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控制系统研制_汪烨

合集下载

项目设计—多功能医用护理床文献综述

项目设计—多功能医用护理床文献综述

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护理业服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医疗和社会保险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为老年患者服务的护理型病床的需求正不断增加。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详细论述了针对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病人设计的多功能护理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原理。

该病床能够帮助病人实现翻身、坐起、屈膝、排便及吃饭,解决了护理病人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进而提高了我国护理业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基于人机工程学,进行了护理床总体方案的设计,根据相关标准及调研结果,制定了护理床的设计原则,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完成了护理床本体的总体方案设计。

然后,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完成了护理床结构详细设计并给出了全套的设计图。

主要包括总体框架、抬腿部件、抬背部件、翻身部件等功能模块。

其中,排便部件极大地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怀。

本文针对上肢正常下肢丧失或者暂时丧失运动能力的老年病人以及残障人士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该护理床可帮助病人实现支背、曲腿、侧翻等动作,亦可对病人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了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确定了护理床的尺寸长度及各床板所需达到的角度;确定了各功能模块机构的空间位置;设定选择各机构的原则,并依据该原则选定满足要求的机构构型。

2)分别建立支背机构、曲腿机构、侧翻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分别设定各机构中所有杆件的尺寸以及各杆件的转动角度范围;采用矢量方程解析法得出各杆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函数表达式并对其进行分析。

3)对整体床架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多功能护理床的支背、曲腿、侧翻功能模块进行结构设计;对各机构进行力学分析,从而确定驱动电机型号;展示多功能护理床在各功能状态下的三维立体图。

4)运用ANSYS软件分别对床架以及升降横梁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该零部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二.护理床的运动学优化运动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arm的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

基于arm的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
基于arm的多功能护理床控 制系统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引言 • 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概述 • 基于ARM的硬件系统设计 •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 的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对护理床的需 求也相应增加。
护理床发展历程
手动护理床
早期护理床以手动操作为主,功 能较为单一,主要满足基本翻身
和升降需求。
电动护理床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动护理床逐渐 普及,具备更多自动化功能,如背 部升降、腿部升降、左右侧翻等。
智能护理床
近年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引入,使得护理床向智能化方向发 展,具备更多个性化、远程控制和 健康监测功能。
通信模块
包括串口通信、I2C通信、SPI 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等模块,实 现系统与外部设备或网络的数 据交换。
输入输出模块
包括按键、触摸屏、传感器等 输入设备和显示、报警等输出 设备,用于采集外部信号和输
出控制指令。
0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系统架构
分层架构
软件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硬 件抽象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 和应用层。这种架构可以提高软 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
医疗护理行业对护理床的功能和性能 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加智能化、人 性化的护理床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发展
随着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和传感器 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多功能护理床控 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ARM的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 功能,如电动升降、翻身、按摩等,以满足老年人和其他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的需求。

