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合集下载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佛教故事是佛教教义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涉及到佛陀的生平事迹、佛教经典中的寓言故事,以及一些富有教化意义的传世佳话。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佛教故事,希望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感悟。

故事一,释迦牟尼佛成道。

在远古的印度,有一位名叫释迦牟尼的年轻王子,他对人生的痛苦和无常深感困扰,于是决定出家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开悟之后,他开始传授佛法,教导众生如何摆脱痛苦,获得解脱。

故事二,观音菩萨救母。

相传,观音菩萨的母亲因为生了女儿而备受嫌弃,最终被赶出家门。

观音菩萨得知母亲遭遇后,立即化身为一个年轻人,前去救母。

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和苦难之后,观音菩萨最终成功感化了母亲,使她放下成见,母女团聚,幸福美满。

故事三,三昧耶舍和尚听法。

有一位名叫三昧耶舍的和尚,他向一位老和尚请教佛法,老和尚却只是用一杯茶来回答他的问题。

三昧耶舍颇感不解,后来他向另一位高僧请教,高僧告诉他,老和尚所说的“茶”就是佛法的真谛。

三昧耶舍恍然大悟,明白了佛法的真谛。

故事四,善财童子施舍。

善财童子是佛陀的信徒之一,他慷慨大方,乐于施舍。

有一次,他见到一位乞丐,便将自己身上所有的财物都给了他。

当他回到家后,却发现家中的财物已经被抢劫一空。

善财童子并不气馁,他反而更加慷慨,因为他知道,施舍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一种发心利他的修行。

故事五,缘木求鱼。

有一位和尚在河边看到一棵树上有一条鱼,他便想要用手去抓鱼。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抓到鱼。

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愚痴,便放下了抓鱼的念头。

这时,一条大鱼主动跃出水面,落在他的脚边。

和尚恍然大悟,明白了“缘木求鱼”的道理。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佛教故事,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感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种困难和苦难,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佛典故事

佛典故事

佛典故事:《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使他人痛苦的人,将为瞋恚所束缚而无法解脱。

舍卫城中有一位妇人养了一只母鸡。

每次母鸡下蛋时,这妇人就打破鸡蛋,惹得母鸡非常生气,也因此,下一世时这只母鸡往生成猫,妇人往生成母鸡,更凑巧的是,两人往生在同一栋屋子里。

猫于是吃光母鸡生下来的蛋。

再下一世时,母鸡变成豹,猫变成鹿,豹咬死鹿和它的子女。

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不断地上演。

佛陀在世时,他们又变成一位妇女和一只恶魔。

拼命三娘(254551250) 9:29:24有一次,这妇女,她的丈夫和幼小的儿子一齐从娘家返回他们靠近舍卫城的家时,在路旁的池塘边休息,妇人的丈夫跳进池塘洗澡。

这时候,她认出有个人是恶魔的化身,而且就是自己累世以来的世仇。

她赶紧带着孩子,急忙逃往佛陀正在讲经说法的经舍,把孩子放在佛陀的脚下。

这恶魔因此无法进入。

佛陀叫恶魔进来,并且告诫她们两人:「今天,你们两人如果没有来到我这里,你们累世以来的仇恨就永无止尽。

仇恨无法平息仇恨,只有慈悲才能止息仇恨。

」仔细思量佛陀的教诲后,两人明白仇恨确实一无是处,并承认彼此的愚痴,便决定止息累世以来无意义的仇恨。

佛教故事:阿难讨水有一天世尊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对“阿难”说:“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要一桶水回来。

记得态度要客气和善一点。

”。

阿难点点头,拿着空桶子,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

他想说,么容易的事,一定轻易就能办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务。

阿难走到了那村庄,真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妇在井边洗衣服。

阿难很有礼貌的向这位老妇恭敬的作揖,说:“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吗? ”那老妇一抬起头望向这年轻人,不由怒从心生,很生气的说:“不行! 这口井只能给这村子里的人使用,任何外人,是不被允许的! ”接着就把阿难给赶走了,任由阿难苦苦哀求也不为所动!阿难无奈! 只有带着空桶回去。

