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陈代谢高考生物题Word版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1题多练一 新陈代谢类A 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1题多练一 新陈代谢类A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1477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4.png)
大题1题多练一新陈代谢类A仿真题组练第33页1.(2021广东汕头一模,7)杨桃是有名的岭南佳果,在潮汕地区多有种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整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这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削减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一种(填“信息分子”“生物大分子”或“催化剂”),对杨桃的表达进行调整。
(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年轻的作用。
杨桃采摘后,假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快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CAT的亲密相关。
(3)有人进行了探究延长杨桃鲜果保存期的措施的试验,结果如下图。
依据试验结果,应选择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理由是。
答案 (1)乙烯信息分子基因(组) (2)活性下降(3)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乙醇对人体无害,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处理杨桃时,其CAT的活性较高解析 (1)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整作用的植物激素是乙烯。
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对杨桃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整。
(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年轻的作用。
杨桃采摘后,假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快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CAT的活性下降亲密相关。
(3)据图可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和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溶液处理杨桃时,其CAT的活性较高,高于或者低于此体积分数杨桃CAT的活性都较低。
另外,甲醇对机体有害,故应选择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
2.(2021河北衡水中学押题测试三,29)某同学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试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图甲表示在肯定光强度下装置乙中黑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不同的细胞结构,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1)图甲结构a、b、c中存在光合色素的是(用字母表示),提取和分别光合色素依次用(填试剂)。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293fe10912a21615792929.png)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第一课时植物的新陈代谢一、归类总结2、联系有关实际,在生产实践中依照需要常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
例如:①作物栽培中,采取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等措施,差不多上为了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②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假如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较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使种子品质变坏。
③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操纵细胞呼吸以降低它们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的目的。
例如,某些果实和蔬菜可放在低温下或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弱细胞呼吸,使整个器官代谢水平降低,延缓老化。
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存,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旧消耗养分的枝针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长期的无氧呼吸对陆生植物阻碍: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使细胞的蛋白质变性,而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无氧呼吸过程开释的能量少,不能满足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3、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特点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叶绿体结构基粒较小,基粒片层数目少基粒较大,基粒片层数目多叶绿素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叶绿素含量相对较多,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相对较小光饱和点全光照的100%(高)全光照的10%—50%(低)光补偿点全光照的3%—5%(高)全光照的1%以下(低)二、典题导引1.代谢过程例1.如图所示,I、II中分别是无土栽培的大豆和玉米两种植物,依照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淌)。
(1)在正常光照下,关闭②③,打开①。
AB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刻不断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要紧是因为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阻碍暗反应的进行,导致____________积存,进而阻碍光反应。
假如长期如此,装置中的________植物先死亡。
高考生物专题植物代谢训练题.doc
![高考生物专题植物代谢训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a8c47777964bcf84b9d57bfc.png)
高考生物专题植物代谢训练题1.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②.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③.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④.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A.①②B.①③ C. ②④ D.③④2.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B. 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C. 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D. b、d代表C3植物,a、c代养C4植物3.植物某处细胞的生长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
根据表中数A.该处细胞位于根尖分生区B.该处细胞可能发育成叶肉细胞C.该处细胞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该处细胞在生长分化过程中4.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
取100mL三角瓶5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
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5.(常州)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
然后,测定叶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6.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直接寻找并仔细观察有丝分裂的各分裂期分裂图象B.用丙酮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C.用14CO2作原料来研究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终产物的差异D.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来鉴定脱脂奶粉是否为全脂奶粉假冒7.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节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节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92dcdd4b35eefdc9d3333e.png)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理增强训练试题及答案2011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理增强训练(一)一、选择题1.在洋葱表皮细胞暂时装片中加入必然浓度的尿素溶液,发生质壁分别现象后一段时间又会自动还原,其原由是()A.尿素分子可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浸透压高升,细胞吸水而发生复原 B .细胞膜主动运输水分 C.尿素分子被细胞膜主动运入细胞,使细胞液浸透压高升,细胞吸水而发生还原 D.尿素分子破坏了原生质的结构,使原生质层拥有全透性而发生还原 2 .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等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分开,以以以下图(只赞成水分子通过,不一样样意葡萄糖和蔗糖经过),开始液面相等,过一段时间后将会() A .甲高于乙 B .不变 C.乙高于甲 D.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3 .在玉米地中出现缺苗断垅时,农民常常在雨天移栽玉米苗,移栽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其原由是() A .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消逝 B .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呼吸耗费C.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D.以上解说都不对 4 .甜菜块根细胞中的液泡中有花青素,能使块根表现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蒸馏水颜色无显然的变化。
