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69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完整版)(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完整版)(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二、 运动技能.30 三、 身体健康.35 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 运动参与 .42 二、 运动技能.43 三、 身体健康.47 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52 一、 教学建议.52 二、 评价建议.55 三、 教材编写建议.60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 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 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 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 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 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 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 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 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一一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1年10月25日颁布的一项教育用标准,旨在规范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受到全面良好的体育和健康教育。
根据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应熟练掌握体育项目和相关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运动价值观,与课堂教育一起为终身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规定,体育课程共包括九大方面:体育项目与技能教育,综合体育教育,体育心理教育,体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运动休闲教育,运动中锻炼身心非常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标准详细确定了九大方面的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拥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运动休闲教育中加入新元素,以满足当今生活节奏加快、重视健康,注重发展体育与健康文化的需求,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塑造健康身心与良好的运动表现。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全面协调的体育和健康教育服务,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形成良好的运动价值观,打下基石,为学生走向健康的未来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COMPULSORY EDUCATION SPORTS
内容
总体要求
足球
项目具体要求
篮球
乒乓球
规则与裁 判方法
了解所学球类运动项目比 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基本 知识,并能承担班级内比 赛部分裁判工作。
了解足球比赛的基 本规则及判罚动作, 并能承担班级内比 赛的部分裁判工作
3
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COMPULSORY EDUCATION SPORTS
(四)课程内容
运动能力
核心素养
健康行为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体育品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COMPULSORY EDUCATION SPORTS
1
学习。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
2 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
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其中,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
术配合。
体能
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中 加强体能练习
在中国式摔跤双人角力练习和 比赛中,体会入、跪、借力技 战术原则,在教师的提示下点
COMPULSORY EDUCATION SPORTS
(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2011年版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 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 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 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 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为了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方面开展工作而制定的一项教育标准。
2024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义务教育的特点,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下面将对该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版)》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目标是明确指导课程开展的方向和目标,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新版标准中,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意识,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更加契合。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设置。
课程内容是指课程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新版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包括了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体育游戏、体育健身和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加强了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健康素养。
第三是教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育手段和方式。
在新版标准中,强调了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最后是评价方法的规定。
评价方法是指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新版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测验、观察、实际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评价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版)》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该标准的实施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成绩优异,还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义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
二、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评估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和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 课程内容和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涵盖了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
课程设置及其要求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得到了充分考虑,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重视。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开放、多样的学习平台,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态度和能力。
4. 实施效果和问题在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一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不够,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总结与回顾《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体要求和规定,其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需要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提高对该标准的认识和实施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对于提高全民体质和促进健康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运动负荷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指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标准要求。
其中,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负荷进行探讨。
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对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要求。
二、运动负荷的概念1. 运动负荷的含义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承受的力量和压力,是体育训练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包括身体对运动强度、时间、频次的适应能力,是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
2. 运动负荷的分类运动负荷可分为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大类。
生理负荷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反应和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肌肉疲劳等指标;心理负荷是指人在运动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疲劳,包括专注度、意志力等方面的表现。
三、运动负荷与健康1. 运动负荷对身体的影响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促进体能的提高,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发育成长。
但如果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 运动负荷对心理的影响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缓解压力,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意志力和自信心。
但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负荷1. 加强对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
2. 科学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和活动根据学生的芳龄、性莂、体质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和活动,控制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强度,避免因过重的运动负荷而导致学生受伤或过度疲劳。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中国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次、拓展层次和专项层次。
在基础层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如跑步、跳远、投掷等,以及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如饮食平衡、锻炼方法等。
在拓展层次,学生需要进一步发展技能和知识,如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等。
在专项层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深入学习,并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
在课程中,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选择。
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学生们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此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需要定期参加测试,以评估自己的身体素质水平。
通过测试结果,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强调了班级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
班级和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体育比赛、运动会、健身活动等,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风气。
总的来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的课程和标准,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身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同时,课程的实施还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使学生从小就享受到体育与健康带来的益处。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2年8月26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1. 运动能力: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 健康行为:学会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体育品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 、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谢谢聆听!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二)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老师们在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体能发展与运
动技能学练的外在表现和效果,也要关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表 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不同运动项目魅力的基础上掌握专项运 动技能,既能掌握该项目的基本技战术,也能参加该项目的展示或比赛。同时, 必须保证规定课时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把所学健康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锻 炼、学习和生活中。