他将他所遭遇的种种情形,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场的弟子道来。

佛经寓言故事五篇

佛经寓言故事五篇

佛经寓言故事五篇佛经寓言故事篇一在古印度有一个十分富饶、十分繁华的国家,叫波罗奈国,它的首都波罗奈城更为世人所瞩目。

梵予王治理这个国家的时候,邻近有不少国家都想吞并波罗奈国,只因梵予王有几件宝贝十分厉害,才使得他们屡屡不能得逞。

在梵予王这几件厉害的宝贝当中,有一匹世上独一无二、英勇无比的宝马最受梵予王宠爱。

有一年,七个与波罗奈国多次征战的国家,为了吞并波罗奈国,便把七个国家所有的军队都联合起来,把波罗奈国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后,派了一位使者来到城中,对梵予王说:“我们的千军万马已经把贵城包围起来了,你快把王位让给我们主人,否则,我们将攻打波罗奈城!”这时,梵予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来到王宫,共同商议退兵之计:“现在已经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呢?”大臣们回答:“陛下不必惊慌,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出色的骑兵,可先派他们去应战,如果战胜不了敌人,我们再做打算。

”梵予王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这个意见。

于是,全国的骑兵都来到城中集合。

梵予王激励这些摩拳擦掌的骑士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安危,此时就寄托在诸位身上了。

”梵予王对为首的将军说:“将军,我任命你率领我们最优秀的骑兵,和七国军队作战。

”“陛下!”将军向前一步:“我愿意率兵同七国军队作战,但我有一个请求,请陛下允许。

”国王说:“你所需要的一切,我都会答应。

”将军说:“我想让陛下把那匹宝马赠给我当坐骑。

只要骑着宝马去作战,任何国家的敌人我都可以打败他们!”梵予王有些为难,但考虑到国家安危,心念一转便说:“我答应你的请求,把宝马赠给你,你骑着它,率领军队去作战吧,我等待你胜利的消息!”将军向国王行了个礼,便跟随王宫侍卫到马厩中牵出了那匹传说中的宝马。

宝马雄健彪悍,通体银白似雪。

国王也送来了用金、银、玛瑙等七种珍宝做成的马鞍,备在宝马的背上。

将军自己也披挂整齐,手持锋利的大刀,向骑士们大喝一声:“冲啊!”波罗奈国的骑兵在将军的率领下,如旋风一般冲出城门,飞驰电掣地杀入敌军的阵营。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佛教经典故事19个

佛教经典故事19个

佛教经典故事19个01.母鹿断肠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

(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

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

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

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

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

太康初年飞升成仙。

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02.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

”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

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

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

”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

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

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03.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

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故事一,阿难与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教经典《佛本生经》中,有一则关于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
情故事。

阿难是佛陀的亲信弟子,耶输陀罗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

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但后来阿难出家成为僧人,耶输陀罗也跟随
佛陀出家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又能放
下情感的执着,最终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故事二,舍利弗和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本生经》中,还有一则关于舍利弗和耶输陀罗的爱情故事。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位弟子之一,他曾深爱着一个名叫耶输陀罗
的女子。

然而,当他成为僧人之后,他放下了对耶输陀罗的感情,
专心修行,最终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故事三,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本生经》中,还有一则关于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情故事。

阿难和耶输陀罗原本是夫妻,但后来他们都出家成为僧尼。

在修行
的过程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对彼此的深情,但又能超越情感的执着,最终都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佛家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对慈悲智慧的追求。

它们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执着和纠缠,而是应该包容、慈悲和智
慧的体现。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在爱情
中更加明智和慈悲。

佛典寓言故事三则

佛典寓言故事三则

佛典寓言故事三则佛典寓言故事三则佛经的故事蕴含深意,一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终身受用。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佛经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精进三事升天有一位在净居天的居士,名字叫做「手」,他一心想到人间礼拜佛陀,希望能够听闻佛陀的开示。

然而,天人的身体非常地柔软微细,所以无法站立于人世间。

于是,佛陀教导这位手居士说:「人的身体是粗糙坚硬的,你要先转化自己的色身如世间人一样,这可藉观想世间大地的相状而达成。

」这位手居士立即听从佛陀的开示,专心观照,转化自己柔软的身体,最后终于如其所愿,以五体投地礼向佛恭敬礼拜。

佛陀问手居士说:「你曾经不厌不倦地做过哪些事情,才能让你有此福报生在净居天呢?」手居士恭敬的回答说:「我曾经努力精进,毫不懈怠地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供养及瞻仰诸佛,我不曾有过厌倦。

