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网球训练发球机

合集下载

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

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

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我对网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决定以网球发球机为主题进行研究和设计。

一、背景介绍网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然而,由于发球的技术要求较高,对球员的力量、技巧和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模拟球员发球动作的机器,不仅可以提高训练效果,还可以帮助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发球姿势和动作。

二、设计目标1. 模拟球员发球动作: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实现机器模拟球员的发球动作,包括起球、挥拍、击球等环节。

2. 可调节发球速度和角度: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机器可以灵活调节发球的速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球员和训练要求。

3. 自动反馈和调整:机器能够自动检测发球的质量和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以提高训练效果和球员的技术水平。

三、设计原理1. 机械结构:设计一个能够模拟球员发球动作的机械臂,通过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起球、挥拍和击球的动作。

机械臂的结构应该稳定可靠,能够承受高速运动和重复冲击。

2. 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或者嵌入式系统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程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同时,设计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球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反馈信息调整发球参数。

3. 调节系统:设计一个可调节的装置,通过改变机械臂的角度和位置,实现发球速度和角度的调节。

这个装置可以通过手动或者电动的方式进行操作,以满足不同训练需求。

四、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1. 动作模拟:模拟球员的发球动作是设计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通过研究球员的发球动作和运动规律,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以实现高度还原球员的发球动作。

2. 发球速度和角度调节:通过电机和传动装置的设计,实现发球速度和角度的调节。

同时,通过编程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实现精确的发球参数调节。

3. 自动反馈和调整:设计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球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反馈信息调整发球参数。

网球发球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网球发球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2015-1-29机械原多功能网球发球机原理设计理课程设计组长:组员:目录需求分析结果————————————————————————————2功能要求——————————————————————————————4功能原理设计————————————————————————————4运动规律设计———————————————————————————101.给球连杆机构—————————————————————————102.定位加转机构—————————————————————————123.下层摇转机构—————————————————————————144.击球机构———————————————————————————185.防堵球机构——————————————————————————206.传动系统设计—————————————————————————21最终效果展示———————————————————————————24课程设计的感想和总结———————————————————————25参考文献—————————————————————————————26多功能网球发球机机械系统原理方案设计一、需求分析结果。

网球起源于法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深受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但是作为一个对抗性的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者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对手来练习的时候,就会显得十分尴尬,而网球发球机的出现,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类似的问题。

尽管可能无法获得如同与人对抗时的乐趣,但对于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前最主流的网球发球机是靠两个轮子的相对旋转时挤压网球将网球打出。

它们在前部都有个出球口,通过出球口可以看见两个轮子,就是这两个由电机带动的轮子通过快速旋转将球挤压射出。

通过上下两个轮子的不同的旋转速度可以把球挤出时产生可以调整的上旋或下旋。

目前市场同类产品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两种:TUTOR-03网球发球机球容量:125个球道高度控制:平击球至高吊球最大球速:136公里/小时发球频率:1.5-10秒发球方向控制:双线摇摆,随机摇摆电池款使用时间:3-4小时尺寸:50CM长x 51CM宽x 30CM高重量:19 公斤斯波阿斯SS-3033微电脑智能网球发球机训练机可调发球速度30—150公里/小时,可调出球频率2—12秒/球此两种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两种网球发球机,他们都有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不够灵活,不能够完美的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发球,发球线路较为单一,且由于用到了单片机控制电路,导致造价昂贵,售价也是让人望而却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网球训练发球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网球训练发球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网球训练发球机专业班号设计者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设计背景及设计任务 (2)二.最初方案设想 (2)三.基本功能分析及最终方案 (2)四.解决方案的简单说明 (3)五.相关机构设计 (3)六.相关数据计算 (4)七.设计总结 (7)八.参考文献 (7)一.设计背景及设计任务起源于法国的网球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深受户外运动人士的喜爱。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对抗性的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也只能徒唤奈何了,而我们的这个网球发球机的设想,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

尽管可能无法获得如同与人对抗时的乐趣,但对于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经过我们小组分析讨论,我们一直认为网球发球机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机械设备,所以我们决定设计一个网球训练发球机。

二.最初方案设想原理:采用抛石机原理,考杠杆把球抛掷出去优点:结构简单,便于设计缺点:因为是连杆机构,所以速度不能过高,如果速度过高,机构将产生强烈震动。

三.基本功能分析及最终方案功能基本要求: 1.自动连续发球2.发球速度可调,且具有一定的速度3.落点的随机性4.必要时可以加上下旋最终方案:顶盘承载球,转盘每转一圈可实现一次发球,球落入通道后进入摩擦轮中间,接着有摩擦产生的速度带出。

