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大单元”教学。

这里的“大单元”是指将相关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核心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大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具备基本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较为复杂和综合的物理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

因此,本教学设计将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大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核心概念和原理,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2)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生产中的物理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科学推理等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运用数学工具表达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几何等,描述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精神:使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形成严谨、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

高三物理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三物理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三物理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高三物理复习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基础教学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结合学生实际以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高三物理复习效果。

关键词:物理复习;教学策略;高考高三物理复习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章节知识的整合、物理问题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把握物理问题,并充分运用已学知识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这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高中物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复习时间有限,因此,如何提升复习效果,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运用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

因此,复习设计中,教师要立足“双基”,适度降低难度,着力于构建宏观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基本的问题。

另一方面,基础知识难度较低,便于学生掌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促使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研究物理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物理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如,在“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中,关注基础知识教学,设置问题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4.6×105 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功为6.4×105 j,那么,1.物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量是多少?2.分子是能如何变化?理由是什么?3.分子动能如何变化?理由是什么?这就将已学的基础知识与问题相结合,并降低了问题难度,促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二、注重能力提升,实现学有所用高考试题中,数形结合题目最为常见,其内部包含着各种信息,并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图形、图表、符号等。

因此,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把握住信息的有用成分。

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一些信息化的题型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高中物理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板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围绕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板书设计,旨在通过精心编排的文字、图形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

具体包括:力学的基础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如库仑定律、欧姆定律;以及光学和现代物理的相关知识点。

此外,板书设计还将注重物理现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板书设计需要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等;(2)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学会使用物理图形、符号进行板书设计,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4)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进步;(4)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挫折的精神,提高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心理素质。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大单元”概念进行深入讲解与实践。

大单元教学是指将相关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单元,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

本案例将围绕力学中的“力与运动”主题,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的高中物理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基础的物理知识,具备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

在此基础上,他们需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角度看待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中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如牛顿三定律、动能定理等;(2)了解各种力的分类、作用方式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学会运用物理公式、方程进行问题分析,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力与运动问题;(4)具备运用图象、图表等工具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提高数据解读和逻辑推理能力;(5)通过实验观察、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5)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动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事实;(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4)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追求卓越;(5)通过物理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图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思维图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思维图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物理思维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使用物理思维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物理思维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用物理思维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有效地运用物理思维图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物理思维图的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物理思维图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物理思维图解决问题。

2. 提出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并让学生尝试用物理思维图解决。

3. 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想法。

4.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物理思维图分析问题,找出关键点。

5. 学生练习:学生尝试用物理思维图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物理思维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强化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物理思维图解决一道自选物理问题。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找到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要积极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物理思维图解决问题。

3. 教师和学生要积极互动,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新版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新版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面向新高考课标, 针对新高考考纲要求, 在诱思探究校本模式下集结备课组的智慧, 打造高三物理复习的高效课堂。

具体目标为: 构建知识网络, 提升学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数学应用和实验能力, 从而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高考。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 体现课程的选择性;(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 促进学生发展物理课堂教学要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与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 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人教版高考必考模块为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 、3-2高考选考模块为3-42.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高考考纲分析:(1)高考考纲明确说明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 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 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2)新课标物理大纲具体变化内容如下(2011与2010年区别)①考试大纲在个别地方的叙述作了文字修改, 与内容无关。

②考试大纲与说明在解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 将“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中的“必要时”删去了。

③在考试说明中将选考模块2—2删除了。

④在考试说明中将2009年与大纲不一致地方进行了修改更正。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建构教案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建构教案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建构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物理知识模型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构建物理知识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物理知识模型的概念、构建方法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物理知识模型解决问题,引出物理知识模型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物理知识模型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构建物理知识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确定问题、收集资料、建立假设、验证假设等。

3. 举例说明物理知识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实践(25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构建物理知识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撰写成果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建立的模型、解决方案等。

3. 学生展示成果并相互交流,讨论不同模型的优劣势。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理知识模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探究中多运用物理知识模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物理知识模型的重要性,掌握了构建物理知识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物理知识模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

高三物理教学阶段,教师需契合实际学情、新课标教育改革要求、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主动探究教学新模式。

为此,教师可尝试建构以“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育新模式,推动高中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高三学生具备充足的物理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解决相对复杂的物理问题,并完成自主学习探究。

高中物理教师创新时,应当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诉求,建构“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学为中心”的核心内涵在“学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中,核心突出自主、互帮、师助等要素,即在教育工作开展阶段,学生可以完成高效自主学习,通过相互帮助解决一般复杂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高阶复杂问题,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设计特征通过对“学为中心”高中物理教学课堂解析可知,该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设计特征,学习力为基础、知识重演为过程、科学思维为核心、科学探究为手段等。

