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新标准】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 主要任务:
• 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1、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 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2、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新增)。
3、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 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 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 第八条 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 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原《规程》强调:研究与解决煤矿 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 生产建设的需要。 ◆本次《规定》强调:查明隐蔽致灾 因素,处理灾害,预防事故。
➢ 内容:
• 第三条 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 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依据:新规定2014.3.1实施,替代1984《矿井地质规程》
(试行)和1983《露天煤矿地质规程》 (试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
•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 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 业: 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 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制定 了《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2013年12月31日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之欧阳法创编
《规定》执行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一、总则。
煤矿地质工作是煤炭生产的基础工作,是保证煤炭资源有效开发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为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提高煤矿地质工作水平,保障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作范围。
煤矿地质工作包括煤炭地质勘探、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煤炭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规划等内容。
1. 煤炭地质勘探。
煤炭地质勘探是指对煤炭资源进行调查、勘探和评价,确定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煤炭的合理开采提供依据。
在进行煤炭地质勘探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勘探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价和治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煤矿地质灾害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等。
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3. 煤炭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规划。
煤炭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规划是指对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和规划,确定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和规模。
在进行煤炭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
煤矿地质工作应当由煤矿企业建立健全的地质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地质工作的责任部门和领导人员,加强对地质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提高技术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高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和资源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安全管理。
煤矿地质工作应当严格遵守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对地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地质工作的安全进行。
四、监督检查。
地方煤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矿地质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五、附则。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3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
1)矿区内的各类地质报告;
3.1 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区域地质资料和图件
2)矿区构造纲要图; 3)矿区地形地质图; 4)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5)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3.2 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区域地质资料和图件 1)地质勘探报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 矿地质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等; 2)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3.2
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地质资料台账 1)钻孔成果台账; 2)地质构造台账; 3)矿井瓦斯资料台账; 4)煤质资料台账; 5)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 6)工程地质资料台账; 7)资源/储量台账; 8)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 9)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 10)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3.2
相关规定
5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1)采空区普查,应采用调查访问、物探、化 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 间、范围、积水状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 等。应将采空区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剥)工程 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 区相关资料台账。 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应收集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 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井田内 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 个钻孔封孔的质量。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 筒)、水源井、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5.1.3 断层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 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2)断层带中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 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及充水性等;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层位、岩性、产 状、错位和牵引特征、伴生和派生小构造、断 层类型; 4)断层的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 特征; 5)断层附近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围岩 破碎程度、出水和瓦斯涌出情况等。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十条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最新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详解_培训课件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表(《规定》2013)
划分依据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简单 简单
中等 中等
类型
复杂 复杂
极复杂 极复杂
煤层稳定 程度
瓦斯类型
