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程项目机械新技术、新结构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现代机械工程所面临的新兴技术与趋势

现代机械工程所面临的新兴技术与趋势

现代机械工程所面临的新兴技术与趋势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机械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也不能幸免。

新兴技术的涌现使得机械工程面临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现代机械工程所面临的几个新兴技术和趋势。

第一个新兴技术是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指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的制造方法。

这项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制造方式的限制,使得产品设计和制造更加灵活和高效。

从简单的原型打印到复杂的机械零件制造,3D打印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然而,3D打印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材料选择和品质控制等问题,需要机械工程师们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第二个新兴技术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将各种日常用品和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在机械工程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机械工程师可以实时获取机器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远程调试和维护。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机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促进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机械工程师需要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个新兴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指使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人类智能的能力,能够进行推理、学习和决策的一门技术。

在机械工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机器视觉、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等方面。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工程师可以开发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机器人,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任务自主决策和执行。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器故障预测和优化设计等方面,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技术和伦理问题,如算法的可解释性和人机关系等,需要机械工程师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在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之外,机械工程面临的另一个趋势是可持续发展。

技术前沿:工程机械行业未来10大发展趋势

技术前沿:工程机械行业未来10大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内外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已从一个成熟期走到了现代化时期。

伴随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工程机械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子技术、微电脑、传感器、电液伺服与控制系统集成化改造了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及辅助管理装备了工程机械制造业,IT网络技术也装备了工程机械的销售与信息传递系统,从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工程机械行业。

新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工作效率、作业质量、环境保护、操作性能及自动化程度诸方面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并且在向着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机器人化方向迈进。

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又将走向何方,哪种产品又会被用户所接受,小编认为,只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步伐,重拾辉煌仅一步之遥!1节能环保无论是从减轻环境负担,还是打破对外贸易壁垒等方面考虑,节能环保之路都将成为工程机械发展的主流趋势。

今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转型升级,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节能环保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工程机械各家厂商都在其新产品上融入更多的节能环保的元素。

在上海宝马展上,无论小松、现代、沃尔沃建筑设备等国际工程机械知名企业,还是三一、徐工、中联、柳工等中国本土的工程机械巨头,都纷纷展示了它们最新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无不是有了更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由此可见,工程机械的未来走向,必将是节能环保大势当道。

广大工程机械企业必须依靠自己走上让产品工作效率更高效、节能降耗性能更出色的正确道路上。

2模块化设计未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机动性、良好的维修性和经济性的设备逐渐成为厂商追逐的目标。

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厂商生产应该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最快速度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

想要综合实现上述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模块化设计原理、方法和技术。

模块化设计技术是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其最终原则即是力求以少数模块组成尽可能多的产品,并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模块结构应尽量简单、规范,模块间的联系尽可能简单。

国外工程机械新技术、新结构与发展趋势

国外工程机械新技术、新结构与发展趋势

国外工程机械新技术、新结构与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国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

继完成提高整机可靠性任务之后,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于增加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改善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由于工程机械涉及的机种较多,本文重点以轮式装载机(以下简称装载机)为例,就其技术现状、新技术和新结构,以及发展趋势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建筑机械机械技术
新技术与新结构
近几年,国外工程机械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结构(或系统)和新产品,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

1.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技术与G PS定位(全球定位系统)卡特彼勒将其雄伟计划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M ETS)。

M ETS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产品,如无线电数据通信、机器监测、诊断、工作与业务管理软件和机器控制等装置。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系统(CAES)。

包括机载计算、cm级G PS微波定位和高速无线电通信三项技术。

在运行中,机载系统通过无线电接收整个无。

工程机械的未来趋势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新兴技术的应用

工程机械的未来趋势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新兴技术的应用

工程机械的未来趋势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新兴技术的应用工程机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设备,不断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程机械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工程机械的未来趋势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

一、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机械具有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例如,智能挖掘机可以根据工作场景自动调节工作模式,并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2.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行业也在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料,减少废气和噪音的排放,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例如,电动挖掘机的应用逐渐增多,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个性化定制: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工程机械行业也在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

不同用户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各异,定制化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可以定制不同装备的组合、不同工作模式的设备等,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

二、工程机械行业新兴技术的应用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通过传感器、芯片等装置,可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实现在线维修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工程机械的操作体验和培训效果。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操作人员进行虚拟操作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前发现设计问题,降低开发成本。

