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微观 处探 清 问题 的症 候 。以利于确 定 方 向
一学 年 的跟踪考核工作 让我们在微观处 逐渐探 清 了 问题 的症 候 ,让 我 们 向确定 努 力 的方 向出 发 。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分手艺,七分工具,这充分说明工具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实验教学和学具的应用对教学的效果。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就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验及看法:一、实验教学和使用学具教学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实验教学。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里讲的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实际中,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学生的共同参与的实际操作,形象、直观地把教师所教和学生所要掌握的抽象、模糊的知识及概念。
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形象、直观、明确的知识概念,使学生由表象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真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凡是学生能通过讨论实验自己能获取的知识,作为自己这名从教20年的教师绝不代替,尽量给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自己解决。
我已深刻体会到了这样教学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如:在自然教学中,在教学电磁铁的有关知识时,我首先把学生自己分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一种电磁铁全班进行评比,并说出磁力的大小和两级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样学生在分组合作中,亲自体验和经历了制作的过程和乐趣,使学生既提高了动脑动手的能力,又获得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具的使用。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的使用学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何谓学具?学具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所设计的一种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教育教学材料。
指导学生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无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在获取知识等方面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课堂主任,教师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教学思想。
使课堂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要】在工作中,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仅仅拥有一把锋利的工具并不足够,熟练运用工具的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不同工具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工具的更新换代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了解新工具的特性并适应新技术,才能不被淘汰。
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善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不言而喁,值得深思。
【关键词】工欲善其事,利器,工具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工具,熟练运用工具,不同工具的适用场景,工具的更新换代,重要性。
1. 引言1.1 什么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源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想要做好,就必须先有好的工具或装备。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好的工具才能做好事情。
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手工艺人、农民、工程师还是医生,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工具。
就像一个厨师离不开厨具一样,一个程序员离不开电脑,一个医生离不开医疗设备。
选择合适的工具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而选择不恰当的工具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失败。
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工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除了选择合适的工具,熟练地运用工具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工具的最大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不同工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
有些工具适用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有些工具则可以通用于多个领域。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工具的更新换代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具的不断更新,新的工具不断涌现,取代了旧的工具。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工具和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且熟练地运用它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效率。
2. 正文2.1 工具的重要性工具在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工作的基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备课要求我们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完善,教案详尽工整。
于是我们发现一堂课讲的内容用了好几节课也没有写完,即使是拿现成的教案来“拷贝”,结果抄了好几节课还是没有完成,再加上作文批改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上级领导检查,教案的篇幅长短以及书写规范与否又决定教案的质量甚至于工作态度和个人考评。
于是,这一系统问题成了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切肤之痛、难言之隐。
再者,中学语文教学又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汲取新的“养料”——即互相交流经验和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理论文章。
这样,又形成了一个大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心照不宣的一个病态心理。
我们既想大量阅读,引来源头活水,又觉得“面”上的工作马虎不得;既想使课备的新颖独特一些,但又囿于“条条框框”的生硬限制。
最后,我们不得不进行“书法练习式的文字拼盘”,或者干脆就是“文字搬家”,我们的工作也就只能像“西西弗斯”推巨石那样,成为我们心中永无止境的痛苦。
到最后我们的教学成了盲人骑瞎马,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也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成了贻误了一代的“教书匠”甚至于戕害学生的罪魁祸首。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同时把精力分散在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上。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或相当熟练的”。
倘若说,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任何一项活动,我们都很难达到非常熟练或相当熟练,自然,花在形式上的精力多了,动真格的就少了。
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拥有更多的自由来支配自己,设计自己和发展自己,正如没有不吃草却能一直挤出奶的牛一样,我们也没有不汲取“养分”而能永远倒出学问的教师。
即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把课备好、备精,更重要的是备得要有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实施新课程的初期出现了茫然失措、焦急不安、矛盾重重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施新课程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
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助力双师型教师成长专题研修总结范文

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助力双师型教师成长专题网络培训研修总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工作做好,得找到做好工作的办法,也就是做好工作的捷径,这些办法,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
我很高兴第一次参加了2023年“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助力'双师型'教师成长”专题网络培训班。
我从政策学习、师德师风、1+X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成长、教材与课程开发、教学能力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七个方面聆听了专家学者的讲座与教学经验的分享。
通过他们广博的知识与深入浅出精彩的讲授,使我耳目一新,更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产教融合,知行合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能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一名简单的教书匠,而要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在专业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崇高目的和中心,并以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创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喜欢民主、平等型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
同样,教师也就真实地走进了课堂。
