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共31页文档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
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
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
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1981年到2011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
第三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5~2011
第三阶段
中度偏紧
中度偏紧
双紧
5年
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 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 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80年 代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这
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 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 现代意义上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一方面改 变了原来单一的行政性办法,逐渐引入经济,法律 等间接手段,开始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 的尝试,虽然从效果来看,仍然存在各种不足之处 ,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历史 ?另一方面由于经验比较缺乏,采用了各国一般不 轻易采用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组合,用力过猛 ,刹车太急,虽然使得物价水平迅速回落,但也导致 经济增长急剧减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受到一定 影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 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 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 体制环境?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并重的 手段治理通货膨胀?这次宏观调控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不再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始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二是 注重不同政策间的配合;三是不实行急刹车,而是“适度从紧”; 四是在做出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定后,雷厉风行地贯彻实施,并 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五是受货币主义在全世界范 围内流行的影响,1993-1994年以后连续多年实行“适度从紧” 的财政货币政策,基本上奉行“简单规则”,虽然比较有效地控 制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外部 意外冲击面前,则显得缺乏应变性?灵活性?
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广泛运用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提高就业率。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本文将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展开分析。
一、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实施方式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公共投资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生产能力;同时,适当提高社会福利支出可以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税收政策也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税收水平和结构来影响经济活动。
降低税收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刺激经济增长;而提高税收则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预算调整,例如适时增加政府支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资;同时,通过调整税收制度,例如降低企业税率或个人所得税率来刺激经济活动。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等项目。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实施方式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购买政府债券等方式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干预。
增加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刺激消费和投资;而缩减货币供应则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维护价格稳定。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另一重要工具。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决策。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更多地借款,刺激经济增长;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维护价格稳定。
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例如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同时,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的贷款能力;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
石河子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论文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专题组长杨顺组员杨卓,王建华,孙燕,杜学杰,张明旗专业班级2013级电子商务一班所在系商务管理系商学院·研究性教学课程组2014年11月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摘要:经济的波动以及市场的缺陷致使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市场不能自行调节,资源的使用不能够达到最优,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通常实行财政和货币两种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但由于二者调控的目标、手段与功能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单独使用两种政策存在不足和缺陷,所以我们往往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模式以达到最优的宏观调控目标。
关键字:IS—LM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组合,宏观经济调控引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赖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我国而言由于采取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目标只要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为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能够稳定地发展,仅仅运用单一的调控政策显然是不能够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因此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必须相互协调配合来完成宏观调控目标。
一、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状2014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做法:减税节支,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支出。
多渠道筹措保障房资金,房产税改革要以居民其他环节税负下降为前提,防止力度过大过猛,造成大量抛售房产,造成房地产价格快速下跌。
稳健的货币政策:属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准率下调,增加商业银行贷款。
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六元左右兑一美元,货币政策即要稳健,也要注重流动性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共30页文档
25
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在最初的近30年里实行的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后的20多年里中国经 济则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 程中。与之相适应,中国财政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 段,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追寻建国以来、尤 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轨迹,我们 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贷款规模偏大电力煤炭和运输紧张状况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投入严重不足等新问题结构问题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
1
2
3
4
【时间】:1979年 【背景】:经济出现 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 政赤字严重、投资需 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外贸 逆差增加等问题。
28
29
Thank you
19
【内容】: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的 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1.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 2.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 3.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 4.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5.改革企业所得税。 6.调整资源税。 7.调整消费税。 8.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 【效果】: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 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
20
21
【时间】: 2019年12月 【背景】: 2019年下半年 全球金融海啸 爆发后,中国 经济增长明显 减速,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
22
【内容】: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3.截至2009年7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 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 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 计划,从不同的方面不断振兴经济发 展,细化振兴内容,必然对后市经济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效果】: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 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
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
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
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
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
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共32页
第一阶段GDP、CPI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120 115 110 105
CPI 100
95 90
198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GDP
10000
5000
01 9 8 0 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8年
主题:中国货币政策及 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2)中国历年财政与货币政策概述 (3)中国近三十年的CPI及GDP变化趋势图
(一)
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 效果分析
挤出效应
•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 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 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 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提高利率,控制投资需求。 •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 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 的7.8%降到1981年的5.2%。
1990年
1992年
•
• 【时间】:1979年 【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内容】: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 【工具使用】: • 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
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
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
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轨迹,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趋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