但用盐酸办理块根后,则使蒸馏水变红。
其原由是() A. 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5 .一学生在洋葱鳞片叶表皮做质壁分别实验时,发现只有一个细胞未发生质壁分别现象,这最可能是() A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 B .死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太小D.实验操作不正确6.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植物能激烈地从土壤中汲取水分,这是因为()A.根细胞吸胀作用大 B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 C.根细胞呼吸旺盛D.蒸腾作用强 7 .已知在离体番茄根汲取 K+与氧分压的关系实验中,当氧分压为 5%~ 10%时, K+汲取量达到最高值。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训练题1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训练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175e6fbccbff121dc3683b7.png)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训练题11.生物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生物膜中能实现能量转换的是A.线粒体外膜 B.叶绿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 D.叶绿体内膜2.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要紧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操纵中心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刻内,反应速度与时刻的关系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要紧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相伴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5.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差不多降生。
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在此之前假如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
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A、细胞膜类脂B、细胞膜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细胞质蛋白质6.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在蔗糖溶液的试管中有砖红色现象显现。
其缘故是()。
A.蔗糖为还原糖B.蔗糖被淀粉酶分解为还原糖C.蔗糖不纯,含有还原糖D.无法说明7.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H]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H]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阻碍。
高考生物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人教版
![高考生物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178c9f48d7c1c709a14569.png)
高考生物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人教版专题知识网络专题(一)、植物的新陈代谢小专题知识归纳整合:1.植物三大代谢之间的内在联系: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完成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复习时通过设计科学简洁、形象直观的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全过程示意图来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矿质元紊离子的吸收、运输、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培养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活动规律。
如下图所示:例题下图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图解,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是过程,完成此过程的主要是细胞,此细胞具有,细胞液的浓度必须土壤溶液的浓度,绿色植物完成此过程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
(2)②是__________过程,必须通过__________结构才能进行。
②过程与①过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是_____过程,发生此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结构中的________。
各种色素中,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此时成为一种强________剂。
水分解产生的H+将传递结__________形成______(4)④是_____,形成时需由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提供能量,在细胞器_____、_____中形成,所以这两种细胞器被称为能量_____器。
(5)⑤是_____过程,需在_____和编号_____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若CO2的量突然减少,将影响编号_____的进行,__________的含量将上升,伴随⑤过程的物质变化而发生的能量代谢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6)松土有利于图中__________过程的进行;若遇低温或被水淹时,将影响⑦进行,雨对①影响不大,⑦应是__________过程:⑦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这一项生理活动。
高考生物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人教版
![高考生物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ef53fabd64783e08122b25.png)
高考生物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人教版一、选择题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变化的正确叙述是().反应式“ADP + Pi + 能量→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反应式“ATP →ADP + Pi + 能量”中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2.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要注意相关条件的控制。
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3. 如图为测定植物生理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是密封且充满水的,仅细管中留有一个气泡。
根据标尺可计算出气泡移动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
这一数量代表()蒸腾散失的水量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植株吸收的水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4.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的细胞进行测定,其中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氧气,乙细胞只释放氧气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释放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不可能取自于叶.乙不可能取自于根.丙可能是死细胞.甲可能取自于茎5.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明显,此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细胞呼吸.蒸腾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6.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下列四幅图表示两试管中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线表示a试管,虚线表示b试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7.酵母菌是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常用于细胞呼吸的研究。