四.解决方案的简单说明顶盘承载球,转盘每旋转一圈片刻实现一次罚球,球落入通道后进入摩擦轮中间,接着有摩擦产生的速度带出。

机构的两岸滑块机构是锯齿结构,其与主体部分底部的半齿轮啮合可以带动主体的左右旋转。

自动发球的连续性可以有出转盘的旋转周期大小确定,发球速度由摩擦轮的速度控制,上下旋可由上下摩擦轮的速度相对性决定,出球角度的左右旋问题取决于连杆锯齿机构的运动。

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出球具有随机性。

五.相关机构设计1.出球机构组成零件:顶盘,底盘,转盘,电主轴2.发球机构组成零件:输球通道,摩擦轮系,动动力源电机3.左右旋机构组成零件:小型电机,凸轮,连杆,锯齿,主体转盘凸轮连杆锯齿4.支撑机构组成零件:矩形支撑台,四个可调高度支撑架六、相关数据计算1 首先网球通过球网所需数据相关数据:标准网球场地尺寸:22.77m(长)×8.23m(宽),网球中心上沿距地面为0.914m。

发球机原理

发球机原理

发球机原理发球机是一种用来模拟网球比赛中发球动作的设备,它可以帮助球员练习接发球的技术。

在网球训练中,发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好的发球可以为球员赢得比赛的先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发球机的原理。

首先,发球机的核心部件是发球装置,它通常由一个电动机驱动。

当电动机启动时,发球装置会开始旋转,将网球投放到空中。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来实现,以确保发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发球机的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置的参数,如球的速度、角度和旋转等,精确地调节发球装置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发球。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发球机上的控制面板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连接电脑进行远程控制,使发球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发球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也是其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使用过程中,发球机需要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承受长时间的使用而不出现故障。

因此,发球机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需要经过精心考虑,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除此之外,发球机的原理还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知识。

例如,发球机在发球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因此需要具有足够的动力和精准的控制能力。

同时,发球机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球的弹道和旋转等因素,以确保发球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总的来说,发球机的原理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它通过精密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发球过程的精准模拟。

通过使用发球机,球员可以更好地练习发球技术,提高比赛的竞争力。

发球机的原理不仅在网球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示了现代科技在体育训练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乒乓球发球机说明书教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乒乓球发球机说明书教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1级机自9班设计者:指导教师:2013年 07 月 19 日一.设计题目 (3)二.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3)三.设计方案与选择 (4)1. 功能分析与分解 (4)2. 设计方案与原理 (4)送球装置的设计 (4)3. 方案评价与选择 (6)4. 总体方案 (7)5.机构简图: (8)6.运动循环图: (8)四.选定机构的尺寸设计 (9)1. 机构的运动简图 (9)2.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10)3. 机构的尺寸及数据设计 (10)(1)齿轮机构数据设计 (10)(2)送球机构的尺寸分析 (12)(3)摆头机构的尺寸分析 (13)A. 连杆的尺寸设计 (13)B. 凸轮的尺寸设计 (15)五.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 (17)1.送球装置的运动分析 (17)A.位移分析 (17)B.速度分析 (18)C.加速度分析 (19)D.平衡力矩分析 (20)3. 发球机构的运动分析 (22)速度分析 (22)六.心得体会 (22)七.参考资料 (23)八.附录 (23)一.设计题目1.选题意义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作为一种对抗性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只能徒唤奈何了。

乒乓球发球机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产生的,它对人们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2.设计要求乒乓球直径d=40mm发球时的速度v=10~30m/s乒乓球发球机的摆角为±15°乒乓球发球机发球频率f=30~50个/分钟乒乓球发球机发出的球需带旋度乒乓球在距乒乓球台300mm的高度释放二.项目组成员及分工小组成员:闫旭赵强郑笑竹分工::机构设计、三维图制作、尺寸设计:机构设计、三维图制作、说明书的编写、尺寸设计:机构设计、尺寸设计及计算、运动分析、说明书、PPT 制作三.设计方案与选择1.功能分析与分解乒乓球发球机基本分为储球斗、送球装置、摆头装置和发球装置。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

