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doc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20d04a6ed5bbfd0a795673c1.png)
社会调查的概念社会调查(survey research)指的是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问卷调杏(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普遍调查概念:通常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逐个进行调杏。
一般来说,其规模往往非常大, 属于宏观的调查。
特点:涉及对象多,调查范围广。
优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
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而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缺点:1、资料准确,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概念: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在,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3、可以比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广5、准确性高缺点:2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
例如: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居住方式应用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里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例如: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门选课题: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者是根据白」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
委派课题:有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给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936de719b6648d7c1c746fe.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一.(P15简答/选择)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决定着整个调查成果的好坏优劣。
主要任务: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选择问题)2.准备阶段可以理解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作准备。
道路选择:为达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
工作准备: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
(调查设计、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3.实施阶段(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自填问卷、邮寄问卷、集中填答、网络调查、结构访问、电脑访问)4.分析阶段(研究阶段)定量的统计分析主要任务: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资料整理、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5.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
(报告成果)二.P19 选题的重要性(简答)1.决定调查的方向调查课题正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可以通向社会生活不同的领域,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2.体现调查的水平在选择和确定调查课题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的专业理论知识、调查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洞察力,同时还需要社会经验。
3.制约调查的过程4.影响调查的质量不合适、不可行的调查课题,从一开始就包含着调查成果质量不高的内在因素,包含着研究者难以克服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三.P25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简答)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如“城市居民居住方式与领里关系研究”、“城乡社区领里关系研究”。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知识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81eccb89eb172ded63b7b2.png)
(1)由易入难、由浅入深。 (2)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引起紧张、顾虑或枯燥的问题放在后 面。 (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4)行为或事实问题摆在前面,态度性(意见性)问题摆在中间,而牵涉敏感 性或隐私权的个人数据摆在最后。 (5)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让被调查者由最近的行为或态度慢慢回想到从前之行 为或态度。 (6)同类问题放在一起,便于被调查者回答 (7)封闭式问题放在前面,开放式问题放在后面。 (8)依问卷主题归为数大类,明确地指出各大类所欲收集之资料类别
3
②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灵活的对调查设计进行修正或弥补。 (4)分析阶段(资料整理 单变量分析 双变量分析 ) 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和分析。 既有对数据的录入工作,又有用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5)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结果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 个总体地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地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 其规律地社会研究方式。 2、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通常简称为普查,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 查。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 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4、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 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 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5、层次谬论 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 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为 结论的现象。 6、简化论 简化论又称为简约论、还原论,指的是研究者用比较低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 而在比较高的分析单位上得出结论。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 相反。 7、多段抽样 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 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主要用于总体的规模特别大,或者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https://img.taocdn.com/s3/m/f1e4b6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2.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第一篇: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重点(老师最新给的)1.社会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文献研究2.调查研究(社会调查):以受访者回答问题(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数据为基础辨析总体状况.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3.社会调查的分类行政统计调查;人口普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市场占有率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问题进行调查,目的不是得出一般的结论,而是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4.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资料准确,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调查项目较少。
5.抽样调查指的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可以迅速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资料,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广;准确性高6.调查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
以揭示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应用性课题——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以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为主要目的7.调查设计是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包含制定详细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内容探索性调查: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考察或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描述性调查: 描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如何描述性研究指研究者通过借助观察等方法与手段搜集资料,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把握反映其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属性,以实现对其现状和历史作出准确描述的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94573cb84ae45c3b358cd2.png)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要点第一篇概述第一章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1.1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1.1.1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社会的定义社会现象的特点主观目的性,极大偶然性,错综复杂性,高速流动性,高度模糊性1.1.2 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社会调查的定义: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及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的任务:(1)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2)研究社会现象的客观原因(3)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需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和方法1.2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1.2.1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法。