最新-高三生物单元测试(代谢概述、植物代谢) 精品
![最新-高三生物单元测试(代谢概述、植物代谢)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dfe17f7b8f67c1cfad6b831.png)
高三生物单元测试 (代谢概述、植物的新陈代谢)第I 卷(选择题)1. 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自我更新,这主要是指 A .细胞成分 B .细胞个体 C .生物个体 D .生物种族2.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
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A .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 .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 .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 .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3.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①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RNA ⑥酶在代谢中有许多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都是生物催化剂 A .①②⑤ B .②③⑦ C .③⑤⑧ D .④⑤⑥ 4.右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 、B 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 B .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C .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D .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5.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根本能量来源依次是A .糖类、太阳能、蛋白质、脂肪B .ATP 、太阳能、糖类、脂肪C .糖类、ATP 、脂肪、太阳能D .太阳能、糖类、A TP 、蛋白质6.有一个合成连锁反应:Y F C F B F A F X −−→−−→−−−→−−→−4321中,如果F 4酶失活,要使细菌能够正常生长,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A .XB .AC .X 和CD .Y 7.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 TP 和A TP 分子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有A .20个,30个B .20个,40个C .40个,40个D .40个,60个 8.关于动物细胞中ATP 的正确叙述是:A .当它过减小时,可由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直接形成B .ATP 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很少C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 .ATP 转变成ADP 的过程是可逆的9. ATP 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和贮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 TP 上脱落和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 TP 上脱落,第二全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 TP 转化为ADP ④ADP 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 转变成ATP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10. 反应式ADP+Pi+能量←→ATP 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 .向右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C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 2O 的分解或CO 2的固定D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11. ATP 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药商店出售的A TP 注射液可治心肌炎。
高三生物复习——生物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1.doc
![高三生物复习——生物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1.doc](https://img.taocdn.com/s3/m/70c1b19619e8b8f67c1cb9c1.png)
1.在植物代谢过程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在夜间,线粒体可以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B.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O2在线粒体内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有与其生理作用相关的酶D.线粒体内既有DNA,又有RNA,而叶绿体只有DNA2.下面是成年男性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
据图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此成年男性是糖尿病患者,则他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加的生理变化是③B.图中②③两步骤所需酶的种类不同C.若X是一种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则x可能是雄性激素D.图中A、B、c依次表示为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8.下列有关能量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B.在体外相同质量的淀粉比脂肪酸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少C.在生态系统中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糖类、ATP15.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 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4.关于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酵母菌属于分解者B.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都能合成有氧呼吸的酶C.硝化细菌能够参与氮循环,酵母菌能够参与碳循环D.二者都有细胞壁,经纤维素酶处理后成为原生质体43.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异化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和神经兴奋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有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3.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H 2 [H] 6126O H C 丙酮酸2CO [H]O H 2O H 2 [H] 1 2 3 4 52O 2COO A. 能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 2过程需要ATP 和多种酶。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测试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265de4edfc4ffe473268ab2d.png)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测试专题2 新陈代谢1.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2.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形成ATP的大量元素有C.H.O.N.P.SB.生物体内ATP转化的总量是很大的C.ATP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D.植物体内形成ATP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4.根据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的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呆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①DNA聚合酶②解旋酶③蛋白酶④ATP水解酶A.磷酸二酯键.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B.磷酸二酯键.氢键.羧基.腺苷C. 磷酸二酯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D.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多肽.ADP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的量相等B.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C.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H]的部位是叶绿体囊状结构.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D.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均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7.如右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漏斗液面下降②漏斗液面上升③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烧杯内液体遇碘液变蓝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都具有吸收.