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合集下载

部编 人教九上历史 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部编 人教九上历史 2课 古代两河流域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 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C、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 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 地位: 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著名河流,她们分别是: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பைடு நூலகம்
2、文明起源与发展:
兴起 统一 强盛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 的奴隶制国家。
国王:
汉谟拉比
策 略:
各个击破 统一地区: 两河流域中下游 制 度: 法 典: 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头像》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 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衰落
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2)历法: 太阴历、闰月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2)历法: 太阴历、闰月
(3)数学: 60进位制(1小时=60分 1分=60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共18张PPT)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 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 远流长。
四、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世 界 上 较 早 文 字 之 一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 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1.楔形文字
你 认 识 它 们 吗 ?



四. 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2.太阴历(设置闰月)和七天一 星期制度
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 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 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 重刑,甚至死刑,侵 犯他人住宅,必须就 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 地处死。 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 最多赔钱给你。 法官判决—— 拐卖奴隶判死刑,打死奴隶赔钱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随堂训练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 天的( )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B
2. 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 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而深感自豪。他们纪念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 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 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3.60进位制(时间、角度)
四. 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4.建筑:空中花园
课堂小结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古代两 河流域 文明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君主专制制度
古巴比伦王国 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社会等级森严 《汉谟拉比法典》 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方面的规定
法官判决——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 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 打掉了一个,我要他陪。 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 钱,他不肯,非要也把我 的牙齿也敲掉。大人,他 打掉我的牙齿,我再打掉 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 则我太吃亏了。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两河指和,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政权发展建国:约公元前年,建立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之后的1800多年里几经统一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强大: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被称为“”。

二、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统一:第六代国王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庞大的王国,史称王国统治: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价值:是迄今已知世界上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严格的社会等级。

2)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4)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方面的规定,说明比较活跃。

3.意义: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共15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共15张PPT)

自己的眼镜也要被打瞎。
史料三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
者也处死刑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有何目的?
奴隶主
维护君主统治和私有制
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 特点一:阶级歧视的原则,地位高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特点二: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体现在身份地位相同的
数学发展
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们还发 明了钟表等60进位的数字等知识。
建筑
新巴比伦空中花园
1. 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
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他们纪念的文字
人之间。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古代 第一部成文法典。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 治,稳定社会秩序。 ……
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奴隶毫无地位可言。 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 野蛮性和原始性。 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 是十分有限的 ……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地位: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 法典。
作用:
汉谟拉比国王
①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内容广泛
《汉《谟汉拉谟拉比比法法典典》》石局柱部图
史料一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第205条 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第226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
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史料二 两个自由民打架,如果一方打下了对方的眼睛,作为惩罚
统一 约公元前2400年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开卷八分钟:炮火中的图书馆》
摩苏尔图书馆被毁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3、“两河流域”所指的两条河是( )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短短的282条条文, 包括了现代的刑法、民法、商业法和劳工法、 社会法等极丰富的内容。这便足以表明这一天 才民族在法学上取得的杰出成就。
--余定宇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法典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说说你的认识

