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必修3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3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必修 3 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 ( 共 50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项选择、多项选择、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 1、西北地域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的形成原由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间隔作用④纬度地点偏高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沙漠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由 B. 过分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沙漠化的主要原由 C. 实行跨流域调水是治理沙漠化的主要门路 D. 建国此后,该地域的沙漠化获得了有效的控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纤弱的地域,读以下图,回答 3―4题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沙漠草原―沙漠变化的原由主若是因为 ( )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一样造成的 4 、西部大开发第一要 ( ) A. 发展高新家产,加速城市化进度 B. 人口外迁,减少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5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域的沙漠化日益严重,其要点是缺水,为认识决水资源问题,卓有收效的是 ( )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 x 疆 B. 利用科技手段,增添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获得生息和恢复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纳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整与水源有关。

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6 、以下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 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C. 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 绿洲地域有丰富的降水,完整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7 、以下能充足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连续利用的做法是( ) A. 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 在草原地域退耕还牧且适当放牧 C. 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 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筑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8 、亚马孙地域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由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益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C.②④⑤D. ①②⑤ 9 、有关沙漠和沙漠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全世界的沙漠都属于沙漠化土地 B. 我国沙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地地区 C. 沙漠都是由自然原由形成的 D. 沙漠化不不过表现为沙漠 10 、以致西北地域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其他主要要素是 ( ) A.水分条件向东向西逐渐变干 B.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C. 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D.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 11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每年开释的氧气占全世界氧气总量的 1/3 B. 每年固定下来的碳的总量约几亿吨 C. 涵养的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3% D.供给了亚马孙流域大体 1/3 的降水 12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以致的结果是 ( ) A. 海平面上涨,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域 B. 全世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均衡遇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涨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祸 D. 中纬度地域降水增添,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13 、以下行动有益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 A. 修筑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 移民亚马孙平原 C. 吸引外国投资在此开拓肉牛牧场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14 、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中纬度近海地域 B. 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 赤道周边的低纬度地域 D. 两极地域 15 、对不一样程度沙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选项是 ( ) A. 半干旱农牧过分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范林系统B. 对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想法扭转 C. 对已经发生沙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 防治沙漠化的中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16 、人类经济活动对沙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B. 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 C. 降水多的年份利于克制风沙的活动 D. 过分开垦草原读世界某地域水均衡 ( 年降水量减蒸发量 ) 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7―19 题 17 、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由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 气温越高,水均衡数值就越小C. 降水越少,水均衡数值就越小D. 热带草原天气地域的水均衡数值都为正当 18 、最近几年来,图中某地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速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由主若是 ( ) A. 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 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目增添 C. 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简单向西南挪动 D. 气温高升,暴雨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19 、从 20 世纪 70 年月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 A.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 开采石油以致土壤污染 C.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 尼罗河水被过分引灌,水源不足 20 、长江中上游防范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 调理天气、稳固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21 、关于我国西北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B.准噶尔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 有名的伊犁马、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22 、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远景,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雨林正在遭到毁来性破坏的严重形势,应当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丛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 从全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考虑。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1~3题。

1.该图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水电站C.增加灌溉面积 D.大力发展耕作业3、关于该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其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5.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7.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和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8.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下图为中国与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回答9~10题。

9.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10.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11~13题。

【精品推荐】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练测: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

【精品推荐】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练测: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
11.以下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D.铁矿石储量丰富
12.20世纪50年头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快速衰落,其缘由是( )
A.煤炭资源耗尽
B.军事订单削减
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12分,14题16分,共28分)
11.D12.C解析:11.德国闻名的传统工业区为鲁尔区。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乏铁矿资源。12.20世纪50年头以后,德国传统工业区快速衰落,其缘由是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13.(1)煤炭、自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市场。(2)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缘由: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森林,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62
0.72
0.10
2.9210Biblioteka 1232.44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30
94.14
99.71
72.61
55.68
54.90
1.14
100.00
(1)简述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据此回答4~6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单元检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单元检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2.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1~2.解析第1题,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沙漠化,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

第2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A图①是某著名湖泊,图②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地形起伏D.气温变化4.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5.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碱化C.沙尘暴D.酸雨3~5.解析图中湖泊位于内陆沙漠地区,其湖水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通过内流河注入湖泊。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图中河流注入湖泊径流量也大,故第3题选D。