传递和利用光能的功能B.活跃化学能都储存在ATP 中C.不同植物固定CO2的酶不同D.C5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特有的9.下列物质与细胞膜功能的体现无直接关系的是A.糖蛋白B.载体蛋白 C.血红蛋白D.水通道10.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二氧化碳.乙二醇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11.表示生物界中存在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B.乙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无光时,甲过程一定不能进行 D.有氧时,乙过程不一定能进行12.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后装入一半透膜袋内,扎紧袋口后将此袋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的液体中取样并等量分装于试管中,各滴入不同的试剂进行相应的检测,最可能观察到A.滴入碘液→摇匀→溶液变成蓝色B.滴入班氏糖定性试剂→隔水煮沸→有砖红色沉淀C.滴入苏丹III染液→隔水加热→溶液变成橘黄色D.滴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溶液变成紫色13.右图所示为某阳生植物释放.吸收CO2量与光照强度的变化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若适当提高温度,则Y点应向右移动B.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Z点应向左移动C.若曲线表示C4植物,横坐标为CO2浓度,则Y应向右移动D.当光照处于_点所对应的强度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14.已知胃液的pH为1.8,唾液的pH为7左右.现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至pH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15.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_shy;→丙酮酸;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16.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 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和无乙烯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和有乙烯 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有乙烯17.图2示某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若不考虑光照.水分.矿质营养等其它因素,最有利于植物体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A.t1_t2 B.t2_t3C.t3_t4 D.t4以上18.图4示实验装置,F.G为两个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与F相比,G体积较大.二者置于盛有液体甲的大容器内,最初两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两种液体的浓度梯度顺序为甲_gt;乙.在图5中能显示今后一段时间F和G所接玻璃管内液面变化的是19.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肥等理想条件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理论上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同等条件下,C4植物的a可能向左移B.曲线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始于a点C.杂交玉米的m值往往高于一般玉米品种D.若培育出a_b间距大的品种,m值有望提高20.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主要〞两字的含义是A.细胞内有氧呼吸还可在其它细胞器中进行B.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在线粒体内完成C.细胞质基质也可以单独完成细胞呼吸D.细胞核指导和控制着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的进行21.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22.耕地施用有机肥后,土壤要进行适当的疏松,才有利于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其原因不可能是A.促进了植物根的有氧呼吸B.加强了有机肥的微生物分解C.加强了微生物的硝化作用D.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2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24.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①③⑤ B.①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25.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或吸收CO2的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它们当中,最耐阴的一种是A.①B.②C.③D.④26.下列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胸腺嘧啶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染色质27.大豆种子萌发时,在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①细胞分化②呼吸作用③有丝分裂④蛋白质水解和氨基酸缩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8.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现18O存在于下列哪一组物质中①周围空气的氧气中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中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中④光合作用生成的水中⑤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中A.只有①是正确的B.只有①③是正确的C.除④之外都正确D.①②③④⑤都正确29.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4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 )A.溶液ⅠB.溶液ⅡC.溶液ⅢD.溶液Ⅳ30.右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D.催化需要适宜的PH31.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32.在温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A.下降.下降.上升.上升 B.下降.上升.上升.上升C.上升.上升.下降.下降 D.上升.下降.上升.上升33.在三个部位研究了番茄导管汁液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在叶脉和茎之间离子浓度的区别归因于()A.叶片的蒸腾作用B.叶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叶细胞对离子的吸收D.茎中导管的毛细作用34.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人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甲乙丙丁光照条件用黑纸遮光照橘红光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种子数(粒)994098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能得出的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A.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B.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能抑制其发芽C.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D.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35.在某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一定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即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可能取自于叶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D.乙有可能取自幼茎36.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C.降升升升D.升升升降37.在叶绿体中,能使ADP增多的部位是A.基粒片层B.基质C.内膜D.外膜38. 下图是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 [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与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B. [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C. [H]经②→④过程需要缺氧条件,该转变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 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3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酶是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B. 唾液淀粉酶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 质粒与外源基因的黏性末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碱基对D. 