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新教材复习重点(五篇模版)

公共政策概论新教材复习重点(五篇模版)

公共政策概论新教材复习重点(五篇模版)第一篇:公共政策概论新教材复习重点公共政策概论复习重点一、重点概念:1、思想库2、复杂动态性3、志愿失灵4、公共政策终止5、执政党6、知识化7、集团决策模型8、政府的正常利益9、公共政策主体10、目标群体11、精英决策模型12、公共政策终止13、利益集团14、公共政策客体15、政策环境16、头脑风暴法17、利益选择18、公民19、立法机关 20、社会问题21、国内政策环境22、政治制度二、重点问题:1、公共政策的内涵。

2、如何理解全球化。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4、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5、政策工具的特征。

6、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7、利益的内涵。

8、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9、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

10、政策执行的特征。

11、公共利益区别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

12、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1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4、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

15、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

16、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17、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18、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19、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20、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

21、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

22、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这是中央电大来的。

单选、多选以练习册的题为主。

资料上的题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就我看,问题的第8题可以排除。

第二篇: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 Pubic policyPublic policy is a process or a series or pattern of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or decisions that are designed to remedy some public problems, either real or imagine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it is that it is formulated ,implemented ,and evaluated. 2.Collective goodsCollective goods are those benefits that cannot be given to some but denied to others.They can also be termed public goods. Some examples would be national defense and public safety.3.Externality:A side effect or consequence of an industrial or commercial activity that affects other parties without this being reflected in the cost of the goods or services involved.4.Agenda settingAccording to John Kingdon,it is the list of subjects or problems to which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paying some serious attention at any given time.5.Systemic agendasSystemic agendas consist of all those issues that might be subject to action or that are already being acted on by government. These issues can include pseudo-issues, or issues discussed just to placate clientele groups but without any serious attempt to make policy choices.ernmental agenda:(这个只找到中文的,大家自己翻译一下吧)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引入政策范围的一种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论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分配1、对戴维·伊斯顿定义的分析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我们认为,为避免对“价值”一词过于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具体地说,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这也是我们前面主张的,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的理由。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与戴维·伊斯顿的定义不同的另一点是,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分配上。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整理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整理

《公共政策概论》1.公共政策是(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D),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C.系统性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5、(C)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D)。

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D)。

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

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D)。

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

A.基本掌握B.选择C.共识D.互动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

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14、(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

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浴盆模型D.系统模型16、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古代与政策相关的著作:1战国策 2智囊补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5)“不惠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

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2中国古代不能形成公共政策的原因:1由于古代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

2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的过程进行直接的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3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1)反对一切封建关系,在农业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力图证明刚刚诞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证明只有分工发展生产力才能继续发展,反对一切阻碍经济自由的政策和学说,并提出了一套理论和经济政策。

2)他有关政策与市场关系的理论,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

经济自由是它的基本观念。

3)在研究方法上,他以经济人的利已心这一假设作为立论的基础4克劳塞维茨的贡献:1)他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认为应当把战争或战争中的各个战局看成一条完全由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锁链,并把每一个战斗都看成这条锁链中的一个环节。

这样,他就正确地设定了战略、策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将战略要素区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

3)他强调战略决策须依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部情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予以修正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5、马克思的贡献:1)他的全部理论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规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元政策和各项基本政策,甚至为各个领域的部门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

2)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而且政策研究遵循这样的认识论路线能够正确地勾画出政策过程及其各个主要阶段的一般特点。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决策,条例,措施等。

2.政策问题:所谓公共政策问题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而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某项政策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状况。

3.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一项公政策经过会议讨论并以法律法规,命令,措施等的形式确定下来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的过程。

4.公共政策的评估: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判断;从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是专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的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5.公共政策的终止: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政策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终止那些果实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公共政策及其相关的内容的一种政策行为。

6.公共政策的政策目标群体: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泛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对其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群体,又称政策对象。

7.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8.政策议程:是指某一公共问题引起政府及其他公共权力主体的深切关注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2.公共政策活动的基本性质?(1).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的;(2).------------------是以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主体的;(3).------------------是以公共权力的利用为依托的;(4).------------------是以科学民主决策为生命的;(5).------------------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资料整理版及真题库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资料整理版及真题库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接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政策的超前性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3)层次性。

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还有主次之分(4)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5)合法性。

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导向功能。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2)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3)分配功能。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

3、哪些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1)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2)政策目标。

最新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最新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1题,共25分)考试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下面属于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的观点是( C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7. (A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政策的评估D. 政策问题的构建8. 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 D )。

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 c.政策效率 D. 政策工具9."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最早提出的。

A. 伊斯顿B. 西蒙 c. 拉斯韦尔 D.史密斯10.(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3.( B)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C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6.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D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B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威廉•邓恩D.德罗尔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C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B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D.政策目标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B 目标群体)1. 从系统论角度看,( A )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概念: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至少包含了三个要点,即欲达到的目标或目的、为达成目标而作的宣示或拟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政策声明所引发的权威者的实际的政策行动。

【它以现实、合理、有效、可行的政策为追求目标,通过诸如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规律与个别情况、必然与偶然、实际与加沙、理念与创造力、想象与可行性、战略与策略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有选择的应用,并通过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来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以解决那些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生存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公共政策问题。

】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3、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

一般反映在占社会主导力量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价值观。

(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

(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

4、方面政策: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5、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政党、利益集团、个体公民):是指那些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且法律对他们的合法参与提供保护,但由于地位的限制,他们自己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

6、社会非法权主体(秘密利益集团、新闻媒体):是指那些其宗旨不在于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却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和强有力地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行为主体。

7、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是指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职位(个人)。

通常,他们被称之为官方的决策者。

8、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系统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同时又与现存政府的法定职权内的事务直接相关的一切问题。

