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成气(化学工艺学)解析
化学工艺学概论ppt课件
③生物化工 采用农、林等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通过发酵、 水解、酶催化而生产的化工产品
④矿产化工 以化学矿为原料的化工产品
⑤海洋化工 从海水中提炼的化工产品
1.1.2 化学工业的特征
⑴ 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⑵ 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精细化率也在不断提高 ⑶ 是多学科合作、生产技术密集型的生产部门 ⑷ 重视能量合理利用,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 ⑸ 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 ⑹ 化工生产中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环境
1.1.1 化学工业的分类
➢ 分类方法主要按产品和原料来分类 ➢ 按产品的物质组成可分为有机化工(碳氢化合物及其
衍生物)和无机化工(非碳氢化合物)两大类。 ➢ 一般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质、用途和生产量分为如下几
类: ➢ 按原料的性质和来源分:
①无机化学工业
包括合成氨、无机酸、碱、盐和无机化学肥料
②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乙醇
酯化
乙酸乙酯、其它酯类
烯
水合
溶剂及合成原
加氢脱水
丁二烯
合成橡胶
丙酸
氢甲酰化 丙醛 还原 正丙醇
溶剂
加乙烯烷基化 加丙烯烷基化
乙苯 脱氢
丙酮
双酚 A
苯乙烯
聚苯乙烯、丁苯橡胶、 ABS树脂
聚碳酸酯、环氧树脂
异丙苯 苯酚
酚醛树脂、苯胺、壬基酚等
加十二烯
十二烷基苯
合成洗涤剂
苯
加氢
环己烷
己内酰胺
聚酰胺纤维
催化重整 (catalytic reforming)
催化裂化 (catalytic cracking)
催化加氢裂化 (catalytic hydrocracking)
合成气教学课件PPT
甲 烷 平 衡 含 量
%
实用文档 · 13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 天然气蒸气转化流程
蒸汽
原料天然气 弛放气
预热器 190℃ 脱硫 510℃ 预热 850℃ 一段转化
加压空气 蒸汽
预热
450℃
二段转化 1000℃
废热锅炉 370℃ 去变换
2.1.2 重油部分氧化
转化反应 甲烷转化:CH4+H2O CO+3H2 碳 转 化: C+H2O CO+H2 CO 转 化:CO+H2O CO2+H2
慢反应 可逆 吸热
实用文档 · 24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二、工艺条件
(1) 温度(1400℃)
甲烷含量随温度提高迅速 降低。从反应速度方面看, 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甲烷和 炭黑的转化,对降低原料气 中甲烷和炭黑含量也是有利 的。但温变过高容易烧坏炉 衬,同时耗氧量会增加。
实用文档 · 34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项目 喷嘴
余热利用方式
裂化气中 炭黑脱除 炭黑能否 返炉气化 典型工业装置
Shell法 两流道型,中心管进重油,氧与蒸汽 混和后进喷嘴环隙喷出,用水套冷 却。喷嘴为压力雾化(重油)与气 雾流化相结合。近年推出三套管型
废热锅炉(采用火管式变径盘管结 构,最高产汽压11.0MPa
重油kgkg10304212三工烃流程及主要烃烃裂化气炭黑回收粗合成激冷流程texaco原料直接相而原料迅速冷却原料除炭黑后直接送去烃行一激冷流程不允烃在烃烃前因硫而降低流程重液烃烃部分化法工烃流程212蒸汽氧气重油激冷流程重烃液烃烃部分化工烃流程212氧气蒸汽裂化气烃充水重油炭黑回212炭黑回收原理萃取萃取混合少量石烃油墨水mpa60871350140013001350蒸汽油比kgkg034040040kgkg0750750806401080停留烃烃炉内气体烃1020炉膛立式中心管烃重油蒸汽055蒸汽烃中心管重油蒸汽混合后由烃隙气温2601416可以可以典型工烃氨1400td甲醇600
2.合成气
已知高温有利于甲烷裂解析碳,不利于CO歧化析碳, 却有利于碳被水蒸气所气化,温度越高,水蒸气比例 越大则越有利于消碳;如果气相中H2、CO2分压很大 时,均有利于抑制析碳。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在任何化学反应自发进 行的过程中,反应自由焓总是减小的。
以上三式中各组分的分压均为体系在某指定状态时的 实际分压,而非平衡分压。可由温度、压力查出Kp, 再根据指定组成和总压计算Jp,最后由Jp/ Kp是否小 于1来判断该状态下有否析碳发生。 当Jp/ Kp<1时,⊿G<0,反应自发向右进行,会 析碳; 当Jp/ Kp=1时,⊿G=0,反应达平衡,是热力学 析碳的边界; 当Jp/ Kp>1时,⊿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体 系不析碳。
