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共50页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历史条件 作用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一)秦汉的大一统: 1、统一的历史条件
(1)客观上:结束割据,完成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必然 ①经济上: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 ②政治上:各诸侯国废除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③民族关系上: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 为中心,形成了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人心向背:长期战乱,人民深受其苦,渴望统一。 ⑤局部统一:长期争霸战争,形成局部统一(战国七雄), 为统一提供了重要条件。 (2)主观上:秦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① 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 本人的雄才大略。广罗人才,部署统一全国 的战略策略。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 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 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 让度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 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受制于中央政府。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核心:皇权的至高无上
(2)形成原因
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模式;个体小农经济和封 经济条件: 建地主经济的政治需要。 宗法分封制崩溃;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统一国家的 政治条件: 形成的需要
阶级基础: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理论基础: 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 历史教训: 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和周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共69页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古代史—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合作探究】: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朝皇 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1)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 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 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 朝”。) (2)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选官用官制度
(一)、秦的统一
1、灭六国实现统一
韩赵魏楚燕齐
2、巩固统一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特点: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平岭南,开灵渠,设三郡;击匈奴,收 河套,修长城和“直道”;西南夷,开 “五尺道” “焚书坑儒”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述 (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 两个概念。 ◆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个人专断独裁。 ◆ 中央集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集中于 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血缘关系 奴隶社会
官员产生及 世袭、封地 权利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 直属中央 方独立性 职责范围 趋势: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 统治权 行政管理权 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历史作用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强和国家的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8、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前期为主) 1、政治: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效组织) 民族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巩固、发展。
(例如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开创性、 深远)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讲义
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总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
经济上农耕经济从停滞倒退到初步恢复发展,手工业、商业获得发展。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技、文学得到初步发展。
课时1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1.政治:(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始皇*;②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①中外朝制度;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
2.经济:(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考点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①皇帝制度⎩⎨⎧a.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c.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三公九卿制度⎩⎨⎧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d.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③郡县制⎩⎨⎧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第二章_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世界最早
东汉张衡
遥测千里之外的地震, 比欧洲早1700年
2.数学
东汉的《九章算术》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分数法则、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世界数学史上首创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 算法则
《九章算术》书影
2.医学 (三典两医)
①《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 西汉定稿
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三.哲学、宗教与史学
1.哲学 (1)新儒学代表:董仲舒(西汉)
①主张:
a.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 依天意办事 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 C.建太学,以儒学教育
(1)新儒学代表:董仲舒(西汉)
②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 有神学倾向。
③核心: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1)西汉司马迁与《史记》 ①体例: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内容:以人物传纪为主,黄帝至汉武帝两三千年间的历史 ③地位: 成为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
(2)东汉班固与《汉书》
①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②内容: 叙述西汉一朝的历史
司马迁与班固,合称“班马”,《史记》 《汉书》合称“史汉”
2.原料易得,造价低廉。逐 步取代竹木简和帛。
蔡伦(?--121年) 东汉人
3.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作业
•总结秦朝、汉朝时期有特点的政治手段,科学技术 •写出秦汉时期著名文人的名字和代表作(或主要思想)
2021/7/21
2.宗教
(1)佛教(西汉末)
①传入: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 ②发展: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
建洛阳白马寺。
(2)道教(东汉) ①兴起:民间(神仙方术+道家学说)
秦汉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史学
时期
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
首创___纪_传__体____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 西汉 司马迁《__史__记____》
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__汉__书____》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文学 汉赋 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辅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国家专管.赋役制度的变化【链接选择性必修 1 第 16 课】 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主要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三种。 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
田赋 三十税一
人头税 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财__产__税____ 秦汉徭役有__更__卒____、正卒、戍卒三种
2.汉代的手工业【链接选择性必修 2 第 4 课】
部门
成就
纺织 (1)汉朝人使用纺车纺纱。
业 (2)使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1)汉武帝在南阳设铁官。 冶炼
(2)南阳有多处冶铁和铸造作坊,冶铁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业
(3)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秦汉时期的商业 (1)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①在圜钱基础上将各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 期沿用。 ②汉武帝开始铸造“五铢”铜钱,这一形制一直使用到唐朝初年。【链 接选择性必修 1 第 15 课】