第一、重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的体育项目; 第二、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注重交汇勤练常赛的系统化实施; 第四、突出专项运动技能,按学段实施选项教学; 第五、提出了专项运动技能学习按水平进阶; 第六、注重各学段健康教育独立专题教学; 第七、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 第八、要求学业质量突出综合评价。
(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2011年版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 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 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 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 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 门课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编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修订介绍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社长,教授)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10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不足(一)体育课程性质得到正确的理解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
为什么说要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性质呢?因为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
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历史证明,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制订的标准或者大纲(2000 年改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这个问题上,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有一定的侧重点,但是有几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而这几个不变的基本点却说明了课程的性质。
第一个基本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第二个基本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要进行身体的练习;第三个基本点是必须学习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第四个基本点就是在体育课程教学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根据不同时代发展的特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变化。
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在各个不同的时期,这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几个不变的基本点。
它反映了课程的一些基本性质。
因此这次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增加了“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这样一句话。
“身体练习为手段,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发展体能和增进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体现了课程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二)广大体育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新变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十年以来,广大教师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践行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当中,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探索,在教学观念上,确实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1.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2.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4.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5.教学评价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实践、创新的优秀教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实验成果1.课程研究十年课改,老师围绕着课程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思考实践、建议、完善,也包括对地方课程的研究、思考、实践。
2.校本教材研究根据国家规定基本标准,地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教材内容,各个学校都认真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
十年以来,围绕着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
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国家层面对教学的研究没有停止过。
地方对教学的研究同样没有停止过,做了多种多样非常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
具体到各个学校,老师们围绕着课程标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教学评价等和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且这种研究,从开始执行课程标准的肤浅认识,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逐步深入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与平时的体育教学中。
4.评价研究课程标准的评价思想理念是比较先进的。
但是十年课程改革我们发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可操作性,比较复杂。
因此围绕着课程标准的理念,如何结合我们学校班额比较大,教师负担比较重的这种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
对推动课程评价的建设,推动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也是十年课改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5.资源开发在欠发达地区、乡村,特别是在一些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在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实践。
因为总体上来看,课程资源,它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在我们国家还不是十分丰富。
所以在资源开发这个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仍显不足。
因此,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校体育的硬件建设,使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备,达到国家的基本标准。
为了贯彻教学规划纲要,今后的学校体育的发展,在资源开发方面,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因为它们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1.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2.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3.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4.体育课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得到初步体现。
这些主要成绩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艰苦探索、认真实践的结果,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它证明了:第一,课程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设计最终要来源于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实施。
第二,把普通教师推向顶层,提出“棋盘与棋手”理论,脱离了教师的实际与可能。
第三,国家、地方、学校、教师目标一致,各司其职,都要做好自己的事,站好自己的岗。
(五)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目标体系初步建立,但内容不具体、评价可操作性不强。
( 2 )课程开始阶段推进过程过快,缺乏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
( 3 )课程批评和课程构建没有形成有效对话、交流、互相理解、获得支持的局面。
( 4 )体育课教学质量缺乏国家标准、地方要求,质量水平总体还不够高。
( 5 )受城乡二元化的影响,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
2.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关于课程目标的问题。
( 1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握不够,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现,可能会流于形式。
( 2 )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 3 )目标没有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
( 4 )目标过多,把四个方面的目标统统搬到一堂课上。
( 5 )在目标的书写表述上也不够规范。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教师在制定目标方面存在的困惑。
第二,对运动技能教学有所忽视。
主要表现:( 1 )偏重选用技术含量较低的教材;( 2 )对运动技能的教学缺少必要的指导;( 3 )用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偏少;( 4 )对学习质量缺乏明确的要求;( 5 )体育课运动负荷普遍较低。
第三,在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时,有些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比较关注外在的形式,对实际效果重视不够。
第四,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重视不够,对已有资源的有效运用不够充分,有的课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第五,受应试教育和安全事故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不受重视,有的运动项目不敢教学,导致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普遍下降。
课程改革实践使我们明确了一些道理:课程改革10 年,大家充分肯定课改大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是全面摒弃过去,重新再来?是把国外先进的理论、方法采取拿来主义,还是结合本国实际加以吸收改造?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到底要不要继承,继承什么?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经过10 年的探讨逐渐产生了以下共识:1.课程改革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站在时代发展的起点上,站在中国国情实际的基础上,用更宽广的国际视野,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继承发展、开拓创新;2.课程改革要克服片面性,避免走Z 字路,避免折腾,少走弯路;3.继承、改革、创新、发展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4.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5.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相理解、获得支持的局面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6.加强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7.建立体育课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方要求是新时期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实施的必要保障。
二、2011年版课标的十大变化及背景分析(一)正确解说体育课程性质《2011 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三个为主”: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参考:《课标实验稿》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背景分析:1.对体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讨论。
体育课程性质,应该是具有体育的性质,具有锻炼的价值,具有学习运动技术的学科目标,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得出的对课程性质的描述。
2.对轻视运动技能思潮的批评。
我们对过去有轻视运动技能培养,轻视运动技术教学这样的思潮,进行了批评,也进行了纠正。
3.体育与健康关系认识的深化。
过去在这方面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人说体育与健康,就是体育+ 健康,把体育和健康的知识连接在一起,就是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这个理解是很浅显的。
4.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和巩固。
这个观念,现已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的终生体育来服务。
不足与遗憾:1.学习内容应更加明确为“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术和身体锻炼方法”为宜。
2.目标应更加明确为“通过增强身体素质和体能增进学生健康”为宜。
(二)删除“内容标准”用语,改用“课程内容”背景:由于“课程标准”文件性质改变,“内容标准”使内容与目标相混淆,客观造成目标数量的急剧扩大,以至于对体育教学实践指导作用弱化,所以课标对此进行了更改。
不足与遗憾:1.“课程内容”的表述与一般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许多表述介于“目标”和“要求”之间。
建议:明显能看出内容的(如运动技术、身体健康和健康教育部分)按照内容来理解,看不出内容的按“相关内容实施的要求”来理解。
例:水平一的“参与学习与锻炼”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可以理解为对学生要有“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等体育认识及激励性调动性的教学内容,要有检查学生出勤的课堂常规。
(三)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更加突出课程核心价值运动参与的目标: 1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的目标:1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