甲烷水蒸气转化体系中,水蒸汽是一个重要组分,由各析碳反应 生成的碳与水蒸汽之间存在的平衡,通过热力学计算,可求得开 始析碳时所对应的H2O/CH4摩尔比,称为热力学最小水碳比。 不同温度、压力下有不同的热力学最小水碳比。综上所述,影响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平衡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碳比和压力。 (1) 温度的影响 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是吸热的可逆 反应,高温对平衡有利,即H2及CO的平衡产率高,CH4平衡含 量低。高温对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平衡不利,可以少生成二氧化 碳,而且高温也会抑制一氧化碳岐化和还原析碳的副反应。但是, 温度过高,会有利于甲烷裂解,当高于700℃时,甲烷均相裂解 速率很快,会大量析出碳,并沉积在催化剂和器壁上。 (2) 水碳比的影响 水碳比对于甲烷转化影响重大,高的水碳比 有利于甲烷的蒸汽重整反应,同时,高水碳比也有利于抑制析碳 副反应。 (3) 压力的影响 甲烷蒸气转化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低压有 利平衡,低压也可抑制一氧化碳的两个析碳反应,但是低压对甲 烷裂解析碳反应平衡有利,适当加压可抑制甲烷裂解。压力对一 氧化碳变换反应平衡无影响。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5 转化反应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燃料用天然气 11
8 9 过 热 蒸 汽
5
2
1 3
一段转化
4
二段转化
对流段
7 10 蒸汽 空气 原料天然气 锅炉给水 转化气去变换 6
氢氮气来自合成
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流程
1、钴钼加氢反应器;2、氧化锌脱硫槽;3、对流段;4、辐射段(一段炉);5、二段转化炉;6、第一废热锅炉;7、批二废热 锅炉;8、汽包;9、辅助锅炉;10、排风机;11、烟囱
图解法或迭代法求解x,y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水碳比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低 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0%-1.3%;
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随之增大;
增加水碳比,对甲烷转化有利; 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有利
立式圆筒,内径约3米,高约13米;壳体材质 为碳钢,内衬不含硅的耐火材料,炉壳外保温。
上部有燃烧空间的固定床绝热式催化反应器。
2.2 合成气的净化
思 考 题
1、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脱除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
么特点? 2、物理法脱碳和化学法脱碳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3、简述碳丙法脱碳的基本原理及其再生方法。 4、什么是转化度和再生度? 5、简述热碳酸钾法脱碳的原理及主要工艺条件。
2 4
反应 特点
一、CO变换的化学平衡和平衡转化率
化学平衡常数
Pco2 PH 2 Pco PH 2O yco2 y H 2 yco y H 2O
Kp
lg k p
2183 0.09361 lg T 0.000632 T 1.08 10 7 T 2 2.298 T
热和耐
硫性能
中高变催化剂还原与钝化
催化剂原始状态为氧化态Fe2O3, 必须还原为活性态Fe3O4 (1)还原 Fe2O3+H2=2Fe3O4+H2O(g) Fe2O3+CO=2Fe3O4+CO2 Fe3O4→Fe2O3
(2)钝化
低变催化剂 主要组分:CuO 活性组分:Cu(铜结晶-铜微晶)
稳定剂:ZnO、Al2O3或 Cr2O3
活性炭
物理性质:由许多毛细孔集聚而成
再生:150-180℃的水蒸汽 大孔,半径>20000nm 毛细孔 过渡孔,半径150 - 20000nm 微孔,半径<150nm, 比表面积500-1000m2/g 常用于活 性炭脱硫
H2S
表面反应:H2S→S 吸附 氧化
挥发性小的物质,噻吩 挥发性大的物质,COS
贫液再沸器 变换气
CO 13-15% 甲烷 化预 800℃, 3.04MPa 热器
思 考 题
• • • • • • •
变换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变换工序的任务是什么? 解释变换率、平衡变换率的概念。 温度、蒸汽用量对平衡变换率的影响如何? 铁系变换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各组分的作用 是什么? 催化剂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升温还原?用后的催 化剂在卸出前要钝化? 什么是最适宜温度?变换反应存在最适宜温度的原 因是什么?