纤维素酶可用于除去细菌的细胞壁40.(多选)下列生理过程消耗ATP的是A.干种子吸水B.O2进出红细胞C.有丝分裂D.胰岛素41.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若突然停止供应CO2,其它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合成量的变化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合成量)AB CD42.下图示某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表示植株同化CO2的总量B.净光合产量最大时的呼吸也最强C.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D.光合和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43.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吸水的主要方式不变B.不同生存环境下的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一般不同C.所有植物都必须依靠根尖吸水,并通过气孔失水D.蒸腾作用强弱与光照.大气湿度等有关,但不受土壤条件影响44.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A.丙酮酸B.ATPC.CO2D.H2O45.(多选)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蛔虫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物仅为乳酸C.长跑时,人体血液中的CO2来源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发酵和无氧呼吸属于同一概念46.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酶数量47.(7分)为了验证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分解水,并还原电子受体,将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SiO2和水并研磨成匀浆,通过5_6层纱布过滤获得叶绿体悬浮液.取1支试管,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和0.1%2,6—二氯酚靛酚(一种能被还原成无色的蓝色氧化剂)溶液5滴,摇匀.置于直射光下,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1)正常叶肉细胞内的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在叶肉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氢的最终受体是.(2)本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3)置于直射光下的试管液颜色变化是.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的方法步骤还需完善之处是.48.(7分)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下图所示.呼吸速率 (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请据图表回答:温度0℃10℃20℃30℃40℃mg·h-10.300.350.500.701.10(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等因素有关.(2)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3)金鱼藻生成的O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O2穿过了层磷脂分子层.(4)20℃条件下,用15 kl_的光强连续照射11.3 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 mg,其中约有mg用于呼吸作用.(5)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3d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49.(7分)右图曲线是表示光强度对植物产生氧气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培养液中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绿藻;溶液_是完全培养液;曲线表示绿藻在_溶液中随着光强变化而变化的产氧量变化情况.①实验中影响溶液中净氧量的生理过程是.②对溶液_中的绿藻,说明A.B两处的净氧量并加以解释:A点.B点.③溶液Y缺Mg,在溶液Y中也培养同样数量的绿藻.请在右面坐标图中画出,表示绿藻在Y溶液中随着光强度变化而变化的产氧量变化情况的曲线.50.(11分)(1)现有两株长势完全相同的植物甲.乙,甲.乙两植物的根分别栽培在相同的密闭水溶液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利用这两个装置和所需要条件,拟定一课题,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某种因素,并进行实验的设计.探究课题:.实验步骤:①.②.预期结果最可能是.结论.(2)①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亲本培育矮杆抗病(ddTT)新中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F1(DdTt),再让F1自交得基因型为DT .D tt.ddT.ddtt四种类型的F2,从F2中选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自交得F3,F3中的矮杆抗病自交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②单倍体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F1,再从F1得到四种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的配子,然后从选出dT的配子使其染色体加倍,得F2.F2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上述育种过程中有三处错误,指出并纠正a.b.c..d..51.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回答:(10分)(l)由图1和图2的曲线判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此外,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外界因素还有.等.(2)图3为温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图.其中表示实际光合强度的曲线为,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为,判断的依据是:.52.(8分)下面的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①夏季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叶片(叶片左右对称)20片,挂小纸牌编号.②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的自然生长角度.③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④返回实验室后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进行比较.两部分叶片干重差的总和除以叶面积及照光时数,即为光合强度:光合强度=干重增加总数÷(切取叶面积总和_照光时数).(1) 在棉花的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两种化合物是,影响两者合成的因素除温度外,主要还有.(2)在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的净光合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三氯乙酸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步骤中,有一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而设置的,请你列举两例.;.(5)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除了本实验所用的干物质重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53.(20分)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右)移动的距离.(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①实验变量:.②实验假设:.③实验步骤: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第二步:第三步:④预期结果及结论:54.(8分)通过研究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与C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关系,绘出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在温度适宜时,如果CO浓度超过B点,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这时增大________,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强度还可继续加强;如果减弱光照强度,图中的A点将向________移;如果将C植物改为C植物,其它条件不变,图中的A点将向_________移.(2)图Ⅱ:A点为光补偿点,若光照强度小于A点,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环境中CO浓度,B点将向_________移.(3)图Ⅲ和图Ⅳ表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13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等,请根据甲图分析:(1)如果_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_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的______________.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2)如果_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3)如果_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__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叶绿体,由此可判断出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___.