第二件事情,对于听经闻法,我总不厌倦的反覆听闻。

第三件事情,无有疲厌的供养僧众一切所需,所以今日我才能有此福报生于净居天。

」佛陀也藉此因缘教诫弟子们,修行就是要对法有坚定的信心,即使是已证果位的声闻与菩萨,仍是不断地反覆薰修,从听经闻法中,检视自心,去除无明烦恼。

所以大众若能以此惕励,修行必能有所成就。

典故摘自:《大智度论˙卷十》省思佛陀有教无类,依众生根机开展八万四千法门,为的就是要让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只要我们对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依循佛陀的教法如实修行,最后必能脱离苦海,航向光明的.未来。

如同古德所说「信满成佛」,修行学佛一定要信、愿、行,有深厚的信心,持之以恒的愿力,再加上落实在生活中的行动力,这一生必定有所成就。

调治心马从前有个国家,素无马匹,国王时刻忧愁,唯恐他国侵略,无马出阵,丧失国土,不但人民涂炭,王位亦必难保持。

于是派使四方求购,不久买回了五百马匹,王甚欣喜,以防外敌,足以安国。

岂知养马养了很久,国家一直平安无事。

一日,国王突然动起脑筋,想到这五百匹马,每日食用不少,又加以饲养烦劳,徒耗经费,无益于国事。

佛典寓言3则

佛典寓言3则

佛典寓言3则佛典寓言3则佛经中的故事蕴含深刻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3则佛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商人求福的故事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

有人告诉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钱财就会如热火般滚滚而来。

」于是他遣人上山砍柴,用最好的木料,三年不间断拜火,怎知生意不仅没有起色,还日渐衰退。

又有人告诉他:「每天太阳、月亮出来前,准备丰富的祭品虔诚礼拜,就会日进斗金。

」于是他天天杀鸡宰羊祭祀,连续三年拜求,生意却愈来愈差,不仅花光家产而且病倒。

多年来一直拜求,不仅没有得到福,还增添心中烦乱。

人人都说佛陀是觉者,他决定到祇树给孤独园请佛开示。

见到佛陀,商人大声哭诉过往为追求财富名利,用尽心力却一败涂地。

佛陀告诉他:「你为求财,大量砍伐树木当柴烧、大量杀害动物来祭祀,造业深如大海,怎么可能得福呢?现在开始,你要孝顺父母、发心行善,同时要去除内心的贪、瞋、痴、慢、疑。

相信正法且精进入法,才能使身心安住。

」商人听了心开意解,忏悔过去愚痴犯错。

心病去除、信心生起,决定回去老实地做生意,并且随分随力为社会人群付出。

为了开展事业、累积家财,庸庸碌碌过一生,到头来是福是祸?谁都不知道。

智能根若没有增长,就无法以正信、正见、正念,破除种种无明欲念。

一念偏差将造成一辈子错误,生生世世陷入迷途。

期待人人以正信的力量,发大心、立大愿,信愿行具足,才能圆满诸事、得大智慧。

月女与乞儿从前,国王与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长得端庄美丽。

国王给她衣服、珍宝,她总是说:“自然啊!”十六岁那年,父王发怒了,说:“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怎么能说自然得来的呢?”后来,一个乞丐来乞讨,国王说:“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说:“是的`,自然啊!”说罢跟乞丐走了。

乞丐惊慌失措,不敢娶她。

月女说:“你讨饭为生,常吃不饱。

国王送你一个妻子,干吗不要?”于是他们一起出城了。

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一个大国,恰巧赶上国王驾崩,没有太子。

乞丐夫妇坐在城外,出入城门的行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个国家来?”他们回答说:“自然。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1、世间什么最珍贵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圆音寺前的横梁上有一个蜘蛛结了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蜘蛛便有了佛性。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到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

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一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五百年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五百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五百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

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两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

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

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

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五百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仍然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珠儿。

一晃,蜘儿到了16岁,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金榜题名,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

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珠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

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服。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佛典故事精选三则

佛典故事精选三则

佛典故事精选三则佛典故事精选三则想要了解佛经故事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佛典故事精选三则,欢迎大家阅读!这才是真正的苦行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

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恼困苦的最殊胜的苦行。

什么是苦行?不是说我们吃得很差,穿得很差那个就是苦行,或者我不睡觉就是苦行。

真正的苦行是什么? 就是忍辱度,这是最殊胜的苦行。

平时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一些平常的困苦,比方说缺衣少食、寒暑交困,很冷很热,乃至于衣食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了,我们都没有问题,都能够安心忍受,我们都已经能够忍受。

但是如果我遇到其他人打骂我的时候,伤害我的时候,我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能不能够忍呢?我能不能够不为所动呢?能够的话,那就是最殊胜的、最难得的苦行。