05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市场前 景与挑战
市场分析与预测
市场需求
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 的人开始需要网球训练发球机来 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市场需求 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消费群体
消费群体主要为网球爱好者和专 业运动员,他们对于发球机的品 质、功能和性能要求较高。
市场容量
全球网球训练发球机市场容量预 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尤其 在亚洲和北美地区具有较大的市 场潜力。
培养战术意识
通过不同角度和速度的发球,训练者可以学习如何根据对手的位置 和反应调整自己的发球战术,提高战术意识。
用户反馈与改进建议
用户反馈
大多数用户认为网球训练发球机使用 方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发球技能和战 术意识。
改进建议
部分用户提出增加更多种类的发球模 式,以满足不同层次训练者的需求; 同时,也有用户建议提高发球机的稳 定性和耐用性,以降低故障率。
01
02
03
人机交互设计是指发球 机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 方式,直接影响使用者
的使用体验。
人机交互设计应注重简 洁、直观和易用性,以 方便使用者快速上手。
人机交互设计应具备语 音提示、灯光指示等功 能,以提高使用者的训
练效果。
03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技术实 现
发球速度与角度控制技术
总结词:精确控制
详细描述:发球速度与角度控制技术是网球训练发球机的核心部分。通过精密的电机和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发球速度的精确 调节,从缓慢的练习球到快速的比赛球速,满足不同训练需求。同时,角度控制系统可以调整球的落点,实现不同角度和路 线的发球,帮助球员练习各种击球技巧。
发球机构设计
发球机构是发球机的核心部分,负责产生不同速 度、角度和旋转的发球。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
班级:05031201 小组成员: 李 健 朱 翔 李泽伟
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将网球一个一个地从网球场的一边抛射过球网,使它 们落在由球场白线所确定的三块场地之一内 球落在三块球场的顺序和频率是随机的 发球装置除装球外无需要人照管而能自动工作 每次装球可持续抛射50个球 所发出球的速度是可变化的 发球装置的位置上下可调,不允许发生倾翻
资料来源
《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
主编 《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 陈国定 吴立 言 主编 《现代机构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孟宪源 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杨方 主编
轮6即上图中的锥齿轮,
电动机2
它的上面接有连杆-滑 块机构,轮6的转动使 得滑块作往复移动, 而滑块推动圆柱滚轮 左右移动,使其转速 发生改变,从而使摩 擦轮2的转速改变
俯视图
齿轮-齿条机构
轮4与齿条构成类似 曲柄-滑块机构,轮 4的转动带动齿条作 往复移动,齿条与 齿轮啮合使得齿轮 往复转动,从而使 整个装置在一定角 度内左右转动
主视图
轮1为偏心轮,它的转动使滑块
储球 落球
作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使网球被 推出去的时间间隔不一致
轮2和轮3均为摩擦轮,其中轮3
发球
由电动机1经皮带传动作匀速转 动,轮2由变速机构带动可改变 转速
轮4为偏心齿轮,它的转动使齿
电 动 机1
齿轮-齿条
条作左右往复移动,从而使齿轮 转动并带动与之固连的整个发球 装置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转动
7.
发出的球具有较大的攻击力,使球在速度、力量、旋 转和落点方面是可以变化的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教程文件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教程文件

05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使用与 维护源自 发球机的安装与调试安装步骤
按照说明书逐步安装,确保所有部件 都已正确安装,并检查发球机的稳定 性。
调试指南
根据训练需求调整发球机的角度、速 度和旋转,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发球机的日常使用与保养
使用建议
每次使用后,清洁发球机表面,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发球机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设计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
了解用户对网球训练发球机的具体需求,包括发球速度、角度、 频率等。
功能需求
确定发球机应具备的功能,如是否需要自动调整发球参数、是否需 要模拟不同场地条件等。
技术需求
评估当前技术水平,确定可以实现的功能和无法实现的功能,为后 续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方案制定
方案构思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多种方案构思,包括机械结 构、控制系统、软件算法等方面。
个性化
网球训练发球机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模 式,根据球员的技术特点、训练目标和 偏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VS
差异化
网球训练发球机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水平的球员提供不同难度的训 练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材料选择
环保材料
网球训练发球机将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制造, 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设计教程文件
目录
• 网球训练发球机简介 • 网球训练发球机设计原理 • 网球训练发球机设计流程 • 网球训练发球机制作材料选择 •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使用与维护 • 网球训练发球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网球训练发球机简介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网球训练发球机是一种能够连续 发出网球的机械设备,用于训练 和提高球员的击球技能和反应速 度。