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 资源/储量占全矿井 资 源 / 储 量 的 80% 及 以上,其中稳定煤层 资源/储量所占比例 不小于40%
稳定和较稳定煤层 的资源/储量占全 矿井资源/储量的 60% ~ 80% ( 含 60%)
6、 安全问题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要求更为严格的安全生产环境,这一切都与煤矿地 质条件密切相关,需要煤矿地质工作超前实施或紧密相随。
如华北煤矿山的水、瓦斯、地应力;南方煤矿山的水、瓦斯、地质灾害; 西北煤炭自燃问题等等。
制定目的: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
水文地质类型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其他 开采 地质 条件
顶底板 倾角
顶底板平整,顶板完 整性好,裂隙不发育
顶底板较平整,局 部凹凸不平,顶板 较完整、裂隙不很 发育
顶底板凹凸不平, 顶底板凹凸不平,顶 顶 板 裂 隙 比 较 发 育 ,板 岩 性 松 软 、 破 碎 , 岩性比较松软破碎 裂隙发育
8°以下
第十一条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以断层、褶皱、岩浆岩等 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因素为主。
• 1、 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的 影响,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和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主要包括:
•
a) 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
•
b) 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
(3)本《规定》新增的关于瓦斯地质问题采用2009年颁布的《防治煤与瓦 斯突出规定替代1995年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一、序言为了规范煤矿地质工作,保障生产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益,制定本规定。
二、工作原则1.加强对煤矿地质工作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坚持科学开采、合理利用、严控浪费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3.在矿山开采全过程中,对煤矿地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问题进行严密监测及控制。
4.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参与和推进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三、工作内容1.地质调查•对煤矿工程布局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煤炭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分布情况。
•对煤矿选址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选址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矿山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提供环保及安全生产参考资料。
2.工程设计•根据调查研究资料制定煤矿工程设计方案,保障煤矿工程布局科学合理。
•提供地下开采、支护、排水及通风等技术方案,保证煤矿工程运行安全顺畅。
3.安全监测•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监测评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预警和处理。
•进行煤炭资源补采利用的地质环境监测,提供相关评估和决策支持。
4.环境保护•对煤矿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估,提供环保技术方案。
•开展矿山区域水质、大气质量、土地土壤等环境监测,定期提交监测报告。
四、工作要求1.严格遵守国家地质工作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煤炭资源和矿山环境安全可持续。
2.严肃认真履行地质工作职责,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提高工作实效。
3.积极参与煤炭生产和环境保护,与其他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煤炭工作和地质工作的发展。
4.汇报工作情况,对重要技术问题和安全风险进行及时报告和有效控制处理。
五、工作效果1.煤炭资源储备量和品质得到保障,煤炭开采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2.矿山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生产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3.地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六、工作责任本规定实施后,各级地质工作机构应当积极负责、认真执行,确保煤矿地质工作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成果取得实效。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1. 引言煤矿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煤矿的安全开采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煤矿地质工作,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定本《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2. 任务和责任煤矿地质工作的任务是全面掌握煤层的地理分布、性质及矿层地质构造,提供煤矿生产的地质基础数据。
煤矿地质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地质人员负责,地质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人。
3. 地质调查3.1 煤矿地质调查的内容应包括:煤矿附近地质构造、地层特征、煤层分布等。
调查中应注重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评估和预测,为煤矿的合理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3.2 煤矿地质调查应使用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查资料应编制详细的报告并存档,以备后续使用。
4. 煤矿设计4.1 煤矿设计应根据煤矿地质调查结果,科学合理地确定矿井的布置和采煤方式。
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煤层的地质条件和矿井的安全要求,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4.2 煤矿设计应由专业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个人进行。
设计文件应包括煤矿平面布置图、剖面图、采煤工艺流程、支护方式等,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 煤层探测5.1 煤层探测是指使用地下探测技术对煤层进行勘探和测量。
煤层探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等参数,为煤矿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5.2 煤层探测应由专业的地质勘探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个人进行。
探测结果应编制成相应的地质图件和报告,并存档备查。
6. 煤层预测和评估6.1 煤层预测是指根据地质和勘探数据,对煤层的未知区域进行推理和预测。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煤层的分布、质量等信息,为煤矿的开采提供依据。
6.2 煤层评估是指对煤层的储量、质量等进行评估和计算。
评估的结果对于确定煤矿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7. 地质灾害防治7.1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针对煤矿地质条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在煤矿生产前进行,确保煤矿的安全开采。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之欧阳化创编
《规定》执行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地质工作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地质工作可以为煤炭采掘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为了规范煤矿地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1.地质工作应当遵循勘探开发的原则,综合利用已有数据,结合当前煤炭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地质工作计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联合操作,将煤炭资源的开发放到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的轨道上,推动地质勘探和充分调查和评价,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环保、节约、优质的原则。
4.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加强技术创新,更新理念,加强团队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水平。
二、设施要求1.煤矿地质工作需要配备工具设备、车辆、仪器等必要设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检测和维护。
2.煤矿地质工作需要建立必要的办公场所、实验室、数据中心等设施,必须符合煤矿生产设施管理标准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检测和维护。