第2章合成气(上课)
CH4 2CO H2+CO
C+2H2 CO2+C C+H2O
析 炭 危 害
炭黑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微孔,降低催化剂活性。 影响传热,使局部反应区产生过热而缩短反应管使用寿
命。
催化剂内表面炭与水蒸气反应,使催化剂破碎,影响生 产能力。
· 10 ·
防止析碳的原则
· 12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3) 二段转化过程
烃类蒸汽转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业过程,大多采用
二段转化工艺。
● 首先在外加热的反应管中进行烃类的蒸汽转化反应,即
一段转化;
● 然后,高温的一段转化气进入二段转化炉并加入空气,
利用反应热将甲烷转化反应进行到底。
· 13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2 合成气的净化
2.2.1 2.2.2 2.2.3 2.2.4 2.2.5 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二氧化碳的脱除 少量CO、CO2、O2和H2O的清除 热法与冷法净化流程的比较
· 38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一、重油部分氧化气化反应 O2 (空气) 气化剂 水蒸气(或蒸汽) 部分氧化: CmHn + (m + n/4)O2 瞬间反应 不可逆 放热
高水碳比可以降低甲烷转化反应中甲烷平衡含量,并可以抑制 一氧化碳还原析碳反应
综合考虑:适当的高温,稍低的压力和高水碳比
2.1.1 烃类蒸汽转化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 天然气蒸气转化流程
蒸汽 原料天然气 弛放气 加压空气 蒸汽
190℃ 510℃ 850℃
预热器
脱硫
预热
一段转化
预热
450℃
第二章合成气1
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合成气的生产方法
(1)以煤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高温条件下,以水蒸气和氧气为气化剂;
C H 2O CO H 2
特点:H2/CO比值较低,适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煤化工)
(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水蒸气转化法 Steam reforming
CH 4 H 2O CO 3H 2 H (298K ) 206kJ / mol
(4)烯烃的氢甲酰化产品 烯烃与合成气在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醛。 2CH3CH=CH2+2CO+2H2==CH3CH2CH2CHO+(CH3)2CHCHO 特点
• 使用钴、铑等过渡金属的羰基配位化合物催化剂
• 120~140℃, 20MPa • 均相反应
特点:目前工艺多采用的方法,H2/CO=3,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广泛采用。
强吸热反应
非催化部分氧化法 Partial oxidation
CH 4 1 / 2O 2 CO 2H 2 CH 4 CO 2 2CO 2H 2 H( 298K ) 35.7kJ / mol H( 298K ) 247kJ / mol
加氢
乙二醇
4CH3OH+O2==2CO(OCH3)2+2H2O (COOCH3)2+4H2==(CH2OH)2+2CH3OH
(6) 合成气与烯烃衍生物羰基化
羰基钴或铑的配位化合物催化剂
合成气+烯烃衍生物
不饱和的醇、醛、酯、醚、缩醛、卤化物和含氮化合物等
羰基化产物
特点:双键参与羰基化反应,官能团不参与反应
2.制取半水煤气的工业方法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化学工艺学(第二版)》米镇涛主编
5.1.2 合成气的应用实例 合成气的应用途径非常广泛,在此列举一些主要实例。
C+O2 CO2 Δ =-406kJ/mol(5-13)
C+H2O CO+H2 Δ =131kJ/mol(5-14)
C+2H2O
CO2+2H2 Δ =90.3kJ/mol(5-15)
C+CO2 2CO Δ =172.6kJ/mol(5-16)
C+2H2 CH4 Δ =-74.9kJ/mol (5-17)
典型的工业规模的温克勒气化炉内径5.5m,高23m,以褐煤为原料 ,氧-水蒸气鼓风时生产能力47000m3/h,空气-水蒸气鼓风时生产能 力94000m3/h,生产能力可在气化制水煤气
较早的气流床法是K-T法,由德国Koppers公司的Totzek工程师开发 成功,是一种在常压、高温下以水蒸气和氧气与粉煤反应的气化 法。第二代气流床是德士古法。
