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
5.填空。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他是________(时期)诗人。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不复出焉,________________。
提升练习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
”如果你是陶渊明,你将如何为自己辩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节录的诗句,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③王税。
荒路暧④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①肆:尽力。
②艺:种植。
③靡:无。
④暧:遮蔽。
⑤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
(1)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拟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愚溪诗序(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注]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注]龂龂:争辩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B.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C.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D.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2.(★★☆)下列对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B.诣太守,说如此诣:拜访C.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故:缘故D.无以利世利:利益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在“土地平旷”“阡陌交通”的地方,他们与世隔绝,过着一种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随渔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终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宁武子“邦无道则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作者认为他们都是聪明睿智之人假装愚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愚蠢。
D.两文都写到了小溪周边的景物,前文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后文以“愚”为线索,两文均以描写和议论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l)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作者描写这想象中的世界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愚溪诗序》通篇写了一个“愚”字,从“以愚触罪”,到“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链接(甘肃武威中考,16-19)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
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示例: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他被称为“田园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为此,某班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学习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首)读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并写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识陶渊明]根据材料,补写对联。
材料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材料二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且看陶渊明一生的大致经历: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后任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
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
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
上联:心存猛志济苍生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础练习1.DA.夹jiā。
B.髫tiáo。
C.间jiàn,语yù。
2.B“交通”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交错相通。
3.B A.“穷”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尽。
C.“志”是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D.“异”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4.B“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这一理解有误。
“俨然”,整齐的样子。
这一句正确的理解是“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
5.答案(1)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提升练习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
2.答案 (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3.答案(1)与课文“土地平旷……怡然自乐”一段文字表达的意思一致。
(2)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
模拟练习1.B在翻译的基础上根据句子意思划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