托之物交至所托之地,而占有之,则托物之主应检举其不交托
之物之罪,此自由民应按全部交彼之物之五倍以为偿。
第一四八条 倘自由民娶妻,妻病癞,而彼欲另娶,则彼可另娶,
惟不应离弃其病癞之妻;此妻得居彼所建之屋中,彼应赡养其
妻,以终其生。
第一八五条 倘自由民收养被遗弃之幼儿为子,并将其抚养成
人,则(他人)不得向法院申诉请求归还此养子。
仔细阅读这些条文以及课后活动,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第一七一条 倘父于生前未称女奴为之生育子女为"我之子 女",则父死之后,女奴之子女不得与配偶之子同分父之家产。 第二二六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 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 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7、古巴比伦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包括( )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15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15张)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穿越时空——地理定位两河流域
1.学生自主学习:阅 读教材和右侧地图, 归纳信息:两河流域 地理位置,两河名称 ,地理环境
小亚细亚山地
伊朗高原
阿拉伯沙漠
波斯湾
空间定位:分析两 河流域位于亚欧非 “十字路口”的位 置,这样的地理位 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2.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比分析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事例
推动了古代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形王朝: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最早建立一批城市国 家,乌尔王朝,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因北方印欧入侵者 与南方的闪米特入侵者所征服。 2.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276——公元前2221,第一位伟大帝国奠 基者,闪米特人,萨尔贡一世(首次统一两河流域) 3.苏美尔人:(乌尔第三王朝) 4.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最辉煌时期) 5.亚述帝国:亚述人建立,历史上最残暴的国家之一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法典是如何惩处各种社会犯罪的?
身体伤害,死刑,
4.制定法典的目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5.法典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 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 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楔形文字:
影响:有力的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 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楔 形 文 字
世界上较 早文字之 一。
2、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 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 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3、建筑:空中花园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 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 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 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 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 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 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 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 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 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巴勒斯坦
图1
图2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文 明 历 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明 文字:楔形文字
成 就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堂堂清习题:
1.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国家的是 A.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非尼基人 D.西伯来人
2.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A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⑤印度河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两河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伊
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出现 小国; 发展: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 一; 再次统一: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古 巴比伦王国
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 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 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 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 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 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 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 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 轻发落。
法典内容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赠送、抵押奴隶,打 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 价格赔偿,拐走和窝 藏奴隶要判死刑。
积极:①是迄今已知世界比上建第立一部的比王较国完能整够的得成到文法近典20。0②年《的汉高 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寿王,国除留给了人有类着的一宝支贵强文大化遗的产常,备表军明的人维 类消可社极言会 : 。的《法汉制谟传拉统比源法远典流》持 这 自长处之 个 己。处外 王 统维护, 国 治奴还的的隶在灵形主于魂式阶有。,级汉将《利谟整汉益,拉个谟奴民比拉隶族以比无的有法地思利典位维于》
《汉谟拉比法典》
影响
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汉它谟处拉处比维护法奴典隶》主是阶古级巴的比利益伦,王强国化留
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给级人社类会宝里贵,法的律文是化统遗治产阶,级表意志明的人体类现社,
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评价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汉谟拉
法官判决——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法典内容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文明成就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苏美尔文明的起源、巴比伦王国的兴衰、汉摩拉比法典、亚述帝国和新兴的文明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其文明成就,并探讨其与中国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明成就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两河流域与中国的关系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本课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其文明成就,探讨其与中国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明的尊重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文明成就及其与中国的联系。

2.教学难点:汉摩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意义,古代两河流域与中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及其与中国的联系。

3.案例分析:讲解汉摩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意义。

4.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图片资料:准备与古代两河流域相关的图片资料。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如汉摩拉比法典、巴比伦城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古代两河流域是哪个地区?它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 材料二: 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 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 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 人得割其耳。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
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头像》约 作于公元前2000年左 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1 国王:汉谟拉比
2 策略:各个击破
3 地区:两河流域中下 游
4 制度:君主专制
5 法典:《汉谟拉比法 典》
二、古巴比伦王国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 吏由国王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 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土地给予保护, 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 各种租税。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 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 则应毁其眼。 第一九八条 倘彼损毁 穆什钦努之眼或折断 穆什钦努之骨,则应 赔银1明那。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 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 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自由民犯强盗罪 而被捕者,应处死。”


“倘理发师未告知

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

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

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 摘 录
以眼还眼,以牙还 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
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中国
古代印度
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发明者:苏美尔人
意义:楔形文字有力推 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2)历法: 阴历、闰月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维护 奴隶主阶级利益。
制定者:汉谟拉比
地 位: 是迄今人类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内 容:
实 质: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 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 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 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 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一一四大一条特倘征自由,民之男妻居性于自家由长民之有家而绝存心 对权威。 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
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 去时,其夫得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 弃之,则可另取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 奴。
小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贡献 历法成就:阴历
他们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 标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 月为1年,每年354天,并通过设 置闰月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 数差距。
楔形文字
数学成就:60进位制
60进位制的发明和使用是两河流 域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 著特点和独特贡献。直到现代世 界有些领域还在使用60进制。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社会、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对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本课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和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社会、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社会、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

2.突破难点:通过图片、地图、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文明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

2.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巴比伦社会和汉谟拉比法典。

4.图片、地图、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文明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相关资料。

2.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3.图片、地图、资料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两河流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32张PPT)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 一人:“法官大人,他把我 家的奴隶 打瞎了一只眼睛, 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 我全部的钱,否则我太吃亏
了。”另一人辩驳:“我
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 不肯,想敲诈我。大人,打 瞎牛的眼睛应该赔一半的价
钱。” 法官判决——
赔一半,打瞎奴隶眼睛 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法典内容
1.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赠送、抵押奴隶,打死 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 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 要判死刑。打瞎奴隶的 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 一样处理。 2.窃贼被抓获,要处于 重刑,甚至死刑,侵犯 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 死。 3.“以眼还眼,以牙还 牙”。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他们规定七天 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在计时方法 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 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 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 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 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 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 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 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 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 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 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 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科技
天文、数学
建筑
空中花园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 人来到法庭:“大人,我 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 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 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 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 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 大人从轻发落。”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 判重刑或死刑
法典内容
1.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赠送、抵押奴隶,打死 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 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 要判死刑。打瞎奴隶的 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 一样处理。 2.窃贼被抓获,要处于 重刑,甚至死刑,侵犯 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 死。 3.“以眼还眼,以牙还 牙”。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共23张PPT)