2CH3OH+CO+ O2 CO(OCH3)2+H2O(5-10)
(COOCH3)2+4H2
(CH2OH)2+2CH3OH (5-11)
(6)合成气与烯烃衍生物羰基化产物 在羰基钴或铑的配位化合物催 化剂作用下,不饱和的醇、醛、酯、醚、缩醛、卤化物、含氮化合 物等中的双键都能进行羰基合成反应,但官能团不参与反应。
5.1.2.2 合成气应用新途径
(1)直接合成乙烯等低碳烯烃 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将合成气一步 转化为乙烯等低碳烯烃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二甲醚原料----合成气合成气的主要组分为CO和H2,可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亦可作为制氢气和发电的原料。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以天然气、煤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已很成熟,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含氧化物、烃类及碳一化工生产技术均已投入商业运行。
清洁高效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成功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合成气制备技术的发展。
合成气的用途广泛,廉价、清洁的合成气制备过程是实现绿色化工、合成液体燃料和优质冶金产品的基础。
1合成气的制备工艺根据所用原料和设备的不同,合成气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大多数合成气制备工艺是以处理天然气和煤这2种原料的工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1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其主要的反应包括天然气的蒸汽转化反应(1)、部分氧化反应(2)、完全燃烧反应(3)、一氧化碳变换反应(4)和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5)。
CH4+H2O CO+3H2+206 kJ/mol (1)CH4+0·5O2CO+2H2-36 kJ/mol (2)CH4+2O2CO2+2H2O -802 kJ/mol (3)CO+H2O CO2+H2-41 kJ/mol (4)CH4+CO22CO+2H2+247 kJ/mol (5)这几个主要反应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和生产装置,形成了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多种工艺。
从工艺特征上来讲,目前成熟的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工艺可分为管式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和两者的组合方法等三大类。
1.1.1甲烷蒸汽转化甲烷蒸汽转化的代表反应式为(1)。
工业上使用以Ni为活性组分,载体可用硅铝酸钙、铝酸钙以及难熔的耐火氧化物为催化剂,生成的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约为3:0,适合于制备合成氨和氢气为主产品的工艺。
此工艺能耗高,燃料天然气约占天然气总用量的1/3,高温下催化剂易失活,设备庞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1.1.2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的代表反应式为(2)。
第2章合成气概要
(2)反应压强
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几乎没有影响。
而反应速率与总压约成0.45次方的比例关
系,变换反应过程的空速随总压的提高而 增大。 加压操作可以适当的节省能量消耗,减少 催化剂用量。
(3)水蒸气比例——汽/气比
汽/气比是指H2O/CO的摩尔比,一般为3-5。
反应初期正反应速率起主导作用,此时H2O/CO的
一氧化碳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 料气制备的继续。
2、变换用催化剂
中变催化剂——铁-铬催化剂 铁-铬催化剂是化学工业中研究和应用最早的催 化剂之一。以Fe2O3为主体的中变催化剂,加入 格、铜、钾、锌、铀、镍等的氧化物可以改善催 化刑的耐热和耐毒性能。目前广泛采用的中变催 化剂,是以Fe2O3为主体,以Cr2O3为主要添加 剂的多成分铁-铬系催化剂。