9、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C、林布隆 D、科臣 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A ) A、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 3、( C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 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 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 B ) A、经济性工具 B、自愿(自主)性工具 C、强制性工具 D、混合性工具 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 C ) A、政策效率 B、政策社会效益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5、(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 C.政策目标 D.政策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 BCD )。 A、结构平衡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BCD )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 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5.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B )。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第三章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 )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 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B )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威廉·邓恩 D.德罗尔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C )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B)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公共政策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政策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1、公共政策学既是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一门“显学”,其诞生地是___________。

(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美国)2、“政策分析”是由___________《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林德布洛姆)3、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端于_____和_____(拉斯韦尔、勒纳);两人合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作中。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4、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三要素是(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5、,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6、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属于公共组织。

(家庭、企业组织)7、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___________;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就是___________。

(决策行为、公共政策)8、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具体是指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9、直接决策者可区分为三种类别,即(个人、团体、组织)10、个人决策在面临封闭的、可计划的、可计算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是___________;在面临开放的、不可计划的、判断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是___________。

(理性路径、直观的路径)11、团体决策的方法是(碰头会、头脑风暴法、具名团体法、德尔菲法)12、组织决策的四种模型是(系统分析模型、卡内基模型、渐进决策模型、垃圾桶模型)13、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四种结构是(线性结构、职能结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性—参谋结构[参谋指令]、矩阵结构)14、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可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研究程序设计、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对研究对象的观察、研究视角和路径)15、收集资料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基本步骤。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机关或者政党制定并付诸于实施的,目的在于解决某一问题的,具有权威性的行动准则。

2.公共政策的主体: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3.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及政策对象。

4.公共政策环境: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5.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6.公共政策目标:有关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7.政策规划: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8.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的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9.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10.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满足目标群体需要、价值和机会程度的活动。

11.公共政策调整:是指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增删、修正、和更新的过程。

12.公共政策的终结: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无效的行为。

13.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二.简述:1.公共政策的特点:1)公共政策具有政治性2)公共政策具有价值选择性3)公共政策的权威性4)公共政策内容的多样性2.公共政策的分类:1)范围属性:元政策、基本正常、具体政策2)政策涉及的领域:例如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卫生政策、环境政策3)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区域规划、科学技术等3.公共政策的作用:1)导向功能2)管制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4.公共政策的过程: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2)公共政策的制定3)公共政策的执行4)公共政策的评估5)公共政策的调整6)公共政策的终结5.公共政策主体的特征:1)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2)能够影响和决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组织和个人都能成为公共政策主体6.公共政策的类型:1)政策组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2)公共政策的个人:政策人员、公民7.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1)地理环境的影响2)经济环境的影响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4) 社会变迁的影响5)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8.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与公共性2)主观性与人文性3) 历史性与动态性9.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答:1)政府部门 2)政治领袖 3)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4)大众传媒 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10.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答:1)边界分析法①饱和抽样②诱导性提问③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①从个人角度②从组织的角度③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①逻辑区分②逻辑归类11.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答:1)实事求是原则 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 4)目标明确具体 5)伦理的考量12.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1)紧扣政策目标 2)规划多重方案(不少于2个,越多越好) 3)方案彼此独立 4)方案要切实可行13.公共政策抉择的主体?答:1)国家元首 2)行政首长 3)民意代表 4)法官 5)党的最高领导人 6)军事首脑14.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作用和原则?答: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影响的深远性5)手段的强制性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续政策的基本依据原则:1)忠实原则 2)民主原则 3)坚持法治原则 4)创新原则 4)效益原则15.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答:执行资源之执行主体要落实某项政策所需要具备主客观资源。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况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况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分配1、对戴维•伊斯顿定义的分析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我们认为,为避免对“ 价值”一词过于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具体地说,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这也是我们前面主张的,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的理由。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与戴维•伊斯顿的定义不同的另一点是,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分配上。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资料(整理版)及真题库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资料(整理版)及真题库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接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政策的超前性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3)层次性。

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还有主次之分(4)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5)合法性。

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导向功能。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2)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3)分配功能。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

3、哪些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1)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2)政策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实验理论)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经济学)。

59.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国内政策环境)。

60.英国经挤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国民收入的大小、国民收入的分配)61.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功能论证)。

6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6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个人福利)。

64.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党政二元结构)。

65.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大众传媒)。

66.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财产)。

67.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枢纽)地位。

68.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

69.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政策执行)。

70.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评估准备)。

71.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72.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政策目标)。

7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公共政策主体)。

74.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诺斯)。

75.自上而下模式是以(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

7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

多选题77.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政府职能政府失灵)。

78.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行性、政治可行性、行政操作可行性)7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正常利益超常利益失常利益)。

80.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可能的原因似然的原因受控的原因)。

81.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解释组织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82.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比较分析初步的预测分析)。

83.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8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问题)85.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

86.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87.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理性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88.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集体性规则性)。

89.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直接引导间接引导)。

90.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 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公共政策本身的合法性)。

91.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系统性互动性联动性与定向性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92.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国内政策环境国际政策环境)。

93.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的阶段包括(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9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总结)阶段。

95.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C分配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96.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97.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

98.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非官方决策者、官方决策者)。

99.国际政策环境包括(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

100.国内政策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文化环境)。

101.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杜鲁门本特利莱瑟姆)。

102.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人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自愿(自主)性工具强制性工具字昆合性工具)。

103.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平的一、不公平的)104.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义务论标准目的论标准本质论标准品德论标准)。

105.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兼顾与急需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106.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107.利益的动态性包括(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108.利益集团的特征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109.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命令型工具激励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系统变迁型工具)。

110.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行性政治可行性行政操作可行性)。

11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

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再分配问题)112.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