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总是坚持多渠道查阅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备课、上课。
课堂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较喜欢上我的课。
其次,“生活即课程”,新一代的职业人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贴近岗位,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思考人生,积极定位,将课程思政劳模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充分融入到专业课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感叹:做一名教师真难,做一名好教师更是难上加难!是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不仅要求你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求你有高尚的师德。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自己成为一个有高素养的人。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
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
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
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
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
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
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
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必修课。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确立全员培训的理念随着教育领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教师们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因此,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必须先确立全员培训的理念。
全员培训的概念是,所有教师都需要参加培训课程,不论教龄及工作经验。
这样的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教师的技能,也可以在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注重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和实践。
尤其是在对待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新课程方面,教育培训更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拓展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为教师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匹配教师队伍需求为了满足不断推进的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必须更好地匹配需求。
即让相应领域专业的教师进入相应的学科教学领域,这样更容易实现教师培训和补充差异化。
通过科学、精准的调配教师力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优化工作条件优化工作条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让教师工作更加顺畅、有效,教育部门需要优化教学设施、条件和环境,提高技术配备和设备,提升教室内外的咨询服务,减轻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
教学环境好,工作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激励机制除了以上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必须要重视的。
教师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之一,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励教师,如发放奖学金、荣誉证书、加薪或职称提升。
这样教师们才会更有动力去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作者:范治宏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4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广西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547500)范治宏现在,中小学教师正经历着一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推行使他们获得一个过去任何时候也无法相比的施展和发挥空间,毫无疑问,基础教育新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有效地实施新课改,教师就必须要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新课程,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素质是课改工作的瓶颈,课改实验成也教师、败也教师。
”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现在,就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道德文明素质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他们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塑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心理品质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
作为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道德文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说:“学师范,做人民教师的人,他的思想品质的好坏,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文明素质,要一言一行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一举一动对得住“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
一定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发扬献身精神,甘当“人梯”。
要关心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严格管理学生,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行为人师、言为人范、德为人表”,才具备一个教师应有的道德素质,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张掖市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纪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市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纪实“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要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
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的讲话。
省长刘伟平在今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完善和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出台“双师型”教育优惠政策,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以德为先,能力为重,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过程管理,深化实践创新,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拓宽教师来源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随着我市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师资的不足已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保证正常教学,各职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拓宽教师来源,允许职业学校不受师范类教育限制,可以自主从工科类高等院校招考引进紧缺型专业教师,近三年通过学校自主招考引进和面向社会招聘的办法增加了多名专业课教师,占在编教师的 %。
并鼓励职业学校根据教学需要面向社会招聘能工巧匠和企业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多人的职业教师队伍,有效缓解了师资力量的不足。
肃南职教中心与高台职业中专探索性的开展专业课教师对口交流活动,每年互派1-2名优势专业教师对口援教。
同时,肃南县职教中心还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每年邀请工科专业教师来学校指导教学和授课,确保了工科专业教学有序开展。
深化师德培养教师素质不断优化“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多年来,我市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加强德育工作不放松.尤其重视教师的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启动教师读书计划活动,把教师读书作为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20余部书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云南万通教师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云南万通教师培训为切实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云南万通汽修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于 2012年3月10日上午九点组织部分教师在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教室以《师者,何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题进行交流、学习和培训,由教务部江主任担任此次培训的主讲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训过程中,江主任介绍说:“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师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老师们应该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困惑中的引导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我们在职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用心去热爱和善待学生江主任还说:“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思想,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然后对他们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云南万通汽修学校的此次教师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加培训的教师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所有教师对教育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明确了教育的职责,学到了教学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做好教学工作的信心,决心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每一位云南万通汽修学校的学子能成功成才。