平时我们顺缘具足,也没有什么伤害,这个时候我们个个都好像修行人一样。

但是一遇到逆缘的时候,遇到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够忍受呢?看是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从这个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广钦老和尚闭关出来以后,寺院里面的师父就想考核一下他,看他到底功夫怎么样。

因为这个老和尚夜不倒单,晚上不睡觉,每天晚上大家下殿以后,他一个人坐在大殿里面打坐,坐通宵。

有一次这个当家和那个维那商量一下就准备对他考验一下,故意就说,大殿功德箱里面的钱不见了。

整个寺院的人都怀疑广钦老和尚了,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住在大殿里面。

他也没有什么生气,也没有去解释,也没有辩解,还是安忍不动如大地,这个就是真正地修行功夫了。

后来这个当家和这个维那才把这个事情的真相讲出来。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

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

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照顾他。

后来那个老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临行之前,他送给玄奘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一路上都在念诵。

有一天他来到恒河岸边,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来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

佛家经典故事

佛家经典故事

佛家经典故事
佛家经典故事源远流长,这些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下面是几则精彩的佛家经典故事:
1. 佛陀的出家
佛陀原名悉达多,是个印度王子。

有一天,他离开皇宫,走到城外,
看到了生老病死和出家人的苦痛。

于是,他下定决心离开尘世,出家
修行。

经过严苛的修行,他最终成为了佛陀,得到了解脱。

2. 阿难提与佛陀的对话
阿难提是佛陀的得力弟子之一。

有一天,他问佛陀:“什么是最重要的
东西?”佛陀回答:“最重要的东西是觉悟。

”于是,阿难提开始了自己
的觉悟之旅。

3. 禅宗祖师达摩传法
禅宗祖师达摩来到中国,发现僧侣们身体虚弱,无法坚持长时间的修行。

于是,他创造了一种以打坐为主的修行方式,这就是禅宗。

达摩
将自己的教法传给了后来的禅宗祖师,使禅宗得以在中国发展壮大。

4. 普贤菩萨的誓言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的主要菩萨之一。

他曾发下宏愿:若有一切众生未曾成佛,我不入涅槃。

他愿意不放下任何一个众生,一直陪伴他们走向解脱的彼岸。

5. 爱好修行的胡僧
有一位名叫胡伯的僧人,十分热爱修行。

他经常在山中打坐,不畏严寒酷暑。

一次,他在一座山顶打坐,被大雪覆盖,结果无法动弹,最终离开人世。

当地的人们认为,胡伯已经得道成佛,于是将他尸身山葬,供奉成圣像。

以上是几个经典的佛家故事,这些故事代表了佛教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觉悟、慈悲和坚持修行。

它们不仅是佛教信徒的精神财富,也启迪了广大人民的心灵。

10个佛教经典故事

10个佛教经典故事

10个佛教经典故事10个佛教经典故事哲理因故事而生动,因哲理而感人,因其独特的魅力促使杂志大量刊发、学生大量积累。

对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10个佛教经典故事的相关范文,以供参阅。

10个佛教经典故事篇(1)1、一滴水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2、平常心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

”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

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

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

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3、禅者的祝福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

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0个佛教经典故事篇(2)4、死期到了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

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

佛典寓言小故事

佛典寓言小故事

佛典寓言小故事三则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这些经典的佛学寓言,告诉了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欢迎小朋友们快来观看!寓言故事一:降从前有一出家人,性喜幽静,不爱与众共修。