第4题,②线向①线靠近,说明该湖泊丰水期的水量减少,这反映出了内陆湖的萎缩现象,是由于大量引河水灌溉所致。

第5题,该区域位于干旱少雨地区,不易形成酸雨。

答案 3.D 4.D 5.D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6~8题。

6.在下面①—④图中可以看到上图中甲地同类生态系统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该类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该类生态系统有助于( )A.减轻酸雨现象B.保护臭氧层C.保护众多的生物物种D.减少全球洪涝灾害6~8.解析根据经纬图及轮廓特征认读出甲在亚马孙平原,②在马六甲海峡,两地均有热带雨林的分布,根据分析可知正确选项。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30°E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6.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10.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12.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A.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B.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C.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工业与森林资源13.右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14.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15.河流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数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A.尼罗河流域B.密西西比河流域C.印度河一恒河流域D.黄河流域1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试题

必修三第二章一、选择题1. 对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多雨年有益于土地荒漠化的进度B. 山地、丘陵地域裸露的地表有益于风沙活动C. 狂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供给了条件D. 天气要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 我国西北地域包含的省(区)简称是A. 陕、甘、宁、青、新B. 陕、甘、新所有,内蒙古西部C. 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D. 内蒙古、新、宁、青3.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由于()A.可以吸纳和滞蓄大批降水 B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均衡C.促使全世界水循环,调理全世界水均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4. 丛林是人类的保护伞,损坏丛林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①全世界天气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自然灾祸频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5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结果是()A.中纬度地域降水增添B.海平面上涨,吞没沿海低地C.碳氧均衡遇到损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添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祸6. 现存原始丛林面积较大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混交林带7. 读以下图,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散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域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域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域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域8 .下边不属于荒漠化防治内容的是()C.要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9 .从我国西北地域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A.生态效益为中心 B .除去贫穷为中心C.社会效益为中心 D .政治效益为中心10 .下边属于防沙工程举措的是()A.封沙育草 B .创造乔、灌木联合的防沙林带C.成立农田防备林网 D .设置沙障工程11 .长江中上游防备林、“三北”防备林、沿海防备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达标检测试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我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在浙江舟山等地建立了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基地主要是为了()①确保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应②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动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首批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主要是()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防安全需要④石化工业发达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

据此完成3~5题。

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A.节约土地资源B.减少煤炭开采量C.降低发电成本D.促进水循环利用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A.电费贵B.不稳定C.占用大量耕地D.维护难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给采煤沉陷区局部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藻类加速繁殖B.水面蒸发量减少C.湖水盐度减小D.沉陷区面积扩大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完成6~8题。

国家能源消费总量/108t单位GDP能耗/[t·(104美元)-1]能源消费构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①13.214.2269.621.5 2.2 6.7②30.7 3.7324.939.725.79.7③7.1 1.8917.751.112.518.7④8.530.717.320.655.3 6.86.表中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20%左右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可达7米左右。

XX高二地理必修3第2章单元测试题7份(湘教版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XX高二地理必修3第2章单元测试题7份(湘教版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XX高二地理必修3第2章单元测试题7份(湘教版带答案)单元测评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1~2题。

.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A.洞庭湖、太湖B.鄱阳湖、太湖c.滇池、青海湖D.洞庭湖、巢湖解析据图示“湘江”和“钱塘江”信息及湖泊轮廓,可判断出甲是洞庭湖、乙是太湖。

答案 A.20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解析湖泊面积萎缩,容积减小,整体上会造成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及调节流域气候的能力均降低。

答案 D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下图,回答3~4题。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解析沙柳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点,种植沙柳,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答案 A.造纸产业链条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解析造纸产业链条的发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答案 D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5~6题。

.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分布,属于中等难度题。

解题关键是搞清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形成了一些卫星城,故c项正确;A、B、D错误。

答案 c.图中发展阶段表明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分布各阶段的特点,属于较难题。