教师进行物理教学创新时,应当契合“学为中心”教育思想,围绕教学模式设计特征,对教学方案不断深化,提高教学方案执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阶段,教师需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明确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形态,推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三、“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特色“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建构阶段,教师需突出该教育模式的运行特色,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灵活多样、以落实学习真正发生来设计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突出学生活动参与主体、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都处于探究思考状态、重视学科专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基于科学评价不断优化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

由此可见,高中物理进行“学为中心”教育新模式建构时,并不能随性而为,完全基于教师的主观思想。

为保证该教育模式建构的质量与效果,实现预期教育工作目标,教师应当突出该教学模式的特色,使得该教育模式的教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开辟全新路径。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物理中的“大单元”概念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优秀案例的展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大单元物理教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探究大单元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整合与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质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物理视野,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学对象还包括对物理教学有一定了解和研究的教师,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单元物理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价值,掌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物理现象,整合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掌握物理实验、模拟等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学会如何将知识进行整合、迁移和应用。

(2)运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验、讨论、报告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4)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4)通过物理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物理思维建构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思维建构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思维建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物理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物理思维的概念和种类。

2.物理思维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3.物理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实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
讲解物理思维的种类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物理思维训练,例如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思维解决具体问题。

4.讨论
引导学生围绕物理思维的培养方法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5.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的案例分析或思维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对物理思维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物理思维建构
七、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物理思维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姓名科组物理年级高三任教班级班主任行政职务学期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深化学生对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通过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总之,高三物理上学期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全面梳理高中物理知识,加强知识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学情分析学生处于高三年级,即将面临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课,与老师积极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知识整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材分析高三物理上学期一轮复习的教材主要包括高中物理的全部必修和选必一内容,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的难易程度:对于不同的学生,教材的难易程度会有所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并适当调整难度。

教材的知识点覆盖面:教材中的知识点覆盖面要广,涵盖了高中物理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整合。

教材的习题质量:教材中的习题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习题,并适当调整难度。

总优生培养措施提供额外的挑战和资源:为优生提供更高难度的习题、阅读材料或者实验操作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一、知识网络图解1.“运动的描述”网络图:2.“直线运动”网络图:直线运动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双向匀变速 20at21t v x +=二、易错知识清单1.质点(1)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便,就可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①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质点.②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2.时间间隔与时刻①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即为时刻。

②时间间隔: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例如,前几秒内、第 几秒内。

3.位移与路程4.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②平均速度=总时间总位移,平均速率=总时间总路程; 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速率. 5.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①假设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是正比关系;②推论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用小角度的光滑斜面来延长物体的下滑时间,再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外推来得出结论。

三、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③推导式:v 2-v 20=2ax .这 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一般以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三个推论①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2t x 02t υ+υ=υ=∆∆=υ ,由此可知物体的位移:t 2x 0⋅υ+υ= ②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υ s2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υ0与υ的关系为22202s υ+υ=υ③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推广为x m -x n =(m -n )aT 2. (3)v 0=0的四个比例①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 (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围绕高中物理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展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化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分析物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高中物理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信息技术素养。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物理学科领域实现以下目标: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2)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和分析物理信息;(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熟练操作物理实验设备,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5)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推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4)注重物理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5)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挑战困难的勇气;(4)通过物理教学,传递正能量,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5)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物理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大单元主题”,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原理及方法。

教学任务包括:深入剖析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五大单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综合能力仍有待提高。

此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本教学设计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的基本原理。

(2)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物理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3)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公式的推导和计算。

(4)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分析物理现象,形成合理的结论。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4)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他们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他们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具备批判性思维。

高中物理 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课件 必修第二册高一第二册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课件 必修第二册高一第二册物理课件

势能(shìnéng)
与重力做功关系:WG=Ep1-Ep2=-ΔEp
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关系:W=-ΔEp
Ek=__12_m__v2
动能(dòngnéng)
标量 状态量
动能定理W=Ek2-Ek1
机械能守恒定律
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表达式
Ek1+Ep1=__E__k2_+__E_p2 ΔEk=_-___Δ_E_p ΔEA增=__Δ_E_B_减
No
Image
12/9/2021
第五页,共五页。
12/9/2021
第八章 机பைடு நூலகம்能守恒定律
本章知识网络(wǎngluò)构建
第一页,共五页。
公式(gōπn<gshαì)≤:πW时F=lc,osWα为___.当负0≤απ2< 时,W为 正 ;当α= 时π2 ,W= ;0当 2