三、CO2的脱除
脱除气体中CO2的过程称作“脱碳”。
变换后原料气中含有相当量(15~40%) 的CO2 。在入合成系统前必须将CO2气体清 除干净。 CO2可以制造尿素、碳酸氢铵和纯 碱等产品。
因此, CO2脱除和回收净化是脱碳过程的 双重任务。
方法:
循环吸收法,即吸收CO2后在再生塔解吸出 纯态CO2 ,供尿素生产用。
(2)多段中变流程
经压缩机加压的半水煤气入饱和塔,出口气与经变 换炉二、三段间过热蒸汽相混合,进入热交换器管 内预热,经升温进入变换炉一段催化剂床层反应。 一段出口气经喷水冷激后,入二段床层反应,二段 出口气经蒸汽过热器降温后入三段床层反应。 三段出口气入热交换器管间初步回收显热后,入第 一水加热器,间壁加热由饱和塔来的循环热水,提 高半水煤气的饱和温度。然后进入热水塔回收过量 蒸汽的冷凝潜热。 再经第二水加热器进一步回收剩余蒸汽的冷凝潜热 变换气经冷却塔或冷却器降至常温送下一工序。
合成气生产工艺
合成气生产工艺探索合成气生产工艺的深度解析合成气,也被称为煤气或合成燃料气体,是一种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其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合成气的生产工艺,从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前景。
首先,合成气的生成主要基于两种基础反应:水煤气变换反应和部分氧化反应。
水煤气变换反应是通过高温下将水蒸气与煤或天然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部分氧化反应则是将烃类燃料与氧气在一定比例下反应,生成含有一定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这两种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灵活调整合成气的组成,以满足不同的化工生产需求。
接下来,我们关注合成气生产工艺的主要方法。
其中,蒸汽重整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工行业中。
这种方法通过将天然气或石油产品与过量的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的合成气主要用于生产氨、甲醇等化工产品。
另外,部分氧化法和自热重整法也是重要的合成气生产方式,它们在能源转化和环保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合成气生产工艺并非没有挑战。
首要问题便是能源效率和环保。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如何提高热效率并减少碳排放是当前科研的重点。
此外,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寿命也是关键,好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能耗,但催化剂的稳定性、选择性和再生性都需要不断优化。
再者,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设备安全、有害气体的处理等。
在实际应用中,合成气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化学品,如氨、甲醇、醋酸、甲醛等,同时也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气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例如在生物燃料、氢能源以及新型材料的制造中都有其身影。
未来,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合成气作为氢能的重要来源,其生产技术将更加受到重视。
总的来说,合成气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工程、热力学、催化剂科学等多个领域。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PPT共118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P1
P CO
P3 H2
P P CH 4 H 2 O
K P2
P P CO 2 H 2 P CO P H 2 O
b.平衡组成的计算
已知条件: m原 料 气 中 的 水 碳 比 (m H2O)
CH4 P 系 统 压 力 ; T 转 化 温 度 假定:无炭黑析出
计算基准:1mol CH4 在甲烷转化反应达到平衡时,设x为按式(2-3)转化了
压力和水碳比确定后,按平衡甲烷的浓度来确定温度。一般要
求yCH4<0.005,出口温度应为1000℃ 左右。实际生产中,转