3.无人化技术:无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无人化技术包括无人驾驶技术和无人作业技术。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

【摘要】简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我国在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差距及动向。

【关键词】机械制造;现状;发展趋势1、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机械制造业发展至今,按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可划分为:(1)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手工制作及早期的工业生产均属于这种方式。

(2)设备密集型生产方式。

这是一种随着运输机械、施工机械和机床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我爱论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网络秘书平台,为您的事业顺风保驾护航!】生产方式。

汽车、拖拉机、轴承等大批量生产中的刚性生产流水线均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3)信息密集型生产方式。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它实现了人【我爱论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网络秘书平台,为您的事业顺风保驾护航!】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器设备可通过获得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实现加工,继而产生了使用这些典型设备的生产方式。

(4)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我爱论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网络秘书平台,为您的事业顺风保驾护航!】。

这种生产方式是制造理念的飞跃,把单向的产品制造链组成为有机的制造系统,其中的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能量流系统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这种制造系统不单能与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且本身具有专家系统、数据库等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使其能在获取较少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加工要求。

(5)智能密集型生产方【我爱论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网络秘书平台,为您的事业顺风保驾护航!】式。

这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实施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它试图使用制造系统本身具有的人工智能,并引入了新的制造哲理和组织形式。

因此,这种制造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超前地开发产品,实现多品种产品的全过程管理。

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运行与维护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已成为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制造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线上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零部件组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二、数字化与虚拟化数字化制造是指将传统的制造过程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和快速验证。

数字化制造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和制造一致性。

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仿真验证,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

三、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成为了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的重要关注点。

绿色制造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采用节能设备、开展废物回收利用等措施,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个性化与定制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兴起,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也面临着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挑战。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个性化定制成为了制造业的新趋势。

通过数字化制造和柔性制造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总结而言,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机械工程与制造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机械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天,我们将会从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1.智能化化技术的应用在智能化大趋势下,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在机械本身的智能化方面做出了努力,还在智能化交互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都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环境的自动感应与操作。

不仅如此,智能交互也用大幅提高作业的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和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2.环保要求的提升随着全球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环保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亟需在减排、能源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不断推出新技术、新材料,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专业化解决方案的应用随着建筑领域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工程机械厂商已经在升级和完善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从单一机械向整体工程方案提供者的升级。

例如,挖机厂商提供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泵车厂商提供钻井工程整体解决方案,卡车厂商提供运输整体解决方案等等。

这些专业化解决方案的应用,更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对于多种设备的需求,并减少开销。

4.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在工程机械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

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物流,更高效的物资管理和生产管理,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为业主注入更好的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帮助工程机械行业在新的时代中不断转型升级,不断拓展业务范围。

二、工程机械对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1.提效减损工程机械对工程建设的提效作用不言而喻。

从人工施工到机械施工的不断升级,给企业注入更高的利润,并且减少了工期和工程维修成本等。

这种提效减损的好处,让企业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拥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其他事业发展。

综述国内外机械可靠性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

综述国内外机械可靠性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

综述国内外机械可靠性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把可靠性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地集合起来,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工程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

在五六十年代已经被应用到了航天工业当中。

进入70年代,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广泛用到可靠性技术。

八九十年代可靠性研究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更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关键。

国内外把对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提高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来认识。

在现代生产中,可靠性技术已贯穿于产品的开发研制、设计、制造、实验、使用、运输、保管及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可靠性现状发展1. 可靠性的起源于发展可靠性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纳粹德国用V-2火箭袭击伦敦,有80枚火箭在起飞台上爆炸,还有一些掉进英吉利海峡。

由此德国提出并运用了串联模型得出火箭系统可靠度,成为第一个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的飞行器。

当时美国诲军统计,运往远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工作。

电子设备在规定使用期内仅有30℅的时间能有效工作。

在此期间,因可靠性问题损失飞机2.1万架,是被击落飞机的1.5倍。

由此,引起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认识,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故障分析,采取对策,诞生了可靠性这门学科。

随着可靠性基础理论与可靠性标准体系的日臻完善,现代可靠性工程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完整的可靠性参数体系。

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应反映设备的备战完好性、任务成功性、维修人力、保障费用的要求,设备的可靠性参数也由单一变为多个可靠性参数描述,使可靠性参数体系完整的表达了产品的可靠性特征,设备级的可靠性参数一般以MTBF为主。

