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分析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城市化进程
自然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地 理位置、地形 地貌、气候条 件等对城市的 发展和城市化 进程产生影响。
自然资源:矿 产、水文、动 植物等资源的 分布和丰富程
度对城市的经 济发展和城市 化进程产生影
响。
自然灾害:地 震、洪水、干 旱等自然灾害 对城市的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古代的城市 和城市化进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02
中国古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03
中国古代城市化的表现和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
04
战
中国古代城市化进程对现代城市的
05
启示
01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章节副标题
城市的起源
城市起源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 右
住房紧张:大量人口 涌入城市,住房需求 急剧增加,导致住房 紧张问题突出。
城市经济发展问题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城 市资源紧张
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 样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 响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 民生活质量和健康
05
中国古代城市化进程对现代城市 的启示 章节副标题
城市规划与建设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直 接的影响,土地的集中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
文化因素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层和城市管理。
中华文化圈: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频繁,文化因素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 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进与法制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进与法制刘海年*内容摘要:鉴于法律对国家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之重要,又鉴于城市对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键作用,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包括城市建设、手工业发展、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和治安维护等在内的法律制定与实施。
中国古代城市演进脉络清晰,相关法制内容丰富,尽管由于年代久远,材料散失,但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仍然能了解其发展梗概,并从中获得教益,提高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认识。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宗旨,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平与稳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法治是城市建设的保障,应该提高法律文化自觉,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城市管理法律城市演进城市出现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标志。
城市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重心,许多城市还是军事基地和战争堡垒。
中国古代城市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它的演进及相关法制,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和思考当代城市建设是有益的。
一、中国古、近代城市演进的轨迹及特点(一)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前后至战国的城市演进从考古发掘材料看,中国古代城市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2000年之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现已发掘总数约50座。
其面积,小者为2万平方米左右,中者为数万至十数万平方米,大者为数十万平方米,湖北天门县石家河城最大,“城垣大体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0米,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1〕。
城市与产生于前或与之同时存在的聚落不同,有城垣和护城河(壕、沟、池)为标志。
目前发现的城市遗址墙垣高低宽厚、护城河壕深浅广狭不一,但其防御野兽、敌人侵袭和自然灾害的目的则是显然的。
城内有房屋建筑,有的房屋建于人工所筑高台之上;还有祭祀、墓葬和制陶等手工场所遗址。
从居住、墓葬和手工场所遗址,可以显出不同社会分工和凌驾于社会成员之上的公共权力的雏形。
过去,学界有一种意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见认为,中华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然后向外辐射。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文化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文化一、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那时,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聚居形成了集市,逐渐演变成城市。
城市的兴起,为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古代城市的特点与布局古代城市在规模、建筑风格以及布局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古代城市常常呈现出蜘蛛网状的格局,主要街道纵横交错,方便市民的出行与交流。
其次,城市内的建筑多样化,有宫殿、庙宇、市场等,展现了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文化水平。
此外,城市内的城墙是保护城市安全的主要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标志。
三、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古代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城市是商业中心,市集汇集了各地的商品,促进了商品交流和流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作为政治中心,城市是国家的执政地,掌握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权威,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城市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地,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城市中,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城市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首先,城市建筑体现了华丽和宏伟的艺术风格。
例如,故宫、天坛、古城墙等都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杰作。
其次,城市的风俗民情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北京的皇城根下、杭州的西湖边、广州的荔湾古街等地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城市中的广场、剧场以及庙会等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
五、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古代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城市仍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一些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
其次,古代城市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例如,古代城市中的艺术作品,如诗词、书画等,成为了后世文人雅士追求的典范。
六、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古代城市文化对于推动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
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城市作为人类定居的重要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城市的形态和特点经历了多次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
本文将从城市的定义入手,结合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探讨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与演变。
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人类以城垣为界,集中居住、生产、交通、贸易的地区。
在定义城市时,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物质形态,还要考虑城市的功能与性质。
历史上的中国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功能演变与变化。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1. 城市与农耕文明相伴而生中国古代的城市,多建于农耕文明的地区。
因为城市需要依赖农业生产提供粮食和原材料,和农村地区互相依存。
在古代,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密切结合的,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
2. 城市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地位古代中国许多城市都是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例如长安、洛阳、南京等。
这些城市在当时的政治体系中,往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和文化中心。
同时,城市也是经济发展的中心,人口、商业、贸易等都比农村地区更加繁荣。
3. 城市的环境卫生问题由于古代城市的建设条件有限,城市的环境问题一直存在。
城市内的垃圾、粪便、尸体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市的居民,并引发了很多传染病。
古代城市的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弊端。
4. 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古代中国城市大多都有城墙和城门,用于防御敌人和保护居民的安全。
城墙高大且坚固,城门上设有城门楼和城楼,便于守卫士兵进行巡逻和监视。
同时城门楼也可以作为交通道路的标志,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三、古代中国城市的演变1. 秦朝时期的城市发展秦朝时期,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城市进行了改革和规划,建造了长城和宫殿,并将中央政府迁移到了新的城市——咸阳。
这使得咸阳成为了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也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发展。
浅谈我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轨迹和因素!