2.1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2.1.1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所谓社会调查模式,就是人们对调查过程的本质进行的抽象概括与描述,它是由一些概念和行为规则所组成的内容系统或理论框架。
“事实——解释”模式;假说——理论”模式;“系统——综合”模式2.1.2社会调查程序社会调查程序,是指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具体步骤。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任务:选题,初步探索,提出假设,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按设计调查要求,做好现场调查工作。
研究阶段主要任务: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
总结阶段包括:调查结果阐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评估,调查结果应用。
2.2 选择调查课题调查课题,就是调查所要说明或解决的社会问题。
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范围与方法。
(问题=矛盾)2.2.1调查课题的分类按照调查目的分类: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按调查深度分类:描述性课题、解释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2.2.2选题的意义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真正起点,决定社会调查的总方向、总水平。
调查课题是决定方案设计,制约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调查课题决定社会调查的成败和调查成果的社会价值。
2.2.3调查课题的来源2.2.4选择调查课题的基本标准和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一般说来,选题时应注意“窄,小,精,深,新”几个字。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要点完整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要点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11ff4f2b0717fd5370cdc30.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考试要点1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普遍调查(1)、概念:通常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由于它的规模往往特别大,因此属于宏观的调查。
(2)、普遍调查采取的两种方式一种称为统计报表,是由普查部门(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
另一种是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组织专门的调查员,制定专门的调查表,对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
3、抽样调查的概念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简言之,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
它与问卷法、统计分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标志。
4、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较各自的特点普遍调查具有(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的特点。
与之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一下突出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5、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相比较的区别(1)从调查方式上看,前者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为主,后者以抽样调查为主:(2)从调查对象的抽取方式上看,前者的调查对象是研究者主观分析和判断抽取的,后者是依据客观的抽样概率从整体中随机抽取的;(3)从资料的收集方法看,前者往往采取无结构的自由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后者主要采取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式;(4)从资料的分析方法上看,前者主要依靠思辨的、领悟的和归纳的方法,后者依靠客观的、实证的、统计的和演绎的方法;(5)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前者适应的是封闭性强、同质性较高、社会流动少、变动速度慢地传统社会,后者适应的是开放性强、异质性较高、社会流动较大、变动速度快的现代社会;(6)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有着不同来源的调查方法类型,则反映着社会学中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传统、不同的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1、调查课题的明确化的概念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要点完整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要点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fb771bdfd0a79563c1e727e.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考试要点1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普遍调查(1)、概念:通常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由于它的规模往往特别大,因此属于宏观的调查。
(2)、普遍调查采取的两种方式一种称为统计报表,是由普查部门(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
另一种是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组织专门的调查员,制定专门的调查表,对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
3、抽样调查的概念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简言之,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
它与问卷法、统计分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标志。
4、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较各自的特点普遍调查具有(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的特点。
与之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一下突出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5、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相比较的区别(1)从调查方式上看,前者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为主,后者以抽样调查为主:(2)从调查对象的抽取方式上看,前者的调查对象是研究者主观分析和判断抽取的,后者是依据客观的抽样概率从整体中随机抽取的;(3)从资料的收集方法看,前者往往采取无结构的自由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后者主要采取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式;(4)从资料的分析方法上看,前者主要依靠思辨的、领悟的和归纳的方法,后者依靠客观的、实证的、统计的和演绎的方法;(5)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前者适应的是封闭性强、同质性较高、社会流动少、变动速度慢地传统社会,后者适应的是开放性强、异质性较高、社会流动较大、变动速度快的现代社会;(6)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有着不同来源的调查方法类型,则反映着社会学中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传统、不同的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1、调查课题的明确化的概念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3722d63186bceb19e8bbf6.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球球整理,仿冒必究)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社会调查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综合性;方法论特征:定量研究+ 横剖性社会研究3.社会调查的作用:①描述状况——客观地描述社会事实;②解释原因——科学地解释社会事实;③预测趋势——对策研究。
4.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社会调查的类型: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
5.社会调查的程序: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总结阶段。
6.社会调查方法:①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特点:工作量大、资料准确、高度统一、调查项目不宜多、时间性强、非连续性调查;要求高度统一;组织形式有专门调查机构、自填调查表一般应用于有关国情的基本数字资料、为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某一政策所需专门性资料。
②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区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优点:成本低、迅速、详细、准确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应用:总体范围较大,调查对象较多;破坏性实验;避免不必要浪费;普查的修正③统计报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特点—统一性作用:健全原始记录、方便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定期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
④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实质是范围较小的全面调查特点:非主观、不具备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调查项目深入细致应用: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⑤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在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6bb946be1e650e52ea9975.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名词解释:社会调查: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普查: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整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本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即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