浅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

浅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浅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导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比喻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解释利做动词讲,器就是工具的意思。
就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
善:完成。
利:使······锋利。
发音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释义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具非常重要。
成语典故出处原文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春秋)《论语·卫灵公》典故1.出自《论语》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论语别裁长安居大不易讲到这里,孔子就提出在用的方面的一个问题。
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
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
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这本书,孔子说的话。
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
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
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读解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的修养从表面上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创造型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与努力方向

总之 , 时 的 积 累 或 者 可 以 成 为 我 们 平 史料 。
为 有生 命 力 的 课 堂 , 课 应 该 是 其 中 非 常 继 续 成 长 提 供 动 力 。 节 课 下 来 , 时 会 感 备 课 时 的 灵 感 , 者 可 以 成 为信 手 拈 来 的 备 一 有 或
中 如 何 才 能做 好 引 导 学 生 呢 ? 文 试 从 备 课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 本
关键 词 : 有生命 力的课 堂 有效的课前准备 有书香味 的老 师 中图分类 号 : 5 G4 文献标 识 码 : A 《 论语 ・ 灵 公 : 工欲 善 其 事 , 卫 “ 必先 利 其 器 。 是 邦 也 , 其 大 夫 之 贤者 , 其 士 居 事 友
要 努 力 成 为 一 个 智 慧 型 的 老 师 。 师 教 是课 堂 的 灵 魂 , 一节 课 成 败 与 否 , 师 是 关 教 键 。 师要 想 真 正把 握 和 调 控 好课 堂 气 氛 , 教
还 及 时 记 录 下来 : 的 教学 目标 是 否 明 确 ? 我 我 在 备 课 时 除 了备 知 识 外 , 一 定 要 多 想 着
横 溢 之 ! 一 梁 启 超 : 保 教 非 所 以 尊 孔 一 《
论 1 0 年 ) (9 2 ”
是 : 想上 好 每 一 节 课 , 你 的 课堂 真正 成 的 提 高 的 支 撑 点 , 要 让 备好 课 后 课 会 为 老 师 的
必 每 个 学 校 都 有 详尽 的 要 求 ( 们 学 校 强 时 我 就 会 把 自己 和学 生 的 精 彩 之 处 记 录 下 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者:刘海燕吕志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3期《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吗?”面对课改的浪潮,语文越来越重要,而学生往往“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所以,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喜欢上你的语文课才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过硬的驾驭课堂能力,才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唯你是从。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说过“风格即人”,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和课堂的打磨,我觉得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实而不板,活而不乱,触类旁通,教而不厌”。
“实而不板”,就是我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把最基础、实实在在的知识点交给孩子们,但是有些知识如果一板一眼地教学,孩子们年龄小不易理解,而且没有兴趣。
我发现任何人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一定是不会关注的,那就更谈不上学习了。
所以,我会在课前认真备课,把一些知识点化难为易,寻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到我的课堂学习中来。
比如,在低年级学生字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让孩子们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很困难,我就把一些相关联的字编成儿歌,比如,学“请、情、清、晴、青、静、精、睛”这些形近字的时候,我给学生编了一首儿歌,把这些字都加进去了“青蛙有对大眼睛,静静趴在草丛中。
请你不要打扰它,聚精会神看池塘。
晴天池塘水真清,青蛙正在等害虫。
”低年级孩子对儿歌的记忆力超强,读几遍就能背得滚瓜烂熟,这些字也就顺理成章地记住了。
还有“真、直、具”这三个字,孩子们总是忘记里面有几横,我就教他们背“真直具三兄弟,里面三横别忘记”;在教“己、已、巳”的时候告诉孩子们“堵巳不堵己,半堵不堵念个已”;在教“戌、戍、戊”的时候告诉孩子们“横戌点戍空心戊”;教学“武”字的时候总有孩子写撇,我告诉孩子们“武功高不带刀,一指禅就打倒”……在最难进行的作文教学中,我根据写作训练点的方法归纳为八点:①文中词句换一换;②好的句式练一练;(这两种比较适合低年级)③抓住留白补一补;④观察插图写一写;⑤短篇内容归一归(这个就是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在学生口述,大家评议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自己组织一下语言写一写,把语言概括得更准确些,但不要求词句一致。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摘要】校企融通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校企融通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这一话题的价值。
在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师资队伍互聘机制的设计、共用师资资源的优势、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发展以及校企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校企融通带来的成果,强调了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更加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融通, 师资队伍, 共用, 互聘, 构建, 校企合作, 可持续发展, 培训与发展, 成果, 重要性, 发展方向, 共赢, 研究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校企融通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而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是校企融通的关键一环,通过这一机制,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往往各自独立拥有师资资源,难以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优势。
建立起校企共用师资队伍的机制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实现师资资源的共享和互相借鉴,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当前高校教育面临多方面挑战的情况下,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是一种创新举措,有望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对于如何实施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以及这种合作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部分的内容如下:在现代社会中,校企融通正逐渐被认可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传统的师资队伍多数来自于学校内部,缺乏与实际行业接轨的经验和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崔清宇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35
【摘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师资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何建设一支由校方教师和企业讲师组建的队伍,是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页数】2页(P786,860)
