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于育强
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你能用3、4、5三个数字很快组成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吗?
生:354、534能被2整除。(板书)
师:怎样的数能被2整除呢?
生:一个数的个位是0、2、4、6、8,这个数能被2整除。
师:你能用3、4、5再很快组成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吗?
生:345、435能被5整除。(板书)
师: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怎样?
生: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这个数能被5整除。
设疑,引入新课。
师:那么,用3、4、5这三个数字能不能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呢?请同位合作试试组一组、算一算看。
生:345
生:435
生:534
生:453
生:543……
师:奇怪,这三个数字不论怎样排列,所得到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到底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分析:在还没有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排列3,4,5这三个数字,,目的是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怎么排列,所得到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到底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激起学生的疑问,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新课的学习。反思:
整堂课从让学生举例子的方法先找出已学的数的特征,使学生确实感到数学原来这么简单有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学生在整堂课中情绪一直很饱满,积极举手发言,各抒己见,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小组讨论也是如此,每个小组通过实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借鉴他人经验的可能。通过举例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归纳的虽不完整但已是八九不离十了,完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由于时间有限,如果可能的话,从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引到能被6,9整除的数的特征效果会更好。
教学反思
贾鑫洁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左边与右边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分数的分子是1,右边的分数的分子都是几。
师:左边的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表示的一份。
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是用几分之一表示的?你能把各种情况都说出来吗?
学生先讨论,然后汇报: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生: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生:(有一个学生自言自语地说)太麻烦了!
师:既然太麻烦了,那么想不想简化呢?
生:想!
师:要简化就得找出麻烦在哪里,你们能找到麻烦在什么地方吗?
生:就是在把一个物体……、把一个计量单位……、把一个整体……,说了三句话,如果能并成一句话就简单多了!
师:他说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好主意!有什么办法把三句合并成一句话呢?学生再研究,然后汇报:
生:只要把“一个物体、把一个计量单位、把一个整体”用一个词代替就可以了。
师:又是一个好主意!把“一个物体、把一个计量单位、把一个整体”用一个什么词来代替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他们都是一个……,一个……,一个……,都有一,就用1来代替。
师:他说“用“1”来表示的”,但是这里的1 是整数中的1吗?
生:这里的“1”并不是整数里的1,它是表示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
师:怎么把它与整数中的1进行区别呢?
生:把这个1加个引号。
师:加个引号是个好主意(板书:“1”),在写法上是区别开来了,但是读的时候还是读作“一”啊,还是没有区分啊,还什么好办法?
生:我想再加两个字写成:单位“1”。(教师板书:单位)
师:很好!在数学上就是用“单位‘1’”代替的,说一说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
生: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师:这时谁来用单位“1”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几分之一表示?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师:在什么情况了下有几分之几表示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谁会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数叫做什么数?
生:叫做分数?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什么叫做分数?
学生顺利地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
反思:这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在什么情况下用几分之一表示?激发起学生归纳的欲望,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几分之一进行归纳,学生用三句话才把几分之一的意思说完整,在归纳过程中体验到了这样进行归纳的复杂和烦琐,从而给学生制造了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于是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要对归纳方法进行简化,简化的过程就是改进和优化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了麻烦的根源所在;然后,让学生围绕如何优化的问题进行作研究、讨论交流,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单位“1”来代替“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最后,引导学生应
用优化后的单位“1”来归纳和概括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经历了分数意义的归纳、优化、在归纳的全过程,学生对分数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让学生进行归纳分数意义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轻而易举得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尝试归纳中发现问题,在交流、探索中自主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归纳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完成优化、在优化中实现升华,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分数意义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