可靠性参数一般分为基本可靠性、任务可靠性以及任务剖面。

按照故障判断应分为不导致危险的、保持基本功能以及附加功能三类。

(2)可靠性标准体系的日臻完善。

美国在1980年就建立了完备的可靠性标准体系,国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真正开展可靠性工程,二十一世纪初,可靠性工程在我国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国外甘蔗机械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

国外甘蔗机械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

国外甘蔗机械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甘蔗是亚热带地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全球种植面积在2000万hm2(3亿亩)左右,巴西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等。

甘蔗收获是甘蔗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劳动量最多的环节,目前,国外一些产蔗大国,都曾积极发展收获机械化。

如澳大利亚、美国早已实现了甘蔗收获机械化;古巴、巴西等国家的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

标签:国外甘蔗机械;竞争格局;技术;发展引言目前国外一些发达的产糖国家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如澳大利亚、美国等,从耕整地、种植到收获等全程都实现机械化;其次是日本、古巴、菲律宾、南非等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机械化。

澳大利亚甘蔗生产规模大,种植行距为114~115m,甘蔗生产全过程作业机械化,生产成本远比国内低,产出比国内高,单产达105~11215t/hm2,糖份1415%~15%,已达到/吨糖田0标准。

日本的甘蔗生产是中小户规模经营,种植行距为111~112m,机械化作业以中小型、轻便、灵活、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相结合为主,产出接近/吨糖田。

1 国外甘蔗机械化的现状1.1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甘蔗生产机械化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该国甘蔗种植总面积约520hm2,平均每户种植甘蔗的面积达67hm2,澳大利亚有些糖厂还拥用自己的甘蔗农场,周围另有一些家庭农场。

糖厂设有农业办公室,指导农户进行甘蔗种植、土壤改良、施肥、品种改良等工作。

有专人管理糖厂与农户的协调工作,保障与农户签订合同、支付定金、安排收割运输的工作。

许多蔗区有甘蔗机械专业户,为各农户提供机械服务。

澳大利亚甘蔗耕、种、管、收等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在耕整地机械方面,澳大利亚蔗田耕整地作业一般采用各种形式的凿形犁、跳障圆盘犁、系列圆盘犁和双向圆盘犁,抛土性能好,耕后地面平整,没有墒沟,阻力小,耕深为300mm左右;松土一般采用可代替圆盘犁耕地的弹齿松土机,松土深度380~450mm;耙地采用偏置式圆盘耙,碎土性能较好,耙地深度一般为120~150mm,一般耙三次,第一次纵向,第二次横向,第三次纵向(从另一方向)。

国内外压路机发展概况及趋势

国内外压路机发展概况及趋势

当时能够生产J系列振动压路机的 钢轮振动压路机。与全液压
只有洛阳建筑机械厂和上海工程机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主要差
械厂等少数几个厂家,而且生产的 别在于,机械传动只能产生
品种和数量也很少,主要以10吨产 有级变速行走和仅能实现
品为主。到了90 年代初,徐州工程 单桥驱动,而压路机的振动
机械制造厂开始涉足J系列振动压 和转向仍采用液压传动方
20 吨6 大系列近40 个规格品种。
性,部分生产厂家也采用了进口的齿轮泵
机械传动式单钢轮振动压路
机械传动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全 马达(中配置)。另一种为闭式系统,柱塞
机(以下简称为J系列振动压路 液压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主要压实功能, 泵马达基本上依赖进口,可靠性得到足够
机)的发展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是一种低价位的普通型单
徐工 XP260 14500 26000 3840 490 20 无 机械 机械 9000 (外侧) 6 、9.8
50 ≥290 2750 上柴
YL25 16000 24000 3630 490-510 20% / 机械 机械 9000 (外侧) 3.5 、7.8 、 13.2 、23、R3.5 16、R6 50 / 2790 东风康明斯
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闭式传动一般都使 先进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自动集中充 双钢轮压路机主要技术参数如:静线载
用行星减速器,齿轮的润滑条件好,传动 气系统,二是液压悬浮系统。目前我国轮 荷、频率、名义振幅、激振力、压轮宽
件体积也小,但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制造 胎压路机产品还没有完全采用这两项技 度、直径等方面均比较接近。在产品功
YL20 型轮胎压路机,徐州工程机械制造 温,用户在选择压路
厂于2000 年又相继开发出机械传动的 机产品的态度上变得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 我国工程机械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开发处许多新产品, 提高了工程机械高科技含量, 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 但我们人要对行业形势及企业自身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