浅谈我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轨迹和因素!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都城,然而在我国古代却出现了首都和陪都并存的现象。
我国古代王朝定都,大都基于地缘政治、军事防御的考虑,所以另设陪都用来补充首都某些功能的不足。
这种陪都现象的存在,在我国历史上称为陪都制,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创举。
古代都城地形图首先出现的陪都就是东西控制型“两京制”——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的角色互转。
汉朝是继秦朝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国祚四百零五年,分为前汉和后汉两个时期。
但现代学者习惯将刘邦建立的汉称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汉称为“东汉”,这种叫法其实是根据两汉各自都城的方位来区分的。
关中和洛阳地形图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并在之后的“楚汉相争”中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国号为“汉”。
刘邦初时定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
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在这里谋臣张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长安则“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关中平原到了建武元年(公元25年),洛阳终于迎来了身份上的转变,由陪都成为首都。
这年的六月二十二己未日(公元25年8月5日),和更始帝刘玄决裂的刘秀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河北省柏乡县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汉”,以表明自己是刘姓正统和汉家重兴;同时定都于洛阳(东都),定长安(西都)为陪都。
两汉都城,是古代中国都城制度中“两京制”的代表,进一步说是东西控制型“两京制”的代表。
所谓“两京制”,就是设一首都一陪都,是古代中国前期都城制度的主体,其始于西周。
当时西周为了加强对殷商地区的控制,以自身生存之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为首都,另建陪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据商都殷城很近)。
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刘邦设首都于长安而立陪都洛阳,刘秀反其道而行之,使得长安、洛阳角色互转,这实际上是先秦时期周朝实施都城东进战略的继续。
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分析课件
城市繁华催生了文学艺术的创作 与发展,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
对世界城市发展的贡献
城郭之制的推广
01
中国古代城郭之制对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等国的城市计划产
生了深远影响。
水利工程技术的传播
02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的修建,为世
界城市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计划理念的传播
03
中国古代城市计划理念如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对西方现代城
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房屋和桥梁 等,采用榫卯结构使木材相互 连接,形成稳固的建筑结构。
砖材料
随着技术的发展,砖材料逐渐 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用
于砌筑城墙和房屋建筑。
04
中国古代城市的影响与意义
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作为商品交换的中心和手工业生产的基地,促进 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郭的功能分区
宫殿区
宫殿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是 城市行政管理和政治活动的 中心,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 地带。
商业区
商业区是城市的经济中心, 主要散布在城市的交通要道 和繁华地带,以促进商品流 通和经济发展。
居民区
居民区是城市的居住区域, 根据居民的不同社会阶层和 职业散布在不同区域,形成 不同的居住群体。
城市的功能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吸引了更多的人聚集于此,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防备需求与城市的产生
防备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为了保 护自身安全,人们开始建造城墙等防备设施,形成了具有防 备功能的城市。
城郭之制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郭之制,即城墙和护城河等防备设施的布 局和设计,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城郭 之制的演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城市发展史讲义:王权、商业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迟滞问题探索
城市发展史讲义:王权、商业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迟滞问题探索整个一部城市发展史,可以归纳为裂变与整合的过程。
之所以称之为裂变,是较之与一般的变革,其具有革命的意义,此前城市固有的秩序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离析解构,与介入的参变因素及其引发的新的功能要素一起,重新组合,寻求新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方式。
裂变之后,是一段整合时期,新秩序在尝试和协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以至达到它最终的形式。
裂变和整合,在登高和平步两个方向上,共同构成城市进步的阶梯。
纵观历史,城市的发展就是这么一种实质。
王权、商业和工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史上的三大参变因素,相应构筑了城市发展的三个台阶。
一、王权在城市诞生中的作用城市在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它集聚、生成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着一定的方向定型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受控于一些具体的力量。
一面是生活的自然需求,一面是王权的意志,这是概括了的城市在初始阶段所遵循的全部主客观原因,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相比之下,作为主观原因的王权意志表现得更为活跃,正是它的种种表现使得城市同以往的村落有了本质的差异。