于是,一人独自往诣山中,精勤行道。

一日,时进黄昏,忽见一鬼,化作无头,来至行者座前。

是时行者,不但面无惧色,心静如恒,并与之言:“汝今无头,反占便宜,既无头痛之患,更无目以视色,耳以闻声,鼻以嗅香,口以尝味等贪欲之苦,真是一大快事。

”言毕鬼去,未久,鬼复化作无身,但有手足而来。

行者语言:“汝今无身,既无难受之痛痒,亦无五脏疾病之忧愁,又是一大快事。

”鬼复退出,更作无手无足,乘一轮车至行者前。

行者语道:“汝今既无手足,正好未克取他人之财物,何其快哉!”鬼见行者,守意不动,坚持如是,遂便化作端正男子,至行者前,头面接足曰:“沙门所学,将成不久。

”起绕三匝,恭敬而退。

按:是凡认真精勤之行道者,在除烦恼与证圣果之中,总难免不发见或大或小之障。

即使佛在刚成道时,犹不免遭受第六天王,率诸眷属来碍其道。

但佛陀于当时胸中无半点尘染,终以神力,悉伏散去。

佛陀尚且如此难免障,况我人薄地凡夫。

《胜义谛品经》上说有十种,《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上说有四十五种障。

无论任何一种障现前,皆是夺行者之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

行者如能克制之,则道业不难成办。

然而,不幸为之所制,不但有失功行,反成之眷属矣。

《严经》上说修禅定者,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道,上品王,中品民,下品女。

古德云:“道高一尺,高一丈。

”此乃警诫行者,道念固然要时刻照顾,而强横之力,亦须欲加意紧防。

智者禅门中,教人辨有三种方法,一者,了知见闻觉知,皆无所有,不受不著,亦不忧戚,亦不分别,若是者,彼即自灭。

二者,但反观见闻觉知之心,不见生处,如是观时,便灭谢。

三者,若作此观,不即去者,但当正念,勿生惧想,正念不动,知界如,即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于无所舍,于佛无所取,佛法现前,自退去。

启迪智慧的佛学故事100个

启迪智慧的佛学故事100个

101个佛理故事(2012-02-26 13:54:55)转载▼标签:杂谈分类:转文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1-21)1.盲人点灯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

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禅师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和我一样的盲人了,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

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你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到:“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禅思禅悟: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2.逆子变孝据《佛为老婆罗门说禅语》记载,其中有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一天,释迦牟尼到舍卫城去化缘,路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也托着一只乞钵,撑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

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神情凄苦,便问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年龄,为什么不在家里按享清福安享清佛,却在街上向人乞讨呢?”老婆罗门回答:“世尊啊!我原来是个富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把财产全都交给了儿子管理,又为他娶了媳妇。

佛教经典四大故事

佛教经典四大故事

佛教经典四大故事导语:佛教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从里面都能悟出很多的道理。

那你都看过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佛教经典四大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前世是谁埋了你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

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

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

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

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一眼,摇*,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疑惑间,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

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坐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小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小蜘蛛便有了佛*。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小蜘蛛佛*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

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小蜘蛛。

佛祖停下来,问这只小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小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小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小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大增。

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小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小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典寓言故事

佛典寓言故事

佛典寓言故事一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爱,能够爱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动物,心中常怀有大慈大悲的心念。

有一天它在树上采水果时,突然听到山谷中很深很深的地方,传来求救的声音。

它内心就想:虽然断崖山谷很深,很危险,但不忍心不去救他。

所以还是循著声音,想尽办法攀著树枝、草木,甚至是石壁,不断从上往下行去,终于在深谷中发现一个受伤的人。

它就说:“来!趴在我的背上,我背你上去。

”这个人很重,但它把人背在背上,虽然猴子四肢敏捷,但山壁实在太陡峭了,就算是自己一个要攀爬上去都有困难了,更何况现在背后又背了一个人,最后仍在非常危险又很辛苦的情形下,爬上了山顶。

到了安全之地后,它把人放了下来,就说:“你安全了!”猴子就累得倒在树下睡著了。

这个人一开始也很感恩,稍事休息后,就想到自己从跌入山谷至今,也是饥乏疲累,很需要食物补充体力。

现在虽然离开了山谷,但要离开这座山,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没有体力怎么离开呢?他看到在树下的猴子睡得非常沉,突然心起歹念,就想:“它只是一只猴子,我是人,动物生来就是要给人吃的。

我饿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我要填饱肚子,才有体力离开这座山。

这里只有这只猴子可吃,如果吃了它的肉充饥,我就有力气离开了。

”主意打定后,他就拿起一粒石头,朝著猴子的头丢过去。

猴子被石头砸到后,并没有死,只是头部受伤了。

猴子马上敏捷地爬到树上去。

它居高临下看著这个人,很怜悯的哭了。

它的心一点都不怨恨,只是想不到人类的心,怎么会这么凶恶残酷?它在心里发愿:“我要赶紧修行,虽然我有慈爱的心,也有力气去救他的人;不过我的德还不能感化他,所以我要赶紧再修行,将来德行力量俱全时,我还要来度他。

”这只猴子就是日后的释迦牟尼佛。

单纯是至上妙法佛陀在过去生中,不论是人身或是动物身,身形虽不同,却是心性统一,都是坚守那念清净的因,怀著慈爱的心态,不论碰到何种境界,这念爱,这念慈,始终不变,心还是很清净,丝毫不受到污染,因此能化周围污浊的缘为清流。

