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有关热量的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教案一】13.2.2 热量的计算

九年级物理 【教案一】13.2.2 热量的计算

九年级物理13.2.2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二、比热容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这一热学性质,我们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也是它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巩固比热容的概念和单位。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耳(千克·℃)。

它的物理意义是一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请大家读第132页的比热容表,并解释物理意义。

(学生读、讲)三、热量的计算1.推导公式。

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以及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就可以计算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1.2千克的水,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到100℃,水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可知,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 4.2×103焦耳的热量。

那么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应是4.2×103焦/(千克·℃)×2千克。

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100℃-20℃=80℃时,吸的热量是4.2×103焦(千克·℃)×2千克×80℃=6.72×105焦耳。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热量计算的基本概念1.1 热量的定义与单位解释热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介绍热量单位焦耳(J)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热量单位。

1.2 热量传递的方式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热量传递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热量计算的基本公式2.1 热量传递的计算公式介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如温度、导热系数、面积、距离等。

2.2 热量转换的计算公式讲解热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计算方法,如温度变化、相变等。

介绍热量转换公式中的转换系数和适用条件。

第三章:热量计算的实例分析3.1 热传导实例分析提供一个实际物体(如金属板)的热传导问题,让学生应用热传导公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3.2 对流实例分析提供一个实际物体(如散热器)的对流问题,让学生应用对流公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第四章:热量计算的实践操作4.1 热量计算软件的应用介绍热量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进行热量计算和结果分析。

4.2 热量计算实验安排一个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热量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测量相关数据,并应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第五章:热量计算的综合应用5.1 热能转换的实例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实例,涉及热能转换的问题,如热机效率等。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5.2 热量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讲解热量计算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热力系统设计、热传导材料选择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热量计算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热平衡与热量守恒6.1 热平衡的概念解释热平衡状态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热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热量与热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热量与热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热量与热值》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了解热量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
2.学习热值的定义,掌握热值的计算方法,了解热值与燃料种类、质量的关系。
3.学会使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通过实验,观察热量传递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热量有关的现象?热量与热值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热量与热值。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热量的概念,强调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与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2.介绍热值的定义,解释热值与燃料种类、质量的关系。
3.讲解热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计算方法。
4.深入了解一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热值及其应用,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种能源的认识和看法。
5.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如何在家中节约能源,减少热量损失,制定一份节能计划。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注意作业中的计算题需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结论等。
2.热量传递的实验现象和规律是本章节的难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3.热量与热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如家庭取暖、烹饪等,引导学生关注热量与热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 与比热容相关的热量计算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2课时 与比热容相关的热量计算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比热容概念,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2.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热量计算。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节我们探究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通过实验知道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等有关,那么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说明热量、温度、质量、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推导。

【新知探究】(一)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下面的例题,通过例题你能总结出热量计算的公式吗?[例题]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这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 ×103J。

计算: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质量温度变化吸收热量1kg 1℃↑ 0.88×103J2kg 1℃↑2×0.88×103J2kg 70℃↑70×2×0.88×103J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由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m×(t - t0)×c。

[师生总结]热量的计算公式:(1)吸热公式:Q吸=cm(t-t0);(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表示物体的初温,t 表示物体的末温。

若用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cmΔt。

[特别提醒]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制单位:Q→J、c→J/(kg·℃)、m→kg、Δt →℃。

2.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三个因素都有关系,注意这里指的是温度的变化量,而不是物体的温度。

教案:热量的计算

教案:热量的计算

第二节比热容第二课时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1.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2.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教材分析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教学方法: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加热条件相同时,相同时间内,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多,若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这反映了物质的不同特性.2.________的物质温度升高____所____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3.水的比热容最大,等于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质量是2Kg的水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你能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二.新课讲授:例1.要把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40 ℃,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说明:当物体吸热时,我们用t1表示初温,用t2表示末温,则△t=t2-t1,此时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t2-t1)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例2.质量是2Kg的钢锭,温度从130℃降低到30 ℃,能放出多少热量?(c钢=0.46×103J/(Kg •℃)说明:当物体放热时,我们用t1表示初温,用t2表示末温,则△t=t1-t2,此时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t1-t2)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例3.质量为400g,温度为-2℃的冰放出8.4×103J的热量后,温度为多少℃? [C冰=2.1×103J/(Kg•℃)] Q放=cm(t1-t2)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拓展提高例4:把温度为100℃,质量为200g的金属块放进12 ℃的400g水中,最后水温升高到20 ℃,求金属块的比热容. Q放= Q吸(教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解题. 纠正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计算公式Q=cmΔt,能够运用热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Δ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想。

(2)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同?引导学生猜想:可能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如沙子、海水、石头等),测量相同质量的物质在相同日照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4)分析与论证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论证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其比热容有关。