分析单位: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注意:并非调查对象,也不是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
层次谬误(区群谬误、生态谬误、体系谬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研究者在一个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上收集资料,而在一个较小的或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来下结论的现象)。
调查对象:我们在调查中(通过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式)所询问的对象。
抽样对象:一次直接抽样时所采取的对象或单位。
总体: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元素: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抽样: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单位:一次直接抽取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抽样框(抽样范围):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元素的名单。
参数值(总体值):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统计值(样本值):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置信水平(置信度):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
置信区间: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间隔抽样):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整理
![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58fe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d.png)
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整理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整理1、社会调查的四种方式(1)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实践性、可操纵、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伦理困境(2)实地研究: 是一种研究者以不带理论预设的方式,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方式。
优点:直观性、可靠性、非介入性、直接接触。
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耗时长、资料难以量化。
(3)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各种二手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
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效率高。
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
(4)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必考)2、社会调查的定义、基本要素社会调查:所谓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现实社会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方法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3、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1)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特点:(a)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b)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c)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
(2).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1efda9eefdc8d376ee32d2.png)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3')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地研究:深入到研究对象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化访谈方式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索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社会调查:指的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普遍调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的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课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描述性调查:描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如何解释性调查: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的社会研究类型探索性调查: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考察或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层次谬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变量:我们把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指标: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操作化的含义: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比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d06928e87101f69e3195c0.png)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要点第一篇概述第一章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1.1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1.1.1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社会的定义社会现象的特点主观目的性,极大偶然性,错综复杂性,高速流动性,高度模糊性1.1.2 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社会调查的定义: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及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的任务:(1)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2)研究社会现象的客观原因(3)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需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和方法1.2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1.2.1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1.2.2有效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1.2.3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的桥梁1.2.4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5是端正党风学风的基础一环1.3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指导1.3.1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 辩证法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是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寻找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观点。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观点,“两点论”“重点论”;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
社会基本矛盾观点;群众观点1.3.2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3.3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层次;西方学者研究方法论的主要观点教学时数:2学时思考与作业:1.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调查?2.如何理解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3.如何认识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4.简述社会调查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学科特点。
第二篇准备阶段第2章社会调查的准备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掌握社会调查的课题的类型和选题的原则;社会调查的初步探索和理论假设的方法。
2.1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2.1.1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所谓社会调查模式,就是人们对调查过程的本质进行的抽象概括与描述,它是由一些概念和行为规则所组成的内容系统或理论框架。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533bf50242a8956bece48f.png)
单选题(P123)问卷的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假设检验的原理是推论统计的另一种类型,所依据的是概率论中的小概率原理。
它是对总体的某一参数作出假设,然后用样本的统计量去进行验证,已决定假设是否为总体所接受。
(P56)样本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P7)社会调查的第一要素是抽样(P27)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P102第四段理解)高层次概念和低层次概念(P92)抽样误差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和抽样规模(P99)数据的四个测量尺度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P143)问题错误类型概念抽象、问题含糊、问题待倾向性、问题提法不妥、问题有多重含义、问题与答案不协调多选题(P67)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PPS抽样、户内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一手资料与资料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而后人的有关说法是比较间接的证据.前者是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但是,有时寻找第一手资料十分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找到,我们只有采用后人的说法,即第二手资料。