3.煤矿地质工作必须配备专业知识资深、技能过硬的人员,必须符合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标准要求,并接受专业培训。
三、责任制度1.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明确内部人员分工和职责,以规范工作流程,保证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必要的评估和审计工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确保工作的质量和进展。
四、数据管理1.煤矿地质工作需要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采集和处理的数据准确、可靠、安全。
2.煤矿地质工作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存储和保护,必须符合数据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煤矿地质工作需要加强应用技术,普及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以增加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五、安全管理1.煤矿地质工作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加强安全意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2.煤矿地质工作必须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新标准】
《规定》执行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1、煤矿地质工作原则(1)坚持“以安全为第一”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2)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规范。
(3)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诚信经营。
(4)按照“科学、真实、及时”的原则进行工作,其结果要有可靠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2、煤矿地质工作实施(1)煤矿地质勘探及开采工作。
在煤矿勘探开发工程中,须按照《煤矿勘探开发技术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地质钻探、测井,勘察地质条件;对煤矿密度开采率、地质环境作用、路线正确性、安全规范和矿山工程规范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等进行评价审查;以确保开采合理、安全有效,按照规定报告记录、检验。
(2)煤矿地质综合研究和评价。
煤矿地质综合研究和评价是以煤原矿资源管理为主要任务,根据煤矿地质资料,研究掌握煤原矿资源类型、质量、结构特点、埋藏状况、运输条件、开采方法及设计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从而根据地空设计及开采复杂化因素,提出经济合理、安全可行的开采方案,并进行矿山经济效益评价。
3、煤矿地质管理维护(1)煤矿地质工程采矿规划及实施。
应将开采规划与地质现状相结合,根据国家采矿权管理政策、煤矿地质现状及施工设计,合理分配相关人员职责,计划、组织地质开采工作,严格执行采矿工艺技术及安全要求,按照《煤矿采矿技术规程》的要求实施。
(2)煤矿地质工程总体控制及管理。
应将矿山发展规划与煤的开采规模结合,制定合理的地质开采方案,决定采矿煤层的开采次序和开采量;合理配备煤矿地质工程资源,确保工程技术和安全要求得到满足;坚持职责分工、工作联系和统一指挥,制定相应的煤矿管理和安全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最新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详解_培训课件.pptx
•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 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 第八条 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 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 适用范围: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条 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 第十章 附则
• 第一百条 本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行。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 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 时废止。
• 由此说明包括所有煤矿山,也就是说包括了井工开采与露天开采。
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原《规程》强调:研究与解决煤矿 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 生产建设的需要。 ◆本次《规定》强调:查明隐蔽致灾 因素,处理灾害,预防事故。
➢ 主要任务:
• 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1、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 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2、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新增)。 3、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 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4、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 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5、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煤矿地质工作也开始逐步提升标准。
为更好地规范煤矿地质工作,保障煤炭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国家对煤矿地质工作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也被正式出台。
一、新标准的背景中国是世界煤炭资源第一大国,煤炭业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煤矿地质工作的不规范、不合理,常常会引起煤矿事故和环境污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不安。
因此,推进煤矿地质规范化已成为发展煤炭产业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煤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新标准的主要内容1、加强煤层探测。
新标准要求,必须在煤层探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生产规划等因素。
煤层探测要完善数据质量管控制度,保障数据完整性,确保煤矿地质数据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
同时,还要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满足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
2、优化煤矿设计。
煤矿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方案必须与“三同”(同征、同审、同批)规定相符。
要合理规划地震和岩层突出等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制订科学、合理的煤矿设计方案,确保生产运行安全、有效率、环保节能。
3、提高煤层开采技术水平。
新标准强调,需要加快技术攻关,推广和应用先进型、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开采设备和技术,提高煤矿安全和生产效益。
同时还要研究和应用先进的综合治理技术,促进煤炭可持续发展。
4、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监测。
煤矿地质环境监测是预防煤矿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新标准要求,煤矿地质环境监测应以“实务为基础,标准化为制度支撑,科技为手段,管控为手段”的原则,规范监测的内容、指标、标准和方法。
此外,还需逐步建立健全煤矿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三、新标准的意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力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在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大形势下,煤矿生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标准将帮助煤矿企业规范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新标准】之欧阳歌谷创编
《规定》执行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欧阳歌谷(2021.02.0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本规定由国家煤炭局制定,实施日期为2013年12月1日。
二、宗旨本规定的宗旨是保障和改善煤矿地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煤矿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煤矿地质勘查、评价和开发的科学化、精细化。
三、责任1、煤矿企业:煤矿企业要负责煤矿地质勘查、评价、开采和弃矿环境保护等工作,制定煤矿地质施工技术规程,组织煤矿地质工程安全评价,开展煤矿地质调研,持续改进和提高煤矿地质开采安全技术水平。
2、地质管理部门:地质管理部门要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审批,以及煤矿地质评价、开采的安全监督管理。