应该说,村落过去所有的功能和要素基本上都被城市所承继,但在王权的介入下,一切又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人们将分散和集中作为区别村落和城市的基本特征,但集中不仅是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简单聚拢,更重要的在于集体力量的凝结和统一意志的形成,而这种状态是在王权的驯服下才得以实现的。
因此,城市的诞生不是人们欣喜的创造,而是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残酷的斗争。
历史,总是这么一种无奈的二律背反,文明往往要用不文明的形式来创造。
剩余的人力,剩余的粮食及种种,虽然村庄为城市生活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孕含着城市的胚胎构造,但它不会自动转化,向更高的形式迈进。
作为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达到巩固的形式代表,村庄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这么一种限度后,因循与守旧等保守成分成为它的主要品质,很难有内在动力去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关于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郭的初建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卫君主和民众的安全并抵御外族的入侵。
在选择城址时,注重居址周围生态环境的优化,以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建造城郭时,一般会选择夏天、秋天收获之后和初冬时节。
夏商时期城郭规模有限,至周代则猛增,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面积远远大于周王城,甚至数倍于后者。
关键词:夏商周时期;城郭;城址选择我国在夏代甚或更早时期已经出现了城郭。
《吴越春秋》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又《淮南子·原道训》:“夏鲧作三仞之城。
”考城郭之起源,当始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中的聚落。
如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其聚落已建有半地穴式住房、窖穴及“大房子”,外围再周以防卫性深沟。
①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聚落由立于水际的干阑式建筑组成。
②山东日照县半城山龙山文化遗址,在聚落之外已筑有夯土之围垣。
③以后聚落由小而大,建筑数量及类别也逐渐增加,最终发展成为人口众多、体制完备的城郭。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郭的初建时期,当时在城郭筑造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何时修建城池?城郭的规模如何?本文拟通过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详细的考察。
一、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的原则1.“城以卫君,郭以守民”为什么要筑造城郭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守君卫民,防止外敌的入侵。
关于此一问题的研究论著比较丰富④,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质言之,“城以卫君,郭以守民”已经成为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的原则和思想。
至少从商代起,已逐渐形成了构筑内外两重城垣的制度,并且成为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与不移原则。
⑤2.城址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址的选择也是城郭筑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原始社会聚落时期,人们选择居住在离水不远的地方,以便取用。
进入阶级社会后水源仍然是城郭选址的重要因素,而且扩大到了生态环境的层面。
李民先生在探讨盘庚迁殷时就注意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迁都的影响作用。
“盘庚时期,殷人的社会矛盾已日趋激化,贵族夺取了大量的土地,聚敛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他们只知奢侈淫乐,不管民众死活,人民厌倦生产,从而造成了土地肥力失效,土质变坏,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民众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以致在当时频仍的水灾(包括久雨积水和河水泛滥)面前逐渐丧失了起码的抵御能力。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2013年—201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学号:11080701016姓名:得分: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摘要:皇城在都城中的位置会影响到整个都城空间结构的特征。
而古代都城空间结构就是围绕“城”与“郭”展开的。
“城”、“郭”从无到有,从连接到融合,从原来的坐西朝东的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魏晋南北朝的坐北朝南空间结构模式,并且从原有的多宫殿制逐渐转化为单宫殿制。
最终,形成外城围绕皇城、皇城围绕宫城,具有棋盘格式中轴线布局的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
关键字:“城” “郭” 多重式 中轴线都城古代指封“邑”之城。
而大城为“都”,小城为“邑”。
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首都及较大的城市。
后人亦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首都)为“都城”。
早期中国并没有城市一词, 只有城与郭的概念,市的产生则更晚。
一、古代都成选址向东和发展,集中在华北地区秦统一,考虑到整个关中平原可以算作是“易守难攻”之地。
既有地形的保障,再加上粮食生产的充足,最后定都关中地区咸阳。
汉唐也定都关中地区的长安。
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后,在西北少数民族势力削弱之后,契丹、女真等东北少数民族又接踵而起,成为中原诸政权最主要的外部威胁,全国的军事重心随之转向东北,关中先前的战略价值下降了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不能不失去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位置。
宋朝开始瞄准江南,先后定都开封和建康。
由于南京和北京逐渐成为北方各族的交易中心,所以金元明清先后定都南京和北京。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都城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附近,逐步向东发展。
二、都城城市轮廓空间结构的变化1、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夏商都城主要是宫殿区及有关官方手工业作坊,有“城”无“郭”。
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
2“郭”区的产生以及“西城”连结“东郭”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