化炉出口温度比达到出口气体浓度指标对应的平衡温度高, 这个差值叫平衡温距。
T =T-Te(实际温度-平衡温度) 平衡温距低,说明催化剂活性好。一、二段平衡温距通常分 别为 10~15 ℃ 和 15~30 ℃ 。
为代表来讨论气态烃类蒸汽转化 的主要反应及其控制条件。
➢ 烃类主要进行的反应 烷烃
烯烃 CnH2n n2H2O34nCH4 n4CO2 CnH2n nH2OnCO2nH2 CnH2n 2nH2OnCO2 3nH2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主要反应
高温、催化 剂
( 1 ) C 4 H H 2 O = C 3 H O 2 2.4 0 km 6 J o ( 2 ) C H O 2 O = C 2 H O 2 4 .2 k 1 /m J
水碳比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 低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0%-1.3%;
➢ 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随之增大;
➢ 增加水碳比,对甲烷转化有力;
➢ 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 有利
2.1.1.2 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
➢ 催化剂组成: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实际加 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 还原反应,使氧化态变成还原态Ni。
2.1.3.1 固体燃料气化反应
➢ 固体燃料的气化反应主要是碳与氧的反应和碳 与蒸汽的反应
(1)以空气为气化剂
C + O2 =CO2 C +1/2O2 =CO C + CO2 = 2CO CO + 1/2O2 =CO2
-393.777KJ/mol (5-1) -110.595KJ/mol (5-2) +172.284KJ/mol (5-3) -283.183KJ/mol (5-4)
全厂流程统筹
减少设备体积降低投资
综合经济效益
b. 温度: 理论上,温度↑反应越有利。
一段炉温度 主要考虑投资费用及设备寿命,
一般选择760~800℃
原因:一段炉最重要最贵的合金钢管在温度为950℃时寿命8.4万小时, 960℃时减少到6万小时。
一段炉投资约为全厂30%,其中主要为合金钢管。
二段炉温度 主要按甲烷控制指标来确定。
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流程
1、钴钼加氢反应器;2、氧化锌脱硫槽;3、对流段;4、辐射段(一段炉);5、二段转化炉;6、第一废热锅炉;7、批二废热
锅炉;8、汽包;9、辅助锅炉;10、排风机;11、烟囱
3.6MPa
天然气
380
℃
配入中压蒸汽
变换工序
离开二段转化炉
370 ℃
回收 热量
1000℃ CH4<0.3%
➢ 氢气的主要来源有:气态烃类转化、固体燃料 气化和重质烃类转化
➢ 气态和液态烃类主要采用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 法,固体燃料主要采用间歇气化法。
2.1.1 烃类蒸汽转化
合成氨的生产需
要高纯氢气和氮气,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气 态烃类转化过程,经 济效益最高。
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CH4), 还含有乙烷、丙烷及其它少量烯 烃等,其中也有极少量的S等对 催化剂有害的元素。一般以甲烷
2.1.2.2 重油气化工艺条件
1.反应温度 重油气化的控制步骤:
热力学分析:均为可逆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可提高甲烷 与碳黑的平衡转化率。
动力学分析: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甲烷和碳黑的转化反 应速率。
国内T<1400 ℃ , ①保护炉衬和喷嘴 ②O2消耗指标 (T提高,氧耗增加)
2.反应压力 热力学不利--体积增大反应 动力学有利--加速反应
与回收
主要设备
➢ 气化炉 受限射流反应器
直立式 卧式
内壁衬有保温材料
2.1.3 固体燃料气化
➢ 固体燃料(煤或焦炭等)在高温下,与气化剂 反应,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称为固 体燃料气化。
➢ 以空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称为空气煤气,主 要含大量的氮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