【作者】崔清宇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数学一轮复习 [J], 吴春胜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仓储企业设备需求大家谈 [J], 孙昊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谈微课在文言文学习中的运用 [J],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J], 杨素芬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书法爱好者谈驾驭毛笔的几点经验 [J], 朱国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职业 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学校做为培养人才的地 方,只有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真正 的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之一,是指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的 专业建设和企业的需求,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 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学生职业能力更适合 企业的需求,达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 子曰:“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 ”,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要先行,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 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与联 想集团阳光服务合作办学近一年的时间中,深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 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2011年第35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o校讲坛0科技信息摘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2011 年 第 35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4 教学效果
近一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软件的升级使学生能够
更快更好的接受新平台。 指导书的完善使得教学更规范严谨合理。 信 息技术的参与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程 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涌现出了 一系列优秀的学生作品。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 教学观念,建立起新的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质量观。 培养 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李钧
【期刊名称】《辽宁招生考试》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步入教坛十五载,教改也随我度过了十五个春秋,其中充满了思索、探索和创造。
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整体教法改革的同时叉着力在高考语文复习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2005年高考为例,我任教的三年七班于帅华同学以总分644分的佳绩被山东大学录取,其中语文学科的成绩为123分,是锦州地区的冠军,在省内也名列前茅。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李钧
【作者单位】辽宁省义县高级中学语文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J], 杨素芬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三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三作文备考浅谈 [J], 江秋琴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准确审题和正确答题的策略探析 [J], 祝贺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 [J], 吕志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五项能力驱动自主创新长足发展 [J], 李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方教师直接到企业进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使 教师认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用人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对学生 的企业文化熏陶。 具体的培训内容可依据以下几点: 2.1 教师专业水平测试。 由企业对校方教师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 果,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2.2 制定培训方案。 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及教师水平测试结果,由企业 制定培训方案。 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考核标准、企业文化等。 2.3 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时,企业对校方教师进行考核,考 核 通 过 颁 发企业认证讲师。
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之一,是指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的 专业建设和企业的需求,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 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学生职业能力更适合 企业的需求,达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 子曰:“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 ”,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要先行,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 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与联 想集团阳光服务合作办学近一年的时间中,深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 性。
4 校企双方教师的合作,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做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 更需要校企双方教师的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走的更远更 宽。 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4.1 企业讲师上课过程中,校方教师和班主任需全程跟踪。 企业讲师 与校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专业知识重点不同。 所以, 校方教师需同学生一样,一起听课学习,以便在今后的合作中更有侧 重点,更能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 4.2 校方教师认真学习和总结企业授课模式。 企业的授课模式、教学 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分组教学(分小组)、晨会总结(集体复习)、集体呈 现(发现问题)、自我激励(学习兴趣)等等,其实都与学校教学模式相 对。 但校方教师在如何应用上就与企业讲师有一定差距,这就是校方 教师应学习的地方。 4.3 企业讲师认真总结和分析学校授课模式。 企业讲 师 一 直 面 对 是 社会人才,他们是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但在学校授课面对是学生,还没 有走上社会。 如何更好地转变授课思路,把专业知识、企业文化传递给 学生就是企业讲师所需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从 学校教师那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授课。
2011 年 第 35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谈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崔清宇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校企合 作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师资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何建设一支由校方教师和企业讲师组建的队伍,是校企合作模式 发展的关键所在。
6 校企双方教师的回炉,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理念也在不(下转第 358 页)
284
2011 年 第 35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来,供学生课上和课下使用。 3.5 推广课程设计形式
通过推广课程设计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 要求学生 在学期末完成课程设计大作业。 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基本方法,针 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设计以及实现。 训练学生数据库设计和开发 的实际能力。 整个过程形式上要求分组完成:每一设计小组由 4-5 个 人组成 。 每组一个项目经理 ,由一名同学主讲成果 。 每个小组可以自主 选题,如:图书借阅管理、邮局订报管理、学籍管理管理、产品销售管 理、光盘出租管理、书店销售管理、车辆租赁管理等系统数据库设计及 实施。
3 企业讲师的专业授课,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企业是用人的一线,是对人才需求的前线。 所以,部分专业课程的 教学需由企业的专职讲师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
选择企业讲师时,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3.1 企业讲师需取得相关课程的校企合作专班认证 讲 师 , 以 提 高 教 学质量。 3.2 学校对企业讲师授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提高教学效果。 3.3 要规范企业讲师的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形象。 3.4 企业需选择参与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及开发的讲师。 这样,能将 课程渗入的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5 提高企业讲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责任编辑:汤静]
● ●
● ●
●
(上接第 300 页)还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 课程开发来说,还有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考试、考核等)很多方 面改革的问题,课程开发所有环节和方面的问题都还需要进探索。 科
【参考文献】 [1] 黄 远 水 .我 国 高 等 旅 游 职 业 教 育 问 题 研 究 .旅 游 学 刊 ,2003. [2]徐 国 庆 .实 践 导 向 的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开 发 研 究 [D].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04.