(5)交流与合作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讨论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6)总结与提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的概念,掌握了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并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课后,请大家运用热量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热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和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热量计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热量计算(教案)
小组间互相讨论归纳总结出解决经典题的方法和技巧:
1、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并用公式建构它们之间的联系。
2、求Q吸、Q放直接用公式。
3、一种物质放出的热量被另一种物质完全吸收Q吸= Q放
4、一种物质放出的热量未被另一种物质完全吸收Q吸=ηQ放
出示类比题
2.一块蜂窝煤的质量为0.6 kg,蜂窝煤热值是3.0×107J/kg,如果蜂窝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21%被水吸收,则完全燃烧一块蜂窝煤最多可以把多少千克10℃的水加热到100℃?
在掌握了解题方法和知道了易错点的基础上对热量的计算再次进行巩固。
拓展方面:
1、增加体积的单位换算。
2、固体燃料变成气体燃料。
3、增强学生环保理念、节能意识。




你在本节课中
(1)巩固了那些知识?
(2)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




热量的计算
1、C水=4.2×103 J/(kg.℃)
2、Q =cmΔt Q放=qm或Q放=qv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正确选用解决热量计算的公式及建构吸、放热之间关系的热平衡方程。
三、导学达标
展示经典题:
1.用干木柴把5 kg、40℃的水烧开,(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若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外界为一标准大气压).
3、正确物质写出吸、放热公式。
方法技能方面
1正确选用公式进行吸、放热计算。
2、利用公式建构吸、放热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公式建构吸、放热之间的数量关系。
预习提纲
1、记住水的比热容并口述其物理意义。查找一种固体或气体燃料的热值并口述其物理意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热量的计算》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热量的计算》教案

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学习目标】热量的计算【重点难点】推导并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解决相关的热量计算问题。

学习内容一:热量的计算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4文字内容,尝试推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自学检测】1.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是1 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_kg的铝块温度升高(或降低)1_℃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0.88×103J。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阅读P14“想想议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质量是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质量是2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J;质量是2 kg的铝块温度从30℃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100℃-30℃)J。

2.如果我们用Q吸代表物质吸收的热量,c代表比热容,m代表物质的质量,t0代表物质的初温,t代表物质的末温,则利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应该怎么写?答:Q吸=cm(t-t0)3.利用这个公式尝试解答问题1的后二问,注意格式。

4.如果物质放出热量,则公式应该怎么写:答:Q放=cm(t0-t)5.一壶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从100 ℃自然冷却到20 ℃,在此过程中,这壶水放出多少J的热量?(c水=4.2×103J/(kg·℃)。

答:Q放=c水m(t0-t)=4.2×103J/(kg·℃)×1 kg×(100 ℃-20 ℃)=3.36×105 J【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1.在物理学中也可以用Δt来表示温度差,所以这两个公式也可以写成Q吸=cmΔt,Q放=cmΔt2.应用公式Q吸=cmΔt,Q放=cmΔt及其变形式c=QmΔt、m=QcΔt、Δt=Qcm、Δt=t-t0(Δt=t0-t)可以计算物质的比较容、质量、初温、末温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热值的概念,掌握热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热值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热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运用热值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教学难点:1. 热值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热量计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内能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热值吗?能举个例子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热值的定义: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2. 讲解热值的计算方法:热值 = 热量 / 燃料质量。

3. 讲解热值的单位:通常用焦耳每克(J/g)表示。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烧杯实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放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和加热时间,计算热值。

2. 演示酒精灯实验:点燃酒精灯,测量一定时间内酒精的消耗量和产生的热量,计算热值。

四、生活实例解析(10分钟)1. 解析燃料的热值:如汽油、柴油、木材等的热值。

2. 解析热值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的选用、热机的效率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热值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热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强调热值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和生活实例解析,使学生掌握了热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生活实例解析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比热容课时2热量的计算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比热容课时2热量的计算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比热容课时2 热量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热量的计算公式。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热量的计算公式,公式的应用。

2.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表示热量、温度、质量和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教学情境:如果有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呢?教师提示:已知某种物质的比热容,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分析:2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2×4.2×103J的热量;则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2×2×4.2×103J的热量。

如果质量为m的水,加热前温度为t0,加热后温度为t,那么它吸收了多少热量呢?知识归纳:如果某物质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量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

说明:(1)t0、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温和末温,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2)此公式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

(3)注意区分“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词。

(1)吸热计算例1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c铝=0.88×103J/(kg·℃)]答案:1.232×105J(2)放热计算例2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将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3)比热容计算例3 质量为2kg的某物质吸收4.2×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少?答案:4.2×103J/(kg·℃)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热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内能的概念,提醒学生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提问:在内能的传递过程中,如何表示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引入热量的概念。