(4)在不同季节或一天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一般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外界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进行,请利用所示装置(图乙)和计时器,设计实验证明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实验步骤:①将装置放置在阳光下;②调节自动控温器,将水温调节到15℃,观察记录此温度下_____________,重复测3次.③再将温度分别控制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请在直角坐标图中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56. (14分)下表显示某一植物在不同时段的失水量.(1)上表数据用打点法做出曲线图.(2)植物在7点至14点失水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该植物在一生中总吸水量为204228g,通过蒸腾作用等过程散失的水量为_00g,其余部分的水分可以用于______ ___等代谢过程和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还发现,植物体内的水分一部分来源于土壤,另一部分还可以来源于自身的新陈代谢,那么与产生水的代谢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合理灌溉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若植物缺水,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原因可能有: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18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_-1-2-3-4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_+3+3+3+2_ 指与已知实验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请回答问题:⑴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其原因是;光照时,叶片的重量变化没有类似或相反的规律,试分析原因.⑵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组叶片.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可用改良半叶法测定,其原理如下:叶片中脉两侧的对称部位,其生长发育基本一致,功能接近.如果让叶片的一侧照光, 另一侧不照光, 一定时间后,照光的半叶与未照光的半叶在相对部位的单位面积干重之差值,就是该时间内照光半叶光合作用所生成的干物质量,可用分析天平称量.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同时会有部分光合产物沿叶脉由叶片基部输出,所以有必要阻止光合产物的运出.根据实验原理及实验材料用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①材料用具:棉花,纱布,剪刀,分析天平,烘箱,刀片,已知面积的金属模板.②实验步骤:A.在大田中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植株叶片20张,并编号;B.对叶片基部进行处理,破坏基部的韧皮部;C.;D.;E.根据公式计算结果.③在该实验过程中,破坏叶片基部韧皮部的目的是.在每片叶片的两部分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之植物的新陈代谢答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之植物的新陈代谢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405dfb4daa58da1114a42.png)
例一.解析:本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但在题中有意识混入了光合作用可能的影响。
需要分清光合作用确实可制造有机物,使叶片质量增加,但这种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有明显结果,而蒸腾作用却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表现出差异,叶片面积的大小直接与该作用有关。
随蒸腾作用的加强,水分的丧失,右侧质量减轻,天平偏向左。
答案:C例二.解析:植物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液的浓度会逐渐上升,以使其渗透压和外界溶液渗透压平衡,此时细胞体积缩小.但有些小分子的物质如尿素等开始时会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随着它逐渐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内的渗透压会逐渐升高,细胞又会吸水而开始复原的过程。
答案:(1)A C (2)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最后与外界溶液浓度持平而进入相对稳定状态(3)B曲线是处于尿素溶液中的植物细胞,C曲线是蔗糖溶液曲线.①尿素分子可缓缓进入细胞液,提高细胞液浓度,当其等于尿素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由失水变为吸水,直至平衡②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例三.解析:Mg离子是能够再利用的离子,而Ca离子是不能再利用的离子,随叶片年龄的递增,不能再利用的离子会逐渐积累而增加,而象Mg则会向生长活跃的部位转移。
答案:C例四.解析:从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暗反应,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当CO2突然减少时,这个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含量下降.而C3化合物的减少,又使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受阻,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含量上升。
答案:C例五.(1)光合二氧化碳(2)蒸腾(3)矿质元素(或无机盐、矿质离子) 能量(或ATP) 无氧呼吸酒精1—5ADBDD 6-10BDCCC11.(1)B;A(2)C3植物的光饱和点;C4植物的光饱和点(3)CO2;C4植物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促使PEP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能够利用叶片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不能12.(1)补充CO2(2)光、暗,光、温度(3)呼吸作用线粒体、氨基转换(4)Ca2+、Fe2+、叶绿素、核酸、ATP.。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新陈代谢GZSW046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新陈代谢GZSW046](https://img.taocdn.com/s3/m/d6ef79bf6edb6f1afe001f8f.png)
1.下图为植物代谢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发生的能量变化是由各种色素完成的B.突然停止光照,过程②将减弱直至停止C.过程④中的能量由A 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后释放D.当O2停止供应后,过程③产生A TP的速度下降答案:A解析:只有极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才具有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作用,并非全部的色素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当突然停止光照后,过程①(光反应)停止,产生的[H]和ATP减少,所以过程②减弱直至停止。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2.在生物体内,可能发生:下列生物中可进行上述两种反应的是()A.草履虫B.根霉C.豌豆D.蚯蚓答案:C解析:豌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有氧呼吸。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3.下列哪组中的两种生物有相同的代谢类型()A.猪和蛔虫B.乳酸菌和水稻C.人和蘑菇D.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答案:C解析:二者同为异养需氧型生物。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4.下列生物中,同化作用是异养型,异化作用是厌氧型的生物是()A.白菜B.蚯蚓C.草履虫D.衣藻E.硫细菌F.水螅G.血吸虫H.灵芝答案:G解析:血吸虫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5.硝化细菌在化能合成过程中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A.具有NH3及缺氧B.具有NH3及有氧C.具有HNO3和氧D.具有HNO3及缺氧解析:硝化细菌需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硝酸,利用氧化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6.在下列生物中,同化作用属于异养生物,而异化作用属于厌氧型的生物是()①硝化细菌②乳酸细菌③海带④蛔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生物形态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7.下列生物中属于自养型生物的是()①大肠杆菌②硝化细菌③柏树④水螅⑤酵母菌⑥海带⑦蘑菇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⑦答案:B解析:海带是海洋植物。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8.人类和绝大多数动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A.自养型、厌氧型B.异养型、厌氧型C.异养型、需氧型D.自养型、需氧型答案:C解析:生活在有氧环境中,且以有机物为主要食物。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试卷专题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试卷专题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854c659d58f5f61fb6366604.png)