一、我国工程机械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工程机械生产大国, 但离工程机械强国的距离较远。

一方面国产机械产品的技术、自己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生产集中化程度和企业经营效率比较低, 缺乏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品牌。

虽然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引导, 通过引进技术、与跨国公司合资和合作生产, 在技术要求上力争贯彻ISO质量体系标准, 全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有所提升, 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水平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为可靠性差、寿命低、早期故障多、外观造型呆板、设计单一等, 导致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国家建设助力行业发展工程机械行业的崛起, 离不开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机遇。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 工程机械需求维持了较快的增速。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未来十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维持20%年均增速, 这段时间仍是工程机械的黄金发展期, 国内巨大的市场给工程机械行业提供极佳的外部环境。

“十五”期间, 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面临巨大商机, 其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和铁路轨道交通建设, 将使工程机械市场保持需求大和需求持久两个特征。

仅以公路建设为例, 据专家预测, 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时间可持续到2020年左右, 尤其是近几年各地加大了投资力度, 工程机械庞大的潜在市场正在加速向现实市场转换, 使中国市场成为国内外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关注的热点。

今后一段时间内, 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巨大需求有五个方面:一是高原型工程机械。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1 起重吊装技术在国内外的工程建设中,设备与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的起重技术,指在安装施工现场改变被安装设备与构件的平面和空间位置,按设计和安装施工方案的要求,将其准确地安装到预先规定位置所进行的作业,起重技术包括搬运技术和吊装技术。

吊装是设备与钢结构工程起重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我国设备与钢结构工程起重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主、客观两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工业与民用构筑物和生产装置的大型化、现代化,使得设备与钢构件不断向大、高、重、新、精、尖、柔、难方向发展,安装施工作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超大吨位整体提升技术不断地得到运用和发展, 2007年北京国际机场A380机库钢屋盖10500吨整体提升再创国内吊装新记录。

整体提升系统由钢绞线液压千斤顶承重系统、提升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这是我国起重技术的又一次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炼油、石油化工建设规模向集约大型化发展,炼油、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设备与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有可能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效益的需要,关键设备正向特重、特大型整体方向发展,结构吊装向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发展。

因此,对大型设备、结构的起重吊装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外重型化工设备的吊装方法主要有桅杆吊装、大型吊车吊装如1350t、2600t以上吊车吊装、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吊装。

国内大型吊车已在工程中多次使用,但特大型吊车使用费用很高,适合设备集中吊装。

在工况狭小的场地,大型吊车的吊装能力会受到局限。

门式液压提升装置占用场地较小、费用较低、起重吊装平稳。

不同的项目条件不一样,业主要求也不一样,为了满足工业工程建造发展要求,公司既要保有国内最大优势的吊装技术和能力,又要拥有整体的先进吊装技术和实力,根据公司拓展市场需求,公司按宝塔结构配置起重吊装设备,配备能与1600t门架液压装置协同作业的大型吊车,拓展特大型设备吊装能力,并适时补充更新中型、小型吊车,不断提高公司的吊装整体实力。

工程机械制造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制造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制造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工程机械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进步和需求变化,工程机械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工程机械制造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崛起,智能工程机械正在成为工程机械制造的新趋势。

例如,在土方作业中,传统的挖掘机需要由操作人员手动操控,而智能挖掘机则能够实现自主操作,能够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施工方案,进一步降低施工难度和人力资源成本。

另外,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实现更高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中所需要的人员危险系数。

二、节能环保除了智能化技术之外,节能环保技术也是工程机械制造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油,而这些油做出来的污染和废气都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染和废气的排放,达到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三、多功能化不断创新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也带来了机械的多功能性。

传统的挖掘机,只能够完成挖掘的功能,而现代的挖掘机则可以完成更多种类的功能,例如夯实和运输等;汽车起重机,也可以在完成吊装任务之外,实现物流和仓储的多种功能。

这种多功能化的机械不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价值。

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的引进不仅可以提高机械的精度和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智能制造技术则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准,同时也可以更快地完成生产任务,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人工错误率。