(P151)收集资料的两个方法自填问卷法(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邮寄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结构访问法(当面访问法;电话访问法)。
(P3)常见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P3)实验的三个基本要素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侧和后侧(P12)普查的类型1、统计报表2、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误差的类型(抽样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书本找不到,自己执生)(P13)抽样、普查的特点区别普查的特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抽样的优点(省事省力省钱;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比较详细的收集资料;应用范围广泛;准确性高)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区别(全面调查就是对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逐个调查,又叫普查;非全面调查是指调查范围只包括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的调查非全而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都属非全面调查。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d7ea28a300a6c30c229ff1.png)
重点1、抽样2、问卷3、访谈4、调查报告第一章、导论一、概念社会调查: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辩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三、社会研究的过程1选择问题阶段 选取研究主题,形成研究问题2研究设计阶段 调查设计 抽取样本 变量测量 问卷设计3研究实施阶段自填问卷 邮寄问卷 结构访问 电话访问4资料分析阶段审查资料,统计分析5总结阶段报告结果,应用评估第二章理论与研究问题检验假设问题第三章、选题与文献研究法一、选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 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2 创造性指研究问题应该具有的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不同的地方1]站在学科的最前沿2]瞄准“冷门”课题3]敢于开拓新领域3 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4 合适性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四点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三、文献研究的含义: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通过整理、综合、分析等手段,最终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是史学和社会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四、文献研究与选择课题的关系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较宽泛的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五、研究问题的明确化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知识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81eccb89eb172ded63b7b2.png)
另一方面又要求被调查者对他所选择的这些答案进行排序。 (6)多项任选式 被调查者可以任意选择各种不同数目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在对问题进行编码的 时候,要将每一个答案都看成是一个变量,都给一个编码。 (7)矩阵式 即一种将同类型的若干个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 (8)表格式 表格式的问题除了具有矩阵式的特点外,还显得更为整齐、醒目。
3
②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灵活的对调查设计进行修正或弥补。 (4)分析阶段(资料整理 单变量分析 双变量分析 ) 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和分析。 既有对数据的录入工作,又有用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5)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结果
6、问卷设计问题的形式及其适用性。
(1)填空式 即在问题后划一短横线,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填空式一般用于那些对回 答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容易填写的问题,通常只需填写数字。 (2)二项选择 即问题的答案只有是和不是(或其他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回答者根据已 有的情况选择其一。 (3)多项单选式 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回答。 在设计上,这种问题形式的关键之处是要保证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4)多项限选式 在所列举的多个答案中,要求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若干个。 (5)多项排序式 它一方面要求被调查者在所给出的多个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但有限)的答案,
9、观察法的优缺点
8
(一)优点 客观性:不依赖被观察对象的交流能力与避免印象整饬 (1)不依赖被观察对象的交流能力。如小孩、病弱年迈、不会讲普通话、文盲; (2)避免被观察对象的印象整饬心理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如闲暇的消遣方式、 非社会认可的行为; (3)避免被观察对象记忆磨损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4)避免被观察对象无意识行为的脱敏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二)缺点 (1)成本高,时间长。观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进行观察时,观察者只能 被动地等待所要观察的事件出现。为了使观察得来的资料全面、真实、可靠,被 观察的人和事数量要多,面要广,而且为了取得大量的资料,所需的人力和时间 自然要多; (2)观察不够深入。所能观察到的是,被观察者如何从事活动,并不能得到被 观察者为什么这样活动以及当时其内心是怎样想的资料; (3)客观性。观察者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过滤镜; (4)数据质量波动性大。观察资料受观察者的生理和能力限制:人的感官使观 察范围受到局限。感官是有一定阈值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听不到、看不到、 感觉不到;人的感官也使观察的精度受到局限。人们常常只能凭感官对观察对象 做出大概的估计。与此同时,观察者的观察能力不一致,也影响着数据的质量和 数量。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fc723d0b4c2e3f572763ea.png)
1社会调查的概念社会调查(survey research)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普遍调查概念:通常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逐个进行调查。
一般来说,其规模往往非常大,属于宏观的调查。
特点:涉及对象多,调查范围广。
优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
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缺点:1、资料准确,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概念: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3、可以比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广5、准确性高缺点:2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
例如: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居住方式应用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例如: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自选课题: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
委派课题:有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给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文献研究2.调查研究(社会调查):以受访者回答问题(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数据为基础辨析总体状况.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3.社会调查的分类行政统计调查;人口普查; 生活状况调查; 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 市场占有率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问题进行调查,目的不是得出一般的结论,而是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4.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资料准确,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调查项目较少。
5.抽样调查指的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可以迅速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资料,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广;准确性高6.调查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
以揭示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应用性课题——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以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为主要目的7.调查设计是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包含制定详细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内容探索性调查: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考察或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描述性调查: 描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如何描述性研究指研究者通过借助观察等方法与手段搜集资料,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把握反映其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属性,以实现对其现状和历史作出准确描述的研究方式。