网球发射器的设计

网球发射器的设计

网球发射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网球发射器的设计系别工程技术系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 2008 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0一二年三月摘要起源于法国的网球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深受户外运动人士的喜爱。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对抗性的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也只能徒唤奈何了,而我们的这个网球发球机的设想,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

尽管可能无法获得如同与人对抗时的乐趣,但对于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现在主流的网球发球机是靠两个轮子的相对旋转时挤压网球将网球打出,网上可以找到很多照片,发球机品牌有TENNIS TUTOR和LOBSTER可供选择。

关键词:对抗性;网球发球机;最流行;锻炼;The design of Tennis ball launcherAbstractOriginated in the French tennis has now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sport, by outdoor sports lovers. But in fact, as a competitive sport, when you have only one person, perhaps the only uter bootless cries, and our tennis ball machine vision, it i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is situation and the. Although may not be as against everyone 's pleasure, but for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its exercise is very helpful . Now the mainstream of tennis serve machine is driven by two wheels when the relative rotation extrusion tennis tennis play, online can be found in many photos, serving machine brand TENNIS TUTOR and LOBSTER options. Keywords:competitive sport ; Tennis ball launcher ; most popular ; exercise;由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调查得知:国外对网球发射器的研究开始得相对较早,最早的专利是1998年美国的Rose发明的。

一种网球自动发球装置的设计

一种网球自动发球装置的设计

·72·
机械
2020 年第 3 期 第 47 卷
过程机器自动捡球。网球自动发球装置在大幅 改善发球质量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练习 者因频繁捡球而造成的体力损耗,提高了网球 训练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1 网球自动发球装置的方案设计
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对如图 1 所示市场上 现有网球发球机的性能技术特点进行总结:
无法保持在稳定状态,这就使得训练效果不理 想。此外,训练中需要不断重复的捡球环节也 大量消耗了练习者和陪练人员的体力,影响到 了网球的练习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 计了一款集捡球和发球功能为一体的网球自动 发球装置,可以替代陪练人员的角色来帮助网 球练习者进行训练,训练时不仅可以根据各种 训练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发球,还可以实现全
(1)TUTOR 发球机。运用对转双轮原理 发球。当网球接触到摩擦轮后,在高速旋转的 两摩擦轮带动下挤入它们之间的空隙。由于两 个反向摩擦轮的摩擦力作用,网球获得一定初 速度发射出去。摩擦轮由伺服电机驱动。发球 的稳定性高,可控制球速、角度、频率。缺点 是发球旋向单一、造价昂贵。
应大众消费水平。缺点是噪音大、功率大、不 能使用蓄电池供电。
网球运动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球类运动,深 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也越 来越高。在练习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 网球运动员,都需要一位陪练人员。然而陪练 人员在陪同练习者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受 到周围环境、精神状态和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很难做到发挥的水准始终如一,其对发球 角度、发球球速和发球距离等技术指标的把握
中图分类号:TH122;G8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6-0316.2020.03.013
文章编号:1006-0316 (2020) 03-0071-06

网球发球课程设计

网球发球课程设计

网球发球课程设计一、引言网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发球是网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学生的发球技能,本文将设计一堂网球发球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球技巧。

二、课程概述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球发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动作姿势、握拍方式、控球准确性等。

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网球初学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可参加。

3. 课程时长本课程设计为一节45分钟左右的课程。

三、课程内容1. 热身运动在开始正式学习发球技巧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预热身体,防止运动损伤。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简单的跑动、拍球等,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

2. 发球姿势与握拍方式学生需要了解正确的发球姿势与握拍方式。

可以通过示范和解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重点包括身体的站立姿势、手臂的摆动方式以及握拍的正确位置和力度。

3. 发球动作的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球的动作,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加深印象:- 平推法练习:让学生通过推球的方式来练习发球动作,以增加对臂部力量的掌控和感知。

- 分段动作练习:将整个发球动作分为几个小动作,让学生逐步练习并逐渐整合起来。

- 靶心练习:设置目标区域,让学生尽可能地将球发到目标区域,以提高发球的准确性和控制力。

4. 发球的变化与战术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发球技巧,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发球策略和变化,如切削球、放松球等。

通过学习这些变化,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实际比赛中的情况,提高比赛中的竞争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与解说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模仿正确的发球技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解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要点。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搭档进行发球的练习和对抗,以增加实际操作和竞争的元素。