下面,以我校在 2007 年与联想集团阳光服务校企合作模式为例, 谈谈如何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
1 校方教师的择优选拔,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需根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方向 和意愿,结合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择优选拔。 在选择本校教师时,应选择 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骨干。 结合我 校实际,在选择教师的过程中可依据以下几点: 1.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及工 作 责 任 感 , 具有奉献精神。 1.2 从 事 教 学 一 线 工 作 五 年 以 上 ,年 龄 不 超 过 35 周 岁 ,具 有 中 级 以 上职称或工作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 1.3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较全面的专业教研等业务能 力 ,胜 任 本 专业主干课程教学。 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具有发展潜力,在专业 和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4 积 极 参 与 校 企 合 作 ,了 解 本 专 业 面 向 工 作 岗 位 (群 )的 职 业 素 质 要求,有较强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1.5 企业需到学校对有意向参与校企合作教学工作 的 教 师 , 进 行 面 试再选拔。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建;校方教师;企业讲师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学校做为培养人才的地 方,只有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真正 的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4 教学效果
近一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软件的升级使学生能够
更快更好的接受新平台。 指导书的完善使得教学更规范严谨合理。 信 息技术的参与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程 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涌现出了 一系列优秀的学生作品。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 教学观念,建立起新的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质量观。 培养 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科
5 校企双方教师跟踪实习,缩短校企间的差距
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企业进行实习。 目的是学生将 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接受企业的文化,以便将来更好 的就业。 但我认为,其中还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就是通过学生的实 习,从中发现学校与企业的差距,学校与企业共同解决差距问题,以缩 短合作间的距离,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所用。 如何发现差距就 需要校企双方教师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其中不足之处,并将此 信息反馈给学校和企业,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从以下 几点进行: 5.1 校方教师每周必须与所指导的学生沟通或见面 一 次 , 了 解 其 工 作和岗位情况。 同时,与岗位负责人了解学生在岗情况,并以书面形式 反馈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校企合作办公室,学校根据情况,对后期 工作做出调整。 5.2 企业指导讲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 和 生 活 。 每 周对学生实习情况做出评价和指导意见,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职业素 养等方面能快速成长,更快地接受企业,为企业工作。 5.3 校企双方教师每周沟通一次,交流各自了解的情况,全 面 了 解 学 生发展情况。
[责任编辑:王静]
(上接第 89 页)情景式 教 学 强 调 把 所 学 的 知 识 与 真 实 环 境 、工 作 任务情景联系起来,教学内容不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与掌握,而是强 调理论能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 这与营销学课程的特点相符合,有 利于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商业思维,提高学生沟通与谈判的能力为目的 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该教学方法虽使用时间不长,但实践证 明,情景式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较好的教学方法。 在整个课程 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让学生保持对较高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实现 知识的认知、内化,理论结合实际,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知识 的实际应用能力。 科
6.4 可在校企双方教师回炉再培训时,表彰校企双方的优秀讲师。 综上所述,师资队伍的共建,需要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精心
组织、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只有这样,才能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才能使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科
● 【参考文献】
[1]方 德 英 .校 企 合 作 创 新 :博 弈·演 化 与 对 策 .中 国 经 济 出 版 社 . [2] 伯 蒂·埃 弗 拉 德 , 等 . 有 效 学 校 管 理 . 杨 天 平 , 译 . 重 庆 大 学 出 版 社 .
● 【参考文献】
[1]王晓松.信 息 技 术 与 高 等 教 育 学 科 教 学 整 合 若 干 问 题 的 思 考[J].黑 龙 江 高 教 研 究 ,2005(05). [2]徐 辉.非 计 算 机 专 业 “ 数 据 库 基 础 及 应 用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讨 [J]. 福 建 电 脑 , 2008(08). [3]董 研 .数 据 库 原 理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J].辽 宁 教 育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2010(12). [4]李晓会.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哈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