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化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化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最早的城墙建设到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化的发展,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一、城墙建设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城市是为了军事需要而建造的。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交流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城墙作为城市的防御工事,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城墙多为土木结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砖石围墙。
城墙的建设不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权力和城市的繁荣,也保护了城市居民的安全。
二、都市规划的兴起和演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的城市开始出现规划建设的需求。
都市规划早期主要以皇家园林和宫殿为中心,城市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形成了典型的中轴对称式布局。
这种规划思想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皇权集中的特点。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以及城市居民的需求,城市开始出现了商业街区、市场和居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
三、都市化的推动因素中国古代都市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
首先,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的离土观念使得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加。
其次,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城市成为交流和交易的中心。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以及战争和政治动荡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古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的出现提供了聚集人口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平台。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贸易的发展,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和经济收入。
城市的出现还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城市与都市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城市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视角
中国传统城市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视角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这些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还承载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一、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成中国城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当时,人们聚居在一起建造了村落,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村落逐渐转变为城市,并逐渐演化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和风貌的传统城市。
传统城市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文化和风貌,是因为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建筑和宗教的要素,这些因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传统城市的演变历程1.古代城市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的。
当时,有许多小国互相争夺,城市成了军事、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形态之一。
古代城市的规模不大,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城市内多半是农民、手工业者和贩子。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往来频繁。
2.封建城市封建城市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内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社会阶层,城市居民的组成也十分多样化。
封建城市规模比古代城市大,街巷更为宽敞,具有拱型石桥、石板路、市井等特点。
其中,唐长安、宋汴京、元大都等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的代表。
3.近现代城市近现代城市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而形成的。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很多西方的城市规划、建筑和设施进入了中国,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近现代城市的特点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划分得更加清晰,标志着现代城市的到来。
现代城市在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与传统城市有了很大的不同。
三、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演变中国传统城市文化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也反映了人民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1.城市规划传统城市的规划体现了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在城市规划中,城墙占据了重要地位。
城墙的高度、厚度和土壤的墩高都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及特征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及特征关于城市的定义,我国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有过许多解释。