3. 个别指导对于学生中一些技术较为薄弱的个体,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动作,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论文

网球发球机毕业设计论文

网球发球机作者姓名刘赛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魏高峰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 毕业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4)1.2 网球发球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4)1.3 国内外网球发球机的研究现状 (5)1.3.1国外网球发球机的研究现状 (5)1.3.2国内网球发球机的研究现状 (6)1.4 网球发球机 (7)1.4.1网球发球机设计要求 (7)1.4.2研究设计方法及技术路线 (7)1.5 本章小结 (8)第二章网球发球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9)2.1网球发球机的工作原理 (9)2.2网球发球机的工作过程 (9)第三章网球发球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10)3.1发球装置 (11)3.1.1发球动力 (11)3.1.2发球装置的驱动系统 (12)3.1.3发球装置中轴的设计 (14)3.1.4轴承的选择 (15)3.1.5键的选择 (16)3.1.6联轴器的选择 (17)3.2 调节俯、仰角度装置 (18)3.2.1电机的选择 (18)3.2.2键的选择 (18)3.2.3联轴器的选择 (19)3.2.4齿杆的选择 (20)3.2.5轴承的选择 (20)3.3供球装置 (21)3.4底板与壳体 (22)3.5本章小结 (22)第四章网球发球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22)第五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摘要为了使练习者能更好地自学习网球技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提高全民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针对网球发球的特点,从总体上设计了一台新型的网球发球机。

本文论述了智能网球发球机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控制系统,并探讨了网球发球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从摩擦轮发球原理谈起,介绍了网球发球机的结构和系统设计。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性价比高的发球装置。

该装置利用双轮摩擦原理,发出各种适合练习者需要的球,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球的速度、角度、旋转进行远程控制,以满足练习者的各种技术需要。

网球发球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网球发球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网球发球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班级 : 05020604小组成员 : 吴军(061201)周少丰(061209)毛海龙(指导老师:葛文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设计背景简介: (3)二、初始设想方案简介 (3)类牛头刨床机构。

(3)三、最终选择方案简介: (4)四、功能的实现 (4)五、送球部分相关参数的计算与选定 (6)(一)机构尺寸的计算 (6)(二)参数确定过程及考虑因素 (7)六、出球部分相关计算与参数选定 (8)1、相关计算 (8)2、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8)3、选取相关参数 (9)七、设计项目总结 (9)八、参考文献 (10)附录:组内成员及完成的相关任务和上交文件清单 (10)一、设计背景简介:起源于法国的网球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深受户外运动人士的喜爱。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对抗性的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也只能徒唤奈何了,而我们的这个网球发球机的设想,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

尽管可能无法获得如同与人对抗时的乐趣,但对于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最初设想方案简介。

类牛头刨床机构:原理:主要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因为急回现象存在着较大的瞬时速度,在击球的同时使球获得大的动能,从而实现抛球。

优点:该机构可以实现送球与抛球的协调统一,由于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故结构可以稍微小一些。

缺点:由于是连杆机构,所以运动速度不可能过大,因此,球的抛射距离不会很远。

三、最终选择方案简介:具体的运动情况请点击参看三维运动动画。

原理:主要靠得是两个高速反方向旋转的轮把球挤压并抛射出去。

优点:机构体积相对来说比较小,机构平稳性比较好。

可以实现抛球与送球的协调统一。

缺点:球的抛出速度计算比较复杂,只能采用经验公式来粗略计算。

四、功能的实现1.其中将上面皮带轮做成圆锥形,如图:这样皮带在转动过程中将沿着圆锥体左右运动,也就可以起到改变上面大皮带轮转速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网球发球机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网球发球机设计论文

1前言1.1选题背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发球机应运而生。

据调查,近年来国内的网球发球机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都是在销售国外的产品。

从《自动发球控制系统》[3] 一文中了解到:相比我国,国外发球机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功能也比较齐全,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平时的训练的简易实用的网球发球机。

目前,在市场上主流的网球发球机是靠两个轮子的相对旋转时挤压网球将网球打出。

因为这样发球能提供更高的性能,对球的控制比较准确。

同时,一般网球机都有先进的微电脑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可远程控制发球,在全场和半场任意调整发球。

所以,本文也采用这种双轮摩擦发球方式,同时采用单片机实现对网球机的控制。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已应用在各种控制领域。