专题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52分1、在叶绿体中,NADPH和NADP+的运动方向是()A、NADPH与 N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NADPH与 N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NADP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D、N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2、下列关于C3和C4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C3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固定CO2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B、常见的C4植物有玉米和甘蔗等C、C3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有叶绿体D、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3、将两株长势、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A(完全培养液)瓶、B(缺铁元素的营养液)瓶中,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几天后B瓶中的植物表现出嫩叶缺绿症—嫩叶外周失绿,近叶脉处仍是绿色。
向B瓶补充很少量的铁盐后,上述病症消失。
这说明()A、铁元素是植物叶绿素分子所含有的必需元素B、铁是不可再利用的微量元素C、缺绿病症的发生是由于植物根细胞膜上缺少运输铁离子的载体D、细胞内线粒体供能不足时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此实验中()A、没有对照实验B、不需要对照实验C、曝光处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为对照实验5、用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占该离子开始浓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表得出的实验结论中应不包括()A、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光有一定的关系B、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两者间有一定的制约因素C、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6、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L-1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图甲。
新陈代谢高考题
![新陈代谢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b76e0c482fb4daa48d4b18.png)
新陈代谢1.荔枝是著名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
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
果皮褐变的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荔枝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③选择同一品种和成熟度一支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组,每组数量,装入保鲜袋并做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下图分析实验结果:(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褐变反应过程。
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储藏荔枝?为什么?(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2回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乙图中的N点向(左、右)移动。
3如图表示人体的三大类有机物的部分代谢途径和产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注意到两个事实,其一是校园内的胖学生所占比例比过去高很多,其二是生活环境相似的人群中,个体体重差异显著。
上述事实说明肥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④过程的产物是________氨基酸,若机体需要较多地依赖⑨过程提供能量,则表明细胞处于________状态。
高考《新陈代谢》试题选(教学课件2019)
![高考《新陈代谢》试题选(教学课件2019)](https://img.taocdn.com/s3/m/d87c253f5f0e7cd184253690.png)
(2005·江苏生物·5)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
件应为(B)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解析: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就
能达到蔬菜与水果储存保鲜的目的。生活生产实际中可通过低
温、低氧、干燥等手段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但是干燥不能
(2005·全国卷Ⅲ·2)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 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D)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 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保鲜,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 2005·上 海 生 物 ·31 ) 下 列 关 于 新 陈 代 谢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A)
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 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淀粉是贮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 率等于呼吸速率
;亚洲城手机客户端下载 https:/// 亚洲城手机客户端下载 ;
有司勉之 有工官 望祠蓬莱 贡禹毁宗庙 谋将然 乃置酒请之 欲祠出周鼎 为侍婢扶卧 乃乘黄屋左纛 未见其人也 并葬黄石 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 高门去省户数十步 以称朕意 遂对曰 海濒遐远 铸钱者除 《陈诗》曰 坎其击鼓 虽有材力 武帝亦寤 剸以诚长者处官 所居以杀伐立威 万方 终无子 使使至汉 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 夫观景以谴形 岁馀 下至於兹 谗之於太后曰 王曰吕氏安得王 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 皇后薄氏废 后昭信病
云南省三校生《植物的新陈代谢》练习(含答案)
![云南省三校生《植物的新陈代谢》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0f7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4.png)
第一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关于糖酵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糖酵解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
B. 糖酵解过程是无氧呼吸的一段过程,有氧呼吸不经过糖酵解过程。
C. 在呼吸作用中,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D. 糖酵解过程在细胞质内进行答案( B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A. 整个叶片都变蓝 B. 见光的部分C. 只是时片的边缘变蓝D. 被遮光的部分答案( B )3、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 B )4、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属于()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光合作用D. 光合磷酸化答案( B )5、以下哪一项不能降低呼吸强度?()A. 降低温度B. 降低O2含量C. 降低CO2含量D. 降低含水量答案( C )6、果蔬贮藏期间相对湿度保持在之间有利于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
()A. 20 % ~ 30 %B. 40 % ~ 50 %C. 60 % ~ 70 %D. 80 % ~ 90 %答案( D )7、高等植物呼吸的主要形式是()A. 有氧呼吸B. 酒精发酵C. 乳酸发酵D. 无氧呼吸答案( A )8、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 应选择生长良好的绿色植物(萝卜),选一片能见光可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的片叶。
B. 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C. 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盖住叶片的一部分,上下表皮都要盖D. 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答案( D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吸收氧气B. 释放二氧化碳C. 合成有机物D. 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答案( C )10、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 蓄积太阳能C. 自然界中的“空气净化器,”D. 合成的有机物只能被绿色植物利用答案( D )11、一般温带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为()A. 0 ~ 3 ℃B. 0 ~ 4 ℃C. 0 ~ 5 ℃D. 0 ~ 6 ℃答案( C )12、小麦、棉花育苗应用地膜有明显增产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新陈代谢01—04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现有含水量(1)10%、(2)12%、(3)14%、(4)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