必修三地理第二章单元精品测试卷测试卷

必修三地理第二章单元精品测试卷测试卷

必修三地理第二章单元精品测试卷测试卷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高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4. 下列描述与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相符的是()①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②植物自西向东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③河流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④城镇多分布在山谷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A.1/2 B.1/4 C.1/3 D.1/56.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护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7. 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 下列土壤受淋溶作用最强烈的是()A.东北平原的黑钙土B.爪哇岛的火山土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D.热带雨林的砖红壤9.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 带是多民族聚居区(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②压缩农业用地③轮作套种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10. 下列各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的是()A.非洲刚果河流域 B.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C.我国的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一带 D.东南亚地区11. 亚马孙雨林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B.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滞蓄大量降水C.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50%D.亚马孙雨林的降水量绝大部分是自身产生的12. 森林是人类的保护伞,破坏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净化生产量达到34亿吨 B.每年释放的占全球总量的1/3C.亚马孙雨林的涵养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33%D.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4以上分卷II二、非选择题14.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考试试卷.docx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考试试卷.docx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成因不同。

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B.锡林郭勒草原一过度采矿 C.南疆一过度利用水源 D.河西走廊一过度樵采 2、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 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 C. 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四北地区D. 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科尔沁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的通辽市附近,历史上曾经为水 草丰美的疏林草原景观,但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沙地。

下图为科尔沁沙地重心 变迁图,读图回答各题。

3. 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B.过度垦殖导致沙地向草原腹地推进C.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4. 科尔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A. 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建设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X2 mXl m ). 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 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各题。

5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岀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台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特殊耕作模式,堆土成台在上耕作,挖 沟为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

农场盐碱荒地修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1978 年970 年 1949 年 1960 年1955 进 43.80 43.75 43.70 43.65 43.60 43.5543.50: 121.70 121.75 121.80 121.85121.90121.95纬度(度)43.85? 1995 年 1985 年经度(度) "、Z S Z X Z S Z S Z S Z \ ta 'ik於金應夕{尸專出z k管100(%)徽建肃东西北苏江宇古西海 安福甘广广河江浙辽蒙山上内 暗管,然后堆土成台田。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D.丁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 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读某国简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5.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④多外流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6-7题。

6.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东进B.南下C.西扩D.北上7.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B.耕地撂荒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读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A.东坡B.南坡C.西坡 D.北坡9.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C.黄河源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D.黄河源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草场进行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

图4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10-11题。

10.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A.滩涂湿地锐减B.全球气候变暖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11.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C.太阳辐射更强D.平均风速更大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一、选择题(2分×25=50分)2010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思考并完成1~3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B.水蚀C.冰川侵蚀D.海蚀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C.人口增长迅速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水电站C.增加灌溉面积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

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6~8题。

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D.兴建防洪设施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

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

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

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据此完成9~10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夏秋B.秋冬C.春夏D.冬春11.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12.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水体污染C.土地沙漠化D.土地盐碱化13.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破坏植被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国际金融报》(2009年5月14日):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

30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

每天,这里有250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

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2008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

据此完成14~15题。

14.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15.30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③改革开放的政策④海运便利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

据此完成26-28题。

16.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A.西藏 B.新疆 C.黑龙江 D.安徽17.番茄加工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该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②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⑤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18.该省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A.棉花、甜菜B.油菜、长绒棉C.花生、甜菜D.甘蔗、油菜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19~21题。

①a——石质戈壁②b——盐化戈壁③c——绿洲④d——砂质戈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①气象灾害少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③水源较丰富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1.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有()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土壤盐碱化④酸雨危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信息反映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多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23.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A.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B.城市化发展迅速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D.耕地锐减改革开放30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三驾马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

据此回答24-25题。

24.关于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B.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水能资源丰富C.京津冀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D.三地的共同优势是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25.为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有①发展核电②西气东输二线③西电东送④南水北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一、选择题(2*25=50)二、综合题(共3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材料1: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2: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8 m3) 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 1.094 82.0四水来沙0.241 18.0入湖总沙量 1.335 100出湖总沙量0.351 26.3湖内沉积量0.984 73.7时间(年)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湖泊容积(103m3) 293 228 188 178 174(1)长江在A。

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3)长江在________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

原因是什么?(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试分析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的有利条件。

2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7分)材料1: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2: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该区主要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评价该区域工业结构。

(3)该能源基地有哪些发展方向?28.读“广东省地形示意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构成比例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2001年2004年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35.4 40.1 41.1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23.8 20.6 15.24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

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

(1)阅读材料,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述其产生的理由。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阅读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