每一份技能的积累和成长就是对每一份坚守的投入,智能制造不仅是一种技术理念,也是一种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现代化工程机械制造的必要条件。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工程机械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节能环保技术的理念的倡导、多功能化的实践、智能制造的技术理念与工程机械制造不断地融合与发展,预示着工程机械制造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现状和趋势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

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

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

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

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

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

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

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与技术发展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与技术发展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与技术发展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机械工程的领域中,不断的创新与技术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

本文将从创新与技术发展两方面,探讨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机械工程中的创新在机械工程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机械工程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

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例子是3D打印,它已经成为了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机器人技术也是近年来机械工程创新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现在的机器人已经不仅限于工业生产中的装配和搬运等传统应用了,而是开始向医疗、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渗透。

还有一项近些年发展迅速的技术是飞行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被开发了出来,譬如无人机在农业、采矿、消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不仅仅来源于技术领域,还来自设计思路上的改革。

现代设计理念并不仅仅是效率和成本最优,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一个好的产品,不仅在功能方面要达到最优,还需要让用户使用后感到愉悦。

这种设计理念有助于推动机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械工程中技术发展的挑战尽管机械工程在不断推进创新,但是在技术发展方面面临很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识别和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

在机械裸露表面上,有很多细小的曲面和孔洞。

这些表面的不要能够处于不同的压力下,从而导致应力的集中。

如果不及时发现并修补这些应力集中的问题,那么这些部件就会在很短时间内遭受损坏。

同时,机械工程中其他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磨损、疲劳和腐蚀等,这些问题在机械工程中,时刻提醒着我们需要不断发展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机械工程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在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现有的技术。

例如,在许多汽车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中,涡轮增压器(Turbocharger)都是为了增加引擎输出功率而被用到的。

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

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综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机械工程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如此,我国机械工程科学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

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

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

机械工程是以数学、力学等为代表的相关自然科学和以设计学、材料学、制造学为代表的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 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 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研究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竭源泉。

推动我国制造业自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和国防先进装备几乎完全立足于自主创新技术。

在航空、车辆、家电、微电子、轻工业、石化、工程机械等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和自主品牌也越来越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机械工程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一、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展望(一)国内机械工程的展望与发展趋势:1、机械工程的未来展望日前,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在京隆重推出。

该书在历时一年多的编写过程中,倾注了包括19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多名专家的心血,横跨中国机械工程技术11个领域。

它的出版有望在未来的20年中,引导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信息化、知识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势不可当,新兴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世界经济和财力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大创新、大发展的时期,我国制造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和挑战。

国内外大型起重机的发展状况

国内外大型起重机的发展状况

28表2 履带起重机公司系列型谱29a 悬挂式超起配重b 小车式超起配重图1 超起装置c 环轨型超起装置30图3 新的臂架组合d 副臂接主臂e 副臂接副臂c 塔式副臂型式b 固定副臂型式a 主臂型式31图5 利勃海尔的数据总线控制系统图4 利勃海尔履带起重机的自装过程32有245台,其中大连港进口200t以上的产品就有45台之多,最大的吨位达到600t。

2004年上半年的进口量由2003年的93台增加到228台,同比增长145%。

而2004年上半年的国产销售量为107台(不完全统计),仅占总销售量的32%,如图7所示。

据估计200t以上的工程起重机每年需要千台以上。

因此工程起重机在国内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尤其是大型起重机。

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应用先进技术和通过国际化配套,不断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起重机,尽快提升产品质量,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国际名牌产品竞争市场。