四、煤矿地质工作1、勘查:煤矿企业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煤矿地质勘查,进行煤层、井筒、瓦斯含量和煤层变形等勘查,以收集煤矿地质信息,为制定煤矿开采工艺参数奠定基础。
2、评价:煤矿企业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煤矿地质评价,开展煤炭资源与矿产量评价,对煤层构造、瓦斯含量、煤层变形等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对开采技术条件和技术措施进行评价,预测及时发现煤矿隐患,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开采:煤矿企业应根据煤矿地质勘查、评价结果,制定、修改煤矿地质施工技术规程,组织开展煤矿地质施工,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质把控,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4、矿井环境保护:煤矿企业应在煤矿开采工作中,注意水文地质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等保护,采取避免污染、减少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扩散、采用污染控制技术等措施,保护煤矿环境,减少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五、安全1、技术安全:煤矿企业应重视煤矿地质工作安全,提高煤矿地质工作技术水平,按照规定的安全设施标准、安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维护煤矿地质工作安全。
2、岗位安全:煤矿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煤矿地质工作岗位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培训体系和安全考核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岗位安全的管理作用,以确保煤矿地质工作的安全。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新标准】
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井工煤矿地质类型第十一条(一) 简单构造。
(二) 中等构造。
(三) 复杂构造。
(四) 极复杂构造。
第十二条(一)煤层稳定性定性评定。
(二)煤层稳定性定量评定。
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K n'm nKn=100%=MMn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nn 一 1= 1(M 1 一 M )2i S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当煤矿地质资料不能满足建设和生产需要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查与勘探,收集相关地质资料,重点调查煤矿内或周边煤矿开采情况,并将老窑、采空区标绘在采掘(剥) 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等相关图件上。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二节资料编录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三节综合分析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四节地质预报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第一节开工前的地质工作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二节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三节建矿地质资料移交第七十五条(一)地质报告:(二)图件:(三)地质台账等资料: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第二节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第八十四条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第四节煤矿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A.1 绪论A.2 地层构造A.3 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A.4 瓦斯地质A.5 水文地质A.6 工程地质A.7 其他开采地质条件A.8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A.9 煤矿地质工作建议A.10 附图B.1 绪论B.2 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B.3 地层构造B.4 煤层、煤质及其他有益矿产B.5 瓦斯地质B.6 水文地质B.7 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B.8 资源/储量估算B.9 煤矿地质类型B.10 探采对比B.11 结论及建议B.12 附图B.13 附表C.1 采区地质说明书C.1.1 正文部分C.1.2 附图C.2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C.2.1 正文C.2.2 附图C.3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C.3.1 正文C.3.2 附图D.1 绪论D.2 地质概述D.3 勘探工程布置及要求D.4 勘探预期成果D.5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D.6 工程预算D.7 附图。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于2014年3月1日起执行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于2014年3月1日起执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14(40)3
【摘要】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制定了《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总页数】1页(P134-134)
【关键词】煤矿地质工作;地质因素;地质灾害;煤矿事故;安全监管;安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3
【相关文献】
1.正确执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和《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之研究[J], 李豫黔
2.解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和区内煤矿面临的基本任务 [J], 薛炎荣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0]167号) [J],
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不准接受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的规定》、《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的规定》和《违反“两个规定”的处理办法》的通知 [J],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执行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十条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表2-1)。
表2-1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2.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按本规定第十二条执行。
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按《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
4. 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井工煤矿地质类型。
露天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露天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3种类型(表2-2)。
表2-2 露天煤矿地质类型注:1.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按本规定第十一条执行。
2.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按本规定第十二条执行。
3. 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露天煤矿地质类型。
第十一条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以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因素为主。
(一)简单构造。
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和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
主要包括:1.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2.缓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3.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二)中等构造。
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局部受岩浆岩的影响,对采区的合理划分和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有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1.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2.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及倒转。
(三)复杂构造。
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分出部分正规采区。