相对于微机而言,单片机的性价比较高,非常适合应用在简单的控制场合;同时,它还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强磁场环境下,易于采取屏蔽措施,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控制功能强,功耗很低;系统扩展和系统配置有一定规范,所以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

本设计采用的AT89S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并且系统内含有8KB可编程Flash 存储器的8位CMOS 微处理器。

1.2设计内容网球发球机的设计内容包括两大部分:机械机构和电路控制。

机械机构是发球机的主要部分,它构成网球发球机的骨架。

机械部分最主要的是发球机构,包括它发球的原理、对发球力度的控制以及如何更接近的模拟人的动作等等。

另外,还要一些辅助机构调节发球高度、发球角度及发球频率等。

机械机构是抛出网球的直接执行机构。

第二部分是电气控制部分。

电气控制部分通过各种电路来实现对机械的各个机构的协调控制,使发球机能随意的调节发球速度、发球频率、发球高度及摆动角度,从而满足不同水平的练习者的要求。

两大主要部分有机统一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球发球机。

2 总体方案设计网球发球机从整体上包括机械部分设计和电路部分设计,下面先叙述一下总体的设计方案。

网球发球机的运行原理

网球发球机的运行原理

网球发球机的运行原理网球项目不仅仅是一种高雅的贵族运动,也是让我们心情愉快、陶冶情操、充满活力的运动。

越来越多人的利用周末时间去网球场练习网球,在网球训练中我们最先接触的就是网球发球机了,网球发球机可以帮助你更方便,更快的进行网球训练。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网球发球机的运行原理,欢迎大家阅读:一、网球发球机功能作用1.可以任意设定和更改不同的速度、频率、方向、落点、旋球进行组合模式训练。

2.可遥控暂停,捡球时节约电量,并且在训练过程中,遥控器可置入随身口袋内。

3.发球机方向控制内置式设计,训练时很难判断机器的发射方向,更体现机器人性化。

4.发球机发射落点:定点到半场或全场。

二、网球发球机功能训练可精确的练习:定点球、平击球、长抽球、截击球、触地球、正反手回球、正反手叁线回球、上下旋球、全场任意球等。

三、网球发球机运行原理市面上常见的网球发球机可分为下列几类:1. 双轮式发球机:滚轮式发球机是利用轮子来发球。

如下图所示,两个高速旋转、旋转方向相反的轮子,轮子之间的空间略小于球的直径,当球从滑轨滚入两轮之间的时候,藉由轮子和球的摩擦力将球快速旋出。

2. 便携式网球发球机:由储球机构,进球机构,弹射机构及机架和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单片机实现控制。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动力源压缩弹簧,当弹簧储存足够的势能时释放弹簧,网球在弹簧势能的作用下与一定位置获得一定的初始能量,进而将球发射出去。

便携式发球机的运行主要是利用弹簧能够储存较大势能的优点。

3.气压式发球机: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气压,储存在集气钢瓶内,当球掉入送球管时,再释放钢瓶内空气,以空气压力将球弹出。

4.弹射式发球机:利用钢片的弹力将球射出。

在衡量我们的现有材料(风扇马达)后,我们决定采用双轮式的做法。

发球机打网球教案

发球机打网球教案

发球机打网球教案教案标题:发球机打网球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使用发球机进行网球发球,并掌握正确的发球姿势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发球能力和准确性,为进一步学习和练习网球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准备:1. 发球机2. 网球场地和网球3. 打网球所需的运动装备和器材4. 计分板和计分规则说明5. 教学辅助材料和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发球机的作用和用途,解释发球机在网球训练中的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发球机打网球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主体:3. 说明发球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包括调整发球机的角度、速度和方向。

4. 演示正确的发球姿势和技巧,包括站位、握拍、挥拍动作等。

5.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轮流使用发球机进行发球训练,并相互观察和给予反馈。

6.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发球方式和角度,以提高他们的发球技巧和变化能力。

7. 引导学生注意发球的准确性和力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巩固:8. 进行小组对抗赛,让学生运用发球机进行比赛,以检验他们的发球能力和技巧。

9. 观察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建议和调整方法。

总结:10.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总结发球机打网球的要点和技巧。

1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发球技术,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拓展:1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网球比赛或活动,提供进一步锻炼和展示自己技能的机会。