一种机器人化的多功能护理床及其控制系统

一种机器人化的多功能护理床及其控制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4结束语图3控制系统程序框图Fig3Flowchartofthecontr0Isystem将机器人的多轴协调控制技术应用于护理床,可对机器人化护理床进行有效控制.所研制的机器人化护理床的如图4所示,它可以实现多个位姿的调整,并采用语音命令和键盘输入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简便灵活.另外,由于主控制模块采用r单片机,使得系统操作灵活可靠,成本低廉.目前所研制的护理床已在一些医院试用,反映良好.今后的研究将集巾在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拓展系统的人性化功能等方面.图4所研制的机器人化护理床Fig4P”P“edmboticizedmi“gb甜一种机器人化的多功能护理床及其控制系统作者:张铁, 谢存禧, 周惠强, 熊伟, Zhang Tie, Xie Cun-xi, Zhou Hui-qiang, Xiong Wei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刊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6,34(2)被引用次数:10次1.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 20012.张振坤;陶志荣;史惠DKC-1型多功能康复病床 1994(06)3.Zou Yanbiao;Xie Cunxi;Li Qiyi The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community healthcare system[外文会议] 20044.邹焱飚;谢存禧基于家庭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进展[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10)5.郭丽彬;王忠凡;夏立莎家庭病床前景广阔[期刊论文]-现代康复 1997(06)6.康晓东;甑向明;冯军新型自动病床的研制 1999(01)7.Dimitar H S;Zeungnam B;Won-chui B The smart house for older persons and with physicaldisabilities:Structure,technology,arragenemts,and perspectives[外文期刊] 20048.Ohta S;Nakamoto H;Shinagawa Y A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or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外文期刊] 2002(08)9.黄向东;汪胜勇;赵克刚基于CAN总线的HEV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10.佰芯微电子公司ISD4003系列语音录放集成电路应用说明 20051.汪烨.WANG Ye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控制系统研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2009,31(6)2.张建国.张渤海.薛强.ZHANG Jian-guo.ZHANG Bo-hai.XUE Qiang新型护理床的起身机构设计与运动仿真[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9)3.吴剑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20034.周慧强.谢存禧.张铁.熊伟.ZHOU Huiqiang.XIE Cunxi.ZHANG Tie.XIONG Wei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实用双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期刊论文]-机床与液压2006(6)5.姚银花.王金海.郑羽.张聪玲.YAO Yin-hua.WANG Jin-hai.ZHENG Yu.ZHANG Cong-ling基于SoC单片机的医疗护理床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25(4)6.张东.谢存禧.吴剑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开发[期刊论文]-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6)1.谭林.鲁守银.张伟.贝太学机器人化护理床及其控制系统[期刊论文]-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1)2.翟敬梅.徐晓.刘春.谢存禧一种新颖的智能健康监护床设计研究[期刊论文]-机械设计 2010(8)3.刘宇.赵京.李谦多功能护理翻身床的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5)4.邹焱飚.谢存禧.林兆花智能健康住宅监护数据的分析方法[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5.姜生元.胡艳娟.王尧.李建永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化多功能电动康复床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机电一体化 2008(6)6.汪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控制系统研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9(6)7.刘宇.赵京.李谦多功能护理翻身床的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5)8.王姣.葛为民简易可折叠辅助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期刊论文]-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3(1)9.辛绍杰.张欢欢.马西沛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的研制[期刊论文]-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3(6)10.卜薇薇.郦鸣阳.喻洪流.沈力行.陈仁建.丁皓具有防坠床功能的智能护理床的研制[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8)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lgdxxb200602010.aspx。

多功能护理床开题报告

多功能护理床开题报告

南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题名称:医用多功能护理床设计
学生姓名:杜星宇
学号:1102315026
指导教师:冯庆东
报告日期:2015.01.05
说明:
1. 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正式开始做毕业设
计(论文)的第2周或第3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 每个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审查学生能否承担
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接受学校的抽查。

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设计和研究

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设计和研究
虑到安装位置尧 起背角度等因素袁 确定各量值为院l2=110mm袁l3=
475mm袁3 29.3o 袁由以上参数及 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电
动推杆的行程为 190mm袁则起背过程中 l1 54010t(0 t 19)遥
2.2 曲腿运动机构
曲腿运动能协助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袁防止肌肉萎缩袁方
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下肢清洁遥
确定其尺寸渊 X 向尺寸主要参考坐姿人体尺寸袁Y 向尺寸依据侧
本文护理床设计中选择的是电机驱动袁 在考虑到成本和使
作者简介院韦国强渊 1986袁11袁9-冤 袁男袁汉族袁籍贯:江苏常熟袁学历院硕士袁当前职务院总经理袁当前职称院初级工程师袁研究方向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遥
-154- 科 学 技 术 创 新

1-背板袁2-臀部板袁3-大腿板袁4-小腿板
图 2 护理床床板尺寸图 2 护理床机械结构设计 护理床床体需要实现患者位姿调整功能袁 据此将其分为床 架尧起背尧曲腿和侧翻身四个分模块进行独立设计遥 护理床的框 架结构使得在进行位姿转换时床板的运动范围较大袁因此在进 行此类运动机构设计时应以具有大尺寸导引特点的连杆机构 作基本构型进行设计遥 2.1 起背运动机构 起背运动主要是实现坐姿或倚靠功能袁帮助患者放松袁方便 进行饮食尧阅读等动作遥 原动件为电动推杆 4-5袁执行件是床板 1袁电动推杆的伸缩 杆 4 带动弯杆 3 绕机架转动袁推动滚轮 2 沿背板 1 运动袁进而带 动背板 1 绕机架转动袁完成起背动作遥 起背运动机构示意如图 3 所示遥
2021 .20 科学技术创新 -153-
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设计和研究
韦国强 骆敏舟 朱爱洁 渊 苏州诺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袁江苏 常熟 215500冤
摘 要院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出了多功能护理床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原则袁确立了各功能实现的具体设计参数和整体外形

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研发及控制系统设计

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研发及控制系统设计

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研发及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医疗床是现代医疗设备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的研发和控制系统设计,以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效率。