建筑机械2005年第2期(总第260期)摘要 SUMMARY6 FEATURES:Investment analysis of 2004 and prospect of 2005 Though more and more active factors have acted on the stable growth of economy, it is difficult toeliminate thoroughly unreasonable factors i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y and investment,which accumulatedlong before.Because of the macro control policy,the growth of investment is slow. How to coordinate the invested relationship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how tocontrol the overall invested scope,at the same time,maintain a stable and relatively-fast growth trend,and how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investment.These tasks must be faced in 2005. Some important opinions in investment and economy prospect of 2005 in China are brought forward accordingto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of 2004.14 FEATURES:Further analysis on macro control and forecast of 2005 From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4,Chinese government took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cool down econony,especially limited th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But the growth rate of GDP also reaches 9.5%.whichis much higher than established rate of 7%.Although the investment of limited sectors fell down,itcaused the shortage of energy sources.Local governments’booming investment is a reason for thisphenomenon.The existence of civilian capital makes the condition worse.Comparing the current macrocontrol with that of 1993,we can get the trend of macro policy.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notcontrolled,but is affected indirectly.So the macro control will continue in 2005,and the impact onconstruction machinery will last at least two years.28 MARKET: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large cranes Based 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largecranes used in lifting construction is fast.You can find the cranes of every tonnage class in the market.And the demand of large cranes is increasing.The cranes of light weight,strong loading ability and otheradvantages appeared successively.New structures extend the work place.New combinations of arm have comeforth.What is more,some cranes can install and take down all by itself.Automation and electronictechnology have been applied in its control system.And a mixed cra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crawlerand wheel cranes.In addition,the domestic market of cranes has strong potential.The enterprises ofdomestic capital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46 RENTAL:Cognition can’t be neglected in the field of China rental September 2001,Leasing Business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organized a group to investigate rental policy in USA and Europe.The cognition to rental becomes more andmore significant with time flying.First,we must distinguish rent,finance lease and operating lease.Secondly,the character of finance lease should be defined clearly.Commodity rental should be the primacyin finance lease.Thirdly,supervis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Besides,through thinking about thehistory of leasing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we can also gain some illumination.。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先进制造国内外的现状1.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机械工业是我国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

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2.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

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五、发展。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解。同时,在机械设备生产自动化控制系
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加强人机交互界面的
友好设计,提高控制水平。
3绿色、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部

·
随着绿色节能时代的发展,在未来
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
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自动化
控制应该要涉及机械生产的所有环节,
例如机械产品的加工、包装、出库等, 都应该要高机械设
备生产水平。
三、结语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
提高机械设计的水平,是提高机械产品的
关键因素,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机械设计
有重要的关系,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
平不如发达国家,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 展前景广阔。给机械设计的发展带来机遇
与挑战。必须根据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
二、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 以下几点:第一,产品质量的高成本压力 给设计竞争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第二,环 境和生态功能属性逐渐与产品功能属性并 驾齐驱;第三。设计的经营管理和制造与 设计需求的内容并重;第四,设计的独立 性逐渐转型了工作的协同作业,甚至是并 行的状态;第五,能够挖掘人的创造性使 人们对高科技的数字化工作更为重视。 1提高机械制造智能化控制水平 在科技迅速发展时代,电子计算机技 术的广泛应用.为机械制造行业带来了机 遇,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应该要朝着 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电子计算机技 术进行更加全面的应用,提高机械制造行 业智能化控制水平,实现对整体机械制造 流水线的管理和操控,从而实现对各种大 型设备、精密设备的流水线的制造。此外, 在机械制造智能化控制过程中。为了提高 机械制造智能化控制水平,还可以加强机 械制造与芯片技术的融合,将CPU以及芯 片加装于机械设备中,从而使得机械设备 的运动与操作都可以实现统一控制。减少 输入内容,但是可以实现对机械生产的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工程机械新技术、新结构与进展趋势
摘要:自90年代以来,国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时期,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

继完成提高整机可靠性任务之后,技术进展的重点在于增加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改善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向节能、环保方向进展。

由于工程机械涉及的机种较多,本文重点以轮式装载机(以下简称“装载机”)为例,就其技术现状、新技术和新结构,以及进展趋势作简单介绍。

新技术与新结构
近几年,国外工程机械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操纵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结构(或系统)和新产品,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了工程机械的进展。

1.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技术与G PS定位(全球定位系统)
卡特彼勒将其宏伟打算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M E TS)。

M ETS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产品,如无线电数据通信、机器监测、诊断、工作与业务治理软件和机器操纵等装置。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系统(CAES)。

包括机载计算、cm级G PS微波定位和高速无线电通信三项技术。

在运行中,机载系统通过无线电接收整个无线网络中的铲土运输数据、工程数据或现场规划数据。

这些数据都显示在驾驶室内的一个屏幕上,司机在驾驶室内能直观地了解机器的作业位置,并准确地推断需要挖掘、回填或装载的土方量。

2)关键信息治理系统(V IM S)。

V IM S监测机器中极其关键的性能与作业参数,同时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从该机器传送到业主办公室。