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城,多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 。
市,指的使交易市场。
“市,买卖所之也。
”“贸、贾,市也”。
可见,凡进行买卖的交易场所即为市。
从古文文献记载城与市的基本特征看,城与市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有城不一定就有市,相反,市场也不一定围筑墙垣。
可见,最初的城或市,皆不包括复合名词“城市”的概念。
只是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即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军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故在此阶段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当时我国历史的政治局面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的时期,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点的分散与狭小变化为点的相对集中与扩大。
而后期,从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我国境内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呈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持续,战争频繁不断,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许多城市的兴衰具有政治、战争作用的突发性。
另外,这一阶段新兴的城市还有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原因的推动。
此外,随着各个时期边疆地区的持续开发,城市的地理空间分布更广阔,在长江与珠江流域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
但南方除少数大城市的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北方外,黄淮流域的城市数量与发展水平仍居当时全国的主导地位。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形成、发展的历史。
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以下四种途径:一、由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成的城市。
这类城市历史长、规模大,发展的条件,特别是人文主观条件优越,如临淄、曲阜、咸阳、邯郸、大梁、蓟、郢等。
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分析
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
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部落为单位的定居点,其中一些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城郭之制也不断演进和完善。
中国古代城市起源于城池的建立。
最早的城池是用夯土、木材和石块围成的简单防御工事,其防御功能主要是为了保护城市居民免受外敌侵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不仅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需要更加完善的城郭系统来保卫城市的安全。
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城市的城郭之制逐渐得到发展和规范化。
城郭之制主要包括城墙、城门、城楼、护城河等元素。
城墙是城市的主要防御工事,一般由夯土或石块筑成,高大坚固。
城门是城墙的出入口,通常由大门和小门组成,通过城门进行出入的人和物品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城楼是设在城墙上的高大建筑物,用于观察和防御。
护城河是围绕城市建设的水沟或河流,起到隔绝外敌的作用。
自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规划。
这个时期,城市成为政治中心和行政区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郭之制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城墙的材料和筑法进行了改进,城门的数量增加,城楼的高度和整体布局进行了规范,护城河更加宽广深远,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城郭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在北方,由于战争较多,城市的城郭之制更加坚固和复杂,如代表性的有北京的紫禁城和西安的城墙。
而在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城市的城郭之制相对简单,如代表性的有苏州的城墙和厦门的背山海。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从最早的城池建立到城郭之制的完善,中国古代城市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形成了多样性的城市风貌。
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城郭之制的起源和演变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的起源(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或者是一种巧合,早期城市的出现, 伴随着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科学革命。马和骆驼的驯化、谷物栽培技术的进步、犁的发明使用、帆船的出现、青铜器的发明、纺织机、文字、抽象数学、天文历法的出现等等,大抵都是在这一时期,前后相差不过几个世纪。
其实,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段时间,是人类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唯一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工业革命以来这三、四百年的时间。无独有偶,最近的三、四百年,也经历了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大繁荣,并伴随着经济大繁荣。看起来,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总是和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联系在一起。
简言之,商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不过在一开始,商业可能是王权派生的。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王权可能会成为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话说,历史是在螺旋中上升的。
从村庄到城市的变迁中,最难理解的,是村庄历经千年而不变,而城市却是瞬息万变的。从村庄到城市,从极静到极动,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催化?这极端之间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还需要其他的助推力。