主要包括: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3.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四)极复杂构造。
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
主要包括: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2.形态复杂的褶皱,断层发育;3.断层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
第十二条煤层稳定性以煤层变化规律和可采性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确定。
(一)煤层稳定性定性评定。
1.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
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
2.较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结构简单至复杂;有2个煤类。
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
可采范围内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
3.不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有3个或3个以上煤类。
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煤层呈串珠状、藕节状,一般连续,局部可采,可采边界不规则;难以进行分层对比,但可进行层组对比的复合煤层。
4.极不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零星分布;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合煤层。
(二)煤层稳定性定量评定。
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K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m中厚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
参照指标见表2-3。
表2-3 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煤层可采性指数m K 计算方法:n n K m '= (2-1)式中:m K ——煤层可采性指数;n ——参与煤层厚度评价的见煤点总数;'n ——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
煤厚变异系数γ计算方法:%100⨯=MS γ (2-2) S = (2-3)式中:γ——煤厚变异系数;1M ——每个见煤点的实测煤层厚度,m ;M ——煤矿(或分区)的平均煤层厚度,m ;n ——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S ——均方差值,m 。
第十三条 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1年内进行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写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A,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第十四条一个煤矿原则上只评定划分一种地质类型,但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有明显分区规律时,可分区、分煤层划分地质类型。
第十五条煤矿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
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第二节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第十六条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区域地质资料和图件:(一)矿区内的各类地质报告;(二)矿区构造纲要图;(三)矿区地形地质图;(四)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五)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第十七条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地质资料及图件:(一)地质勘探报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矿地质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等;(二)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三)煤矿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四)煤矿煤岩层对比图;(五)煤矿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和立面投影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煤矿地质剖面图;(七)煤矿水平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的多煤层煤矿);(八)勘探钻孔柱状图;(九)矿井瓦斯地质图;(十)井上下对照图;(十一)采掘(剥)工程平面图(急倾斜煤层要绘采掘工程立面图);(十二)井巷、石门地质编录;(十三)工程地质相关图件。
第十八条煤矿必须备齐下列地质资料台账:(一)钻孔成果台账;(二)地质构造台账;(三)矿井瓦斯资料台账;(四)煤质资料台账;(五)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六)工程地质资料台账;(七)资源/储量台账;(八)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九)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十)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第十九条煤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
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第二十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第三章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第二十一条当煤矿地质资料不能满足建设和生产需要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查与勘探,收集相关地质资料,重点调查煤矿内或周边煤矿开采情况,并将老窑、采空区标绘在采掘(剥)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等相关图件上。
第二十二条煤矿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一)原勘探程度不足,或遗留有瓦斯地质、水文地质或重大工程地质等问题;(二)在建矿和生产过程中,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三)煤矿内老窑或周边相邻煤矿采空区未查清;(四)资源整合、水平延深或煤矿范围扩大时,原地质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要求;(五)提高资源/储量级别或新增资源/储量;(六)其他专项安全工程要求。
第二十三条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以查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结构、瓦斯赋存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等为主要任务,满足工程设计和安全采掘(剥)要求。
第二十四条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构造、瓦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多项任务。
第二十五条井工煤矿补充勘探工程布置应坚持井上下结合,且与井巷设计工程结合。
勘探线原则上应垂直于煤层走向布设。
沿走向推进的露天煤矿应平行于煤层走向布设,勘探线之间应尽量保持平行等距,并和地质剖面线一致。
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30米。
第二十六条勘探工程原则上应布置在已有的勘探线上。
井工煤矿加密勘探线应尽量与石门、采区上(下)山等主要井巷工程的方向一致。
为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和井巷设计需要等勘探工程,可按实际需要合理布置。
第二十七条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有益矿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采样化验,圈定符合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要求的范围,编写相关报告。
第二十八条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应由煤矿企业组织实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现场工程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补充地质勘探设计和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设计和报告编写提纲参考附录D、E)。
第四章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第二十九条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每个煤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出普查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小煤矿集中的矿区,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区域性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定防范事故的措施。
第三十条采空区普查,应采用调查访问、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