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A.( l )B.( 2 )C.( 3 )D.( 4 )2.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人14CO2,装置如图2-1 。
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 B.仅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3.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 )A.生长 B.呼吸C.合成叶绿素 D.吸收矿质元素4.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 )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5.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光照②改善空气流通③适当浇灌清水④更换盆中泥土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7.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9.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 A.内膜上 B.基质中 C.基粒片层膜上 D.各部位上1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 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1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12.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主要原因是其()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 .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 .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13.适时补充镁元素可使绿色植物正常生长,因为( )A.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B.镁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C.镁能促进植物吸水 D.镁是合成核酸的原料1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1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2-2 所示。
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A.若a 点在a2 , b 点在b2时B.若a 点在a l , b 点在b l时C.若a 点在a2 , b 点在b l时D.若a 点在a l , b 点在b2时16.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项目甲型叶乙型叶表面积(mm2)292 144体积(mm3) 64 63表皮厚度(µm)14 24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1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18.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A. 0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C. H20 和02D. [H]和ATP19 .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体不再继续收缩,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 )A.转人0.25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转人0.50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人2a 浓度的蔗糖液中D.转人4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20.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 )A. CO2的固定,02的释放B. CO2的固定,糖的生成C. H2O 的分解,02的释放D. CO2的固定产物(C3 化合物)的还原21.ATP 转化为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X 代表( )A.H20B.[H]C.PD.Pi2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叶绿体的类事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2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 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C. H20 的氢传递给NADP+D. NADPH 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24.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不需要酶参与的是( )A. 02进出细胞 B.光合作用中C02的固定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D.叶绿素a 被激发失去电子25.下列关于植物水分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都是通过气孔进行的B.成熟区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C.植物根系主要靠亲水性物质从外界大量吸水D.植物的根系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小部分散失到体外二、非选择题26.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
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其中离子的浓度。
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实验条件水分消耗Ca2+K+Mg2+(%)光下1090 135 27 179暗中435 105 35 113(l)从吸收离子和吸收水的比例看,大麦在光下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收水分快?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7.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0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
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30 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
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 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l)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分钟,C0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是否有关?_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铁、锰、硼、铜、铝等元素,它们或是酶的组成成分,或能提高酶的活性,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硼肥主要是硼酸和硼砂,可直接将其水溶液施入土壤中。
在Mg、Al、Si中和硼元素属于同主族的元素是________。
常用的铜肥是胆矾。
在盐碱地(土壤pH 大于7 )施用胆矾时,宜将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喷在叶上”或“灌在土壤中”) ,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CuS04溶液呈酸性,会损伤作物的根部B. Cu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不溶物,作物根部无法吸收C. cu2+在碱性土壤中不易流失,有利于作物迅速吸收D.氢氧化铜易溶于水,能在土壤中被根吸收29.温室栽培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其基本设备如图2-5 。
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要调整营养液中矿质元素成分。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该方式与_________作用有关。
为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需对营养液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30.将四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分别放入A 、B 、C 、D 四种培养液中,在光照、温度、pH 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A 为蒸馏水;B 为0.025mol/L NaCl溶液;C 为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025mol/L的溶液;D 为含有全部必需元素且总浓度是0.5mol/L 的溶液。
一段时间后,C组生长发育正常,A、B、D三组幼苗均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l)请解释幼苗死亡原因:A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高盐碱地区农作物产量的两大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2 -6中4 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0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