考古学家认为,村庄并不是人类最早的聚集方式。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集体性的宗教祭拜活动,或者求神灵保佑,或者求祖先赐福,而此时村庄还没有出现。一排排的陵墓,或者庄严的圣祠,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聚集场所。而在此时,村庄还没有出现。
城郭的名词解释
城郭的名词解释在古代,为了保卫国家和居民的安全,人们建造了许多城郭。
城郭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通常由城墙、城门、护城河等组成。
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防御设施,在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郭的含义、构造和历史背景进行解释。
一、城郭的含义城郭一词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
在古代,城郭并不仅仅代表一座城市的边界,而是具有明确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城郭被认为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用于保护城市和国家免受外敌的侵略。
它代表了国家的权威和力量,同时也是国家文明和秩序的象征。
二、城郭的构造城郭一般由城墙、城门、护城河和城楼等要素组成。
1. 城墙:城墙是城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厚实的石块或砖块垒砌而成。
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取决于其所要防御的敌人和防御目的。
城墙上设有城墙头,用于巡视、放箭和观察行动。
2. 城门:城门是城墙的入口,也是城防的要冲。
城门通常设有城楼和护城河,以加强防守。
城门是城郭的控制点,有严格的出入管理,通过城门出入需要经过严格检查。
3. 护城河:护城河是城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增加城郭的防御力。
护城河一般环绕城墙,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河流或人工挖掘的水沟。
护城河的目的是阻止敌人进攻,同时提供城墙防御的增强。
4. 城楼:城楼位于城墙上,是城郭中的重要建筑。
城楼可用于观察和发射攻击,起到了保护城市免受敌人进攻的作用。
城楼常常是多层的,有时还配备了箭楼、炮台和攻城器械等。
三、城郭的历史背景城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社会发展和战争的出现,人们发现单纯的居住区是无法保护自己免受敌人进攻的。
因此,城郭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军事设施。
在古代,中国的城郭建设已经非常发达。
例如,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郭之一。
长城横跨山脉和平原,它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代表,既起到了防御外敌的作用,也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另外,欧洲中世纪的城郭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这个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强大的防御力量。
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分析
然而,当时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十分频繁。为了防御外敌的人侵,保护 本族人的利益和安全,有必要修筑坚固的防御设施。商代夯筑技术的发明又为之提 供了必要的前提。因此,城堡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很明显,它的职能只是防御外敌 而不是氏族部落内部矛盾的物化形式。当时居民族属单一的大多数城市, 是无须修 筑内城的。
三、“城”与“城市”
市是人们进行交易的特殊场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产生了市。 《说文》“市,买卖之所也。” 《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书》“黄帝始穿井。” 《说文》“八家一井,古者伯益初作井。” 《吕氏春秋·勿躬》“祝融作市。” 《后汉书·循吏传》“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
至此,中国古代都城中位于城市中轴线上 的内城护卫君主,而外郭防御外敌人侵的布局 定式至此时已基本形成。
北魏洛阳平面推想图
小结
“城”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产生于中国社会原始社会末期。我 们通常所说的城,特别是早期的城,主要是指其围墙建筑而言,它同作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在我国古代文献中, 往往将城与郭或池并称。内城外郭的城市布局是在封建社会中随着专制皇权的日益 加强而逐渐形成的。
四、“城”与“郭”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往往将城与郭并称。 《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一般来说,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统而言之,都是指的围墙建筑,均可称之为 “城”。“城郭”一词道出了构成中国古代城市的领域划分——“城”和“郭”。 神话中有鲧始造城郭的故事。“尧听四岳言,鲧曰:‘帝遭天灾,厥黎不康’。乃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世本》张澍注引《吴越春秋》)。
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讲述
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一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城与筑城的记载不绝于书;至今仍耸立于地面之上的古城墙也不鲜见。
至于湮没于地下、经发掘出土者,更是比比皆是。
鳞次栉比的里坊或胡同,以及将它们圈围起来的高大城郭,构成了中古以后帝国都城最鲜明的物化表征。
所以不惟公众,即便学术界,一般也是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来加以强调的:“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政治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
“对于古代都城而言,城郭不是有无问题,都城的城郭是其标志性建筑,这是古代‘礼制’所限定的”[2]。
但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特征并非贯穿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始末,而是有其鲜明的阶段性。
历数十年的田野工作与研究,学术界取得的大体共识是,拥有南北向长距离的都城大中轴线、城郭里坊齐备的古都布局,可以上溯到北魏洛阳城[3]和曹魏时期的都城——邺城[4]。
再往前,如东汉洛阳城、西汉长安城乃至更早的先秦时期的都城,就不是那么形制规范、要素齐备了。
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城郭齐备的状态是主流吗?其背后的动因又如何?如此种种,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因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在梳理考古材料,提出我们的看法之前,拟先对相关概念做一界定。