二、讲解热量计算公式(15分钟)1. 讲解热量的计算公式:热量(Q)= 质量(m)× 比热容(c)× 温度变化(t-t0)。

2.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比热容(c)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温度变化(t-t0)表示物体温度变化的量。

3. 强调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单位: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比热容(c)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温度变化(t-t0)的单位是摄氏度。

三、讲解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量是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传递量,是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 讲解热量与热值的关系:热值是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热量是热值与燃料质量的乘积。

3. 讲解热量与比热容的关系: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热量是比热容与物质质量和温度变化的乘积。

四、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摄氏度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20摄氏度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摄氏度。

要求学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该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关键参数,如金属块的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等。

3. 引导学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求解金属块的比热容。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热量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热量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热值的概念,掌握热值的定义及其特性。

2. 能够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并能运用热值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值的概念及其特性2. 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3. 热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热值的概念、热值的计算及热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热值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热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的过程。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放热与热值的关系。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热值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燃料燃烧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放热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热值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值的定义及其特性。

3. 课堂讲解:讲解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热值的计算公式。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热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值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热值概念、热值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热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热值计算公式的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热值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课后作业1. 复习热值的概念、热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拓展活动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燃料热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 组织一次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燃料燃烧放热与热值的关系。

13.3比热容课时2热量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3比热容课时2热量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13.3 比热容课时2 热量的计算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热量计算的基本原理;4. 热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2. 学会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3. 能够将热量计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2. 教学重点:热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炎炎烈日下,为什么在操场上跑步会感觉比在树荫下跑步更容易出汗为例,引发学生对热量计算的兴趣。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比热容的定义,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以及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一个标准游泳池的水温变化为例,讲解如何利用比热容计算游泳池水温的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5. 热量计算的应用:以家庭空调制冷为例,讲解热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热量计算的基本原理;3. 热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质量为2kg,比热容为4.2×10^3 J/(kg·℃),从20℃升高到40℃,求物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物体吸收的热量为8.4×10^4 J。

2. 题目:一个物体质量为1.5kg,比热容为3.0×10^3J/(kg·℃),从60℃降低到40℃,求物体放出的热量。

答案:物体放出的热量为9×10^4 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热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初中物理的热量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的热量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热量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热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掌握热量公式Q=cmΔt 的应用;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

教学内容:1. 热量概念及单位;2. 热量公式Q=cmΔt 的推导和应用;3. 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量?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遇到热量问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单位是焦耳(J)。

二、热量公式学习(15分钟)1. 讲解热量公式Q=cmΔt 的含义:Q 表示热量,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 表示物质的质量,Δt 表示温度变化。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热量公式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三、热量问题解决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2.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解决热量问题的步骤如下:a. 确定物体种类和质量;b. 确定温度变化;c. 查表得到物体的比热容;d. 代入热量公式计算热量。

四、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例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2. 学生解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补充并强调热量公式的应用和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热量问题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热量概念、热量公式和实际生活中的热量问题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热量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要及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量和热值》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量和热值》教案

《热量和热值》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⑵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⑶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过程与方法⑷经历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的活动过程,进一步熟悉其中的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选择燃料”、“饮食与运动”等学生活动,阅读有关“西气东输”的信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使学生逐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养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看待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⑹培养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合理利用能源的科学发展观念。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热量的概念、单位,水的吸热与其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热值的概念。

热量是理解许多热现象的基础,也是下节课学习比热容的基础。

热值则是选择燃料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分析各种燃烧现象和燃烧效率的基础知识。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本节可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热量和热值。

热量的概念是承上节热传递改变内能而来,并由此给出了热量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活动——实验探究“水的吸热与其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这一探究既是对热量概念的深化,又为学生后面理解比热容作铺垫。

燃料的热值是人们生活、生产与贸易中经常用到的物理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均消耗能源越来越多。

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燃料的价格与其热值密切相关。

为此,课标要求学生认识燃料的热值。

热值反映燃料完全燃烧时放热的多少,是表示燃料性能的重要指标,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热机工作的能源,燃烧过程中存在效率和污染问题,这些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

热机、效率和环保等内容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功能。

本节教学重点:热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学生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热量概念的理解,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的基础,让学生做好这个实验是教学的关键。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

(老师板书:电流热效应)师:这种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生:电能转化为内能。

(老师板书:电能转化为内能)师:它们产生的热量有什么不同?生:(学生讨论后)它们产生的热量有多有少。

(在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产生热量有多少?”这个问题。

)【点评】依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期盼,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科学探究焦耳定律:师:既然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不同,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你们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去猜想)(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可能与电压、电流、电阻、时间或其它等等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师:同学们讨论很热情!猜想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进入试验研究)生:我们用试验来验证!(通过平常的教学,学生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问题都要由试验事实来评判)【点评】各种研究问题和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布满兴趣和动力去解决自己发觉的问题。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验方案(学生设计试验)(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可以长一点)【点评】老师开始不要给任何提示,以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思考,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设计的试验方案?(学生七嘴八舌,但真能设计完整方案的不多,此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师:你们说说做这个试验首先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试验设计)生:热量的多少如何用试验展示出来?生:如何用试验来验证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生:用什么样的电路去试验。