解释性调查: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的社会研究类型。
回答社会事物或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8.抽样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9.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性。
10.样本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11.抽样框抽样范围,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12.参数值是对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总体中所有元素某些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13.置信度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把握性程度;置信区间上述“某一区间”,就是置信区间14.概率抽样: 1)每一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2)每一个体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15.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测量数值 16.社会指标是一种统计指标系统,它记载着各种社会变化,并能把这些变化同社会目标联系起来进行概括和描述。
17.变量: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
取值的穷尽性和互斥性18.操作化的含义: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19.量表使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按一定的结构顺序为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20.信度即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它指的是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
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21.效度:即测量的正确性程度。
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想要测量的概念的真实含义。
22.效度的类型: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内容效度23.问卷的一般结构 1)标题2)封面信3)指导语4)问题及答案5)编码及其他资料24.开放式问题即受查者可以不受任何影响自由作答,不须由问卷上所拟定之答案圈选。
25.封闭式问题是让受查者在事先拟定的答案中圈选答案。
26.问卷设计的原则紧扣目标的原则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原则合乎逻辑的原则易于回答的原则便于统计的原则保持中立的原则篇幅适当的原27.问题排列的次序:由易入难、由浅入深。
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在前面,引起紧张、顾虑或枯燥的问题放在后面。
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行为或事实问题摆在前面,态度性问题摆在中间,而牵涉敏感性或隐私权的个人数据摆在最后。
28.相倚问题,我们指的是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即前一个问题作为“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称作“相倚问题”。
29.资料审核的方法:实地审核系统审核30. 频数分布,就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以频数表的形式表达频率分布,则是指一组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这种比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而频率分布情况同样以频率表的形式出现。
31.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离散趋势(又称离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定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
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离散系数32.相关关系指变量之间存在着非确定性依存关系。
即当一个或一组变量每取一个值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可能有多个不同值与之对应。
33.交互分类,就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变量的类型进行综合的分类。
交互分类的结果通常以交互分类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34.回归分析增加了因果性,回归分析则是对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的形态找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以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的情况进行估计。
而相关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即用相关系数r 来描述X和Y两个变量之间的共变特征。
它并不指出X和Y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35.区间估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可信度(置信度)下,用样本统计值的某个范围(置信区间)来“框”住总体的参数值。
36.调查报告的撰写确定主题选择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报告37.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访谈时,访谈者必须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问卷或访谈调查表进行访谈,尽量避免个人的自由发挥,在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和记录方式上都按统一规定办;无结构化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按自由度的不同,可分为半结构式和完全无结构式两种。
38.问卷法则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优点问卷法省时、省钱、省力;所得到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问卷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误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缺点问卷法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资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2.访谈法是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事实的方法。
优点对象的回答率大大高于问卷法;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有很大的机动性,可随时扩展和深入;能对搜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缺点调查成本更大;匿名性差;对访谈员的依赖,访谈法的结果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的素质、能力和现场表现访谈过程通常过于急迫并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优点通过观察可以直接获取资料;能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比较可靠的社会现象;获取的资料及时生动。
缺点受观察者自身的限制;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38.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选题阶段:1)确定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作出课题论证。
2)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
3)调查阶段:进入调查地点、接触调查对象、收集调查资料。
4)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39.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40.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所得资料的数量特征进行描述,并运用数学模型揭示调查资料中所隐含的关系、规律及发展趋势;理论分析是指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调查资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获得对调查对象的本质认识,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
41.统计调查是一种利用结构化的调查方法,调查大量样本,收集数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
它的特点是:(1)利用标准化、结构化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2)调查资料可以精确地分类或转换为数据形式。
3)可以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
42.结构式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
其特点是:1)访问使用统一的问卷,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择调查对象2)提问的方式与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统一的3)它需要大规模的样本,多用于大规模统计调查4)其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5)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对调查过程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6)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弹性,难于对问题作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43.定类测量的两种属性为对称性和传递性。
44.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首先是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22.P214因果关系1.概念:当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会引起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反之,当另一个变量变化时,前一个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2.三个条件:○1x与y存在不对称的相关关系○2x与y在发生上有先后之别○3x与y关系不是同源于第三个变量的影响23.、标题1.陈述式:直接在标题中陈述调查的对象及调查的问题2.结论式:用某种结论的名言或警句,格言做标题3.问题式:以一个问题做标题4.双标题式:主标+副标24.导言部分1.直述式:即开门见山,平铺直述,直接把调查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等等一一写出。
2.悬念式: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然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他的影响提出一系列的疑问,最后描述调查的基本情况。
3.结论式: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写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