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中考题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
(13分)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分)答:答案:9. D 10. C 11. B 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doc
用现代汉语写岀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 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 — (3)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 所欲有其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患: _______________ )(辟: ________________ )%1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_________________ ) ■%1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_________________ ) ■%1 此之谓失其木心。
(木心: _________________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如使人Z 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 . 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屋舍俨然 ■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
孟子二章中考题
《孟子》二章中考阅读真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 10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凭借)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4分)3、翻译下面句子。
( 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8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
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4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 _______ 学号 _______ 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8-21题。
(共10分)(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 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____________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21.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18. (1)奋起,指有所作为 (1分)(2)经常(1分)(共2 分)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
共2分)20. (1)内有法家拂士( 2 )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
共2 分)10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 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学号成绩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共10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一、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
共2分)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
共2分)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
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2分)(共4分)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卷)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孟子二章中考练习及答案
2.翻译(4分)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2.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 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 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 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甲〕人恒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 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 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 得反国。〔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1.〔甲〕文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 。 2.解释加线词。 (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3.翻译。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 (2)而后喻 喻:(3)至于鄙 鄙: (4)被服以立被: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 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注:①焦思:焦虑思考。②胆: 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句中加线词。
(1)衡于虑而后作 (2)人恒过
《孟子》中考试题全解析参考
《孟子》中考试题全解析参考《孟子》中考试题全解析参考1.北京市(09)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饿其体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
(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2.大连市(09辽宁省)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
《孟子二章》中考题汇编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
(13分)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分)答: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二章中考题一网打尽
2009年《孟子》两章中考题一网打尽(6题)24北京市(09)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饿其体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
(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25大连市(09辽宁省)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孟子》二章中考真题
中考真题-《孟子》二章一、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6分)1.(2020·湖南长沙中考)综合运用。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______(2)【成话大搜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择善而从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______(3)【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7分)1.(2020·福建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天下之病,势已如悬,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注】①支:通“肢”。
②使:假使。
孟子二章中考题
《孟子二章》中考题(2009——2011)(一)2011湛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夫环.而攻之环:(2)兵.革非不坚利也兵:(3)委.而去之委:(4)寡助之至.至: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二)2011绍兴见上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答:(三)09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孟子二章] 中考题孟子两章》测试题一、默写1.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19 年青海省,无锡市)4. 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山东省2019 年)5. 《〈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2 年广东省湛江市)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02 年荆州市,上海)7. 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2019 年玉林市)8 .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
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
(课内外皆可)(2019 年济宁市)①孔子的:_②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
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
这充分证明了的道理。
(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作答)(2019 年益阳市)(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委而去之(2)亲戚畔之(3)池非不深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9)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0)夫环而攻之..2 .请用“ / ”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2 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 / ”)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B、必有/得天时/者矣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 .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 •以天下之所顺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 、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 、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
比如“城/ 非不高也”、故/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7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 、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8 、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2 分)答:9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2 分)答:含义:事例: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1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13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4 、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12 、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o(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 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5)曾益其所不能( ) .2 、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4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四字,(用课文词语回答)5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6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7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学号成绩一、(2019 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 题。
(共10 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 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 分)21.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 4 分)二、(2019 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 小题(15 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8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背叛.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 .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 .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10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 分)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1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
(9 分,每小题3 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
(1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 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 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3 分)21.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 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 分)22. 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23.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
(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