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之主题探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
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 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 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常用术语 ①歌颂、赞扬、弘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说阅读之主题探究
复习目标 1.掌握概括小说主题内容的方法 2.了解主题探究常考题型,规范答题
考点概述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一般是通过 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 价值观念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 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 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 须理解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 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 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 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来自百度文库基础天天练
1. D 【解题思路】B.咯(kǎ)血;C.奄(yǎn)然物化;D.绝症 (zhèng) 刻骨铭心 2.B【解题思路】从字面来看,B、C两项最接近主题。但“唯有’ 为副词。“看山好”为动补结构;“听汝”为动宾结构;“就青山 ”为动宾结构,与上联不对立,故排除C项。鲁仲连为义士,不说 “空言”,强调践诺,此处并无此意。“此生无分见明公”,“明 公”是翁同龢的尊称,本联可用来祭奠翁同龢。由此排除A、D两项 。故选B项。 3.B【解题思路】伤感:指人的一种感情思绪,指因感触而悲伤; 伤悲:是一种负面情绪,突出的是悲伤。根据语境,甲处应用‘伤 感”。辛勤:辛苦勤劳;辛苦:身心劳苦。“妻子侍汤送水”突出 的是“苦”,故乙处应用“辛苦”。消沉:指情绪低落,不振作; 低沉:表示声音粗重不响亮,(情绪)等低落。根据语境,丙处应用 “消沉”。“赞颂”“赞美”均有“称赞、颂扬”之意,但“赞颂 ”程度更深,严复在当时比林纾更有名望,故丁处用“赞美”更恰 当。
(三)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 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 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 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 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 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 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 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 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 本要求。
教材整合
阅读《祝福》全文,思考并分析谁是杀死祥林嫂 的凶手?
从犯罪学来说,大家都不是凶手;然而,从精神实质上来说, 又都是凶手。在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的驱使下,占统治地位的 鲁四老爷等人,自然极力维护封建的思想统治,就是普通民众,在 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的禁锢下,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毒害,往往成为 冷漠、残忍的看客和无意识的凶手。可以说,祥林嫂身边的每一个 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迫害与虐杀祥林嫂的行动中来。 当然,这种封建的思想观念和封建礼教也被祥林嫂奉为圭臬, 因此,她才会对再嫁以死抗争,并且内心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才 会去捐门槛赎罪。可以说,封建礼教和愚昧、冷酷、自私的社会环 境、社会氛围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 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说白了 ,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它与“思想意蕴” 不是一回事,虽说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 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 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 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 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知识归纳
小说主题探究又可细分为 (一)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二)启示(思考)类探究 (三)主题类探究 这三者界线有时并不明确,可以互相 覆盖。
(一)小说主题类探究 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 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答题角度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
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 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 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 危害。 ③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
真题再现
(2014·辽宁)《数学家的爱情》 4.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数学天才身上 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 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 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 则,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规律总结
(一)提问方式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 题) ; ②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③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 谈你的看法; ④读了全文后,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⑤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 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⑥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刻 画了„„暗示了„„抒发了(呼吁)„„
提升训练
《第9车厢》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 法。(6分) 答案: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 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 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 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 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 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 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