过程量: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特点(tèdiǎn)
标量:无方向,但有正负
概念: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之比
功率(gōnglǜ)公式
W P= t(平均功率)
P= Fvcos α(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12/9/2021
应用:机车功率P=Fv(P为机车输出功率,F为机车牵引力)
第二页,共五页。
12/9/2021
机械能
重力势能(zhònɡ表lì sh达ì n式énɡE) p=___m_gh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三页,共五页。
2021/12/9
第四页,共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本章知识网络(wǎngluò)构建。当α= 时,W=。概念: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之比。P=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必修三的内容,主要围绕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基础进行展开。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及应用;理解光学原理,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初步认识近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实验,具备一定的物理素养。

此外,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磁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库仑定律、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基本原理;(2)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发射和接收过程,了解电磁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掌握光学基本原理,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4)了解近代物理基本概念,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5)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2)运用实验、观察、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4)教育学生遵循科学道德,尊重事实,严谨治学,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5)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高中物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实施高中物理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更要培养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因此,本设计将打破传统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模式,采用大单元整体教学,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具体为普通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对物理现象和规律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

然而,他们对物理知识体系的认识尚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基本知识,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2)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认识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理解物理科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物理问题,培养运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

(5)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大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课程,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深入探讨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基本物理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将围绕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路分析、波动光学等,设计一系列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验。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个性化成长。

此外,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显得信心不足,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失败,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基本方程等。

(2)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分析力学问题、设计简单电路、解释热学现象等。

(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4)学会运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现象,如运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5)培养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假设和猜想,并进行验证性实验。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大单元教学,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教学任务包括:深入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物理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在理解深层次物理原理和综合运用物理知识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有的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浓厚,有的学生则对物理学习感到困惑。

因此,教学设计需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领域的核心知识;(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4)具备一定的物理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对物理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5)提高物理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结合实验、观察、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欲望;(2)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意识。

高中物理思维指导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思维指导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思维指导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运用思维导图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建立物理知识的框架和体系;
3. 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思维导图;
2.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3.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2. 讲解:讲解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包括主题、关键词、节点等要素。

3.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思维导图,以复习前几次课程为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解决物理问题,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教学资源:
1. 教学PPT
2. 白板笔
3. 学生笔记本
教学评估:
1. 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是否完整、清晰;
2. 学生讨论和展示的成果是否能够解决物理问题;
3. 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复习物理知识。

教学拓展:
1. 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也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反馈如何;
2. 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是否有所提高;
3. 如何进一步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

教学备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银川唐徕回中冯国庆
高中物理,有其内在的科学体系,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建立了理论体系,才能深入地把握各个知识点并能运用它们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因此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一、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网络结构
纵向:力、电、光、原
横向:必修68个考点,选修3-4、3-5共有31各考点网络:现象、概念、规律、思想、方法
新考纲的整体框架和考点内容、能力要求、题型示例都没有太大变化,根据近三年的高考命题分析,理综试卷的物理部分试题仍然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主,即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

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与磁场、电路、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等。

对选修的3-4、3-5的内容继续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

在选择题中,
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的理解,计算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题侧重考查仪器的使用和考纲中规定的某个实验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原理的迁移和探究能力。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难度较为稳定。

二、一轮复习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
一轮复习课上,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应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方法。

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
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于区别。

通过梳理,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了,便于贮存在大脑中,有利于记忆,不易遗忘,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十分快捷的提取。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写出本章小结,主要总结物理量、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习题、存在问题。

知识经过梳理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

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的整体框架。

三、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突出物理方法
二轮复习要从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专题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物理知识,注重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落实,注重物理学科能力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对实验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迁移能力,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构建并完善知识结构网络和方法结构体系,以培养物理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综合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知识精讲构建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和方法结构体系,精讲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和重
点内容,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排除疑点,重视热点,辨析误点,达到高效率复习物理知识的目的。

精选典型例题,梳理思路,分析过程,点拨方法与技巧。

二轮复习要树立打通意识,把以往分散、独立、分割的知识或技能整合起来,找到它们的连接点,形成一个能够综合、创新的知能网络。

可以某一关键的物理量或物理概念为中心,找出与之相联系的有关物理量或规律来构成知识板块。

一般有物体的平衡、运动和力的关系、功和能、电磁学中的场、电磁学中的路、物理图像的意义和解题、如何审题等专题。

如:功和能专题以功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核心,它可以将整个高中物理各个部分中涉及到做功能量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组成一个知识板块: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重力做功、摩擦力做功、电场力作功、电流做功、安培力做功和核力做功。