与城相对,郭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5]。
从聚落形态上看,郭是圈围起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
在郭出现之后,郭虽有大城、郭城、外城、外郭城等不同的称呼,但其意甚明。
既然郭的存在以城为前提,没有(内)城,郭则无从谈起,圈围起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也就只能称为“城”。
从城郭的视角看,本文所提出的“大都无城”之“城”,指的就是这种聚落外围的城垣。
这里还有必要对本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郭区”加以重申。
在拙著《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中,笔者已指出夏商西周时期“都邑之布局已初具内城外郭这两大部分的雏形”,但罕见郭城城垣。
关于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郭的初建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卫君主和民众的安全并抵御外族的入侵。
在选择城址时,注重居址周围生态环境的优化,以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建造城郭时,一般会选择夏天、秋天收获之后和初冬时节。
夏商时期城郭规模有限,至周代则猛增,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面积远远大于周王城,甚至数倍于后者。
关键词:夏商周时期;城郭;城址选择我国在夏代甚或更早时期已经出现了城郭。
《吴越春秋》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又《淮南子·原道训》:“夏鲧作三仞之城。
”考城郭之起源,当始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中的聚落。
如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其聚落已建有半地穴式住房、窖穴及“大房子”,外围再周以防卫性深沟。
①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聚落由立于水际的干阑式建筑组成。
②山东日照县半城山龙山文化遗址,在聚落之外已筑有夯土之围垣。
③以后聚落由小而大,建筑数量及类别也逐渐增加,最终发展成为人口众多、体制完备的城郭。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郭的初建时期,当时在城郭筑造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何时修建城池?城郭的规模如何?本文拟通过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详细的考察。
一、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的原则1.“城以卫君,郭以守民”为什么要筑造城郭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守君卫民,防止外敌的入侵。
关于此一问题的研究论著比较丰富④,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质言之,“城以卫君,郭以守民”已经成为夏商周时期城郭筑造的原则和思想。
至少从商代起,已逐渐形成了构筑内外两重城垣的制度,并且成为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与不移原则。
⑤2.城址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址的选择也是城郭筑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原始社会聚落时期,人们选择居住在离水不远的地方,以便取用。
进入阶级社会后水源仍然是城郭选址的重要因素,而且扩大到了生态环境的层面。
李民先生在探讨盘庚迁殷时就注意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迁都的影响作用。
“盘庚时期,殷人的社会矛盾已日趋激化,贵族夺取了大量的土地,聚敛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他们只知奢侈淫乐,不管民众死活,人民厌倦生产,从而造成了土地肥力失效,土质变坏,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民众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以致在当时频仍的水灾(包括久雨积水和河水泛滥)面前逐渐丧失了起码的抵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城示意图
《说文》“城以盛Biblioteka 也。”《墨子》“城者所以自守也。”
古汉语中,“城”和“国”两字的意义相通:“匠人建国,水地以县。” (《考工记》)
在诸侯林立的先秦时代,一国不过一城而已。这种种释义虽各有侧重,但其本 质含义是一致的,那就是:护卫。周金文“国”字即是“或”字,古代从土与从口 是同一意思,与“城”字从戈从土相似。《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鞘之险。”国和城是可以相互借用的字。《说文解字》口部:“国, 邦也。从口从或。”邑部:“邦,国也。” 殷商甲骨文尚没有或、国二字。周代 早期金文中,国字作或,表示执干戈守卫土地;晚期孳乳为国者,是加口(音围) 以为国界。在上古文字中,“封”、“邦”实为一字,是封土成堆并植木其上之形。 《考工记》: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郑玄注:“国中,城中也。”《仪 礼·既夕礼》“至于邦门”,郑玄注:“邦门,城门也。”营国,就是营城。
二、城的起源与发展
《礼记·礼运》 “城郭沟池以为固。” 《左传·襄公七年》“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 《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
早期城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实际上只不过是些有围墙的村落。 原始社会末 期,生产不断发展,财富积累增多,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由于掠夺财富、宗教偏 见和血族复仇的原因,彼此不断进行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敌对部落的侵 袭,筑城自守显得非常必要,因而城便应运而生了。早期城的修建,主要从军事目 的出发,这种目的一直延续了好几千年。
从“城”看中国古代 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
牟怡 201313091
前言
“城”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城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私有制的产生乃 至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城市是奴隶主和封建主进行统治 的据点,同时也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
古史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大约同仰韶文化时期相当,黄帝时代大约同仰韶文化 向河南龙山文化早期及其相当诸文化类型的过渡时期相当,唐尧虞舜时代大约同龙 山时期诸文化相当。仰韶或仰韶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时期有没有城,迄今还是一个 不解之谜。但从各种迹象分析,那时候已经具备了建城的条件。