13. 推荐相关的网球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提高发球技术。

教学评估:14.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发球技巧和能力。

15.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改进并进一步提高。

教学延伸:16. 在后续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网球技术,如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网球水平。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使用发球机时的安全,提醒他们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同学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网球训练发球机目录1. 设计题目 (3)2. 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3)2.1 工作原理确定 (3)2.2 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 (4)2.3 原动机的选择 (4)2.4 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设计 (4)2.5 机构选型及组合 (5)2.6 方案评价及优选 (5)3. 相关机构的尺度综合 (7)4.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 (10)5. 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11)6. 主要参考文献 (11)7. 附录1 (12)8. 附录2 (12)1.设计题目为了减轻网球教练员陪练的工作强度,需设计一台网球训练较好用的发球装置。

该装置必须能将标准的网球一个一个地从标准网球场的一边抛射过球网,使它们落在由球场白线所确定的三块场地之一内,如图所示的A、B场地,且三块球场的每一块上落球的顺序和频率必须是随机的。

该装置除装球外应无需要人照管而能自动工作,每次装球可持续抛射50个球,所发出球的速度是可变化的,并希望用一个电动机驱动自动完成。

此外,为了满足室内外训练均可使用,该装置还应方便于携带或移动和安装使用。

AB设计技术要求如下:1)标准网球的直径在65.41~ 68.58mm的范围内,其质量在0.0567~0.0585kg的范围内,网球对硬地面(如水泥地面)的反弹率在0.53~0.58之间。

2)标准网球场地形状如图所示,其尺寸: 双打为23.77m(长)×10.97m(宽),单打为22.77m(长)×8.23m(宽),而在每个端线内应留有空余地不小于6.40 m;球网的长度(即两网柱中心的距离)为12.80 m,网柱顶端距地平面为1.07 m,而球网中心上沿距地平面为0.914 m。

3)要求网球发球装置的放置高度约为1.25m,位置上下可调,且必须保持稳定,不允许发生倾翻。

4)该装置设计在实现述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尽可能地满足好的发球要求,即发出的球具有较大的攻击力,使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是可以变化的。

5)若有可能的活,为了满足网球高水平训练的需要,还可以考虑对该装置作进一步的设计,即扩展能发出不同类型球的功能。

如平击球(即速度快、力量大,平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切削球(即以右侧并略带下旋转,弧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和上旋球(即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弧形飞行轨迹的过网球),等等。

2.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2.1 工作原理确定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挤压轮的摩擦使网球获得初速度,通过两轮速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平直球和旋球。

出球机构通过拨球杆防止网球卡在托盘,与偏心轮1连接曲柄滑块的往复运动来将球周期性送入发球机构。

通过偏心轮2转动与连接的齿条带动球架上的齿轮转动,从而实现机构的左右旋转。

2.2 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1.出球机构组成零件:拨球机构,偏心轮1及曲柄滑块。

2.发球机构组成零件:输球通道,摩擦轮系含凸轮,动力源电机。

3.左右旋机构组成零件:小型电机,偏心轮2,齿条。

4.支撑机构组成零件:圆形支撑台,1个可调高度支撑架。

2.3 原动机的选择电动机转速:1459.46 r/min电动机功率:200W2.4 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设计全套机构通过一个电机驱动,通过复合轮1,2实现两轮的反向,再通过与挤压轮固连的凸轮皮带轮实现挤压轮速度的调节。

电动机与其他运动构件为齿轮系连接,保证各执行构件的协调运动。

2.5 机构选型及组合主要机构为出球机构、发球机构、左右旋机构、支撑机构2.6 方案评价及优选方案一原理:采用抛石机原理,考杠杆把球抛掷出去。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设计。

缺点:因为是连杆机构,所以速度不能过高,如果速度过高,机构将产生强烈震动。

无法实现旋球。

方案二类牛头刨床机构:原理:主要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因为急回现象存在着较大的瞬时速度,在击球的同时使球获得大的动能,从而实现抛球。

优点:该机构可以实现送球与抛球的协调统一,由于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故结构可以稍微小一些。