代 两
古巴比伦王国
统治



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
前3500年 前2400年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
• 1.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 D )
• A.印度河 B.黄河
• C.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 2.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两河流域奴隶制小国最早产生于( A )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西亚
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文明: 前3500年
(两河流域)
4.初步统一: 前2400年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最强盛: (1)、时间: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2、策略: 各个击破 3、社会制度: 奴隶制 4、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5、灭亡: 前16世纪初,被外族灭亡。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 8/1120 21/8/1 12021/8 /11202 1/8/11 8/11/20 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 21/8/1 12021/ 8/11202 1/8/11
法官判决——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法典内容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赠送、抵押奴隶,打
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 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
打掉了一个,我要他赔。 价格赔偿,拐走和窝
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 藏奴隶要判死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楔形文字
古 老 的 文 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 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 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 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古发明者:
苏美尔人
地位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发展历程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 障,又位于农耕地区 和游牧地区的交界处, 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 此登台亮相,演出一 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 形成特有的政治、经 济制度和文化特色。
这种更替给当地 苏美尔人:(最早建立一批城市国家,乌尔王朝,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人民带来了灾难,但 阿卡德人:(首次统一两河流域) 是在客观上刺激了国 苏美尔人:(乌尔第三王朝) 家职能的健全和发展。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最辉煌时期)
亚述人: (亚述帝国,历史上最残暴的国家之一) 迦勒底人(新巴比伦王朝)
产生小国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 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在公元前3500年时, 苏美尔人开掘沟渠,依靠 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 用了两河湍急的河水,在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 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 3000年时,苏美尔人生 活的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 的城市国家。
第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地理位置 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也被 称为“新月沃地”,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 心的狭长地带。
新月沃地
两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苏美尔人
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 市国家组成,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 都、基(喀)什、拉伽什、乌鲁克、 乌尔和尼普尔。 最早的王朝经考证,是历史上存在 过的国王,如喀什国王恩美巴拉格 西。他的名字也在吉尔伽美什的史 诗中被提到,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 一位乌鲁克国王。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 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 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 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 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 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于西元前三十一世纪左右所创,是已知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用当地盛产的芦 苇和黏土作为书写材料,以削尖的芦苇杆在黏土 泥板上压写字符,由于压出的笔划呈楔形,因此 名为“楔形文字”。将写好字的泥板晒干或烧干 后即成为今天所说的泥板文书。常用的苏美尔文 字约600多个,主要分为表义符和表音符两种,另 外还有定义符和尾音符。所记的苏美尔语被称为 粘着语,其词干不变,依靠在词干上加前、后缀来 表示语法作用,名词与动词是同形的,一字往往多 音多义,现知的苏美尔词根约1800个。
空中花园遗址
汉谟拉比
先后征服伊新、乌 鲁克、拉尔沙等国, 并占据亚述南部, 建立起从波斯湾至 地中海沿岸的中央 集权制奴隶制帝国,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 一跃成为囊括整个 两河流域的帝国。
3.《汉谟拉比法典》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 处死。” “倘若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 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 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产 生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目的: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地位:世界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 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早期文明
两 河 流 域
古巴比伦文明
楔形文字 阴历 60进位制 统一两河流域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 一。“两河”指的是( B)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长江 ④底格里斯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高2.25米,上周 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 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现存于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汉谟 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 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 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 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 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 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4.“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C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苏美尔泥板书
苏美尔人的战车
阴历
60进位制
2.古巴比伦王国




发 拉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底河 河
两河流域
阿摩利人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阿摩 利人入侵两河流域,在苏美 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 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 的氏族酋长。公元前19世纪 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 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 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前 1894-前1881在位)建立巴比 伦王国。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 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
称为( D)字
3.右图中雕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他使自己的王 国统一了两河流域,把该地区的文明推向高峰。
“他”是( C )
A.埃赫那吞 B.胡夫 C.汉谟拉比 D.成吉思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