古代城池的取形大都采用方形,历代都城几乎无一例外,如秦咸阳城、汉唐长 安城、东都洛阳城、曹魏邺城、明清北京城等,就连州县一下的小城也十之七八是 方城。
所以,在文献中虽最早出现“城市”一词,却是两个独立的含义。 “城市”这个概念比“城”的内涵深,而前者外延所包含的对象分子却比后者 少;城与城市属于同一系列的概念,城市这个概念包括在城这个概念的外延之中, 城为种概念,城市为属概念,二者之间有从属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城,特别是 早期的城,主要是指其围墙建筑而言,它同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的城市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些城市里,并没有同时修筑城与郭。
这是由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不发展,个体私有制不发达,未能冲破血 缘关系的束缚。氏族部落显贵必须依靠本族人的支持和拥戴才能巩固其地位。故而 他们十分重视缓和其族内矛盾,协调血缘亲族的关系。
《尚书·尧典》称赞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一、“城”字释义
“城”以护卫之意造字,是个会意字。
金文的“城”: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用一个圆圈(城围)将上下 对峙的两个城楼连接起来,右边则是一把大斧(戍),且锋刃朝向城 楼和城围。
小篆的“城”:省去了左边的城楼和城围的合体图形而简化为“土”, 从而成为一个“从土从城”的会意兼形声字,表明城是用“土”筑 “成”的,而“成”属“戈”部,含有用兵器守卫之意。
三、“城”与“城市”
市是人们进行交易的特殊场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产生了市。 《说文》“市,买卖之所也。” 《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书》“黄帝始穿井。” 《说文》“八家一井,古者伯益初作井。” 《吕氏春秋·勿躬》“祝融作市。” 《后汉书·循吏传》“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
然而,当时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十分频繁。为了防御外敌的人侵,保护 本族人的利益和安全,有必要修筑坚固的防御设施。商代夯筑技术的发明又为之提 供了必要的前提。因此,城堡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很明显,它的职能只是防御外敌 而不是氏族部落内部矛盾的物化形式。当时居民族属单一的大多数城市, 是无须修 筑内城的。
《汉书·食货志》“神农之教日,有石城十初,汤池百步。” 《汉书·郊祀志》“黄帝为五城十二楼。” 《中州杂俎·郡邑》引《轩辕本纪》:“黄帝筑邑造五城。” 《世本》“鲧作城郭。”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初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城”有二义
一“城墙” 二“城市”,后者之“城”字由前者而来,显然因为城墙就是城市的一个代表性的 具体形象要素。
《说文》“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 可见,城墙是城市的一个代表性的具体形象要素。城就是一个由墙围合起来的
人类聚居地,一座城就是一座围以墙的硕大建筑物。城和墙是不可分的。从考古学 范畴来说,城的主要标志是围墙,无论是土城、石城或砖城,都离不开围墙。
燕下都故城遗址平面图
(据《河北易县燕下故都城勘察和试掘》,《考古 学报》1965年1期)
内城外郭的城市布局是在封建社会中随着 专制皇权的日益加强而逐渐形成的。它是皇权 至高无上的休现,是分隔君主与臣民百姓以表 示君主独尊的形式,是城市内部阶级矛盾和统 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化的结果。
东汉洛阳的北宫是城内最重要的宫殿建筑, 自汉明帝永平三年开始动工,至永平八年冬十 月竣上。历时六年,工程浩大。考古发掘资料 指出汉魏洛阳城中北魏所修筑的宫城正在东汉 北宫故地。它位于汉魏洛阳城中轴线的北部, 处于控制全城有利的地位。实际上,北宫在东 汉一代已起到了内城卫君的作用。
至此,中国古代都城中位于城市中轴线上 的内城护卫君主,而外郭防御外敌人侵的布局 定式至此时已基本形成。
北魏洛阳平面推想图
小结
“城”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产生于中国社会原始社会末期。我 们通常所说的城,特别是早期的城,主要是指其围墙建筑而言,它同作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在我国古代文献中, 往往将城与郭或池并称。内城外郭的城市布局是在封建社会中随着专制皇权的日益 加强而逐渐形成的。
市的起源尽管甚早,但起初并未设在城内,往往置于村外道旁或井边。后来,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交换的扩大和需要,便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内设市,城 市方才生。这时,历史已经跨过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诗·鄘·定之方中》毛序“文公徙之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 说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疏“文公乃徙居楚丘之邑,始建城,使民得安处,始建市,使民得交易。”
四、“城”与“郭”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往往将城与郭并称。 《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一般来说,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统而言之,都是指的围墙建筑,均可称之为 “城”。“城郭”一词道出了构成中国古代城市的领域划分——“城”和“郭”。 神话中有鲧始造城郭的故事。“尧听四岳言,鲧曰:‘帝遭天灾,厥黎不康’。乃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世本》张澍注引《吴越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都城发展 变化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基础的 变化改变了城市的面貌。随着城市 规模的迅速扩大,贵族与庶民百姓 的聚居区明显的区别开来。从而在 同一城市的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政治 区域并以城墙相隔离。然而此时并 非外郭环绕内城,多是并列而置。
这一时期的城市大都既有城又 有郭,但见不到内城外郭的布局, 基本上都是两城或数城比肩并立。 这使我们仍然无法从布局角度区别 城与郭,仅能从同一城市内部各部 分居民身份的不同,从职能上分辨 哪一部分为城,哪一部分为郭。
早期商代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城内是大量的宫殿基址,一般居民居址则主要分 布在城外,特别是城南商代遗存主要分布范围基本上限于外夯土墙之内。
因此,古人是从两个角度区分城与郭的: 其一,从城市布局来区分,则“内为之城,外为之郭”; 其二,从职能来区分,“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布局,自然可以证明内城是保卫君主的,而外郭则用于抵 御外敌人侵。也就是说,内城是城市内部阶级矛盾的反映而外郭则是防御外敌的需 要。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内城外郭的布局是古代城市与生俱来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