缺点:由于是连杆机构,所以运动速度不可能过大,因此,球的抛射距离不会很远。

无法实现旋球。

方案三原理:通过两个挤压轮的摩擦使球飞出。

优点:1.自动连续发球。

2.发球速度可调,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3..落点的随机性。

4.可实现球的旋转。

比较:方案3在速度调节、工作范围、工作稳定性方面都相对较好,因此成为最终方案。

3.相关机构的尺度综合1.相关数据标准网球场地尺寸:22.77m(长)×8.23m(宽),球网中心上沿距地面为0.914m。

网柱顶端距地平面为1.07 m,而球网中心上沿距地平面为0.914 m。

网球发球装置的放置高度约1.25m。

2. 发球位置的确定水平方向:L=V*t竖直方向:H=1.25-0.5*g*t^2球落地时间:H=0 则t=0.505s球落到网高的时间:H=0.914 则t=0.262s1)当网球发射机在底线处则最小初速度V=L/(2*t)=22.77/(2*0.262)=43.321 m/s则落球点位置P=v*t=43.321*0.505=21.877 m由于网球场长为22.77 m 而落球点为21.877 m落球点距离底线太近,且不满足题目要求,所以网球发射机不能放在底线处。

因此发射机应该放在场地内。

2)当网球发射机在场地内一般的网球球速为20~25m/s,现在取发球速度为20m/s则发射机距离网的距离S=20*0.262=5.24 m因此确定发球机到网的距离为 5.24 m3.计算最大球速网球最大初速度V=(S+22.77/2)/0.505=32.851 m/s4.发射机摇摆角度和最小球速的确定由图形可得sinα=(8.23/2)/(22.7/2+5.24)=0.248α=arcsin(0.248)=14.3°所以摇摆角度为14.3°*2=28.6°由此确定最小球速V=(5.24/cos(14.3°))/0.262=20.641 m/s5. 皮带轮转动速度的确定及凸轮大小半径的确定网球水平方向速度 Vx取决于摩擦轮的速度,设上摩擦轮的速度为a,下摩擦轮的速度为b,出球速度示意图如下Vx=(a+b)/2网球直径为65.41~68.58mm,两轮中间的间隙也约为此数值,为了保证轮的稳定性,故选取轮的直径应大于球直径,也考虑到机构的体积不宜大,所以选取轮直径为网球直径的5倍,选35cm。

1)下皮带轮转速的确定由Vx=20.641m/s和轮直径35cm可得出轮的转速大致为1126.326r/min由Vx=32.851m/s和轮直径35cm可得出轮的转速大致为1792.594r/min选取轮速(取中间值):1459.46r/min则下皮带轮朱转动速度为1459.46 r/min2)上皮带轮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确定由于上轮是一凸轮,则设凸轮最大半径为c ,最小半径为d.先给定下皮带轮半径和复合轮1的直径都为20cm则其线速度为0.1*(1459.46*2*π/60)=15.283m/s由于复合轮1和复合轮2半径一样,故复合轮2的线速度为15.283m/s下挤压轮线速度为26.746m/s 要使网球有最小速度20.641m/s则上挤压轮线速度为14.536m/s 同理要使网球有最大速度32.851m/s则上挤压轮线速度为38.956m/s则凸轮最大半径c=15.283/(14.536*2/0.35)=0.184 m凸轮最小半径d=15.283/(38.956*2/0.35)=0.069 m4.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运动简图说明:复合轮1,2为齿轮与皮带轮固连,挤压轮1,2分别与皮带轮1,2固连。

其中皮带轮1,2为凸轮。

5. 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团结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在学习知识方面有很大拓展,而且以往的一些课程内容得到了巩固。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很快的联想到曾经学习的专业知识,这使我们懂得平日里的知识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我不再是只会做题而且更会运用,相信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一定能解决的平日里的一些问题。

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让我们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就像人们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不同思路能使问题简化,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设计改进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

团结协作是我们优化设计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做事要有毅力要有恒心,通过慎重的考虑认真的分析,脚踏实地去完成它,克服重重困难,当你成功实现目标时,那种成就感一定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

这次设计的题目是网球训练发球机。

主要是确定机械传动的方案,通过出球机构、发球机构、左右旋机构及支撑机构使机构达到预计的运动。

这次设计课程让我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我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许我的这种方案不是最好的方案,但它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我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更好地去完善自己的方案,让我的方案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服务于大众的好方案。

最后,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组员们的精诚合作。

6. 主要参考文献1、孙恒、葛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崇高,陈海宗《平面连杆机构的计算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尚久浩、张淳、李思益《自动机械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半社,2003。

4、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附录1:组内成员及完成的相关任务景韬参与方案的设计,报告说明书及ppt文件的制作。

王宁方案原理的主要设计,语言描述。

徐浩然参与方案的设计,绘图及相关计算。

8. 附录2:上交文件清单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pt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