再如力和运动,以力和初速度的方向变化为核心进行组建:将各种运动归类组合为一个专题。

在电学中电路为一个专题等。

这些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来组建的专题,最大的优点是浓缩了物理知识,抓住了物理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特点,为解决新情境下的物理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

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概念与规律既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又是学生物理学习的起点。

从核心着手贴近教学本质,从起点出发符合认知顺序。

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完成下列的表一和表二。

与相似意备测量仪符单单位方量的区物理量定义式决定式关联式器及方别和联号位符号向法义注系
物理数学表研究对象成立应用规定的研究状态发现备表述规律达式或系统条件范围正方向或过程过程注
通过对两个表格的填空进一步构建并完善知识结构网络。

做到提纲携领,纲举目张。

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本来就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每一个概念与规律的得出,都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方法。

因此,只有通过结合科学方法的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只有使学生在每一个物理概念、规律得出过程中真切体会科学方法的作用,物理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科学方法不仅是物理课程的内容,而且它还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是理解物理知识的纲领和脉络,是应用物理知识的桥梁。

从知识结构形成的角度看,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它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知识领域之中,把不同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从认知结构形成的角度看,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的加工、组织、简化、记忆、系统化重建及应用等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会演变为更加清晰牢固的新的认知结构。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通过科学方法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大量的知识编织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结构或网络,就无法不断接收、容纳新的信息,也就无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随着学生对科学方法的不断了解、积累和熟练,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迅速检索而无需搜肠刮肚地对照做过的题型,就可能在处理前一个步骤时在大脑中预感下一个步骤,根本无需暗暗回忆各种题型再思量其意义。

即使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也能凭科学方法而非经验去探索正确的解决途径。

因此,高三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使学生学到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主要有:
理想模型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比较和类比法、隔离法、整体法、控制变量法、正交分解法、叠加法(矢量叠加、标量叠加)、图像法、反证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微小量积累法、归纳法、对称法、形象表示法、放大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等
让学生认真完成下列的表三以便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和进一步全面理解。

物理方法定义特点条件应用备注
在复习方式上,可以用典型的例题或常用的物理模型为蓝本,将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及解题方法整合起来,形成以解题为中心的知识链。

如“导体切割磁场问题模型”:可以围绕下列问题组织建立:导体切割磁场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公式;闭
合电路中形成的是直流还是交流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分配;磁通量的变化规律;安培力的定义和计算及其做功的分析和能量的转化;还可以结合变压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电学元件去进行电路的分析等。

又如“弹簧类问题”、“传送
带问题”、等。

高考复习中有一些这样的典型例题,这种例式是一种实际联系理论的模式。

其优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解题经验,什么类型的题用到什么知识和概念,用什么样的解题方法,了如指掌,对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有较大的帮助。

四、在三轮复习对知识结构网络升华提高并完善,重点提高解题能力
帮助学生升华提高并完善知识结构网络。

复习完有关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
知识后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思考、理解,在技能、鉴赏、态度等方面产生行为变革。

复习课是综合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比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多变思维品质和习惯。

物理概念的高度概括性以及客观物理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概念、规律与能灵活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存在一个高台阶,要跨越,必须经过广泛应用,应用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技能技巧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而这些,也正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搞清典型物理问题,分析典型物理过程,弄懂物理
情境,建立常见的物理模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可以这样训练: 看见一道题目,首先不是想这道题是否做过,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题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
2(题目中描述了几个过程,有几个状态,
3(有哪几个关键点,每一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过程与过程之间靠什么连起来, 状态与状态之间靠什么连起来,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4(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境,画出草图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题中隐含什么条件(如
匀速直线运动,意谓着所受合外力为零;平抛运动,意谓着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5(题目要求什么,
编题要“拼凑”、“组合”,那么解题就要“拆分”、“卸装“。

分析物理过程要抓住三点:
阶段性——弄清一个物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联系性——找出几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
规律性——明确每个阶段应遵循什么物理规律。

每次讲题不要图多精讲讲透。

构建物理知识结构网络和方法结构体系,提升知识综
合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在最后阶段复习中,针对考纲中列出的知识内容表结合课本进行全面地复习,不能出现遗漏,包括课本上的小实验、阅读材料,边角信息等。

各学校最好是把物理知识网络图归纳好印发给学生、学生针对网络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加工,同时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使知识系统化和思维升华的过程,这样的体系为学生参加高考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要抓住主干知识,围绕主干知识逐步展开,构建完整的高中物理知识网络结构,高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