可立即分析数据以便估量机器的当前状态,或加以收集和整理,以便显示机器的作业趋势。

3)C AESo ffice软件。

这种软件与来自装有C AES 的机器的数据相结合,产生一个集成的现时作业模型,使业主能在接近实时条件下对现场或远处监控各种作业。

2.推土机定位系统与虚拟推土
目前,卡特彼勒公司、模块采矿系统公司、Le ica和特林布尔导航设备有限公司均可独立提供基于G PS的推土机定位系统,大大提高推土机的作业生产率。

卡特彼勒的D O ZSIM1.5,是一种极易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可计算推土机的作业生产率。

该软件包与W im d ow s兼容,采
纳3D模拟技术分析推土机距离、坡度、工场设计参数,并可输出总土方量(压实或松散)、每趟移走的土方量、每小时移走的土方量、每趟总耗时、每趟总成本、总系统生产率等大量信息。

计算机精度高于C AD系统。

Le ica采纳G PS技术的D o ze r 2000导航系统,在无需勘察标桩的情况下,同意司机精确地操纵推土机的铲刀板和机器的位置,实现虚拟推土作业。

模块采矿系统公司的推土机定位系统有助于司机完成诸如坡度与推土任务。

驾驶室内安装有图像操纵台,向司机显示机器在作业区内的位置,并实时显示关键作业参数,如铲刀角度或被移动的土方体积。

T r im b le的产品是Site V isio n G PS,可实现坡度的精确操纵,驾驶室内可视化显示系统指导司机精确作业,精度可达cm级。

3.装载机新技术与新结构
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自90年代以来,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纳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通过不懈地努力,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系统。

现列举如下:1)行驶平稳性操纵系统———在动臂举升油缸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蓄能器,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少装载机的颠簸。

2)
附着力操纵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并将扭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

3)动力电子操纵/治理系统———依照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4)发动机自动操纵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音。

5)关键信息显示/治理系统———采纳网络通讯技术,在办公室的操纵中心实时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的故障诊断信息。

6)转向变速集成操纵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将转向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并采纳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操纵开发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

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实现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

7)销轴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200h的润滑服务,并使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

8)舒适驱动操纵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舒适性,关心长时刻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保持作业效率。

9)负载感应变速系统———依照负载状态,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扭矩,实现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

10)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操纵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可能潜在的故障隐患。

如此,司机只管全神贯
注地工作而无需不断查看仪表读数。

11)负载自动稳定器———采纳一对钢膜氮气蓄能器,安装在前车架中,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联通。

当作业或低速行驶时,系统自动断开;当车速超过4.8 km/h时,由电子速度开关操纵的电磁阀自动开启,蓄能器汲取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冲击载荷,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12)自动运输操纵系统———降低机器在凹凸不平路面上的振动,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作业效率。

JC B公司456B ZX(18t)安装此系统,最高车速达38km/h。

13)燃油/空气比例操纵系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操纵法规要求。

14)计算机监控/治理系统———连续监控/治理装载机数十项性能指标参数,在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时,专门容易通过液晶仪表显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报警信号,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15)装载量称量系统———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载量,测量误差小于3%。

16)面板操纵系统———采纳声、光、电及数字显示的操纵面板,实现装载机仪器与仪表的报警与监控。

17)油泵电子治理系统———自动监控油泵的运行状态。

18)柴油发动机先进治理系统———燃油喷射操纵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操纵模块,亦可与监测系统进行通信,当发生故障时提醒司机注意。

C a t3516B型发动机装备有此模块。

19)先进的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方向盘和操纵手柄,安装在W A1200型上。

进展趋势
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完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信息治理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采纳单一吸声材料、噪声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机器噪音;通过不断改进电喷装置,进一步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量;研制无污染、经济型、环保型的动力装置;提高液压元件、传感元件和操纵元件的可靠性与灵敏性,提高整机的机—电—信一体化水平;在操纵系统方面,将广泛采纳电子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换挡变速装置;用于物料精确挖(铲)、装、载、运作业的工程机械将安装G PS定位与重量自动称量装置;开发特种用途的“机器人式”工程机械等。

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进展的重要趋势。

国外闻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

与此同时,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

所谓特大型工程机械,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000H P,要紧用于大型露天矿山或大型水电工程工地。

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竞争要紧集中少数几家公司。

以装载机为例,目前仅有马拉松·勒图尔勒、卡特彼勒和小松—德雷塞这三家公司能够生产特大型装载机。

2.多用途、微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