➢ 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称为水煤气,氢 气与一氧化碳含量可达85%以上。
(5 -7 )
图5-1 0.1MPa下碳-蒸汽反应的平衡组成 T>900℃ ,含有等量的H2和CO,其它组分含量接近于零。 T↓ ,H2O、CO2、CH4含量逐渐增加。 故高温下H2和CO含量高。
图5-2 2MPa下碳-蒸汽反应的平衡组成 相同T ,P↑, H2O、CO2、CH4含量增加,H2和CO含量减小。 故制得H2和CO含量高的水煤气,在低压、高温下进行。
y/(1+m+2x) ·P
P
CH4 H2OCO3H2 COH2OCO2 H2
KP1
PCOPH32 P P CH4 H2O
(xy)(3xy)3
[
](
p
)2
(1x)(mxy) 1m2x
KP2
P P CO2 H2 PCOPH2O
y(3xy) (xy)(mxy)
图解法或迭代法求解x,y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2.1.2.3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气化、热量回收和炭黑清除 等部分。
➢ 按照热量回收方式分为直接回收热能的激冷流 程和间接回收热量的废热锅炉流程。
➢ 激冷流程:
将高温原料气直接与热水接触,水迅速蒸发 进入气相,而原料气快速冷却,原料气清除炭 黑后直接送去进行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由于激 冷流程不允许在变换前因脱硫而降低温度,所 以要求原料是低硫重油或后续变换用耐硫催化 剂。
C H 4
C + 2 H 2
气态烃与蒸汽反应:
C m H n + m H 2 O m C O + ( n / 2 + m ) H 2
C m H n + 2 m H 2 Om C O 2 + ( n / 2 + 2 m ) H 2
➢ 水蒸气、二氧化碳与另一部分重油及高温热裂 解生成的甲烷、游离碳发生转化反应。
的甲烷摩尔数,y为按式(2-4)变换了的一氧化碳摩尔 数。
气体在反应后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组分
CH4 H2O CO H2 CO2 合计
气体组成
反应前 平衡时
1
1-x
m
m-x-y
x-y
3x+y
y
1+m 1+m+2x
平衡分压,MPa
(1-x)/(1+m+2x)·P (m-x-y)/(1+m+2x) ·P
(x-y)/(1+m+2x) ·P (3x+y)/(1+m+2x) ·P
(2)以水蒸汽为气化剂
C + H 2 O (g )= C O + H 2 C O + H 2 O (g )= C O 2 + H 2 C + 2H 2 = CH 4
+ 1 3 1 .3 9 0 K J/m o l (5 -5 )
-4 1 .1 9 4 K J/m o l (5 -6 )
-7 4 .8 9 8 K J/m o l
2合成气(化学工艺学)解析
合成气(synthesis gas or syngas) CO和H2的混合物
原料: 焦炭 无烟煤 天然气 石脑油 重油
合成气的生产工艺
造气 净化
用煤、原油、或天然气作原料, 制备含氢和一氧化碳的气体。
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 CO2、S等脱除到ppm级(10-6)。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2 重油部分氧化
➢ 重油部分氧化法是以重油(即渣油)为原料, 利用氧气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获得主要含氢和 一氧化碳的原料气。
2.1.2.1 重油部分氧化反应
1.气化反应 重油雾滴气化:
气态烃的氧化燃烧: CmHn + (m + n/4)O2
mCO2 + n/2H2O
气态烃高温热裂解:
C m H n ( m - n / 4 ) C + ( n / 4 ) C H 4
二段转化的化学反应:
2H2+O2=2H2O(g) △H0298= -482.99kJ/mol 2CO+O2=CO2 △H0298= -565.95kJ/mol CH4+O2=CO+3H2
2.1.1.4 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
a. 压力 通常为3~4MPa
采用加压条件的主要原因:
降低能耗
能量合理利用
提高余热利用价值
表2-4 总压0.1MPa时空气煤气的平衡组成
温度℃ 650
CO2 10.8
CO
N2
α=CO/(CO+CO2)
16.9 72.3
61.0
800
1.6
31.9 66.5
95.2
900
0.4
34.1 65.5
98.8
1000
0.2
34.4 65.4
99.4
结论:T ,CO ,CO2 T>900℃ ,CO2含量很少,主要是CO
主要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