首先,多功能智能医疗床应具备适应不同患者需求的功能。

床面高度调节、背部和腿部升降、健康姿势调整等功能是现代医疗床不可或缺的特点。

这些功能能够提供符合患者个体化需求的床位调整,使患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休息和疗养环境。

智能医疗床还应该配备先进的生理参数监测和报警系统,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当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发出警报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床位姿势变化也应根据患者体征变化进行控制,以提供更加舒适和有效的护理。

控制系统设计是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实现对床位各种功能的灵活控制。

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遥控控制和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适用于患者自身能够操作床位的情况,遥控控制则实现了医护人员对床位的远程控制,而自动控制则能够基于患者的生理参数或特定的医疗需求进行调整。

控制系统还应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床位在各种环境下工作正常。

为确保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采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医护人员对床位状态的监控和实时调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记录和存储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床位调整记录,为医生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另外,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的研发还应该注重床面的舒适性和护理功能。

床垫的设计应该考虑患者的卧位舒适度和预防压疮的功能,床面材料应具备通风、抗菌和易清洁的特性。

同时,床边应配置适当的辅助设施,如插座、电话、照明等,以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和通讯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多功能智能医疗床的性能,未来还可以在床边连接外设,实现更多功能的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控制系统研制Development of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function nursing-bed汪 烨WANG Ye(上海电机学院 机械学院,上海 200240)摘 要:为满足目前日益提高的家庭、医院护理要求,采用机电一体化结合思想,研制了为缺乏自理能力的人而设计的易于使用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该护理床通过PLC控制各个床面板之间的协调运动,并通过语音或键盘来控制进行多位姿的运动。

着重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多功能护理床;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语音识别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34(2009)06-0070-03收稿日期:2009-01-19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41604)作者简介:汪烨(1974-),男,安徽铜城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集成及智能控制技术。

0 引言中国老龄人口数目日益增多,为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护理床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强和迫切,作者在对国内外护理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护理床最新技术的发展,采用PLC控制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用与医用的多功能辅助护理床,并在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成功展出,收到广泛关注。

护理床具有平躺、抬背、屈腿、左右翻身、辅助排便等功能。

各项功能通过控制驱动模块,采用手动或语音控制实现。

1 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护理床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由基本功能模块和扩展功能模块两部分构成。

本文主要对该电动护理床的功能及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1.1 护理床基本结构组成护理床从结构和功能上可分为:可移动活动框架、床板(12块)、侧翻机构两套(四杆机构)、仰卧曲腿机构(六连杆机构)、整体升降模块、辅助解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等部分组成。

1.2 多功能电动护理功能的实现多功能护理床是为瘫痪病人或下肢行动不便的病人设计的,安有7个24V直流电机。

根据病人的要求,通过按键或语音控制,帮助病人实现自己无法完成的动作,如分别完成头部升降、腿部屈伸、左右侧翻、翻板开合和马桶升降等动作。

通过这些多体位的变换,提高了受护理人的自理能力,减少了各种由于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褥疮等,有利于受护理人的肌体健康。

2 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设计图2所示,为多功能护理床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它由PLC控制部分,语音部分,键盘部分,通讯部分、位置检测和传感部分,执行电机系统等组成。

2.1 控制方案护理床的控制要求包括:1)实现护理床各床面板的同步联动控制;2)键盘与语音控制方式的各自实现以及两种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3)语音识别系统和语音回放系统的整合;本系统选用某PLC(FX1N-60MR-001)为主控制器,扩展模块选用FX2N-16EX,语音模块选用LSX_EM220CN。

执行装置由内置有位置传感器的直流电机、涡轮蜗杆减速器、梯形丝杠(线性推杆)、连杆机构实现。

根据控制信号,由电机输出一定的扭矩和转速,经过减速器驱动连杆机构,通过此机构带动床面相图1 护理床实物图应的部分运动,实现各种体位的要求。

另外,梯形丝杠具有自锁功能,保证电机停止后,连杆机构自锁。

2.2 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的语音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2.1 语音控制的必要性语音作为当前控制方法中最自然的控制命令,随着计算机和语音处理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不断提高。

语音识别控制技术将是今后一段时期语音技术的发展方向。

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护理床控制,将为丧失自理能力的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2.2 基于UniSpeech芯片的语音识别控制技术解决方案语音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语音命令控制电机、电路等。

用户可以编辑识别词表,并下载到芯片中。

下载后即可进行识别,识别的结果通过I/O口给出,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

该系统的语音控制部分,在硬件上,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采用Infineon公司的UniSpeech芯片,外扩一块Flash、电源、语音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控制键盘。