(3)海上丝绸之路 ①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___印__度_洋____的海路。 ②宋元时期,人们能够制造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 __官__方__使_节_____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 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 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③明初__郑__和__下_西__洋_____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第二讲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七页,共50页。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 ②政治条件:新地主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和法治思想
; ④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混战带来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
(3)发展演变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 ),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第十九页,共50页。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家国一体
西 ,最高执政集 周 团尚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 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置
以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中郡。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第五页,共50页。
一、秦汉政治
1、秦朝的统一 (3)秦朝的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 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③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为中华民族形 成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夏商周 世官制 战国/秦 军功爵
汉 察举制 朝 征辟制 魏晋 九品 南北朝 中正制
民族关系
南征百越,设三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 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民族融合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秦汉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制度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民族融合也得到了加强。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阐述秦汉时期的发展。
一、政治制度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秦朝的独尊皇权制度,使得中国的官制、法制和地方行政管理都得到了非常完善的发展,但是也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苦难。
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开创了“以德治国”的制度,并且推行了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科举制度和礼乐制度,使得政治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同时,汉朝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采取开疆拓土的政策,不断征服和发展,使得边疆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经济制度秦汉时期,经济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秦朝时期,推行“均田制”加强了土地的所有权,使得农民在土地所有权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也加强了内部经济联系,推行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在汉朝时期,推行土地兼并制度也进一步保证了土地的完整性。
另外,在汉朝时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政府的及时救灾和发展新的农业技术,使得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三、民族融合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民族融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政治方面,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保证了不同民族地区的稳定性,同时也推行了汉化政策,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在经济方面,贸易和农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在文化方面,汉朝推行的儒家思想和礼乐制度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开始发生交融和融合。
总之,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得到了加强。
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明清时代特征1.大发展(分裂——统一)2.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称霸民族不断融合)3.大变革(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2.封建经济初步发展1.封建国家分裂割据2.民族融合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和多名族国家的巩固的时期,经历了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堕落政治1.诸侯争霸2.各国变革秦--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中央集权制(置中朝、设刺史、推恩令1.北魏孝文帝改革2.九品中正制3.三省体制明-废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设立内阁,清-军机处经济1.铁器时代2.牛耕推广3.兴修水利4.土地开垦5.冶铸煮盐纺织制漆酿酒1.耒、耜、石、骨刀耕火种;2.井田制;3.青瓷的出现4.耧车(播种工具)5.水利鼓风冶铁工具1.铁农具(铁犁),牛耕,精耕细作;2.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3.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4.土地私有制发展,井田制瓦解,租佃方式产生;5.经济中心南移;6.钢铁冶炼的冶炼;7. 白瓷的出现;8.政策:重农抑商 9.翻车(灌溉工具)10.草市出现11.经济中心南移1.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2.明中后私营才占手工业主导地位;粮食产量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3.白银为主要货币;4.闭关锁国;5.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文化百家争鸣相互独立1:焚书坑儒(秦)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3:定于一尊经学化1.玄学取代经学2.佛道兴盛冲击儒学正统地位西学东渐传统文化终结版权所有切勿模仿!!!谢明坤彭侠。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性质 瓦解
奴隶社会的分封制 社会经济基础的 变化---井田制瓦 解而导致
封建社会的分封制
是统治者主动废除,西汉社 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 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
秦朝郡县制
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
目的
巩固统一
郡县制是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的基 础,此后为历代 王朝所沿用。
分封同姓王,确保刘姓王朝的统治
受中央的管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 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
君权
地方
中 央 集 权 君 主 专 制
相权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③建立地方机构: 废分封,置郡县
第二讲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 1 )长期的统一,较为稳定。 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发展 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经济方面: 经济中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上游(四川) 思想方面:加强思想控制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诸侯势力强大 “两制”渐渐 崩坏
(3)统一文字、车轨;
(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
(5)大规模移民等等。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
统一货币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圆形方孔钱
统一文字:
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
简便的隶书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二)秦朝经济发展
3、结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文化
1、前230—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
2、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
3、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了不起。
十一、“伐无道诛暴秦”1、秦朝暴政民愤激,戍卒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政权,陈吴败后项刘继。
2、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就灭亡,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1、刘邦用人“张萧韩”,前202(年)建西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社会面貌大改观,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带头节俭把事办,“以德化民”民心安,文帝景帝治江山,国库钱粮都丰满,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
2、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
十三、两汉经济的发展1、武帝治河有高招,文武官员背柴草,亲临工地看治理,八十多年无灾涝。
2、东汉明帝修黄河,筑起大堤一千多(里),被淹土地变良田,八百多年无水祸。
3、西汉耕犁装犁壁,耧车播种新工具,丝绸织布提花机,杜诗水排用水力。
4、武帝集权有经验,统一铸造五株钱,盐铁经营归中央,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冒顿统一蒙古盛,汉初被迫去和亲,卫、霍领兵破匈奴,昭君出塞传美名。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企图联络大月氏,共同对匈来夹击。
2、张骞两次出西域,排除艰险建史绩,沟通促进东与西,历史意义了不起。
3、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通欧洲,陆海贸易大发展,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社会面貌大改观,设立西域都护符,总管西域的事务。
4、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铸铁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