佛教典故

佛教典故

补鼓与狐狸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子们说:「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来。

」佛陀又举例说:「从前有一位好鼓手,他有一个打起来声音很好听的鼓,鼓声可传遍几里之外,可是日子一久,那面大鼓损坏、剥落了。

鼓手很刻意地要把大鼓修好,他找来牛皮一层一层地补上去;可是大鼓补好之后,任他再怎么敲声音都不美,鼓手心里很懊恼,又一层一层地补上牛皮,结果声音愈来愈浊了。

」佛陀问比丘们:「这是什么道理呢?大鼓原本就是用牛皮制作的,这是正确的呀!可是为何敲起来声音不美了?」比丘们回答:「因为他没有智慧、不得其法!」佛陀说:「对呀!这和修行一样,如果不得其法就得不到智慧。

所以我要你们『守戒』就是为了要你们护心;保护你们的身心、开启智慧。

一切的业都是从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业则必受苦报,所以要勤于守戒呀!持戒精严则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仪。

反之若不自重要如何教人?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

每一个人都希望消除业障,而要消除业障必先修好心念,除去心中的杂念、妄想,所以,过去的事不要一直放在心中,因过去心是杂乱心呀!未来的事也不要有妄想心,每个当下就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时刻。

」佛经中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你们昨天晚上有否听到一只狐狸的叫声?」比丘们回答:「有!那狐狸的叫声好凄惨!」佛陀说:「这只狐狸前世也是修行者,但是他打坐时身体虽然静坐,心却往外奔驰;有一次他心中生起狐狸的声形念头,随后命终便堕入狐狸身,现在若想到自己已堕入狐狸身,他就会悲从中来、啼哭不止!」佛陀又说:「修心最重要的在于修慧,要使身心俱会一处;不可身静而心中却充满杂乱妄想,心念无法控制就会再堕落啊!」可见修行不在于表面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在守戒调心,四威仪中——行住坐卧无不是从守戒开始,修心要「即刻即是」,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心。

若是人在这里而心放在过去或未来,这就是杂乱心。

大家要记得:规矩就是戒,我们的起居动作都要用心调整;若有一点点不用心,往往后果就不堪设想。

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的佛典故事

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的佛典故事

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的佛典故事发愿度众生,此时就应照顾好身、语、意业,结好众生缘。

凡事都要多用心!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

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

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

他的教法很严厉,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勿自我放纵、浪费时光。

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大家要精进用功,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定不离经文。

哪怕是在外托钵,走在路上也同样要时时背诵经文。

」其中有一位小沙弥,他谨记老师父的教法、依言奉行。

有一天,他托钵出门乞食,眼睛专注地看着钵,直直地向前走,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

那时,有一位长者看见他,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而忘记了要托钵,一户户地走过去。

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他就向前叫道:「来,来!这位年轻的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小沙弥说:「长者,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长者又问:「你为何这么专心,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纵,要时时精进。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

」长者就说:「你这么用功精进,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

年轻的沙弥很感恩,更加专心精进、深入经藏。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

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

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典故事: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

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紫金钵。

他心里非常高兴欢喜,于是对钵起了贪爱。

由于他禅定功夫已经到达无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一日,他阳寿将尽了,閰罗王就派了二个小鬼来找他,可是任他们东寻西找,就是找不到!二个小鬼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去找土地公帮忙,土地公对小鬼说:“金碧峰已经入定了,你们是没办法找到他的。

”二个小鬼央求土地公为他们想个法子,否则不知如何向閰王交差?土地公想一想说:“金碧峰他什么都不爱,就爱他的紫金钵,如果你们想办法找到他的紫金钵,轻轻地弹三下,他自然就会出定。


于是,二个小鬼东找西找,找到了紫金钵,轻轻地弹了三下。

当紫金钵一响,果然!金碧峰出定了!说:“是谁呀!在碰我的紫金钵。


小鬼就说:“你的阳寿尽了,现在请你到閰王爷那里报到。

”金碧峰心想:“糟了!自己修行这么久,结果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都是贪爱这个钵害的!”于是,就跟小鬼商量:“我想请几分钟的假,去处理一点事情,处理完后,我马上就跟你们走。


小鬼说:“好吧!就给你几分钟。

”于是,金碧峰将紫金钵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

然后,双腿一盘,又入定去了。

这一回,任二个
小鬼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