该芯片专为语音识别和语音处理应用领域设计,拥有8位高速增强型M8051核心(25MIPS)和16位定点DSP核心(100MIPS)的双核(DSP + MCU)架构,双核之间通过芯片内部的双向FIFO进行通信。

该语音处理模块如图3所示。

图3 LSX_EM220CN_硬件模块图2.2.3 语音识别方式针对护理床使用者的语音输入命令的特点,本文采用小词汇量特定人命令识别、小词汇量关键词检索的模板匹配法作为主要的语音识别方式。

2.2.4 语音识别电路接口PLC通过此接口(SN74159 OC门译码器)接收来自语音识别模块的控制信号,通过运算处理,转化为PLC系统可以识别的控制信号。

3 多功能护理床的控制程序的设计电机控制是本系统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

电机控制程序一方面接收控制面板和语音指令,另一方面要保证电机能准确地完成相应的动作,即使在程序复位等非正常状态下也能保证电机本身、护理床和病人的安全。

设置可靠的限位、动作互锁等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本护理床动作操作也有相应的互锁限制,互锁是防止机械部分的干涉有效手段。

在编写程序中,要保证在执行一个动作的同时,还可以判断其它动作合法性和有效性。

例如,侧翻未到极限位置,即处于侧翻中间状态时,需要一个标志位标明床面状态。

突然断电的时候,此标志位还不能丢失,否则重新上电后系统将无法知道床面处于左侧翻还是右侧翻,所以侧翻标志位要断电保持型辅助继电器。

图 4 PLC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本系统互锁可简单归结为主要以下几点:1)背部或腿部上升时不能左右侧翻;2)左右侧翻时,背部或腿部不能上升,坐便器不能上升;3)坐便器上升后不能左右侧翻;4)坐便器左移到位后,才能上升;坐便器下降到位后,才能右移;5)冲水和热风只能坐便器上升到位后才能启动。

4 结束语本文在PLC平台下所开发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床面的各种姿势都能满足预期要求,并且能平稳的实现床面不同姿势的自图2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框图【下转第81页】图5 目标点设定图6 MobileSim 仿真结果5 结束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民用级非差分GPS辅助实现移动机器人的位点导航,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进行GPS数据的预处理以降低噪声及漂移对于精确定位的影响,并可结合其他传感器如光电码盘、电子罗盘、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参考文献:[1] 杨子俊,廖凤英,韦庆.GPS 在移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05,25(6):5-7.[2] 欧阳正柱,何克忠.GPS在智能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1,17(11):56-58.[3] 孟祥荔,曹作良.基于GPS的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定位信息融合[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12(6):47-49.[4] 陈则王,袁信.一种实用的GPSP电子地图坐标转换算法[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1):72-76.[5] http://www.MobileRobots.com.[6] 褚永海,田福娟,马晶.局部坐标转换与应用[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42-47.[7] Pazderski.D;Dutkiewicz.P Low-cost GPS receivers in navi-gation of mobile robots [A].Robot Motion and Control,2002.RoMoCo'02.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2002 119- 122.动调节定位,解决了护理床的自动控制问题,满足了受护理人对多种体位的要求,验证了本系统控制方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具有一定的编程研究参考价值及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当然,如何实现智能型的全自动护理床,即需要将生活辅助模块(多功能板、物料储存系统、辅助解便和污物处理模块)、医疗辅助功能模块(生理体征参数检测、康复功能)、室内其它设备无线控制模块、报警与监测模块、娱乐模块等模块化设计,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综合控制功能,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以后多功能护理床需要克服和发展的方向。

同时需要进一步开发护理床与轮椅的转接的多功能产品,结合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传动部件的轻柔和低能耗。

参考文献:[1] 张振坤,等.DKC21型多功能康复病床[J].山西护理杂志,1994,8 (6).[2] 邹焱飚,谢存禧.基于家庭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10).[3] 郭丽彬,等.家庭病床前景广阔[J].现代康复,1997,1(6).[4] 康晓东,甑向明,冯军.新型自动病床的研制[J].医疗装备,1999,12(1).[5] 李丽娜,柳洪义,罗忠.语音控制电磁阀试验系统自动夹具的设计与实现[J].控制与检测,2007(3):44-47.[6] 张铁,谢存禧,周惠强,熊伟.一种机器人化的多功能护理床及其控制系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34(2):47-51.[7] 周慧强,谢存禧,张铁,熊伟.机器人化多功能护理床实用双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机床与液压,2006,6:33-36.[8] 江豪,王威,刘永平.多功能护理床的研究与开发[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117-119.[9] 刘守操,等.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10]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上接第7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