生:师: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可以体现热量多少的办法?生:(学生讨论并发言)有热胀冷缩比较热量法,测温度比较热量法等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电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电子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一、知识与技能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不同。

2.通过“想想议议”用算术法计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热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刻苦精神。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得多,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升高得多一些?相反,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下降得多?1.热量公式推导(1)学生思考: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2 kg的水从10 ℃加热到90 ℃,怎样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教师点拨:问题1:1 kg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Q1=4.2×103 J)问题2:2 kg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Q2=2×4.2×103 J)问题3:2 kg的水温度升高8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Q3=80×2×4.2×103 J)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比热容成什么关系?Q与c、m、Δt三者都成正比例关系。

(Q是放出或吸收的热量,m是该物质的质量,c是该物质的比热容,Δt是物质温度的变化)(2)引导学生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cm(t-t)。

思考:怎样计算放热物体释放的热量呢?引导学生得出放热公式Q放=cm(t-t)。

2.应用Q=cmΔt进行计算例题: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到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 ℃的水中,如果传入水的热量是5.46×106 J,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解:按Q吸=cm(t-t)计算得出t=150 ℃,水温上升到150 ℃,考虑到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所以水温实际升高到1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考物理专题九有关热量的计算
一、专题目标
1.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热值的概念。

2.利用比热解释简单的热现象,尽量利用公式Q=cmΔt进行分析。

3.分清题目的已知量、谁吸热、谁放热,找出所求量,再建立等量关系,运用Q=cmΔt或Q=mq 进行计算。

二.知识框架
热量:
基本概念比热容:
热值:
Q吸=
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Q放=
燃料燃烧时的热量Q放=
一、中考题型说明
热量的计算题型在中考中有以下几种:
1.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1)一般是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然后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最后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2.“探究”型试题的解题方法是: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3.信息题型:
物理信息题中有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把物理问题具体化,抓住本质特征,舍弃次要因素,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解析
例一、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分钟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测量发现放在A的水温高于放在B
的水温,则()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学生思考]:
1、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针对练习]:
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
1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 m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
A. 3
2
1
t t-
B.
3
2
1
t t-
C.
32
3
1
t t
-
D.
2
3
1
t t-
例二、“探究”型试题
小明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学生思考: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针对性练习]:
今年小麦丰收了,有的农民将小麦放在有车辆行驶的柏油马路上晾晒。

请你说出这种做法的利和弊。

⑴利:

⑵弊:。

例三、信息题型
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1)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5kg在冷却系统中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103J/kg·℃)
(2)柴油在某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如果每分钟释放×107J的能量,发动机输出的
功率是×104w ,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学生思考:
1、 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
2、 把物理问题具体化
3、 抓住本质特征,舍弃次要因素
4、 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性练习]:
下面是某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一组技术参数。

其中“吸热功率”是指:在阳光照射下,集热管每秒钟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热量)。

若此热水器中装满20℃的冷水,按最大吸热功率计算,求4小时后水所达到的温度[不计
热量散失,水的密度为10
1033./⨯kg m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 kg ·℃]
三.专题测试
1、两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 、热量
B 、温度
C 、内能
D 、比热容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
B 、 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 、 质量相同初温不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相同,则两物体的比热
容一定不同
D 、 把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冷水混合,当它们温度相同时,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冷水吸
收的热量
3、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1:4,则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A 、2;1
B 、1:2
C 、1:1
D 、1:4
4、一个热水袋内装1kg 水,水温从90℃降到20℃,它放出的热量为 J 。

[水的比热容为×103J/(kg ·℃)]
5、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
水器。

安全、清洁的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

假设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30℃的水,在阳光照射6h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 的太阳能,这相当于节约了 m3的煤气。

(煤气的热值约为×107J/m3)
6、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水的质量为×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

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c沙<c水),则沙石升高的温度 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7、把质量为500g,温度为4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的水升高到40℃?
8、某饰品加工厂有酒精喷灯加工饰品,张师傅在1分钟内用去酒精5g,被加工的一只质量为36g的铜饰品温度从20℃升高到1070℃,求:
(1)铜饰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酒精喷灯的效率是多少?
[已知:c铜=×103J/(kg·℃), 酒精燃烧值为×107J/kg]
附[答案]:
1、B
2、A
3、B
4、×105J
5、×107J
6、×1010J 大于
7、×104J
8、 (1)14742J
(2)×105J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