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某大学一位讲古诗的教授成了“网红”。网友们赞誉他用“接地气”的幽默为诗歌讲解增加了许多不寻常的现场感。该教授深受网友喜爱与他独特的讲课风格分不开。他生活化、个性化的“另类解读”常常与诗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形成巨大反转,再加上口音浓重的“麻辣普通话”和激情澎湃的现场表现,造就了这些授课视频巨大的影响力。

但随着授课视频被大量转发,该教授的讲课方式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批评和质疑。有人指出该教授讲课中的幽默感裹挟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误导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甚至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

弘扬传统文化独乐不如众乐

大漠孤城,阅不尽的紫电青霜;月满西楼,道不明的相思红豆;舳舻千里,歌不完的大江东去;梧桐深院,梦不醒的国破山河。古代诗文里有市井里巷,六朝烟火,也有平凡人的诗意生活。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在这位教授激情澎湃接地气的讲解中化作大众可以轻松消受的文化营养,和一场清洁高雅的平民狂欢。这不是阳春白雪变成下里巴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搭上网络是时代的快车,让曲高成为众和,让独乐乐成为众乐乐。

新媒体时代下,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普通人对知识的渴求才更好地得到了满足。在传播知识让独乐乐成为众乐乐方面,好多人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担起了传播到传承的重担。中国天气预报第一人宋英杰曾表示,研究气象多年,他发现科学虽然精准,但永远和人民有层“厚障壁”。所以他播报天气时的自我要求是:说人话。古有孔夫子春风化雨,以轻松自在的方式让弟子“各言其志”;近代有老舍先生朴实敦厚,以幽默的京腔普及文学;现代有闫效平老师致力于应用所学,用通俗的语言传承经典,将《古文观止》带进无数人生存的夜晚。

村上春树曾说:“文明就是传达。表达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就寿终正寝。”如果知识仅

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就丧失了生机与活力,从而极大减小了发扬光大、推陈出新的可能。而戴教授正是那个高举火把,大声表达之人,让人敬之,佩之,心向往之。

诚然,有些专业人士对这些网课视频的专业水准产生怀疑,但是,古语说得好:不

以一眚掩大德。任何一项文明的普及都要有所取舍,只为更流畅的传播和没有门槛的热爱,只为整个社会崇学向善之风的形成。正如近代白话文运动,当代普通话、简化字的普及,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言文的简约、繁体字的丰富、方言的多彩,但也促进了文明的普适化进程,打破了千百年来由文化门槛高造成的阶级固化,生动诠释了“传承优秀

传统文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内涵。文化只有下凡,才能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正所谓“万紫千红才是春”。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知识本该如此,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乃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感谢这时代,平凡如我亦能看落霞孤骜,山高水长,有仰望星空的勇气,有登高行远的倚仗。

范文二

拒绝低俗解读勿忘明月清风

诗是极致浪漫,是极致浩气,是极致温柔……它所承载的,远远超过短短几行文字。诗本就是诗人和情感的载体,李白的仙风傲骨,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煜的凄婉阴郁和白居易的平铺直述……我们无法一睹诗人真容,但有幸能通过他的诗看到,这是我们当代人专属的幸运。

可这种幸运,却被一位大学教授于无心中打碎。惹人眼球的“另类解读”,口音浓重的“麻辣普通话”等,着实将诗本身具有的美感消解得一干二净。而讲解中为了幽默感刻意去曲解诗人本想抒发的情感的做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低俗解读的方式,不是幽默、不是创新,而是歪曲诗人诗作,是任意改变经典,甚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误解。

在面向学生,或普通诗词学习者、爱好者的讲授中,讲课的趣味性、感染力和知识性、严谨度之间,应该把握平衡。在古诗词文化普及大热的背景下,“网红”教授引发的广泛争议,其实也是大众对于诗词讲解方式、标准的一次集中探讨。

我认为,风趣讲解不应消解诗意,知识的准确性和艺术的正确引导才是基础。虽说该教授的目的是弘扬诗歌文化,但应建立在正确表达的基础上,同时也应注意保护诗意美,不美的东西无法称其为诗。教授讲课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视频中的“幽默”讲法,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之意、赏析诗歌之美。“美是永恒的喜悦”。不美的诗歌讲解,即便再生动幽默,也没了价值,使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那种于梦中携子瞻乘醉泛舟赤壁的幸福,恐怕从单调的幽默中也难以获得。文人墨客,满腹经纶、胸藏文墨,用心写下的诗篇已足够迷人,幽默可以用作课堂调剂,不能“喧宾夺主”。

诚然,教授的讲解使得他的课更有课堂效果、感染力,通过风趣的讲解让更多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有些知识学生自然会在课后去细品,只抓住几个细节上的疏漏来批评,未免“吹毛求疵”,而且此举有助于古代诗词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但我认为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效果,不能以“俗”来解“雅”,为了“笑果”牺牲诗词的准确性。

神州大地,听着歌女吟唱诗词、赏着山河壮阔美景……于此长大的人,怎会不心系诗词、不热爱传统文化呢?青枫浦上海雾散,杨柳岸边月初升。优秀诗作哪怕跨越千年,依旧吸引很多人去读、去品、去赏。

在这诗香飘逸、墨香染满乾坤的土地上,请拒绝幽默低俗解读,心怀诗意美,勿忘明月与清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